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说课稿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节《声音的特性》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版的《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是《声现象》一章的重点和核心,也是这一章的难点,对学生全面了解声现象具有重要作用。“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乐音的特性。教材力求通过观察、实验和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认识三要素和物体振动的关系,了解声的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本节课实验较多、内容丰富,教材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科学世界”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应用知识。本节教学的关键是做好“音调与频率”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这两个学生探究实验。做好实验,不但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进一步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声现象。另外,还介绍了改变弦乐器音调高低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对学生而言,声现象并不陌生,只是平时没有注意观察和缺少理论知识,但是生活中都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表象,很容易联系到本节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很浓厚。但学生对乐音的三个要素理解得并不全面,尤其是三个因素与振动之间的关系,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适当的实验,让学生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再次,引导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也是物理教学的一个根本目的。

3、教学重、难点

重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跟振幅的关系。

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4、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声的分类。

(2)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和“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二)设计理念: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的设计理念和学生的知识基础,针对本节教材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确定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设疑激趣引出课题──交流讨论提出问题──教师点拨指明方向──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联系生活应用实践──总结评估交流感受等一系列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自主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学习

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具体教法包括:提问法、谈话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

(四)学习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主要为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

学具:钢尺(塑料尺)、小手鼓、竖笛、二胡、口琴、锣、梳子、玻璃、钢锯条、沾水的泡沫板等。

(五)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一个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流程,而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过程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因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体现出“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辅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地高效的学习过程”这一现代化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要以实验为基础,以情景问题为明线,以培养学生能力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发展为暗线。通过设置系列情景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在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猜想、实验、探究系列问题,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主、主动的行为,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喜悦,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鉴于这些,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其设计流程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深化问题”。

1、复习引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知识诊断,更是为了后面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埋下伏笔,所以上课时,采用近乎游戏的闭眼听声回答问题的复习方式引入新课。

通过一男一女的声音,让学生对声音的特性进行初步感知,并通过学生猜出回答问题的人让学生了解声音是有特征的,从而引出课题。

2、音调和响度

(1)初步感知音调和响度

通过对回答问题的两名学生声音的感知,引导学生初步分析男生和女生声音的不同特征,此时,学生不一定能说出其具体的特征,再通过音乐感知,学生能很快地认识到声音的高低变化及大小变化,此时,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再次感知的基础上,归纳出音调和响度两个特性。然后,通过“声音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种特性一定与振动的特征有关。”的引导,将学生对声音的特性的认识引导到对振动特征的探究上。

(2)简单学习振动的相关知识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简单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现象通过对比认识振动有大小、有快慢的不同。这样,容易让学生理解振幅、频率的含义,为后面理解声音的特性与振动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虽然振动的知识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但它却是本节课知识内在联系的关键,声的分类中也要运用到频率的知识,所以还是要花费了一定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来学习振动的知识。同时,在实验中,通过暗示教给学生一种改变物体振动频率的方法——改变发声物体的长度,起到分解本节课难点的作用。

(3)引导学生猜想,设计实验,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响度与振幅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已是跃跃欲试,急于探究其内在的物理规律。初三学生还不能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教师要提示学生,然后巡回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同时,教师避开了课本上提供的实验器材,给学生提供的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器材,这也会提高学生运用生活中的器材设计物理实验的能力。

在学生展示实验过程中,结合学生所采用的乐器分别介绍《科学世界》中的三类不同乐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