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数学九上第24章圆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d7021fb52acfc789ebc935.png)
第二十四章 圆24.1 圆24.1.1 圆知识点一 圆的定义圆的定义:第一种: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作圆。
固定的端点O叫作圆心,线段OA叫作半径。
第二种: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
比较圆的两种定义可知:第一种定义是圆的形成进行描述的,第二种是运用集合的观点下的定义,但是都说明确定了定点与定长,也就确定了圆。
知识点二 圆的相关概念(1) 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作直径。
(2) 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3) 等圆:等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4) 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弦是线段,弧是曲线,判断等弧首要的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完全重合的弧才是等弧,而不是长度相等的弧。
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知识点一 圆的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知识点二 垂径定理(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如图所示,直径为CD,AB是弦,且CD⊥AB,AM=BM垂足为M AC=BCAD=BDD垂径定理的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如上图所示,直径CD与非直径弦AB相交于点M,CD⊥ABAM=BM AC=BCAD=BD注意:因为圆的两条直径必须互相平分,所以垂径定理的推论中,被平分的弦必须不是直径,否则结论不成立。
24.1.3 弧、弦、圆心角知识点 弦、弧、圆心角的关系(1) 弦、弧、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2)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的各组量也相等。
(3) 注意不能忽略同圆或等圆这个前提条件,如果丢掉这个条件,即使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弦也不一定相等,比如两个同心圆中,两个圆心角相同,但此时弧、弦不一定相等。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知识小结与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知识小结与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fc54a8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7.png)
A
A.140°B.135°C.130°D.125°
DF
∠BOC=90°+ 1∠A 2
R
E
BM
Q
O
G
P
NC
3、边长分别为3,4,5的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与外 接圆半径的比为( )
A.1∶5 B.2∶5 C.3∶5 D.4∶5
4.已知△ABC,AC=12,BC=5,AB=13。则 △ABC的外接圆半径为 。内切圆半径____ 5. 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它的内切圆和外接圆的半 径分别是______, ____
O1
AM
O
B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0cm,BC=4cm,点 ⊙p从A开始折线A—B—C—D以4cm/秒的速度 移动,点⊙Q从C开始沿CD边以1cm/秒的速度移 动,如果点⊙P, ⊙Q分别从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 点到达D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 间t(秒) 如果⊙P和⊙Q的半径都是2cm,那么t 为何值时, ⊙P和⊙Q外切?
(2)若C△ABC= 36, S△ABC=18,则r内=_1____; (3)若BE=3,CE=2, △ABC的周长为18,则AB=_7___;
A
D
8
F
4
o
B
6E
C
1 S △ABC= 2 C △ABC·r内
2.△ABC中, ∠A=70°,⊙O截△ABC三条边所得的
弦长相等.则 ∠BOC=__D__.
3.两圆相切,圆心距为10cm,其中一个圆的半径为 6cm,则另一个圆的半径为_____.
4. 已知圆O1与圆O 2的半径分别为12和2,圆心O1的 坐标为(0,8),圆心O2 的坐标为(-6,0),则两圆的位置 关系是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4章 圆的有关性质 知识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4章 圆的有关性质 知识点精讲精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03767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d.png)
第二十四章 圆的有关性质知识点思维导图能力培养:符号意识、几何直观、推理能力、运算能力 【实战篇】知识点一:圆的有关概念 1. 圆的定义(1)描述性定义:如图,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 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 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其固定的端点O 叫做圆心,线段OA 叫做半径.(2)集合性定义: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点的集合. 2. 圆的表示方法:以点O 为圆心的圆,记作⊙O ,读作“圆O ”. 3. 圆具有的特性(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 )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r ); (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注意:(1)确定一个圆取决于两个因素:圆心和半径.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2)同一个圆中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以圆上任意两点和圆心(三点不共线)构成的三角A形都是等腰三角形.4. 圆的有关概念【例1】如图,在Rt△ABC中,∠C=90°,AB=10,若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AB的中点D,则AC的长为______________.【例1】【解析】同一个圆中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以在圆中“连半径”是常用的辅助线,本题先连接CD,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得出CD=5,所以半径BC=CD=5,又由已知AB=10,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答案】 【巩固】1. 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圆上,∠ABC =65°,那么∠OCA 的度数是( ) A. 25°B. 35°C. 15°D. 20°2. 如图,在⊙O 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B 是⊙O 的直径B. 有5条弦C. AD 和BD 都是劣弧,ABD 是优弧D. CO 是圆O 的半径【巩固答案】 1. A 2.B知识点二:垂直于弦的直径CB DAABBA1. 圆的轴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2.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符号语言:∵如图,CD 是直径,CD ⊥AB 于点M ,∴AM =BM ,AC =BC ,AD =BD .3. 垂径定理的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符号语言:∵如图,CD 是直径,AM =BM (AB 不是直径),∴CD ⊥AB ,AC =BC ,AD =BD .【例2】如图,AB ,BC 是⊙O 的两条弦,AO ⊥BC ,垂足为D ,若⊙O 的半径为5,BC =8,则AB 的长为( ) A. 8B. 10C.34D. 54【例2】【解析】连接OB ,根据垂径定理求出BD =12BC =4,已知半径OB =5,在Rt △OBD中,由勾股定理求出OD3,所以AD =8,在Rt △ABD 中,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B.【答案】D 【巩固】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B.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C. 圆的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D. 圆的对称中心是它的圆心2. 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E ,OC =5 cm ,CD =8 cm ,则AE 的长为( ) A. 8 cmB. 5 cmC. 3 cmD. 2 cm【巩固答案】 1. C 2. A知识点三:弧、弦、圆心角 1. 圆的旋转对称性圆具有旋转不变性,把圆绕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所得的图形都与原图形重合. 因此,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2. 圆心角的定义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如图:∠AOB 是AB 所对的圆心角,AB 是∠AOB 所对的弧. 注意: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只有一个. 3. 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A【例3】如图,点A ,B ,C ,D 在⊙O 上,且AB =CD . 求证:AC =BD .【例3】【解析】根据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由AB =CD 得到AB =CD ,进而AB +BC =CD +BC ,即AC =BD ,所以AC =BD . 【答案】证明:∵AB =CD ∴AB =CD ,∴AB+BC =CD +BC , 即AC =BD , ∴AC =BD . 【巩固】1. 如图,在⊙O 中,∠AOB =∠COD ,那么AC 和BD 的大小关系是( )A. AC >BDB. AC <BDC. AC =BDD. 无法确定D2. 如图,C 是⊙O 上的点,CD ⊥OA 于点D ,CE ⊥OB 于点E ,且CD =CE ,则AC 与BC 的关系是( )A. AC =BCB. AC >BCC. AC <BCD. 不能确定【巩固答案】 1. C 2. A知识点四:圆周角 1. 圆周角的定义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注意:(1)圆周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顶点在圆上;②两边都与圆相交. (2)同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个. 2. 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区别和联系3. 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如图,∠ACB =21∠AOB .4. 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推论2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5. “五量关系”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两条弦、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例4】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D 为⊙O 上两点,∠BCD =40°,则∠ABD 的大小为( ) A. 60°B. 50°C. 40°D. 20°【例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的两个推论,根据题意先连接AD ,根据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可知,∠A =∠BCD =40°,又由AB 为⊙O 的直径知∠ADB =90°,所以∠ABD =90°-∠A =50°. 故选B.【答案】B 【巩固】1. 如图,点A ,B ,C 在⊙O 上,若∠OAB =54°,则∠C 的度数为( ) A. 54°B. 46°C. 36°D. 27°BAAB2. 如图,点A,B,C,D在⊙O上,BC=CD,∠CAD=30°,∠ACD=50°,则∠ADB =___________.【巩固答案】1.C2.70°知识点五:圆内接多边形1.圆内接多边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这个多边形叫做圆内接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接圆.2.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注意:每一个圆都有无数个内接四边形,但并不是所有的四边形都有外接圆,只有对角互补的四边形才有外接圆.拓展:圆内接四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例5】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已知∠BOD =130°,则∠DCE的度数为()A. 45°B. 50°C. 65°D. 75°【例5】【解析】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 =12∠BOD =65°,再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出∠BCD =180°-∠A =115°,则∠DCE =180°-∠BCD =65°. 故选C. 【答案】C 【巩固】1. 如图,在⊙O 中,∠AOB =120°,P 为劣弧AB 上的一点,则∠APB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2. 如图,四边形ABCD 为⊙O 的内接四边形,已知∠C =∠D. 问AB 与CD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巩固答案】 1. 120° 2. 解:AB ∥CDB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A+∠C=180°,∵∠C=∠D,∴∠A+∠D=180°,∴AB∥CD.。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提要和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提要和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37652b2c5da50e2524d7fc9.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提要一、圆的相关概念1、圆的定义在一个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2、圆的几何表示: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二、弦、弧等与圆有关的定义(1)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如图中的AB)(2)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如途中的CD)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3)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4)弧、优弧、劣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弧用符号“⌒”表示,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或“弧AB”。
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多用三个字母表示);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多用两个字母表示)三、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可概括为:过圆心垂直于弦直径平分弦知二推三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四、圆的对称性1、圆的轴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圆的中心对称性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五、弧、弦、弦心距、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1、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弦心距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
3、弧、弦、弦心距、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想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的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六、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1、圆周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第24章《圆》(解答题20题)(解析版)-2021-2022学年九上精选20题常考题型训练
![第24章《圆》(解答题20题)(解析版)-2021-2022学年九上精选20题常考题型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be8e29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3.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精选20题常考压轴题题型训练(解答题)第24章圆1.(2021•南关区校级二模)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以AD为直径作⊙O交AB于点F,连接DB交⊙O于点H,E是BC上一点,且BE=BF,连接DE.(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BF=1,BD=,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5 .思路引导:(1)证明△DAF≌△DCE,可得∠DF A=∠DEC,证出∠ADE=∠DEC=90°,即OD⊥DE,DE是⊙O的切线.(2)连接AH,在Rt△BDF利用勾股定理求解DF的长,再根据Rt△AD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AB的长,再利用菱形的面积公式可求解.完整解答:(1)证明:连接DF,∵四边形ABCD为菱形,∴AB=BC=CD=DA,AD∥BC,∠DAB=∠C,∵BF=BE,∴AB−BF=BC−BE,即AF=CE,∴△DAF≌△DCE(SAS),∴∠DF A=∠DEC,∵AD是⊙O的直径,∴∠DF A=90°,∴∠DEC=90°∵AD∥BC,∴∠ADE=∠DEC=90°,∴OD⊥DE,∵OD是⊙O的半径,∴DE是⊙O的切线;(2)解:∵AD是⊙O的直径,∴∠AHD=∠DF A=90°,∴∠DFB=90°,在Rt△BDF中,BF=1,BD=,∴DF2=BD2−BF2=5﹣1=4,∴DF=2,在Rt△ADF中,AD2=DF2+AF2,∴AB2=22+(AB﹣1)2,解得AB=,∴S菱形ABCD=AB•DF=×2=5.2.(2021•章丘区二模)如图,在△ABC中,AB=AC.若O为AB的中点,以O为圆心,OB为半径作⊙O交BC于点D,过D作DE⊥AC,垂足为E.①试说明:BD=CD;②判断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思路引导:①根据题意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说明BD=CD,本题得以解决;②先判断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然后根据题意和图形可以说明猜想的结论是否正确.完整解答:解:①连接AD,∵AB为⊙O的直径,∴∠ADB=90°,即AD⊥BC,∵AB=AC,AD⊥BC,∴BD=CD;②直线DE与⊙O相切,理由:连接OD,∵AB=AC,OB=OD,∴∠ODB=∠B=∠C,∴OD∥AC,∵DE⊥AC,∴DE⊥OD,∵OD为⊙O的半径,∴DE与⊙O相切.3.(2021•保康县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BD是⊙O的直径,AE⊥CD且交CD的延长线于点E,DA平分∠BDE.(1)求证:AE是⊙O的切线;(2)如果AB=4,AE=2,求⊙O的半径.思路引导:(1)连接OA,利用已知首先得出OA∥DE,进而证明OA⊥AE就能得到AE 是⊙O的切线;(2)通过证明△BAD∽△AED,再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关系从而求出⊙O半径的长.完整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OA,∵OA=OD,∴∠OAD=∠ODA,∵DA平分∠BDE,∴∠ODA=∠EDA,∴∠OAD=∠EDA,∴OA∥DE,∵∠AED=90°,∴∠OAE=90°,∴OA⊥AE,∵点A在⊙O上,∴AE是⊙O的切线;(2)解:∵BD是⊙O的直径,∴∠BAD=90°,∴∠BAD=∠AED=90°,∵∠BDA=∠EDA,∴△BDA∽△EDA,∴=,∵AB=4,AE=2,∴BD=2AD,∴BD2=AD2+AB2,∴BD2=BD2+42,解得BD=.∴⊙O的半径为.4.(2021•镇雄县一模)如图,在Rt△ABC中,∠ACB=90°,D为AB的中点,以CD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E,F两点,过点F作FG⊥AB于点G.(1)求证:FG是⊙O的切线;(2)若AC=3,CD=2.5,求FG的长.思路引导:(1)如图,连接OF,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BD,得到∠DBC=∠DC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FC=∠OFC,得到∠OFC=∠DBC,推出∠OFG =90°,即可求解;(2)连接DF,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4,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DFC=90°,根据三角形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完整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OF,∵∠ACB=90°,D为AB的中点,∴CD=BD,∴∠DBC=∠OCF,∵OF=OC,∴∠OFC=∠OCF,∴∠OFC=∠DBC,∴OF∥DB,∴∠OFG+∠DGF=180°,∵FG⊥AB,∴∠DGF=90°,∴∠OFG=90°,∵OF为半径,∴FG是⊙O的切线;(2)解:如图,连接DF,∵CD=2.5,∴AB=2CD=5,∴BC==4,∴∠DFC=90°,∴FD⊥BC,∵DB=DC,∴BF=BC=2,∵sin∠ABC=,即,∴FG=.5.(2021•诸城市三模)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C=45°,OC∥AD,AD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AB交OC于点E.(1)求证:AD是⊙O的切线;(2)若AE=10,BE=6,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思路引导:(1)连接OA,利用已知条件OC∥AD求证∠OAD=90°,即可求解;(2)根据已知条件可求证△AEC∽△AC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线段比可求出半径,即可求解.完整解答:(1)证明:连接OA,∵AD//OC,∴∠AOC+∠OAD=180°,∵∠AOC=2∠ABC=2×45°=90°,∴∠OAD=90°,∴OA⊥AD,∵OA是⊙O的半径,(2)∵AO=CO且∠AOC=90°,∴∠ACO=∠CAO=45°,即∠B=∠ACE,∵∠CAE=∠BAC,∴△AEC∽△ACB,∴,∴AC2=AE•AB=10×(10+6)=160,∴AC=4,∴AO=CO=4,∴.6.(2021•南阳模拟)如图,在Rt△ABC中,∠ABC=90°,点E是BC的中点.以AB为直径的⊙O交AC于点D,连接DE.(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A=60°,AB=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思路引导:(1)连接OD,BD,根据圆的性质可知∠BDC=90°,又因为点E是BC的中点,DE=BE=BC,∠EBD=∠EDB,因为OB=OD,∠OBD=∠ODB,根据角度等量代换可知∠ODE=90°,即可求解;(2)连接OE,由图形可知:S阴影=S四边形OBED﹣S扇形OBD,通过圆的性质可以分别求出四边形OBED和扇形OBD的面积,即可求解.完整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OD,BD,∵AB是⊙O的直径,∴∠ADB=90°,∴∠BDC=90°,∵点E是BC的中点,∴DE=BE=BC,∴∠EBD=∠EDB,∵OB=OD,∴∠OBD=∠ODB,∴∠EBD+∠OBD=∠EDB+∠ODB,∵∠ABC=∠EBD+∠OBD=90°,∴∠ODE=∠EDB+∠ODB=∠EBD+∠OBD=90°,∴OD⊥DE,OD是⊙O的半径,∴DE是⊙O的切线;(2)解:如图,连接OE,∵O是AB的中点,∴OB=AB=2,在Rt△ABC中,BC=AB•tan A=4,∵E是BC的中点,∴BE=BC=2,S△OBE=×OB•BE=2,由(1)知,∠ODE=∠OBE=90°,∵OB=OD,OE=OE,∴Rt△OBE≌Rt△ODE(HL),∴S△ODE=S△OBE=2,∴S四边形OBED=4,∵∠A=60°,∴∠BOD=120°,∴S扇形OBD==,∴S阴影=S四边形OBED﹣S扇形OBD=4﹣.7.(2021•周村区一模)如图,线段AB是圆O的直径,延长AB至点C,使BC=OB,点E 是线段OB的中点,DE⊥AB交圆O于点D,点P是圆O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CD,PE,PC.(1)求证:CD是圆O的切线;(2)求的值.思路引导:(1)连接OD,DB,由已知可知DE垂直平分OB,BC=OB,OB=OD,由对应线段比例关系以及夹角相等,可求证△EOD∽△DOC,可得∠CDO=∠DEO=90°,即可求解;(2)连接OP,由已知可得:OP=OB=BC=2OE,由对应线段比例关系以及夹角相等,可求证△OEP∽△OPC,即可求解.完整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OD,DB,∵点E是线段OB的中点,DE⊥AB交⊙O于点D,∴DE垂直平分OB,∴OB=DO,OE=BE,∵BC=OB,OB=OD,∴,∵∠DOE=∠COD,∴△EOD∽△DOC,∴∠CDO=∠DEO=90°,∴CD是圆O的切线;(2)解:如图,连接OP,由已知可得:OP=OB=BC=2OE,∴,∵∠COP=∠POE,∴△OEP∽△OPC,∴,8.(2021秋•雨花区校级月考)如图,△ABC与⊙O交于D,E两点,AB是直径且长为12,OD∥BC.(1)若∠B=40°,求∠A的度数;(2)证明:CD=DE;(3)若AD=4,求CE的长度.思路引导:(1)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OD=∠B=40°,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可得∠C=∠DEC,从而证明结论;(3)设CE=x,则BE=12﹣x,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2﹣CE2=AB2﹣BE2,代入即可得出方程,从而解决问题.完整解答:(1)解:∵OD∥BC,∴∠AOD=∠B=40°,∵OA=OD,∴∠ADO=∠A,∴∠A=;(2)证明:∵四边形ABED内接于⊙O,∴∠CDE=∠B,∠DEC=∠A,∴∠CDE=∠AOD,∵∠C=180°﹣∠CDE﹣∠DEC,∠ADO=180°﹣∠A﹣∠AOD,∴∠C=∠ADO=∠A,∴∠C=∠DEC,∴CD=DE;(3)解:连接OE,AE,由(2)得AB=BC=12,∴∠AOE=2∠B,∠B=∠AOD,∴∠AOE=2∠AOD,∴∠AOD=∠DOE,∴AD=DE,∴AC=2AD=8,∵AB是直径:∠AEB=90°,设CE=x,则BE=12﹣x,∵AC2﹣CE2=AB2﹣BE2,∴82﹣x2=122﹣(12﹣x)2,解得:,∴CE=.9.(2021•宜都市一模)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AC,CD⊥AB于点D,BO的延长线交CD于点E,交⊙O于另一点F.(1)求证:∠DBE=∠BCD.(2)若BC=4,BE=4,求AB的长.思路引导:(1)连接CF,由题意可知∠BCF=∠ADC=90°,利用圆周角定理可得∠BAC =∠BFC,根据内角和为180°可得∠ACD=∠FBC,因为AB=AC,所以∠ABC=∠ACB,通过等量代换即可求解;(2)根据角的互余可得∠FEC=∠FCE,从而可得FE=FC,设FC=x,则BF=4+x,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完整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CF,∵BF为直径,∴∠BCF=90°,∵CD⊥AB,∴∠ADC=90°,∵∠BAC=∠BFC,∴∠ACD=180°﹣∠ADC﹣∠BAC,∠FBC=180°﹣∠BCF﹣∠BFC,∴∠ACD=∠FBC,∵AB=AC,∴∠ABC=∠ACB,∴∠DBE=∠BCD;(2)解:∠DBE+∠DEB=90°,∠DEB=∠FEC,∴∠DBE+∠FEC=90°,∵∠BCD+∠FCE=90°,∠DBE=∠BCD,∴∠FEC=∠FCE,∴FE=FC,设FC=x,则BF=4+x,在Rt△BCF中,BC2+FC2=BF2,即(4)2+x2=(4+x)2,解得x=2,∴BF=6,如图,过点A作AG⊥BC于G,∵AB=AC,∴BG=CG=2,∴点A、O、G在同一直线上,∴OG=FC=1,∴AG=AO+OG=4,在Rt△ABG中,AB2=AG2+BG2=24,∴AB=2.10.(2021•福建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对角线AC⊥BD,垂足为E,CF⊥AB于点F,直线CF与直线BD于点G.(1)若点G在⊙O内,如图1,求证:G和D关于直线AC对称;(2)连接AG,若AG=BC,且AG与⊙O相切,如图2,求∠ABC的度数.思路引导:(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BD=∠ACF,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BD=∠A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GE,于是得到结论;(2)延长CB交AG于点H,连接OA,OB,OC,EF,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GAF=∠GEF=∠BCF,求得∠AHB=∠BFC=9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CF,推出△AF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BAC=45°,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A⊥AG,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OB=∠OBC=45°,于是得到答案.完整解答:解:(1)证明:∵CF⊥AB,BE⊥AC,∴∠ABD=∠ACF,又∵=,∴∠ABD=∠ACD,∴∠ACG=∠ACD,又∵∠GEC=∠DEC=90°,CE=CE,∴△CEG≌△CED(ASA),∴DE=GE,又CE⊥GD,∴点G和D关于直线AC成轴对称;(2)延长CB交AG于点H,连接OA,OB,OC,EF,如图,∵BE⊥AC,AF⊥CG,∴A、G、F、E四点共圆,B、F、C、E四点共圆,∴∠GAF=∠GEF=∠BCF,∴∠AHB=∠BFC=90°,又∵∠AFG=∠CFB=90°,AG=CB,∴△AGF≌△CBF(AAS),∴AF=CF,∴△AF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45°,∴∠BOC=90°,又OB=OC,∴∠OBC=45°,∵AG与⊙O相切,∴OA⊥AG,∴BC∥OA,∴∠AOB=∠OBC=45°,∴,∴∠ABC=180°﹣∠BAC﹣∠ACB=112.5°.11.(2021•淅川县一模)如图,在△ACE中,AC=CE,⊙O经过点A,C且与边AE,CE分别交于点D,F,点B是上一点,且,连接AB,BC,CD.(1)求证:△CDE≌△ABC;(2)若AC为⊙O的直径,填空:①当∠E=60°时,四边形OCFD为菱形;②当∠E=45°时,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思路引导:(1)先判断出∠BAC=∠DCE,进而得出∠CDE=∠ABC,即可得出结论;(2)①先判断出点D是AE的中点,再利用DF∥AC,点F是CE的中点,即可得出AC =AE,即可得出结论;②先判断出AD=CD,∠ADC=90°,进而得出∠ACD=45°,再判断出∠DCE=∠ACD=45°,即可得出∠ACE=90°,即可得出结论.完整解答:证明:(1)∵,∴∠BAC=∠DCE,∵∠CDE是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外角,∴∠CDE=∠ABC,在△CDE和△ABC中,,∴△CDE≌△ABC(AAS);(2)如图,①连接AF,∵AC是直径,∴OA=OC,∠ADC=∠AFC=90°,∵四边形OCFD是菱形,∴DF∥AC,OD∥CE,∵OA=OC,∴AD=DE(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平行于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DF∥AC,∴CF=EF(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平行于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AFC=90°,∴AC=AE(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AC=CE,∴AC=AE=CE,∴△ACE是等边三角形,∴∠E=60°;故答案为:60°;②∵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CD,∠ADC=90°,∴∠ACD=45°,∵AC=CE,CD⊥AE,∴∠DCE=∠ACD=45°,∴∠ACE=90°,∵AC=CE,∴△A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45°.故答案为:45°.12.(2021•枣阳市模拟)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OD⊥BC于点D,过点C作⊙O的切线,交OD的延长线于点E,连结BE.(1)求证:BE是⊙O的切线;(2)设OE交⊙O于点F,若DF=2,BC=,求劣弧BC的长.思路引导:(1)由题意连接OC,依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EBC=∠ECB,进而利用切线得出∠OBE=90°,OB⊥BE,即可求解;(2)设⊙O的半径为R,则OD=R﹣DF=R﹣2,OB=R,进而利用OD2+BD2=OB2,得到R,最后根据三角函数求出∠BOC,从而运用劣弧BC=得出答案.完整解答:(1)证明:连接OC,如图,∵OD⊥BC,∴CD=BD,∴OE为BC的垂直平分线,∴EB=EC,∴∠EBC=∠ECB∵OB=OC,∴∠OBC=∠OCB,∴∠OBC+∠EBC=∠OCB+∠ECB,即∠OBE=∠OCE,∵CE为⊙O的切线,∴OC⊥CE,∴∠OCE=90°,∴∠OBE=90°,∴OB⊥BE,∵OB是半径,∴BE是⊙O的切线;(2)设⊙O的半径为R,则OD=R﹣DF=R﹣2,OB=R,在Rt△OBD中,BD=BC=,∵OD2+BD2=OB2,∴,解得R=4,∴OD=2,OB=4,∴cos∠BOD=,∴∠BOD=60°,又OD⊥BC,OB=OC,得∠BOC=120°,∴劣弧BC=.13.(2021•思明区校级模拟)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边AC上,∠DBC =∠BAC,⊙O经过A、B、D三点,连接DO并延长交AB于点E,交⊙O于点F.(1)求证:CB是⊙O的切线;(2)若DE=6,EF=14,求CD的长度.思路引导:(1)连接OB、BF,综合圆周角的基本性质以及题意推出∠DBC=∠OBF,从而结合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证明∠OBC=90°,即可得出结论;(2)连接AF,延长BO交AF于点H点,推出四边形ACBH为矩形,先求出半径,然后根据题意推出△ADE∽△BOE,从而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然后结合垂径定理求出OH,得出AC的长度,从而得出结论.完整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OB、BF,则∠OBF=OFB,根据圆周角的性质,∠BFO=∠BAC,∵∠DBC=∠BAC,∴∠DBC=∠BFO,∴∠DBC=∠OBF,∵DF为⊙O的直径,∴∠DBF=∠DBO+∠OBF=90°,∴∠DBO+∠DBC=90°,即∠OBC=90°,且OB为半径,∴CB是⊙O的切线;(2)解:如图,连接AF,延长BO交AF与H点,∵DF为直径,∴∠DAF=90°,且∠C=∠OBC=90°,∴四边形ACBH为矩形,∴∠OHA=90°,根据垂径定理:AF=2AH,∵DE=6,EF14,∴DF=20,DO=BO=10,EO=DO﹣DE=4,∵HB∥AC,∴△ADE∽△BOE,∴,可得AD=15,在Rt△ADF中,AF==5,∴AH=HF=AF=,在Rt△OHF中,OH==,∴HB=AC=OH+BO=,∴CD=AC﹣AD=﹣15=,即CD的长度为.14.(2021秋•诸暨市月考)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C为直径,AC和BD交于点E,AB=BC.(1)求∠ADB的度数;(2)过B作AD的平行线,交AC于F,试判断线段EA,CF,EF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思路引导:(1)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互余关系可得答案;(2)线段EA,CF,EF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为:EA2+CF2=EF2.如图2,设∠ABE=α,∠CBF=β,先证明α+β=45°,再过B作BN⊥BE,使BN=BE,连接NC,判定△AEB ≌△CNB(SAS)、△BFE≌△BFN(SAS),然后在Rt△NFC中,由勾股定理得:CF2+CN2=NF2,将相关线段代入即可得出结论;完整解答:解:(1)如图1,∵AC为直径,∴∠ABC=90°,∴∠ACB+∠BAC=90°,∵AB=BC,∴∠ACB=∠BAC=45°,∴∠ADB=∠ACB=45°;(2)线段EA,CF,EF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为:EA2+CF2=EF2.理由如下:如图2,设∠ABE=α,∠CBF=β,∵AD∥BF,∴∠EBF=∠ADB=45°,又∠ABC=90°,∴α+β=45°,过B作BN⊥BE,使BN=BE,连接NC,∵AB=CB,∠ABE=∠CBN,BE=BN,∴△AEB≌△CNB(SAS),∴AE=CN,∠BCN=∠BAE=45°,∴∠FCN=90°.∵∠FBN=α+β=∠FBE,BE=BN,BF=BF,∴△BFE≌△BFN(SAS),∴EF=FN,在Rt△NFC中,CF2+CN2=NF2,∴EA2+CF2=EF2;15.(2021•贵池区模拟)已知:在⊙O中,AB为直径,P为射线AB上一点,过点P作⊙O 的切线,切点为点C,D为弧AC上一点,连接BD、BC、DC.(1)如图1,求证:∠D=∠PCB;(2)如图2,若四边形CDBP为平行四边形,BC=5,求⊙O的半径.思路引导:(1)利用切线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即可证明;(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结合(1)的结论,证明△OBC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O的半径.完整解答:(1)证明:如图1,连接AC,OC,∵AB为直径,PC为⊙O的切线,∴∠ACB=∠OCP=90°,∴∠ACO=∠PCB,∵OA=OC,∴∠ACO=∠A,∵∠A=∠D,∴∠D=∠PCB;(2)解:如图2,连接AC,OC,∵四边形CDBP为平行四边形,∴∠D=∠CPB,由(1)得,∠ACB=∠OCP=90°,∠D=∠A=∠CPB,∴∠D=∠A=∠CPB=∠PCB,在△ACP中,∠A+∠ACB+∠BCP+∠CPB=180°,∴∠A+∠BCP+∠CPB=90°,∴∠A=∠CPB=∠PCB=30°,∴∠OBC=60°,∵OB=OC,∴△OBC是等边三角形,∴OB=BC=5,故⊙O的半径为5.16.(2021•奎屯市一模)如图,已知以Rt△ABC的边AB为直径作△ABC的外接圆⊙O,∠B的平分线BE交AC于D,交⊙O于E,过E作EF∥AC交BA的延长线于F.(1)求证:EF是⊙O切线;(2)若AB=15,EF=10,求AE的长.思路引导:(1)要证EF是⊙O的切线,只要连接OE,再证∠FEO=90°即可;(2)先证明△FEA∽△FBE,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AF=5,BF=20,BE=2AE.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AEB=90°,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求出AE的长.完整解答:(1)证明:连接OE,∵∠B的平分线BE交AC于D,∴∠CBE=∠ABE.∵EF∥AC,∴∠CAE=∠FEA.∵∠OBE=∠OEB,∠CBE=∠CAE,∴∠FEA=∠OEB.∵∠AEB=90°,∴∠FEO=90°.∴EF是⊙O切线.(2)解:在△FEA与△FBE中,∵∠F=∠F,∠FEA=∠FBE,∴△FEA∽△FBE,∴==,∴AF•BF=EF•EF,∴AF×(AF+15)=10×10,解得AF=5.∴BF=20.∴=,∴BE=2AE,∵AB为⊙O的直径,∴∠AEB=90°,∴AE2+BE2=152,∴AE2+(2AE)2=225,∴AE=3.17.(2021•商河县二模)如图,钝角△ABC中,AB=AC,BC=2,O是边AB上一点,以O为圆心,OB为半径作⊙O,交边AB于点D,交边BC于点E,过E作⊙O的切线交边AC于点F.(1)求证:EF⊥AC.(2)连接DF,若∠ABC=30°,且DF∥BC,求⊙O的半径长.思路引导:(1)连接OE,如图,先证明OE∥AC,再利用切线的性质得OE⊥EF,从而得到EF⊥AC;(2)连接DE,如图,设⊙O的半径长为r,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到∠BED=90°,则DE =BD=r,BE=r,再证明∠EDF=90°,∠DFE=60°,接着用r表示出DF=r,EF=r,CE=r,从而得到r+r=2,然后解方程即可.完整解答:(1)证明:连接OE,如图,∵OB=OE,∴∠B=∠OEB,∵AB=AC,∴∠B=∠C,∴∠OEB=∠C,∴OE∥AC,∵EF为切线,∴OE⊥EF,∴EF⊥AC;(2)解:连接DE,如图,设⊙O的半径长为r,∵BD为直径,∴∠BED=90°,在Rt△BDE中,∵∠B=30°,∴DE=BD=r,BE=r,∵DF∥BC,∴∠EDF=∠BED=90°,∵∠C=∠B=30°,∴∠CEF=60°,∴∠DFE=∠CEF=60°,在Rt△DEF中,DF=r,∴EF=2DF=r,在Rt△CEF中,CE=2EF=r,而BC=2,∴r+r=2,解得r=,即⊙O的半径长为.18.(2021•鼓楼区校级模拟)已知⊙O为△ABC的外接圆,直线l与⊙O相切于点P,且l ∥BC.(1)连接PO,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AD.证明:AD平分∠BAC;(2)在(1)的条件下,AD交BC于点E,连接CD.若DE=2,AE=6.试求CD的长.思路引导:(1)根据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证明即可;(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完整解答:(1)证明:∵l与⊙O相切于点P,∴PD⊥l,∵l∥BC,∴PD垂直平分弦BC,∴,∴∠BAD=∠DAC,即AD平分∠BAC;(2)∠BAD=∠BCD,且∠BAD=∠DAC,∴∠DAC=∠BCD,在△ADC和△CDE中∠DAC=∠BCD,∠ADC=∠EDC,∴△ADC∽△CDE,∴,即,得DC=4.19.(2020秋•高州市期末)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且CD=24,点M在⊙O上,MD经过圆心O,连接MB.(1)若BE=8,求⊙O的半径;(2)若∠DMB=∠D,求线段OE的长.思路引导:(1)根据题意和图形,利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可以求得线段OE的长.完整解答:解:(1)设⊙O的半径长为r,则OD=r,OE=r﹣8,∵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且CD=24,∴DE=12,∴OD2=OE2+DE2,即r2=(r﹣8)2+122,解得,r=13,即⊙O的半径是13;(2)连接BC,∵∠DMB=∠D,∠DMB=∠DCB,∴∠D=∠DCB,∵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且CD=24,∴CE=DE=12,∠CEB=∠DEO,∴△CEB≌△DEO(ASA),∴OE=BE=0.5OB,设⊙O的半径长为r,则r2=122+(0.5r)2,解得,r=或r=﹣8(舍去),∴OE=4.20.(2021•南关区校级模拟)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过点D作EF⊥AC于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1)判断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AB=5,BC=6,求DE的长.思路引导:(1)连接AD,OD,根据已知条件证得OD⊥DE即可;(2)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完整解答:解:(1)相切,理由如下:连接AD,OD,∵AB为⊙O的直径,∴∠ADB=90°.∴AD⊥BC.∵AB=AC,∴CD=BD=BC.∵OA=OB,∴OD∥AC.∴∠ODE=∠CED.∵DE⊥AC,∴∠ODE=∠CED=90°.∴OD⊥DE.∴DE与⊙O相切.(2)由(1)知∠ADC=90°,∴在Rt△ADC中,由勾股定理得AD==4.∵S ACD=AD•CD=AC•DE,∴×4×3=×5DE.∴DE=.。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 圆 专题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 圆 专题复习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0406517c1cfad6185fa791.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专题复习练习题专题1 与圆的基本性质有关的辅助线作法1.如图,点A,B,C,D分别是⊙O上的四点,∠BAC=50°,BD是直径,则∠DBC的度数是(A)A.40° B.50° C.20° D.35°6.如图,点B,C,D在⊙O上,若∠BCD=130°,则∠BOD的度数是(D) A.50° B.60° C.80° D.100°2.如图,△ABC内接于⊙O,∠CAB=30°,∠CBA=45°,CD⊥AB于点D.若⊙O的半径为2,则CD3.如图,在⊙O中,∠OAB=20°,则∠C的度数为110°.4.如图,在⊙O中,AB为直径,∠ACB的平分线交⊙O于点D,AB=6,则BD7.如图,已知A ,B ,C ,D 是⊙O 上的四个点,⊙O 的直径AB =2 3.若∠ACD =120°,则线段AD 的长为3.5.如图,⊙A 过点O ,C ,D ,点C 的坐标为(3,0),点B 是x 轴下方⊙A 上的一点,连接BO ,BD ,已知∠OBD =30°,则⊙A 的半径等于1.8.如图,A ,B ,C ,D 是⊙O 上的四个点,AB ︵=BC ︵.若∠AOB =58°,则∠D =29°.9.如图,⊙O 的弦AB =8,N 是AB ︵的中点,AN =25,则⊙O 的半径为5.10.如图,在⊙O 中,半径OA ⊥OB ,C ,D 为AB ︵的三等分点.弦AB 分别交OC ,OD 于点E ,F ,下列结论:①∠AOC =30°;②CE =DF ;③∠AEO =105°;④AE =CD =FB.其中正确的有①②③④.专题2 教材P90习题T14的变式与应用1.如图,A,P,B,C是⊙O上的四个点,∠APC=∠CPB=60°.判断△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ABC为等边三角形.证明:∵∠APC=∠ABC,∠CPB=∠BAC,又∵∠APC=∠CPB=60°,∴∠ABC=∠BAC=60°.∴∠ACB=60°.∴△ABC为等边三角形.【问题延伸1】求证:PA+PB=PC.证明:在PC上截取PD=AP,连接AD,如图.∵∠APC=60°,∴△APD 是等边三角形.∴AD =AP =PD ,∠ADP =60°,∠ADC =120°. ∵∠APB =∠APC +∠BPC =120°, ∴∠ADC =∠APB.在△APB 和△ADC 中,⎩⎪⎨⎪⎧∠ABP =∠ACD ,∠APB =∠ADC ,AP =AD ,∴△APB ≌△ADC(AAS). ∴BP =CD.又∵PD =AP ,∴PA +PB =PD +CD =PC.【问题延伸2】 若BC =23,点P 是AB ︵上一动点(异于点A ,B),求PA +PB 的最大值.解:由上题知PA +PB =PC ,要使PA +PB 最大,则PC 为直径,作直径BG ,连接CG.∴∠G =∠BAC =60°,∠BCG =90°.∵BC =23,∴BG =4.即PA +PB 的最大值为4. 2.如图,A ,P ,B ,C 是半径为8的⊙O 上的四点,且满足∠BAC =∠APC =60°.(1)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 (2)求圆心O 到BC 的距离OD.解:(1)证明:∵∠ABC =∠APC =60°,∠BAC =∠APC =60°,∴∠ABC =∠BAC =60°. ∴△ABC 是等边三角形. (2)连接OB ,OC.可得∠BOC =2∠BAC =2×60°=120°. ∵OB =OC ,∴∠OBD =∠OCD =12×(180°-120°)=30°.∵∠ODB =90°,∴OD =12OB =4.3.如图,点A ,B ,C ,D 在同一个圆上,且C 点为一动点(点C 不在BAD ︵上,且不与点B ,D 重合),∠ACB =∠ABD =45°.(1)求证:BD 是该圆的直径; (2)连接CD ,求证:2AC =BC +CD.证明:(1)∵∠ACB =45°, ∴∠ADB =∠ACB =45°. ∵∠ABD =45°, ∴∠BAD =90°. ∴BD 是该圆的直径.(2)在CD 的延长线上截取DE =BC ,连接EA. ∵∠ABD =∠ADB ,∴AB =AD.∵∠ADE +∠ADC =180°,∠ABC +∠ADC =180°,∴∠ABC =∠ADE. 在△ABC 和△ADE 中, ⎩⎪⎨⎪⎧AB =AD ,∠ABC =∠ADE ,BC =DE ,∴△ABC ≌△ADE(SAS). ∴∠BAC =∠DAE ,AC =AE. ∴∠BAC +∠CAD =∠DAE +∠CAD. ∴∠BAD =∠CAE =90°.∴CE 2=AC 2+AE 2=2AC 2,即CE =2AC. ∴2AC =DE +CD =BC +CD.专题3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综合1.如图,已知点O 为正方形ABCD 对角线上一点,以O 为圆心,OA 的长为半径的⊙O 与BC 相切于点M ,与AB ,AD 分别相交于点E ,F.求证:CD 与⊙O 相切.证明:连接OM ,过点O 作ON ⊥CD ,垂足为N. ∵⊙O 与BC 相切于点M , ∴OM ⊥BC.∵正方形ABCD 中,CA 平分∠BCD , ∴OM =ON.∴ON为⊙O的半径,∴CD与⊙O相切.2.如图,⊙O的直径为AB,点C在⊙O上,点D,E分别在AB,AC的延长线上,DE⊥AE,垂足为E,∠A=∠CDE.(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AB=4,BD=3,求CD的长.解:(1)证明:连接OC,∵DE⊥AE,∴∠E=90°.∴∠CDE+∠DCE=90°.∵∠A=∠CDE,∴∠A+∠DCE=90°.∵OC=OA,∴∠A=∠ACO.∴∠ACO+∠DCE=90°.∴∠OCD=90°.∴OC⊥CD.又∵OC为⊙O的半径,∴CD是⊙O的切线.(2)∵AB=4,BD=3,∴OC =OB =12AB =2.∴OD =2+3=5.∴CD =OD 2-OC 2=52-22=21.3.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AC ,BC 是⊙O 的弦,OE ∥AC 交BC 于点E ,过点B 作⊙O 的切线交OE 的延长线于点D ,连接DC 并延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DC 是⊙O 的切线;(2)若∠ABC =30°,AB =8,求线段CF 的长.解:(1)证明:连接OC , ∵AB 是⊙O 的直径, ∴∠ACB =90°.∵OE ∥AC ,∴∠OEB =∠ACB.∴OD ⊥BC ,由垂径定理,得OD 垂直平分BC. ∴DB =DC. ∴∠DBE =∠DCE.又∵OC =OB ,∴∠OBE =∠OCE. ∴∠DBO =∠OCD.∵DB 为⊙O 的切线,OB 是半径,∴∠OCD=∠DBO=90°,即OC⊥DC.∵OC是⊙O的半径,∴DC是⊙O的切线.(2)在Rt△ABC中,∠ABC=30°,∴∠CAB=60°.又∵OA=OC,∴△AOC是等边三角形.∴∠COF=60°.∴∠F=30°.∵AB=8,∴OC=4.∴OF=2OC=8.在Rt△COF中,CF=OF2-OC2=4 3.4.如图,点O在∠APB的平分线上,⊙O与PA相切于点C.(1)求证:直线PB与⊙O相切;(2)PO的延长线与⊙O交于点E,若⊙O的半径为3,PC=4,求弦CE的长.解:(1)证明:连接OC,过点O作OD⊥BP于点D.∵PA与⊙O相切,∴OC⊥PA.又∵∠APO=∠BPO,∴OC =OD.∴OD 为⊙O 的半径. ∴直线PB 与⊙O 相切. (2)过点C 作CH ⊥PE 于点H. ∵OC =3,PC =4, ∴OP =OC 2+PC 2=5. ∵S △OCP =12CH ·OP =12OC ·PC ,∴CH =OC ·PC OP =125.∴OH =OC 2-CH 2=95.∴EH =EO +OH =245.∴CE =EH 2+CH 2=1255.5.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过点O 作OD ⊥AB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 ,交AC 于点E ,F 是DE 的中点,连接CF.(1)求证:CF 是⊙O 的切线; (2)若∠A =22.5°,求证:AC =DC.证明:(1)∵AB 是⊙O 的直径, ∴∠ACB =∠ACD =90°.∵F是ED的中点,∴CF=EF=DF.∴∠AEO=∠FEC=∠FCE.∵OA=OC,∴∠OCA=∠OAC.∵OD⊥AB,∴∠OAC+∠AEO=90°.∴∠OCA+∠FCE=90°,即OC⊥FC.又∵OC是⊙O的半径,∴CF是⊙O的切线.(2)连接AD.∵OD⊥AB,AC⊥BD,∴∠AOE=∠ACD=90°.∵∠AEO=∠DEC,∴∠OAE=∠CDE=22.5°.∵AO=BO,∴AD=BD.∴∠ADO=∠BDO=22.5°.∴∠ADB=45°.∴∠CAD=∠ADC=45°.∴AC=CD.6.如图,在Rt△ABC中,∠ABC=90°,以AB为直径作⊙O,点D为⊙O上一点,且CD=CB,连接DO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E.(1)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BE=2,DE=4,求圆的半径及AC的长.解:(1)直线CD与⊙O相切.理由:连接OC.∵CB=CD,CO=CO,OB=OD,∴△OCB≌△OCD(SSS).∴∠ODC=∠OBC=90°.∴OD⊥DC.又∵OD为⊙O的半径,∴直线CD与⊙O相切.(2)设⊙O的半径为r,CD=CB=x.在Rt△OBE中,∵OE2=EB2+OB2,∴(4-r)2=r2+22.∴r=1.5.在Rt△EDC中,∵DE2+DC2=EC2,∴x2+42=(2+x)2.∴x=3.在Rt△ABC中,AC=AB2+BC2=32+32=3 2.∴圆的半径为1.5,AC的长为3 2.7.如图1,AB为半圆的直径,点O为圆心,AF为半圆的切线,过半圆上的点C作CD∥AB 交AF于点D,连接BC.(1)连接DO,若BC∥OD,求证:CD是半圆的切线;(2)如图2,当线段CD与半圆交于点E时,连接AE,AC,判断∠AED和∠AC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解:(1)证明:连接OC,∵CD∥AB,BC∥OD,∴四边形BODC是平行四边形.∴OB=CD.∵OA=OB,∴CD=OA.∴四边形ADCO是平行四边形.∵AF为半圆的切线,AB为半圆的直径,∴AB⊥AD.∴四边形ADCO是矩形.∴OC⊥CD.又∵OC为半圆的半径,∴CD是半圆的切线.(2)∠AED+∠ACD=90°.证明:连接BE,∵AB为半圆的直径,∴∠AEB=90°.∴∠EBA+∠BAE=90°. ∵CD∥AB,∴∠AED=∠BAE.又∵∠ACD=∠EBA,∴∠AED+∠ACD=90°.。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12f016aeaad1f347933fbc.png)
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是直线y =2上的一个动点,⊙P 的半径为1,直线OQ 切⊙P 于点Q ,则线段OQ 的最小值为( )A .1B .2C .3D .5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B .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C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D .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3.下列说法:(1)三点确定一个圆;(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3)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4)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5)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3,4-为圆心,半径为5作圆,则原点一定( ) A .与圆相切 B .在圆外 C .在圆上 D .在圆内 5.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5×5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格点上,将AB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到A B C '''的位置,且点A '、C '仍落在格点上,则线段AB 扫过的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单位(结果保留)A .254πB .134πC .132πD .136π 6.中国美食讲究色香味美,优雅的摆盘造型也会让美食锦上添花,图①中的摆盘,其形状是扇形的一部分,图②是其几何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摆盘),通过测量得到12AC BD cm ==,C ,D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cm ,圆心角为60︒,则图中摆盘的面积是( )A .212cm πB .224cm πC .236cm πD .248cm π 7.如图,⊙O 的直径12CD =,AB 是⊙O 的弦,AB CD ⊥,垂足为P ,:1:2CP PO =,则AB 的长为( )A .45B .215C .16D .88.如图,A ,B ,C 三点在O 上,若120ACB ∠=︒,则AOB ∠的度数是( )A .60︒B .90︒C .100︒D .120︒ 9.如图,A 、B 、C 三点在O 上,D 是CB 延长线上的一点,40ABD ∠=︒,那么AOC ∠的度数为( ).A .80°B .70°C .50°D .40° 10.已知O 的半径为5,若4PO =,则点P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点P 在O 内 B .点P 在O 上 C .点P 在O 外 D .无法判断 11.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 (4,0),B (0,4),点C 为坐标平面内一点,BC ﹦2,点M 为线段AC 的中点,连接OM ,则OM 的最大值为( )A.22+1 B.22+2 C.42+1 D.42-212.如图,⊙O的半径为2,四边形ADBC为⊙O的内接四边形,AB=AC,∠D=112.5°,则弦BC的长为()A.2B.2 C.22D.2313.如图,⊙P与y轴相切于点C(0,3),与x轴相交于点A(1,0),B(7,0),直线y=kx-1恰好平分⊙P的面积,那么k的值是()A.12B.45C.1 D.4314.如图,⊙O 是四边形 ABCD 的内切圆,连接 OA、OB、OC、OD.若∠AOB=110°,则∠COD 的度数是()A.60°B.70°C.80°D.45°15.如图,C、D是以AB为直径的O上的两个动点(点C、D不与A、B重合),在运动过程中弦CD始终保持长度不变,M是弦CD的中点,过点C作CP AB于点P.若3CD =,5AB =,PM x =,则x 的最大值是( )A .4B .5C .2.5D .23二、填空题16.如图,用一张半径为10cm 的扇形纸板做一个圆锥形帽子(接缝忽略不计),如果做成的圆锥形帽子的高为8cm ,那么这张扇形纸板的弧长是_______cm ,制作这个帽子需要的纸板的面积为_______cm 2.17.如图,30ACB ∠=︒,点O 是CB 上的一点,且6OC =,则以4为半径的O 与直线CA 的公共点的个数______.18.已知半径为5的圆O 中,弦AB =8,则以AB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腰长为___________.19.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A 、B 两点,点C 为劣弧AB 上任意一点,过点C 的切线分别交AP ,BP 于D ,E 两点.若8AP =,则PDE △的周长为______.20.如图,,PA PB 切⊙O 于,A B ,点C 在AB 上,DE 切⊙O 于C ,10cm,PO =⊙O 的半径为6cm ,则PDE △的周长是_________cm .21.在ABC 中,90,3,4C AC BC ∠===,则ABC 的内切圆的周长为___________.22.如图,O 是正方形ABCD 的外接圆,2,AB =点E 是劣弧AD 上的任意一点,连接BE ,作CF BE ⊥于点F ,连接,AF 则当点E 从点A 出发按顺时针方向运动到点D 时,AF 长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23.如图,半径为10的扇形AOB 中,∠AOB=90°,C 为AB 上一点,CD ⊥OA ,CE ⊥OB ,垂足分别为D 、E .若∠CDE=36°,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5,6),B (5,2),C (3,0),△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坐标为____.25.已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3、4、5,则该三角形内心与外心之间的距离为_____. 26.如图,已知AD 为半圆形O 的直径,点B ,C 在半圆形上,AB BC =,30BAC ∠=︒,8AD =,则AC 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27.如图,AB 是O 的一条弦,⊥OD AB ,垂足为C ,OD 交O 于点D ,点E 在O 上,若50AOD .(1)求DEB ∠的度数:(2)若3OC =,5OA =,①求弦AB 的长;②求劣弧AB 的长.28.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 ,B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将线段AB 绕着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 1B 1.(1)在网格中画出线段A 1B 1(2)计算线段AB 在变换到A 1B 1的过程中扫过的区域的面积(重叠部分不重复计算)29.对于平面上两点,A B ,给出如下定义:以点A 或B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的圆称为点,A B 的“共径圆”.点,A B 的“共径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已知点A 的坐标为(0,0),点B 的坐标为(3,4),则点,A B 的“共径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2)已知点A 在以坐标原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上,点B 在直线4y x =-+上,求点,A B 的“共径圆”的半径最小值;(3)已知点A 的坐标为(0,0),点B 是x 轴及x 轴上方的点,如果直线y x b =+上存在两个点B ,使得点,A B 的“共径圆”的面积为4π,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b 的取值范围.30.已知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两点,76APB ∠=︒ ,C 为O 上一点. (1)如图,求ACB ∠的大小; (2)如图,AE 为O 的直径,AE 与BC 相交于点D ,若AB AD =,求EAC ∠的大小.。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24.1圆的有关性质考点与题型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24.1圆的有关性质考点与题型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e0190b9cc175527062208bf.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24.1 圆的有关性质一:考点归纳考点一、圆在一个平面内,一条线段O 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作圆. 圆心:固定的端点叫作圆心.半径:线段OA的长度叫作这个圆的半径.(1)圆的表示方法: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 ⊙O ”,读作“圆O”. 同圆的第二定义: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图形叫作圆.考点二、垂直于弦的直径(1)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2)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考点三、弧、弦、圆心角(1)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3)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也相等.考点四、圆周角(1)圆周角定义: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 特征:①角的顶点在圆上;②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3)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4)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5)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这个多边形叫做圆内接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接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二:【题型归纳】【题型一】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弦是圆上两点间的部分;②直径是弦;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A.0个B.1个C.2个D.3个2.下列说法:①直径是弦;②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③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④圆的对称轴是直径;⑤外心在三角形的一条边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正确的命题有()A.1个B.2个C.3个D.4个【题型二】垂直于弦的直径3.如图,DC是⊙O的直径,弦AB⊥CD于点F,连接BC,BD,则错误结论为()A.OF=CF B.AF=BF C.AD BDD.∠DBC=90°4.如图,在⊙O中,半径OC垂直弦AB于D,点E在⊙O上,∠E=22.5º,AB=2,则半径OB等()A .1B .22C .2D .2【题型三】弧、弦、圆心角5.给出下列命题:①弦是直径;②圆上两点间的距离叫弧;③长度相等的两段弧是等弧;④圆心角的度数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⑤圆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⑥直径是弦.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6.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D 是弧AC 的中点,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延长DE 交O 于点F ,若12AC =,3AE =,则O 的直径长为( )A .10B .13C .15D .16.7.O 是四边形ABCD 的外接圆,AC 平分BAD ∠,则正确结论是( )A .AB AD = B .BC CD = C .AB BD = D .ACB ACD ∠=∠【题型四】圆周角8.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CD 是O 的直径,35B ∠=︒,则ACD ∠的度数是( )A .45︒B .50︒C .55︒D .60︒9.如图,AB 为⊙O 的直径,CD 为⊙O 的弦,∠ACD=40°,则∠BAD 的大小为()A .60ºB .30ºC .45ºD .50º三:基础巩固和培优一、单选题1.如图,点A 、B 、C 在⊙O 上,CO 的延长线交AB 于点D ,∠A =50°,∠B =30°,∠ACD 的度数为( )A .10°B .15°C .20°D .30°2.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一条圆弧经过A ,B ,C 三点,那么这条弧所在圆的半径是( )A .2B .5C .22D .33.如图是我市环北路改造后一圆柱形输水管的横截面,阴影部分为有水部分,如果水面AB 宽为4m ,水面最深地方的高度为1m ,则该输水管的半径为( )A .2mB .2.5mC .4mD .5m4.如图,在⊙O 中,半径OC 垂直弦AB 于D ,点E 在⊙O 上,∠E =22.5º,AB =2,则半径OB 等( )A .1B .22C .2D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直径所对的弧是半圆B .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C .两个半圆是等弧D .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它对的圆周角的一半6.如图,已知抛物线()()31916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对称轴与抛物线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D ,C 的半径为2,G 为C 上一动点,P 为AG 的中点,则DP 的最大值为( )A .412B .23C .72D .57.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交AB 于点P ,4AP =,8BP =,45APC ∠=︒,则CD 的长为( )A .34B .62C .234D .128.已知,AB 为圆O 的一条弦,∠AOB=80°,则弦AB 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 )A .40︒B .140︒C .70︒D .40︒或140︒9.下列说法:①直径是弦;②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③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④圆的对称轴是直径;⑤外心在三角形的一条边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正确的命题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如图,已知100BOC ∠=︒,则A ∠的度数为( )A .50︒B .80︒C .100︒D .130︒二、填空题 11.圆弧形蔬菜大棚的剖面如图,已知AB =16m ,半径OA =10m ,OC ⊥AB ,则中柱CD 的高度为_________m .12.若圆的半径为6cm ,圆中一条弦长为3cm ,则此弦中点到此弦所对弧的中点的距离为_______cm.13.如图,在⊙O中,CA DB,∠1=30°,则∠2=_________°.14.如图,⊙O的半径为10,弦AB的长为12,OD⊥AB,交AB于点D,交⊙O于点C,则CD=______.15.如图,△ABC的三个顶点都在⊙O上,∠ACB=40°,则∠OAB=______.三、解答题16.如图,⊙O的半径OD⊥弦AB于点C,联结AO并延长交⊙O于点E,联结EC.已知AB=8,CD=2.(1)求OA的长度;(2)求CE的长度.17.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ACD=30°,AE=3cm,求BD的长度.18.如图,D 是O 弦BC 的中点,A 是BC 上一点,OA 与BC 交于点E ,已知8AO =,12BC =. (1)求线段OD 的长.(2)当2EO BE =时,求ED ,EO 的长.19.已知P 是O 上一点,过点P 作不过圆心的弦PQ ,在劣弧PQ 和优弧PQ 上分别有动点A B 、 (不与P ,Q 重合),连接AP 、BP 若=APQ BPQ ∠∠.(1)如图1,当=45APQ ∠︒,=1AP ,=22BP O 的半径;(2)如图2,选接AB ,交PQ 于点M ,点N 在线段PM 上(不与P M 、重合),连接ON OP 、,若+2=90NOP OPN ∠∠︒,探究直线AB 与ON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20.如图,90BCD ∠=︒,BC DC =,直线PQ 经过点D .设PDC α∠=(45135α︒<<︒),BA PQ ⊥于点A ,将射线CA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与直线PQ 交于点E .(1)判断:ABC ∠________PDC ∠(填“>”或“=”或“<”);(2)猜想AC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ABC的外心在其内部(不含边界),直接写出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题型归纳【解析】:1【详解】①弦是连接圆上两点间线段,故不正确;②直径是最长的弦,故正确;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故正确;故选C.2.【详解】解:①直径是弦,是真命题;②在同圆与等圆中,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原命题是假命题;③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是真命题;④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原命题是假命题;⑤外心在三角形的一条边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真命题;故选:C.【解析】3.【详解】解:∵DC是⊙O直径,弦AB⊥CD于点F,∴AF=BF,AD BD,∠DBC=90°,∴B、C、D正确;∵点F不一定是OC的中点,∴A错误.故选:A.4.【详解】解:∵半径OC⊥弦AB于点D,∴=AC BC,∴∠E=12∠BOC=22.5°,∴∠BOD=45°,∴△OD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2,10∴DB=OD=1,则半径OB.故选:D.【解析】:5【详解】解:①弦不一定是直径,原命题是假命题;②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弧,原命题是假命题;③在同圆或等圆中,长度相等的两段弧是等弧,原命题是假命题;④圆心角的度数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是真命题;⑤圆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原命题是假命题;⑥直径是弦,是真命题.故选:B.6【详解】解:连接OD交AC于点G,∵AB⊥DF,∴AD AF=,DE=EF.又点D是弧AC的中点,∴AD CD AF==,OD⊥AC,∴AC DF=,∴AC=DF=12,∴DE=6.设O的半径为r,∴OE=AO-AE=r-3,在Rt△OD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E2+DE2=OD2,∴(r-3)2+62=r2,解得r=152.∴O的直径为15.故选:C.7.【详解】解:ACB ∠与ACD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AB ∴与AD 不一定相等,故选项A 错误; AC 平分BAD ∠,BAC DAC ∴∠=∠,BC CD ∴=,故选项B 正确;ACB ∠与ACD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AB 与AD 不一定相等,选项C 错误;∵BCA ∠与DCA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选项D 错误;故选B .8.【详解】解:连接AD ,∵CD 是圆的直径,∴∠DAC=90°,∵∠B=∠D=35°,∴∠ACD=90°-∠D=90°-35°=55°,故选C .9.【详解】连结BD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B=∠C=40º,∵AB 为直径,∴∠ADB=90º,∴∠DAB+∠B=90º,∴∠DAB=90º-40º=50º.故选择:D.二:基础巩固和培优1.C【详解】解:∵∠A=50°,∴∠BOC=2∠A=100°,∵∠B=30°,∠BOC=∠B+∠BDC,∴∠BDC=∠BOC-∠B=100°-30°=70°,∴∠ACD=70°-50°=20°;故选:C.2.B【详解】解:如图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和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M,即点M为圆心,22+125故选:B.3.B【详解】过点O作OD⊥AB于点D,连接OA,设OA=x,则OD=x-1,在Rt△AOD中, x2=(x-1)2+22,解得x=2.5m.故选B.4.D【详解】解:∵半径OC⊥弦AB于点D,∴=AC BC,∴∠E=12∠BOC=22.5°,∴∠BOD=45°,∴△OD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2,∴DB=OD=1,则半径OB2211=2.故选:D.5.A【详解】解:A、直径所对的弧是半圆,正确,符合题意;B、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故原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C、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故原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D、同圆或等圆中,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它对的圆周角的一半,故原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6.C【详解】如图,连接BG,由题意可得:A(1,0),B(9,0),D是AB的中点,∴AB=8,∴BD=4, 3y=(1)(9)16x x ---=23(5)316x --+, ∴C(5,3),∴CD=3,由D 、P 分别是AB 、AG 的中点可得:DP 是ABG 的中位线, ∴DP=12BG ,要求DP 的最大值,即要求BG 的最大值,当G 、C 、B 三点共线时,BG 最大,BC=22345+=,BG=5+2=7,DP=12BG=72.故选:C .7.C【详解】解:∵4AP =,8BP =,∴AB=12,AO=6,∴PO=2,作OM ⊥CD ,连接OC ,∵45DPB APC ∠=∠=︒,∴∠AOM=45°,△MO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22MO OP ,在Rt △OCM 中根据勾股定理22226(2)34CMCO OM , ∴2234CD CM .故选:C .8.D【详解】解:如图,弦AB 所对的圆周角为C D ∠∠,,80AOB ∠=︒,40D ∴∠=︒,四边形ADBC 为O 的内接四边形,180C D ∴∠+∠=︒,=140C ∴∠︒.故选D .9.C【详解】解:①直径是弦,是真命题;②在同圆与等圆中,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原命题是假命题; ③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是真命题;④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原命题是假命题;⑤外心在三角形的一条边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真命题; 故选:C .10.A【详解】解:∵100BOC ∠=︒,∴A ∠=1250BOC ∠=︒,故选A .11.4【详解】解:∵CD 垂直平分AB ,∴AD =8.∴OD =22108-=6m ,∴CD =OC−OD =10−6=4(m ).故答案是:412.3或9【详解】在⊙O 中,弦AB=63cm ,半径6R =;过圆心O 作直径MN ,且MN ⊥AB 于点C ,连接OB ;则AC=BC=12AB=33,OB=6, 由勾股定理得:()22226333OB BC -=-=,∴CM=6+3=9,CN=6-3=3;∵MN ⊥AB ,且MN 为⊙O 的直径,∴点M 、N 分别为AMB 、ANB 的中点, ∴AB 弦中点到弦所对应的弧的中点的距离分别为3或9. 故答案为:3或9.13.30【详解】解:CA DB =,BC BC =,∴AB CD =,∴∠1=∠2,∠1=30°,∴∠2=30°;故答案为30.14.2【详解】∵OD ⊥AB ,OD 过圆心O , ∴162AD BD AB ===,由勾股定理可得:8OD ===, ∴1082CD CO OD =-=-=; 故答案是2.15.50°【详解】解:根据圆周角定理得:∠AOB=2∠ACB ,∵∠ACB=40°,∴∠AOB=2×40°=80°,∵OA=OB ,∴∠OAB=∠OBA ,∴∠OAB+∠OBA+∠AOB=180°, ∴∠OAB=50°.故答案为: 50°.16.(1)5;(2)【详解】解:(1)∵在⊙O 中,OD ⊥弦AB , ∴AC =BC =12AB =4,设OA 为x ,则OD =OA =x ,∵CD =2,∴OC=x﹣2在Rt△ACO中,AC2+OC2=AO2∴42+(x﹣2)2=x2,解得x=5,∴OA=5;(2)连接BE,∵OA=OE,AC=BC,∴OC∥BE且OC=12 BE,∴∠EBA=∠OCA=90°,∵OC=OD﹣CD=5﹣2=3,∴BE=6,在Rt△ECB中,BC2+EB2=EC2∴42+62=EC2,∴CE=213.17.63BD cm=【详解】连接OC、OD,AB是⊙O的直径,弦CD⊥AB,∴CE=DE,∠AEC=∠DEB=90°,AC AD=,∴30ACD ∠=︒,∴260COA DOA ACD ∠=∠=∠=︒, OC =OA ,∴AOC △是等边三角形,∴AE =EO =3cm ,∴AO =DO =OB =6cm ,∴BE =9cm ,DE =22226333OD OE -=-=cm , ∴BD =22229(33)63BE DE +=+=cm . ∴DB 的长为63cm .18.(1)线段OD 的长为27;(2)ED 2=,EO=42【详解】解:(1)连接OB .∵OD 过圆心,且D 是弦BC 中点, ∴OD ⊥BC ,BD=12BC , 在Rt △BOD 中,OD 2+BD 2=BO 2. ∵BO=AO=8,BD=6.∴22228627BO BD --= (2)在Rt △EOD 中,OD 2+ED 2=EO 2. 设BE=x ,则2x ,DE=6x -, (())222762x x +-=, 整理得:212640x x +-=,解得:12416x x ==-,(舍去).∴BE=4,ED=642-=,EO=42.19.(1) ☉O 的半径是32;(2)A B ∥ON ,证明见解析 【详解】解:(1)连接AB ,在☉o 中,o APQ BPQ 45∠=∠=,o APB APQ BPQ 90∴∠=∠+∠=AB ∴是☉0的直径.Rt APB ∴∆在中,22AB AP BP =+AB=3∴∴☉0的半径是32(2)AB//ON证明:连接OA , OB , OQ ,在☉0中, AQ AQ =, BQ BQ =,Q 2APQ,B0Q 2BPO AO ∴∠=∠∠=∠.又APQ BPQ ∠=∠,AOQ BOQ ∴∠=∠.在AOB ∆中,OA OB =, AOQ BOQ ∠=∠,OC AB ∴⊥,即o OCA 90∠=连接OQ ,交AB 于点C在☉0中,OP OQ =OPN OQP.∴∠=∠延长PO 交☉0于点R ,则有2OPN QOR ∠=∠o NOP 2OPN 90∴∠+∠=,又:o NOP NOQ QOR 180∠+∠+∠=,NOQ 90O ∴∠=NOQ OCA 180O ∴∠+∠= .AB//ON ∴20.(1)=;(2)A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4590α︒<<︒.【详解】解:(1) 90AB AD DCB ⊥∠=︒,,3609090180CDA ABC ∴∠+∠=︒-︒-︒=︒,180CDA CDE ∠+∠=︒,.EDC ABC ∴∠=∠故答案为:=.(2)A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由旋转可得:90ACE BCD ∠=∠=︒,90ECD DCA DCA BCA ∴∠+∠=︒=∠+∠,ECD BCA ∴∠=∠,在ECD 与ACB △中,ECD BCA CD CBEDC ABC ∠=∠⎧⎪=⎨⎪∠=∠⎩()ECD ACB ASA ∴≌EC AC ∴=,又90ACE ∠=︒A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当∠ABC=α=90°时, ABC 的外心在其斜边上,∠ABC=α>90°时,ABC 的外心在其外部,由PDC ∠>45EAC ∠=︒,PDC DCA EAC ∠=∠+∠<135︒, ∴ 45°<α<135°,故:4590α︒<<︒.。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402f0eb5e45c3b3566ec8b45.png)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90ACB ∠=︒,过B ,C 两点的O 交AC 于点D ,交AB 于点E ,连接EO 并延长交O 于点F .连接BF ,CF ,若135EDC ∠=︒,2AE =,4BE =,则CF 的值为( ).A 10B .2C .23D .3A解析:A【分析】 由四边形BCDE 内接于⊙O 知∠EFC=∠ABC=45°,据此得AC=BC ,由EF 是⊙O 的直径知∠EBF=∠ECF=∠ACB=90°及∠BCF=∠ACE ,再根据四边形BECF 是⊙O 的内接四边形知∠AEC=∠BFC ,从而证△ACE ≌△BCF 得AE=BF ,根据Rt △E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知EF 2=20,继而可得答案.【详解】∵四边形BCDE 内接于O ,且135EDC ∠=︒, ∴18045EFC ABC EDC ︒∠=∠=-∠=︒,∵90ACB ∠=︒, ∴ABC 是等腰三角形,∴AC BC =,又∵EF 是O 的直径, ∴90EBF ECF ACB ∠=∠=∠=︒,∴BCF ACE ∠=∠,∵四边形BECF 是O 的内接四边形,∴AEC BFC ∠=∠,∴()ACE BFC ASA ≅△△,∴AE BF =,Rt BEF △中,22222224220EF BF BE BE AE =+=+=+=,Rt ECF △中,45EFC ∠=︒,∴CE CF =,∴2222220CE CF CF EF +===,∴210CF =, ∴10CF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勾股定理.2.如图,ABC 为O 的一个内接三角形,过点B 作O 的切线PB 与OA 的延长线交于点P .已知34ACB ∠=︒,则P ∠等于( )A .17°B .27°C .32°D .22°D解析:D【分析】 连接OB ,利用圆周角定理求得∠AOB ,再根据切线性质证得∠OBP=90°,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求解.【详解】解:连接OB ,∵∠ACB=34°,∴∠AOB=2∠ACB=68°,∵PB 为O 的切线,∴OB ⊥PB ,即∠OBP=90°,∴∠P=90°﹣∠AOB=2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是解答的关键.3.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其中6AB =,120AOC ∠=︒,P 为O 上的动点,连AP ,取AP 中点Q ,连CQ ,则线段CQ 的最大值为( )A .37B .3272+C .237+D .33722+D 解析:D【分析】 如图,连接OQ ,作CH ⊥AB 于H .首先证明点Q 的运动轨迹为以AO 为直径的⊙K ,连接CK ,当点Q 在CK 的延长线上时,CQ 的值最大,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K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连接OQ ,作CH ⊥AB 于H .∵AQ =QP ,∴OQ ⊥PA ,∴∠AQO =90°,∴点Q 的运动轨迹为以AO 为直径的⊙K ,连接CK ,当点Q 在CK 的延长线上时,CQ 的值最大,∵120AOC ∠=︒∴∠COH =60°在Rt △OCH 中,∵∠COH =60°,OC=12AB=3, ∴OH =12OC =32,CH 2233OC OH +=, 在Rt △CKH 中,CK 223332⎛⎫+= ⎪ ⎪⎝⎭372∴CQ 的最大值为33722+,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轨迹、勾股定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点Q 的运动轨迹,学会构造辅助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 4.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AD 切O 于点A ,CE CB =.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 .OC BE ⊥B .//OC AE C .2COE BAC ∠=∠D .OD AC ⊥D解析:D【分析】 分别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B. ∵CE CB =,2BAE BAC ∴∠=∠, 又2BOC BAC ∠=∠,BAE BOC ∴∠=∠,//OC AE ∴,正确;A. AB 是O 的直径,∴∠AEB=90°,∵//OC AE ,OC BE ⊥,正确;C. ∵EC 所对的圆心角为COE ∠,EC 所对的圆周角为CAE ∠,2COE CAE ∴∠=∠,正确;D. 只有AE EC =时,才可证得OD AC ⊥,故不一定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知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中国美食讲究色香味美,优雅的摆盘造型也会让美食锦上添花,图①中的摆盘,其形状是扇形的一部分,图②是其几何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摆盘),通过测量得到12AC BD cm ==,C ,D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cm ,圆心角为60︒,则图中摆盘的面积是( )A .212cm πB .224cm πC .236cm πD .248cm πC解析:C【分析】 首先证明△OCD 是等边三角形,求出OC=OD=CO=3cm ,再根据S 阴影=S 扇形OAB -S 扇形OCD ,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连结CD .∵OC=OD ,∠O=60°,∴△OCD 是等边三角形,∴OC=OD=CO=3cm ,∴OA=OC+AC=15cm ,∴OB=OA=15cm ,∴S 阴影=S 扇形OAB -S 扇形OCD =226015603360360ππ⋅⋅⋅⋅-=236cm π.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知识.扇形的面积=2360n r π︒. 6.如图,不等边ABC 内接于O ,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 .12∠=∠B .14∠=∠C .2AOB ACB ∠=∠D .23ACB ∠=∠+∠B解析:B【分析】 利用OB=OC 可对A 选项的结论进行判断;由于AB≠BC ,则∠BOC≠∠AOB ,而∠BOC=180°-2∠1,∠AOB=180°-2∠4,则∠1≠∠4,于是可对B 选项的结论进行判断;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对C 选项的结论进行判断;利用∠OCA=∠3,∠1=∠2可对D 选项的结论进行判断.【详解】解:∵OB=OC ,∴∠1=∠2,所以A 选项的结论成立;∵OA=OB ,∴∠4=∠OBA ,∴∠AOB=180°-∠4-∠OBA=180°-2∠4,∵△ABC 为不等边三角形,∴AB≠BC ,∴∠BOC≠∠AOB ,而∠BOC=180°-∠1-∠2=180°-2∠1,∴∠1≠∠4,所以B 选项的结论不成立;∵∠AOB 与∠ACB 都对弧AB ,∴∠AOB=2∠ACB ,所以C 选项的结论成立;∵OA=OC ,∴∠OCA=∠3,∴∠ACB=∠1+∠OCA=∠2+∠3,所以D 选项的结论成立.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7.如图,A 、B 、C 三点在O 上,D 是CB 延长线上的一点,40ABD ∠=︒,那么AOC ∠的度数为( ).A .80°B .70°C .50°D .40°A解析:A【分析】作弧ABC 所对的圆周角∠AEC ,如图,先利用邻补角计算出∠ABC=140°,再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计算出∠E=40°,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OC 的度数.【详解】解:作弧ABC 所对的圆周角∠AEC ,∵∠ABD=40°,∴∠ABC=180°-40°=140°,∵∠AEC+∠ABC=180°,∴∠E=40°,∴∠AOC=2∠AEC=2×40°=8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以及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8.如图,PA 切O 于点,A PB 切O 于点B PO ,交O 于点C ,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PA PB =B .PO 平分APB ∠C .AB OP ⊥D .2PAB APO ∠=∠D解析:D【分析】 利用切线长定理证明△PAG ≌△PBG 即可得出.【详解】解:连接OA ,OB ,AB ,AB 交PO 于点G ,由切线长定理可得:∠APO =∠BPO ,PA =PB ,又∵PG=PG ,∴△PAG ≌△PBG ,从而AB ⊥OP .因此A .B .C 都正确.无法得出AB =PA =PB ,可知:D 是错误的.综上可知:只有D 是错误的.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利用切线长定理解答. 9.如图,ABC 的顶点A 是O 上的一个动点,90ACB ∠=︒,30BAC ∠=︒,边AC ,AB 分别交O 于点E ,D ,分别过点E ,D 作O 的切线交于点F ,且点F 恰好在边BC 上,连接OC ,若O 的半径为6,则OC 的最大值为( )A 393B .2103C .353D .53A解析:A【分析】 先推出∠DOE=2∠DAE=60°,连接OE ,OD ,OF ,证明Rt △EFO ≌Rt △DFO ,得到∠EOF=∠DOF=30°,根据EO=6,在Rt △EFO 中,∠EOF=30°,得出EF=23C 在以EF 为直径的半圆上,设EF 中点为G ,得出当OC 经过半圆圆心G 时,OC 最长,即OC 的值最大,求出OG ,CG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在△ABC 中,∠ACB=90°,∠BAC=30°,∠DAE 是DE 所对的圆周角,∠DOE 是DE 所对的圆心角,∴∠DOE=2∠DAE=60°,连接OE ,OD ,OF ,∵过点E ,D 作O 的切线交于点F ,∴∠FEO=∠FDO=90°,∴在Rt △EFO 和Rt △DFO 中EO DO FO FO =⎧⎨=⎩, ∴Rt △EFO ≌Rt △DFO (HL ),∴∠EOF=∠DOF=30°,又∵EO=6,在Rt △EFO 中,∠EOF=30°,∴EF=23, 又∵点F 恰好是腰BC 上的点,∠ECF=90°,∴点C 在以EF 为直径的半圆上,∴设EF 中点为G ,则EG=FG=CG=12EF=12×23=3, ∴当OC 经过半圆圆心G 时,OC 最长,即OC 的值最大,在Rt △OEG 中,OE=6,EG=3,∴OG=22OE EG +=39,∴OC=OG+CG=39+3,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圆的性质,证明Rt △EFO ≌Rt △DFO 是解题关键.10.如图,P 与y 轴交于点()0,4M -,()0,10N -,圆心P 的横坐标为4-,则P 的半径为( )A .3B .4C .5D .6C解析:C【分析】过点P 作PD ⊥MN ,连接PM ,由垂径定理得DM =3,在Rt △PMD 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PM 为5即可.【详解】解:过点P 作PD ⊥MN ,连接PM ,如图所示:∵⊙P 与y 轴交于M (0,−4),N (0,−10)两点,∴OM =4,ON =10,∴MN =6,∵PD ⊥MN ,∴DM =DN =12MN =3, ∴OD =7,∵点P 的横坐标为−4,即PD =4,∴PM =22PD DM +=2243+=5,即⊙P 的半径为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11.如图,扇形AOB 的圆心角是直角,半径为23,C 为OB 边上一点,将△AOC 沿AC 边折叠,圆心O 恰好落在弧AB 上的点D ,则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_【分析】根据题意和折叠的性质可以得到OA=AD ∠OAC=∠DAC 然后根据OA=OD 即可得到∠OAC 和∠DAC 的度数再根据扇形AOB 的圆心角是直角半径为2可以得到OC 的长结合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解析:343π-【分析】根据题意和折叠的性质,可以得到OA=AD,∠OAC=∠DAC,然后根据OA=OD,即可得到∠OAC和∠DAC的度数,再根据扇形AOB的圆心角是直角,半径为23,可以得到OC的长,结合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扇形AOB的面积减△AOC和△ADC的面积.【详解】解:连接OD,∵△AOC沿AC边折叠得到△ADC,∴OA=AD,∠OAC=∠DAC,又∵OA=OD,∴OA=AD=OD,∴△OAD是等边三角形,∴∠OAC=∠DAC=30°,∵扇形AOB的圆心角是直角,半径为23,∴OC=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9023223602(23)π⨯⨯-⨯=343π-故答案为343π-.【点睛】本题考查扇形面积的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2.已知正方形MNKO和正六边形ABCDEF边长均为1,把正方形放在正六边形外边,使OK边与AB边重合,如图所示,按下列步骤操作:将正方形在正六边形外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KN边与BC边重合,完成第一次旋转;再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NM边与CD边重合,完成第二次旋转;…在这样连续的旋转过程中,第一次点M在图中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是_______,第6次点M的坐标是_______.【分析】先将正方形旋转六次的图形画出确定六次旋转之后点的位置然后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进而利用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再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线段的和差即可求得即可得解【详解 解析:13,122⎛⎫+ ⎪ ⎪⎝⎭33,22⎛⎫ ⎪ ⎪⎝⎭ 【分析】先将正方形旋转六次的图形画出,确定六次旋转之后点M 的位置,然后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进而利用30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12FH =、12CJ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632JM =,再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线段的和差即可求得32JF =,即可得解. 【详解】解:经历六次旋转后点M 落在点6M 处,过M 作MH x ⊥于点H ,过6M 作6M J x ⊥于点J ,连接6IM ,如图:∵在Rt AFH 中,1AF =,60AFH ∠=︒,30FAH ∠=︒∴1122FH AF == ∵已知点M 的纵坐标是3131MH =∴点M 的坐标是:13,122⎛+ ⎝⎭;∵在6Rt CJM 中,61CM =,660JCM ∠=︒,630CM J ∠=︒ ∴61122CJ CM ==,226632JM CM CJ =-= ∵点I 是正六边形的中心∴1IC IF ==∴32JF IF IC CJ =+-=∴点6M 的坐标是:33,22⎛⎫ ⎪ ⎪⎝⎭. 故答案是:13,122⎛⎫+ ⎪ ⎪⎝⎭;33,22⎛⎫ ⎪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旋转变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线段的和差以及坐标系中的图形与坐标,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13.已知ABC 的周长为30,面积为20,其内角平分线交于点O ,则点O 到边BC 的距离为________.【分析】过O 作OD ⊥BC 于DOE ⊥AB 于EOF ⊥AC 于F 连接OAOBOC 根据三角形的内心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OE=OD=OF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详解】如图过O 作OD ⊥BC 于DOE ⊥AB 于解析:43【分析】过O 作OD ⊥BC 于D ,OE ⊥AB 于E ,OF ⊥AC 于F ,连接OA 、OB 、OC ,根据三角形的内心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OE=OD=OF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详解】如图,过O 作OD ⊥BC 于D ,OE ⊥AB 于E ,OF ⊥AC 于F ,连接OA 、OB 、OC ,∵O 是△ABC 内角平分线的交点,∴OE=OF=OD ,∵△ABC 的面积是20,∴S △AOB +S △BOC +S △AOC =20,∴111AB OE BC OD 222⨯⨯+⨯⨯+×AC×OF=20,∴(AB+BC+AC)×OD=40,∵△ABC的周长为30,∴AB+BC+AC=30,∴OD=404303=,∴即O到BC的距离是43,故答案为:43.【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心,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能求出OD=OE=OF 是解此题的关键.14.如图,等腰直角△ABC中,∠BAC=90°,AB=AC=4.平面内的直线l经过点A,作CE⊥l 于点E,连接BE.则当直线l绕着点A转动时,线段BE长度的最大值是________.【分析】以AC为直径作圆O连接BO并延长交圆O于点可得BO+O>B从而可得BO+OE>B即BE为最大值再由勾股定理求出BO 的长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由题意知CE⊥l于点E∴以AC为直径作圆O∵CE解析:225+【分析】以AC为直径作圆O,连接BO,并延长交圆O于点E',可得BO+O E'>B E',从而可得BO+OE>B E',即BE为最大值,再由勾股定理求出BO的长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由题意知,CE⊥l于点E,∴以AC为直径作圆O,∵CE⊥AE,∴点E在圆O上运动,连接BO,并延长交圆O于点E',如图,∴BO+O E '>B E ',∵OE=O E ',∴BO+OE >B E ',∴BE 的长为最大值,∵AO=OC=OE ,且AB=AC=4, ∴122OE AC == 又∵∠BAC=90° ∴222224220BO AO AB =+=+=∴25BO =∴BE=252BO OE +=+ 故答案为:2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求线段的最大值,构造出△ACE 的外接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如图,矩形ABCD 和正方形BEFG 中2AB =,3AD =,1BE =,正方形BEFG 绕点B 旋转过程中,线段DF 的最小值为______.【分析】由勾股定理可求BD=BF=由题意可得点F 在以点B 为圆心BF 为半径的圆上则当点F 在线段DB 上时DF 的值最小即可求解【详解】解:连接BDBF ∵矩形∴∠C=90°∴∵正方形∴∴点F 在以点B 为圆心B132【分析】由勾股定理可求132,由题意可得点F 在以点B 为圆心,BF 为半径的圆上,则当点F 在线段DB 上时,DF 的值最小,即可求解.【详解】解:连接BD 、BF∵矩形ABCD ,2AB =,3AD =,∴∠C=90°∴222313BD =+=∵正方形BEFG ,1BE =∴22BF=+=112∴点F在以点B为圆心,BF为半径的圆上,∴当点F在线段DB上时,DF的值最小,∴DF的最小值=BD-BF=13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正确的判断出DF最小时F点的位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在直径为10cm的⊙O中,弦AB=5cm,则∠AOB的度数为_______.60°【分析】如图连接OAOB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OB的度数【详解】解:如图在⊙O中直径为10cm弦AB=5cm∴OA=OB=5cm∴OA=OB=AB∴△OAB是等边三角形∴∠AOB=60°解析:60°【分析】如图,连接OA、OB,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OB的度数.【详解】解:如图,在⊙O中,直径为10cm,弦AB=5cm,∴OA=OB=5cm,,∴OA=OB=AB∴△OAB是等边三角形,∴∠AOB=60°,故答案为:60°.【点睛】考查了圆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7.一点到O上的最近距离为3cm,最远距离为11cm,则这圆的半径是______.4cm 或7cm【分析】当点P在圆内时点P到圆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之和就是圆的直径当点P在圆外时点P到圆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就是圆的直径知道了直径就能确定圆的半径【详解】当点P在圆外时如图1点P到解析:4cm或7cm【分析】当点P在圆内时,点P到圆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之和就是圆的直径.当点P在圆外时,点P到圆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就是圆的直径.知道了直径就能确定圆的半径.【详解】当点P在圆外时,如图1,点P到圆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为8cm,就是圆的直径,所以半径是4cm.当点P在圆内时,如图2,点P到圆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和为14cm,就是圆的直径,所以半径是7cm.故答案是:4cm或7c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根据点到圆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可以得到圆的直径,然后确定圆的半径.18.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BA延长线上一点,点D在⊙O上,且CD=OA,CD的延长线交⊙O于点E,若∠BOE=54°,则∠C=______.18°【分析】连接OD利用半径相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BOE=3∠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连接OD∵CD=OA=OD∴∠C=∠DOC∴∠ODE=∠C+∠DOC=2∠C∵OD=O解析:18°.【分析】连接OD ,利用半径相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BOE=3∠C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连接OD ,∵CD=OA=OD ,∴∠C=∠DOC ,∴∠ODE=∠C+∠DOC=2∠C ,∵OD=OE ,∴∠E=∠EDO=2∠C ,∴∠EOB=∠C+∠E=3∠C=54°,∴∠C=18°,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是关键.19.如图,ABC 内接于半径为10的半圆,AB 为直径,点M 是弧AC 的中点,连结BM 交AC 于点E ,AD 平分∠CAB 交BM 于点D ,∠ADB =_____°,当点D 恰好为BM 的中点时,BM 的长为____.【分析】(1)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可得到再根据弧的中点定义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角平分线定义可推导出最后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答案;(2)在(1)的基础上结合已知条件添加辅助线连接从而构造出等解析:13542【分析】(1)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可得到90CAB CBA ∠+∠=︒,再根据弧的中点定义、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角平分线定义可推导出45DAB DBA ∠+∠=︒,最后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答案;(2)在(1)的基础上,结合已知条件添加辅助线“连接AM ”,从而构造出等腰Rt ADM △,利用勾股定理解Rt ABM 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1)∵AB 是直径∴90ACB ∠=︒∴90CAB CBA ∠+∠=︒∵点M 是弧AC 的中点∴AM CM =∴CBM ABM ∠=∠∵AD 平分CAB ∠∴CAD BAD ∠=∠ ∴()1452DAB DBA CAB CBA ∠+∠=∠+∠=︒ ∴()180135ADB DAB DBA ∠=︒-∠+∠=︒.(2)连接AM ,如图:∵AB 是直径∴90AMB ∠=︒∵18045ADM ADB ∠=︒-∠=︒∴AM DM = ∵点D 为BM 的中点∴DM DB =∴2BM AM =∴设AM x =,则2BM x =∵10∴210AB =∵在Rt ABM 中,222AM BM AB +=∴22440x x +=∴122x =222x =-∴22AM =∴42BM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弧的中点定义、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线段的中点定义、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点,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的关键,难度中等,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0.如图,MN 是O 的直径,2MN =,点A 在O 上,30AMN ∠=︒,B 为弧AN 的中点,点P 是直径MN 上的一个动点,则PA PB +的最小值为_______.【分析】作点A 的对称点根据中位线可知最小时P 正好在上在根据圆周角定理和等弧所对圆心角相等求得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如图作点关于的垂线交圆与连接交于点连接则此时的值最小∵∴∵点是的中点∴∵关于 解析:2【分析】作点A 的对称点,根据中位线可知PA PA =' ,PA PB +最小时P 正好在A B '上,在根据圆周角定理和等弧所对圆心角相等求得90AOB ∠'=︒,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如图,作点A 关于MN 的垂线交圆与A ' ,连接A B ' 交MN 于点P ,连接AP OB OA OA '、、、 ,则此时AP BP + 的值最小A B =' ,∵30AMN ∠=︒,∴60AON ∠=︒,∵点B 是AN 的中点,∴30BON ∠=︒ ,∵A A '、 关于MN 对称,∴60AON AON ∠'=∠=︒,∴306090AOB ∠'=︒+︒=︒,又∵112122OA OB MN '===⨯=, 在RT A OB '△中∴221+1=2A B '=,即AP BP + 的值最小=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圆周角定理、垂直平分线定理、勾股定理等.在同圆或等圆中,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本题是与圆有关的将军饮马模型. 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矩形,AC 为对角线.(1)把△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EF ,点B 的对应点为E ,点C 的对应点F 在CD 的延长线上,请你在图中作出△AEF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求证:B ,D ,E 三点共线.解析:(1)作图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延长CD ,以A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交CD 延长线即为F .以F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以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两段弧交于点E .最后连接AE 、EF 、AF 即可. (2)连接DE ,BE .由题意可知∠AEF =∠ADF =90°,即A ,F ,D ,E 四点共圆,即可知道∠AED +∠AFD =180°.再由AF=AC 结合题意可进一步证明∠ABD =∠AFD .最后由AB =AE 可知∠ABE=∠AEB ,即推出∠AFD=∠AEB ,即可证明∠DEA +∠AEB =180°.【详解】(1)如图,△AEF 即为所求.(2)如图,连接DE ,BE .∵∠AEF=∠ADF=90°,∴A,F,D,E四点共圆,∴∠AED+∠AFD=180°.∵AF=AC,∴∠ACD=∠AFD.∵∠ACB=∠AFE,∠ACB+∠ACD=90°,∠AFE+∠FAE=90°,∴∠ACD=∠EAF=∠AFD.∵∠ABD=∠EAF,∴∠ABD=∠AFD.∵AB=AE,∴∠ABE=∠AEB,∴∠AFD=∠AEB,∴∠DEA+∠AEB=180°,∴B,E,D共线.【点睛】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矩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圆的确定条件和圆的性质.需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3,3),点B(4,0),点C(0,﹣1).(1)以点C为中心,把△ABC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A′B′C;(2)在(1)中的条件下,AA的长为(结果保留π);①点A经过的路径1②写出点B′的坐标为.解析:(1)见解析;(2)①52π;②(﹣1,3) . 【分析】 (1)根据旋转的定义作出点A 、B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即可;(2)①根据弧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②根据(1)中所作图形可得点B '的坐标;【详解】(1)如图所示,△A B C ''即为所求;(2)① ∵AC 2234=5+,∠ACA′=90°,∴点A 经过的路径ACA ' 的长为90551802ππ⨯⨯= , 故答案为:52π ; ②由图知点B '的坐标为(﹣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旋转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旋转角度、旋转方向、旋转中心作出对应点;23.如图,AB 是O 的一条弦,⊥OD AB ,垂足为C ,OD 交O 于点D ,点E 在O 上,若50AOD .(1)求DEB ∠的度数:(2)若3OC =,5OA =,①求弦AB 的长;②求劣弧AB 的长.解析:(1)25°;(2)①8;②25π9 【分析】 (1)根据垂径定理和圆周角定理求解即可;(2)①根据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求解即可;②先求出100AOB ∠=︒,再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OD AB ,∴AD BD =,∴11502522DEB AOD ∠=∠=⨯︒=︒; (2)①∵3OC =,5OA =,⊥OD AB ,∴22534AC =-=,∴AB=2AC=8;②∵50AOD ,AD BD =,∴100AOB ∠=︒, ∵5OA =,∴弧AB 的长π1005π25π1801809n r ⨯===.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弧、弦、圆心角的关系,以及弧长公式,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H ,30A ∠=︒,43CD =,求⊙O 的半径的长.解析:4【分析】连接OC, 根据垂径定理可得∠CHO=90°,CD=2CH ,求出CH 的长,根据30°的直角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勾股定理求出OC=2OH 即可.【详解】连接OC ,则OA =OC .∴∠A =∠ACO =30°.∴∠COH =60°.∵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H ,∴∠CHO=90°,CD=2CH∴∠OCH=30°,∴2OC OH =,∵CD =43,∴CH =23.∴在Rt OCH 中,222OH HC OC +=∴OH =2.∴OC =4.【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及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径定理及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5.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四边形AODE 是平行四边形,请用无刻度直尺按下列要求作图.(1)如图1,当点D 在圆上时,作BAC ∠的平分线;(2)如图2,当点D 不在圆上时,作BAC ∠的平分线.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四边形AODE 是平行四边形,结合圆的 半径相等,可知四边形AODE 是菱形,利用菱形的性质即可做出BAC ∠的平分线;(2)延长OD 交于圆一点,连接该点与点A ,由此即可作出C BA ∠的平分线.【详解】解:(1)如图①:AD 即为所求.∵四边形AODE 是平行四边形点D 在圆上∴四边形AODE 是菱形∴AD 平分BAC ∠;(2)如图②:延长OD 交于圆一点P ,连接AP ,同理可证AP 即为所求.【点睛】此题考查尺规作图,关键是掌握圆的相关知识及角平分线的判定方法.26.如图,长方形的长为a ,宽为2a ,用整式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并计算当2a =时阴影部分的面积(π取3.14).解析:2(2)4a π-,1.14 【分析】根据对称性用a 表示出阴影的面积,再将a=2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知:S 阴=211442222a a a π⎡⎤⎛⎫-⋅⋅⎢⎥ ⎪⎝⎭⎢⎥⎣⎦ 2(2)4a π-= 当2a =时,S 阴=(3.142)4 1.144-⨯=. 【点睛】本题考查列代数式、代数式求值、圆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的关键是找出面积之间的关系,利用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27.如图,半径为2的⊙O 与正五边形ABCDE 的边AB 、AE 相切于点M 、N ,求劣弧MN 的长度.解析:45π 【分析】如图(见解析),先根据圆的切线的性质可得,OM AB ON AE ⊥⊥,再根据正五边形的内角和可得108A ∠=︒,然后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可得72MON ∠=︒,最后弧长公式即可得.【详解】如图:连接OM ,ON ,∵O 与正五边形ABCDE 的边AB 、AE 相切于点M 、N ,∴,OM AB ON AE ⊥⊥,90AMO ANO ∴∠=∠=︒,∵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为(52)1801085-⨯︒=︒, 108A ∴∠=︒,∴在四边形AMON 中,36072AMO ANO A MON ∠-∠=-∠∠︒-=︒,∵O 的半径为2,∴劣弧MN 的长度为72241805ππ⨯=.【点睛】本题考查了正五边形的内角和、圆的切线的性质、弧长公式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正五边形的内角和是解题关键.28.如图,AB 是O 的直径,AM 和BN 是它的两条切线,DE 切O 于点E ,交AM 于点D ,交BN 于点C ,F 是CD 的中点,连接OF .(1)求证://OD BE ;(2)猜想:OF 与CD 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1)见解析;(2)(2)12OF CD =,理由见解析 【分析】(1)连接OE ,利用直角三角形HL 判定Rt AOD Rt EO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OD ABE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求证结论;(2)根据切线长定理可知DA=DE ,CB=CE ,根据切线的性质可知AB ⊥AD ,BC ⊥AB ,证得四边形ABCD 是梯形,根据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并代换即可求证.【详解】(1)证明:连接OE ,∵AM ,DE 是O 的切线,OA 、OE 是O 的半径,∴OA OE =,90DAO DEO ∠=∠=︒,又∵OD 为公共边∴Rt AOD Rt EOD ∆∆≌(HL ) ∴12AOD EOD AOE ∠=∠=∠, ∵12ABE AOE ∠=∠, ∴AOD ABE ∠=∠,∴OD BE(2)12OF CD =, 理由:∵AM 、DE 是圆的切线,∴DA=DE ,AB ⊥AD ,同理可得:CB=CE ,BC ⊥AB ,证得四边形ABCD 是梯形,∵F 是CD 的中点、O 是AB 的中点,∴OF =()12AD BC + =()12DE CE +, ∴12OF C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切线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其性质、梯形,解题的关键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第24章圆的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人教版第24章圆的知识点及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be01b2df7ec4afe04a1df83.png)
圆知识点总结一.圆的定义1.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圆.这个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O点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2.圆是在一个平面内,所有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图形.3.确定圆的条件:⑴圆心;⑵半径,其中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长确定圆的大小.二.同圆、同心圆、等圆1.圆心相同且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圆;#2.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3.半径相等的圆叫做等圆.三.弦和弧1.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并且直径是同一圆中最长的弦,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2.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 B、为端点的弧记作AB,读作弧AB.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重合的弧叫做等弧.*3.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在一个圆中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4.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5.由弦及其所对的弧组成的图形叫做弓形.四.与圆有关的角及相关定理1.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将整个圆分为360等份,每一份的弧对应1︒的圆心角,我们也称这样的弧为1︒的弧.圆心角的度数和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2.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1: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它们所对的弧一定相等.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在同圆中,半弧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全弧所对的圆周角)3.顶点在圆内,两边与圆相交的角叫圆内角.圆内角定理:圆内角的度数等于圆内角所对的两条弧的度数和的一半.4.顶点在圆外,两边与圆相交的角叫圆外角.【圆外角定理:圆外角的度数等于圆外角所对的长弧的度数与短弧的度数的差的一半. 5.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一个外角等于其内对角.6.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7.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分别相等. :五.垂径定理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其它正确结论:⑴ 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⑵ 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⑶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知二推三:⑴直径或半径;⑵垂直弦;⑶平分弦;⑷平分劣弧;⑸平分优弧.以上五个条件知二推三.注意:在由⑴⑶推⑵⑷⑸时,要注意平分的弦非直径. 4.常见辅助线做法:⑴过圆心,作垂线,连半径,造RT △,用勾股,求长度;⑵有弧中点,连中点和圆心,得垂直平分. 相关题目: {1.平面内有一点到圆上的最大距离是6,最小距离是2,求该圆的半径 2.(08郴州)已知在O ⊙中,半径5r =,AB CD ,是两条平行弦,且86AB CD ==,,则弦AC 的长为__________.. 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与圆的位置有三种:⑴点在圆外⇔d r >;⑵点在圆上⇔d r =;⑶点在圆内⇔d r <.》2.过已知点作圆⑴经过点A 的圆:以点A 以外的任意一点O 为圆心,以OA 的长为半径,即可作出过点A 的圆,这样的圆有无数个. ⑵经过两点A B 、的圆:以线段AB 中垂线上任意一点O 作为圆心,以OA 的长为半径,即可作出过点A B 、的圆,这样的圆也有无数个.⑶过三点的圆:若这三点A B C 、、共线时,过三点的圆不存在;若A B C 、、三点不共线时,圆心是线段AB 与BC 的中垂线的交点,而这个交点O 是唯一存在的,这样的圆有唯一一个. ⑷过n ()4n ≥个点的圆:只可以作0个或1个,当只可作一个时,其圆心是其中不共线三点确定的圆的圆心.3.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注意:⑴“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个条件不可忽视,换句话说,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⑵“确定”一词的含义是“有且只有”,即“唯一存在”.4.三角形的外接圆⑴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 ⑵三角形外心的性质:①三角形的外心是指外接圆的圆心,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②三角形的外接圆有且只有一个,即对于给定的三角形,其外心是唯一的,但一个圆的内接三角形却有无数个,这些三角形的外心重合.|⑶锐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在它的内部(如图1);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在斜边中点处(即直角三角形外接圆半径等于斜边的一半,如图2);钝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在它的外部(如图3).图3图2图1CBCC五.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及判定从另一个角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还可以如下表示:四.切线的性质及判定1.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2. 切线的判定定义法: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距离法:和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 切线长和切线长定理:⑴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⑵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五.三角形内切圆1. 定义: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2. 多边形内切圆:和多边形的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多边形的内切圆,该多边形叫做圆的外切多边形.六.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及判定设O O、⊙⊙的半径分别为(其中),两圆圆心距为,则两圆位置关系如下表:|位置关系图形定义性质及判定外离两个圆没有公共点,并且每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d R r>+⇔两圆外离外切两个圆有唯一公共点,并且除了这个公共点之外,每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d R r=+⇔两圆外切相交#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R r d R r-<<+⇔两圆相交内切两个圆有唯一公共点,并且除了这个公共点之外,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内部.d R r=-⇔两圆内切内含>两个圆没有公共点,并且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内部,两圆同心是两圆内含的一种特例.0d R r≤<-⇔两圆内含说明: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又可分为三大类:相离、相切、相交,其中相离两圆没有公共点,它包括外离与内含两种情况;相切两圆只有一个公共点,它包括内切与外切两种情况.七.正多边形与圆,1. 正多边形的定义:各条边相等,并且各个内角也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2. 正多边形的相关概念:⑴正多边形的中心: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⑵正多边形的半径:正多边形外接圆的半径叫做正多边形的半径.⑶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角.⑷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中心到正多边形的一边的距离叫做正多边形的边心距.~3. 正多边形的性质:⑴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⑵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正n边形共有n条通过正n边形中心的对称轴;⑶偶数条边的正多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中心就是对称中心.八、圆中计算的相关公式设O ⊙的半径为R ,n ︒圆心角所对弧长为l ,、1. 弧长公式:π180n Rl =2. 扇形面积公式:21π3602n S R lR ==扇形 3. 圆柱体表面积公式:22π2πS R Rh =+4. 圆锥体表面积公式:2ππS R Rl =+(l 为母线) 常见组合图形的周长、面积的几种常见方法:① 公式法;② 割补法;③ 拼凑法;④ 等积变换法。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第二十四章圆整章知识详解图文结合(同步课本结合例题精讲)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第二十四章圆整章知识详解图文结合(同步课本结合例题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0c13dc3725c52cc58bd6bec8.png)
【解析】选D.延长AO交BC于点D,连接OB, 根据对称性知AO⊥BC,则BD=DC=3.
又△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 则AD= 1 BC =3,∴OD=3-1=2,
2
∴OB= 22 32 13.
九年级数学第24章圆
4.(毕节·中考)如图,AB为⊙O的弦,⊙O的半径为5, OC⊥AB于点D,交⊙O于点C,且CD=l,则弦AB的长是 . 【解析】如图所示,连接OB,则OB=5,OD=4,利用勾股定
(2)若旋转角度不是180°,而是旋转任意角度,则旋转 过后的图形能与原图形重合吗?
B
Oα
A
圆绕圆心旋转任意角度α ,都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___圆__具__有__旋__转__不__变__性___.
九年级数学第24章圆
(二)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1)相关概念
圆__心__角___:顶点在圆心的角
2.如图,一根5m长的绳
子,一端栓在柱子上,
另一端栓着一只羊,请
5
画出羊的活动区域.
九年级数学第24章圆
【解析】
九年级数学第24章圆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弦是直径;(
)
(2)半圆是弧;(
)
(3)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
(4)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 )
(5)半圆是最长的弧;(
)
(6)直径是最长的弦;(
问题:你知道赵州桥吗?它是1300多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 石拱桥,是我国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的主桥拱 是圆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的长)为37.4 m,拱高 (弧的中点到弦的距离)为7.2 m,你能求出赵州桥主桥 拱的半径吗?
九年级数学第24章圆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393a6b2a33d4b14e842468ae.png)
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90ACB ∠=︒,过B ,C 两点的O 交AC 于点D ,交AB 于点E ,连接EO 并延长交O 于点F .连接BF ,CF ,若135EDC ∠=︒,2AE =,4BE =,则CF 的值为( ).A .10B .22C .23D .32.如图,,AB AC 分别是O 的直径和弦,OD AC ⊥于点,D 连接,BD BC .若10,8AB AC ==,则BD 的长是( )A .25B .4C .213D .2453.如图,分别以AB,AC 为直径的两个半圆,其中AC 是半圆O 的一条弦,E 是弧AEC 中点,D 是半圆ADC 中点.若DE=2,AB=12,且AC˃6,则AC 长为( )A .2B .2C .2D .24.已知⊙O ,如图, (1)作⊙O 的直径AB ;(2)以点A 为圆心,AO 长为半径画弧,交⊙O 于C ,D 两点;(3)连接CD 交AB 于点E ,连接AC ,BC .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有下面三个推断:①CE DE =;②3BE AE =;③2BC CE =.其中正确的推断的个数是(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垂直平分弦的直线经过圆心;②平分弦的直径一定垂直于弦;③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④等弧所对的弦相等;⑤等弦所对的弧相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6.已知⊙O 的直径为6,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3,则能表示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的图是( ) A . B .C .D .7.如图,AB 为O 的弦,半径OC 交AB 于点D ,AD DB =,5OC =,3OD =,则AB 的长为( )A .8B .6C .4D .2 8.如图,⊙O 的半径为2,四边形ADBC 为⊙O 的内接四边形,AB =AC ,∠D =112.5°,则弦BC 的长为( )A 2B .2C .22D .239.如图,MN 是半径为1的⊙O 的直径,点A 在⊙O 上,∠AMN=30°,点B 为劣弧AN 的中点,P 是直径MN 上一动点,则PA+PB 的最小值为( )A .2B .1C .2D .22 10.已知AB 是经过圆心O 的直线,P 为O 上的任意一点,则点P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P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点P '在⊙○内B .点P '在O 外C .点P '在O 上D .无法确定 11.如图,AB 是⊙的直径,DB 、DE 分别切⊙O 于点B 、C ,若∠ACE =35°,则∠D 的度数是( )A .65°B .55°C .60°D .70°12.如图,大半圆中有n 个小半圆,若大半圆弧长为1L ,n 个小半圆弧长的和为2L ,大半圆的弦AB ,BC ,CD 的长度和为3L .则( )A .123L L L =>B .123L L L =<C .无法比较1L 、2L 、3L 间的大小关系D .132L L L >>13.如图,点M 是矩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点,过点B 作BN ⊥AM 于点P ,交矩形ABCD 的边于点N ,连接DP ,若AB=6,AD=4,则DP 的长的最小值为( )A .2B .121313C .4D .5 14.如图,P 与y 轴交于点()0,4M -,()0,10N -,圆心P 的横坐标为4-,则P 的半径为( )A .3B .4C .5D .6 15.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为4 cm ,其侧面展开后是圆心角为90°的扇形,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等于( )A .4πcm 2B .8πcm 2C .12πcm 2D .16πcm 2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6.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64A ∠=︒,则OBC ∠=______°.17.如图,O 的半径为6,AB 、CD 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点P 是O 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PM AB ⊥于M ,PN CD ⊥于N ,点Q 是MN 的中点,当点P 沿着圆周从点D 逆时针方向运动到点C 的过程中,当∠QCN 度数取最大值时,线段CQ 的长为______.18.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长为2,分别以点A ,D 为圆心,以AB ,DC 为半径作扇形ABF ,扇形DCE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19.半径为5的⊙O 是锐角三角形ABC 的外接圆,AB=BC ,连结OB 、OC ,延长CO 交弦AB 于D ,若△OBD 是直角三角形,则弦BC 的长为______________.20.如图,在圆O 的内接五边形ABCDE 中,40CAD ∠=︒,则B E ∠+∠=_______°.21.如图,△ABC 中,∠A=60°,若O 为△ABC 的内心,则∠BOC 的度数为______度.22.在矩形ABCD 中,43AB =6BC =,若点P 是矩形ABCD 上一动点,要使得60APB ∠=︒,则AP 的长为__________.23.如图,⊙O 的半径为1,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AB 、CD ,弦AC 是⊙O 的内接正四边形的一条边.若以A 为圆心,以1为半径画弧,交⊙O 于点E ,F ,连接AE 、CE ,弦EC 是该圆内接正n 边形的一边,则该正n 边形的面积为____.24.已知一个圆锥形纸帽的底面半径为5cm ,母线长为10cm ,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cm 2(结果保留π)25.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若76A ∠=︒,则C ∠=_______ °.26.如图,直线33y x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以A 为圆心,以AB 为半径作弧交x 轴于点A 1;过点A 1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 AB 于点B 1,以A 为圆心,以AB 1为半径作弧交x 轴于点 A 2;…,如此作下去,则点n 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2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 (0,4)、B (4,4)、C (6,2),(1)写出经过A 、B 、C 三点的圆弧所在圆的圆心M 的坐标:______;(2)判断点()5,2D -与圆M 的位置关系.28.如图,AC 为O 的直径,4AC =,B 、D 分别在AC 两侧的圆上,60BAD ∠=︒,BD 与AC 的交点为E .(1)求点O 到BD 的距离及OBD ∠的度数;(2)若2DE BE =,求cos OED ∠的值和CD 的长.29.下面是“作已知三角形的高”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ABC ∆.求作:BC 边上的高AD .作法:如图,①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P Q 两点; ②作直线PQ ,交AC 于点O ,则直线PQ 是线段AC 的 线; ③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O ,与CB 的延长线交于点D ,连接AD ,线段AD 即为所作的高.(1)补全尺规作图并填空﹔(2)判断AD 为高的依据是 .30.已知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两点,76APB ∠=︒ ,C 为O 上一点. (1)如图,求ACB ∠的大小; (2)如图,AE 为O 的直径,AE 与BC 相交于点D ,若AB AD =,求EAC ∠的大小.。
《常考题》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d7b664daef5ef7bb0d3c19.png)
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O 中,45C ∠=︒,点A ,B 在⊙O 上,点D 在优弧ADB 上,DA DB =,则AOD ∠的度数为( )A .165°B .155°C .145°D .135° 2.如图,四个水平放置正方形的边长都为4,顶点A 、B 、C 是圆上的点,则此圆的面积为( )A .72πB .85πC .100πD .104π 3.如图,分别以AB,AC 为直径的两个半圆,其中AC 是半圆O 的一条弦,E 是弧AEC 中点,D 是半圆ADC 中点.若DE=2,AB=12,且AC˃6,则AC 长为( )A .6+2B .8+2C . 6+22D .8+22 4.在⊙O 中,AB 为直径,点C 为圆上一点,将劣弧AC 沿弦AC 翻折交AB 于点D ,连结CD .如图,若点D 与圆心O 不重合,∠BAC =25°,则∠BDC 的度数( )A .45°B .55°C .65°D .70° 5.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其中6AB =,120AOC ∠=︒,P 为O 上的动点,连AP ,取AP 中点Q ,连CQ ,则线段CQ 的最大值为( )A .37B .3272+C .237+D .33722+ 6.下列事件属于确定事件的为( )A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B .弦相等,则所对的圆周角也相等C .戴了口罩一定不会感染新冠肺炎D .物体不受任何力的时候保持静止状态 7.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AD 切O 于点A ,CE CB =.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 .OC BE ⊥B .//OC AE C .2COE BAC ∠=∠D .OD AC ⊥ 8.如图,在ABC 中,90C ∠=︒,7AB =,4AC =,以点C 为圆心、CA 为半径的圆交AB 于点D ,求弦AD 的长为( )A 433B .327C 233D .1679.如图,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直径//MN AD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占圆面积的( )A .12B .16C .13D .1410.《九章算术》是东方数学思想之源,该书中记载:“今有勾八步,股一十五步,同勾中 容圆径几何.”其意思为:“今有直角三角形,勾(短直角边)长为8步,股(长直角边)长为15步,问该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直径是多少步?”该问题的答案是( ) A .8.5 B .17 C .3 D .611.如图,MN 是半径为1的⊙O 的直径,点A 在⊙O 上,∠AMN=30°,点B 为劣弧AN 的中点,P 是直径MN 上一动点,则PA+PB 的最小值为( )A .2B .1C .2D .22 12.如图,AB 是⊙的直径,DB 、DE 分别切⊙O 于点B 、C ,若∠ACE =35°,则∠D 的度数是( )A .65°B .55°C .60°D .70°13.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若108B ∠=︒,则D ∠的大小为( )A .36°B .54°C .62°D .72° 14.如图,AB 为圆O 的直径,点C 在圆O 上,若∠OCA =50°,OB =2,则弧BC 的长为( )A .103πB .59πC .109πD .518π 15.在△ABC 中,∠ACB 为锐角,分别以AB ,AC 为直径作半圆,过点B ,A ,C 作弧BAC ,如图所示.若AB=4,AC=2,图中两个新月形面积分别为S 1,S 2,两个弓形面积分别为S 3,S 4,S 1-S 2=14π,则S 3-S 4的值是( )A .294πB .234πC .114πD .54π 二、填空题16.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面积为π,则扇形的半径是___________. 17.如图,在半径为3的⊙O 中,AB 是直径,AC 是弦,D 是AC 的中点,AC 与BD 交于点E .若E 是BD 的中点,则AC 的长是____________.18.如图,已知O 是以数轴上原点O 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45AOB ∠=︒,点P 在x正半轴上运动,若过点P 与OA 平行的直线与O 有公共点,设P 点对应的数为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9.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30O AOC ∠=︒,半径为1cm 的⊙P 的圆心在直线AB 上,且与点O 的距离为8cm ,如果⊙P 以2cm/s 的速度,由A 向B 的方向运动,那么_________秒后⊙P 与直线CD 相切.20.已知一个圆锥形纸帽的底面半径为5cm,母线长为10cm,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cm2(结果保留π)21.在△ABC中,已知∠ACB=90°,BC=3,AC=4,以点C为圆心,2.5为半径作圆,那么直线AB与这个圆的位置关系分别是_________.22.如图,若∠BOD=140°,则∠BCD=___________ .,半径为15cm的扇形卡纸,围成一个圆锥侧23.小红在手工制作课上,用面积为215cm面,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cm.24.如图,半径为3的⊙O与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ABC的两边AB、BC都相切,连接OC,则OC=_____.25.扇形的半径为6cm,弧长为10cm,则扇形面积是________.26.湖州南浔镇河流密如蛛网,民间有“千步一桥”之说.如图,某圆弧形桥拱的跨度AB=12米,拱高CD=4米,则该拱桥的半径为____米.三、解答题27.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都在⊙O上,E是⊙O上的一点.(1)如图1,若点E在AB上,F是DE上的一点,DF=BE.①求证:ADF≌ABE;②求证:DE﹣BE2AE.(2)如图2,若点E在AD上,直接写出线段DE、BE、AE之间的等量关系.28.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点E 在⊙O 外,∠CAE=∠ADC .(1)求证:AE 是⊙O 的切线;(2)若⊙O 的半径为2,∠B=60°,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和π) 29.如图,O 的直径AB 为10,弦BC 为6,D 是AC 的中点,弦BD 和CE 交于点F ,且DF DC =.(1)求证:EB EF =;(2)求CE 的长.30.已知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两点,76APB ∠=︒ ,C 为O 上一点. (1)如图,求ACB ∠的大小; (2)如图,AE 为O 的直径,AE 与BC 相交于点D ,若AB AD =,求EAC ∠的大小.。
2019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 圆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含答案
![2019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 圆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e46250168884868662d622.png)
圆1.圆的定义(1)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 绕它的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 另一个端点A 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固定的端点O 叫做圆心,线段OA 叫做半径,如右图所示。
(2)圆可以看作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 合,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说明:圆的位置由圆心确定,圆的大小由半径确定,半 径相等的两个圆为等圆。
2.圆的有关概念(1)弦: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
(如右图中 的CD )。
(2)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如右图中的AB )。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3)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
其中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4)圆心角:如右图中∠COD 就是圆心角。
3.与圆相关的角(1)与圆相关的角的定义①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②圆周角:顶点在圆上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③弦切角:顶点在圆上,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连轴和圆相切的角叫做弦切角。
(2)与圆相关的角的性质①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弦的度数;②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③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④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⑤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⑥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⑦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4.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1)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2)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例1】 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一个是( )A .过弦的中点的直线平分弦所对的弧B .过弦的中点的直线必过圆心C .弦所对的两条弧的中点连线垂直平分弦,且过圆心D .弦的垂线平分弦所对的弧圆的认识A OB CD A【答案】C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如果圆的半径为r ,某一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 ,那么: (1)点在圆外 (2)点在圆上 (3)点在圆内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设r 为圆的半径,d 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1)直线和圆相离,直线与圆没有交点; (2)直线和圆相切,直线与圆有唯一交点; (3)直线和圆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重点知识归纳(带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重点知识归纳(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86242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7.png)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已知⊙O 的直径CD =10cm ,AB 是⊙O 的弦,AB ⊥CD ,垂足为M ,且AB =8cm ,则AC 的长为( )A .2√5cmB .4√3cmC .2√5cm 或4√5cmD .2√3cm 或4√3cm答案:C分析:先画好一个圆,标上直径CD ,已知AB 的长为8cm ,可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AB 与OD 相交,第二种情况AB 与OC 相交,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两种情况下的AC 的长;连接AC ,AO ,∵圆O 的直径CD =10cm ,AB ⊥CD ,AB =8cm ,∴AM =12AB =12×8=4cm ,OD =OC =5cm ,当C 点位置如图1所示时,∵OA =5cm ,AM =4cm ,CD ⊥AB ,∴OM =√OA 2−AM 2=√52−42=3cm ,∴CM =OC +OM =5+3=8cm ,∴AC =√AM 2+CM 2=√42+82=4√5cm ;当C 点位置如图2所示时,同理可得OM =3cm ,∵OC =5cm ,∴MC =5−3=2cm ,在Rt △AMC 中,AC =√AM 2+CM 2=√42+22=2√5cm .故选C . 小提示: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进行分类讨论,熟练运用垂径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O=∠ACO=22.5°,BC=8,若扇形OBC(图中阴影部分)正好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则该圆锥的高为()A.√6B.2√6C.√15D.√30答案:D分析:根据圆的性质,勾股定理求出圆的半径OB,再根据扇形的弧长公式即可求解;解:根据圆的性质,∠BOC=2∠A∵∠A+∠ABO+∠OBC+∠ACO+∠OCB=180°,∠OBC+∠BOC+∠OCB=180°∴∠A+∠ABO+∠ACO=∠BOC∵∠BOC=2∠A,∠ABO=∠ACO=22.5°∴∠BOC=90°∵OB=OC,BC=8∴OB=OC=√1BC2=4√22∴BC⏜=1⋅2π⋅4√2=2√2π4∴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r=2√2π=√22π∴圆锥的高ℎ=√OB2−r2=√(4√2)2−√22=√30故选: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性质、勾股定理、弧长公式的应用,掌握相关知识并灵活应用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上的两点,若∠CAB=65°,则∠ADC的度数为()A.25°B.35°C.45°D.65°答案:A分析:首先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确定∠ACB=90°,然后根据∠CAB=65°求得∠ABC的度数,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确定答案即可.解:∵AB是直径,∴∠ACB=90°,∵∠CAB=65°,∴∠ABC=90°-∠CAB=25°,∴∠ADC=∠ABC=25°,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难度不大.4、在Rt△ABC中,∠C=90°,AC=3,BC=4,以AC所在直线为轴,把△ABC旋转1周,得到圆锥,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A.12πB.15πC.20πD.24π答案:C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再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计算出圆锥的侧面积.解:∵∠C=90°,AC=3,BC=4,∴AB=√32+42=5,以直线AC为轴,把△ABC旋转一周得到的圆锥的侧面积=1×2π×4×52=20π.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5、如图,⊙O 是等边△ABC 的外接圆,点D 是弧AC 上一动点(不与A ,C 重合),下列结论:①∠ADB =∠BDC ;②DA =DC ;③当DB 最长时,DB =2DC ;④DA +DC =DB ,其中一定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BC ⌢,从而得到∠ADB =∠BDC ,故①正确;根据点D 是AC ⌢上一动点,可得AD⌢不一定等于CD ⌢,故②错误;当DB 最长时,DB 为圆O 的直径,可得∠BCD =90°,再由⊙O 是等边△ABC 的外接圆,可得∠ABD =∠CBD =30°,可得DB =2DC ,故③正确;延长DA 至点E ,使AE =AD ,证明△ABE ≌△CBD ,可得BD =AE ,∠ABE =∠DBC ,从而得到△BDE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到DE =BD ,故④正确;即可求解.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BC ,∠ABC =60°,∴AB⌢=BC ⌢, ∴∠ADB =∠BDC ,故①正确;∵点D 是AC⌢上一动点, ∴AD⌢不一定等于CD ⌢, ∴DA =DC 不一定成立,故②错误;当DB 最长时,DB 为圆O 的直径,∴∠BCD =90°,∵⊙O 是等边△ABC 的外接圆,∠ABC =60°,∴BD ⊥AC ,∴∠ABD=∠CBD=30°,∴DB=2DC,故③正确;如图,延长DA至点E,使AE=DC,∵四边形ABCD为圆O的内接四边形,∴∠BCD+∠BAD=180°,∵∠BAE+∠BAD=180°,∴∠BAE=∠BCD,∵AB=BC,AE=CD,∴△ABE≌△CBD,∴BD=AE,∠ABE=∠DBC,∴∠ABE+∠ABD=∠DBC+∠ABD=∠ABC=60°,∴△BDE是等边三角形,∴DE=BD,∵DE=AD+AE=AD+CD,∴DA+DC=DB,故④正确;∴正确的有3个.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垂径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垂径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B.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C.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D.过弦的中点的直线必过圆心答案:A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的推论,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对称轴的定义逐项排查即可.解:A.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以A选项正确;B.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所以B选项错误;C、在同圆和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以C选项错误;D.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轴对称图形,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等知识点.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7、已知⊙O的半径为3,OA=5,则点A和⊙O的位置关系是()A.点A在圆上B.点A在圆外C.点A在圆内D.不确定答案:B分析: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进行判断,OA小于半径则在圆内,OA等于半径则在圆上,OA大于半径则在圆外.解:∵⊙O的半径为3,OA=5,即A与点O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所以点A与⊙O外.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可以确定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8、如图,AB是⊙O的直径,OD垂直于弦AC于点D,DO的延长线交⊙O于点E.若AC=4√2,DE=4,则BC的长是()A.1B.√2C.2D.4答案:C分析:根据垂径定理求出OD的长,再根据中位线求出BC=2OD即可.设OD=x,则OE=OA=DE-OD=4-x.∵AB是⊙O的直径,OD垂直于弦AC于点,AC=4√2∴AD=DC=1AC=2√22∴OD是△ABC的中位线∴BC=2OD∵OA2=OD2+AD2∴(4−x)2=x2+(2√2)2,解得x=1∴BC=2OD=2x=2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垂径定理、中位线的性质,根据垂径定理结合勾股定理求出OD的长是解题的关键.9、工人师傅为检测该厂生产的一种铁球的大小是否符合要求,设计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工件槽,其两个底角均为90°,将形状规则的铁球放入槽内时,若同时具有图(1)所示的A、B、E三个接触点,该球的大小就符合要求.图(2)是过球心及A、B、E三点的截面示意图,已知⊙O的直径就是铁球的直径,AB是⊙O的弦,CD切⊙O于点E,AC⊥CD、BD⊥CD,若CD=16cm,AC=BD=4cm,则这种铁球的直径为()A.10cmB.15cmC.20cmD.24cm答案:C分析:连接OA,OE,设OE与AB交于点P,根据AC=BD,AC⊥CD,BD⊥CD得四边形ABDC是矩形,根据CD与⊙O切于点E,OE为⊙O的半径得OE⊥CD,OE⊥AB,即PA=PB,PE=AC,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得PA=8cm,AC=BD=PE=4cm,在Rt△OAP,由勾股定理得,PA2+OP2=OA2,进行计算可得OA=10,即可得这种铁球的直径.解:如图所示,连接OA,OE,设OE与AB交于点P,∵AC=BD,AC⊥CD,BD⊥CD,∴四边形ABDC是矩形,∵CD与⊙O切于点E,OE为⊙O的半径,∴OE⊥CD,OE⊥AB,∴PA=PB,PE=AC,∵AB=CD=16cm,∴PA=8cm,∵AC=BD=PE=4cm,在Rt△OAP,由勾股定理得,PA2+OP2=OA282+(OA−4)2=OA2解得,OA=10,则这种铁球的直径=2OA=2×10=20cm,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这些知识点.10、如图,在RtΔABC中,∠ACB=90,AC=6、BC=4,点F为射线CB上一动点,过点C作CM⊥AF于M交AB于E,D是AB的中点,则DM长度的最小值是( )A.√3B.√2C.1D.√6-2答案:C分析:取AC的中点T,连接DT,MT.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出DT,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求出MT,再根据DM≥MT−DT,可得结论.解:如图,取AC的中点T,连接DT,MT.∵AD=DB,AT=TC,∴DT=1BC=2.2∵CE⊥AF,∴∠AMC=90°,∴TM=1AC=3,2∴点M的运动轨迹是以T为圆心,TM为半径的圆,∴DM≥TM−DT=3−2=1,∴DM的最小值为1,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三角形中位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解决问题.填空题11、如图,在Rt△ABC中,∠C=90°,BC=5,AC=12,以边AC所在直线为轴将Rt△ABC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锥,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__________.答案:65π分析:先得到所得圆锥的母线和底面半径,再利用扇形面积计算.解:由已知得,母线长AB=13,半径r为5,∴圆锥的侧面积=1×13×2×5π=65π,2所以答案是:65π.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要学会灵活的运用公式求解.12、如图,在五边形AECDE中,∠A=∠B=∠C=90°,AE=2,CD=1,以DE为直径的半圆分别与AB、BC相切于点F、G,则DE的长为______.答案:5分析:作出如图的辅助线,推出四边形OFBG是正方形,设⊙O的半径为r,则OE=OD=OE=OG=BG=AM= r,ME=r -2,ON=r-1,证明Rt△OME≌Rt△OND,得到OM= ON=r-1,在Rt△OM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取DE的中点O,连接OF、OG,延长GO与A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过点D作DN⊥MG于点N,∵BC切⊙O于点G,∴CG⊥BG,∵∠A=∠B=∠C=90°,∴四边形ABGM、四边形GCDN和四边形OFBG都是矩形,∵OF=OG,∴四边形OFBG是正方形,设⊙O的半径为r,则OE=OD=OE=OG=BG=AM= r,∵AE=2,CD=1,∴ME=r -2,ON=r-1,在Rt△OME和Rt△OND中,{∠M=∠OND=90°∠EOM=∠DONOE=OD,∴Rt△OME≌Rt△OND,∴OM= ON=r-1,在Rt△OME中,OE2=ME2+OM2,∴r2=( r -2)2+( r-1)2,解得:r=1(舍去)或5,所以答案是:5.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中位线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13、如图,△ABC内接于⊙O,AB是直径,过点A作⊙O的切线AD.若∠B=35°,则∠DAC的度数是___________度.答案:35分析: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BAC=55°,再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BAD=90°,即可求解.解:∵AB为直径,∴∠C=90°,∵∠B=35°,∴∠BAC=55°,∵AD与⊙O相切,∴AB⊥AD,即∠BAD=90°,∴∠CAD=90°-∠BAC=35°.所以答案是:35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4,点P和点Q在正方形的边上运动,且PQ=4,若点P从点B出发沿B→C→D→A的路线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点Q从点A出发,沿A→B→C→D的路线向点D运动,到达点D停止运动.它们同时出发,且运动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PQ的中点O所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答案:3π解:画出点O运动的轨迹,如图虚线部分,=3π,则点P从B到A的运动过程中,PQ的中点O所经过的路线长等于2π×2×34所以答案是:3π.15、平面上不共线的四点,可以确定圆的个数为_.答案:1个或3个或4个分析: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由于点的位置不同,导致确定的圆的个数不同,所以本题分三种不同情况考虑.解:(1)当四个点中有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另外一个点不在这条直线上时,确定3个圆;(2)当四个点中任意三个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四点不共圆时,则任意三点都能确定一个圆,一共确定4个圆;(3)当四个点共圆时,只能确定一个圆.所以答案是:1个或3个或4个.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圆的确定,由于点的位置不确定,因此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进行解答.解答题16、如图,AD,BD是⊙O的弦,AD⊥BD,且BD=2AD=8,点C是B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CD=2,求证:AC是⊙O的切线.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先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垂直,再由切线的判断进行解答即可.证明:连接AB,∵AD⊥BD,且BD=2AD=8∴AB为直径,AB2=82+42=80,∵CD=2,AD=4∴AC2=22+42=20∵CD=2,BD=8,∴BC2=102=100∴AC2+AB2=CB2,∴∠BAC=90°∴AC是⊙O的切线.小提示: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17、如图,沿一条母线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平,得到一个扇形,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r=2cm,扇形的圆心角θ=120°,求该圆锥的母线长l.答案:6cm分析:根据侧面展开图的弧长等于底面周长列方程即可.解:圆锥的底面周长=2π×2=4π(cm),由题意可得120⋅π⋅l=4π,解得l=6,180所以该圆锥的母线长为6cm.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锥的有关计算,解题关键是熟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周长和圆锥母线等于圆锥侧面展开图半径,根据题意建立方程.18、如图,已知ΔABC是锐角三角形(AC<AB).(1)请在图1中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作直线l,使l上的各点到B、C两点的距离相等;设直线l与AB、BC分别交于点M、N,作一个圆,使得圆心O在线段MN上,且与边AB、BC相切;(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BC=2,则⊙O的半径为________.(2)在(1)的条件下,若BM=53答案:(1)见解析;(2)r=12分析:(1)由题意知直线l为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若圆心O在线段MN上,且与边AB、BC相切,则再作出∠ABC 的角平分线,与MN 的交点即为圆心O ;(2)过点O 作OE ⊥AB ,垂足为E ,根据S △BMN =S △BNO +S △BMO 即可求解.解:(1)①先作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以B ,C 为圆心,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画弧,连接两个交点即为直线l ,分别交AB 、BC 于M 、N ;②再作∠ABC 的角平分线:以点B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圆弧,与∠ABC 的两条边分别有一个交点,再以这两个交点为圆心,相同长度为半径作弧,连接这两条弧的交点与点B ,即为∠ABC 的角平分线,这条角平分线与线段MN 的交点即为O ;③以O 为圆心,ON 为半径画圆,圆O 即为所求;(2)过点O 作OE ⊥AB ,垂足为E ,设ON =OE =r∵BM =53,BC =2,∴BN =1,∴MN =43根据面积法,∴S △BMN =S △BNO +S △BMO∴12×1×43=12×1⋅r +12×53⋅r ,解得r =12, 所以答案是:r =1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切线的性质等内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4章 圆的有关计算 知识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4章 圆的有关计算 知识点精讲精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7b092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9.png)
第二十四章圆的有关计算【导航篇】知识点一: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分三种(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注意:符号“⇔”读作“等价于”,它表示从符号“⇔”的左端可以推出右端,从右端也可以推出左端.2. 确定一个圆的条件(1)已知圆心、半径,可以确定一个圆;(2)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注意:“确定”是“有且只有”的意思,(2)中不能忽略“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前提条件,过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作圆.3. 三角形的外接圆(1)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注意:一个圆可以有无数个内接三角形,但是一个三角形只有一个外接圆.(2)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3)三角形外心的性质: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等于其外接圆的半径.(4)三角形外心的位置: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4. 反证法: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由此经过推理得出矛盾,由矛盾断定所作假设不正确,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 这种方法叫做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方法.5.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例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中,AB =2,以点A 为圆心画圆,半径为r . 当点D 在⊙A 内且点C 在⊙A 外时,r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例1】【解析】连接AC ,∵正方形ABCD 中,AB =2,∴AC=,AD =2,以点A为圆心画圆,要使点D 在⊙A 内,则r >AD ,即r >2,要使点C 在⊙A 外,则r <AC ,即r <A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2<r <.【答案】2<r < 【巩固】1. 圆的直径为10 cm ,若点P 到圆心O 的距离是d ,则( ) A. 当d =8 cm 时,点P 在⊙O 内 B. 当d =10 cm 时,点P 在⊙O 上 C. 当d =5 cm 时,点P 在⊙O 上 D. 当d =6 cm 时,点P 在⊙O 内2. 已知⊙O 的直径为12 cm ,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5 cm ,则直线l 与⊙O 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A. 2B. 1C. 0D. 不确定3. 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D =5,D 是AB 的中点,则它的外接圆的直径DCBAABCD为_____________.【巩固答案】 1. C 2. A 3. 10知识点二:切线的判定和性质1.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注意:应用该定理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经过半径的外端;二是垂直于这条半径. 2. 切线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数量法: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判定定理法: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例2】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为⊙O 上一点,过点B 作BD ⊥CD ,垂足为点D ,连接BC ,BC 平分∠ABD . 求证:CD 为⊙O 的切线.【例2】【解析】证明切线的方法:①当已知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连接圆心和这个公共点,即连半径,然后证明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简称“连半径,证垂直”;②当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没有明确时,可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再证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简称“作垂直,CDAB本题利用方法①证明即可,因为半径OC已连接,所以只要证明OC⊥CD,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即可得证.【答案】证明:∵BC平分∠ABD,∴∠OBC=∠DBC.∵OB=OC,∴∠OBC=∠OCB,∴∠DBC=∠OCB,∴OC∥BD,∴∠OCD+∠CDB=180°,∵BD⊥CD,∴∠CDB=90°,∴∠OCD=180°-∠CDB=180°-90°=90°.即OC⊥CD,又∵OC为半径,∴CD为⊙O的切线.【巩固】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B. 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C. 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D. 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 如图,AB是⊙O的直径,MN是⊙O的切线,切点为N,如果∠MNB=52°,则∠NOA 的度数为()A. 76°B. 56°C. 54°D. 52°A1.D2.A知识点三:切线长定理和三角形的内切圆1.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3.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外切三角形.4.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5.三角形内心的性质: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且等于其内切圆的半径.【例3】如图,P A、PB为⊙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PO交AB于点C,PO的延长线交⊙O于点D,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P A=PBB. ∠BPD=∠APDC. AB⊥PDD. AB平分PD【例3】【解析】因为P A、PB为⊙O的切线,由切线长定理可知P A=PB,∠BPD=∠APD,所以A、B选项成立;在等腰三角形ABP中,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PD,所以C选项成立,只有当AD∥PB,BD∥P A时,AB平分PD,所以D选项不一定成立. 故选D.【答案】D【巩固】1.如图,P A,PB分别切⊙O于点A,B,如果∠P=60°,P A=2,那么AB的长为()A. 1B. 2C. 3D. 42.如图,点I是△ABC的内心,∠BIC=130°,则∠BAC的度数为()A. 60°B. 65°C. 70°D. 80°AIB C 【巩固答案】1.B2.D知识点四:正多边形和圆1.正多边形及有关概念(1)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2)圆内接正多边形:把圆分成n(n≥3)等份,依次连接各分点得到的多边形就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这个圆就是这个正n边形的外接圆.(3)与正多边形有关的概念(4)正多边形的对称性所有的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一个正n 边形共有n 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通过正n 边形的中心,n 为偶数时,它还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中心就是对称中心. 2. 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1)正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n ︒⋅-1802.(2)正n 边形的每个中心角都等于n ︒360.(3)正n 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n︒360.(4)设正n 边形的半径为R ,边长为a ,边心距为r ,则:①半径、边长、边心距的关系为2222⎪⎭⎫⎝⎛+=a r R ;②周长l =na ; ③面积lr n ar S 2121=⋅=. 【例4】如图,边长为12 cm 的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心距是_________cm.【例4】【解析】如图,作OH ⊥BC 于H ,连接OB ,在正三角形ABC 中,AB =BC =AC =12 cm ,∴BH =CH =6 cm ,∵∠ABC =60°,∴∠OBH =30°. 设OH =x cm ,∴OB =2x cm ,在Rt △OBH 中,由勾股定理得x 2+62=(2x )2,解得x=即OH=cm.【答案】 【巩固】1. 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内接于⊙O ,连接OC 、OD ,则∠COD 的大小是( ) A. 30° B. 45° C. 60° D. 90°2. 如图,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若⊙O 的半径是2,则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__.【巩固答案】 1. C 2. 2知识点五:弧长和扇形面积1. 弧长公式: 在半径为R 的圆中,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 的计算公式为180Rn l π=. 2. 扇形:由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 扇形面积公式(1)已知半径R 和n °的圆心角,则3602R n S π=扇形. (2)已知弧长l 和半径R ,则lR S 21=扇形. 4. 与圆锥有关的概念(1)圆锥:圆锥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围成的几何体. 圆锥可以看作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图形.(2)圆锥的母线:连接圆锥顶点和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锥的母线. (3)圆锥的高:连接圆锥顶点与底面圆心的线段叫做圆锥的高. 5.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如图,沿一条母线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平,容易得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 ,底面圆的半径为r ,那么这个扇形的半径为l ,扇形的弧长为2πr , 因此rl l r S S ππ=⨯⨯==221扇形侧,()r l r r rl S S S +=+=+=πππ2底侧全.【例5】如图,已知⊙O 的半径是2,点A ,B ,C 在⊙O 上,若四边形OABC 是菱形,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3232-π B. 332-π C. 3234-π D. 334-π【例5】【解析】由题意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由两个面积相等的弓形面积组成,弓形面积可以看成是扇形OBC 的面积和三角形OBC 的面积的差,因为四边形OABC 是菱形,所以OC =BC ,又OB =OC ,所以△OBC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S =阴影()2=OBC OBC S S ∆-扇形2602142236023ππ⎛⋅-⨯=- ⎝故选C.【答案】C 【巩固】r1. 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D 为⊙O 上一点,且∠ABD =30°,BO =4,则BD 的长为( ) A. π32 B. π34 C. π2 D. π382. 如图,ABCDEF 为⊙O 的内接正六边形,AB =a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26a π B. 2436a ⎪⎪⎭⎫ ⎝⎛-π C . 243a D . 2433a ⎪⎪⎭⎫ ⎝⎛-π【巩固答案】1. D2. B。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带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bb8a2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6.png)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如图,AB 是⊙O 的直径,PA 与⊙O 相切于点A ,∠ABC =25°,OC 的延长线交PA 于点P ,则∠P 的度数是( )A .25°B .35°C .40°D .50°答案:C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OC =50°,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PAO =90°,根据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即可求解.∵AC⌢=AC ⌢,∠ABC =25°, ∴∠AOC =2∠ABC =50°,∵ AB 是⊙O 的直径,∴ ∠PAO =90°,∴∠P =90°−∠AOC =40°.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掌握圆周角定理与切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cm ,母线长为6cm ,则圆锥的侧面积为( )A .36πcm 2B .24πcm 2C .16πcm 2D .12πcm 2答案:B分析:利用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S 侧=πrl ;S 侧=πrl =π×4×6=24π cm 2 ,故选B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锥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比较简单,直接代入公式计算即可.3、圆锥的底面圆半径是1,母线长是3,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A.90°B.100°C.120°D.150°答案:C分析: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利用弧长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设这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n°,=2π×1,由题意得:n⋅3π180解得n=120,则这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120°,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弧长公式,熟记弧长公式是解题关键.4、如图,△ABC内接于⊙O,CD是⊙O的直径,∠ACD=40°,则∠B=()A.70°B.60°C.50°D.40°答案:C分析:由CD是⊙O的直径,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出∠CAD=90°,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到∠ACD与∠D互余,即可求得∠D的度数,继而求得∠B的度数.解:∵CD是⊙O的直径,∴∠CAD=90°,∴∠ACD+∠D=90°,∵∠ACD=40°,∴∠ADC=∠B=50°.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1.5为半径的圆的圆心P的坐标为(0,2),将⊙P沿y轴负方向平移1.5个单位长度,则x轴与⊙P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切C.相离D.无法确定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将圆心点向下平移1.5个单位,即可判断圆与x轴的位置关系.解:如图,∵圆心P的坐标为(0,2),将⊙P沿y轴负方向平移1.5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点P的坐标为(0,0.5),∴OP=0.5,∵半径为1.5,∴PO<r,∴圆P与x轴相交,故选A.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结合题意判断圆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为12cm,AB是底面圆的直径,在圆柱表面的高BC上有一点D,且BC=10cm,DC=2cm.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D的最短路程是()cm.A.14B.12C.10D.8答案:C分析:首先画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根据底面周长12cm,求出AB的值,由BC=10cm,DC=2cm,求出DB的值,再在Rt△AB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即可得答案.解:圆柱侧面展开图如下图所示,∵圆柱的底面周长为12cm,∴AB =6cm,∵BC=10cm,DC=2cm,∴DB=8,在Rt△ABD中,AD=√AB2+DB2=√62+82=10( cm ),即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D的最短距离是10cm,故选: C .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平面展开图,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画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上,则∠BAC的度数为()7、如图,在⊙O中,∠BOC=130°,点A在BACA.55°B.65°C.75°D.130°答案:B分析:利用圆周角直接可得答案.⌢上,解:∵∠BOC=130°,点A在BAC∴∠BAC=1∠BOC=65°,2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掌握“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本题的关键.8、如图,△ABC内接于⊙O,∠A=50°.E是边BC的中点,连接OE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BD,则∠D的大小为()A.55°B.65°C.60°D.75°答案:B分析:连接CD,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到∠CDB=180°﹣∠A=130°,根据垂径定理得到OD⊥BC,求得BD =C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连接CD,∵∠A=50°,∴∠CDB=180°﹣∠A=130°,∵E 是边BC 的中点,∴OD ⊥BC ,∴BD =CD ,∴∠ODB =∠ODC =12∠BDC =65°,故选:B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垂径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CD 是⊙O 的直径,弦AB ⊥CD 于点E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E =BEB .OE =DEC .AC⌢=BC ⌢D .AD ⌢=BD ⌢ 答案:B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即可判断.解:∵CD 是⊙O 的直径,弦AB ⊥CD 于点E ,∴AE =EB ,AC⌢=BC ⌢, AD ⌢=BD ⌢. 故选:B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垂径定理,掌握垂径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点A,B,C,D,E 在⊙O 上,AB =CD,∠AOB =42°,则∠CED =( )A .48°B .24°C .22°D .21°答案:D分析:先证明AB⌢=CD ⌢,再利用等弧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可得答案. 解:∵ 点A,B,C,D,E 在⊙O 上,AB =CD,∠AOB =42°,∴AB⌢=CD ⌢, ∴∠CED =12∠AOB =12×42°=21°,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的两条弧,两个圆心角,两条弦之间的关系,圆周角定理,等弧的概念与性质,掌握同弧或等弧的概念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填空题11、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连接AC,CF ,则∠ACF =____________度.答案:30分析:连接BE ,交CF 与点O ,连接OA ,先求出∠AOF =360°6=6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连接BE ,交CF 与点O ,连接OA ,∵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AOF =360°6=60°,∵OA =OC∴∠OAC =∠OCA∵∠AOF =∠OAC +∠ACF =2∠ACF∴∠ACF =30°,所以答案是:3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在⊙O 中,半径OC 与弦AB 垂直于点D ,M 为AD 的中点,N 为AC⌢上的点,且MN ∥CD .若CD =5,MN =4,则⊙O 的半径为_______.答案:212##10.5分析:连接AO ,ON ,延长NM 交⊙O 于F ,过O 作OE ⊥NF 于E ,如图,设⊙O 的半径为r ,AD =t ,先证明四边形MEOD 是矩形得到OE =DM =12t ,OD =ME =r -5,再利用勾股定理得(r −5)2+t 2=r 2①,(r −5+4)2+(12t)2=r 2②,然后解方程组即可.解:连接AO ,ON ,延长NM 交⊙O 于F ,过O 作OE ⊥NF 于E ,如图,设⊙O的半径为r,AD=t,∵CD⊥AB,MN∥CD,∴∠ODM=∠DME=∠MEO=90°,∴四边形MEOD是矩形,∴OE=DM=1t,OD=ME=r-5,2在Rt△AOD中,(r−5)2+t2=r2,①t)2=r2,②在Rt△NOE中,(r−5+4)2+(12②×4-①得2r-21=0,,解得r=212即⊙O的半径为21.2所以答案是:21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也考查了勾股定理,理解题意,熟练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点是解题关键.13、如图,已知AB是⊙O的弦,∠AOB=120°,OC⊥AB,垂足为C,OC的延长线交⊙O于点D.若∠APD是AD⌢所对的圆周角,则∠APD的度数是______.答案:30°##30度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得出∠AOB =∠BOD ,进而求出∠AOD =60°,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PD =12∠AOD =30°. ∵OC ⊥AB ,OD 为直径,∴BD⌢=AD ⌢, ∴∠AOB =∠BOD ,∵∠AOB =120°,∴∠AOD =60°,∴∠APD =12∠AOD =30°,所以答案是:3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等知识,掌握垂径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如图,在△ABC 中,AC =2,BC =4,点O 在BC 上,以OB 为半径的圆与AC 相切于点A ,D 是BC 边上的动点,当△ACD 为直角三角形时,AD 的长为___________.答案:32或65 分析:根据切线的性质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等面积法解答即可.解:连接OA ,①当D 点与O 点重合时,∠CAD 为90°,设圆的半径=r ,∴OA =r ,OC =4-r ,∵AC =2,在Rt △AO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r 2+4=(4-r )2,解得:r =32, 即AD =AO =32;②当∠ADC =90°时,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12AO •AC =12OC •AD , ∴AD =AO⋅AC OC ,∵AO =32,AC =2,OC =4-r =52, ∴AD =65,综上所述,AD 的长为32或65, 所以答案是:32或65.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熟练掌握这些性质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如图,已知A 为半径为3的⊙O 上的一个定点,B 为⊙O 上的一个动点(点B 与A 不重合),连接AB ,以AB 为边作正三角形ABC .当点B 运动时,点C 也随之变化,则O 、C 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是______.答案:6分析:连接OB ,OC ,OA ,在优弧AB 上取点N ,使得AN =AO .证明△BAO ≌△CAN (SAS ),推出OB =CN =3,推出OC ≤ON +CN =6,可得结论.解:如图,连接OB,OC,OA,在优弧AB上取点N,使得AN=AO.∵OA=ON,OA=AN,∴AO=ON=AN,∴△OAN是等边三角形,∴∠OAN=60°,∵△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AC=60°,∵∠BAC=∠OAN=60°,∴∠BAO=∠CAN,∴△BAO≌△CAN(SAS),∴OB=CN=3,∵OC≤ON+CN=6,∴OC的最大值为6,所以答案是:6.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圆的相关性质,垂径定理,利用两地之间线段最短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解答题16、(1)如图①,在△ABC中,∠BAC=90°,AB=4,AC=3,若AD平分∠BAC交CB于点D,那么点D到AC的距离为.(2)如图②,四边形ABCD内接于⊙O,AC为直径,点B是半圆AC的三等分点(弧AB<弧BC),连接BD,若BD平分∠ABC,且BD=8,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3)如图③,为把“十四运”办成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很多公园都在进行花卉装扮,其中一块圆形场地圆O,设计人员准备在内接四边形ABCD区域内进行花卉图案设计,其余部分方便游客参观,按照设计要求,四边形ABCD满足∠ABC=60°,AB=AD,且AD+DC=10(其中2≤DC≤4),为让游客有更好的观体验,四边形ABCD花卉的区域面积越大越好,那么是否存在面积最大的四边形ABCD?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127;(2)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32;(3)存在24√3.分析:(1)如图,作辅助线,证明AE=DE;证明△BDE∽△BCA,得到BEAB =DEAC,列出比例式即可解决问题.(2)(2)连接OB,根据题意得∠AOB=60°,作AE⊥BD,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可求AB的长,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出BC,AD,CD的长,再根据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过点A作AN⊥BC于点N,AM⊥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M,连接AC,可得S四边形ABCD =S四边形ANCM,根据面积法求出关于面积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最值即可.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则DE//AC;∵AD平分∠BAC,∠BAC=90°,∴∠DAE=45°,∠ADE=90°−45°=45°,∴AE=DE(设为λ),则BE=4−λ;∴△BDE∽△BCA,∴BEAB =DEAC,即:4−λ4=λ3解得:λ=127,∴点D到AC的距离127.(2)连接OB,∵点B是半圆AC的三等分点(弧AB<弧BC),∴∠AOB=60°∴∠ADB=ACB=30°∵AC是⊙O的直径,∴∠ABC=90°∵BD平分∠ABC∴∠ABD=∠CBD=45°过点A作AE⊥BD于点E,则∠BAE=∠ABE=45°∴AE=BE设AE=BE=x,则DE=AEtan30°=√3x∵BD=BE+DE=x+√3x=8∴AB=√2AE=4√6−4√2∵∠ADB=ACB=30°∴ABBC =tan30°=√33∴BC=√3AB=12√2−4√6∵BD平分∠ABC∴∠ABD=∠CBD∴AD⌢=CD⌢∴AD=CD∵AE⊥DE∴AD2=DE2+AE2∵AE=4√3−4,DE=√3x=12−4√3∴AD2=(12−4√3)2+(4√3−4)2=256−128√3∴S四边形ABCD =SΔABC+SΔADC=12AB·BC+12AD·CD=12AB·BC+12AD2=1 2(4√6−4√2)(12√2−4√6)+12(256−128√3)=64√3−96+128−64√3=32;(3)过点A作AN⊥BC于点N,AM⊥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M,连接AC,∵AB=AD∴∠ACB=∠ACD∴AM=AN∵∠ADC+∠ABC=180°,∠ADC+∠ADM=180°, ∴∠ABC=∠ADM又∠ANB=∠AMD=90°,∴△ABN≌△ADM∴S四边形ABCD =S四边形ANCM∵AN=AM,∠BCA=∠DCA,AC=AC∴△ACN≌△ACM∴S四边形ANCM=2SΔACM∵∠ABC=60°∴∠ADC=120°∴∠ADM=60°,∠MAD=30°设DM=x,则AD=2x,AM=DM·tan60°=√3x,CD=10−2x,CM=10−x∴S四边形ANCM =2SΔACM=2×12×√3x(10−x)=−√3(x2−10x)∵2≤DC≤4∴2≤10−2x≤4,即3≤x≤4∵抛物线对称轴为x=5∴当x=4时,有最大值,为−√3×(16−40)=24√3小提示:本题属于圆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解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圆周角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17、如图,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r为10cm,母线长为40cm.求它的侧面展开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和它的全面积.答案:90°,500π分析:根据由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等于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可求.解:由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等于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可知:,n=90°,2π×10=n×π×40180∴侧面展开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90°.全面积=底面积+展开侧面积,=500π.全面积为:π×102+90×π×40236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锥全面积和展开图圆心角的度数,解题关键是明确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等于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18、如图所示,扇形OAB的面积为4π cm2,∠AOB=90°,用这个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求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答案:1cm分析:设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cm,先利用扇形面积公式得到90π·OA2=4π,则可得到OA=4,再利用圆锥360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得到1·2π·r·4=4π,然后解2方程求出r即可.解:设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cm,=4π,解得OA=4,由题意得90π·OA2360·2π·r·4=4π,解得r=1.所以12所以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cm.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c2fc90767f5acfa0c7cdb6.png)
《圆》章节知识点复习和练习附参考答案一、圆的概念集合形式的概念: 1 、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大于定长的点的集合;3、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形式的概念: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就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补充) 2、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3、角的平分线: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4、到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且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两条直线;5、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两条平行线且到两条直线距离都相等的一条直线。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点在圆内 d r点 C 在圆内;A d2、点在圆上 d r点 B 在圆上;rBO3、点在圆外 d r点 A 在圆外;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相离d r无交点;2、直线与圆相切d r有一个交点;3、直线与圆相交d r有两个交点;rd d=r四、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C r d外离(图1)无交点外切(图2)有一个交点相交(图3)有两个交点内切(图4)有一个交点内含(图5)无交点d R r;d R r;R r d R r ;d R r ;d R r ;d d d R r R r R r 图 1图 2图 3d d rR rR图4图5五、垂径定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 1:( 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以上共 4 个定理,简称 2 推 3 定理:此定理中共 5 个结论中,只要知道其中 2 个即可推出其它 3 个结论,即:A① AB是直径② AB CD ③CE DE④弧BC 弧BD⑤弧AC弧AD中任意 2 个条件推出其他 3 个结论。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4章《圆》小结与复习【练习】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4章《圆》小结与复习【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bc52a4d915f804d2b16c168.png)
分析:因为是用扇形
围成一个圆锥,所以围
成的圆锥的侧面积就
是这个扇形的面积,所
以圆维的側面积是:
120 R2
S=
12
360
★跟踪训练 4.(白州中考)如图,△ABC内接于⊙O,点D在半径OB的 延长线上,∠BCD=∠A=30゜。 (1)试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O的半径长为1,求由弧BC、线段CD和BD所围 成的阴影部分面积(结果保留π和根号).
作OC⊥AB于D,交弧AB于C.
∵OC⊥AB
∴BD=
1 2
AB=
1 2
×16=8
cm
由题意可知,CD=4cm.
设半径为xcm, 则OD=(x-4)cm.
在Rt△BOD中,由勾股定理得:
OD2+BD2=OB2,
∴(x-4)2+82=x2
∴x=10
答:这个圆形截面的半径为10cm
O D
C
★跟踪训练
1.如图,⊙O的直径CD过弦EF的中点G,∠EOD=40°,则 ∠DCF等于( )
∴BD是⊙O的切线
【例2】(南平中考)如图,线段AB经过圆心O,交⊙O 于点A,C,点D在AB⊙O上,连接AD,BD,∠A=∠B=30°。 BD是⊙O的切线吗?请说明理由。
证明四: 连接OD ∵OA=OD, ∴∠ADO=∠A=30° 连接CD, 则∠ADC=90° ∴∠ODC=∠ADC-∠ADO=60° ∵OD=OC ∴∠OCD=60° ∵∠B=30° ∴∠BDC=∠ODC+∠BDC=90° ∴OD⊥BD ∴BD是⊙O的切线
★跟踪训练
3.(履门中考)已知: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 的⊙O交BC于点P,PD⊥AC于点D.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4章《圆》小结与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4章《圆》小结与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2b78e5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2.png)
(2)垂径定理的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 这条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平分这条弧所对的弦.
侵权必究
要点梳理 2.圆周角定理 (1)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 圆心角度数的一半. (2)推论1: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 圆周角相等;相等的圆周角所对弧相等. [注意] “同弧”指“在一个圆中的同一段弧”; “等弧”指“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弧”;“同弧
A
D
O
侵权必究
BM
C
考点精讲 方法归纳
(1)证切线时添加辅助线的解题方法有两种: ①有公共点,连半径,证垂直; ②无公共点,作 垂直,证半径;有切线时添加辅助线的解题方法 是:见切点,连半径,得垂直; (2)设未知数,通常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侵权必究
考点精讲 已知:如图,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
2 的面积等于___3____.
侵权必究
课堂小结
✓ 归纳总结 ✓ 构建脉络
侵权必究
课堂小结
圆的概念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圆的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任意一 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
圆的性质
对称轴 圆心角、圆周角、弧与弦之间的关系
圆
垂径定理
四边形的内接圆、三角形的外接圆
与圆有关的 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 位置的关系
或等弧”不能改为“同弦或等弦”.
(3)推论2: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推论3: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侵权必究
要点梳理 3.与切线相关的定理 (1)判定定理:经过圆的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 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知识点一、圆的概念集合形式的概念: 1、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大于定长的点的集合;3、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轨迹形式的概念: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就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补充)2、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3、角的平分线: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4、到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且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两条直线;5、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两条平行线且到两条直线距离都相等的一条直线。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点在圆内 ⇒ d r < ⇒ 点C 在圆内;2、点在圆上 ⇒ d r = ⇒ 点B 在圆上;3、点在圆外 ⇒ d r > ⇒ 点A 在圆外; 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相离 ⇒ d r > ⇒ 无交点; 2、直线与圆相切 ⇒ d r = ⇒ 有一个交点; 3、直线与圆相交 ⇒ d r < ⇒ 有两个交点;drd=rrd四、垂径定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以上共4个定理,简称2推3定理:此定理中共5个结论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即可推出其它3个结论,即:①AB 是直径 ②AB CD ⊥ ③CE DE = ④ 弧BC =弧BD ⑤ 弧AC =弧AD 中任意2个条件推出其他3个结论。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即:在⊙O 中,∵AB ∥CD ∴弧AC =弧BD五、圆心角定理圆心角定理: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弧相等,弦心距相等。
此定理也称1推3定理,即上述四个结论中, 只要知道其中的1个相等,则可以推出其它的3个结论, 即:①AOB DOE ∠=∠;②AB DE =;③OC OF =;④ 弧BA =弧BD 六、圆周角定理1、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的角的一半。
即:∵AOB ∠和ACB ∠是弧AB 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r dd C BA O OED CBAO C D A B F E DCBAO CBAO∴2AOB ACB ∠=∠ 2、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是等弧;即:在⊙O 中,∵C ∠、D ∠都是所对的圆周角∴C D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是直角所对的弧是半圆,所对的弦是直径。
即:在⊙O 中,∵AB 是直径 或∵90C ∠=︒ ∴90C ∠=︒ ∴AB 是直径推论3:若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即:在△ABC 中,∵OC OA OB ==∴△ABC 是直角三角形或90C ∠=︒ 注:此推论实是初二年级几何中矩形的推论: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定理。
七、圆内接四边形 圆的内接四边形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即:在⊙O 中,∵四边形ABCD 是内接四边形∴180C BAD ∠+∠=︒ 180B D ∠+∠=︒ DAE C ∠=∠ 八、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1)切线的判定定理: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切线; 两个条件:过半径外端且垂直半径,二者缺一不可 即:∵MN OA ⊥且MN 过半径OA 外端∴MN 是⊙O 的切线(2)性质定理: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如上图) 推论1: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
推论2: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以上三个定理及推论也称二推一定理:即:①过圆心;②过切点;③垂直切线,三个条件中知道其中两个条件就能推出最后一个。
九、切线长定理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即:∵PA 、PB 是的两条切线∴PA PB =PO 平分BPA ∠ 十、圆内正多边形的计算 (1)正三角形在⊙O 中△ABC 是正三角形,有关计算在Rt BOD ∆中进行:::1:3:2OD BD OB =;(2)正四边形同理,四边形的有关计算在Rt OAE ∆中进行,DCB A OC B A OCB A OE DCBAN M AO P B AOECBADOD C BAO::1:1:2OE AE OA =:(3)正六边形同理,六边形的有关计算在Rt OAB ∆中进行,::1:3:2AB OB OA =.十一、扇形、圆柱和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1、扇形:(1)弧长公式:180n Rl π=;(2)扇形面积公式: 213602n R S lR π==n :圆心角 R :扇形多对应的圆的半径 l :扇形弧长 S :扇形面积2、圆柱:(1)圆柱侧面展开图(选学) 2S S S =+侧表底=222rh r ππ+(2)圆锥侧面展开图(选学) (1)S S S =+侧表底=2Rr r ππ+十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选学)外离(图1)⇒ 无交点 ⇒ d R r >+; 外切(图2)⇒ 有一个交点 ⇒ d R r =+;相交(图3)⇒ 有两个交点 ⇒ R r d R r −<<+; 内切(图4)⇒ 有一个交点 ⇒ d R r =−; 内含(图5)⇒ 无交点 ⇒ d R r <−;图1rRd图3rR dBAOS lBAO母线长底面圆周长C 1D 1DCBAB1RrCBAO图4rRd图5r Rd图2r Rd圆练习一.选择题1.在⊙O 中,弦AB<CD,OE 、OF 分别是O 到AB 和CD 的距离,则( ) A.OE>OF B.OE=OF C.OE<OF D.无法确定2.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是弦,若AB=10 cm,CD=8 cm ,则A 、B 两点到直线CD 的距离之和为( ) A.12 cm B.10 cm C.8 cm D.6 cm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是等弧 B.等圆周角对等弧C.任何一个三角形只有一个外接圆 D.过任意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4.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AC 、BD 交于E 点,且BC=DC,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 A.2对 B.4对 C.6对 D.8对5 .如图,弦AB ∥CD,E 为弧CD 上一点,AE 平分CEB ∠,则图中与AEC ∠相等(不包括AEC ∠)的角共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6.两个扇形的面积相等,其圆心角分别为α、β,且12αβ=,则两个扇形的弧长之比12t :t =( )A.1:2 B.2:1 C.4:1 D.1:27.一段铁路弯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是2 km ,一列火车以每小时28 km 的速度行驶,经过10 s 通过弯道,那么弯道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 A.4.4° B.44° C.2.2° D.22°8.在半径为4的圆中,垂直平分半径的弦长为( ) A.3 B.23 C.33 D.439. 如图4,AD 、BC 是⊙O 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点P 从点O 出发,沿O →C →D →O 的路线匀速运动,设∠APB =y (单位:度),那么y 与点P 运动的时间x (单位:秒)的关系图是( )二、填空题1.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5,12,13,则这个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为___________.2.一条弦把圆分成2:3两部分,那么这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 3.如图,A 、B 、C 是⊙O 上顺次三点,若OAB 44∠=︒,则ACB ∠=_______________.4.如图△ABC 是圆内接三角形,AB 是直径,BC=4 cm,∠A=30°,则AC=______________.5.如图,AOB ∠=100°,则圆周角ACB ∠=__________.6.已知扇形周长为14cm,面积为12 cm 2,则扇形的半径为_____________cm.7.如图,以正方形ABCD 的边AD 、BC 、CD 为直径画半圆,阴影部分的面积记为m ,空白部分的面积记为n ,则m 与n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8.若⊙O 是△ABC 的外接圆,OD ⊥BC 于D,且BOD 48∠=︒,则BAC ∠=___________.9. 如图,正方形ABCD 边长为1,以AB 为直径作半圆,点P 是CD 中点,BP 与半圆交于点Q ,连结DQ .给出如下结论:①DQ =1;②;③S △PDQ =;④cos ∠ADQ =.其中正确结论是_________.(填写序号)三、解答题1.如图27-13,某排水管模截面,已知原有积水的水平面宽CD=0.8 m 时最大水深0.2 m,当水面上升0.2 m 时水面宽多少?2.已知圆环内直径为a cm ,外直径为b cm ,将50个这样的圆环一个接一个环套环地连成一条锁链,那么,这条锁链拉直后的长度为多少?3.如图,一只狗用皮带系在10×10的正方形狗窝的一角上,皮带长为14,在狗窝外面狗能活动的范围面积是多少?4. 如图,在△ABC 中,AB=AC ,D 是BC 中点,AE 平分∠BAD交BC 于点E ,点O 是AB 上一点,⊙O 过A 、E 两点, 交AD 于点G ,交AB 于点F . (1)求证:BC 与⊙O 相切; (2)当∠BAC=120°时,求∠EFG 的度数.BAC DE G OFC PD OB A E5. 如图,⊙O 的半径为1,点P 是⊙O 上一点,弦AB 垂直平分线段OP ,点D 是弧APB 上任一点(与端点A 、B 不重合),DE⊥AB 于点E ,以点D 为圆心、DE 长为半径作⊙D,分别过点A 、B 作⊙D 的切线,两条切线相交于点C .(1)求弦AB 的长;(2)判断∠ACB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ACB 的大小;否则,请说明理由;(3)记△ABC 的面积为S ,若2S DE =43,求△ABC 的周长.6. 如图,已知A 、B 是⊙O 与x 轴的两个交点,⊙O 的半径为1,P 是该圆上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动点,直线PA 、PB 分别交直线x=2于C 、D 两点,E 为线段CD 的中点. (1)判断直线PE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线段CD 长的最小值;(3)若E 点的纵坐标为m ,则m 的范围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