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上)第二次验收历史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上)第二次验收历史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上)第二次验收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48分。

1.周初已有射箭、摔跤、御车等体育竞技比赛,但比赛不看重竞技成绩,而是看重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能不能将礼仪规范进行很好的展现。

周初这种“君子之争”( )A. 以礼维护贵族特权B. 贯彻儒家礼治主张C. 将重礼与竞争对立D. 反映出礼的生活化2.春秋战国时期,东方各国的国君与庶人之间,分布着广大的中间阶层,有着明显的等级划分。

而秦国国君之下卿大夫阶层不够强大,没有发展起可以和国君对抗的势力,这反映了( )A. 商鞅变法摧毁秦国旧贵族势力B.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分封制C. 秦国具有走向集权的先天优势D. 秦国与东方六国沿不同轨迹发展3.嫡长子继承制讲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汉代诸侯王仍然实行嫡长子继承,但是汉律却只允许嫡子也就是正妻之子为嗣。

如果正妻无子,则国除为郡,庶子再多也不能继承。

这一政策旨在( )A. 彰显汉律的权威B.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C. 加强对地方控制D. 维护嫡长子的权益4.汉代画像砖的画面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

画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劳动生产的,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造、盐井、桑园、放牧等,有描绘社会风俗的,如宴乐、杂技、舞蹈等,有神话故事如西王母、月宫等,还有表现统治阶级车马出行等。

汉代画像砖( )A. 艺术雕刻水平领先世界B. 体现了艺术性和史料性的统C. 表达对奢靡风气的不满D. 真实再现了墓主人的生活场景5.6.成书于北魏的《齐民要术》吸收了《尚书》《诗经》等经典的民本、农本思想,主张富民、孝道,指出赡养父母的前提是要发展农业;并吸收了孟子、荀子等人的主张,要求遵循天时、地宜的自然规律。

这说明( )A. 儒家思想影响农业理念B. 统治阶级推崇儒家文化C. 民族关系决定经济发展D. 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生产7.8.唐玄宗时,正式设置翰林学士院,直接听命于皇帝,参与起草国家政令文书;至唐肃宗时,翰林学士们与“中书门下”共掌中书。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哈三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

上述现象反映出A.礼乐制度分崩离析 B.学术适应现实政治需要C.士人阶层日益崛起 D.百家争鸣局面异彩纷呈2.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

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学观点是A.“历史就是一家之言”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D.“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3.更赋,汉制,成年男子均须为政府服徭役,共有三种,即正卒、戍边、更卒。

更卒之役是每人每年须在本地为地方官府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

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而所出之钱,即谓之更赋。

更赋的实行A.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成为政府敛财的主要手段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达D.促进了汉初经济逐渐恢复4.隋初,针对地方官吏在征派时的作弊行为,宰相高颎主张由政府将民户统一划定不同的户等,规定各自应负担的赋役数目,并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依附农民的剥削量。

该主张有利于A.土地兼并的缓解 B.消除地方割据基础C.自耕农队伍壮大D.催生新的社会阶层5.据《石林燕语》记载:“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

乾封以后,刘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皇帝的命令)其间,因名‘北门学士’”。

“北门学士”主要分了哪一机构之权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枢密院6.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此举的目的是A.加强政府思想控制 B.维护中央统治权威C.垄断雕版印刷技术 D.抑制民间商业活动7.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即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

2018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届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

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

东西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

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A. 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B. 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C. 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D. 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2.北宋前期,统治者提倡江南和江北不同农作物的“参植”,要求各地官吏大力宣传,并制定了如由北方官府供给南方所缺的粟、麦、黍、豆的种子,北方种稻免租等优惠政策。

其主要目的是A. 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B. 提高粮食产量C. 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D. 维护国家统一3.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

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辨。

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

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 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B. 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C. 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D. 政府放松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4.图6和图7是龚启圣和马驰骋对山东107县在144-1911年间的孔庙数量和农民起义次数的统计。

据此可知儒家文化A. 兼有墨家行侠仗义和锄强扶弱之风B. 对山东的影响比全国其他地区要深C. 在清代民间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下降D. 有利于减少暴力冲突促进社会稳定 5.1900年7月,(长沙时务学堂教习)唐才常在上海召开“中国国会”,宣布:一、保全中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二、决定不认满洲政府有统治清国之权;三、请光绪帝复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历史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历史试卷

哈三中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二次验收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1.1976年,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墓中,出土了755件玉器和468件青铜器。

其中玉器以礼器、兵器和装饰器为主,原料多为新疆和田玉;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商朝确立了礼乐制度,迷信鬼神和崇尚天命B.商朝的军事实力强大,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C.商朝手工业技艺高超,产品远销至河西走廊D.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中原与西域已有往来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史实是相关记述出处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史记》韩非子“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

”《韩非子·定法》商鞅“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

故胜民之本在于制民。

”“法者,所以爱民也。

”《商君书·画策》《商君书·更法》A.战国时期出现各家学说融合趋势B.社会转型带来了空前的理论创新C. 法家的思想和言行都体现“忠君”D. 法家学说蕴含了“民本”的思想3.秦始皇北却戎狄,筑长城,以护中原,但其西界不过临洮,玉门之外的广阔的西域尚为中国政治文化势力所未及。

张骞通西域则填补了这里的空白,不仅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而且我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

由此可见,张骞通西域A.推动了汉朝与西域的贸易往来B. 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C.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文化交流D. 扩展了汉朝统治区域4.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

这表明A. 北方出现了民族大交融B. 民族认同意识增强C. 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D. 北方统一进程加快5. 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无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无答案)

24.《商君书·画策》中说:秦国之民遇有战事,“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

’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

这反映出秦国A.功利思想盛行B.亲情淡漠C.公民意识浓厚D.军纪严明25.《春秋繁露》中说:“《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心,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论其轻。

”由此可见,春秋决狱有利于A.保证司法的公正性B.确立法家思想统治地位C.推动法律的儒家化D.明确道德与法律的界限26.汉代关于骆驼的艺术形象较少,形象塑造与真实的骆驼存在差距。

唐代骆驼却成为一种象征符号,从国家、社会到精神生活层面,都能够看到骆驼的身影。

这种变化是由于唐代A.艺术风格注重写实B.深受游牧文化影响C.社会风气更加开放D.对外交流日益加强27.1799年皇帝颁布谕旨:“朕闻近年各省督抚两司署内教演优人……率皆朘小民之脂膏,供大吏之娱乐,辗转苛派,受害仍在吾民。

……嗣后各省督抚司道署内,俱不许自养戏班,以肃官箴而维风化。

”这表明A.戏剧发展导致政治腐败B.统治者践行重民爱民思想C.专制统治阻碍文化繁荣D.有限反腐以缓和社会矛盾28.梁启超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

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治史者明乎此义,处处打几分折头,庶无大过矣!”这说明A.需结合史料特征理性分析史料价值 B.《戊戌政变记》将事实放大不是信史C.直接史料比间接史料具有更大价值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已变得模糊不清29.上海租界当局制定的法规,均采用“章程”称谓,如,公共租界的《工部书信馆章程》(1893年)每一款都有款标,款下按条排列。

中国传统法典中,法规多称“律”、“刑统”、“令”、“敕”、“制”等,只有条、无明确款。

据此可知,租界法规A.促进西方近代法制与中国传统法律融合B.为中国法制近代化树立语言与结构规范C.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法律基础与审判制度D.提供了租界各领域进行自治的法律依据30.1912年《清帝逊位诏书》写道:“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哈三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

”该描述应符合A. 道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的意思是能工巧匠因劳动而劳累,智慧聪明的人因思考而忧愁;没本事的人没有追求,他们吃饱了四处游玩,漂泊就象没固定的小船,虚无缥缈就是四处游玩的人。

这体现了道家缥缈逍遥的人生理念,故A项正确。

儒家提倡仁政思想,故B项错误。

法家主张依法治国思想,故C项错误。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思想,故D项错误。

2.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A. 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B. 前者主张尚贤,后者主张德治C. 前者主张霸道,后者主张王道D. 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军功【答案】B【解析】“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出自《墨子·鲁问》,意为根据自己肚子的容量而吃饭,衡量自己的身体来做衣裳,说明这一学派为墨家学派,体现了墨家“节用”、限制消费的主张,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2018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答案

2018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答案

2018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D3.A4.A5.B6.A7.D8.C9.B 10.C11.B 12.A 13.D 14.C 15.C16.D 17.D 18.D 19.B 20.D21.C 22.B 23.A 24.C 25.A26.B 27.B 28.C 29.B 30.A31.D 32.D 33.A 34.C 35.D二、非选择题36.(1)A 分布在裸露岩壁,B分布在洞口,C分布在洞穴内部(3分)。

因为A耐旱,岩壁水分储存条件差(2分)。

B喜光喜湿,是由于流水下渗流经或内部岩壁温度低水汽易附着凝结,洞口比较湿润,同时光照较好(2分)。

C在洞穴内部满足阳光不能直射和避免雨水淋湿(2分)。

(2)石灰岩地貌被流水侵蚀成相对孤立的一个个峰丛和相对独立的洞穴(2分)。

苦苣苔科植物适应性较强,各山峰和溶洞较为孤立,适合不同的苦苣苔生长(2分)。

在山峰与山峰之间分布的是微酸性的土壤(2分)。

这就阻断了喜欢弱碱性石灰土的苦苣苔的跨山峰分布(2分)它们的果实没有肥美多汁的肉质部分,无法吸引动物前来帮助其种子进行传播。

使苦苣苔科植物形成“一山一种、一洞一种”(2分)(5选4,每点2分。

计8分)(3)一些有识之士对其价值的了解,增加保护意识(2分),也可能带来商业的过度利用(2分),导致苦苣苔科植物生物多样性锐减(2分),草本植物的过度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破坏(2分)。

(4选3,每点2分。

计6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37.(1)俄罗斯由于全球变暖,可耕地面积扩大,小麦产量提高;大部分小麦产区纬度高于美国,小麦生长期长,质量好;距离亚洲非洲小麦市场更近,运输线路短;人口数量少,国内需求少,商品率高;地广人稀,土地价格低;冬季寒冷漫长,病虫害少。

(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2)A产区位于东欧平原,受西风影响,气温降水条件较稳定;(2分)D产区离冬季风源地近,生长期短,易受低温冷害影响(2分)或受季风气候影响不稳定,多旱涝灾害(3)河北挑战最大(1分)。

黑龙江哈三中2018-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黑龙江哈三中2018-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黑龙江哈三中2018-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哈三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

”该描述应符合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尚贤,后者主张德治 C.前者主张霸道,后者主张王道 D.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军功 3.一位先秦的思想家认为:齐桓公致力于联系诸侯,维护封建秩序,是一位尊规守道的好君主。

晋文公虽然协助周天子平定叛乱,却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大逆不道的人。

这位思想家属于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4.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从中可以看出 A.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B.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C.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 D.两者意思完全一样 5.汉初极力削弱秦代遗留下来的酷吏传统,其推崇的理想治国者既不同于“法治”之能吏,也不同于“礼治”之君子,而是推崇“清净慈祥”的“长者”。

这说明当时理想的治国理念是 A.外儒内法,大一统 B.无为而无不为 C.仁为本,为政以德 D.礼法并施 6.佛教宣扬“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据此判断,佛教和心学的关系是 A.心学是对佛教的继承发展 B.佛教与心学本质一样 C.佛教之中包含了心学的思想 D.心学思想受到佛教影响 7.《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 A.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 B.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 C.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去体会理 D.要“存天理,灭人欲”8.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验收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学者提出西周某政治制度实属“武装殖民”。

该制度是指A.内外服制度B.分封制C.宗法制D.井田制2、《左传》记载:(周)平王死,(周)桓王将使虢公执政,剥夺郑伯的权力,郑伯不满,派祭足帅师在夏季麦熟时取温之麦,秋季又取成周之禾。

“温”、“成周”最有可能位于现在的A.陕西境内B.山西境内C.河南境内D.山东境内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这说明A.春秋时周礼尚未遭破坏B. 春秋比战国时期社会更有序C.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D.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4、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

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

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

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B.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C.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D.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5、郑人游于乡校,批评执政,有然明者建议子产(郑子产,郑国卿)毀掉乡校。

子产说:“何为?夫人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毀之?”郑子产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重视民意和與论C.有意加强中央集权D.具有早期民权观念6、一般来说,当人对社会变迁感到难以适应时,可能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1)利用原有的行为规范。

(2)提出自己的行为方式、并努力使它为社会所采用。

(3)用各种反社会的言论和行为,以攻击现存的社会秩序。

孔子采取的方式是A.(1)B.(2)C.(1)(2)D.(1)(2)(3)7、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战国中后期,孟子提出“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强调:“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这可以说明()A. 法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 人们渴望统一安定的历史诉求C. 诸子百家思想走向相互融合D. 中央集权体制确立的历史必然2.如图为中国古代某时期酿酒画像砖拓片,图中除了劳作的诸人外,右上角另有一人,宽袍大袖,与其他几人紧身窄袖的装束不同,坐于一侧,似为监视劳作,上有仓房。

据此判断图中描绘的是()A. 西周工商食官的经营方式B. 战国时期个体的家庭副业C. 东汉豪强地主的手工作坊D. 元朝世代相袭的匠籍制度3.唐代诗人元稹说:“予始与乐天(白居易)同校秘书之名,多以诗章相赠答……二十年间,禁省(宫廷)、观寺、邮候(旅店)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下层百姓)之口无不道。

……其甚者,有至于盗窃名姓,苟求自售,杂乱间厕,无可奈何。

”这反映出()A. 市民阶层生活丰富多彩B. 诗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C. 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取向D. 唐朝政府开放的文化政策4.吾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

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材料划线处应为()A. 汉制B. 唐制C. 宋制D. 明制5.1718年,年过六旬的康熙皇帝在谈话中抱怨说:“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

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

”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 清初人口的爆炸性增长B. 中国疆域版图的进一步扩大C. 清朝监察体系细密严格D. 君主专制体制的进一步强化6.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来往于中国和墨西哥之间。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卷(参考答案)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卷(参考答案)

文科综合历史第1页(共3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教育有相当规模的发展。

(6分)启示:要重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政府要重视和推行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扶持各种形式的大众教育的发展;教育与科技要紧密结合。

(9分,任答3点即可)示例2论题: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

(2分)阐释: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遭受了空前的民族灾难。

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甲午战争之前,只有少数先进分子开始有所觉察。

甲午战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使中国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进行变法,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革命运动,以期改革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亡。

示例3论题:五四运动时期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

(2分)阐释: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期间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10分)示例4论题: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2分)阐释: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绝境之中,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实现第二次合作,同时得到国内其他爱国党派的全。

最新历史高考-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历史 精品

最新历史高考-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历史 精品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2018学年高三年级十二份月考试题历史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面是对夏、商、西周国王的评述,正确的是()A.禹把“公天下”变为“家天下”B.商纣王使得“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C.人民诅咒夏桀“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D.周厉王作炮烙之刑残害人民2.导致战国七雄争霸格局形成的直接因素有()①各国的变法运动②田氏代齐③法家思想的出现④三家分晋A.①②B.①③④C.①④D.②④3.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显著趋势是()①铁器和牛耕的作用②诸侯兼并趋向统一③封建制度逐步确立④民族融合出现A.②③④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容易导致世累公卿的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的制度是()A.刺史制度B.封国制度C.察举制度D.科举制度5.下列哪些制度,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A.“初税亩”和《法经》B.“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C.均田制D.编户制度6.下列制度直接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是()A.“燔诗书而明法令”B.“由官府办学,严禁私学”C.“书同文,行同伦”D.郡县制7.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是()A.《夏小正》B.“太初历”C.《大衍历》D.《授时历》8.对战国、秦汉民族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的民族是()A.突厥族B.西域各族C.匈奴族D.越族9.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的史书是()A.《汉书》B.《后汉书》C.《史记》D.《诗经》10.夹纻技术应用于()A.铸铁处理工艺B.青铜铸造工艺C.陶瓷工艺D.漆器工艺11.下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们发明了淬火技术,使铁器更加坚硬B.百练钢技术已经相当成熟C.普遍采用抛光、焊接等工艺D.煤广泛地用于冶炼行业12.以下著名思想家中,在古代朴素唯物思想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有()①荀子②王充③范缜④葛洪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3.下列工具,解放了人力的是()A.东汉的水排,唐朝的筒车B.东汉的水排,三国的翻车C.三国的翻车,唐朝的曲辕犁D.西汉的耧车,唐朝的曲辕犁图一和图二分别是隋朝和元朝开凿的运河示意图。

2018年哈三中二模历史答案

2018年哈三中二模历史答案
点睛:庞大的福利烤制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对高新技术的投入,成为社会持续充分发的障碍。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凸显。同时助长了社会成员的闲散性,福利制度被讥讽为“培养懒汉的制度”
1、【解析】材料大意为:强大国家的民众,父亲送他的儿子去当兵,哥哥送他的弟弟去当兵,妻子送她的丈 夫去当兵,他们都说:“不能得到敌人的首级不要回来! ”。结合所学可知秦国实行军功爵制虔,用重赏鼓 励人民在战争中杀敌立功,使得秦国形成了功利思想盛行的风气,因而秦国之民遇有战事才会出现“父遗其 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的现象?故A项正确? B项只是表面现象,故B项排除? 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5、根据材料,梁启超不认为自己所著的《戊戌政变记》全为信史。原因是“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作为历史的亲历者,也会有个人主观情感的影响。说明辨析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需结合史料特征理性分析史料的价值。所以A正确。《戊戌政变记》虽然有将事实放大的部分,但是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所以B错误。C与材料无关,年代久远与历史真相是否模糊不清没有必然联系。所以D错误。
点睛:本题抓住关键词“每个人和每个阶层都恪守咅自的行为准则和法律权限”即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 答案。
11.【答案】A【解析】材料“来自殖民地的收入、庞大的资本输出和对外贸易,使英国获得巨额利润”“英国由一个典型的工业国变成了典型的食利国”反映了 19世纪后期的英国通过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获得巨额的财富?但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资本家宁愿把大量的资本输出国外,也不愿用于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因此渐渐地逝去了“世界工厂”的地位。故A项正确。社会风气日益败坏与材料相关。但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故B排除。垄断组织已经形成,故C项排除。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政局动荡社会不安的结论,故D项排除。

202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18级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18级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18级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含答案)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共46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共13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郑国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而与王室关系密切,此后周平王想启用虢公为卿士,但遭到郑国反对。

平王为取信于郑国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人质,史称周郑交质。

这反映出A. 郑庄公为春秋首霸B. 周郑地位平等C. 周郑双方注重信义D.王室地位下降25.汉武帝时期,在各地分设盐官37处,铁官49处,严禁私人染指盐铁行业,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 与无为而治思想相配合C. 提高商人政治地位D. 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6.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造成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选官制度的变革B. 儒学地位的动摇C. 自然经济的发展D. 国家疆域的变迁27.明朝初期,人们的服装朴实俭约甚至刻板,晚明时期,小康人家衣饰上无大红色不穿,就连婢女也非大红衣饰不可,一些教坊司乐工的穿戴竟与朝臣无异。

这说明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 经济变动带来风尚变迁C. 中央集权不断弱化D. 宋明理学影响日常生活28.公元前440年,雅典城邦的司库官被控挪用公款,在未经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公民大会便将其中十位成员判处死刑。

最新 【历史】黑龙江省哈三中2018学年高三2018月月考 精品

最新 【历史】黑龙江省哈三中2018学年高三2018月月考 精品

哈三中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②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④“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这句话的意思是主张A.克己复礼B.仁者爱人C.兼爱非攻D.与时俱进3.《吕氏春秋》记载:“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力专一。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对这段材料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①主张舍本逐末②倡导无为而治③力求社会稳定④维护农民利益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提到:“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尤非所谓知理者也。

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闻延祚。

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依据这段材料可以提取的信息是A.柳宗元反对实行郡县制B.柳宗元认为秦朝亡于暴政C.魏、晋实行分封制D.唐朝因分封建诸侯而基业巩固5.根据下列表格,北宋赋税结构的变化反映出①北宋农业生产日益萎缩②北宋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政府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年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这反映了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纲常名教B.提倡个性自由C.反对迷信权威D.否定传统文化7.历史学习小组根据所搜集的近代中国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史料,列出各自的研究题目,出现明显错误的是A.浅议近代中国工业的起步——洋务运动B.论《南京条约》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冲击C.从居住大院和里弄住宅了解中国近代民居D.从轮船招商局的兴衰探究中国近代航运史8.中国传统政治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测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测试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度哈三中高三第二次验收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古语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等说法,这些说法本质上反映了A.忠孝观念是统治者治国之本B.儒家思想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C.齐家治国是孝子的最高追求D.家国同构是古代社会显著特征2.《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

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

”这表明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3.有人评论说:“《诗经》使诗成为表达商人、周人宗族伦理情感和乡土情蕴的最好形式,举凡是他们的念亲、爱国、思旧、怀乡等各种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表达。

它让人看到,周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就是一个既没有幻想错综的神怪故事,也没有张皇幽渺的浪漫色彩的平凡人间世界。

”这表明《诗经》A.注重描写人的内心世界B.蕴涵人文主义精神C.具有深厚浪漫主义色彩D.引领诗歌发展方向4.先秦诸子理论着眼的角度和论述的根据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认为应该由独一无二的君主来治理天下。

这反映出A.只有君主专制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B.结束分裂实现集权已成为诸子共识C.先秦诸子阶段属性没有本质上区别D.诸子希望恢复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5.《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开始使用金属工具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C.赋税制度重大改革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6.“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

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

”这段材料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对另一学派的批评言论,这两个学派分别是A.墨家和儒家B.儒家和道家C.法家和儒家D.墨家和法家7.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一书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最新高考历史(精选试题)练习主题三 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中国传统文化

最新高考历史(精选试题)练习主题三 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中国传统文化

主题三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中国传统文化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广东佛山一模,24)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大行封建,建都洛邑,制作典章礼乐,七年归政成王。

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

这主要反映了()A.周公为后世确立了道德规范B.古人对周公维护社会稳定的肯定C.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D.中央政府政治上控制地方的需要答案:C解析:周公制作的典章礼乐仅适合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即“礼崩乐坏”,因而周公被视为圣人并不是因为周公作礼为后世确立了道德规范,故A项错误;材料中周公平定三监,有利于社会稳定,但这仅对西周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可能是后世统治者和学者视周公为圣人的原因,故B项错误;春秋以后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的原因在于周公作礼,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反映了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故C项正确;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中央未对地方实行有效的控制,因而这并非后世统治者和学者将周公视为圣人的原因,故D项错误。

2.(2018河南洛阳第一次统一考试,1)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答案:B解析:孔子倡导的君子之道只反映出士阶层的思想品格,故A项错误;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孔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即从自己做起,大力倡导君子之道,故B项正确;孔子倡导的君子之道只是思想品格的要求,而非政治主张,故C项错误;君子之道只是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故D项错误。

3.(2018广东揭阳水平考试,24)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的论述,说明()A.孟子强调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B.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的C.孟子认为臣子应该尊重和劝谏君主D.君主地位尊贵,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答案:B解析:据材料“君有过则谏……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君臣互相尊重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的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不仅反映臣子应该尊重和劝谏君主,而且也主张君臣互相尊重,故C项错误;材料“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说明臣子并不是只有服从的义务,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验收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学者提出西周某政治制度实属“武装殖民”。

该制度是指A.内外服制度B.分封制C.宗法制D.井田制2、《左传》记载:(周)平王死,(周)桓王将使虢公执政,剥夺郑伯的权力,郑伯不满,派祭足帅师在夏季麦熟时取温之麦,秋季又取成周之禾。

“温”、“成周”最有可能位于现在的A.陕西境内B.山西境内C.河南境内D.山东境内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这说明A.春秋时周礼尚未遭破坏B. 春秋比战国时期社会更有序C.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D.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4、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

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

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

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B.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C.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D.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5、郑人游于乡校,批评执政,有然明者建议子产(郑子产,郑国卿)毀掉乡校。

子产说:“何为?夫人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毀之?”郑子产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重视民意和與论C.有意加强中央集权D.具有早期民权观念6、一般来说,当人对社会变迁感到难以适应时,可能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1)利用原有的行为规范。

(2)提出自己的行为方式、并努力使它为社会所采用。

(3)用各种反社会的言论和行为,以攻击现存的社会秩序。

孔子采取的方式是A.(1)B.(2)C.(1)(2)D.(1)(2)(3)7、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A.打倒封建阶级B.加速社会流动C.推动士阶层兴起D.保障社会平等8、庄子说:“有天道,有人道。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与此意相符的是A.万物齐一B.超然旁观C.鄙视权威D.顺应自然9、《吕氏春秋》中载:“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

”这一观念A.充分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B.可为反君主专制提供依据C.与当时的指导思想相违背D.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0、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

”其中第一次“大革命”主要是指A. 开创“家天下”的皇位世袭制B.废除宗法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D.在全国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11、下表为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单位:件),据此表可知A.农业中心区域发生转移B. 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发展C.铁犁技术已经普及全国D.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日臻完善12、公元前115年,汉武帝推行均输法,规定所有贡品均按照当地市价,由政府统一采购,然后由官办的运输机构运往其他不出产此类物品的地区高价出售。

这一举措A.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B.维护了百姓生产生活稳定C.实现了国家对物价的管制D.保证了对匈奴战争的胜利13、《通考·职官》曰:“至后汉则(尚书更)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

”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尚书职权的扩大B.专制皇权的加强C.三公权力的削弱D.中枢体系的调整14、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和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曲辕犁的发明和推广B. 新农作物在江南引种C.经济重心南移的促进D.北民因动乱大批南迁15、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南朝开始推行的“轮番上役”的制度被北朝所采用,大致每个工匠每年服役2个月,在此基础上,南北朝又差不多推行了雇佣工匠的制度。

这表明A.官营手工业地位被民营所取代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C.国家分裂阻碍手工业发展进步D.民族融合加强推动了政策调整16、在陏和唐初,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每日上午在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

由此可见,隋至唐初A.实行三省六部制B.决策与行政分离C.实行集体宰相制D.决策权归门下省17、唐宪宗以后,尽管具有或实或虚的旧族高门背景的宰相有所增加,但依靠门荫出身的宰相人数急剧减少,高官子弟凭借门荫而致高位的状况已成过去。

这说明A.贵族失去进入上层统治机构的资格B.以才学为标准的选官原则进一步贯彻C.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完成D.科举选官制度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拥护18、有学者认为,宋初统治者制定了一套“防弊”之政。

其防弊之政的第一原则是收权,尽量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第二原则是分权,尽量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

宋初措施主要体现第一原则的是A.委任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B.众建诸侯而少其力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D.中央设置二府三司19、宋代“天子耳目,寄于台谏”,鼓励台谏言事,即使冒犯了皇帝或宰相也不予重责。

其主要动机在于A.防范大臣专权B.倡导君臣共治C.彰显德治精神D.预防决策失误20、宋代以后,“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情形比前代更为严重。

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中央集权弱化B.生产工具改进C.土地政策调整D.重农抑商强化21、胡适在评论中国古代的某思想流派时说:“(它)挂着儒家的招牌,实是禅宗、道教、佛教的合产品……但其中的主要观念却是古来道教的自然哲学里的天道观念。

”这一流派A.研究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行为准则B.从哲学高度论证伦理纲常的合理性C.提出与佛道学说对立的新儒学理论D.探寻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的明理方法22、《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

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理由应是A.宋代文艺更多在士大夫阶层繁荣,而非在资产阶级中复兴B.宋代自然经济仍占主体,而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C.两者的内容和所处背景很大不同,不是并行等值的发展D.宋代不是中国古代与近代的衔接期,并不标志着重大的思想变革23、明清两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作出详细的规定。

这直接有利于A.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完善监察体系,有效杜绝腐败D.行政与监察分权制衡24、明初,景德镇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很快衰落下去。

到清代,官窑仅6座,民谣的规模和产量远胜官窑。

这反映出景德镇制瓷业中A.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落后B.雇佣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C.官私手工业的地位发生变化D.民营企业采用标准化生产25、有学者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成为中国社会上的普遍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

“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重商已成为社会共识B.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D.商人地位普遍高于儒士26、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普查户口,编成户口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各户的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照人们的职业分为军、民、匠三大类、这一措施便于A.抑制土地兼并B.发展商品经济C.调和阶级矛盾D.强化社会控制27、清朝前期,广东地区“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它种(棉花,甘蔗,桑树)以为利。

”这一做法将会导致A.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政府放弃传统农业政策C.人多地少矛盾得以解决D.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28、“圣人所能者,夫妇之不肖可以与能,勿下视世间之夫妇为也。

……妇之不能者,则虽圣人亦必不能,勿高视一切圣人为也。

”这位思想家A.主张男女平等B.倡导个性自由C.推崇理性判断D.否定孔子价值29、唐子曰:“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而反不谓之贼乎?”可见,唐甄A.提倡君臣共治天下B.反对传统君臣之道C.否定君主专制统治D.肯定社会平等观念30、在儒家传统里,—个思想性的人物,支持他生活的一个最强烈因素不是思想本身的探索,而是历史文化的使命和社会风教的责任。

据此,儒家更关注A.得君行道B.著书立说C.历史研究D.世界影响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3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隋唐时期,形成了由律、令、格、式四种形式构成的法律体系。

律为惩罚犯罪行为的刑法典。

令是正面规定的规章制度条例。

格主要是皇帝以制赦形式不断颁布的禁令汇编,相当于律的补充与变通。

式为各种章程细则,补令所不及。

这四种形式起源较早,至隋唐始并行而收互相补充之效。

唐高宗初年颁行《永徽律》。

当时在制定律文的同时,又命大臣为律文作疏证解释,阐明疑义,剖析内涵,成《律疏》30卷。

唐律分为十二篇:名例律(即总则)、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

这一分类法源余北齐,影响直到明初。

名例律首列“十恶”,即常赦所不原的十项大罪,具体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唐律还以儒家丧服礼中的五服作为量刑定罪的重要标准,……犯罪连坐,先亲后梳。

亲属间犯罪,虽行为相同,而视其亲疏量刑大异。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法律的特点。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代法律的影响。

(6分)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仲舒由于承借了最具繁衍性的阴阳家思想,而创出一套天人哲学的大系统,使他能在与各家的竞争中得到胜利,也使他成为前汉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大的思想家。

但是,先秦儒家的真精神,以及思想最具创意的部分,由于无法和专制体制相整合,也断送在他的手中。

这个真精神就是人文或人本主义,这个最具创意的部分,就是心性之学,这是儒学的大本大源,也是儒家最具特色的部分。

材料二——以上材料均出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提炼材料一中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叙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一些“专业化农业区”主要依赖外地提供商品粮,均使商品流通规模继续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