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丰富的语言艺术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如何发挥课堂教学艺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课堂教学艺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生动 、 趣 、 学 、 俗 的语言艺 术 , 课 堂教学艺 术能 有 科 通 是 在 中学 历史课 堂教学中起 到重要作用的必备条件 。因为一般 来讲, 历史课 主要是靠老师在课 堂上通过语言艺术 的描述完 成 的。所 以, 堂课 堂语 言艺 术水 平的高低 , 课 是上好历史课 的 关键 。历史教学 中课 堂语 言艺术它讲究 的是声情并 茂 , 语言 准确、 动 、 生 声调变 化适 当 , 扬顿挫 , 感饱满 , 色悦耳 , 抑 情 音 通 俗易懂等 , 教师可通过 自己的语 言 艺术 , 把死的历史讲 活 , 使学生对学历史有 “ 如临其境 , 如闻其声 , 如见其人 ” 之感 。

知识 。
( ) 妙 设 问 、 疑 、 换 角 色 , 开 讨 论 。这 也 是 课 堂 三 巧 置 变 展 教 学 艺 术 在 中学 历 史 教 学 中 的 深 化 。一 堂 精 彩 成 功 的 历 史 课, 必须调 动学生 的参与意识 。通过设问置疑 , 挖掘教材 的隐 性知识 , 寻找历史发展规律 , 培养学生开拓性 的历史思维 , 这 也是 素质教育在 中学历史 教学 中的深层反 应 。通过设 问置 疑, 可激发学 生对历 史 内涵 、 奥秘 的探索 、 钻研 , 使学 生从感 性认 识 进 入 到 理性 认 识 领 域 , 生 思 维 达 到 跃 。比如讲 “ 学 戊 戌变法 ” 节 , 这 学生对 袁世凯 的出卖行 径非常愤 慨 。讲 到这 里, 教师可 问假如没有袁世凯 出卖 。 戊戌变法能成功吗 ?井 }到 二战时 ,据教材 内容 老师可假如没有希特勒这个 战争狂 ,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会 爆 发 吗 ? 往 往 一 语 既 出 , “ 石 如 水 , 花 如 一 浪 四溅 ” 这 时教 师 抓 住 此 机 , 学 生 唱 主 角 , 抒 己见 , 辩 讨 。 让 各 争 论 。 尔后 教 师 总 结 , 效 果 极 佳 。这 样 可使 学 生 感 到 设 问 有 其 趣 、 度 ; 时学 生 又 能 积 极 参 与 。通 过 讨 论 后 教 师 归 纳 总 有 同 结 , 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 总 体 而 言 , 活 多 样 、 富 多 彩 的教 学 艺 术 手 段 对 中 学 灵 丰 历 史 课 堂 教 学 的作 用 在 于 : 能 使 学 生 感 到课 堂 学 习 有 新 鲜 一 感 ; 能使学生对历史产 生兴趣 ; 能使学生动脑参 与教学 , 二 j 有利历 史思维 能力的培养 ; 四能调节学生在课 堂上的 紧张状 况, 使学生对历史感到轻松愉快 , 赏心悦 目。 二 、 丰 富 的 知 识 、 动 科 学 的 语 言 , 层 分 析 , 吸 引 用 生 层 去

历史教学中的语言特色

历史教学中的语言特色

历史教学中的语言特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接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讲话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的劳动效率。

”一堂好的历史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是固然、是陶醉,如同欣赏一幅山水名画,心旷神怡;如同欣赏一首经典名曲,余音在耳。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一位对教育艺术有着不懈追求的历史教师,必须精心、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从而运用这种富有特色的语言来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具备的语言特色:一、准确性历史课堂教学语言是以基本的历史事实为准绳、学科性极强的专业化语言,因而准确性就是其命脉。

用词要准确,表述要准确,逻辑用严密。

例如: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而不能说成是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而不能说成是东汉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1860年英法联火烧圆明园,而不能说成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不能说成是林则徐的虎门烧烟;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就不能说成是帝国主义的侵略等。

课堂语言用词要恰当准确,才能体现历史的真实性。

授课过程中,应避免使用“过去”、“从前”之类的词语,更不能使用“或许”、“大概”等模棱两可的教学语言。

二、形象性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做到讲人如见其人,术事如临其境,状物栩栩如生,绘景历历在目,娓娓道来,丝丝入扣,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众所周知,历史学科讲述的是过去的东西,甚至是十分遥远的事情,要学生一下子接受恐怕有一定难度。

因此,教师必须善于运用精彩形象的语言,准确勾勒出历史人物的形象,让学生加深记忆。

如我在讲《秦的统一》这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看秦始皇的画像。

我指着秦始皇的画像介绍道:这幅画像勾画出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风貌和神韵,画面上的秦始皇目光炯炯有神,虎视眈眈,一手指着前方,神态威严而又傲慢,流露出当年威震六国、一统天下的勃勃。

中学历史教学语言浅谈

中学历史教学语言浅谈

心 弦 ,形成学 生 心 理 的悬 念 ,吸 引学 生 的注意力 ,这样就会给学生形成一 种跃 跃 欲试 、 急于 求知 的紧迫 感 。 历 史 学 因 学 科 限制 ,很 多知 识 、 事件 、 人 物我们 是 不 能 随 意杜 撰 和捏 造 的 ,这 也 使 得学 生 在学 习过程 中往往会感到枯燥等等 ,所 以 ,我们 的引导对学生 的学 习很重 要 。
3 语 . 言 幽 默 。 教 学 既 是 科 学 又 是 一 种 艺术。 教 师不应该只 满足 于 把知 识讲 明 白 而 , 应 使 用 妙 趣 横 生 、 兴 趣 无 穷 的语 言来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的注意力。 语 言 的艺术魅力是充分调 动学 生 学 习积 极性 的有效手段 。 应用生动形 象的语 言使深 奥 的事理 形 象化 ,抽 象事 物具 体 化 。 现 实 教学 实践过程 中 , 有些 学生 对 某 种学科 不感兴趣很大原 因是教 师上 课语言表达 枯燥 ,照 本宣科 ,毫无 生 气根本不 能激发 学 生 的兴 趣 ,调 动学 生 的主 观 积 极性 ,甚 至 使学生 产生厌 倦感。 教师要把丰富的 知识 传授 给 学 生 ,教 学语 言生 动 形 象 、 富 有趣 味性 ,尤 为重 要 。 要 使讲 述语 言 生 动 形 象 , 方法很 多 ,比如适 当地 引用 名 人 名 句 、 俗 语 、 历 史 故 事 、 神 话 传 说 等 都 , 可 以 达 到 目 的 。 中学 历 史 教 学 中 , 因 众 多历 史
态度 。 举 例 说 明 :中学 古 代 历 史教学 中
如 果 把 “ 赋 税 ” 说 成 “ 交 公 粮 ” ;把 甲 午 中
日战争 以前 的侵 略中国 的殖 民者称 帝
畅 , 在 感 情 方面 口 语 也 简 便 自然 些 。 用 浅显 易懂 、 明 白流 畅的 口 语 ,易于 学 生 用所 理 解 的语 言去理 解那 些深奥 、 生 僻 、 抽象的 知识 ,使学 生 较快地接 受知 识 ,掌握技 能。 如果 教 师不考虑学生 的 接受能 力 ,采 用 大量 的抽 象的和 长 篇的 书面 语 言 , 会 使 学生 的理 解 困 难 ,接 受 知 识 的 速 度 和 深 度会 受 到 影 响 。 特 另q是 中学历 史 中部分生僻和难懂 的专业 术 语 和 现 象 , 这 需 要 我 们 中学 历 史 教 师 , 在深刻 的理 解 的前提下 ,将其 转化 为 易 懂 的 口 语 ,使得历 史教 学简单 易学 。

浅谈语言艺术化的中学历史教学

浅谈语言艺术化的中学历史教学

浅谈语言艺术化的中学历史教学蒋福军(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宿迁223800)[摘要]艺术化的语言可以使中学历史教学产生浓烈的感染力。

本文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从小说情节,戏剧冲突,散文辞藻,诗歌激情四个方面浅析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艺术化语言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说情节;戏剧冲突;散文辞藻;诗歌激情哈九增主编的《艺术教程》认为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

[1]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设计和组织教学,让教学活动吸引和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历史教学如痴如迷,流连忘返。

一、小说情节渲染中学历史教学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指出:“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

”[2]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讲一些与教材有关的曲折动人的小故事,能调节学生的注意,会使教学活动感人心扉,荡气回肠,趣味横生。

这种语言技巧能产生出神入化的效果,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掌握。

这种教法也体现了心理学中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进行教学的原理。

学习拿破仑侵略西班牙这段历史时,一位学生从《拿破仑大帝》一书中搜集到一则悲壮的故事,我让他在课堂上与大家交流。

他讲到:拿破仑是欧洲大陆的军神,他使许多欧洲大陆的君主胆颤心惊,叩地称臣,但是在侵略西班牙过程中,却受到了西班牙土著居民的顽强抵抗,使其陷入西班牙战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有一次,拿破仑的军队开进西班牙的一个村庄,这个村庄的人知道拿破仑的军队要来,都逃到别处去了,占领这个村庄后,拿破仑的土兵非常饥饿,他们到处找粮食,最后终于找到了大量的粮食。

但士兵敢不敢吃呢?(同学们都说不敢),不敢吃,为什么?害怕有毒(同学们都这么认为)。

此时,走来了一个带小孩的当地村妇,拿破仑的士兵就叫村妇先吃这粮食,村妇毫不犹豫地吃了,这样,拿破仑的士兵还敢不敢吃?(大部分同学说敢)还不敢。

他们又让村妇叫她的孩子吃这粮食,村妇又毫不犹豫地让她的孩子吃此粮食,这时,拿破仑的士兵还敢不敢吃呢?(同学们都说敢)他们蜂涌般地扑向粮食,狼吞虎咽,结果怎样?全被毒死,当然包括那个村妇与她的孩子。

巧用教授语言,构筑有效历史课堂论文

巧用教授语言,构筑有效历史课堂论文

巧用教授语言,构筑有效历史课堂摘要: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更好地达成新课标,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自觉地迎接时代的挑战,体现历史学科教学的思想性、时代性、发展性?我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运用好教授语言来构筑有效课堂。

关键词:教授语言历史教学教学效率语言是人际交往的纽带,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质量。

教师语言是指教师在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历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讲究语言艺术,整堂课才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按照表现形态可分为口头语、书面语、态势语三大类。

按教学语言的功能,可把教师口头语分为三大类:教育语,教授语,交际语。

在这里主要谈谈历史教师怎样运用教授语言,构筑有效的历史课堂。

一、讲课语讲课语是教师独自讲课时使用的语言,是教学的核心,即教师把教学中的新知识、重点、难点内容用自己理解了的语言向学生解释、分析、叙述、说明,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在讲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叙述语。

即用叙述的方式讲述事件、现象发生发展的经过和过程,讲述方法的程序和步骤。

叙述时要按叙述的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

例如,在叙述辛亥革命功绩时应先从性质入手,那么,性质又如何分析呢?从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主要任务叙述,学生就会明白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阐述语。

即解释名词概念、定义定理。

教师用自己理解后重新组织的语言来进一步说明教科书上的定义和概念,使教课书的语言更浅显易懂,要与原来语句有同等意义,要准确正确、简洁明快。

如,阐述分封制时,只要阐述分封的对象、分封的内容、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再让学生自己把这几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话语串起来即可。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历史是有 血有 肉的人的活动 , 因此 , 师在讲课 时 , 言应 生动活泼 , 教 语 力争使 学生如见其人 、 闻其声 、 如 如亲临其境 , 这样 才能让学生感受 鲜活 的历 史。 如 , 例 在讲 到“ 炮烙之刑” , 时 笔者这样描述 :商纣王创制 的‘ “ 炮烙之刑 ’ 是一种酷刑 , 他 先让人将 铜柱 子放 在熊熊燃烧 的炭火上 , 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 时 , 就强迫犯 人在 铜柱上行走 , 犯人刚踏上铜柱 , 就听到 ‘ ’ 哧 的一声 , 脚板立 即冒起缕缕青烟 , 人 犯 摇晃几下 , 站立 不住 , ‘ 就 扑通 ’ 一声 掉到炭火 中被活活地烧死 了。 如此 一来 , ” 学
的机会 让学生展现个 性 , 培养创新能 力。 同时 , 教师还 要深挖教 材 , 改进教学 方 法, 大胆创新 , 激发 学生 的学习兴趣 , 要我学” 我要学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 变“ 为“ ,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适应时代的要求。 囝
备情 况 , 对史 料的叙述要 做到通俗易懂 , 对史 观的 阐述要做 到深入浅 出 。 想取 要 得深 浅适 度 、 通俗易懂 的效果 , 教师可借用学 生熟悉 的人 、 、 、 事 物 社会生 活常识 来类推或类 比历史上 比较久远 的人 、 抽象 的事物 、 艰深 的道理 。 例如 , 在讲“ 辛丑 《
生仿佛 “ 眼看 到了” “ 亲 、亲耳听 到了” 从而加深 了对商纣王残暴统 治 的认识 , , 学 一
习历史也变得生动有 来。 趣起
搿溢 誊
四、 要循循诱导, 富有启发性 、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 “ 必不乐学。如果教师的语言缺乏诱导性 、 ” 启发性 ,\ ~ /
必 然 不 能 激 起 学 生 浓 厚 的学 习兴 趣 , 无 法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和 积 极 性 。 更 反一

怎样构建丰富灵动的历史课堂

怎样构建丰富灵动的历史课堂


述 大 的历 史 事 件 的过 程 中 . 可 以 适 时 穿 插 古 今 中 外人 物典 故 , 以 发挥 形 象 思 维 的力 量 。 四是 要 使 用 多 种方 法 , 对抽 象 历 史 知 识 的讲 解 叙 述 中 , 应使用各种方法 , 如排 比 、 拟人 、 比喻 等 修 辞 手法 , 让语言具体化 、 形象化 。
二、 加 强 与 其 他 学 科 的 联 系
历 史 是 一 门综 合 性 较 强 的学 科 . 与语 文 、 地理 、 政 治 等 学 科 联 系 紧密 , 教 学 中加 强 其 相 互 渗 透 和 勾 连 。 可 以提 高 学 生 学 习 历 史课 的积 极 性 , 促 进 各学 科 的发 展 , 提 高学 生 的综 合 素 质 。 俗 话说 : “ 文 史 不分 家 ” ,中学 语 文 课文 与历 史课 相 关 的 内容 很 多, 这 既 为 历 史 学 习 提 供 了时 代 背 景 , 又 为文 学 创 作 提 供 了历 史素材 , 有利于增长学生的文史知识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 也 有 助 于学 生 对语 文 学 科 的学 习 . 反 过来 如 果 学生 拥 有 较强 的 阅读 能 力 , 则 有 利 于 学 生 在 学 习历 史 学 科 中对 历 史 事 件 、 历 史 问题 有 较 为 深 刻 的理 解 与 感 悟 。历 史 与 政 治 的联 系也 非 常 紧 密, 因为 教 材是 依 据 辩 证 唯 物 主义 和 历史 唯 物 主 义哲 学 基 本 原 理编定的 , 以 哲 学观 点 统 帅 史 实 , 同时, 教材 中所有 的观 点都 是 以基 本 的史 实为 根 据 的 。 因此 , 我 们 可 以让 学 生 在 历史 学 习 中 逐 步 学 会 既要 用 哲 学 基本 原 理 分 析 历史 现 象 , 认 识 历史 发 展 的 规律 , 又 要 懂得 如何 运 用 史 实 论证 观 点 . 做 到史 论 结 合 。 比如 在 学习“ 马 克 思 主 义 的产 生 ” 时. 可 以把 哲 学上 物 质 和 意识 的辩证 关 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联 系 和 发 展 的 观 点 用 来 解 释 马 克 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有关问题 , 使 学 生 全 面 地 理 解 教 材 内容 。

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技巧

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技巧

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技巧摘要:历史教师在今天的新课改的大形势下,在历史教学中通过有感染力的语言,真实地再现历史情景;用幽默的语言配以适当的节奏、频率和抑扬顿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习效率;用现代、通俗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历史术语变得人文化、生活化。

总之,历史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要用形象生动的、幽默的、富有创意的语言把历史演绎得通俗易懂,让学生喜听、乐思、好学、乐学。

关键词:语言感染力幽默感节奏频率现代通俗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

”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尤为重要。

历史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的课堂教学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历史教学语言的优劣不但影响着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且影响着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思维品质的培养,甚至还影响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更由于历史是研究已过去了的无法再现的人和事,加之中学生的社会阅历浅、知识积累有限,感知遥远而陌生的历史比较困难。

教材上有限的篇幅远不能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因此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重新加工,充分运用课堂语言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我们目前的历史教学中,有些历史老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过于注重专业性、科学性,把生动的有血有肉的历史讲得只剩下骨架,被学生评价为“没意思、枯燥、干巴巴的课”。

而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而这些首先是建立在学生能够在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了解历史、感悟历史的基础之上,而一堂干巴巴的历史课是无论如何不会让学生有所感悟,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因此历史教学不能没有情趣。

讲究课堂语言艺术,使学生喜听、乐思、好学、乐学,是我们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为此历史教师可尝试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历史既然是无法像数理化一样在实验室里再现的,那么我们要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历史就必须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深思。

语言艺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语言艺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语言艺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十倍。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教学案例:相同的一节课,相同的一课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进行讲授,教学效果经常有天壤之别。

为何会有这样明显的差异呢?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是否具备高超的语言艺术。

那么,语言艺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呢?本文结合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在这一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化平淡为趣味,使历史课堂妙趣横生在历史教学中,有些知识是比较枯燥抽象的,不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历史教师应化枯燥深奥为通俗易懂,使学生在活泼而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如,在讲授必修三《新文化运动》一课时,我设计了“阿毛”这样一个人物:姓名:阿毛,性别:女,出生时间:1900年,婚姻状况:1913年被父母许配给了邻村的吴大志。

我的导入语言是这样设计和串联的:“1914年,吴大志得天花死了。

阿毛成了望门寡。

她被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女孩不肯,惨状触目惊心。

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你怎么这样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

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世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

又帮你绝食。

我为什么这样办呢?因为上吊、服毒、跳井那些办法,都非自己动手不可,你是个14岁的孩子,如何能够办得到?我因为这件事情,很费了思想,后来还是你大舅舅,替我想出了这个法子,叫你坐在屋子里从从容容地绝食而死。

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等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因为你添了许多的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

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你不懂得我们的意思,反倒要怨我,真真是不懂事极了!”到这个地方我紧接着发问:阿毛的命运如何呢?幸运的是后来发生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改变了她的命运。

由此导入新课。

本课通过这样的语言设计导入,营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情境,使本来非常平淡的、枯燥的历史课内容变得异常兼具逻辑性和趣味性。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浅谈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浅谈
以 消化 、 吸收 。
室 里好 长 时 间 鸦 雀无 声 。 = 、语言 耍讲 究条 理 条 理 是事 物 内在 的规 律 性 ,也 是 《 史 与 社 会》 课 堂教 学 语 言 的逻 历 辑 性 。《 易 ・艮 》 周 :“言有 序 ,悔 亡 。 意 思 是 指 说 话 和 写 文 章 很 ” 有 条 理 。 当 中 所 说 的 “ 之 有序 ” 中 的 “ ” 指 的 就 是 条 理 。 教 学 言 序 ,
艺术 化 的课 堂教 学 语言 ,可 以使学 生 享受 到课 堂 教学 的 过程 的 美感 。 课 堂教 学 既 是一 门科 学 、又 是~ 门艺 术 。 既为 科 学 ,便 需 讲究 内容 的严 谨 与规 范 ; 既 为艺 术 , 则需 追 求过 程 的 审 美愉 悦 。现 行 人 教版 ‘ 历 史与 社 会 》 当中 ,不 乏 优美 的语 段 ,精 美 的 故事 。 教师 在 课 堂 教学 实 旋 过程 当中尽 可 以把这 些语 段 和故事 进行 再创 造 ,转换 成 一 串绘 声 绘色 的语 言 ,转 化成 一 碗 醇浓 的心 灵鸡 汤 ,从 而让 学 生领 略 到 语 言形 式 的 美 , 内 容 本 质 的美 艺 术化 的课堂 教学 语言 ,有 助于 培养 学生 健康 向上 的情 感 、态度和 价
值观 。
语 言的条 理 ,源 于教 师对 教材 的深刻 理解 和准 确 的把 握 。对教材 内容的理 解 是课 堂 语 言表 达 的基 础 ,理解 不 深 , 往往 表 达 不准 ,教 师只 有 对所 教 的 具体 内容 进行 深 入研 究 和准 确 把握 ,才 能 在正 确 表达 教材 的思想 内容 。 要 使语 言有 条理 ,教 师首 先必 须深 入钻研 并 细致 分析 教材 ,弄清 各个 史 实 的来 龙 去脉 ,弄清 各 个 知 识 点的 关 联 ,然 后 按照 因果 关系 、承接 关 系 、 总分 关 系 等 组 织 好 语 言 ,最 后 在 口头 表达 出来 。《 史 与 社 会 》 中 历 的 史 实 ,大 多是 需 要 用语 言 来 表述 的 ,即 便有 ~ 些视 频 短 片 ,也 只 能用 来 佐证 史 实 。这 样 , 就更 要 求 教师 练 就 高超 的 语 言 驾驭 能 力 , 能用 条理 清 晰 的语 言 ,清 楚 地 再现 历 史 原貌 。平 时 要戒 除 口头禅 ,不 管前 头 说什 么 , 开 口 、 闭 口一 个 “ 后 ” 然 ,同 时 ,又 要 切 实 掌 握 各 种 常 用 的 关 于 因 果 关系 、承接 关 系 、 总分 关 系 的关 联 词 语 ,然 后 ,根 据 所 要讲 述 的 内 容 的 内在 逻 辑关 系 ,选择 相 应 的 关联 词 语 来准 确 地表 达 。在 小结 《 两极 与 冷 战 》这 一课 内容 时 ,我 按 照 两极 形 成 的起 因 ,过程 与 结 果 ,概 括 了 这样 四个要点 : 第 一 ,二 战 后 期 ,德 国 败 局 已定 ,美 、 苏 、英 达 成 了雅 尔 塔 协 定 。 第二 ,战后 ,随 着美 国经 济 、军 事 实 力 的增 长 ,其 妄 图称 霸 世 界 的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要讲求“语言美”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要讲求“语言美”


活 说 历 史— — 直观 鲜 活 之美
出” 的趣说 , 深奥 的道理 形象 化 , 象的 妙趣横生, 使 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四、 悟说历史——深刻隽永之美
历史 教育不是 空洞 的说 教,枯燥 的灌 概 念具体化 , 枯燥的知识趣味 化 , 相信 我们
输 。平淡无味 、 缺血少 肉的讲述 只会使学生 的孩子定会乐于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 闻史欲睡。历史课堂 的教学应讲出色彩 , 讲 三、 演说历史—— 情感节奏之美 演说 , 就是带有 情感 、 节奏 、 技巧地 发
境 。在历史 课堂里 , 我们 应该 听 得见几 千 要感染学生 , 先要感染 自己。教师讲史要富
与其 说是语 言 的力量 , 还不 如说是思 想 的 力量 。譬如易中天、 纪连海说史常常有声有 色, 令学 生人情 入境 、 欲罢不 能 , 中的一 其
个重 要原 因 , 就在 于他们 那精 彩迭 出教学
中天 先 生 就 这 样 通 过 用 一 些 “ 无厘 头 ” 搞 纪连海 老师讲 述历史 , 的 或高 昂或低沉 , 或充
作 者单位 : 江西省安福县城关 中 学

】 5— 6
超 的课堂语 言艺术 是取得 良好教学 效果 的 在谈笑 间了解 了历史。德 国学者海因兹 ・ 人 心魄, 雷 拍案叫绝 。
重要条件 。苏联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过 : 同 曼 麦 指 出 : 用 幽 默 的方 式说 出严 肃 的真 “ “
演说历史 , 还要求教 师善 于借鉴评书的
样的教学方 法 , 因为语 言不同 , 效果 就可能 理 , 比直截了当地提 出更 能为人接受 。” 是 语 言、 相声的包袱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 。历 相差 二十倍 。” 因此 , 中学历史教 师必须追 的 , 如我们的教学语言 能时常幽上一默 , 史 教学中像“ 假 说评 书” “ 、 讲故事” 那样讲课 , 求课堂教学的“ 语言美” 。 给孩子们带来一些高雅 、 优美 而又“ 入浅 经常“ 深 卖关子” “ 、 留悬念” 必会使我们的教学

浅谈文学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文学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这个课 堂导入 注意考虑 高一 年级学生 的心理特 征 , 通 过大家所熟 知 的古希腊 神话故事 , 激发 了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和求知欲 望 ,把学生 引入古代希腊 的学习之 中 ,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果 。 二、 融文学 作品 于文化 史教 学 之中 , 富历史教 学 丰 内容 在漫长 的历史发 展过程 中 , 人类创造 了丰富 多彩 的 文学 艺术 , 为人类历史 的重 要组成 部分。而在普通 高 成 中历史课程 中 , 文学史也 占据 了一定 的地位 。如《 普通高
5 2 中学教学参考( 下旬) 2 1 . 0 1 1 2总第 1 8 0 期
作为 观念形态 的文 学作 品 , 是一定 的社会 生活在 都 人类 头脑 中反 映的产 物 , 过文 学作 品 , 透 往往 能够 更为 透彻地认识 当时 的社会 。因此 , 在历史教学 中 , 我们可 以 借 助文学 作 品中的某 些 内容 来深 刻揭 示 当时社 会 的本 质 , 学生对历 史的认识 。如在讲授辛 亥革命 失败 的 加深 原 因时 , 以引用 鲁迅 的《 》 可 药 一文 的有关 内容 。文章通 过一 明一暗两条 线索 , 革命 烈士夏瑜 的血被制成 人血馒 头作 为华 小栓治病 的“ ” 以及 通过花 白胡子等 一批茶 药 ,
孝 学空 教 时 …
浅 谈 文 学 作 品 在 中 学 历 史 教 学 中 运 用 的
福 建师 范 大学(5 07 林 境炎 30 0 )
文 学是 指 以语 言文 字为 工具 形象 化地反 映客观 现 实 的艺术 , 包括戏 剧 、 诗歌 、 小说 、 散文等 , 是文化 的重 要 表现形式 。它 以不 同的形式( 称作体裁 ) 表现 内心情感 和 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 的社会生活 。文学作 品作 为一 定 的社会生活在 文学家头脑 中的反映 的产 物 , 通过 塑造 形象, 真实 、 体 、 具 典型地 再现社 会 生活 , 一定 社会 历 是 史 的集 中 、 形象化 的反 映。在历史教学 中运用文学作品 , 不仅 可 以通过 艺术的形象 帮助教师生动地叙 述史实 , 再 现历史 现象 , 强历 史课 的生动 性 , 增 而且有 助 于 阐明历 史概 念 , 揭示历 史现象 的本 质 , 使学生 受到强烈 的感 染 , 培 养学生 的人 文素养 , 把历 史教育 的社会 教育功能 与人 的发 展功能结 合起 来 , 而使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成 为历 从 史课 堂教学 的血 肉和灵魂 。因此 , 中学历史教学 中, 在 我 们应 当充分 利用文 学作 品来辅助历史教学 。 用文学作 品导入新课 , 渲染氛 围, 激发学 习兴趣 俗话 说“ 良好 的开端是成 功的一半 ”一 堂成功 的历 , 史课 与生动的导入 是分不 开的。利用恰 当的文学作 品导 入课 题 , 有利 于调 动学生 的积极 性和 注意 力 的摇 篮—— 古代希 腊 》 这一 课 时 , 们可 以利用 古 希腊 的神 我 话来做课 堂导入 , 为此 , 笔者做 了如下设计 。 师 : 天我们来学 习古代希腊 的文 明。关于古希腊 , 今 大家 有什么印象 呢? 生: 神话传说 、 爱琴海 …… 师: 那哪位 同学来给我们讲—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呢?

中学历史教师课堂语言的改进策略

中学历史教师课堂语言的改进策略

中学历史教师课堂语言的改进策略这几年,常常有知名院校历史系的研究生分配到学校任教,作为一名教研员,笔者发现这些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在中学课堂中并没有多大优势。

细细分析下来,除了个人进取心差异等主观因素外,他们在课堂语言的策略运用上明显弱于本科生。

有时他们过于专业的术语和表达方式让学生更加无从适应,因此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更适合于中学历史课堂,更适合于中学生,是每一个中学历史教师尤其是高学历教师的一个紧迫任务。

一、标准什么样的语言是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最佳语言呢?笔者觉得可用“趣、达、信”三字的标准来衡量。

所谓“趣”,是指语言的趣味性、幽默感,有时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能有效地吸引中学生的眼球,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这一点上海派清口的创始人周立波先生堪称是趣味语言方面的高手。

如下面卖老鼠药的一个段子:“歪轮模子就是卖假药的人,他们经常打扮得山青水绿,一块布地上一摊,然后就拿英文报纸把要卖的假药包着,说是美国进口的,然后就吆喝道:来来来,走过路过勿要错过,美国进口老鼠药。

老鼠吃在弄堂口死在总门口,吃在总门口死在腰门口,吃在腰门口死在房门口,……这下好了,买回去的人就上当受骗了,本来家里只有一只老鼠的,老鼠吃了之后,和隔壁的老鼠结婚了,接着子孙满堂。

”段子中的“山清水绿”、“子孙满堂”式的表达充满了周立波的风趣与幽默,所以一些平常的事,严肃的新闻经过他的妙语解读就成了捧腹的笑料,让人印象深刻。

在笔者看来,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也要在语言的趣味上多下苦功,让学生因为喜欢趣味的历史课堂从而喜欢上历史,那些严肃枯燥的历史专业知识和专业训练也不是中学历史教师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达”字的标准是指教师在表达一个历史事件或概念时,能把自己所想的东西简洁有效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也如教师所想的那样,想得清楚,说得明白。

这就需要中学历史教师拥有丰富的案例,高超的比喻等语言技巧。

例如,有教师在讲解历史上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复杂关系时,使用了以下表述:“生产力好比一个小孩的脚,生产关系就好比小孩脚上的鞋子。

历史课堂教学中“妙说”

历史课堂教学中“妙说”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妙说”摘要:易中天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真实的不好看,好看的不真实,因此要有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办法我以为就是“妙说”。

”把“妙说”引入我们的中学历史课堂,以深入浅出为前提,以身临其境为重点,以激智扬思为灵魂,打造鲜活高效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妙说;深入浅出;身临其境;激智扬思近年来,历史“火”啦,这绝非历史教师们的功劳,而是因为有了易中天、纪连海等在百家讲坛的精彩演绎,有了《明朝那些事儿》的“好看”。

当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人物风云”,掀起了民间的“汉风”热潮,而易中天有趣的讲课方式更是让“易粉”们津津乐道;从天涯煮酒论史论坛走出来的《明朝那些事儿》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吸引了从普通读者到学术人士等众多人的眼球,销量过五百万册,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

从公众对历史的追捧,不难看出,公众喜欢并需要历史,只是痛恨“教科书”式的表达。

易中天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真实的不好看,好看的不真实,因此要有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办法我以为就是‘妙说’。

”历史该如何“妙说”?总结上列成功案例,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三个成功法宝:第一是妙语。

我们所谓的妙语连珠,是语言艺术魅力之所在。

妙语首先是通俗的;在他们的文字及语言中很少会出现艰涩的词句,也很少引经据典,因为,语言或理论首先是面对大众的,语言的高深莫测是会直接影响受众的理解及接受度的。

其次是当下的;易中天与当年明月运用了很多当代语言和网络新词,诸如,“诺,相当于现在的ok,”“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等等,诸如此类,他们赋予了古老的历史一定的现代感,也赋予了历史生机与活力。

其三是幽默的;有位名人这样说过:“幽默是智慧的闪现”,不论是适度的调侃,还是偶尔无厘头的搞笑,都增加历史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使历史不再枯燥无趣。

第二是妙述。

易中天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很多研究历史的人,把历史当作一具尸体,放在解剖台上,用解剖刀一点一点地切割,取出肾脏、肝脏、心脏来研究。

让教师的语言成为学生心灵的甘泉——浅议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

让教师的语言成为学生心灵的甘泉——浅议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
科 素养的过程 。这个过程最重要 的依托 和媒介 就是教
师 的语 言。因此 , 教师的语言便是学生获取知识 的重要 途径, 它是铺设教师 的“ 与学生的“ 的“ 教” 学” 主桥梁 ” 。


历 史教学语言必须讲求ຫໍສະໝຸດ 确性 准确性是所有教学语 言都 必须注意 的条 件 。所谓 准确 ,即教师要用语言把讲解 的 内容正确 地表达给学 生。教师在课堂上讲 的课本知识 点也好 , 常识 也好 , 即 便 是涉及生活上 的事例 , 都要 注意用语得 当 , 讲错或犯 常识性错误等等都是要不 得的 。因为教 学的第一步骤 是教学生正确的认识 。怎样才 能做到准确 ?首先 , 语言 要规范 , 即教师要讲普通话 。其 次 , 教师通 过语 言所表 达 出来 的 内容要 准确 、 科学 , 也就是语 言 确切 、 用词严 谨 。如在讲课时决不能把抗 金英雄岳 飞说成 民族英雄

神 。综上所 述 , 我感 觉我 的课堂还算 充实 , 当然需要 改 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 以后 的教学 中, 在 我会继续探索下
岳飞 。再如 , 国和秦统 一全 国这段历史 , 战 就不能把 战
国时期 的“ 侯 国” 诸 说成 “ 国家 ” 秦灭 六 国前 , 须称 ; 必 “ 秦王赢政 ” “ 国” 而秦灭六 国后 , 一的朝代开始 及 秦 , 统 了 , 你就必须改称 “ 秦始 皇赢政 ” “ 及 秦朝 ” 。在分析美 国 南北战争 的意义时有这样 的表述 :美 国废 除 了奴隶制 “ 度 ,扫清 了资本主义 发展 的又一 大障 碍” ,这 其 中的 “ 字就不能省 , 又” 为什么 呢?“ 字 暗示 了美国资本 主 又” 义发展道路上 曾经有过一 大障碍 ,也就 是英 国的殖 民 侵略 , 这里是第二大 障碍 。一个 “ ” 承前启后 , 系 又 字 联 了新 旧知识 , 体现 了知识 的连贯性 。第三要 做到语 言准 确 , 必须 “ 实 ”表 达事物 要恰 如其分 , 还 求 , 不能 言过其 实。

浅析历史教师的语言艺术

浅析历史教师的语言艺术
要。
夫 。备课 时除 了备 常规 内容外 ,还 要 把 讲课 时如何 运用声 、情 的结 合打 动 学 生 、吸引学 生 的注意作 为备 课 的内
过提 出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三 个 环节 ,达 到巩 固学生 动手 能力 、提 高学生创新能力 的目的。
( ) 提 出问 题 一
的共 鸣
并 把知识 传授 给学 生 。教师课 堂教 学
语 言水平 的高 低 ,直接 关系 到课 堂教 学 的质量 。 中学历 史课 中 的教 师课 堂
பைடு நூலகம்
语言是整体 教学语言 的一 个组成部分 ,
是 中学历史 教 师在教 学过 程 中 向学 生
传授历 史 知识 、培养 学 生认识 和 了解 问题 能力 的专业 化语 言 。它既 有一 般
怎样 才算 较高 水平 的历 史教 学语 言 ,使教 师 的历 史教 学语 言美 呢 ?笔 者认 为 ,首先应 当是 书面 语言 和 口头
语 言的完 美结合 ,能以强 烈 的感情 色 彩感染 学 生 ,能 以鲜 明 的个性 色彩 吸 ( 接第 2 上 8页) 当拓 展 ,处 理 好教 学 内容针对 性 和适用性 的关 系 ,使课 程 教 学 更加 突 出 中等 职 业教 育 的特 点 , 尽 可能兼 顾所 传授 知识 在实 际工 作 岗 位 中 的 需 要 和 学 生 进 一 步 发 展 的需
教学 活 动是 学 校教 书育 人 的主要
所接 受 ,它能使 学 生在很 短 的时 间里 获得条理化 的知识 ,掌握 知识的重点 。 而简 明的实质则是语 言的信息量要大 ,
并且 易 为人们 所接 受 。语 言 简 明的前 提在于对教材 的深入理解 ,弄清本质 , 抓 住 关 键 ,只 有 这 样 才 能 说 出 高 度 概 括 的简 明语 言 。那些 毫无 意义 的重 复 某 一相 同内容甚 至 每~句 话都 要重 复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课堂教学艺术作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课堂教学艺术作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课堂教学艺术的作用【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40-011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去感染学生中学历史的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但如何把课堂教学组织好,收到理想的效果,成为高质量的课堂,笔者认为应该有一个最佳的教学方式。

何为最佳的教学方式呢?这就要求要把历史课当作自己的艺术品来对待,精雕细琢,然后再献给观众(学生),让学生在多彩的教学艺术手段中,对历史产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然,多样的教学艺术手段是根据历史课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知识层次而定的。

现代的中学生,他们好动、好奇、兴趣广泛、善思考、多疑问等,这是他们的共性。

教师应结合这些特点,安排、组织好课堂教学艺术。

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式,简单课归纳为如下几种:1.1充分利用与教材相关的地图、表格、画面、电化教学,进行直观的形象教学。

这种教学艺术表现与效果是图文并茂、声形俱在、情景交融,把历史上的一切内容,由抽象变直观、具体,由遥远拉倒眼前,边静态为动态,对学生有较强的历史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

1.2利用诗词、典故、成语、俗语、歌曲等,活跃教学。

这一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更加多彩。

他语言精干,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用到好处、妙处,学生能在愉快、欢笑中接受历史的熏陶。

淡化紧张疲劳。

这既活跃了课堂,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

1.3巧妙设问、置疑、变换角色,展开讨论。

这也是课堂教学艺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深化。

一堂精彩成功的历史课,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通过设问置疑,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寻找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开拓性的历史思维,这也是素质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深层反应。

通过设问置疑,可激发学生对历史内涵、奥秘的探索、钻研,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进入到理性认识领域,学生思维达到飞跃。

例谈毛泽东语言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毛泽东语言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 史 是 已经过去 了的事 情 , 它一 去不 复返 , 对其 既不 能 直 故 接观察 。 又不 能做 实验 , 只能 通过 间接 的方 法 , 成历 史表象 。初 形 中学生 思维 的独 立性 与批判 性 虽然 发展 显著 , 还不 够 成熟 。因 但 而要 让历 史现 象变 成学 生 的历 史 表象 , 还要 借 助于 教 师生 动 、 形 象、 明、 鲜 准确 的语 言去 讲述 历史 真实 , 这样 才能 达到 目的。 革 命 领 袖 毛泽 东 在 语 文 艺 术 实 践 上 是 个 “ 级 大 师 ” 他 特 。 常 引 用 生 活 俚 语 、 语 、 语 , 举 一 些 生 动 的例 子 来 阐 述 深 俗 古 常 奥 的革 命 道 理 . 味 无 穷 。 的 言语 朴 实 无 华 , 其 他 内含 真 理 , 很 能 快传 遍 工 农 群 众 ,形成 巨大 的革 命 物 质 力 量 。历 史 发 展 到 今 天 , 会 主 义 中 国走 过 了 六 十 年 , 今 时 代 与 过 去 大 不 同 , 社 当 毛 泽东 时代 也 在 年 轻 人 中逐 渐 被 淡 忘 ,但 他 的思 想 依 然 是 我 们 工作 的指 针 , 的功 劳 举世 公 认 。 他 因而 在 教 学 中 巧妙 引用 毛 泽 东艺 术 性 的语 言 . 现 毛泽 东 的原 话 , 会 起 到 很 大 的作 用 。 再 将 有利 于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跃 课 堂 气 氛 活 毛泽 东 的 一 生 与 中 国革 命 进 程 紧密 相 连 ,其 语 言 往 往 有 感 而 发 , 喻 警 人 , 人 以思 想 和 智 慧 的 启 迪 , 教 学 中 引 用 妙 给 在 他 的 话 . 使 学 生 在 深 为 毛 泽 东 语 言 艺 术 折 服 的 同 时 , 加 能 又 深 对 中 国 革命 和 建 设 过 程 中政 策 、 针 的 理 解 , 而 感 到 历 方 从 史课 趣 味 无 穷 。兴 趣 是 最好 的 老 师 , 而 课 堂教 学 效 果 会 有 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丰富的语言艺术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语言是一门艺术,它让人沉醉,给人鼓舞,催人奋进。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平时多注意知识的积累,注重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但是不能片面地追求语言的美感而忽视了历史学科所固有的严谨科学,过分讲究语言艺术而忽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把握好尺度。

【关键词】历史教学语言艺术历史教师素质【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2)09-043-02实践证明,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质量。

通常把教师讲课的语言以及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的语言称为教学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史实的叙述要通俗易懂,史论的阐析要深入浅出,要注意一堂课中语言的层次构思、语调的抑扬顿挫,重视情感的投入,努力创造产生积极情感的情境。

只有讲究语言艺术,整堂课才能象磁石一样吸引学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有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啃书本”,而忽视了怎样“教活”历史,更谈不上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艺术。

历史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要求应做到以下几点:一、严谨科学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每一节内容含量大,每一节都有重点和难点,因而教师在进行教材处理和课堂语言表达时必须注意科学性取舍,做到分清主次,精讲重难点。

使一堂课的教学重难点突出,最终将知识讲授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规范、准确、全面、完整,无任何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必须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言之有史,言之有据。

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首先应为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历史语言不同文学语言,不能有任何程度的虚构。

对历史过程的讲述、人物生平的介绍,必须符合史实;在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历史规律的时候,必须从史实出发,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例如秦灭六国之前,嬴政是秦国的国君,必须以“秦王”相称,称为“秦王嬴政”;秦灭六国,嬴政称帝,秦朝的历史开始了。

这样,称皇帝以后的嬴政,必须以“秦始皇”相称。

“秦国”和“秦朝”、“秦王”和“秦始皇”,一二字之差,如果颠倒了时序,前后混用,就是科学性的错误。

再如分析为什么说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问题时,就应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来进行。

如此才能言之有据持之成理。

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应做到读音准确,用词严谨。

比如“陆贾”不读陆jia,而读陆gu。

“赋税”不能说成“交公粮”,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能不能解释为“看见哪个当官的腐朽堕落,违法乱纪,就向皇帝报告”。

如在讲授《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时提问:“秦灭六国是在哪一年完成的?先后灭了哪六个诸侯国。

”不能提问为“秦灭六国在哪一年?灭了哪些国家?”否则问题在时间和空间概念上就会含糊不清,学生就难以得出精确答案。

教师说“五四运动是学生爱国运动”,这句话不能说不准确,但是不严谨。

五四运动在其第一阶段是学生爱国运动。

但六·三以后的第二阶段,运动已经由青年学生参加的爱国运动发展为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

教师以“学生爱国运动”来概括五四运动的全过程,不妥。

要做到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一方面要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修养,对知识点和概念的掌握要准确无误。

另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文字修养,丰富词汇量。

此外,备课时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疑点。

如果一个教师的历史知识不够科学严谨,那么,他的教学语言也就难以做到严谨了。

二、形象幽默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画卷,但这个过程却不能重现,也不能像物理、化学那样去做实验。

一个高素质的历史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艺术,讲究声情并茂,形象生动,把不能重现的历史现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去了解历史,感悟历史。

形象幽默是一种机智,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形象幽默的语言,既可吸引学生,调动学习气氛,又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幽默既要有愉悦性,又要有启迪性和教育性,以帮助学生现阶段理解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而不单单是调动课堂气氛。

比如在学习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时,引入了一段花鼓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请大家讨论一下,在当时(改革开放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境?学生饶有兴趣的讨论,有的说:“凤阳女人多”,有的说:“凤阳地不好”,有的说:“凤阳地处偏僻”,终于有学生说:“凤阳穷”我进一步解释:农村改革前,农村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和政社合一体制的弊端,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支配的同时,出失去了劳动积极性。

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于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这样教学肯定比单纯的讲授农村经济制度改革要吸引同学,集中他们上课的注意力。

又如讲《中日甲午战争》时的黄海战役时,补充了邓世昌落水后甩开部下抛给他的救生圈,赶走爱犬衔发相救的细节,就能很生动形象地表现邓世昌与战舰共存亡、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要做到在历史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形象幽默,我认为应该在平时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多看与历史有关的书籍报刊,增长见识,才能在课堂中信手拈来收放自如。

另外在备课的时候应分清主次,不能讲个故事用了大半节课,真正该讲的知识点却没有讲完,注意尺度把握。

三、富含感染力历史新课程除了需要历史的真实,还需要语言的感染力,教师应灵活运用课堂语言,创设美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深思熟虑。

比如学习帝国主义侵华史,课本对南京大屠杀这样表述:“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

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这些课文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有力的冲击。

讲到这里时,我说:“现在日本人最好不要到南京来(学生出现疑问的表情),来了不会安宁,这里被日本兵杀死的冤魂太多了。

如果要来,一定要带着忏悔的心来。

(提高声调)尽管我们对历史的问题不主张血债要用血来还,但日本政府至少要承认侵华罪行,给中国人一个交待,而不是像小泉纯一郎那样跑到靖国神社去祭拜甲级战犯,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这些话引起了学生深深的共鸣。

要做到历史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一方面,教师要有丰富强烈的情感。

另一方面,教师平时要注意掌握积累一定的史料,要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能够正确运用体态语言。

四、应设疑置辩教师授课时,如只讲活生生的历史知识,学生得到的只能是感情的表面认识,难以发现本质、规律,因此,不能片面单纯追求趣味性或形象性,而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难点,善于精心设计富有较强启发性、探索性、难易适度的问题,通过发挥语言艺术进行激趣,适时提出学生所产生或要解决的悬念,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积极开拓思维,思考展现在面前的历史现象,培养学生跟随教师讲课思路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有机统一。

如讲西安事变时,惟妙惟肖地喧染骊山捉蒋,学生自是洗耳恭听,教师应在激趣的基础上,巧妙设疑置辩,利用“张学良一向对蒋忠心耿耿,不断效犬马之劳,却为何要兵谏捕蒋?”“日本侵华步步紧逼,国难当头,蒋为何不抗日却积极‘剿共’?”“蒋该不该杀?为什么?”“当时逼蒋抗日是否可能?为什么?”激起学生悬念,引导学生处于当时历史情景中深入思索。

在提出这些问题时,应合理调控语言的节奏、速度、音量,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讨论条件和机会,并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创造性地发现新问题,然后及时释疑解难,浓缩提炼,从中总结出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加深学生对和平解决事变必要性的认识与理解,唤起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不断提高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能够做好这一点需要历史老师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底蕴,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掌握最新的教育手段的能力。

教科书信息量的增加,媒体的发展,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面越来越广,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师理论和知识的匮乏,会长期处于被动的应付状态,所以教师必须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教师的史事功底和理论基础是做好这点的前提。

五、应有时代气息历史教学语言还要富有时代气息。

历史课堂语言最犯忌的是,在讲古人古事的时候,乱用现代名词、现代术语。

相反地,倒是应当引用古人说过的原话,古籍上记述的原文。

但是,古代史课堂上引用的古文,世界史课堂上出现的外语,不宜长篇大论。

必要引用时,要作解释。

引用古文也有一些注意点,要用在要害的地方。

如林则徐禁烟到达广州时,对各国在华商人表态:“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一句话,把林则徐这位爱国大臣坚决禁烟的态度、性格和风范,充分地表达出来了。

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西斯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时,引用一句希特勒原话:“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是我不可动摇的意志。

”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便暴露无遗!同时引文要短小、浅显。

如汉景帝时,晁错建议削藩,他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短短二十二个字就把削藩的必要性阐述得深刻透彻,却又浅显易懂。

如果引用的原话原文内容虽属要害,而文字艰涩,寓意费解,教师为了引用要作一大段解释,就不宜采用。

有的教师担心引用原话原文会增加难度,其实,有时候引用一句原话、一节原文,看似增加了难度,但却加深了时代气息,简化或者概括了教材内容,更加便于学生记忆巩固。

如讲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时,教师在讲汉军打败匈奴以后,一句“从此漠南无王庭”,就能唤起学生一串联想:汉军打败匈奴,取得了重大胜利,长时间里,匈奴贵族不敢再带兵到蒙古大沙漠以南骚扰,从此大漠以南再无匈奴单于的王庭,西汉北部边郡得到了安定。

原话和原文的引用能渲染时代气息,鼓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学生自学历史的能力也将在其中得到相应的提高。

课堂语言要富有时代气息,这不要求历史教师有极强的史料功底文学修养,还需要历史教师多了解时事,多看新闻报刊。

历史教师多看一点历史文学,包括小说、诗歌、剧本等,这不仅有助于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文学化程度的提高,而且对理解历史背景也大有益处。

名人传记也要涉猎,名人逸事具有无穷的魅力,历史教师应慎重而大胆地涉及这个领域,在事实的基础上精心剪辑,通过风趣典型的事例加以复现,使人物形象突兀眼前,比正儿八经的溢美之辞更能激起学生的亲切崇敬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