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手法技巧

合集下载

针灸推拿复试手法

针灸推拿复试手法

一、进针法:(一)单手进针法1.插入法:拇指、示指二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拇指、示指二指向下用力,中指屈曲,将针刺入。

2.捻入法: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运用指力捻动将针刺入皮下。

(二)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左手拇指切按穴位处,右手持针,紧贴指甲面将针刺入。

2.夹持进针法:左手拇指、示指夹住针尖下段,将针尖固定在穴位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

3.舒张进针法:左手拇指、示指将所刺腧穴两侧皮肤撑开,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拇指、示指中间刺入。

4.提捏进针法:左手拇指、示指将所刺腧穴两侧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上端刺入。

二、辅助手法:1.循法:用手指循腧穴所在经脉循行的路径,上下轻按。

2.弹法:用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震动。

3.刮法:用拇指指腹抵住针尾,用食指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刮动针柄。

4.摇法: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

5.飞法:右手拇指、示指二指夹持针柄,捻动数下,张开两指,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

6.震颤法:右手持针柄,做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

三、补泻手法:头痛:阳明头维与印堂,合谷内庭阳白襄面痛:面痛四白地下关,合谷太冲内庭连落枕:落枕天柱外劳阿,后溪昆仑太阳督腰痛:腰痛肾俞大肠俞,阿是腰背委中求蛇盘疮:阿是穴,夹脊失眠:四神聪,安眠,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颈椎病:颈夹脊,阿是穴,天柱,后溪,申脉穴幅度时间频率一、一指禅推法〖操作〗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体表施术部位,拇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曲,沉肩、垂肘、悬腕,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使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端或螺纹面作用于施术部位。

〖要点〗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推三回一、紧推慢移二、㨰法〖操作〗拇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曲,无名指与小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90°,手背呈弧面,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点吸附于施术部位上。

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活动,使小鱼际和手背尺侧在施术部位上来回滚动。

中医执业医师常用针刺基本手法

中医执业医师常用针刺基本手法

中医执业医师常用针刺基本手法1.1进针法———手法轻巧无痛少痛进针是整个针刺手法中的第一步,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进针时少痛或无痛是患者乐意接受针刺治疗的重要方面,故医者要达到手法娴熟轻巧。

具体操作如下:(1)速刺法:进针时以左手拇指或食指切压在穴位上,右手拇、食、中三指捏住针身下端,无名指顶住针身,针具靠在押手指甲缘,在进针时切按稍重,右手运用腕力、指力迅速按压刺入皮下,而后将针缓慢插入或稍带捻转,使针刺至要求的深度。

此法较多的适用于1.5寸以内的毫针。

长针进针法,可用拇、食、中三指捏住针身下端,在押手的协同下,一压一刺迅入皮下,再作插入或捻转至一定深度。

若针头面部等皮肤浅表部或施透刺法时,可改用提捏押手法相结合的速刺法。

以上进针方法,只要定位准确,一般可以达到少痛或无痛的目的。

亦即古人云: “针入贵速,既入徐进”;“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

(2)缓捻法:在押手的协同配合下,用轻、慢、细的捻转并微加压力,向皮下捻入,此法常用于腹部腧穴及体质虚弱者。

总之,在进针时可根据不同部位,施以不同的`进针术式,但两手的协同作用很重要。

古人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确为经验之谈。

1.2行针法———多种术式务求得气进针后再施以一定手法,称为行针。

行针技术是针刺基本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提插法和捻转法又是行针中最常用的方法,定要熟练掌握,运用自如,这与针刺得气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前提,亦是施行针刺补泻手法的基础。

(1)提插法:进针达一定深度后,均匀上下提插,待针下有沉紧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

催令气至,这是一种激发气至(或气至病所)的常用方法。

行补泻法时,在进针得气基础上,重插轻提为补,提重插轻为泻。

(2)捻转法:进针后拇食两指均匀捻转,以催气至,或结合提插作上下捻转,以加速得气。

在应用补泻手法时,拇指向前力量增强,食指后退用力稍轻为补。

中医不同针灸疗法介绍

中医不同针灸疗法介绍

中医不同针灸疗法介绍毫针刺法毫针刺法,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基本操作方法: 包括消毒、进针、留针、行针、出针等。

(一)消毒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

(二)进针法进针时,一般用左右双手配合。

右手持针,靠拇指、食指、中指夹持针柄,左手按压针刺部位,以固定腧穴皮肤。

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切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者的指甲掐切腧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

2、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指、食指将所刺腧穴部分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

常用于皮肤松弛部分的腧穴。

3、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指、食者将欲刺腧穴两旁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刺从捏起皮肤的上端刺入。

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4、夹持进针法左手拇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

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

(1) 行针与得气毫针刺入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及进行补泻,要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

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同时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

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以下两种1、提插法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

将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有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

2、捻转法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3、留针与出针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病症可酌情留针15~30分钟。

出针时,用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

适应症:(1)上呼吸道疾病1、急性(慢性)鼻窦炎;2、急性(慢性)鼻炎;3、感冒;4、急性(慢性)扁桃腺炎。

基本行针手法

基本行针手法

基本行针手法针灸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而其中的基本行针手法更是成为了针灸师们必备的技能之一。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基本行针手法的相关内容。

1. 刺入与拔出刺入针时要稳妥,力度要适度,用虎口掌托住针柄,中指和食指轻轻按压针柄,用食指推送针头,再缓慢刺入皮肤,插到约2/3深度即可。

拔针时要缓慢且均匀,轻轻转动针柄,托住患者局部皮肤,再点压1-2秒再拔出。

2. 按压与扭转按压是指在针刺入后用中指或食指按在针柄处,以达到刺激的效果。

扭转则可以在针刺入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扭转针柄,以促进针灸效果。

按压和扭转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力度和时间,过强或过久都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反应。

3. 连络与归纳连络用于连接针灸点之间,归纳则用于增强针刺部位的刺激效果。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用线状物或者粘贴物连接处于同一经络的穴位,实现连络的效果。

而归纳则是将多个穴位以小环状或者大环状排列,以便于实现对一个区域的刺激效果。

4. 上下左右在针刺方向上,我们需要根据穴位的具体位置以及经络方向来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上下左右的方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竖直、横向、斜向和环抱。

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病症,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针刺方向来实现最佳的针灸效果。

总之,基本行针手法是针灸师们在实践中必须掌握的技能。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注意适度用力、稳妥插针,以及选择合适的针刺方向和手法。

通过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实践的不断积累,针灸师们必将在临床工作中实现更好的疗效。

中医针灸手法详解

中医针灸手法详解

中医针灸手法详解
中医针灸作为一种传统医疗方式,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具有很好的
效果,而针灸的手法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下面就来详解一下中医针
灸手法。

一、插针手法
1.入针法
入针法是指针向皮肤穿刺并插入的动作。

这个过程中需要掌握好针的
深度、角度和力度等。

2.出针法
出针法是指将针从皮肤中拔出的动作,需要注意拔针的速度和方向,
以及对创面的处理。

3.工夫法
工夫法是指入针后针的停留时间和操作手法,需要掌握好力度和时间,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二、取穴手法
1.定位法
定位是指通过较特殊的解剖标志,如皮肤纹理、皮下静脉等,确定针
灸穴位的方法。

2.按摩法
按摩法是指在探测定位的同时,刺激穴位,疏通气血,调节脏腑功能。

3.扎刺法
扎刺法是指手指指压穴位,用一定的力度扎入皮肤间断地进行刺激,
疏通经脉,除病强身。

三、操作手法
1.平插法
平插法是将针以平直角度插入皮下,该技法是针刺中最基本最容易掌
握的手法。

2.斜插法
斜插是指针向内侧倾斜插入,主要用在深部组织上,要注意斜度不可
过大。

3.旋转法
旋转法是将针头固定不动,而利用针柄进行旋转,疏通经络,加强刺激。

以上就是中医针灸手法的详细介绍,想要掌握好中医针灸的技巧,就需要认真学习、多加练习,并结合实际操作掌握好不同手法的运用。

中医针灸绝学:“烧山火”“透天凉”的16种古法操作

中医针灸绝学:“烧山火”“透天凉”的16种古法操作

中医针灸绝学:“烧山火”“透天凉”的16种古法操作烧山火、透天凉作为针灸专业的针刺手法,充满了神秘莫测的气息,掌握热补凉泻手法往往成为高手的象征。

一、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概述1.烧山火烧山火手法属于常用复式补泻手法之一,是热补法的代表性手法。

最早在《素问·针解》篇中记载:“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

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

气实乃热也。

”在《灵枢·终始》篇中也记载:“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

”可见当时已有虚实补泻和针刺取热的概念。

其后,金代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的论述,成为后世热补手法的要点。

烧山火手法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所载《金针赋》中:“考夫治病之法有八。

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

除寒之有准……皆细细搓之。

祛病准绳。

”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曰:“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凡用针之时,须捻运入五分之中,行九阳之数……渐渐运入一寸之内,三出三入,慢提紧按。

若觉针头沉紧,其针插之时,热气复生,冷气自除。

未效,依前法再施也。

”对烧山火手法的操作和主治范围作了较为细致的描述。

其后的历代医家虽根据各自的临床体会和经验手法各有侧重,但皆以《金针赋》、《针灸大成》中所载针刺手法为准绳。

当前,以国家规划教材为准的经典烧山火术式操作方法是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天、人、地三部),先浅后深,每层各做紧按慢提九数,然后退回至浅层,称为一度。

如此反复操作数度,再将针插至深层留针。

在操作过程中,可配合呼吸补泻中的补法,出针时按压针孔。

该术式操作手法主要是参考《金针赋》“烧山火”手法而定,但语言过于简练,对具体操作中的细节问题没有详细阐述,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使人存在诸多疑惑,所以深入研究“烧山火”手法的术式操作过程是必要的。

2.透天凉“透天凉”手法属于传统复式补泻手法之一,是凉泻法的代表性手法。

针灸手法操作

针灸手法操作

针灸手法及针灸急救知识香河县中医医院徐冬梅一、针灸技术得掌握与操作技能一、毫针刺法1、针刺进针法(1)单手进针法:操作: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紧靠针身下段。

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得深度、适用:短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①指切进针法操作: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得爪甲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适用:短针进针。

②舒张进针法操作: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得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得中间刺入、适用:皮肤松弛部位得腧穴。

③夹持进针法操作: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得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得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二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穴位皮肤、适用:此法适用于长针得进针。

④提捏进针法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部位得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得上端将针刺入。

适用: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如印堂、列缺)得进针。

2、行针手法行针又名运针,就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与进行补泻而施行得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行针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在第二站得操作考试中,行针手法题目极少,主要就是考基本手法,考生要注意两个基本手法动作要领得语言叙述、(1)提插法: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得操作手法、(这种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得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得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得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

要领:使用提插法时得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与深度。

(2)捻转法:操作: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得操作手法。

针灸的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针灸的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针灸的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以针刺皮肤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然而,在进行针灸治疗之前,医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疗效的安全和有效。

本文将介绍针灸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操作技巧1. 穴位寻找:在进行针灸时,准确定位穴位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需要准确地找到穴位的位置。

一般来说,寻找穴位主要依靠经络、骨骼突起和肌肉的特征。

医生需要通过仔细触摸和观察来寻找穴位。

2. 针刺深度:针刺深度是针灸治疗的关键之一。

针灸师需要根据病情来确定针刺的深度。

一般来说,治疗浅表疾病时,针刺深度较浅,不宜过深;治疗深部疾病时,可以适当增加针刺深度。

3. 针刺角度:针灸师在进行针刺时,需要注意针刺的角度。

不同穴位有不同的针刺角度。

一般来说,针刺角度以与皮肤平行或与经络方向平行为主。

但在一些特殊穴位的处理上,可能需要有不同的角度。

4. 插针技巧:插针时需有稳定的手法,医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插针技巧。

一般来说,插针时要用力均匀,避免过快或过慢。

另外,要确保插针的深浅适中,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

5. 操纵与疏通:针刺后,医生可以通过操纵来调节气血的流动。

操纵的手法多样,如旋转、提插、弹压等。

医生需要根据疾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操纵手法。

二、注意事项1. 消毒与无菌:在进行针灸操作时,必须注意消毒与无菌。

创口消毒是防止感染的重要一环,医生需要使用消毒酒精对皮肤进行擦拭。

此外,针具的使用也需要注意无菌,一次性使用针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2. 针具选择:医生在进行针灸操作时,需要根据病情和穴位特点选择合适的针具。

一般来说,常用的针具有银针、不锈针等。

医生需要选择质量可靠的针具,以确保治疗效果的稳定和可靠。

3. 针灸禁忌:针灸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群。

有些情况下,针灸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加重疾病。

一些针灸禁忌包括孕妇、病情严重或恶化、出血倾向、感染性疾病等。

民间针灸绝技大全

民间针灸绝技大全

民间针灸绝技大全民间针灸绝技一、感冒第一方头疼发烧,鼻流清鼻涕或者鼻塞不通。

取穴,大椎。

手法,用毫针捻转进针,剌四至五分深,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半个小时,每天针一次,一般针一次即可痊愈的。

第二方预防流行性感冒取穴,风池,风门,身柱。

手法,针风池穴,进针六分至一寸深,使有酸麻感,留针30分钟,风门,身柱用艾灸五分钟,隔日针灸一次,连续针灸三次。

第三方流行性感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

取穴,风门,陶道。

手法,先将患者风门,陶道穴的皮肤提起,用三棱针刺一、二分深,使出血。

不留针,不灸二、呕吐第一方主治呕吐不止。

取穴:间使双,中脘,足三里双。

手法:用毫针刺间使穴,向上斜方进针一寸,中脘穴直刺一寸,足三里穴向下方斜刺一寸,用捻针,平补平泻,留针一个小时。

,第二方主治呕吐不止取穴,金津,玉液。

手法,用三棱针刺金津玉液,使出血,妊娠如呕吐剧烈可刺金津玉液有效第三方急性胃肠炎,呕吐不止,口渴。

取穴,双劳宫,双大陵,双内关穴。

手法,先用毫针直刺劳宫穴大棱穴各五分,用泻法,大拇指外捡:留针半个小时。

然后再直刺内关穴一寸,用补法,大拇指向捻。

三、痢疾第一方取穴,奇三取穴法,奇三穴在足府后三分之一稍向内二分处为刺激点,男左女右。

手法,用毫针在刺激点斜向足跟方向进针,刺入五分,约一呼一吸捻针一下,再进针五分,如此三次,热性痢疾用泻法,重刺激,寒性痢疾用补法,轻刺激,留针三十分钟,每日一次,三次可愈。

第二方急性痢疾取穴,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双。

手法,用毫针刺中脘穴一寸,夫枢穴五至八分,足三里八分至一寸,均直刺,捻转进针,用平补平泻,留针半个小时,每日一次三次可愈。

第三方痢疾腹痛取穴,大肠俞,小肠俞,足三里。

手法,用毫针先刺小肠俞,大肠俞,后刺足三里,均至有酸麻感时去针,不留针。

轻者一次,重者二至三次即愈。

第四方里急后重,粪便中含有白色粘液。

取穴,尺泽,合谷穴,足三里。

手法,先用三棱针刺尺泽穴放血二至三毫升,再以毫针刺合谷穴,足三里各三分,合谷穴用补法,足三里用泻法,留针捻针一小时,一次可愈。

中医针灸及推拿 常用推拿手法

中医针灸及推拿 常用推拿手法
18
(三)临床应用 摩法刺激舒适和缓,临床应用广泛,常
用于治疗胃肠道疾患。顺时针摩腹为通便, 逆时针为止泻。
19
擦法
(一)概念: 用指掌的一定部位附着于体表,稍向
下用力,作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于体 表发生摩擦产生热感的手法称之为擦法。
20
分类
指擦法


大鱼际擦
掌擦法 小鱼际擦
全掌擦
21
(二)动作要领: 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前后摆动,带 动前臂、掌或指共同做快速直线往返运动。
22
(三)临床应用 1、特点:具有明显的温热效应与推荡消散作用 2、应用: 掌擦--常用于体表面积较宽阔的部位,如肩、胸、腹
部; 大鱼际擦--常用于体表面积较宽长的部位,如四肢部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小鱼际擦--常用于体表较狭窄部位,如项、肩、脊柱
及两侧和腰骶部; 指擦--鼻周、耳周
23
(四)注意事项
1.少量润滑介质 2.直线往返摩擦移动,不可歪斜 3.施加压力要均匀而适中 4.操作时要自然呼吸,不可屏住呼吸 5.频率稍快 6.通常作为结束手法,以免皮肤破损
24
搓法
(一)概念: 用双手指、掌或指掌相对紧贴于受术
部位或单手、双手掌面着力于体表,作 方向相反,自上而下地来回摩擦揉动的 手法称为搓法。
15
二、 摩擦类手法
含有摩擦运动的手法被归类为摩擦手法 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抹法、搓法等。
16
摩法
(一)概念: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相并的罗纹面
或掌面为着力点,以腕关节为中心使之 作环形而有节律的摩动的手法。
17
(二)动作要领: 肘关节自然屈曲,沉肩,腕关节放松 压力轻柔,指掌接触体表部位自然贴附 皮动而肉不动

扎针的技巧

扎针的技巧

扎针的技巧
扎针是中医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技巧的熟练程度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扎针的几点技巧:
1. 熟练掌握穴位的位置:准确找到穴位是扎针的基础,需要掌握穴位的准确位置。

可以通过学习经脉分布图和位置图来熟练掌握穴位的位置。

2. 注重卫生:扎针前要做好卫生工作,包括洗手、消毒针具等,确保不会引入病菌,避免造成感染。

3. 技巧娴熟:扎针需要手法娴熟,不能过于用力或过于轻柔,需要掌握好力度和速度,避免疼痛或不适。

4. 穴位的选取:针灸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选择不同的穴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5. 注意观察:扎针后需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不适需要及时处理。

总之,扎针技巧的熟练程度对针灸治疗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 1 -。

针灸技巧分享法

针灸技巧分享法

针灸技巧分享法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高效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中医药学领域。

它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身体,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本文将分享一些常用的针灸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古老而神奇的疗法。

1. 隔毛针法隔毛针法是一种常用的针灸技巧,适用于针灸治疗敏感区域,如头部和面部。

在进行针灸前,可以使用细毛刷将患者的毛发部分分开,然后进行针刺。

这种技巧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受和不适,提高治疗效果。

2. 动静针法动静针法是一种针灸技巧,适用于治疗肌肉紧张和肌肉痉挛等情况。

在进行针灸时,医师可以在针头插入穴位后轻轻扭动和晃动针头,以刺激局部肌肉。

这种技巧可以改变刺激的强度和频率,增加治疗效果。

3. 立针法立针法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针灸技巧,适用于经络拥塞和气血不通的情况。

在进行针灸时,医师将针头迅速插入穴位,然后立即拔出,重复多次。

这种技巧可以加强对穴位的刺激,促进局部气血的流通。

4. 灸法灸法是一种通过燃烧中草药直接作用于穴位的针灸技巧。

在进行针灸时,医师可以在穴位上点燃艾条或灸炷,让热烟熏烤穴位。

这种技巧可以通过热力的刺激促进穴位的活血和气血循环,起到温通经络,调理身体的作用。

5. 震针法震针法是一种用手指振动针柄的针灸技巧。

在进行针灸时,医师可以使用手指迅速振动针柄,以增强针刺产生的刺激效果。

这种技巧可以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效果,适用于治疗疼痛、肿胀等症状。

6. 滑刺法滑刺法是一种将针头在穴位上来回滑动的针灸技巧。

在进行针灸时,医师可以使用手指轻轻推动针头,让其在穴位上滑动。

这种技巧可以增加针头与穴位的接触面积,提高刺激效果。

7. 急救穴位急救穴位是一些常用的针灸穴位,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刺激,起到快速缓解症状的作用。

例如,在突发心绞痛时可以刺激合谷穴,可以通过刺激涌泉穴缓解呕吐和晕厥等症状。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些常用的针灸技巧,包括隔毛针法、动静针法、立针法、灸法、震针法、滑刺法和急救穴位等。

中医进针技巧五个字概括

中医进针技巧五个字概括

中医进针技巧五个字概括
一、进针之技,稳、准、轻、快为要针刺手法,技术性强,必须动作规范,得其要领,手法
娴熟,技术精湛,临证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进针是针刺手法中首先遇到的操作技术问题,如何使进针无痛或痛之甚微,杨教授将其施术之关键概括为“稳”、“准”、“轻”、“快”四字要诀。

二、稳,就是持针要稳。

施针时术者收臂、腕、指之力集于一针,做到“手如握虎”。

持针
姿势要自然,针与指的角度需适中,“目无外视”,全神贯注于针具,刺入时稳健有力。

三、准,则指刺穴要准。

施针时针尖接触穴位时,不仅位置要准,而且角度更要准。

刺穴准
确则痛感轻微,易于得气,“中气穴,则针游于巷”,才能收到“一针中穴,其病若失”的效果。

四、轻,是指手法要轻柔。

施行时病人精神紧张,害怕刺痛,所以进针的手法要求轻巧娴
熟,才能达到刺入时“圆瓜不沉”、“睡猫不惊”的功夫。

手法虽轻,但轻而不浮,柔中有刚,刺入顺利,痛觉轻中,手微。

五、快,是指下手动作要快。

施针时爽快利落,一瞬即入,不能拖泥带水,欲进而不进。


手快是建立在持针稳、刺穴准、手法轻的基础上的快速进针,如“蜡蜒点水”,迅速透皮,则刺针痛感轻。

进针手法的“稳”、“准”、“轻”、“快”,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操作技术,只有把握好这四要素,做到指力集法熟练,才能顺利进针,使痛感轻微甚或无痛,为进针后的行针、补泻、治神、调气奠定基础。

一代针灸大师的八大针法绝技

一代针灸大师的八大针法绝技

⼀代针灸⼤师的⼋⼤针法绝技⼀、郑毓琳总结的针刺⼋⼤绝技郑毓琳根据《针灸⼤成》载“⾚凤迎源”、“青龙摆尾”、“苍龟探⽳”、“⽩虎摇头”、“龙虎交战”等按动物形象描述的补泻⼿法,结合临床,不断揣摩,不断实践,总结出了⼋种临床针刺补泻⼿法,即⼆龙戏珠、喜鹊登梅、⽼驴拉磨、⾦钩钓鱼、⽩蛇吐信、怪蟒翻⾝、⾦鸡啄⽶、⿏⽖刺法⼋种⼿法。

1.⼆龙戏珠系指施针时操作⼿法似耍龙灯时⼆龙戏珠⼀样动作,故名⼆龙戏珠。

操作⽅法:施针时使针刺感觉分两条线传导,包围眼珠为⽬的。

如针刺太阳⽳时,左⼿⾷指紧按⽳,右⼿持针速针或捻转进⼊⽳,针到⼀定深度,得⽓后,针尖先向上眼睑的⽅向提插或捻转,使热胀或凉胀的感觉传到上眼睑,⾄⽬内眦处,再使针尖向下眼睑的⽅向提插或捻转,使热胀或凉胀感觉传到下眼睑,⾄⽬内眦处,包围起眼珠。

此法⽤于针太阳⽳治疗⼀切眼病。

虚证⽤热补法;实证⽤凉泻法。

2.喜鹊登梅系指施针时操作⼿法似喜鹊在梅树枝上歌舞,头尾上下活动⼀样动作,故名喜鹊登梅。

操作⽅法:虚证⽤热补法,实证⽤凉泻法。

3.⽼驴拉磨系指施针时操作⼿法似⽼驴拉磨⼀样的动作,故名⽼驴拉磨。

操作⽅法:施针时⽤推盘⼿法(与古法盘针术相似)。

如针头维⽳时,左⼿⾷指紧按⽳,右⼿持针速刺或捻转进⼊⽳,得⽓后,将针提到⽪下,似推磨⼀样的推转针体,可连续推转⼏次。

热补法推转9次,推转的⾓度⼩;凉泻法推转6次,推转的⾓度⼤。

此法针头维⽳治疗头痛,针期门⽳治疗肝⽓郁滞,针章门⽳治疗痞块。

虚证⽤热补法,实证⽤凉泻法。

4.⾦钩钓鱼系指施针的操作⽅法似游鱼吞饵,与鱼钩上提的动作⼀样,故名⾦钩钓鱼。

操作⽅法:施针时⾏⼩提抖术。

如针膻中⽳,得⽓后,右⼿拇、⾷、中三指持针柄向前捻转多些,即得滞针现象,此似游鱼上钩吃⾷⼀样;右⼿持针柄,提着滞针的肌肤微微的拉抖⼏次。

补法连拉9次,泻法连拉6次。

此法针阳⽩、颊车、太阳治疗⼝眼㖞斜,针膻中、中庭治疗肝郁⽓滞、胸痹。

5.⽩蛇吐信系指施针时操作⼿法似⽩蛇吐信⼀样,⽤两枚针齐刺⼊⽳位中,故名⽩蛇吐信。

中医针刺常用的四个手法

中医针刺常用的四个手法

中医针刺常用的四个手法
中医针刺是中医学中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在针刺治疗中有四个常用的手法,分别是刺、捻、推、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种手法及其应用。

一、刺
刺是中医针刺的最基本手法,也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刺的方法是将针头垂直插入皮肤,直至达到所需深度。

刺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刺可以分为浅刺和深刺两种。

浅刺主要用于治疗表浅的病症,如皮肤病、外伤等。

深刺则用于治疗深部病症,如内脏疾病、神经病等。

二、捻
捻是中医针刺中的另一种常用手法。

捻的方法是将针头在皮肤内旋转,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捻适用于治疗肌肉、骨骼、关节等疾病。

在使用捻手法时,需要注意掌握力度和方向,以免捻出伤口。

三、推
推是中医针刺中的一种特殊手法,也是比较常用的手法之一。

推的方法是将针头沿着皮肤方向推动,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推适用于治疗软组织疾病和神经病,如肌肉疼痛、颈椎病、腰椎病等。

在使用推手法时,需要控制力度和速度,以免造成损伤。

四、按
按是中医针刺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手法,其方法是将针头按压于皮肤上,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按适用于治疗内脏疾病和神经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在使用按手法时,需要注意控制力度和时间,以免造成皮肤损伤和疼痛。

总结:
中医针刺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四种常用手法刺、捻、推、按都有其独特的应用范围和治疗效果。

在进行针刺治疗时,需要掌握手法和技巧,严格遵守卫生规范,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中医经典针灸推拿技巧

中医经典针灸推拿技巧

中医经典针灸推拿技巧
中医经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针灸推拿技巧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经典技巧。

一、针灸技巧
1. 针刺
针刺是指在患者身体特定部位上用针扎刺,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针刺之前,医生需先辨明病因,确定针刺的部位和深度。

不同的针刺操作手法以及不同的措施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所以操作必须非常准确。

2. 针灸配穴
针灸配穴是针灸治疗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法。

在针刺前,医生需先辨明穴位和其特定的作用功能。

通过配合不同的穴位,达到治疗目的。

3. 刺络
刺络是指对患者体表的经络按特定的手法进行刺激。

用具或针具通过按压或拍打等方式,疏通经络、理气活血,起到活络、通达的作用。

二、推拿技巧
1. 推
推是指用手掌、手指等推动患者身体特定部位,通过施加力量、舒缓筋骨来缓解病痛。

推的穴位、手法和力度都需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别和把握。

2. 揉
揉是指用手指在患者身上轻轻地摩擦、推摩肌肉、经脉和穴位。

揉的手法和力度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3. 按
按是指用手指通过用力压在患者身上特定部位,以舒缓疼痛、解
除疲劳等。

按穴位时,需要掌握好穴位的深浅和手法的力度。

通过以上针灸推拿技巧,可用于诸多疾病的治疗。

定期使用这些经典技巧具有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由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操作,因为如果不当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针灸手法的技巧

针灸手法的技巧

针灸手法的技巧
针灸手法的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插针技巧:插针应准确无误地刺入穴位,要注意针头的角度和深度。

良好的插针技巧可以减少疼痛感,并确保疗效。

2. 转针技巧:转针是指在针刺入穴位后,适当旋转针柄,以产生刺激效果。

转针的动作需要细致、稳定、有力度,遵循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

3. 按压技巧:按压是指使用手指、拇指或其他手法施加适度的力量在穴位上进行按摩或按压。

按压时要有节奏地变换力度,逐渐增加或减小,以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

4. 灸法技巧:灸法是指使用灸艾在穴位上进行烧灼的手法。

技巧包括灸压、灸刺、灸炷和艾灸穴位选择等。

在施灸时要注意灸压的力度、灸炷的位置和艾灸的时间长短。

5. 刺激力度掌握:针灸手法的刺激力度需要根据疾病的病情和患者的承受能力来决定。

过轻的刺激力度可能不产生疗效,而过重的刺激力度可能造成不适和损伤。

6. 注意卫生:针灸手法在施行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包括消毒针具、穴位清洁等,
以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总的来说,针灸手法的技巧需要综合考虑穴位的选择、针灸的目的、病情的特点以及患者的体质等因素,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才能掌握。

古代针刺手法

古代针刺手法

单式针刺手法1 揣法用手指指腹于穴位所在部位施行揣按,为取准腧穴之法。

2 爪法用指甲按掐穴位,便于取穴准确。

3 切法用大指甲垂直于穴上作切按动作,以宣散气血,减轻疼痛,不伤营卫。

4 指持法右手持针,将针尖对准欲针的穴位准备进针。

5 进法将针由浅入深,渐次而进,获取感应,使针能达应进的深度。

6 循法用手指指腹沿穴位经络线上下抚摩,促使针下经气来至并循经传导。

7 摄法用拇、食、中指沿穴上下经脉进行提捏,促使经气沿经脉传导。

8 搓法将针如搓线状单向转动,以加强针下感应,并促使感应向单一方向传导。

9 捻法将针来回反复捻转,加大刺激量,促使得气,增强感应。

10 盘法将针作圆形盘转,可加大刺激量,用于腹部肌肉松弛之处。

11 弹法用手指弹动针柄,随着针身的颤动,针下感应持续不断。

12 摇法用手指执持针柄,将针身左右摇摆,以摇大针孔,便于出针泄气。

13 按法将针下插豆许,促使感应增强。

“按者,插也”14 提法将针上提豆许,使针下感应减弱消失。

15 努法用拇食指捏住针柄,中指按压拨动针身,可控制针下感应向单向扩散。

16退法将针由深出浅,出针时用。

17 动法留针时活动其针,增强针感,可以催气。

18 留法当退针外出,针尖到达皮下时,留针片刻方出针,避免出针太猛太快损伤组织。

19 拔法针尖已退至皮下,松活不滞涩,如拔毫毛一样,将针拔出,以避免出针时疼痛。

20 扪法出针后用手指按压针孔,减轻出针后的痛感,防止气泄。

飞经走气法是指通过特定的手法使经气通过关节,通经接气,趋达病所的方法。

适用于经络气血壅滞或关节附近针刺久不得气者。

青龙摆尾法将针斜向浅刺,或先深后浅,针尖刺向病所,得气后,再将针柄缓缓摆动,好像手扶船舵或左或右以正航向一样,以推动经气向远端传导。

白虎摇头法直刺捻转进针,直达深层(地部),得气后将针快速左右摇动,如手摇铃一样,边摇边提针。

与此同时,于所针腧穴经脉的一端,用左手指按压,让此端经脉关闭,使经气沿经脉向另一端传导运行,直达病所。

针灸学针刺手法攻略

针灸学针刺手法攻略

针灸学针刺手法攻略进针法指将毫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操作方法。

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一般多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

1.单手进针法只应用刺手将针刺入穴法的方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的深度(图5-12)。

此法三脂并用,尤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

此外,还有用拇、食指夹持针体,中指尖抵触穴位,拇、食指所夹持的针沿中指尖端迅速刺入,不施捻转。

针入穴位后,中指即离开应针之穴,此时拇、食、中指可随意配合,施行补泻。

2.双手进针法刺手与押手相互配合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

常用的双手进针法有4种:(1)指切进针法又称抓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图5-13)此法适宜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食二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图5-14)。

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侧撑开,时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图5-15)。

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图5-16),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

以上各种进针方法在临床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浅和手法的要求灵活选用,以便于进针和减轻病人和疼痛。

3. 针管进针法利用针管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

将针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放在穴位皮肤上,左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一击,使针尖迅速刺入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再将针刺入穴内(图5-17)。

(二)针刺的角度与深度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时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的关键。

中医针灸学之持针法、押手法、进针法

中医针灸学之持针法、押手法、进针法

中医针灸学之持针法、押手法、进针法持针法两指持针法:拇、食指二指指腹挟持针柄,针身与拇、食指呈90度角。

两手持针法: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左手拇、食指捏一消毒干棉球挟持针身下端,针尖露出1~2分。

三指持针法:拇、食、中三指指腹挟持针柄,1~3寸的针具,深刺、浅刺均可。

四指持针法:拇、食、中指挟持针柄,无名指抵住针身,支持针身垂直,用于长针、深刺。

持针身法:用刺手拇、食指捏一棉球,裹住针身下端,针尖露出1~2分,对准穴位,将针迅速刺入皮肤。

押手法单手押手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爪切,以固定穴位。

掌按法:左手掌放在穴位左下方,拇、食指位于穴位上下,绷紧皮肤,固定穴位,其余三指自然屈曲或伸开放平,尽量扩大与皮肤接触的面积。

双指押手法:左手食中指按住穴位两侧,将皮肤向外撑开,以固定穴位。

进针法单手进针法是指用刺手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

适用于各种规格的毫针进针,但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用右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对准穴位,运用指力、腕臂力快速刺入。

1.挟持针柄进针法:右手拇、食指持针柄下段,中指指腹紧贴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穴位。

2.挟持针身进针法:右手拇、食指挟持针身,中指紧贴针身下段,针尖露出2~3分,对准穴位,运用指力、腕力、臂力将针快速刺入皮下。

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

又称爪切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用经过严格消毒的针灸针,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左手下压,右手捻动针柄,双手配合,将针刺入腧穴。

又称骈指进针法,适宜于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入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入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针灸手法几个细节
“ 要看一位医生针灸水平怎么样,就要看他取穴是否精简,手法是否纯熟圆润” 恩师就是这样教导我的。

“ 百穴易得,针术难求” 不少的医书上只给出下针穴位,手法的甚少,针法历代是不传之术,也因为手法是身传临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

《针灸大成》里面所讲到到的针刺手法也是能算是一个方向。

真正是内涵是没法写出来的。

就好像做菜一样,程序给你了,但能否做出一首美味的菜,就看自己的悟性了,“ 师父领入门,修行在个人”学中医更加。

医者意也。

多想想吧。

站在高处远望,思考会更好。

(在这我多言一名望,不是看风景,而是看天地运转之气,阴阳之道,尽我直接杀入主题吧,就拿现在很多人在义论的“ 烧山火” “ 透天凉” 来说吧,我在网上自到不少有关对这两个手法的作了很深透切的议论。

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把我的对这个手法的认识也作深一步的婵述。

尽是个人观点,请各位网友点评。

我把一个针灸分成三个部分,并作计分。

一下针前(为1分)二手法(2分)出针后(1)。

这整个针灸过程只有4分。

我为什么要这样分呢,因为这样我感觉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力求能争取稳拿每一分。

是医生都应该有这样的心态去做。

《针灸大成-神针八法》开头一段是可以概括了下针前的应用“ 心无内慕,如待贵宾,心为神也,医者心,病者心,与针随上下” 。

心指的是医者心,患者心,如何做到心无内慕??这就是下针前的一个重点。

我的方法是“ 放松” (没有思考的放松)我的做法患者取针灸体位,闭目,鼻子深吸气,嘴巴呼气,慢慢放松全身,慢慢放松太阳穴,不要思考,放松感觉紧张的地方“ 朋友,你们也可以试试,现在就去感受一下,多做几次,找感觉.也可以看看有关催眠的书,就知道这个原理了。

医者患者都做到心无内慕,当然能随针上下。

值得一提的时《针灸大成-八法神针》里面有一个很好的无痛下针方法。

“ 左捻九而右捻六,此乃无痛下针方法” 意思说,左手按在穴位上,向左按转九圈,右按转六圈。

这个方法,非常不错,我在临床上都是接下来谈谈,我对上乘心法烧山火和透天凉的认识。

好了现在到这里先,我有时间再打,先把上面的慢慢学好,一定要稳拿这一分先。

针灸不可心不在焉的。

在我打下一次时,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发过的< < 清朝之前的针灸医案> > 里面有一本无极针法.是很难得的一本书,可惜大家没有重视.很遗憾.很心痛.临床上用烧山火和透天凉与《针灸大成》为指导方向,并注重一些细节上,以透天凉为例试问有没有被吓着的经历,是否还能对那当时的感觉记忆犹新,如果没有那就试想打屁股针时的感觉,当进针时,全身如触电一样,顿时有清凉感,紧接着可能会发热,当针深入时,感觉就不明显了,其中原理我就不进行细说,但由此推论并总结针刺角度为45度并逆经。

其次紧提慢按钩鱼的朋友都知道,鱼标沉下去,并有一定深度时,就证明鱼上钩了。

迅速甩杆(当然也只有钩小鱼的时候才会甩杆)。

紧提慢按就是这种意境,慢慢插下去,快速提起来。

而两者的幅度不同,如鱼标沉下去不比甩杆的幅度大吧,具体怎么样,要结合实际自己惦量,由于进针的幅度比退针的幅度小,所以由地部开始,才能渐退到天部。

在捻针同时加上提针为捻提,用阴法(拇指向后)一提一捻。

提到尽头放松而手不离针,又向前插并微微向前捻;提捻幅度要比插捻的幅度大。

将上述方法终合食指,中指固定,拇指向内向上捻,尽处,拇指向前向下捻。

紧提慢按,用阴数。

而无论是提插还是捻转均要从小幅度开始,切记勿急功求进。

烧山火则与透天凉反之食指,中指固定,拇指向前向下捻,尽处,拇指向后向上捻。

紧按慢提,用阳数。

而两者不同的是烧山火注重捻插,透天凉注重捻提。

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一周期的快慢问题。

如何产生针下气如脉动?如何感觉针下的气血流动?这个我也说不出,只能意会,指导方向都为心静针时,两者能与针上下,手稳运针有规律。

周期的快慢问题,我通常以呼吸频率,秒针频率,心跳频率与针下感来指导。

如在秒针上来说,在一秒钟内完成一个捻提与捻插,这个频率同秒针一样有规律,运针一定要柔和,圆润。

手法好的人,针灸是一种享受。

这个周期的快慢非常重要,即使针法再怎么不好,周期也要有规律,特此再次强调。

上面的是针法,那下面的就是想法了,做事是脖子以下去干的,那控制下面的就是脖子以上的了。

我所推崇的《无极针法》不知道有多少个人看了没有。

如果看了的话,那再重看重点的,没看的话,那就从后面看回来。

有个很好的动作值得我们去做,流传了几千年,现在还在有人在用----咒语,有点迷信的说法,是不是这样呢,请听下会分解。

“ 针邪秘要” “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咒语在古代中运用较广,医学上也均用于一些疑难杂症上,最广的用于癫,痫,狂等精神疾病,民间则是一些人由于水平有限,认识不高在用时也会借助咒语中的神力帮助驱除疾病。

当疾病好转时,会误认为神仙显灵,神灵在保护着他帮助他驱除病魔。

我有个亲戚在给人治病时,均会念一下咒,然后拿神符在他面前画符咒,毕时对他说好了,今后无灾无难,福星高照,稳多点,赚多点之类的好话。

刚开始我也不以为然,后来我也对病人这样说时,病人的心态积极了许多,暗淡的神情也能眉开笑容。

从而我将一些咒语和好话改进,以启到触类旁通作用。

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在医学中运用的话,我认为是属于心里暗示。

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当一看到咒语就认为是不科学,迷信,封建,这人也未免太老套了。

吡霜是巨毒的,而只要运用得当也能成救人的药,就看你如何用了。

我对这个咒语认识以及运用简述一下,既然咒语是心里暗示,那么也是意念的一种表现。

练气功的朋友都知道,大小周天也在其中。

我在针灸运用上有两点可用之处第一,精力集中在针上,也是《针灸大成》里讲的咒法非《素问》意,但针工念咒则一心在针上。

我们可以通过这点来达到两者随针上下。

其二,借助神力,让病人能赶快恢复健康。

当你在下针时,请你假装“ 我是吸天地之精华,收日月之光辉,通万物之神灵。

任何病经我手,尽心尽力一针治愈。

” 怀着这种心态去给病人施针时,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

这是一点,
接下来是运针时的意念,说白点就是想像,如烧山火,医生针时,要手不离针,而且针一个穴位就用一次。

心里默念咒语(具体是什么话,可参考《针灸大成》或自己组织语言)我常用的是针邪秘要里面的手提金鞭倒骑牛,唱得黄河水倒流,一口吸尽川江水,运动人身血脉流,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因为我是讲白话的,对我来说,这个很顺口,并配合针灸时用的频率,觉得非常顺畅。

在慢提紧按中,紧按时请想像从针身钻出一条火龙。

沿着经络传到病所,传到胸腹部,上下游动,热气传遍全身,打通五脏六腑,奇经八脉。

透天凉则是人体的热气不断在从针孔泄出,有一种人就不要这样做啦,练气功的人。

就不要浪费这些阳气,通过想像把阳气往丹田收集,很宝贵的,想求也求不来的。

紧提慢按中,紧提时想像如针筒把里面的热气抽出来。

实在想不出来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拿针去捅气球,不过这是放血时用是最好的。

上面介绍的,我们医生想像就比较好办,而患者不一定会,而且给他们感觉也不好,所以用第二种方法,心里暗示当使用烧山火时,我会告诉病人,等下会有股热气从针处开始传,具体传到那里你要立刻告诉我,这个至关重要。

通过我么一说,病人心里就有个回映“ 热气” “ 传导” 并很“ 重要” 对重要的事,他们会很用身心去做的,会静静在等候,去感觉针下的一举一动。

,如果病所在腹,你就可以说,会有股热传到腹部,等等,一般都会循经传导或局部传导。

透天凉道理也是一样,我就不说了,留点你们思考。

有一点是重要的,在运用手法时,针不离手,手不离针;大概运针时间是三到十五分钟左右,在针感最明显时出针,或在到达病所时出针。

这是针灸中烧山火的意念,指导规则为以病因,治法来进行。

如果要补的话,就想着补,泻就想着泻,祛邪就要有祛邪的想法。

这一点我也不多讲了,自己体会,会比我讲的好上百倍。

因这个针灸过程都处于放松状态,所以针感在出针后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我都会叫病人还是保持最佳舒服的针灸体位,直到针感消失或减弱时才能走。

如果三十分钟后还没有弱下来的话,还有病人要用床位,我就会下逐客令。

这是下针后应该做的,如果不这样做,前面所做的都是白费。

这也是重要的一点。

医嘱问题,应该吃什么,不应该是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等。

我将针时重点简述一下放松,手法熟,意念,针后。

学好这几点,一定会对大家有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