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制剂的质量评价形态粒径及其分布可用光学显微镜法
卫生资格药学专业理论(药剂学):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
①显微镜法:显微镜法是将粒子放在显微镜下,根据投影像测得粒径的方法。
光学显微镜可以测定0.5~100μm级粒径。
测定时应注意避免粒子问的重叠,以免产生测定的误差,同时测定的粒子的数目应该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般需测定200~500个粒子。
②库尔特记数法:库尔特记数法是在测定管中装入电解质溶液,将粒子群混悬在电解质溶液中,测定管壁上有一细孔,孔电极间有一定电压,当粒子通过细孔时,由于电阻发生改变使电流变化并记录于记录器上,最后可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
可以用该方法求得粒度分布。
本法可以用于测定混悬剂、乳剂、脂质体、粉末药物等的粒径分布。
③沉降法:沉降法是根据Stocks方程求出粒子的粒径,适用于100μm以下的粒径的测定。
④筛分法:筛分法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粒径测定方法。
它是将筛按孔径大小顺序上下排列,将一定量粉体样品置于最上层,在一定的震动频率下振动一定时间,称量各个筛号上的、粉体重量,求得各筛号上不同粒径的百分数。
常用测定范围在45μm以上。
测定粒子大小时要注意的有关问题是:对粒子大小进行分析前对样品的合理选择和处理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基础。
在选取样品时,由于粉体因储存条件的变化或转移可能导致粒子的分布不均,因此有必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取样。
为使取样具有代表性,应当有适当的取样量。
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1、形态、粒径及其分布脂质体的形态为封闭的多层囊状或多层圆球。
其粒径大小可用显微镜法测定,小于 2μm 时须用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
也可用电感应法 ( 如 Coulter 计数器 ) 、光感应法 ( 如粒度分布光度测定仪 ) 、激光散射法等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及其分布。
2、包封率的测定包封于脂质体内的药物与体系中总药量之比称为包封率。
根据计算单位不同可分为质量包封率和体积包封率。
可采用葡聚糖凝胶法、超速离心法或透析法等进行分离,然后用适当方法进行含量测定,再按式 (16-1) 计算包封率。
包封率 = (16-1)影响包封率的因素有:(1) 类脂质材料的比例:处方中增加胆固醇含量时可提高水溶性药物的载药量;(2) 脂质体电荷的影响:当相同电荷的药物包封于脂质体双层膜中,同电相斥致使双层膜之间的距离增大,可包封更多亲水性药物;(3) 脂质体粒径大小的影响:当类脂质的量不变,类脂质双分子层的空间体积愈大,所载药物量就愈多,但是粒径的大小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确保药物的靶向特性。
(4) 药物溶解度的影响:极性药物在水中溶解度愈大,在脂质体水层中的浓度愈高。
水层空间愈大,能包封极性药物愈多。
通常多室脂质体的体积包封率远比单室的大。
非极性药物的脂溶性愈大,体积包封率愈高,水溶性与脂溶性均小的体积包封率也低。
3、脂质体的稳定性由于脂质体膜有一定的通透性,放置一定时间后包封的药物可渗漏到膜外,导致包封率下降,故渗漏率是衡量脂质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渗漏率计算:将脂质体储存在特定介质中,一定温度放置,于不同时间用透析或离心等方法分离,测定介质中的药量,根据放置前后介质中药量差值占体系药物总量的百分率即为样品的渗漏率。
分别测定储存前脂质体中包封的药量和储存一定时间后介质中的药量,利用渗漏率指标可比较不同工艺、不同配方的脂质体包封药物的稳定性,在制剂处方工艺筛选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常在膜材中加一定量的胆固醇以加固脂质双分子层膜,降低膜流动,可减小渗漏率。
9014 微粒制剂指导原则 微粒制剂,也称微粒给药系统
9014 微粒制剂指导原则 微粒制剂,也称微粒给药系统(micr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MDDS) , 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载体(一般为生物可降解材料) ,经过一定的分散包埋技术制 得具有一定粒径(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粒组成的固态、液态或气态药物制剂, 具有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与口味、液态药物固态化、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 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或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或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或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或延缓药物释放、提高药物靶向性等作用的一大类新型药物 制剂。
根据药剂学分散系统分类原则,将直径在 10-4~10-9m 范围的分散相构成的 分散体系统称为微粒分散体系,其中,分散相粒径在 1~500μm 范围内统称为粗 (微米)分散体系的 MDDS,主要包括微囊、微球亚微乳等;粒径小于 1000 nm 属于纳米分散体系的 MDDS,主要包括脂质体、纳米乳、纳米粒、聚合物胶束 等。
微囊、微球、亚微乳、脂质体、纳米乳、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等均可作为药 物载体。
随着现代制剂技术的发展,微粒载体制剂已逐渐用于临床,其给药途径包括 外用、口服与注射。
外用和口服微粒载体制剂一般将有利于药物对皮肤、粘膜等 生物膜的渗透性,注射用微粒载体制剂一般具有缓释、控释或靶向作用。
其中具 有靶向性药物载体的制剂通常称为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系指采用载体将药物通过循环系统浓集于或接近靶器官、靶组织、 靶细胞和细胞内结构的一类新制剂,具有提高疗效并显著降低对其他组织、器官 及全身的毒副作用。
靶向制剂可分为三类:①一级靶向制剂,系指进入靶部位的 毛细血管床释药;②二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进入靶部位的特殊细胞(如肿瘤细 胞)释药,而不作用于正常细胞;③三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作用于细胞内的一 定部位。
一、药物载体的类型 (1)微囊系指固态或液态药物被载体辅料包封成的微小胶囊。
通常粒径在 1~ 250μm 之间的称微囊, 而粒径在 0.1~1μm 之间的称亚微囊, 粒径在 10~100nm 之间的称纳米囊。
2019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试题3
2019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试题3四、多项选择题1、分散片不适用于何种药物A、难溶性药物B、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C、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D、安全系数较低的药物E、易溶于水的药物2、滴丸剂的特点正确的是A、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B、工艺条件不易控制C、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D、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E、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3、吸入制剂的给药形式有A、蒸气B、气溶胶C、液滴D、雾滴E、小颗粒4、利用扩散原理制备缓(控)制剂的方法包括A、包衣B、制成不溶性骨架片C、制成植入剂D、微囊化E、控制粒子大小5、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可以减少给药次数B、提高患者的顺应性C、避免或减少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D、根据临床需要,可灵活调整给药方案E、制备工艺成熟,产业化成本较低6、以减少溶出速度为主要原理的缓、控释制剂的制备工艺有A、制成溶解度小的酯或盐B、控制粒子的大小C、制成微囊D、制成植入剂E、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7、缓(控)释制剂的优点有A、减少用药总剂量B、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小峰谷现象C、减少服药次数,患者顺应性提高D、有利于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E、适用于半衰期特别短的药物8、在经皮给药系统中,可作为保护膜材料的有A、聚乙烯醇B、醋酸纤维素C、聚苯乙烯D、聚乙烯E、羟丙基甲基纤维素9、经皮吸收制剂常用的压敏胶有A、聚异丁烯B、聚乙烯醇C、丙烯酸类D、硅橡胶E、聚乙二醇10、以下为被动靶向制剂的是A、微型胶囊制剂B、脂质体制剂C、环糊精包合制剂D、固体分散体制剂E、前体靶向药物11、物理化学靶向制剂包括A、磁性靶向制剂B、栓塞靶向制剂C、热敏靶向制剂D、pH敏感靶向制剂E、前体药物12、下列制剂具有靶向性的是A、前体药物B、纳米粒C、微球D、全身作用栓剂E、脂质体13、评价靶向制剂靶向性的参数A、相对摄取率B、波动度C、靶向效率D、峰浓度比E、平均稳态血药浓度14、脂质体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A、形态、粒径及其分布B、包封率C、载药量D、渗漏率E、脂质体的稳定性15、脂质体的基本结构脂质双分子层的常用材料有A、胆固醇B、硬脂醇C、甘油脂肪酸酯D、磷脂E、纤维素类16、体外释放度测定的常用方法有A、连续流动系统B、显微镜法C、动态渗析系统D、激光散射法E、桨法17、属于天然高分子微囊囊材的有A、乙基纤维素B、明胶C、阿拉伯胶D、聚乳酸E、壳聚糖18、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速度的因素包括A、囊壁的厚度B、微囊的粒径C、药物的性质D、微囊的载药量E、囊壁的物理化学性质19、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有A、制备工艺条件B、微囊的粒径C、囊材的类型及组成D、释放介质E、药物的性质四、多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 CDE【答案解析】分散片剂型主要适用于要求快速起效的难溶性药物和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不适用于毒副作用较大、安全系数较低和易溶于水的药物。
脂质体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一、脂质体的制备1、注入法:主要用于制备单室脂质体,少数为多室脂质体,其粒径绝大多数在2m 以下。
2、薄膜分散法:主要用于制备多室或大单室脂质体,超声后以单室脂质体为主。
3、超声波分散法:主要用于制备以单室为主单室脂质体。
4、逆相蒸发法:将磷脂溶于有机溶剂,加入含药物的缓冲液,超声使成稳定w/o 乳剂,减压除去有机溶剂在旋转器壁上形成薄膜,加入缓冲液使凝胶脱落,制得水性混悬液,通过凝胶色谱法或超速离心法,除去未包入的药物,即得大单室脂质体。
5、冷冻干燥法:适合于热敏感的药物。
6、重建脂质体:单室或多室型。
是目前国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备方法之一。
其具有工艺稳定、适合于工业化生产、质量易于控制、产品稳定性好等特点。
二、脂质体的质量控制与评价1、形态、粒径及其分布采用扫描电镜、激光散射法或激光扫描法测定。
根据给药途径不同要求其粒径不同。
如注射给药脂质体的粒径应小于200nm,且分布均匀,呈正态性,跨距宜小。
2、包封率和载药量包封率:包封率=(脂质体中包封的药物/脂质体中药物总量)×100%一般采用葡聚糖凝胶、超速离心法、透析法等分离方法将溶液中游离药物和脂质体分离,分别测定,计算包封率。
通常要求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达80%以上。
载药量:载药量=[脂质体中药物量/(脂质体中药物+载体总量)]×100%载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药物的临床应用剂量,故载药量愈大,愈易满足临床需要。
载药量与药物的性质有关,通常亲脂性药物或亲水性药物较易制成脂质体。
3、脂质体的稳定性1)、物理稳定性:主要用渗漏率表示。
渗漏率=(放置前介质中药物量-放置后介质中的药量)/制剂中药量x100% 胆固醇以加固脂质双分子层膜,降低膜流动,可减小渗漏率。
2)、化学稳定性:(1)磷脂氧化指数:氧化指数=A233nm=A215nm;一般规定磷脂氧化指数应小于0.2。
(2)磷脂量的测定:基于每个磷脂分子中仅含1个磷原素,采用化学法将样品中磷脂转变为无机磷后测定磷摩尔量(或重量),即可推出磷脂量。
9014微粒制剂指导原则
9014 微粒制剂指导原则微粒制剂,也称微粒给药系统(micr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 MDDS), 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载体(一般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经过一定的分散包埋技术制得具有一定粒度 (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粒组成的固态、液态、半固态或气态药物制剂具有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与口味、液态药物固态化、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或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或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或延缓药物释放、提高药物靶向性等作用的一大类型药物制剂。
根据药剂学分散系统分类原则,将直径在10-4〜10-9范围的分散相构成的分散体系统称为微粒分散体系,其中分散相粒径在 1~500μm范围内统称为粗(微米)分散体系MDDS ,主要包括微囊、微球、亚微乳等;粒径小于1000nm属于纳米分散体系的MDDS,主要包括脂质体、纳米乳、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等。
微囊、微球、亚微乳、脂质体、纳米乳、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等均可作为药物载体。
随着现代制剂技术的发展,微粒载体制剂已逐渐用于临床,其给药途径包括外用、口服与注射。
外用和口服微粒剂一般将有利于药物对皮肤、黏膜等生物膜的渗透性,注射用微粒制剂一般具有缓释、控释或靶向作用。
其中具有靶向作用的药物制剂通常称为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系指采用载体将药物通过循环系统浓集于或靠近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和细胞内结构的一类新制剂,有提髙疗效并显著降低对其他组织、器官及全身的毒副作用。
靶向制剂可分为三类:①一级靶向制剂,系指进人靶部位的毛细血管床释药;②二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进人靶部位的特殊细胞(如肿瘤细胞)释药,而不作用于正常细胞③三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作用于细胞内的一定部位。
一、药物载体的类型(1)微囊系指固态或液态药物被载体辅料包封成的小胶囊。
通常粒径在1~250μm之间的称微囊,而粒径0.1~1μm之间的称亚微囊,粒径在10~l00nm之间的称纳米囊。
2019年药学专业知识一考题推荐4
2019年药学专业知识一考题推荐4单选题1、下列物质不具有防腐作用的是A靛蓝B苋菜红C柠檬黄D姜黄E新红答案:D天然色素:分为植物性和矿物性色素,可用作内服制剂和食品的着色剂。
常用的植物性色素中:黄色的有胡萝卜素、姜黄等;绿色的有叶绿酸铜钠盐;红色的有胭脂红、苏木等;棕色的有焦糖;蓝色的有乌饭树叶、松叶兰等。
常用的矿物性色素是棕红色的氧化铁。
单选题2、关于脂质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载药量B相变温度C溶出率D相对摄取率E显微镜镜检粒度大小答案:A脂质体质量评价指标有形态、粒径及其分布、包封率、载药量以及脂质体的稳定性等。
单选题3、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等效剂量的比较A胰岛素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B阿司匹林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C硝苯地平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D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的发作E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答案:E对因治疗指用药后能消除原发致病因子,治愈疾病的药物治疗。
例如使用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达到控制感染性疾病;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等属于对因治疗。
此外,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称为补充疗法,又称替代疗法,也属于对因治疗。
单选题4、下列物质不具有防腐作用的是A硫脲BBHACBHTD维生素EE酒石酸答案:A常用的水溶性抗氧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脲、维生素C、半胱氨酸等。
单选题5、能产生沉淀的配伍A氯化钾和硫B乳酸环丙沙星和甲硝唑C异烟肼与乳糖D硫酸镁溶液与可溶性钙盐E溴化铵与利尿药答案:D硫酸镁遇可溶性的钙盐、碳酸氢钠或某些碱性较强的溶液时均产生沉淀。
硝酸银遇含氯化物的水溶液,产生沉淀。
单选题6、将氯霉素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氯霉素从溶液中析出A药理学的配伍变化B给药途径的变化C适应症的变化D物理学的配伍变化E化学的配伍变化答案:A药理学的配伍变化:(1)协同作用(2)拮抗作用(3)增加毒副作用此例为协同作用,属于药理学配伍变化。
单选题7、下列属于欧洲药典的缩写的是ABPBCh.PCJPDPh.EEUSP答案:E《美国药典》的全称为,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缩写为USP。
脂质体的研究新进展
脂质体的研究新进展杨鹏波;张华【摘要】[目的]综述脂质体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为药物制成脂质体提供更多的选择。
[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总结脂质体在各方面的应用、新的制备方法和修饰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点。
[结果]从脂质体的的应用、制备方法、修饰、质量评价等方面,可看脂质体与生物膜有着极好的相容性,作为载体有很大的优势,修饰后,能增强靶向性,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结论]随着新材料的产生和新技术的发展,脂质体的优势将更加显现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与生物膜具有相似性,具有多种优良特性,改变了传统的给药方式。
经过近40年的研究,已到广泛的应用。
%[Objectiv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atest literature,which can offer more choices for making liposomedrug.[Method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liposomes in al aspects and new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modification methods and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Results]Liposome as a new type of drugcarrier,which has similarity with biological membrane,has many good qualities and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way to give medicine. [Con-clusion]Liposome has the broad application after nearly forty years of research.【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4页(P936-939)【关键词】脂质体;分类;制备方法;联用技术;质量评价【作者】杨鹏波;张华【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 (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构成的封闭囊泡,它具有很多的优良性质,如具有细胞的亲和性和靶向性、缓释性、减低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稳定性、透皮吸收效率高、可以携带药物进入细胞、避免耐受性、改变给药途径等[1]。
靶向制剂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靶向制剂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X型题1.其中不属于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的有A.乳化融合法B.天然高分子凝聚法C.液中干燥法D.自动乳化法E.干膜超声法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2.目前制备纳米粒最主要的方法为A.乳化融合法B.天然高分子凝聚法C.液中干燥法D.自动乳化法E.超声波分散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3.在乳化聚合法制纳米粒的过程中,防止相分离以后的纳米粒聚集的物质是A.胶束B.乳滴C.乳化剂D.有机溶剂E.水溶液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4.天然高分子凝聚法制备的白蛋白纳米球的粒径受哪种因素影响较大A.白蛋白浓度B.乳化时间C.超声波强度D.乳状液加入液油时的速度E.乳化时温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5.将W/0型乳状液中的明胶乳滴冷却至胶凝点以下用哪种溶剂交联固化,可用于对热敏感的药物A.甲醛B.丙酮C.乙醚D.氯仿E.乙醇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6.自动乳化的基本原理是在何种条件下乳状液中的乳滴由于界面能降低,而形成更小的纳米级乳滴A.在一定条件下B.在适当条件下C.在特定条件下D.在较温和条件下E.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7.固体脂质纳米粒系指以什么为骨架材料制成的纳米粒A.高分子B.以生理相容的高熔点脂质C.高熔点脂质D.脂质体聚合物E.卵磷脂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8.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中,不常用的高熔点脂质是A.饱和脂肪酸甘油酯B.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C.硬脂酸D.混合脂质E.硬脂酸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9.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经典方法是A.熔融-匀化法B.冷却-匀化法C.微乳法D.自乳化法E.高压乳匀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10.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中,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A.熔融-匀化法B.冷却-匀化法C.微乳法D.自乳化法E.高压乳匀法11.微乳法在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选恰当的助乳化剂,应使用什么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药用短链醚B.药用短链脂C.药用短链醇D.药用短链酚E.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12.过滤除菌对什么类型的的纳米粒较适合A.不粘稠,大粒径B.粘稠度小C.不粘稠,小粒径D.粒径较小E.粘稠的、大粒径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13.纳米粒胶体溶液最适宜地贮藏方法为A.低温B.室温C.冷冻干燥D.37℃E.高温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14.判断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天然高分子凝聚法制备的白蛋白纳米球的粒径受乳状液加入液油时的速度影响较大B.天然高分子凝聚法制备的白蛋白纳米球的粒径受白蛋白浓度影响较大C.天然高分子凝聚法制备的白蛋白纳米球的粒径受乳化时间影响较大D.天然高分子凝聚法制备的白蛋白纳米球的粒径受超声波强度影响较大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15.判断下面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A.脂质体在体内细胞作用的第四个阶段为融合B.纳米粒胶体溶液最适宜的贮藏方法为冷冻干燥C.磁性纳米粒的制备共分4步完成D.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中,冷却一匀化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E.脂质体的膜材主要由磷脂与胆固醇构成16.判断下面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A.脂质体在体内与细胞的作用过程分吸附→脂交换→内吞→融合B.吸附是脂质体与细胞作用的开始,受粒子大小、表面电荷的影响C.膜的组成、制备方法、特别是温度和超声波处理,对类脂体的形态有很大影响D.设计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最主要的目的是确定药物的靶向性E.胆固醇与磷脂是共同构成细胞膜和脂质体的基础物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17.药物被包裹在脂质体内后有哪些优点A.具有靶向性B.缓和毒性C.提高疗效D.避免解药性E.改变给药途径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18.脂质体哪种特点使其用于治疗肿瘤和防止肿瘤扩散转移以及肝寄生虫病,利什曼病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疾病A.靶向性B.淋巴定位性C.药物稳定性D.细胞亲和性E.组织相容性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19.制备脂质体的材料包括A.卵磷脂B.脑磷脂C.大豆磷脂D.合成磷脂E.胆固醇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20.脂质体可用于哪些药物的载体A.抗肿瘤药物B.抗寄生虫药物C.抗菌药物D.激素类药物E.酶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21.脂质体的靶向性有几种类型A.被动靶向性B.物理靶向性C.化学靶向性D.主动靶向性E.天然靶向性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22.逆相蒸发法的特点适合于包裹什么物质A.水溶性B.脂溶性C.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D.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E.油类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23.注入法根据溶剂不同可分为A.乙醚注入法B.乙醇注入法C.氯仿注入法D.水注入法E.有机溶剂注入法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24.测定脂质体荷电性的方法A.电镜测定法B.荧光法C.电泳法D.微观显微电泳法E.中和法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25.根据脂质体制剂的特点其质量应在哪几个方面进行控制A.脂质体形态观察,粒径和粒度分布测量B.主药含量测定C.体外释放度测定D.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E.渗漏率的测定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26.测定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和粒度分布情况的方法有A.光学显微镜法B.电子显微镜法C.Coulter计算法D.激光散射法E.离心沉降法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27.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有A.透析管法B.试管振荡法C.HPLCD.显微镜观察E.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28.常用来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的分离方法有A.分子筛法B.超滤膜过滤法C.超速离心法D.微型柱离心法E.透析法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29.体积包封率的测定方法主要有A.凝胶色谱法B.凝胶过滤法C.显微镜法D.HPLC法E.分子筛法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30.包封率是囊泡类载体的一项重要参数,影响包封率的因素主要有A.药物性质B.双分子层组成C.制备方法D.试剂类别E.介质温度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31.吸附是脂质体与细胞作用的开始,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A.粒子类别B.粒子电性C.粒子大小D.表面电荷E.介质pH值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靶向制剂32.天然高分子凝聚法制备的白蛋白纳米球的粒径基本上不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药典-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指导原则附录ⅪⅩ E 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指导原则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微型包囊技术制得微囊、微球与脂质体,然后再按临床不同给药途径与用途制成的各种制剂。
药物制成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后,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与口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可将液态药物固态化以便运输、应用与贮存,可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可使制剂具有缓释性、控释性,有的还具有靶向性。
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可作为药物载体,其中具有靶向性药物载体的制剂通常称为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可使药物浓集于或接近靶组织、靶器官,提高疗效并显著降低对其他组织、器官及全身的毒副作用。
靶向制剂的释药情况分为3类:①一级靶向制剂,系指进入靶部位的毛细血管床释药;②二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进入靶部位的特殊细胞(如肿瘤细胞)释药,而不作用于正常细胞;③三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作用于细胞内的一定部位,如药物与受体形成复合物,经受体介导进入细胞释放药物。
一、药物载体的类型(1)微囊系指固态或液态药物被辅料包封成的微小胶囊。
通常粒径在1~250μm之间的称微囊,而粒径在10~1000nm之间的称纳米囊。
(2)微球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在辅料中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
通常粒径在1~250μm之间的称微球,而粒径在10~1000nm之间的称纳米球。
(3)脂质体系指药物被辅料类脂双分子层包封成的微小泡囊。
脂质体有单室与多室之分。
通常小单室脂质体的粒径在0.02~0.08μm之间,大单室脂质体的粒径在0.1~1μm之间,多室脂质体的粒径在1~5μm之间。
二、常用辅料通常可分为以下3类。
(1)天然材料在体内可生物降解、生物吸收,如明胶、蛋白质、淀粉、磷脂、胆固醇等。
(2)半合成材料在体内不可生物降解,如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盐、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索等。
(3)合成材料分为在体内可生物降解与不可生物降解两类。
药典-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指导原则附录ⅪⅩ E 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指导原则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微型包囊技术制得微囊、微球与脂质体,然后再按临床不同给药途径与用途制成的各种制剂。
药物制成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后,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与口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可将液态药物固态化以便运输、应用与贮存,可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可使制剂具有缓释性、控释性,有的还具有靶向性。
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可作为药物载体,其中具有靶向性药物载体的制剂通常称为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可使药物浓集于或接近靶组织、靶器官,提高疗效并显著降低对其他组织、器官及全身的毒副作用。
靶向制剂的释药情况分为3类:①一级靶向制剂,系指进入靶部位的毛细血管床释药;②二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进入靶部位的特殊细胞(如肿瘤细胞)释药,而不作用于正常细胞;③三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作用于细胞内的一定部位,如药物与受体形成复合物,经受体介导进入细胞释放药物。
一、药物载体的类型(1)微囊系指固态或液态药物被辅料包封成的微小胶囊。
通常粒径在1~250μm之间的称微囊,而粒径在10~1000nm之间的称纳米囊。
(2)微球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在辅料中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
通常粒径在1~250μm之间的称微球,而粒径在10~1000nm之间的称纳米球。
(3)脂质体系指药物被辅料类脂双分子层包封成的微小泡囊。
脂质体有单室与多室之分。
通常小单室脂质体的粒径在0.02~0.08μm之间,大单室脂质体的粒径在0.1~1μm之间,多室脂质体的粒径在1~5μm之间。
二、常用辅料通常可分为以下3类。
(1)天然材料在体内可生物降解、生物吸收,如明胶、蛋白质、淀粉、磷脂、胆固醇等。
(2)半合成材料在体内不可生物降解,如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盐、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索等。
(3)合成材料分为在体内可生物降解与不可生物降解两类。
药物制剂中微球的性评价研究
药物制剂中微球的性评价研究药物制剂中微球是一种重要的给药系统,具有控释和靶向输送药物的能力。
为了确保微球在药物制剂中的性能和稳定性,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性评价研究。
本文将探讨药物制剂中微球的性评价方法、性能指标以及影响微球性能的因素。
一、药物制剂中微球的性评价方法在进行微球的性评价研究时,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方法来评估其性能。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1. 大小和形态评价:通过粒度分析仪和显微镜观察,可以获得微球的大小和形态信息,以及粒径分布情况。
2. 药物包封率评价:通过荧光检测或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微球中药物的包封率,评估微球对药物的包封效果。
3. 药物控释性能评价:采用离体释放试验、动物体内实验等方法,评估微球的药物控释性能,包括释放速率、持续时间等指标。
4. 生物相容性评价: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组织刺激实验等方法,评估微球对生物体的相容性。
5. 稳定性评价:通过高温、湿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评估微球的稳定性。
二、药物制剂中微球的性能指标微球作为药物制剂中的载体,其性能指标与其在给药过程中的性能密切相关。
常见的性能指标包括:1. 粒径分布:微球的粒径分布应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其在给药过程中的输送和分布均匀性。
2. 药物包封率:微球对药物的包封率应高,以确保药物在微球内的稳定性和控释效果。
3. 药物控释性能:微球的药物控释性能应稳定可控,能够实现预期的药物释放速率和持续时间。
4. 生物相容性:微球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引起细胞毒性、组织刺激等不良反应。
5. 稳定性:微球在储存和给药过程中应具有稳定性,不受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影响微球性能的因素微球的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1. 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微球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如溶剂挥发法、乳化凝胶法等,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微球。
2. 原料特性:微球的性能与其所用的药物和材料有关。
药物的溶解度、分子量等特性会影响微球的药物包封率和控释性能。
药典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指导原则附录ⅪⅩ E 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指导原则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微型包囊技术制得微囊、微球与脂质体,然后再按临床不同给药途径与用途制成的各种制剂。
药物制成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后,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与口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可将液态药物固态化以便运输、应用与贮存,可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可使制剂具有缓释性、控释性,有的还具有靶向性。
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可作为药物载体,其中具有靶向性药物载体的制剂通常称为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可使药物浓集于或接近靶组织、靶器官,提高疗效并显著降低对其他组织、器官及全身的毒副作用。
靶向制剂的释药情况分为3类:①一级靶向制剂,系指进入靶部位的毛细血管床释药;②二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进入靶部位的特殊细胞(如肿瘤细胞)释药,而不作用于正常细胞;③三级靶向制剂,系指药物作用于细胞内的一定部位,如药物与受体形成复合物,经受体介导进入细胞释放药物。
一、药物载体的类型(1)微囊系指固态或液态药物被辅料包封成的微小胶囊。
通常粒径在1~250μm之间的称微囊,而粒径在10~1000nm之间的称纳米囊。
(2)微球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在辅料中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
通常粒径在1~250μm之间的称微球,而粒径在10~1000nm之间的称纳米球。
(3)脂质体系指药物被辅料类脂双分子层包封成的微小泡囊。
脂质体有单室与多室之分。
通常小单室脂质体的粒径在0.02~0.08μm之间,大单室脂质体的粒径在0.1~1μm之间,多室脂质体的粒径在1~5μm之间。
二、常用辅料通常可分为以下3类。
(1)天然材料在体内可生物降解、生物吸收,如明胶、蛋白质、淀粉、磷脂、胆固醇等。
(2)半合成材料在体内不可生物降解,如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盐、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索等。
(3)合成材料分为在体内可生物降解与不可生物降解两类。
药物制剂的微观尺度表征与分析
药物制剂的微观尺度表征与分析药物制剂的微观尺度表征与分析在现代药物研究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药物制剂的微观特性进行准确的表征和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药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从而优化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本文将探讨药物制剂的微观尺度表征与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一、药物的微观尺度表征方法1. 显微镜显微镜是最常用的药物微观尺度表征方法之一。
通过显微镜观察药物制剂的形态、粒度、晶型和结构等特征,可以揭示药物的微观特性。
常用的显微镜包括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
2. 粒度分析药物的颗粒大小对于其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粒度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微观尺度表征方法,通过测定药物颗粒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和粒形等参数,可以评估药物颗粒的均一性和可分散性。
3. 表面形貌分析药物制剂的表面形貌对于药物的稳定性和释放性能有重要影响。
表面形貌分析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观察药物表面的形貌和纹理,以及表面的粗糙度和孔隙率等参数,从而揭示药物表面的微观特性。
4. 物化性质分析药物制剂的物化性质对于其质量和稳定性有关键作用。
物化性质分析包括热分析、拉曼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可以揭示药物分子的结构和互作用,从而了解药物的微观性质。
二、药物的微观尺度分析应用案例1. 药物的颗粒尺寸分析通过粒度分析仪器对药物颗粒进行尺寸测定,根据结果对药物的颗粒分布进行评估,从而指导药物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
2. 药物制剂的晶型鉴定通过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等技术,对药物晶型进行鉴定和分析,从而确定药物的结晶状态和晶型变化规律。
3. 表面形貌分析与性能关联研究通过组织工程学方法,观察药物制剂的表面形貌和孔隙结构等微观特征,与药物的释放性能进行关联研究,为药物的缓释技术和控释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4. 药物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通过拉曼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研究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药剂学--脂质体介绍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四、冷冻干燥法 磷脂 高度分散在缓冲盐溶液中
冷冻干燥(干燥物) 脂质体 冷冻温度、速度及时间等因素影响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稳定性。 加入冻结保护剂,能降低冻融过程对脂质体的损害。 甘露醇 、D-葡萄糖 此外还有:pH梯度法和前体脂质体法等。 超声波处理
分散到含药物的水性介质中
第四节 脂质体的质量研究
脂质体分类
小单室(层)脂质体(SUVs) 单室(层)脂质体 大单室(层)脂质体(LUVs) 按结构类型分类 多室(层)脂质体(MLVs) 多囊脂质体(MVLs)
脂质体的分类(按结构类型分类)
1、按结构类型分类 ⑴单室(层)脂质体,是由一层双分子膜形成的囊泡。 ①小单室(层)脂质体(SUVs) 最小粒径 20 nm~ 80nm -- 纳米脂质体 包封容积低 体内循环时间长 ②大单室(层)脂质体(LUVs) 一般粒径100nm ~1000nm 对水溶性药物的包封率高,包封容积大。 如果粒径较大(>500nm),膜不稳定。
脂质体的质量研究(粒径和分布)
3、激光散射法(尘粒计数法) 将脂质体混悬液稀释后雾化,定量喷到计数仪散射腔,
自动计数仪记录各档次粒子的粒径、数目,计算分布概率或
绘制粒径分布图。 此外,还有电感应法(库尔特计数器)、光感应法(粒
度测定仪)等
脂质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质量研究(包封率)
二、脂质体的包封率(重量包封率) 1、包封率:是指包入脂质体内的药物量与投料量的重量百分比。
一、脂质体的粒径和分布 脂质体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均匀程度,直接影响脂质体在机 体组织的行为和处置。 粒径﹤100nm,在血液循环时间长; 粒径﹥200nm,在血液循环时间短(易被巨嗜细胞作为外 来异物吞噬)。
脂质体药物的质量研究与控制
脂质体药物的质量研究与掌控对脂质体药物进行认真的质量研究及理化性质表征,一方面可以评估处方构成和生产工艺对脂质体质量的影响,优化和确定工艺参数;另一方面,可以确定影响脂质体药物体内外行为的关键质量属性,为质量标准的建立供应合理依据,保证预期的药品质量。
脂质体药物是一种非均相的多而杂微粒体系,是不同粒径、不同结构、不同表面性质和不同载药量的微粒的集合体,因此,对脂质体药物质量的研究和表征应包含多个批次。
对于注射用冷冻干燥产品或无菌分装的脂质体药物,应研究和表征分散重组的脂质体药物混悬液。
对于临床使用前载药的脂质体药物,除了表征载药前的产品和载药后的制剂外,还应评估载药过程的可控性和重现性。
脂质体药物质量研究和表征内容应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确定,一般需要进行以下质量研究。
判别、含量测定和脂质相关降解产物检测:包含对活性成分、结构或功能性成分(包含脂质、非脂质)进行判别和含量测定;还应包含对关键降解产物的定量检测(例如溶血磷脂、过氧化物等)。
粒径及其分布:脂质体药物的粒径及其分布影响脂质体包封药物的本领、脂质体微粒的稳定性、药物的释放行为以及体内药代动力学等。
对脂质体粒径的测定应结合其粒径范围选择合适的方法(如动态光散射或激光衍射法),包含测定条件、粒径的分布模式等信息,必需时应说明选择的依据。
结构和形态:应检测脂质体的结构、脂质双分子层的层数以及聚集状态,可以依据需要使用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磷核磁共振、小角度X射线散射、小角度中子散射以及浊度检测等技术表征和测定。
如脂质体表面采用PEG修饰,可使用小角度X射线散射、电解质絮凝等合适的方法检测PEG的厚度。
包封率:包封率是指包封在脂质体内(包含水相和脂质双分子层)的药量占制剂中药物总量的百分比,应关注未包封药物与包封药物分别条件的适用性,尤其是测定方法可能导致的药物泄漏。
表面电荷:表面电荷影响脂质体的聚集、体内清除、组织分布以及和细胞的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于4~6℃放置4d,以保证类脂充分水合,离心脂溶性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 (油相),然后把油相均速注射到恒温且温度 在有机溶剂沸点以上的水相(含水溶性药物) 中,搅拌挥尽有机溶剂,再乳匀或超声得到脂 质体。按溶剂不同可分为乙醚注入法和乙醇注 入法。本法制得的脂质体的粒径约0.25µm左右。
第一节 概述
靶向制剂的分类
被动靶向制剂:分布取决于粒径。 主动靶向制剂:修饰的药物载体和前体药物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物理化学方法
第二节 被动靶向制剂
这类靶向制剂主要有: 脂质体 乳剂(微乳和复乳) 微球 纳米囊 纳米球
脂质体
脂质体(liposome)系指将药物包封 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 囊(vesicle),也有人称脂质体类脂小 球或液晶微囊。
脂质体
足叶乙甙脂质体的制备
取0.1mmol二棕榈酰-DLα-磷脂酰胆碱 (DPPC)和0.008mmol足叶乙甙粉末,加 CHCl3使二者混合后使用旋转薄膜蒸发器,在 真空下除去CHCl3 ,瓶壁形成均匀干膜,然后 加入100m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液, 用超声波发生器进行超声处理至溶液呈透明即 得。
脂质体
维生素B12脂质体制备
制备干类脂膜,取DPPC和DMPC分别与DCP或SA按摩 尔比9:1混合均匀。置于圆底烧瓶内,用氯仿溶解,在旋转 蒸发器上,于48℃真空蒸发至干燥薄层,备用。
配缓冲液,取NaH2PO4和Na2HPO4用蒸馏水配成 0.01mol/LpH7的缓冲溶液(PBS)。另取维生素B12 50mg溶 解在25mlPBS中。
3、粒径和粒度分布
脂质体
三、脂质体的特点
Rahman等靶用向大性鼠和研淋究巴比定较向了性阿霉素和阿 霉素脂质体的药物动缓力释学性,按6mg/kg剂量静脉 注射给药。游离阿霉素的血药峰浓度为 1.7μg/ml,1h细降胞为亲0.和3μ性g/m和l,组而织脂相质容体性则分别为 20.9 μg/ml 和10 μg降/m低l 。药阿物霉毒素性和脂质阿霉素 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三隔室模型,两者终端消除 半衰期分别为17.提3h高和药69物.3h稳。定由性此可见,脂质 体可明显提高药物在体长内效的性滞留时间。
脂质体
四、制备脂质体的材料 1、磷脂类:
2、胆固醇:“流动性缓冲剂”
脂质体
五、脂质体的制备 1、薄膜分散法 2、注入法
3、超声波分散法
4、逆相蒸发法
5、冷冻干燥法
此外,还有复乳法、熔融法、表面活 性剂处理法、离心法、前体脂质体法和 钙融合法等。
脂质体
薄膜法
又称干膜(分散)法。系将磷脂等膜材溶 于适量的氯仿或其它有机溶剂,脂溶性药物 可加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在减压旋转下除去 溶剂,使脂质在器壁形成薄膜,加入含有水 溶性药物的缓冲溶液,进行振摇,则可形成 大多层脂质体,其粒径范围约1~5μm。可用 各种机械方法分散薄膜法形成类脂膜。
脂质体
脂质体研究是当前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当 前脂质体与类脂质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模拟膜的研究;药品的可控释放和在体内的靶向 给药;将基因和其他物质向细胞内传递。
1988年第一个脂质体包裹的药物在美国进 入临床试验,目前已有几十种脂质体药物制剂 上市。
国外脂质体的开发及上市情况
药物 制霉菌素 胞壁三肽 紫杉醇脂质体 表阿霉素 两性霉素B 盐酸阿霉素 庆大霉素 两性霉素B 阿霉素 甲肝疫苗 柔红霉素
脂质体
一、脂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一)组成:膜材和附加剂。 (二)结构:
脂质体
(三)脂质体的类型 1、按脂质体的结构和粒径分类:
小单室脂质体(SUV):<100nm 单室脂质体
脂
大单室脂质体(LUV):100~1000nm
质 多室脂质体(MLV):≤5μm
体
含有表面活性剂的脂质体:也称多相脂质体
脂质体
2、按脂质体性能分类
一般脂质体:单室、多室及多相脂质体。
热敏脂质体
特殊性能脂质体
PH敏感脂质体 多糖被复脂质体 免疫脂质体 其它:超声敏感脂质体、光 敏脂质体、磁性脂质体等
脂质体
3、按脂质体荷电性分类 可分为中性脂质体、负电性脂质体和正电性
脂质体。
4、按用途和给药途径分类 聚合膜脂质体 气雾化脂质体 长循环脂质体 其它:静脉滴注、口服给药、眼科用、外用、 肿瘤内局部注射脂质体等。
第一节 200概6年述国家自然基金委
(NSFC)资助的药剂学研
靶向制剂可解决以下究项目项问多目题达中:2,5 靶项向,制占剂总的资研助究项 ①药剂学方面的稳目的定4性8.1低%或。溶解度小;
②生物药剂学方面的低吸收或生物不稳
定性(酶、PH值等);
③t1/2短和分布面广而缺乏特异性; ④药物的TI低。
第十四章 靶向制剂
主讲:张平平 药剂学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被动靶向制剂 主动靶向制剂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第一节 概述
一、靶向制剂的含义与特点
靶向制剂亦称靶向给药系统 (targeting drug system,TDS),是指载 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 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 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脂质体
二、脂质体的理化性质
1、相变温度(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当温度升高时脂质体双分子层中疏水链可 从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从而引起一系 列变化,如膜的厚度减小,流动性增加等, 这种转变时的温度称为相变温度。
2、电性:与其包封率、稳定性、靶器官分布 及对靶细胞作用有关。
适应症 霉菌感染 激活杀肿瘤巨噬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等 卡波济肉瘤 霉菌感染 癌症 细胞内文原体 霉菌感染 卡波济肉瘤 免疫疫苗 癌症
公司 Argus 诺华公司 Science Biotechnology Inc. Liposome Technology Inc The Liposome Company(TLC) TLC TLC Nexstar Nexstar Swiss Serum institute Nex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