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

合集下载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培训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培训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培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然而,在成长的道路上,一些不良行为可能会逐渐侵蚀他们的心灵,甚至将他们引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为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我们开展了这次意义深远的主题班会培训。

一、不良行为的表现及危害不良行为是指那些违背社会公德、违反纪律或法律规定,对个人、他人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

常见的不良行为包括但不限于:1、吸烟、酗酒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和酗酒会严重损害他们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影响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

2、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沉迷网络游戏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还可能导致社交能力下降、心理问题等。

3、打架斗殴这种行为容易造成身体伤害,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暴力事件。

4、小偷小摸虽然看似是小错误,但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可能会逐渐发展为盗窃等犯罪行为。

5、早恋过早地陷入恋爱关系,可能会分散学习精力,影响身心健康。

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不容小觑。

它们不仅会影响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可能给家庭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二、违法犯罪的类型与后果违法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应当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

常见的违法犯罪类型有:1、盗窃盗窃他人财物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根据盗窃金额的大小,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法律制裁。

2、抢劫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夺取他人财物,性质更为恶劣,将受到严厉的法律惩处。

3、故意伤害故意对他人身体造成伤害,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聚众斗殴参与多人之间的暴力冲突,扰乱社会秩序。

5、贩毒、吸毒贩毒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吸毒不仅损害自身健康,也违反法律规定。

一旦触犯法律,违法犯罪者将面临法律的制裁,包括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同时,犯罪记录将伴随一生,对未来的就业、升学等方面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不良行为往往是违法犯罪的前兆。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完整版)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完整版)
★法律的基本特征:
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张老汉一生操劳抚育了6个儿子,他用全部 财力和满身疾病换来了儿子们的成家立业。长 子承包了村里的鱼塘,一年纯收入3万余元,但 对老人却“一毛不拔”。其他几个儿子也拒绝 赡养老人。老人孤独地住在村外的简易茅屋内, 靠邻里接济度日,且无钱看病。村委会干部多 次出面调解,要求几个儿子共同赡养老人,但6 个儿子却相互推委,老人的生活一直没人照顾。 村里人对此义愤难平,主动帮助老人打官司。 法庭调解无效后,判决6个儿子每年共同支付张 老汉3000元赡养费,共同承担医疗费用。
2.丁某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说明了什么? 3.丁某的变化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看课本P45页的漫画,然后说一说:
1、若遇到漫画中的这些情况,自己 会怎么办? 2、有人说“偶尔做一次也没什么”。 谈谈自己的看法。
1.要预防违法犯罪,必 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 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 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 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 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 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 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 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刘某的行为是不是犯罪?为什么?
辩一辩:
1.杀人放火是不是犯罪?
2.偷人一元钱是不是犯罪?
3.隐匿、毁弃或者非法拆开他人信件,侵 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是不是 犯罪? 4.出于开玩笑,将朋友的一封家信拆开是不 是犯罪?
5.借同学十块钱不还是不是犯罪?

青少年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作文

青少年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作文

青少年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啊!我是小明。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关于青少年远离违法犯罪的话题。

我们都是好孩子,但有时候会不小心做一些错事。

比如说,上次小红同学偷拿了同桌的铅笔盒,结果被老师发现了,受到了处罚。

小红后来也很后悔,因为偷东西是不对的。

另外,小刚同学经常和人打架,这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

所以,做错事是会受到惩罚的。

我们要知道,违法犯罪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比如说,如果偷东西被抓到,就会进监狱。

在监狱里,生活会非常苦涩,失去自由,也看不到父母。

打架斗殴也是违法的,会受到处罚。

还有一些青少年沾染了毒品、抢劫等严重犯罪,这些行为会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受到法律的严惩。

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违法犯罪,积极向上。

做一个好孩子,遵纪守法,这样才能过上快乐的生活。

我们应该用正能量去影响身边的人,远离不良行为的诱惑。

比如,有同学去网吧打游戏,我们可以劝阻他,因为长时间沉迷网络对身体很不好。

同时,我们要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比如体育运动、阅读等,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这样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还能结交一些品学兼优的朋友,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最后,我希望大家都能从小树立远离违法犯罪的意识。

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吧!一起为之努力!篇2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谈谈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

我们都是好孩子,当然不想做坏事,但有时候会被一些不良的东西所诱惑和蛊惑。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认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坚决远离一切不良和违法的事情。

首先我们要知道,做任何违法犯罪的事情都是不对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比如偷窃、抢劫、打架斗殴、贩卖毒品等等,这些事情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抓起来关进监狱。

在监狱里会吃很多苦头,还会留下犯罪记录,将来找工作、读书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任何违法犯罪的事情都不能去做。

除了违法犯罪,我们还要远离其他一些不良行为,比如说骂人、打架、逃课、酗酒、吸烟等等。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罪2023-11-08CATALOGUE目录•引言•不良行为概述•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案例分析•总结与建议01引言主题的重要性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行为和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稳定。

在青少年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孩子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沾染不良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预防违法犯罪,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演讲的目的提高青少年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认识和警惕性。

帮助青少年掌握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02不良行为概述不良行为是指违反道德准则、法律法规或社会公德的行为,通常表现为损害他人利益、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等。

不良行为可能源于个人的不良习惯、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等多种因素。

不良行为的定义不良行为的表现形式盗窃、欺诈行为:如偷窃、骗取他人财物等;恶意传播谣言、诽谤他人等;吸毒、酗酒等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

侵犯他人隐私、名誉权等;暴力行为:如打人、伤害他人等;可能导致个人形象受损、社会信誉降低,甚至面临法律制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可能破坏家庭和睦、影响子女成长和教育;可能危害社会稳定、扰乱公共秩序,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03不良行为的影响020103杜绝不良行为学习和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

了解法律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不违反法律规定。

遵守法律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做有损法律形象的事情。

维护法律提高法律意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情绪失控而做出冲动的行为。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情绪管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不良行为,要有自我约束的能力。

行为约束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

自我反思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勤俭节约,不浪费食物和水资源等。

预防违法犯法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预防违法犯法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预防违法犯法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课型新讲课学校滕州市墨子中学姓名冯斌年龄 38岁职称中教一级电话《预防违法犯法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课程标准一了解违法与犯法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法,分析未成年人犯法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遵法。

能力目标:理解一般违法与犯法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法。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慢慢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知识目标:了解一般违法与犯法的区别,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法。

教学内容分析“预防违法犯法,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是第7单元第15课第二个项目内容。

这是在学习“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一般违法与犯法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法,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增强防范意识,遵纪遵法,预防违法犯法,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本项目由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第一个层次“一般违法与犯法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主要分析一般违法与犯法的区别和联系。

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初中学生抽象归纳能力不强,要理解一般违法与犯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难度。

所以,教学中主要从案例动身,坚持“切近学生、切近生活、切近实际”的原则,既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又能指导学生知行统一,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遵纪遵法,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第二个层次“遵纪遵法,防微杜渐”主如果对学生的行为提出要求,这是教学重点。

由于未成年人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有限,辨别能力不强,易受社会环境影响,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如不及时提高熟悉和更正,有可能滑向违法犯法。

因此,杜绝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自觉遵纪遵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理解一般违法与犯法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法,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增强防范意识,遵纪遵法,预防违法犯法。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PPT(完美版)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PPT(完美版)
• 如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 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 光头、教学区打球、不按时就寝等各种 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PPT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PPT
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 因还有什么?
• 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 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PPT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PPT
法律词典
•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 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 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 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 合法权益的侵犯,
•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 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美国著名政治家帕金斯30岁那年任芝加哥大学的校长, 有人怀疑他那样年轻是否是能胜任大学校长职位,他知道 后说了一句“一个30岁的人所知道的是那么少,需要依赖他 的助手兼代理校长的地方是那么多”。就短短这一句话,使 那些原来怀疑他的人一下子放心了,对他敬意倍增。我们 经常讲一句话,叫有理也要让三分。我们在平时学习工作、 生活中也应学习这位校长忍让的胸怀。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PPT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PPT
大家谈
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PPT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PPT
严重不良行为:
•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 行为:
•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 (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 (六)多次偷窃; •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 (八)吸毒、注射毒品; • (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

关于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征文

关于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征文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1. 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也日益增多,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也给个人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成为了当务之急。

2. 不良行为的危害不良行为包括种种不良的行为方式和不良的品行,比如酗酒、吸毒、赌博、打架斗殴等。

这些不良行为不仅会严重损害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一定的危害。

而违法犯罪更是对社会秩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3. 教育和宣传要杜绝不良行为,首先要加强对公民的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和诚实守信的品质。

加强宣传在校园、社区、企业等各个阶层,让人人都知道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加强制度建设在法律方面,加强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构建起严密的法律体系和执法机制,对违法犯罪的行为予以严惩,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5. 个人观点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是每个公民应该做到的,只有人人都积极参与其中才能构建起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

我认为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6. 总结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积极参与到社会治安建设中来,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走向繁荣、稳定的未来。

总字数:3348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期待再次为你服务。

7. 社会责任除了个人的努力,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的行动中来。

社会组织可以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引导人们了解法律,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

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员工教育,倡导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机会,帮助他们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

这样,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

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一、背景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学生发生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现象时常发生,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本次主题班会旨在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二、目的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法治观念;2.增强学生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遵守法规,避免不良行为;3.提升学生对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的识别和辨识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内容1. 法律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对社会、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明确法律对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2. 法律意识的培养•介绍学校及社会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不同法规的内容和适用范围;•鼓励学生遇事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不私自解决问题。

3.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分类介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区别,让学生明确不良行为可能演变成违法犯罪的危害;•通过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识别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

四、活动安排•日期:XX月XX日•时间:XX:XX-XX:XX•地点:XX教室•参与对象:全体学生五、预期效果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预期能够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提高法制观念,引导他们远离不良行为,杜绝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为校园营造更加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

以上方案旨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法治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有益之人。

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条款特殊场合一:农村学校法制教育1.内容增加:需要增加农村法律法规的介绍,结合农村特殊情况,强调乡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2.活动安排变动:考虑到交通不便等问题,可以提前安排车辆接送学生参与活动。

特殊场合二:城市社区法治宣传1.内容增加:需增加关于城市社区安全、犯罪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城市生活的法规意识。

2.活动形式变动:考虑到社区环境的复杂性,可以安排社区治安部门人员参与活动,提供现场安全保障。

《杜绝不良行为 远离违法犯罪 》教案--2022-2023学年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 远离违法犯罪 》教案--2022-2023学年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一、引言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为《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希望能够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法律意识,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为自己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b. 掌握一些常见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案例;c. 学会正确应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方法和途径。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b. 运用多媒体和图片等辅助教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c.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b.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c. 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学会正确应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

四、学情分析本次班会的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案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其危害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

学生的思维活跃,愿意参与讨论和互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a. 利用幻灯片或视频展示一些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b. 提出问题:你们身边是否有人曾经或正在从事不良行为或违法犯罪?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教师展示幻灯片或视频,呈现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案例)教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曾经在生活中目睹过或听说过一些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案例呢?请你们思考一下,身边是否有人曾经或正在从事不良行为或违法犯罪?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2. 讲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a. 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概念和危害,以及常见的案例。

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触目惊心: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问题一: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一)迟到、早退、旷课;教学区打球、不按时就寝、夜不归宿(二)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九)携带管制刀具;吸烟、酗酒;(十)其它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案例1 (小偷小摸导致犯罪)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一度发生多起撬盗案件,财产损失几万元,警方将作案的26人捉拿归案,查明这伙人仅半年时间作案30余起,案值人民币10多万元.更令警方吃惊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学生和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11岁,其中女性一名。

面对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办案干警没有像往常破案后的欣喜,心情反而变得沉重起来. 警方查明,26个孩子中有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同警察打交道,按盗窃作案的次数和案值,足以判处徒刑,但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只能教育后予以释放.于是他们作案后受法律惩罚的犯罪恐惧心理一次次减弱,认为自己人小法律管不了,渐渐从一个月一次小偷小摸,发展到每月偷几次,有的几乎天天作案。

有些14岁的少年曾公开宣称:“我还能偷2年”,13岁的少年不甘示弱:“我还能偷3年,比你多一年”。

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

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赤土中心小学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二)能力目标: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抵制不良诱惑杜绝违法犯罪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重点难点:重点: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抵制不良诱惑杜绝违法犯罪的能力。

难点: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教学内容分析:生活中有美好的事物强烈吸引着我们,激励我们去追寻,也有一些不良的事物不同程度地诱惑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成长。

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认识知道不良行为和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明确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本课时分四个层次,一次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法律,什么是违法犯罪;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轻度不良行为、中度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三是让学生明白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四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如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力等等。

学习者特征分析:由于未成年人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有限,辨别能力不强,易受社会环境影响,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如不及时提高认识和改正,有可能滑向违法犯罪。

因此,杜绝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自觉遵纪守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

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要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难度。

所以,教学中主要从案例出发,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既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又能指导学生知行统一,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遵纪守法,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教学方法与策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变。

课堂教学以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为主、以活动参与、行为体验为辅,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一、背景近年来,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制意识,本校决定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帮助学生远离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二、目的1.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2.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3.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方案内容1.定期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内容包括法律常识宣讲、案例分析等;2.邀请法律专家或警方人员参与,讲解法律法规,答疑解惑;3.制作宣传海报、宣传手册等材料,提醒学生远离不良行为;4.组织学生参加法制知识竞赛、法制教育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实施步骤1.确定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的时间和地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2.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活动,提前准备好宣传材料和教育内容;3.在班会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4.对班会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改进。

五、预期效果1.学生的法制意识得到提高,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2.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有所减少;3.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未来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本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希望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让他们远离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

特殊应用场合1. 学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增加条款:•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律法规宣讲,包括相关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法律规定;•邀请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分享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教育经验。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问题1:少数民族学生可能对主流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导致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

解决方法: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差异,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

•问题2:少数民族学生中可能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影响教育效果。

解决方法:派遣熟悉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员协助翻译或提供现场翻译设备。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使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教学内容:1.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2. 常见不良行为及其危害3. 法律法规的重要性4. 学生如何遵守法律法规,抵制不良行为5. 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3. 观看教育视频:播放相关教育视频,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4. 小组互动法:开展小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思考。

2. 学习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讨论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的原因。

3. 分析典型案例: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不良行为的发展过程,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4. 强调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教师讲解法律法规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5. 学习如何遵守法律法规,抵制不良行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6. 分享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与技巧。

9. 课后跟进: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及时了解他们在抵制不良行为、遵守法律法规方面的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跟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背景近年来,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在学校中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本校决定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预防和减少学生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三、活动内容1.主题班会:邀请法律相关专业人员授课,讲解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法律和社会规范。

2.专题讨论:组织学生小组展开讨论,分享身边的不良行为案例,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违法行为的后果,增强警示教育效果。

4.征求意见:组织学生提交杜绝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建议,形成共识和行动计划。

四、活动安排•时间:每周一下午2点•地点:校会议室•负责人:学校班主任•参与人员:全体中学生五、预期效果•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整个校园氛围良好,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任和沟通通过本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相信学生们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努力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愿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美好!特殊应用场合1. 受众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情况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情况,需要增加以下条款:•个性化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法律教育内容。

•专业指导:邀请相关特殊教育专家参与活动,提供专业指导。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可能具有一定的自闭症等特殊情况,教育方式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

解决方法是提前了解学生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充分考虑学生的特殊需求,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法律知识。

2.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情况针对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情况,需要增加以下条款:•文化活动结合:将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设计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设计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联系,增强法律意识。

2、帮助学生辨别常见的不良行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不良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

(2)明确违法犯罪的概念和法律后果。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2)怎样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不良行为、违法犯罪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闻视频或讲述一个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二)讲解不良行为的概念和表现1、向学生解释不良行为的定义,即那些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不良影响,但尚未构成违法犯罪的行为。

2、列举常见的不良行为,如吸烟、酗酒、沉迷网络游戏、打架斗殴、逃学旷课、偷窃等,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让学生对不良行为有更直观的认识。

(三)分析不良行为的危害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良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2、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个人身心健康、学业前途、家庭关系、社会秩序等方面深入分析不良行为的危害,让学生明白不良行为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还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四)讲解违法犯罪的概念和法律后果1、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违法犯罪的定义,即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应当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

2、介绍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贩毒等,并说明相应的法律后果,让学生对违法犯罪行为有清晰的认识和敬畏之心。

(五)探讨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1、引导学生思考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联系,例如,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逐渐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

预防违法犯罪,杜绝不良行为

预防违法犯罪,杜绝不良行为
这来自高墙内,发自内心 的血泪之声,唱出了少年犯 的忏悔之情 。为了我们的母 亲不用“泪水染白发” 、为 了我们不至于“跌入激流” 而“不能自拔”,我们一定 要牢记:
1. 尊重法律,增强法制意识和自我防范 意识,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 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提高德的修养, 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 法 2.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 力 3.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 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 犯罪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 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 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 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 行为。
我们应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1.要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 为做起。
2.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3.我们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 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 守法,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 鸿沟
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 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 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违法情节比 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 还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 以外的法律法规。 犯 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 危害性,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 微杜渐
一、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必 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二、只有防微杜渐,才能 防患于未然。我们一定要从小加 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 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 自己健康成长。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0页 “相关链接”,明确未成年 人不能有的不良行为和严重 不良行为各有几大类?具体 行为有哪些?
材料一: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
正案(八)》。该材料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二、教学重点1.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2. 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3. 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2. 如何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3. 讲座法:邀请法制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内容1.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介绍不良行为的概念、特点,以及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违法犯罪行为。

2. 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讲解法律、法规的作用,以及遵守法律、法规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讲座等方式,检验学生对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其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短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真实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5. 讲座环节:邀请法制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6. 总结发言: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远离违法犯罪。

七、课堂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的作文。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一、背景在当今社会,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给社会秩序和个人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抵制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特制定该教案。

二、教育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道德观念;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明白法律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深入剖析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不良行为的定义、种类及危害;•违法犯罪的定义、分类及处罚;•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案例背后的原因和后果。

2. 拓展学生视野,引导正确选择•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残酷性;•名人事迹:介绍正能量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上向善;•视听教育:影视作品、音乐等多媒体形式的教育,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接受正确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视听教学法通过播放相关影视作品、音乐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引发共鸣,达到警示和教育的效果。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审视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引发深刻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

3. 讨论互动法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引导学生自主表达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加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估方式1. 学生表现评估•以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互动讨论等为评估依据;•每位学生根据个人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并提出合理引导意见。

2. 期末考核•设计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认识及态度变化;•考核内容包括选择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等形式。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案的有效实施,期望学生能够深刻认识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法治观念,自觉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特殊应用场合1. 社区教育机构增加条款:•社区实践项目:增加社区实践项目的内容,在社区中进行实地教学,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和不良行为对社区的危害。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一、背景近年来,学校发现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甚至有少数学生陷入违法犯罪活动。

为了有效防范和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决定举行“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行为举止。

二、目的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强化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具体安排1.时间:下周五下午2点2.地点:教室3.主持人:班主任4.内容安排:–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定义和危害–分享案例分析,警示教育–强调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守法–进行互动讨论,答疑解惑–班主任负责主持会议–学生干部配合协助–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四、预期效果通过此次主题班会的开展,预期能够有助于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净化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评估与总结主题班会结束后,班主任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教育引导方向,持续开展相关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上是“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主题班会方案文档,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遵纪守法,远离不良行为,营造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

特殊应用场合及相应条款增补1. 针对高风险学生的场合增加条款:•设置个别辅导时间,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干预问题学生详细说明:在主题班会中,针对高风险学生的场合,应加强个别辅导和关注。

通过对这些学生的特殊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避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问题:高风险学生可能不易自我调节,抵触心理辅导•解决办法: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团队,采取耐心倾听、渐进式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内心问题,提升心理素质。

2. 针对特殊年级的场合(如高中毕业班)增加条款:•加强职业规划和生涯教育指导•强化大学生活和社会适应性教育详细说明:针对特殊年级如高中毕业班,除了警示防范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还应加强职业规划和生涯教育指导,引导学生健康面对未来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学设计安居第一中学刘娟一、内容标准:本课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懂得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明确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犯罪。

以此来告诫大家若发现自己身上有不良行为要及时改正,使自己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教学内容分析:在学习“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加强防范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三、学情分析:通过《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明白生活中的“黄、赌、毒、法轮功”等到不良诱惑是有危害性的,并且也知道应该自觉抵制这些不良诱惑这个道理。

但要把这些认识落实到行动中就会有一定难度。

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就已沾染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想从根本上去改掉这些不良行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何通过案例教学震撼学生,起到警示的作用,让学生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重新审视,尤为重要。

四、学习目标:1、绝大多数学生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通过叙永警方打掉一未成年盗窃团伙,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3、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规定,能有95%以上的同学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4、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交流,有95%以上的学生能杜绝不良行为,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五:评价任务设计:1、通过对案中青少年合伙抢却的犯罪经过的分析,评价学生对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认知程度。

2、结合案例中青少年犯罪,讨论漫画中“偶尔做一次错事没什么”的问题,评价学生对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也可能导致犯罪的认识程度。

3、通过相关法律中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规定和专家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的观点,评价学生掌握了多少杜绝不良行为的可行性的做法,以及从思想还应吸取哪些教训的认识。

六、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杜绝不良行为(2)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自觉遵纪守法2、难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七、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基本知识和原理。

八、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调查周围同学存在那些不良行为,预习本课内容,了解相关链接等辅助教学内容提供的相关知识;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及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搜集有关案例。

九、教学过程:板块一:新闻视频导入师:同学们,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新闻报道。

叙永警方打掉一未成年盗窃团伙(课件1)师:这只是千千万万青少年犯罪中的一例,我们再来看一看更多的青少年犯罪。

(课件2出示内容)师读。

课件3出示:青少年伏法的图片。

配上警笛声。

师过渡导入新课:这些孩子本应该和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度过美好的学习时光,可是他们的青春却只能在高墙内度过了。

那么我们应从他们的身上吸取什么教训呢?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违法犯罪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视频中几个孩子的成长经历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板块二: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法律知识课件4出示“我当小法官”:据调查,这几个孩子中的付某曾经是个学习不错的孩子,而且还被评上过学校的优秀学生,而另一个刘某则是一个游手好闲不愿学习的孩子,在刘某的影响下,付某经不住诱惑,开始抽烟喝酒上舞厅,渐渐地零花钱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于是他就开始和刘某一起小偷小摸,最后发展到了由于外出没钱而合伙抢劫,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师提出问题:最终这几个触犯了法律,那么什么是法律呢?有哪些基本特征?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找出并做出标记,找生读。

课件5出示法律小知识: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三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师稍做解释。

板块三:分析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师: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青少年犯罪的经过。

课件6出示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他们是怎样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他们违反了哪两部法律?有什么不同吗?温馨提示:可结合课本第44页的内容回答。

课件7出示:我来分析生小组讨论,稍后交流。

师生共同分析:(课件8出示)抽烟喝酒上舞厅→小偷小摸→抢劫。

一开始的抽烟喝酒上舞厅违反法律了吗?这只是一些不良行为(点击课件)。

小偷小摸有没有触犯法律?触犯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还没有触犯刑法,对社会的危害还不大,应受到刑法以外的处罚。

这样的行为就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点击课件)。

而抢劫则触犯了刑法,对社会的危害很大,应受到刑罚处罚。

这样的行为就被称为犯罪(点击课件)。

请同学们从课本上找出什么是“违法”、“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那么违法就一定犯罪了吗?没有,但是犯罪却一定是违法了。

板书大圈里是违法包含小圈里是犯罪。

师生共同总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

师:这二人正是由不良行为发展到一般违法行为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但是若有了一般违法行为能及时改正还能不能走上犯罪道路?生:不能。

看来这二者之间还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55页,找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有着怎样的联系。

生交流。

师点拨。

师生总结道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课件9出示表格,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讲的内容来填写。

比较项目一般违法犯罪不同点危害程度触犯法律所受处罚相同点联系板块四:感悟明理师过渡:正是由于有了一般违法行为之后没有及时改正,所以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那么我们应怎样预防违法犯罪呢?有些同学说偶尔做一次错事也没什么。

是吗?请看几副漫画。

课件10出示漫画。

生任选一个交流。

师小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往往就是从吸一支烟、喝一杯酒、乱花一点钱、听一个下流故事、看一次淫秽录像开始的。

还有句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那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哪些呢?课件11出示视频:如果不及时改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其结果会怎样呢?下面我们再来看两个模拟案例。

课件12出示案例。

师生共同总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课件13出示。

师:专家的一席话,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给我们带来的严重的后果。

让我们认识到: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所以要预防违法犯罪,首先就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课件12出示:杜绝不良行为。

课件14出示:反思成长: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的同学身上存在哪些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议一议: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危害?做一做:自己打算怎样帮助他?查一查:检查一下自己的言行, 哪些地方亮起了红灯?师小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如果同学们身上有不良行为特别是严重不良行为,一定要立即改正,如果不改正,就会越走越远,滑到犯罪的深渊。

而付某和刘某走上今天这一步也绝非偶然,他们就是由于身上原有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还要吸取哪些教训?课件15出示:还要从思想上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板书法律一般违法启示犯罪板块五:颗料归仓课件16出示: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今后你会怎么做?板块六:实践平台(课件17)◎查阅有关法规,了解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哪8种犯罪会受到刑事制裁,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有的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调查分析未成年人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及其危害,警示自己,提高自我控制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预防违法犯罪。

课件18出示青春寄语:亲爱的同学们,青春是美丽的、向上的,应该用五彩描绘前程似锦的明天!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珍惜青春,杜绝不良行为,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教师总结: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能自觉地遵纪守法,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决不做违法违纪的事,那么我们的人生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我们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板块七:学以致用拓展延伸【生活与法】案例一:某校8年级2班学生肖某不思上进,旷课、夜不归宿,与社会上所谓的“哥们”在一起吸烟,酗酒,进营业性网吧。

多次受到该校领导老师批评教育。

案例二:郭某初中辍学后,因无钱上网,就经常在学生上学的路上多次向学生强行索要钱财,并多次拦截殴打学生,还多次进入学生宿舍偷窃学生财务,后被老师发现并抓住送到派出所,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案例三:李某、刘某非法用车辆将张某等16名智障人员拉到贺州市某大理石粉体厂搬运粉体,充当苦力,非法占有16名智障人员的所得劳务费,4月13日,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一审判决。

判决被告人李某、刘某犯强迫劳动罪,分别判处二年六个月、二年有期徒刑。

(1)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这三个案例分别属于什么行为?(2)案例一、二的行为与案例三的行为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