专题三 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型:新课制作:~~ 审核:~~~ 使用时间:第十一周

【目标要求】

课标要求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共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明白中共二大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掌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讨国共合作对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归纳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3)结合中国土地革命时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形势,剖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正确性

(4)掌握红军长征的背景,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由此探究党的革命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的重要性

(5)掌握中共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

(6)掌握解放战争的军事进程,探究国共两党军队一胜一败的历史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1)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在研习本课提供的较多历史材料(包括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

(2)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3)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五四”精神;

(2)了解共产党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

【自主学习】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1919年)

(1)导火线:①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第一阶段:以学生运动主力,口号是“②,斗争形式是罢课,运动以北京为中心;第二阶段:③成为运动的主力,以罢工为斗争形式,运动的中心转移到。

(3)结果:五四运动取得了④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⑤的革命运动。

(6)意义:标志着中国⑥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标志:中共一大

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

会议内容: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2)民主革命纲领到底制定

时间:1922年中共“二大”的召开。

内容: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⑦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

(1)合作原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2)合作方式:①合作。

(3)标志:1924年国民党“②”的召开。

2.北伐战争:1926年7月~1927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工农群众支持下,连克武昌、九江、南昌,直捣南京、上海,取得巨大成功。

3.失败

(1)标志:蒋介石发动③政变和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2)原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党犯了④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4.历史意义:

(1)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⑤。

(2)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南昌起义:打响了①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确定开展②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

收起义。

(3)秋收起义:毛泽东起义后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③革命根据地,点燃了“④”的星星之火。

2.实践

(1)在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

(2)1931年,江西⑤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3.战略转移

(1)原因:根本原因:王明“⑥”倾错误;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会议结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⑦的正确主张,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⑧地运用⑨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长征胜利结束

陕北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胜利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于甘肃⑩会师。

(4)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批干部。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伟大胜利

1.抗日战争的胜利

(1)取胜的保证: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①战线。

(2)意义: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2.人民解放战争

(1)爆发:②年夏,全面内战爆发。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③”的论断。

(2)战略反攻:④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⑤,揭开战略⑥的序幕。

(3)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发起辽沈、淮海、⑦三大战役。

(4)解放南京:⑧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标志:1949年10月1日的⑨的成立。

(2)意义:结束了中国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