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2.4.1 免疫调节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4免疫调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4免疫调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基础过关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A.扁桃体B.脾C.肾脏D.胸腺2.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B.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C.B细胞和T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D.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知识点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3.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胞吐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抗体与抗原结合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⑦4.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5.美国的研究人员刚刚发现了3种以前未知的中和抗体,这些抗体能够与一组HIV分离株中的90%以上的病毒株结合并中和它们。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前科学家试图以抗体来防御HIV以失败告终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无法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B.抗体的产生只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C.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D.HIV营寄生生活知识点三体液免疫6.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7.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2-4 免疫调节(Ⅱ)(同步习题)
第4节免疫调节(Ⅱ)A组基础对点练题组一细胞免疫1.下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浆细胞D.效应T细胞答案 D2.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B.产生淋巴因子增强B细胞的功能C.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答案 C3.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点是()A.都能产生抗体B.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免疫细胞都在骨髓中成熟D.都能产生记忆细胞答案 D解析只有体液免疫能产生抗体,A项错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都能产生记忆细胞,B项错误、D项正确;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C项错误。
4.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B.抗体与抗原、细胞d与靶细胞的结合都具有特异性C.过程Ⅰ和过程Ⅱ在人体免疫中独立地发挥作用D.细胞c是浆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答案 C解析过程Ⅰ表示体液免疫,过程Ⅱ表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人体免疫中密切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题组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5.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反应答案 C解析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的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
6.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的特点的是()A.发作迅速B.有明显的遗传倾向C.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D.消退较慢答案 D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其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消退较快,D项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基础知识过关检测附答案
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是场所,包括、、、、。
(2)免疫细胞包括和,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分化而来,其中后者直接在骨髓中成熟的是,迁移到胸腺中成熟的是。
(3)免疫活性物质是由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有、、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
3.人体的三道防线:(1)①第一道防线由、组成(包括中的溶菌酶);②第二道防线由组成;③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和借助和组成,发挥作用的主要是。
4.体液免疫、细胞免疫(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反应的物质,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或结合。
抗体: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化学本质)。
主要存在于中。
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或。
(2)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3)细胞免疫过程:(抗原进入细胞)当抗原,一些致病细菌如、等,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需要靠细胞免疫。
大致过程是:抗原经的,传递给,迅速分化,小部分分化为,大部分分化为,它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
(4)浆细胞来源于,效应T细胞来源于。
(5)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能识别抗原的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的细胞:5.二次免疫的特点:作用更,速度更,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
与细胞有关。
6.免疫失调疾病(1)免疫过强①自身免疫病:将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
实例:、、风湿性心脏病、重症肌无力②过敏反应:的机体在接受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特点:①发作、反应、消退;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③有明显的和。
(2)免疫过弱:如艾滋病(AIDS),又叫①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②主要是破坏人体的细胞,使人体丧失大部分的免疫及全部的免疫,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直接死因是或等疾病。
③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
7.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的发明和应用: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和(主要是得到)。
高中生物 2.4 免疫调节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第4节免疫调节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解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答案:A2.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B.抗体抵抗天花病毒C.溶菌酶杀死细菌D.白细胞吞噬病菌解析:抗体是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即抗原在人体内出现后刺激淋巴器官而产生的,用以对抗特定的抗原物质,因此抗体参与的免疫活动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而溶菌酶、白细胞和消化液等虽然也能杀死侵入人体的病菌,但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几乎对各种病原体都有抵抗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B3.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胞吐作用④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对病菌的胞吐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细菌外毒素结合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⑦解析:第一道防线为皮肤和黏膜等,第二道防线为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等,而胃液、唾液中的杀菌物质为体外物质,应为第一道防线。
答案:C4.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A. T细胞B. B细胞C.吞噬细胞D.红细胞解析: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主要通过吞噬细胞吞噬异物发挥作用,B细胞、T细胞、红细胞不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是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最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也将由吞噬细胞清除掉,红细胞也不参与特异性免疫。
答案:C5.B细胞和T细胞共有的特点是( )A.产生抗体B.产生记忆细胞C.导致靶细胞裂解D.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解析:B细胞的功能是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细胞的功能是识别抗原,产生淋巴因子,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完整版)高中生物2.4.1免疫调节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免疫调治1.以下不全属于免疫系统的一组是()A.淋奉迎、吞噬细胞、溶菌酶B.肾脏、淋巴细胞、淋巴因子C.骨髓、扁桃体、胸腺D.抗体、B细胞、T细胞2.以下关于细胞免疫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办理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C.效应 T 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 D.记忆 T 细胞再次接受同一种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见效应 T 细胞3.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若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4.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照此图,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④为细胞免疫, A 为淋巴因子;⑤为体液免疫, B 为抗体B.与 B 加工、分泌相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图中能特异性鉴别抗原的细胞有:b、c、 d、 e、f 、 gD.病毒入侵人体时经常先经过⑤免疫,再经过④免疫,才能消灭抗原5.以下列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解析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细胞③为 B 细胞B.细胞①~⑤均能鉴别抗原C.细胞⑤为靶细胞D.阶段Ⅳ是 B 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6.以下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A.控制病菌的生殖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C.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以致靶细胞裂解死亡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7.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若是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以下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8.右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 X 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 , 其中能够形成 X 细胞的是 ( )A.B 细胞B.浆细胞C.T 细胞D.效应T细胞9.2011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同步练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第2章第4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B.B细胞在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等淋巴器官中产生并成熟C.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D.记忆细胞能够在二次免疫中特异性识别同种抗原并激发免疫应答解析:考查了淋巴循环与血液循环的联系,A正确;B细胞是在骨髓中产生并成熟,B 错误;当T细胞或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时能够增殖分化为具有免疫效应的效应T细胞或浆细胞及记忆细胞,C正确;当同种抗原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未分化的淋巴细胞更快地做出反应,识别抗原,并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效应细胞,引起免疫反应,D正确。
答案: B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前两道防线不具有特异性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所以人体被病菌侵染后只要注射血清就可以治疗疾病C.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B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没有特异性,因此只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作用解析:人体被病菌侵染后,血清中的抗体对侵入细胞中的病菌无法起作用,B错误;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T淋巴细胞,C错误;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病原体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和呈递,D错误。
答案: A3.下图为腮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产生相应免疫应答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准确的是( )A.细胞b的增殖分化离不开活性物质m的作用和腮腺炎病毒的刺激B.活性物质m、n作用的对象分别是免疫细胞、腮腺炎病毒C.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腮腺炎,这与体内产生的细胞c、e密切相关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仅仅是摄取和处理腮腺炎病毒解析:图中的细胞a、b、c、d、e、f分别表示T细胞、B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物质m、n分别表示淋巴因子和抗体。
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而抗体作用于抗原,与其结合形成沉淀和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清除。
生物:2.4《免疫调节》训练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第4节免疫调节1.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传染艾滋病B.HIV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D.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2.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准确的是B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 B.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C.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3.挤牛奶的女工常与患牛痘的奶牛接触,她们手上会出现牛痘脓疱,但在天花流行时,却从不感染天花.这种免疫物质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细胞器的关系最密切 DA.线粒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核糖体4.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构成这种抗体的基本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依次是 AA.氨基酸、浆细胞 B.葡萄糖、浆细胞C.氨基酸、效应T细胞 D.核苷酸、效应T细胞5.科学家研究发现,SARS病人在病毒感染后能产生特殊的抗肺组织的“自身抗体”,可见,SARS病毒引起了机体的BA.过敏反应B.自身免疫病C.先天性免疫缺陷病D.获得性免疫缺陷病6.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CA.浆细胞 B.记忆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7.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C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效应B细胞⑥效应T细胞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8.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B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9.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 )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10.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高二生物2.4《免疫调节》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3)
第4节免疫调节基础训练(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下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A.抗体B.抗原C.淋巴因子D.溶菌酶2.用概念图形式表示免疫系统的组成:(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3.当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体内吞噬细胞可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
这种免疫是()A.先天具有的B.后天获得的C.针对某种抗原的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4.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体内的天花病毒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5.下列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A.皮肤和黏膜B.血液和消化液C.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D.溶菌酶6.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A.氨基酸和核糖体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C.核苷酸和核糖体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7.下列结构中不属于...抗原的是()A.牛痘病毒B.细菌C.癌细胞D.自身正常细胞8.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是()A.吞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记忆细胞9.下列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B.吞噬细胞将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C.T 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10.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11.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B.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毒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细胞12.若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属于()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自身免疫D.非特导性免疫13.下列有关细胞免疫中靶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体内的抗原都可以成为靶细胞的一部分B.靶细胞是指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C.靶细胞裂解时病原体同时死亡D.靶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死亡14.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A.激活靶细胞并使其裂解死亡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D.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15.以下关于T细胞作用的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①处理抗原②传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分化成记忆细胞⑤分化成效应T细胞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④⑤16.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C.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17.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A.抑制病菌的繁殖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C.使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失去毒性D.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18.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过敏性鼻炎B.冠心病C.艾滋病D.类风湿性关节炎19.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效应B.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免疫反应C.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引起20.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强造成的疾病是()A.接触了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B.艾滋病C.过敏性鼻炎D.系统性红班狼疮21.下列物质不属于...过敏原的是()A.牛奶B.结核杆菌C.青霉素D.花粉22.下列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相应反应B.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相应反应C.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D.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23.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而且向心脏瓣膜也发起进攻。
高中生物专题2.4免疫调节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2.4 免疫调节1.将下列免疫系统的组成进行归类。
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1)免疫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免疫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在胸腺中成熟,________在骨髓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
2.(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2①防卫:抵御_____________的攻击。
②监控:及时发现机体_____________的细胞。
③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_____________清除掉。
3.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如图所示),完成下图及下列问题:体液免疫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大多数病原体经过_____________等的________,暴露出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________,刺激T细胞产生________,________直接刺激B细胞。
②B细胞的反应(如下图所示)③抗体与抗原结合:抗原、抗体结合后进一步变化,如形成________,进而被________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①过程(如下图所示)②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________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________,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4.免疫异常(1)自身免疫病:将________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如________、系统性红斑狼疮。
(2)过敏反应①含义: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________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________或功能紊乱。
②特点:________、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________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________和个体差异。
5.免疫系统可以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________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调节1.下列不全属于免疫系统的一组是( )A.淋巴结、吞噬细胞、溶菌酶B.肾脏、淋巴细胞、淋巴因子C.骨髓、扁桃体、胸腺 D.抗体、B细胞、T细胞2.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C.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D.记忆T细胞再次接受同一种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3.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4.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据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④为细胞免疫,A为淋巴因子;⑤为体液免疫,B为抗体B.与B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f、gD.病毒入侵人体时往往先通过⑤免疫,再通过④免疫,才能消灭抗原5.下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③为B细胞B.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C.细胞⑤为靶细胞D.阶段Ⅳ是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6.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A.抑制病菌的繁殖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7.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8.右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X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其中能够形成X细胞的是( )A.B细胞B.浆细胞C.T细胞D.效应T细胞9.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
斯坦曼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DC细胞)。
DC细胞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
下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C细胞中“突起”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B.具有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树突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C.DC细胞处理抗原后,能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此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DC细胞能激发T细胞增殖并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10.科学研究表明: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下图甲)。
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下图乙)。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细胞为HIV的增殖提供了原料、酶和场所等条件B.HIV通过攻击红细胞可使人的免疫功能全部丧失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和成分有关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题号12345678910选项11.根据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回答问题:(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T细胞,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 ]__ __。
(3)概念图内以下细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多选)( )A.记忆细胞 B.b C.c D.d(4)形成[c]_______ _的途径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图中图(Ⅰ)和(Ⅱ)表示人体两种类型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效应阶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来](1)图(Ⅰ)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________ ;b是________ 细胞。
(2)图(Ⅱ)中的d表示________ 。
(3)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图所示。
请将图中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第四节免疫调节巩固训练(2)1.右图表示人体一微创伤口刚刚侵入了某病原体时的免疫过程,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A是效应淋巴细胞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2.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3.(2014·天津,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4.如图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段各淋巴细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B.d时间是再次接种相同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C.产生甲、乙抗体的B细胞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5.下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淋巴因子C.④是T细胞,⑧是效应T细胞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6.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天花病毒、结核杆菌都是抗原B.抗原一般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C.抗体一般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D.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7.免疫是人体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免疫功能也可以清除自身细胞B.HIV可攻击人的T细胞,最终使人几乎丧失一切免疫能力C.浆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而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识别抗原D.人类的感冒、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反应等都与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8.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9.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M细胞分化形成E细胞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D.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10.过敏反应是很多人存在的一种异常现象,它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表示酿脓链球菌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的致病原理和过程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题号12345678910选项11.下图表示人体中的免疫过程的示意图。
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___免疫过程。
(2)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c细胞称为_________。
(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能被图中_______细胞特异性识别。
(填图中代号)(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则会患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病。
如果抗原为过敏原,则d分布在人体的__________部位。
(5)器官移植会产生排异反应,这是由_________细胞引起的。
(6)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
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
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第四节免疫调节巩固训练参考答案2015.3.23巩固训练11-5 B C D C A 6-10 C A C D B11.答案(1)胸腺骨髓(2)a 吞噬细胞(3)A、B(4)浆细胞①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而产生②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而产生12.(1)细胞免疫效应T(2)抗体(3)①抗原②淋巴因子③记忆细胞④浆细胞巩固训练21-5 D C B B D 6-10 C D D D D11.解析:(1)根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可以判断,这是一个由抗体发挥作用的体液免疫过程,因为最终的免疫活性物质是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后的细胞(浆细胞)产生。
(2)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之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3)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细胞可以保持对抗原的长期记忆,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体内时,可迅速作出识别,激发二次免疫,快速消灭抗原。
(4)如果因为特殊原因而使得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组织或器官,这种免疫失调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5)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因为T细胞将移植的器官作为抗原攻击。
答案:(1)体液(2)浆细胞记忆细胞(3)c(4)自身免疫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5)T(6)B 浆记忆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