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基础知识幻灯片
合集下载
外科学ppt课件
![外科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b7f10f26fff705cd170a76.png)
可编辑课件PPT
7
外科学与分子生物学
基因诊断和治疗及临床应用前景
可编辑课件PPT
8
一、基因诊断
直接检查基因的存在状态或缺陷,从转 录或翻译水平分析基因的功能,从而对 人体状态与疾病作出诊断
二、基因治疗
用正常或者野生型基因置换致病基因, 纠正基因功能异常
可编辑课件PPT
9
三、临床应用前景 1、 探讨病因和发生机制 2、 诊断 3、 治疗 1 基因治疗 2 药物设计 3 器官移植 4、 预防 5、 问题与展望 (1) 基因诊断属于体外,无危害,发展趋势是
自动化、程序化、非标记物化和多病种化 (2) 基因治疗
可编辑课件PPT
10
第二章 无菌术
是针对感染来源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包 括:
1、 无菌术:将全部活的微生物消灭的 方法,物理方法
2、 抗菌术:(消毒)杀灭病源微生物 和其他有害的微生物,化学方法
3、 有关的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
可编辑课件PPT
外科工作范围不断发生变化,与其他 临床学科有许多交叉。
可编辑课件PPT
4
一、疾病 1、 损伤 2、 感染 3、 肿瘤 4、 畸形 5、 内分泌功能失调 6、 寄生虫病 7、 其他如肠梗阻 外科疾病和内科疾病是相对的,外科患者不一定
都要手术治疗;内科病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也可能 需手术;原来认为应该手术的疾病,现在可用非 手术治疗。
成分失调:ECF是渗透微粒的数量小,不会造 成对ECF渗透压的明显影响,仅造成成分失调
可编辑课件PPT
19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一) 等渗性缺水 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
的丧失,Na+正常,KCF渗透压正常, ICF不外移。 病因: 1、 消化液的急性丧失 2、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者软组织内
外科手术基础知识PPT课件
![外科手术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fa685cff00bed5b9f31d62.png)
内容:血、液体、气体 部位:缝合口、吻合口
❖ 缝外科术语词汇
瘘
疾病、病理状态(并发症),诊断术语
体腔 — 体腔(内瘘) ;体腔 — 体外(外瘘)
按器官
﹡食道瘘 ﹡支气管瘘 ﹡十二指肠瘘 ﹡空肠瘘 ﹡回肠瘘
﹡结肠瘘 ﹡胆瘘 ﹡胰瘘 ﹡膀胱瘘 ﹡等等
10
常用外科术语词汇
22
生物止血
凝血酶 ✓ FS
23
重点介绍
引流
24
引流物 —— 原因
1. 创 面 渗 血、出 血 2. 创 面 渗 出 3. 吻合口、缝合处的漏 4. 创 面 炎 症 反 应 5. 创 面 感 染
25
引流物 —— 内容
﹡血液 ﹡血清 ﹡淋巴液 ﹡胆汁 ﹡胰液
﹡肠液 ﹡尿液 ﹡脓液 ﹡气体 ﹡其他
窦道
两种含义
1. 瘘的同义词 2. 瘘的管道部分
特点:时间长 — 慢性 管壁厚 常有坏死组织、脓液、分泌物 可能有上皮组织(粘膜、表皮)
11
常用外科术语词汇
积血、积液
—血、液体在体内的积聚
体腔(胸腔、腹腔、脑室等) 创口内
12
常用手术术语词汇
显露(暴露) 解剖 分离(游离) 钳夹 切开(切割) 剪
粘连
后果
1. 梗阻 2. 疼痛 3. 功能障碍
35
粘连
防治粘连的根本 ——恢复(浆、滑)膜化
处理方法
❖ 目前没有更好办法 透明质酸钠—只对关节腔有效 ✓ FS — 目前最好
36
重点介绍
愈合
37
愈合
愈合过程 — 止血、组织的修复 纤维蛋白在组织的修复中发挥重要 作用— 支架、趋化 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 生长,肉芽组织形成是愈合的主要 机制 纤维蛋白吸收(8~18天)
❖ 缝外科术语词汇
瘘
疾病、病理状态(并发症),诊断术语
体腔 — 体腔(内瘘) ;体腔 — 体外(外瘘)
按器官
﹡食道瘘 ﹡支气管瘘 ﹡十二指肠瘘 ﹡空肠瘘 ﹡回肠瘘
﹡结肠瘘 ﹡胆瘘 ﹡胰瘘 ﹡膀胱瘘 ﹡等等
10
常用外科术语词汇
22
生物止血
凝血酶 ✓ FS
23
重点介绍
引流
24
引流物 —— 原因
1. 创 面 渗 血、出 血 2. 创 面 渗 出 3. 吻合口、缝合处的漏 4. 创 面 炎 症 反 应 5. 创 面 感 染
25
引流物 —— 内容
﹡血液 ﹡血清 ﹡淋巴液 ﹡胆汁 ﹡胰液
﹡肠液 ﹡尿液 ﹡脓液 ﹡气体 ﹡其他
窦道
两种含义
1. 瘘的同义词 2. 瘘的管道部分
特点:时间长 — 慢性 管壁厚 常有坏死组织、脓液、分泌物 可能有上皮组织(粘膜、表皮)
11
常用外科术语词汇
积血、积液
—血、液体在体内的积聚
体腔(胸腔、腹腔、脑室等) 创口内
12
常用手术术语词汇
显露(暴露) 解剖 分离(游离) 钳夹 切开(切割) 剪
粘连
后果
1. 梗阻 2. 疼痛 3. 功能障碍
35
粘连
防治粘连的根本 ——恢复(浆、滑)膜化
处理方法
❖ 目前没有更好办法 透明质酸钠—只对关节腔有效 ✓ FS — 目前最好
36
重点介绍
愈合
37
愈合
愈合过程 — 止血、组织的修复 纤维蛋白在组织的修复中发挥重要 作用— 支架、趋化 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 生长,肉芽组织形成是愈合的主要 机制 纤维蛋白吸收(8~18天)
外科学PPT课件
![外科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74cd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c.png)
确保手术视野清晰。
手术剪
用于分离和剪断组织。
手术针和线
用于缝合伤口。
手术镊
用于夹持和提起组织或器官。
手术技术和方法
开放手术
通过切口进入体腔或组织,适用于较大的病 变或器官切除。
移植手术
将器官或组织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 。
微创手术
通过小切口或使用内镜进行手术,具有创伤 小、恢复快的优点。
显微手术
03
外科疾病概述
感染性疾病
总结词
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
详细描述
感染性疾病是外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类,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这 些疾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如脓肿切开引流、病灶切除等。
肿瘤性疾病
总结词
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
VS
详细描述
肿瘤性疾病也是外科疾病中的重要一类, 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常见的良性肿 瘤有脂肪瘤、血管瘤等,恶性肿瘤如肺癌 、胃癌、肝癌等。手术切除是治疗肿瘤性 疾病的重要手段。
外科学的重要性
外科学对于保障人类健康、治疗疾病 和恢复器官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外科学的历史和发展
外科学的历史
外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 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各种外科手术方法 来治疗创伤和疾病。随着医学科学的 发展,外科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医 学学科。
外科学的发展
外科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外科学概述 • 人体解剖学基础 • 外科疾病概述 • 外科手术基础 • 外科疾病的治疗 • 外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01
外科学概述
外科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外科学的定义
手术剪
用于分离和剪断组织。
手术针和线
用于缝合伤口。
手术镊
用于夹持和提起组织或器官。
手术技术和方法
开放手术
通过切口进入体腔或组织,适用于较大的病 变或器官切除。
移植手术
将器官或组织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 。
微创手术
通过小切口或使用内镜进行手术,具有创伤 小、恢复快的优点。
显微手术
03
外科疾病概述
感染性疾病
总结词
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
详细描述
感染性疾病是外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类,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这 些疾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如脓肿切开引流、病灶切除等。
肿瘤性疾病
总结词
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
VS
详细描述
肿瘤性疾病也是外科疾病中的重要一类, 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常见的良性肿 瘤有脂肪瘤、血管瘤等,恶性肿瘤如肺癌 、胃癌、肝癌等。手术切除是治疗肿瘤性 疾病的重要手段。
外科学的重要性
外科学对于保障人类健康、治疗疾病 和恢复器官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外科学的历史和发展
外科学的历史
外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 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各种外科手术方法 来治疗创伤和疾病。随着医学科学的 发展,外科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医 学学科。
外科学的发展
外科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外科学概述 • 人体解剖学基础 • 外科疾病概述 • 外科手术基础 • 外科疾病的治疗 • 外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01
外科学概述
外科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外科学的定义
外科学基础知识优秀课件
![外科学基础知识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61ce7d5901020206409c07.png)
14
手术进行过程中,手术人员避免向手术区咳嗽或打喷嚏 ;应随时警惕有无灰尘、小昆虫或汗珠落人手术区内。
参观手术人员不可贴近手术人员或站高于手术台平面, 不得随意在室内来回走动;禁止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急 性化脓性感染者进入手术室;进人手术室前应先更换手 术室的参观衣、鞋,并戴好口罩、帽子。
15
(二)手术的一些基本操作
(1)穿无菌手术衣:穿手术衣过程中,注意勿将衣服的外面对向自 己或触碰到其他物品及地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得碰触衣服的外面。
(2)戴无菌手套:尚未戴无菌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套口向外 翻折的部分,不可叠到手套的外面;已戴一只手套的手,不可接触 另一手套的内面和未戴手套的手。
9
(二)患者手术区的准备
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时,应先退一步,侧过身, 背对背地转身到另一位置,以防止污染。
做皮肤切口前及缝合皮肤的前后,应再次用酒精或苯扎 溴铵溶液消毒皮肤。
手术前后清点器械敷料 皮肤切口边缘应以大纱布垫或无菌巾遮盖,并用巾钳固
定;切开空腔脏器前,先用盐水纱布垫保护好周围组织 ,以防止或减少内容物溢出造成污染。
2.气体熏蒸法
(l)甲醛气体熏蒸法:常用于丝线、纤维内窥镜、精密仪器、 手术野照明灯、电线等消毒
熏蒸1小时以上可达消毒目的
灭菌时间为6-12小时。
(2)环氧乙烷(过氧乙烯)熏蒸法:常用于各种导管、仪器
及器械等不耐湿、热物品的消毒。
8
二、手术人员和病人的准备
(一)手术人员的准备 1.一般准备
不准在手术人员的肩以上、腰以下和背后传递手术器械、 敷料和用品,坠落手术台边或无菌巾单以外的器械物品 等,不准拾回,若要再用需重新消毒。
术中如发现手套破损或接触到非无菌区,应及时更换; 衣袖如碰触有茵物品,应加套无菌袖套或更换手术衣
手术进行过程中,手术人员避免向手术区咳嗽或打喷嚏 ;应随时警惕有无灰尘、小昆虫或汗珠落人手术区内。
参观手术人员不可贴近手术人员或站高于手术台平面, 不得随意在室内来回走动;禁止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急 性化脓性感染者进入手术室;进人手术室前应先更换手 术室的参观衣、鞋,并戴好口罩、帽子。
15
(二)手术的一些基本操作
(1)穿无菌手术衣:穿手术衣过程中,注意勿将衣服的外面对向自 己或触碰到其他物品及地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得碰触衣服的外面。
(2)戴无菌手套:尚未戴无菌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套口向外 翻折的部分,不可叠到手套的外面;已戴一只手套的手,不可接触 另一手套的内面和未戴手套的手。
9
(二)患者手术区的准备
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时,应先退一步,侧过身, 背对背地转身到另一位置,以防止污染。
做皮肤切口前及缝合皮肤的前后,应再次用酒精或苯扎 溴铵溶液消毒皮肤。
手术前后清点器械敷料 皮肤切口边缘应以大纱布垫或无菌巾遮盖,并用巾钳固
定;切开空腔脏器前,先用盐水纱布垫保护好周围组织 ,以防止或减少内容物溢出造成污染。
2.气体熏蒸法
(l)甲醛气体熏蒸法:常用于丝线、纤维内窥镜、精密仪器、 手术野照明灯、电线等消毒
熏蒸1小时以上可达消毒目的
灭菌时间为6-12小时。
(2)环氧乙烷(过氧乙烯)熏蒸法:常用于各种导管、仪器
及器械等不耐湿、热物品的消毒。
8
二、手术人员和病人的准备
(一)手术人员的准备 1.一般准备
不准在手术人员的肩以上、腰以下和背后传递手术器械、 敷料和用品,坠落手术台边或无菌巾单以外的器械物品 等,不准拾回,若要再用需重新消毒。
术中如发现手套破损或接触到非无菌区,应及时更换; 衣袖如碰触有茵物品,应加套无菌袖套或更换手术衣
外科基本知识PPT课件
![外科基本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f6907df90f76c661371ab4.png)
3
近代外科学的五个里程碑 止血;止痛;伤口感染;输血;器官移植。
4
无菌术
无菌术 运用灭菌和消毒的方法,制定严格的操作规则和管理制
度,以保证外科手术和各种诊疗操作不受外源性感染的措 施。
灭菌 系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 系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并不要求 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灭菌法一般用物理方法进行,消毒法则用化学方法。(物 理灭菌,化学消毒)
成人选择性手术,麻醉前12小时内禁食、4小时内禁饮。准备着重于消除病人对麻醉的顾虑。 麻醉前还应检查和准备麻醉时必需的器械和药品。。
13
麻醉前用药 麻醉前用药目的:①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紧张情绪。
②提高痛阈,增强止痛效果。③ 减少口腔和呼吸道的分 泌物,以便于麻醉操作和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④抑制 迷走神经反射,预防手术中发生呕吐,心律失常或心跳 骤停的意外。 常用麻醉前用药 • 1.镇静催眠药与安定药:均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及 肮掠厥作用,并能预防局麻药的毒性反应,常用者有苯 巴比妥钠、安定、异丙嗪等。
3.火烧法: 在紧急情况下,金属器械的灭菌可用此法。
6
消毒法 1.药液浸泡消毒法 :锐利器械、内腔镜等不适于热 力灭菌的器械,可用化学药液浸泡消毒。 常用消毒剂:(1)1:1000 新洁尔灭溶液;
(2)70%酒精;(3)10%甲醛溶液;(4)2%戊二醛 水溶液 ;(5)1:1000洗必泰溶液 。 2.甲醛蒸气熏蒸法 :
2
(三)肿瘤 如肝癌、结直肠癌、乳癌、肾癌、骨肉瘤 等。
(四)畸形 先天性畸形,例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 病、肛管直肠闭锁等,后天性如烧伤瘢痕, 小儿麻痹后遗症。
(五)其他性质的疾病 常见的有器官梗阻如肠梗阻、 尿路梗阻等;血液循环障碍如下肢静脉曲 张、门静脉高压症等;结石形成如胆石症、 尿路结石等;内分泌功能失常如甲状腺功 能亢进症等。
近代外科学的五个里程碑 止血;止痛;伤口感染;输血;器官移植。
4
无菌术
无菌术 运用灭菌和消毒的方法,制定严格的操作规则和管理制
度,以保证外科手术和各种诊疗操作不受外源性感染的措 施。
灭菌 系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 系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并不要求 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灭菌法一般用物理方法进行,消毒法则用化学方法。(物 理灭菌,化学消毒)
成人选择性手术,麻醉前12小时内禁食、4小时内禁饮。准备着重于消除病人对麻醉的顾虑。 麻醉前还应检查和准备麻醉时必需的器械和药品。。
13
麻醉前用药 麻醉前用药目的:①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紧张情绪。
②提高痛阈,增强止痛效果。③ 减少口腔和呼吸道的分 泌物,以便于麻醉操作和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④抑制 迷走神经反射,预防手术中发生呕吐,心律失常或心跳 骤停的意外。 常用麻醉前用药 • 1.镇静催眠药与安定药:均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及 肮掠厥作用,并能预防局麻药的毒性反应,常用者有苯 巴比妥钠、安定、异丙嗪等。
3.火烧法: 在紧急情况下,金属器械的灭菌可用此法。
6
消毒法 1.药液浸泡消毒法 :锐利器械、内腔镜等不适于热 力灭菌的器械,可用化学药液浸泡消毒。 常用消毒剂:(1)1:1000 新洁尔灭溶液;
(2)70%酒精;(3)10%甲醛溶液;(4)2%戊二醛 水溶液 ;(5)1:1000洗必泰溶液 。 2.甲醛蒸气熏蒸法 :
2
(三)肿瘤 如肝癌、结直肠癌、乳癌、肾癌、骨肉瘤 等。
(四)畸形 先天性畸形,例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 病、肛管直肠闭锁等,后天性如烧伤瘢痕, 小儿麻痹后遗症。
(五)其他性质的疾病 常见的有器官梗阻如肠梗阻、 尿路梗阻等;血液循环障碍如下肢静脉曲 张、门静脉高压症等;结石形成如胆石症、 尿路结石等;内分泌功能失常如甲状腺功 能亢进症等。
《外科基础知识》课件2
![《外科基础知识》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0a6d53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c.png)
通过手术直接切除病变组织或修复损伤。 适用于大多数外科疾病。
通过微创手段,如导管、支架等,对病变 部位进行治疗。适用于血管、消化等系统 疾病。
放疗和化疗
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
通过放射线和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或抑制 其生长。适用于肿瘤疾病。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或修改基因来治疗疾病 。适用于某些罕见疾病和遗传性疾病。
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
术后护理
手术后需定期换药、拆线,观察伤口愈合情 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手术情况,制定合理 的饮食计划,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康复指导
根据手术部位和病情,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 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心理辅导
手术后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需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
外科治疗的新技术和进展
机器人手术
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精细的手术操作,提高 手术准确性和安全性。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制作定制的植入物、假肢等, 提高治疗效果。
组织工程
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和生物材料构建组织和 器官,为移植治疗提供新的来源。
基因编辑技术
如CRISPR-Cas9等,为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提 供可能。
03
外科疾病概述
外科疾病的分类和特点
外科疾病的分类
根据发病部位、病因、病程等因素, 外科疾病可分为创伤、感染、肿瘤、 畸形等多种类型。
外科疾病的特点
外科疾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强调早 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同时需注意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阑尾炎
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需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治疗以手术 切除阑尾为主。
《外科基础知识》ppt课件
外科学说课PPT课件
![外科学说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a391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b.png)
等。
未来外科学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外科学将朝着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新的治疗手段和技术将不断涌现,如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和组织工程等, 为外科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然而,未来的外科学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技术难度大、成本高昂、 伦理和法律问题等。同时,如何将新的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治 疗效果和安全性,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 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
05
外科学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种类繁多,包括抗生素、抗炎药、 镇痛药、抗凝药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
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依从性密切相关,因此应向 患者详细说明用药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治
对于某些慢性疾病或晚期疾病,其他治疗手段可能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 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06
外科学病例分析
病例一:阑尾炎手术
阑尾炎概述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通常需要手 术治疗。
病例描述
患者男性,3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就诊, 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手术过程
手术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 好。
根据感染的部位和病原体类型,感染 性疾病可分为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肿瘤性疾病
01
02
03
肿瘤性疾病
是指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形 成的肿块,可分为良性肿 瘤和恶性肿瘤。
肿瘤性疾病分类
根据发生部位和组织来源, 肿瘤性疾病可分为肺癌、 胃癌、肝癌、乳腺癌等。
诊断方法
未来外科学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外科学将朝着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新的治疗手段和技术将不断涌现,如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和组织工程等, 为外科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然而,未来的外科学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技术难度大、成本高昂、 伦理和法律问题等。同时,如何将新的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治 疗效果和安全性,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 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
05
外科学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种类繁多,包括抗生素、抗炎药、 镇痛药、抗凝药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
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依从性密切相关,因此应向 患者详细说明用药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治
对于某些慢性疾病或晚期疾病,其他治疗手段可能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 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06
外科学病例分析
病例一:阑尾炎手术
阑尾炎概述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通常需要手 术治疗。
病例描述
患者男性,3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就诊, 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手术过程
手术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 好。
根据感染的部位和病原体类型,感染 性疾病可分为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肿瘤性疾病
01
02
03
肿瘤性疾病
是指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形 成的肿块,可分为良性肿 瘤和恶性肿瘤。
肿瘤性疾病分类
根据发生部位和组织来源, 肿瘤性疾病可分为肺癌、 胃癌、肝癌、乳腺癌等。
诊断方法
外科学基础知识66页PPT
![外科学基础知识6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e4833ccf12d2af90342e67c.png)
外科学基础知识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外科学基础PPT课件
![外科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287e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a.png)
03
事业作出贡献。
02
人体解剖学基础
骨骼系统
01
02
03
骨的分类
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 不规则骨四类,每种骨形 态各异,功能不同。
骨的构造
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 分组成,具有支撑身体、 保护内脏器官和制造血细 胞等功能。
骨的生长与发育
骨的生长与发育受到遗传、 营养、运动等多方面因素 的影响。
肌肉系统
肌肉的分类
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 肌肉可分为平滑肌、心肌 和骨骼肌三种类型。
肌肉的构造
肌肉由肌纤维、结缔组织、 神经和血管等部分组成, 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肌肉的工作方式
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来产 生运动,是人体运动的基 础。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组成
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回收废物。
染控制、肿瘤治疗等。
外科学与内科学、妇产科、儿 科等其他医学学科有着密切的 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医学体
系。
外科学的重要性
外科学在医学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许多常见疾病都需要通过 手术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外科学在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VS
详细描述
机器人辅助手术采用高精度的机械臂和传 感器,通过远程操控或自动控制进行手术 操作。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人为误差和操作 难度,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总结词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是一种利用生物材料和 细胞技术修复或替换人体损伤组织和器官的 方法。
详细描述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 生物材料和自体细胞,通过体外培养或体内 植入的方式,修复或替换人体损伤的组织和 器官。这种方法可以恢复人体组织和器官的 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中如发现手套破损或接触到非无菌区,应及时更换; 衣袖如碰触有茵物品,应加套无菌袖套或更换手术衣
术中如无菌巾单等覆盖物已湿透或碰触有菌物品时,应 加盖无菌巾单;如患者需更换体位另选切口做手术时, 需重新消毒、铺单。
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时,应先退一步,侧过身, 背对背地转身到另一位置,以防止污染。
(1)穿无菌手术衣:穿手术衣过程中,注意勿将衣服的外面对向自 己或触碰到其他物品及地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得碰触衣服的外面。
(2)戴无菌手套:尚未戴无菌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套口向外 翻折的部分,不可叠到手套的外面;已戴一只手套的手,不可接触 另一手套的内面和未戴手套的手。
(二)患者手术区的准备
感染
无菌术、抗感染
第一节 无菌术
“最好的抗生素也不如无菌术”
一、灭菌、消毒法
感染是外科最主要的危险之一。
无菌术(aseptic technique)系指针对感染来源和途 径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
灭菌系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一般是指预先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掉与手术区或伤口接触 的物品上所附带的微生物。
参观手术人员不可贴近手术人员或站高于手术台平面, 不得随意在室内来回走动;禁止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急 性化脓性感染者进入手术室;进人手术室前应先更换手 术室的参观衣、鞋,并戴好口罩、帽子。
(二)手术的一些基本操作
切口
理想的切口: 显露充分,必要时便于延长 操作组织小,不切断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愈合牢固,且不影响功能 操作简单
2.气体熏蒸法
(l)甲醛气体熏蒸法:常用于丝线、纤维内窥镜、精密仪器、 手术野照明灯、电线等消毒
熏蒸1小时以上可达消毒目的 灭菌时间为6-12小时。 (2)环氧乙烷(过氧乙烯)熏蒸法:常用于各种导管、仪器 及器械等不耐湿、热物品的消毒。
二、手术人员和病人的准备
(一)手术人员的准备 1.一般准备
1.手术前皮肤准备
目的是尽可能消灭或减少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
手术区皮肤的毛发应剃除,用温肥皂水擦洗干净。剃毛时慎 勿损伤皮肤。
手术区皮肤用2%-3%碘酊和70%酒精、0.5%碘附,或用1: 1000苯扎溴铵溶液消毒。
2.手术区皮肤消毒
(1)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
三、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一)手术中无菌原则
手术人员洗手后,手臂部不准再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 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手术人员肩以上、腰以 下、背部及手术台平面以下的无菌单,均应视为是有菌 地带,不可触碰。
不准在手术人员的肩以上、腰以下和背后传递手术器械、 敷料和用品,坠落手术台边或无菌巾单以外的器械物品 等,不准拾回,若要再用需重新消毒。
伤病员体位、麻醉方法、肌肉松驰 持刀法:执弓式、指压式、执笔式、上挑式
分离与暴露
钝性剥离 锐性剥离
止血(打结)
钳夹结扎止血法 压迫止血法 电凝止血法 局部药物止血法
但带芽孢的细菌至少需要煮沸l小时才能杀灭
火烧法
紧急情况下,金属器械的灭菌可用此法
(二)消毒法
1.药液浸泡消毒法:
锐利器械、内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可用化学药液 浸泡消毒。
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消灭伤口、皮肤、某些 物体和空气中的细菌。
碘酊(2%)、碘伏、苯扎溴铵(新洁尔灭)(0.1%)、氯乙定(洗必 泰)(0.1%)、乙醇(70%)、中性戊二醛(2%)、10%甲醛等。
做皮肤切口前及缝合皮肤的前后,应再次用酒精或苯扎 溴铵溶液消毒皮肤。
手术前后清点器械敷料
皮肤切口边缘应以大纱布垫或无菌巾遮盖,并用巾钳固 定;切开空腔脏器前,先用盐水纱布垫保护好周围组织 ,以防止或减少内容物溢出造成污染。
手术进行过程中,手术人员避免向手术区咳嗽或打喷嚏 ;应随时警惕有无灰尘、小昆虫或汗珠落人手术区内。
进手术室前,需更换手术室专用的清洁鞋、衣、裤,戴好口罩、帽 子
帽子要遮住全部头发,口罩遮盖口、鼻,剪短指甲 手臂皮肤有破损或化脓性感染者不能参加手术。
2.手臂消毒法
常用肥皂刷洗、乙醇或苯扎溴铵浸泡法、灭菌王刷手法 洗手消毒后,若手臂不慎碰触未经消毒的物品时,应重新洗手。
3.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的方法(录像)
(2)消毒步骤应该自上而下,自切口中心向外周,涂擦 时应稍用力,方向应一致,不可遗漏空白或自外周返回 中心部位。
(3)对感染伤口或肛门等处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逐 渐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
(4)对婴儿、口腔、肛门、外生殖器、面部皮肤等处, 可选用刺激性小、作用较持久的0.75% 碘伏消毒。
高压蒸气灭菌法
应用最普遍,效果可靠。
多用于一般能耐受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 敷料类等物品的灭菌。
高压、高温,维持30min。灭菌后物品可保留2周。 设备费用高,维修要求高,不可用于瓶装液体的消毒。
煮沸灭菌法
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等物品 在水中煮沸至100℃,持续15-20分钟,一般细菌可被杀灭,
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故也可 在灭菌法中应用。
消毒系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并不要求 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
消毒法又称抗菌法,常指应用化学方法来消灭微生物,例如 器械的消毒、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手术人员的手和臂的消毒 以及患者的皮肤消毒。
(一)灭菌法
外科学基础知识幻灯 片
优选第二章外科学基础知识
外科学范畴与历史 外科疾病
损伤:由暴力或其他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组织破坏 感染:局限性感染病灶 肿瘤:绝大多数需要手术 畸形:手术修复 其他:肠梗阻、下肢静脉曲张、胆石症…
外镇痛(麻沸散)
出血
止血、输血
(三)手术区铺无菌单
目的是显露出手术切口所必需的最小皮肤区以外,其他 部位均需予以遮盖,以避免和尽量减少手术中的污染。
小手术仅盖一块孔巾即可 较大手术,需铺盖无菌巾和其他必要的布单。 原则上是除手术野外,至少要有两层无菌布单遮盖。
在手术区的皮肤粘贴无菌塑料薄膜(医用皮肤保护膜) 的方法也很常用。
术中如无菌巾单等覆盖物已湿透或碰触有菌物品时,应 加盖无菌巾单;如患者需更换体位另选切口做手术时, 需重新消毒、铺单。
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时,应先退一步,侧过身, 背对背地转身到另一位置,以防止污染。
(1)穿无菌手术衣:穿手术衣过程中,注意勿将衣服的外面对向自 己或触碰到其他物品及地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得碰触衣服的外面。
(2)戴无菌手套:尚未戴无菌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套口向外 翻折的部分,不可叠到手套的外面;已戴一只手套的手,不可接触 另一手套的内面和未戴手套的手。
(二)患者手术区的准备
感染
无菌术、抗感染
第一节 无菌术
“最好的抗生素也不如无菌术”
一、灭菌、消毒法
感染是外科最主要的危险之一。
无菌术(aseptic technique)系指针对感染来源和途 径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
灭菌系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一般是指预先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掉与手术区或伤口接触 的物品上所附带的微生物。
参观手术人员不可贴近手术人员或站高于手术台平面, 不得随意在室内来回走动;禁止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急 性化脓性感染者进入手术室;进人手术室前应先更换手 术室的参观衣、鞋,并戴好口罩、帽子。
(二)手术的一些基本操作
切口
理想的切口: 显露充分,必要时便于延长 操作组织小,不切断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愈合牢固,且不影响功能 操作简单
2.气体熏蒸法
(l)甲醛气体熏蒸法:常用于丝线、纤维内窥镜、精密仪器、 手术野照明灯、电线等消毒
熏蒸1小时以上可达消毒目的 灭菌时间为6-12小时。 (2)环氧乙烷(过氧乙烯)熏蒸法:常用于各种导管、仪器 及器械等不耐湿、热物品的消毒。
二、手术人员和病人的准备
(一)手术人员的准备 1.一般准备
1.手术前皮肤准备
目的是尽可能消灭或减少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
手术区皮肤的毛发应剃除,用温肥皂水擦洗干净。剃毛时慎 勿损伤皮肤。
手术区皮肤用2%-3%碘酊和70%酒精、0.5%碘附,或用1: 1000苯扎溴铵溶液消毒。
2.手术区皮肤消毒
(1)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
三、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一)手术中无菌原则
手术人员洗手后,手臂部不准再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 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手术人员肩以上、腰以 下、背部及手术台平面以下的无菌单,均应视为是有菌 地带,不可触碰。
不准在手术人员的肩以上、腰以下和背后传递手术器械、 敷料和用品,坠落手术台边或无菌巾单以外的器械物品 等,不准拾回,若要再用需重新消毒。
伤病员体位、麻醉方法、肌肉松驰 持刀法:执弓式、指压式、执笔式、上挑式
分离与暴露
钝性剥离 锐性剥离
止血(打结)
钳夹结扎止血法 压迫止血法 电凝止血法 局部药物止血法
但带芽孢的细菌至少需要煮沸l小时才能杀灭
火烧法
紧急情况下,金属器械的灭菌可用此法
(二)消毒法
1.药液浸泡消毒法:
锐利器械、内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可用化学药液 浸泡消毒。
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消灭伤口、皮肤、某些 物体和空气中的细菌。
碘酊(2%)、碘伏、苯扎溴铵(新洁尔灭)(0.1%)、氯乙定(洗必 泰)(0.1%)、乙醇(70%)、中性戊二醛(2%)、10%甲醛等。
做皮肤切口前及缝合皮肤的前后,应再次用酒精或苯扎 溴铵溶液消毒皮肤。
手术前后清点器械敷料
皮肤切口边缘应以大纱布垫或无菌巾遮盖,并用巾钳固 定;切开空腔脏器前,先用盐水纱布垫保护好周围组织 ,以防止或减少内容物溢出造成污染。
手术进行过程中,手术人员避免向手术区咳嗽或打喷嚏 ;应随时警惕有无灰尘、小昆虫或汗珠落人手术区内。
进手术室前,需更换手术室专用的清洁鞋、衣、裤,戴好口罩、帽 子
帽子要遮住全部头发,口罩遮盖口、鼻,剪短指甲 手臂皮肤有破损或化脓性感染者不能参加手术。
2.手臂消毒法
常用肥皂刷洗、乙醇或苯扎溴铵浸泡法、灭菌王刷手法 洗手消毒后,若手臂不慎碰触未经消毒的物品时,应重新洗手。
3.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的方法(录像)
(2)消毒步骤应该自上而下,自切口中心向外周,涂擦 时应稍用力,方向应一致,不可遗漏空白或自外周返回 中心部位。
(3)对感染伤口或肛门等处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逐 渐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
(4)对婴儿、口腔、肛门、外生殖器、面部皮肤等处, 可选用刺激性小、作用较持久的0.75% 碘伏消毒。
高压蒸气灭菌法
应用最普遍,效果可靠。
多用于一般能耐受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 敷料类等物品的灭菌。
高压、高温,维持30min。灭菌后物品可保留2周。 设备费用高,维修要求高,不可用于瓶装液体的消毒。
煮沸灭菌法
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等物品 在水中煮沸至100℃,持续15-20分钟,一般细菌可被杀灭,
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故也可 在灭菌法中应用。
消毒系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并不要求 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
消毒法又称抗菌法,常指应用化学方法来消灭微生物,例如 器械的消毒、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手术人员的手和臂的消毒 以及患者的皮肤消毒。
(一)灭菌法
外科学基础知识幻灯 片
优选第二章外科学基础知识
外科学范畴与历史 外科疾病
损伤:由暴力或其他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组织破坏 感染:局限性感染病灶 肿瘤:绝大多数需要手术 畸形:手术修复 其他:肠梗阻、下肢静脉曲张、胆石症…
外镇痛(麻沸散)
出血
止血、输血
(三)手术区铺无菌单
目的是显露出手术切口所必需的最小皮肤区以外,其他 部位均需予以遮盖,以避免和尽量减少手术中的污染。
小手术仅盖一块孔巾即可 较大手术,需铺盖无菌巾和其他必要的布单。 原则上是除手术野外,至少要有两层无菌布单遮盖。
在手术区的皮肤粘贴无菌塑料薄膜(医用皮肤保护膜) 的方法也很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