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THANKS
感谢观看
素等激素,促进能量代谢。
自身调节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自身调节
指体内各个器官和组织自身对刺激的适应性反应,具有局限性。
相互作用
自身调节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相互影响,共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例如, 当人体需要减少能量消耗时,自身调节会促使机体降低代谢率,同时神经调节和 体液调节也会相应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
体液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维持内环境稳态
生长发育
体液调节可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包 括酸碱平衡、渗透压平衡等。
体液调节可以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如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物质代谢
免疫功能
体液调节可以影响人体的物质代谢过程, 如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01
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各个器官和组织进行调节,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
02
体液调节
通过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等化学物质对体内各个器官和组织进行调节
,具有缓慢、持久的特点。
03
相互作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相互补充,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例如,当人体需要增加能量时,神经系统会刺激内分泌系统分泌肾上腺
02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
神经元和突触
神经调节是由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实现的。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信息,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结 构。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物 质,通过突触释放,作用于突触后神 经元,引起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神经调节的生理过程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必背知识点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人的视觉和听觉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记住书P79眼球结构图)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巩膜:白色,俗称眼白,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虹膜: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虹膜收缩可调节瞳孔大小眼球壁中膜(脉络膜: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内膜: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象内容物:晶状体:双凸镜,折射光线。
曲度可以调节,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
2、瞳孔的大小与光线强弱关系(强小弱大)光线强—瞳孔缩小;光线弱—瞳孔扩大3、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象)→视神经(传导)→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4、照相机拍照时,镜头、光圈、胶卷分别起什么作用?它们各相当于人眼球的哪部分结构?答:镜头——调焦(调节物距)一晶状体光圈——调光(调节光线进入)—瞳孔胶卷——感光-—视网膜5、眼的卫生保健:近视:特点: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远视:矫正:戴凸透镜二.人的耳和听觉1.外耳: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中耳:鼓膜(接受刺激,产生震动)、听小骨、鼓室;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和前庭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相关(如晕车);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听觉感受器;咽鼓管:与咽相通,调节鼓膜两侧压力平衡。
鼻炎患者可通过此结构引起中耳炎。
注意:遇到巨大响声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放大)→耳蜗(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中考生物生物总复习知识点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一:激素调节1.分泌腺:外分泌腺:通过导管运输分泌的液体,分泌到体外(唾液腺、肠液、胃液、胰腺、肝脏)。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等物质通过毛细血管进入循环系统(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分泌的物质是激素,量少2.激素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含量少,但对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3.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卵巢睾丸)4.激素的主要功能和病症(1)生长激素分泌腺:垂体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分泌异常: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侏儒症。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
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2)甲状腺激素分泌腺:甲状腺(人体最大的分泌腺)作用: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分泌异常: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
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亢。
症状:食量大但身体消瘦,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暴躁,注意力不集中。
注:碘是制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人体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但是该病不是由缺乏激素引起的。
(3)胰岛素分泌腺:胰岛作用:降低血糖、(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病症:分泌量少,导致糖尿病(三多一少)治疗:注射胰岛素(4)性激素分泌物:睾丸卵巢作用: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维持生殖功能。
问: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区别?问:胰腺和胰岛的区别?胰腺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
胰腺的外分泌部分分泌胰液,内分泌部分分泌胰岛素。
因此,胰腺包含胰岛,胰岛是胰腺的一部分。
考点二: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单位——神经元(1)神经元:细胞体+突起(树突和轴突)轴突+髓鞘:神经纤维(2)作用:神经元:受到刺激,产生并传导冲动(或兴奋)细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树突:接受刺激,把冲动传向细胞体。
轴突:把冲动传离细胞体,传到神经末梢外有髓鞘。
2.神经系统的组成(1)组成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教学设计】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内容】1.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定义。
2.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性。
3.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2. 讲解概念:介绍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列举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二章:神经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神经调节的概念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2. 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1. 神经调节的定义。
2. 神经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3.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实例介绍神经调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概念:介绍神经调节的定义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3. 小组讨论: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神经调节的概念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解释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第三章:体液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体液调节的概念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2. 掌握体液调节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1. 体液调节的定义。
2. 体液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3. 体液调节的基本过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实例介绍体液调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概念:介绍体液调节的定义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3. 小组讨论:分析体液调节的基本过程。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体液调节的概念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解释体液调节的基本过程。
第四章:内分泌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内分泌调节的概念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ppt课件

现代研究
现代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多 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生命活动调 节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 践指导,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 未来生命活动调节的研究将更加 深入,有望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
量的提高提供更多帮助。
03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概述
神经调节是生物体通过神经系 统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应答反 应的过程。
05
04
社交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支持网络,与 亲朋好友分享心情和经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有 氧
够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
运
密度,提高身体稳定性。 动
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
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量
式和强度,避免过度疲
训
劳和损伤。
练
柔
如跑步、游泳、骑车等, 韧
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耐
性
力,增强免疫力。
训
练
如瑜伽、普拉提等,能
适
够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肌
量
肉伸展性,预防运动损
运
伤。
动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心理健康
学习本章有助于学生理解人体生理机制,提高自身健康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01
掌握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02
了解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机 制。
03
分析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实例。
0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科学素养。
02 生命活动的调节概述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 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 健康和预防疾病。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体液调节
人体内各个器官和组织通过自身反馈 机制进行自我调节,以维持相对稳定 的状态。
通过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等化学物 质对体内各个器官和组织进行调节, 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协同作用
自身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使人 体内各个器官和组织在功能上相互协 调,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例如,当人体失水过多时,口渴中枢 会发出信号促使机体饮水补充水分, 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 管重吸收水,最终使细胞外液渗透压 降低,恢复正常水平。
神经元与突触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 突触进行信息传递。
神经冲动
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反 应,通过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环节完成。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 即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神经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01
02
03
感知与运动
神经系统通过感觉神经元 接收外界刺激,通过运动 神经元控制肌肉收缩,实 现感知与运动功能。
内分泌与代谢
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分泌 腺的分泌,影响人体的代 谢过程,维持内环境稳态 。
情绪与行为
神经系统对情绪和行为的 调节,使人体能够适应环 境变化,保持心理健康。
神经调节的异常与疾病
神经元损伤
神经元的损伤可能导致神 经元死亡,引起神经元疾 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 海默病等。
突触功能障碍
突触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神 经冲动传导异常,引起神 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神 经痛等。
现对生理活动的调节。
自身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维持内环境稳态
自身调节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如体温、 血压、血糖等。
适应环境变化
生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

生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以生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指生物体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系列调节措施。
生物体通过调节自身的生理和行为来维持内稳态,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生物界中,有三种主要的调节方式,分别是内源性调节、外源性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
一、内源性调节内源性调节是生物体通过内部机制来调节自身的生理过程。
这种调节方式是由生物体内部的激素和酶等物质起到调节作用的。
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由内分泌系统分泌并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目标细胞,从而调节细胞的功能。
例如,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它能调节血糖水平,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会促使细胞摄取血糖,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岛素的分泌减少,细胞释放储存的血糖,提高血糖浓度。
此外,内源性调节还包括其他生理过程的调节,如体温调节、酸碱平衡调节等。
二、外源性调节外源性调节是生物体通过感知和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调节自身的生理过程。
这种调节方式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然后通过神经系统或体液传导信息到目标细胞,从而调节细胞的功能。
例如,当人体感受到寒冷的温度刺激时,神经系统会传递信号给皮肤血管,使其收缩,减少体表散热,从而保持体温的稳定。
外源性调节还包括其他生理过程的调节,如水分和盐分的平衡调节、呼吸调节等。
三、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是生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系统相互配合来调节自身的生理过程。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电信号,体液系统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化学物质,两者相互作用来调节细胞的功能。
例如,当人体感到饥饿时,神经系统会释放一种叫做神经肽Y的信号物质,它会刺激食欲中枢,引起食欲增加;同时,体液系统会释放一种叫做胃液的消化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神经体液调节还包括其他生理过程的调节,如心率调节、血压调节等。
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内源性调节、外源性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三种。
这三种调节方式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物体的内稳态,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专题14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上课用课件)-【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与习题精练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 命活动的部位。
21
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组成
喝酒为什么不能开车? ➢ 意识模糊,口齿不清:大脑被麻痹。 ➢ 步伐不稳,东倒西歪:小脑被麻痹。 ➢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脑干被麻痹。
23 新课导考点入三 神经系统的组成
脊髓
璃
网
体
膜
大
脑
皮
视 神 经
层 的 视 觉
形 成 视 觉
中
枢
6
考点一 眼和视觉
近视
远视
7
考点一 眼和视觉
正 常 眼
近 视 眼
晶状体 曲度过大 或眼球 前后径过长 使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前方 。
矫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佩戴凹透镜
8
考点一 眼和视觉
思维警示 1、眼球的结构: ①虹膜可以调节 瞳孔 大小,明亮时瞳孔小,黑暗时瞳孔大。 ② 睫状体 调节晶状体曲度。 ➢ 瞳孔—光圈,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卷。 ➢ 看近处时,睫状体 收缩 ,晶状体曲度大(厚)。 ➢ 看远处时,睫状体 舒张 ,晶状体曲度小(薄)。 ➢ 公交车由远到近,晶状体曲度 由小变大 。 2、在 视网膜 上形成物像,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 视觉 。 ➢ 视觉和听觉形成都不是反射,因为反射弧不完整,缺少 传出神经 和 效应器 。 ➢ 视觉形成要满足三个条件:眼球结构、视觉神经、大脑皮层。
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反射弧结构完整+相应的刺激→反射。
若感受器受损: 无 感觉, 无 反射; 若传入神经受损: 无 感觉, 无 反射; 若神经中枢受损: 无 感觉, 无 反射; 若传出神经受损: 有 感觉, 无 反射; 若效应器受损: 有 感觉, 无 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