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1]《教学论》答案
教学论答案1
![教学论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8c2d68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5.png)
教学论答案1第一篇:教学论答案 1《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填空题1.若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小学毕业班中等水平的学生每分钟大约能读(320)个字。
2.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
3.小学语文学科性质、特点决定其评估应以(定性)分析为主。
4.(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形成各种语文能力的关键。
5.我国宋代学者(朱熹)的“宽著期限,紧着课程”中“课程”意为“课业、进程”。
6.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称为(蒙学)。
7.小学语文评估具有鉴定(反馈)、激励和(调节)的功能。
8.学习质量评估包括(平时考察)和(考试)两种方式。
9.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0.继续教育具有(延续性)、连续性、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和训用一致性的特点。
11.对一节语文课要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估,要从教师的教材理解、教学目标、教材处理以及(教学思想)和(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12.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听说训练的方式包括(重述训练)、(听辨训练),评价训练和结合课文教学进行训练。
13.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抓好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与练习)和系统小结。
14.阅读和作文可以互相促进。
(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是作文教学的基本经验。
15.迄今为止叙述是最为详尽的语文教学大纲是(1956)年颁布的,而(1992)年颁布的大纲则对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16.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怎样表达)这样一往一返阅读才算基本完成。
17.指导小学生作文(从内容入手)入手。
18.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靠语言文字的感受力,通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式进行的。
19.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背诵的条件是(熟读)和(理解)课文。
西南大学21春[0281]《教学论》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21春[0281]《教学论》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100fd0b90d6c85ec3ac6e6.png)
0281 20211单项选择题1、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操作步骤,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叫做()。
1.条件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3.陈述性知识4.策略性知识2、通过复习已经学习掌握的内容,并根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出即将学习内容的一种导课方式,叫做()导课。
1.设问质疑2.温故知新3.直入主题4.创设情境3、以先后顺序排列教学内容,叫做教学内容的()。
1. A. 横向组织2.纵向组织3.圆周组织4.金字塔组织4、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养成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是教学环境的()。
1.导向功能2.审美功能3.陶冶功能4.健康功能5、将一堂课结束时的实际效果与开始时提出的教学目标任务关联起来并进行对照的一种结课方式,叫做()结课。
1.练习应用式2.总结激励式3.首尾呼应式4.延伸拓展式6、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规则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学生行为表现,叫做()。
1.社会规范行为2.社会不良行为3.课堂规范行为4.课堂问题行为7、通过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的教学活动的一种导课方式,叫做()导课。
1.直入主题2.游戏激趣3.温故知新4.讲评小结8、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根据学科内容、任务及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恰当地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还可以联系本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等实际,适当补充乡土教学材料。
这些是()原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2.理论联系实际3.循序渐进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统一9、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叫做()。
1.分组教学2.班级授课3.现场教学4.个别教学10、借助音乐、美术、多媒体、讲故事等手段营造与新学习任务相关的教学情境的一种导课方式,叫做()导课。
1.设问质疑2.直入主题3.创设情境4.温故知新11、这一教学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有:(1)教学设计合理巧妙,有严格的逻辑起点和终点,思路清晰,严谨朴实;整个课堂充满追求理智和科学的气氛。
西南大学[0281]《教学论》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0281]《教学论》在线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d8db65e518964bcf847c67.png)
2.A3.B4.D5.D6.A7.C8.C9.C10.A11.A12.C13.B14.B15.C16.D17.A18.D19.A20.B21.B22.B23.D24.B25.D26.A27.B28.C29.A30.ACD31.ABCD32.BCD33.BCD34.ABC35.ABCD36.BC37.ABC38.ACD39.ABD40.ABD41.AD42.A43.B44.A 45.B47.A48.B49.A50.A51.B52.A53.B54.B55.B本题参考答案:1、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学校课程”,它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
2、开放课堂在一个大教室内设计若干个功能不同的活动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不同的活动区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形式不固定。
3.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形成性目标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叫做形成性目标。
5、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6.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7、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指那些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共同学习内容,它被置于整个课程的核心。
本题参考答案:1、班级教学班级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根据年龄或知识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导生制导生制的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
3、自学辅导模式自学辅导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
4.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
语文教学论课后习题答案
![语文教学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293b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4.png)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绪论一、名词解释1.课程:般说来课程至少有两层含义:在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而在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其基本含义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及其进程。
2.教学:教学视频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二、试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始于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终于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所谓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根据问题的归属分类,有语文课程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资源,等等;有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等;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等等;有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如: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等等。
语文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来源分类,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问题,如: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语文课程与教学实施、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等等;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同理论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语文智育与德育的关系、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间的关系,等等;有产生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内部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文本的整体把握与分析认识、教读与自读,等等;有产生于两种或几种课程与教学理论之间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问题、继承传统与借鉴外国母语教育经验的问题,等等。
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教学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9bc74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7.png)
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学论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学方法B. 教学理论C. 教学实践D. 教学评价答案:B2. 教学论的核心是什么?A. 学生B. 教师C. 知识D. 教材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教学论研究的内容?A. 教学目标B. 教学内容C. 教学方法D. 教学设备答案:D二、填空题4. 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_________过程。
答案:互动5. 教学论强调,教学活动应该以_________为中心。
答案:学生6. 教学论中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_________。
答案:手段和方式三、简答题7. 简述教学论与教育学的关系。
答案: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注于教学过程的研究,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教育学则更广泛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管理等。
8. 描述教学论中“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答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重点。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的,提高学习效率。
四、论述题9. 论述教学论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教学论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教学论为教师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其次,教学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性化教学,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再次,教学论关注教学评价,提倡形成性评价和反思性教学,这有助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教学论的研究促进了教育改革,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五、案例分析题10. 阅读以下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并提出改进建议。
案例:某高中数学老师在讲授“函数”概念时,首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函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函数的图像,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通过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word完整版)[0281]《教学论》答案
![(word完整版)[0281]《教学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958921b9f3f90f77c61b8c.png)
1、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创造性阶段有哪些主要特点?(1)个性化。
创造性教学是教师对他人的赶超与突破,从自己的个性特征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艺术的创新。
(2分)(2)创造性。
教师教学的各项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学工作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新颖独特。
(2分)(3)优效性。
教学能够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1分)2、贯彻与实施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⑴发挥教学原则的整体性功能和作用。
(2分)⑵运用教学原则要处理好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2分)⑶实施教学原则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引进与吸收的关系。
(1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3、教学目标确定的一般程序。
一是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二是根据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教学目标。
三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形式,即根据行为目标、形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各自的优缺点,确定哪些目标用行为目标的形式,哪些目标用形成性目标的形式,哪些目标采用表现性目标的形式。
一般说来,三种教学目标形式都应该在教学目标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三者之间相互补充。
四是以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等为依据,对经过上述第三个步骤而得出的教学目标进行精选和加工。
五是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表述。
(每个要点1分)4、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怎样的?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每个要点1分。
意思相近酌情给分)5、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是什么?(1)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2分)(2)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社会生活。
(2分)(3)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实际.(1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6、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1分)(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1分)(2))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1分)(3))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2分)1、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创造性阶段有哪些主要特点?(1)个性化。
《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教学论》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7bff9b76c66137ef061919.png)
《教学论》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交往说2. 分科课程3. 课程编制4. 教学组织形式5. 班级授课制6. 教学认识方式7. 教学论8. 复式教学9. 师生双主体说10. 认识实践说11. 泰勒原理二、填空题1. 西方目前主要的课程模式有、、。
2. 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有、、、、。
3. 文纳特卡制的创始人是。
4. 程序教学模式是提出的。
5.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国(人)提出的。
6. 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包括与两层含义。
7. 范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8. 杜威的思维五步法是、、、、。
9. 赞科夫实验教学论的主要原则有、、、、。
10. 韦尼格教学计划的三个层次是、、。
三、简答题1. 如何评价概念获得的教学模式2. 凯勒教学系统的现实意义有哪些3. 如何评价贝尔——兰卡斯特制4. 文纳特卡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5. 对话教学对传统教学提出的挑战有哪些6. 凯勒的个人化教学系统的特征是什么7. 简述教学认识特殊说的优缺点8. 简述泰勒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9. 简述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10. 简述潜在课程与显在课程的关系11. 简述罗杰斯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四、论述题1. 教学交往的特殊表现有哪些2. 简述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3. 试述教学认识方式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4. 试述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5. 试述批判教学论的特征以及对教学实践的意义6. 试述教学过程论的新发展理论及其实质与表现7. 试述教学模式新发展理论的哲学基础《教学论》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交往说:是师生间知、情、行、意相互作用的过程,认为教学活动中没有师生共享的教学经验及成果,就没有交往,就称不上教学活动。
2. 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3. 课程编制: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段。
教学论问题及答案
![教学论问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8c7d245901020207409c53.png)
第三章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1教学过程四要素是什么?答:教师、学生、教材、媒体。
2为什么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是一门科学?答:课程结构限定了教材种类,课程理念导向着教材的目的和目标,内容标准决定了教材的基本框架,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直接影响教材的生活方式。
因此,我们从课程结构、课程理念、内容标准、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需求等方面来讨论化学教材体系的设计。
3课程理念可以通过不同教材的编写理念得以反映,大致可以分为几类?答: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教材理念以培养少数精英、传承知识为主,教材内容的组织往往以知识为中心,采取尽可能简约的方式呈现知识,重视知识的逻辑结构。
第二类教材理念突出学生的发展,重视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广泛联系,关注社会热点,倡导“从经验中学”、“做中学”。
第三类教材理念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强调实验在理论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4化学教材中的学生活动应怎样安排?答:应根据单元教材的内容思路做整体安排,活动的目的应清楚,活动的形式应多样,活动的过程应易于操作,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注意点应予以提示。
学生活动与教材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要呼应。
5化学教材栏目设计有哪些?答:一栏目应体现具体、明确的教学功能;二栏目应反映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三栏目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名实相符,(2)整体自洽,(3)数量适当,(4)便于应用。
第四章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1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有哪些?答:(1)设计准备(2)设计教学目标(3)设计教学过程(4)设计教学策略、方法、教学媒体(5)设计应用和反馈调节(6)合成与调整。
2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一是通过特殊的认知活动形成具体的教学理念;二是通过技术设计把具体的教学理念转变、物化成教学工作方案。
3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过程是什么?答:(1)直觉设计(2)经验设计(3)试验设计(4)系统设计。
4在当前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要树立什么样的新理念?答:(1)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跟其他学科相联系;(4)要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既重视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5)要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增长发展潜能;(6)教学评价要帮助学生增强发展学生的信心,追求更好的发展。
教学论习题与答案
![教学论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c9bd1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c.png)
教学论习题与答案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以下是一些教学论的习题及其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 习题一:教学目标的分类问题: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哪些类别?答案: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认知领域进一步细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 习题二:教学方法的比较问题:描述讲授法和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特点。
答案:讲授法是一种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侧重于教师传授知识,学生主要通过听讲来获取信息。
讨论法则是一种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方法,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知识建构。
# 习题三:教学评价的作用问题: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作用?答案:教学评价的作用包括:1) 诊断学生的学习需求;2) 指导教学活动的调整;3) 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4) 评估教学效果;5) 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 习题四:教学策略的运用问题: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答案:差异化教学策略包括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
例如,对于视觉型学习者,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和视觉辅助工具;对于动手操作型学习者,可以增加实验和实践活动。
# 习题五:教学反思的重要性问题:为什么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答案:教学反思对教师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教师:1) 识别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成功之处;2) 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3) 提高教学效果;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上习题和答案涵盖了教学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实践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论的相关知识。
西南大学《教学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教学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dd0202581b6bd97f19ea46.png)
(0281)《教学论》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题1、教学2、范例教学3、发现学习4、行为目标5、学科课程6、活动课程7、隐性课程8、核心课程9、微型课程10、长期课程11、校本课程12、教学过程13、教学组织形式14、个别化教学15、教学设计16、教学模式17、自学辅导模式18、教学评价19、信度20、效度21、难度22、区分度23、档案袋评价法24、导生制25、形成性目标26、形成性评价27、总结性评价28、表现性评价29、课程评价二、简答题1、什么是道尔顿制?2、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其基本做法是怎样的?3、什么叫开放课堂?4、程序教学的原则要求是怎样的?5、教学的物理环境指的是什么?6、教学的心理环境指的是什么?7、教学环境的特点是什么?8、教学设计的程序有哪些?9、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当包含哪些要素?10、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怎样的?11、课堂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12、教学模式的要素包括哪些?13、教学模式的功能是什么?14、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哪些?15、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阶段?16、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17、教师教学工作包括哪几种形式?三、判断说理题1、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是指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2、研究性学习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3、课堂教学活动中知识生成的特征,应该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性特征。
4、教育目标即教学目标。
5、教学目标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能。
6、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应该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来源之一。
7、学科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种主要的课程类型。
8、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是主辅关系。
9、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
10、直到目前,班级教学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1、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就是对学习需要的分析。
12、以某项测验应达到的目标为参照点的评价,是常模参照评价。
13、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论考试试题答案1
![教学论考试试题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1b99fc5d15abe23482f4d53.png)
1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括号中。
)1.杜威认为儿童主要是通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与发展。
这里的活动是( )的活动、社会性的活动、( )的活动和探究性的活动。
2.道尔顿制的提出者是( ),文纳特卡制的提出者是( )。
3.教学工作评价的基本方法有( )、学生评价、家长评价、( )、观察和座谈。
4.教学研究具有( )、( )、科学性、探究性等特点。
5.现代教学的多样性体现为( )、(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形式的丰富性等。
二、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所列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答案写在题前方格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学的基本要素有( )。
A .教师B .教学内容C .教学方法D .学生2.明确提出以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的是( )。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裴斯泰洛齐 D .杜威 3.当一种学习发生时,应包括( )要素。
A .学习者B .刺激情境C .记忆D .反应 4.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有( )。
A .民族情感B .社会生活C .教师D .学科5.下列教学媒体是按照接收信息所涉及的主要人体器官的种类进行分类的有( )。
A .视觉媒体 B .听觉媒体 C .视听媒体 D .交互媒体6.根据对评价结果信息资料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 )。
A .常模参照评价 B .标准参照评价 C .最佳表现评价 D .典型表现评价 7.等级评定中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在( )。
A .个人偏见B .错觉现象C .逻辑错误D .刻板效应 8.广大教师常用的教学研究方法有( )。
A .行动研究B .校本研究C .叙事研究D .案例研究 9.教学论这一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 .学科化问题 B .全球化问题 C .现代化问题 D .多元化问题10.下面属于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的是( )。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571e13c5da50e2524d7f0b.png)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论述题]一、名词解释题1、教学2、教学组织形式3、个别化教学4、教学设计二、简答题1、教学环境的特点是什么?2、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阶段?3、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功能是什么?4、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哪些?三、判断说理题1、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注入知识的过程。
2、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教新教材、巩固新教材。
3、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是指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4、综合课程是为克服分科课程带来的弊端而产生和发展的。
5、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6、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就是对学习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教学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活动。
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组合的结构形式。
(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3、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
二、简答题1、教学环境的特点是什么?教学环境的特点是具有特定的环境区域、具有特定的环境主体、具有特定的环境内涵。
2、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阶段?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模仿性教学阶段、独立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艺术性教学阶段。
3、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功能是什么?(1)传播知识与发展能力;(2)形成技能和培养能力;(3)培养与发展个性。
4、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哪些?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个性化、实践性。
三、判断说理题1、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注入知识的过程。
错误。
教学过程就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教学论》作业参考答案
![《教学论》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0b20d7ce2f0066f533221d.png)
《教学论》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交往说:是师生间知、情、行、意相互作用的过程,认为教学活动中没有师生共享的教学经验及成果,就没有交往,就称不上教学活动。
2. 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3. 课程编制: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段。
4.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5. 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就是由一定数量、年龄、文化程度的学生组成教学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6. 教学认识方式:教学认识方式,是指教学论研究主体在思考教学问题时的思路与策略。
它是教学论研究者在思考教学问题时创造或选择的,规范了研究的基本思路,提供了研究的策略。
7. 教学论:教学论,是从动态的教学整体出发,综合研究教学活动和教学关系,探索教学最一般规律的一般学科。
8. 复式教学:是一位教师在同一节课的时间里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9. 师生双主体说:第一,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教学过程的主体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师生双方互为主客体。
第二,在教的过程中以教为主,教师是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活动的客体;在学的过程中,以学为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第三,从广义认识论看,认识活动包括“主——客”与“主——主”双重关系。
10.认识实践说:教学过程是在相互联系的教和学的形式中进行的,以传授和学习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健全的个性为目的。
由学校精心组织起来的社会认识、实践的过程。
11. 泰勒原理: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我们应该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我们如何才能确定我们正在实现这些目标?二、填空题1. 西方目前主要的课程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环境模式。
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教学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5f839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f.png)
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教学论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学方法B. 教学理论C. 教学实践D. 教学策略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教学论研究的内容?A. 教学目标B. 教学内容C. 教学方法D. 学生成绩答案:D3. 教学论中的“教学”指的是什么?A. 教师的讲授B. 学生的理解C.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D. 课堂纪律答案:C#### 二、简答题1. 简述教学论的基本功能。
教学论的基本功能包括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它还涉及评估教学效果,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描述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实施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效果,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教学论与传统教学论的主要区别。
现代教学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而传统教学论则更侧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知识的传授。
现代教学论倡导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2. 论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评价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促进自我反思和持续进步。
#### 四、案例分析题1. 某教师在讲授数学概念时,发现学生普遍难以理解。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可能的原因包括:概念抽象、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等。
改进建议可以是:使用具体例子来解释抽象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以及在讲授新概念前复习相关基础知识。
#### 五、实践题1. 设计一节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口语课。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日常对话主题,如购物、旅游等。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
西南大学远程教育15春第二学期[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远程教育15春第二学期[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2d853f866fb84ae45c8d85.png)
[0281]《教学论》第一次作业1.班级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把一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3.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
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4.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称为表现性评价。
5、档案袋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
6.课程评价:是对老师一堂完整的教学课程的综合评价。
7、发现式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8、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9、隐性课程:是指在学习环境,即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习得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
10、区分度:又叫试题的鉴别力,是指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11、座位模式:是指为满足教学活动对教学空间的不同需要,将教室内课桌椅按照一定的形式的排列,它是一种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12.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13.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
简言之,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教学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c97e0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7.png)
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学论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教学内容B. 教学方法C. 教学过程D. 教学理论答案:C2. 教学论的核心是?A. 学生B. 教师C. 教材D. 教学目标答案:D3. 教学论的发展历程中,哪个时期被认为是现代教学论的开端?A. 古希腊时期B. 中世纪C. 启蒙时期D. 20世纪初答案:D4. 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5. 教学论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遵循什么原则?A. 明确性B. 可测量性C. 可达成性D. 以上都是答案:D6. 教学论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什么?A. 选拔学生B. 诊断问题C. 促进学习D. 以上都是答案:D7. 教学论中,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A. 确定教学目标B. 选择教学内容C. 设计教学活动D. 以上都是答案:D8. 在教学论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基于什么?A. 教师的偏好B. 学生的需要C. 教学目标D. 教学环境答案:B9. 教学论中,教学评价的类型包括?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教学论中,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体现在?A. 提高教学质量B. 促进教师成长C. 增强教学效果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_______的过程。
答案:互动2. 教学论强调教学活动应该以_______为中心。
答案:学生3. 教学论中,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是_______。
答案:教学目标4. 教学论认为教学评价应该具有_______。
答案:导向性5. 教学论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_______。
答案:灵活多样6. 教学论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_______。
答案:促进学生发展7. 教学论认为教学设计应该遵循_______。
答案:系统性原则8. 教学论中,教学反思是教师_______的重要途径。
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d005a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9.png)
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学论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学方法B. 教学策略C. 教学理论D. 教学实践答案:C2. 教学论的核心是什么?A. 学生B. 教师C. 教学内容D. 教学环境答案:A3.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基于以下哪项?A. 教师的个人偏好B. 学生的学习需求C. 学校的教育政策D. 社会的需求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A. 教学目标B. 教学内容C. 教学方法D. 教学评价答案:D5.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什么?A. 惩罚学生B. 激励学生C. 了解学生D. 以上都是答案:D6. 教学方法包括哪些类型?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合作学习D. 以上都是答案:D7. 教学互动的类型包括以下哪项?A.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B. 学生与学生的互动C. 教师与教师的互动D. 以上都是答案:D8. 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教师的知识B. 提高教学质量C. 促进学生的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9. 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哪项?A. 教材B. 教具C. 多媒体技术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教学策略的选择应该基于以下哪项?A. 教师的个人偏好B. 教学目标C. 学生的接受能力D. 教学环境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学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教学论主要研究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旨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描述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答案: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评价。
3. 阐述教学评价的类型及其作用。
答案:教学评价的类型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旨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总结性评价在教学结束后进行,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教学论复习题答案
![教学论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d7ed7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c.png)
教学论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学活动B. 教学过程C. 教学方法D. 教学内容答案:A2. 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什么?A. 应用科学B. 理论科学C. 实践科学D. 交叉科学答案:D3. 教学论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文献研究B. 实验研究C. 案例研究D. 所有以上答案:D4. 教学论的发展历程中,哪个时期是现代教学论的起点?A. 古希腊时期B. 启蒙运动时期C. 工业革命时期D. 20世纪初答案:D5. 教学论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应遵循哪些原则?A. 明确性B. 可测量性C. 相关性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教学论中,教学方法的分类包括哪些?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合作学习D. 项目学习答案:ABCD2. 教学论认为,有效的教学应包含哪些要素?A. 明确的教学目标B. 合理的教学内容C. 有效的教学方法D. 及时的教学评价答案:ABCD3. 教学论中,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哪些?A. 诊断功能B. 反馈功能C. 激励功能D. 导向功能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教学论是一门研究教学现象、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性学科。
(对)2. 教学论的研究只关注理论层面,不涉及实践操作。
(错)3. 教学论的发展经历了从经验到科学,再到综合的过程。
(对)4. 教学论认为,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完全依据教师的主观意愿。
(错)5. 教学论中,教学评价的目的仅在于选拔和淘汰学生。
(错)四、简答题1. 简述教学论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答:教学论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为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其次,教学论的研究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技术的改进,提高了教学效率;再次,教学论对教学评价的研究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最后,教学论的研究还有助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改革的推进。
2. 描述教学论中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语文教学论课本答案
![语文教学论课本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d587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c.png)
第一章1、课程: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jìnchéng)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2、教学: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xuéxí)的全部行为方式。
3、课程与教学(jiāo xué)、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1)国外的四种意见:①课程与教学之间彼此(bǐcǐ)独立;②课程(kèchéng)与教学之间相互交叉;③课程与教学之间相互包含;④课程与教学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
尽管意见不同,但异中也能见同。
大多数课程与教学研究者有以下相同看法:①课程与教学既有相关性,又是不同的;②课程与教学具有相互交叉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③课程与教学可以分别单独地进行研究和分析,但不能彼此独立地起作用。
(2)国内四种不同意见:①教学论包含课程论;②课程论包含教学论;③相互独立论;④课程与教学整合论。
4、语文课程现象: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性的。
如语文教学计划、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材料、语文补充资料、视听语文教学材料、电子语文教学材料等。
二是活动性的。
如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规划,语文课程与教学实施,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评价,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研制活动等。
三是关系性的。
如语文内容选择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内容组织与文化结构以及学生发展的关系,语文课程研制与语文课程产品之间的关系等。
5、语文教学现象:语文教学现象,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
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语文教学现象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环境性的。
如教室极其结构,教学设备及其结构,校园各部分及其结构等。
二是活动性的。
如语文课堂教学及其结构,实践活动及其结构,校内外教学见习和实习及其结构,个别教学及其结构等。
0281《教学论》
![0281《教学论》](https://img.taocdn.com/s3/m/7cba553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0.png)
0281《教学论》第一篇:0281《教学论》1、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叫做(B)。
A.接受式教学B.发现式教学C.对话式教学D.问题式教学2、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叫做(A)。
A.形成性目标B.表现性目标C.预设性目标D.结果性目标3、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叫做(B)。
A.道尔顿制B.导生制C.导师制D.文纳特卡制4、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这种评价称为(D)。
A.形成性评价B.客观性评价C.主观性评价D.表现性评价5、学生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以展示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的状况,这种评价叫做(D)。
A.封闭性评价B.客观性评价C.目标性评价D.档案袋评价6、通过典型事例和教材中的关键性问题的教授和探索,促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带动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性和普遍性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叫做(A)。
A.范例教学B.对话教学C.协商教学D.分组教学7、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叫做(C)。
A.主题教育B.合作教研C.教学过程D.探究过程8、那些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共同学习内容,它被置于整个课程的核心,这种课程叫做(C)。
A.外围课程B.校本课程C.核心课程D.地方课程9、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能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是(C)。
A.生成性目标B.表现性目标C.行为目标D.创生性目标10、没有明确计划的、广泛存在的、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的课程叫做(A)。
A.隐性课程B.显性课程D.选修课程11、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和活动程序,这叫(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创造性阶段有哪些主要特点?
(1)个性化。
创造性教学是教师对他人的赶超与突破,从自己的个性特征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艺术的创新。
(2分)
(2)创造性。
教师教学的各项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学工作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新颖独特。
(2分)
(3)优效性。
教学能够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1分)
2、贯彻与实施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⑴发挥教学原则的整体性功能和作用。
(2分)
⑵运用教学原则要处理好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2分)
⑶实施教学原则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引进与吸收的关系。
(1分)
(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
3、教学目标确定的一般程序。
一是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二是根据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教学目标。
三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形式,即根据行为目标、形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各自的优缺点,确定哪些目标用行为目标的形式,哪些目标用形成性目标的形式,哪些目标采用表现性目标的形式。
一般说来,三种教学目标形式都应该在教学目标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三者之间相互补充。
四是以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等为依据,对经过上述第三个步骤而得出的教学目标进行精选和加工。
五是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表述。
(每个要点1分)
4、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怎样的?
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每个要点1分。
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5、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1)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2分)
(2)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社会生活。
(2分)
(3)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实际。
(1分)
(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
6、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1分)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1分)
(2))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
(1分)
(3))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2分)
1、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创造性阶段有哪些主要特点?
(1)个性化。
创造性教学是教师对他人的赶超与突破,从自己的个性特征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艺术的创新。
(2)创造性。
教师教学的各项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学工作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新颖独特。
(3)优效性。
教学能够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2、贯彻与实施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⑴发挥教学原则的整体性功能和作用。
⑵运用教学原则要处理好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⑶实施教学原则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引进与吸收的关系。
3、教学目标确定的一般程序。
一是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二是根据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教学目标。
三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形式,即根据行为目标、形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各自的优缺点,确定哪些目标用行为目标的形式,哪些目标用形成性目标的形式,哪些目标采用表现性目标的形式。
一般说来,三种教学目标形式都应该在教学目标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三者之间相互补充。
四是以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等为依据,对经过上述第三个步骤而得出的教学目标进行精选和加工。
五是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表述
4、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怎样的?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5、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1)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其原因在于:一是知识激增和学校教学的有限性;二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当然,强调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的基础性,并不是不让学生接触有关学科知识的新发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地让学生了解一些学科前沿性的新知识。
(2)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社会生活。
学校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当代社会生活,学校教学应该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为此,教学内容应该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
(3)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实际。
一是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二是要符合学生的兴趣。
要防止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于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局限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过于强调趣味性。
6、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2)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
(3)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1、发现式教学的含义和优缺点。
发现式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发现式教学的主要优点是:一旦学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就会大大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保证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掌握了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有助于保持记忆并形成迁移能力。
其最大的缺点是教学过程费时较多。
2、当前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⑴以质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价。
质性评价是对量化评价的补充与革新。
⑵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新的教学评价在功能上突破了传统评价那种甄别与选择的倾向,建立一种旨在促进每一位学生进步与提高的发展性评价。
⑶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⑷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3、为什么说教学目标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能。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
教学目标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方面的功能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内部需要相一致时,学生为了满足内部需要,就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其次,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时,这种教学目标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
再次,当教学目标的难度适中时,这种教学目标能够较明显地起到激励学习活动的作用。
4、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是怎样的关系?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而成的课程。
其优势在于:第一,它有助于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第二,它有助于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它有助于组织教学活动,有助于组织教学评价。
其缺陷是,容易导致对学生的需要、经验的忽视,导致对社会生活实际的忽视,导致对现成知识的死记硬背。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其优势有:第一,它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习动机;第二,它能够有利于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以活动为中心整合起来。
其缺陷在于,容易导致对文化遗产、对系统的知识学习的忽视。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有利弊,二者之间优势互补,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以学科课程为主,以活动课程为辅。
5、为什么说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在“教”和“学”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即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教师的教应围绕学生的学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
学生唯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认识客观世界、认识社会,把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唯有发挥主观积极性,才能在主动探究的学习中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唯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为什么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首先,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总会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
第三,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