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大于小于等于练习题.doc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数——等于、大于、小于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数——等于、大于、小于](https://img.taocdn.com/s3/m/65c7f2a25fbfc77da269b18b.png)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数——等于、大于、小于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谁大谁小,你知道吗?2○3 1○0 1○25○3 2○4 3○35○0 4○3 3○42.比一比。
3.填一填。
()只,()只,()只。
二、解答题4.想一想,画一画,填一填。
(在横线上画出正确的图形,并在括号内填上个数)5.先数一数,照样子再画一画。
6.把下面的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1、0、2参考答案1.<,>,<,>,<,=,>,>,<【解析】0-5六个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5 4 3 2 1 0.据此可以得出上面各题。
考点:数字0-5比较大小。
总结:掌握了0-5各个数字的大小关系,比较大小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2.5 2 ;1 4【解析】本题刻意给定两个数的顺序,让学生按照大小关系重新排序,考查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考点:考查学生变换思维的能力。
总结:给定一组数据,可以按照大小顺序重新排序。
3.3 ,5 ,2;5>3, 2<5(答案不唯一)【解析】有3只,有5只,有2只。
5多于3.3多于2。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辨识能力以及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总结:本题灵活性比较强,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4.(1)◇◇◇◇ 4 (2)△△△△ 4(3)△△△△△ 5【解析】(1)○有3个,比○多一个,应该画4个,括号里面填4。
(2)○有5个,比○少一个,应该画4个,括号里面填4,(3)□有5个,与□同样多也是5个,括号里面填5。
考点:本题考查数量关系“多”、“少”、“同样多”。
总结:理解“多”、“少”、“同样多”的含义。
5.△△;△△△△;△△△△△【解析】第一幅图中有三只梅花鹿,画了三个△,可知,图中的小动物有几只,就画出几个△。
考点:相等关系、以及对之前“数一数”内容的复习。
小学一年级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数值比较口算运算
![小学一年级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数值比较口算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70be67d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4.png)
小学一年级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数值比较口
算运算
小学一年级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数值比较口算运算
为了帮助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提高口算能力和数值比较的理解,我
们特别设计了一系列的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
通过这些练习题,孩子
们可以巩固对数值大小的判断和比较,进而提高他们的口算运算能力。
接下来,请大家认真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1. 按顺序填写适当的符号:大于(>)、小于(<)或等于(=)。
a) 5 __ 2
b) 10 __ 10
c) 8 __ 12
d) 15 __ 25
2. 填写适当的数字,使不等式成立:
a) 6 __ 9
b) __ 2 > 0
c) 9 __ __ 7
d) 3 + 5 __ 4 + 4
3. 比较每对数值,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a) 9 __ 12
b) 7 __ 5
c) 15 __ 15
d) 10 + 3 __ 8 + 5
4. 用括号里的符号(>, <, =)填写适当的位置,使得原等式成立。
a) 14 __ 6 + 8 __ 20
b) 5 + 8 __ 13 __ 4 + 10
5.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符号完成不等式:
a) 5 __ 2 + 2
b) 10 __ 12 - 3
c) 7 + 3 __ 2 + 8
好了,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综合算式专项练习题:数值比较口算运算。
希望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值的大小比较,并提高他们的口算运算能力。
请认真完成练习题,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加油!。
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数学题
![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数学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ea35a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2.png)
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数学题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的数学题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比较数字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数字的大小:32和78
解答:因为32小于78,所以32小于78。
比较数字与0的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数字与0的大小:45,0,12,89
解答:因为45大于0,12大于0,89大于0,所以这些数字都大于0。
比较数量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数量的大小:5只苹果和10只橘子。
解答:因为5小于10,所以5只苹果小于10只橘子。
比较时间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时间的大小:4时和16时。
解答:因为4时小于16时,所以4时小于16时。
比较数字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数字的大小:67和93
解答:因为67小于93,所以67小于93。
比较数字与0的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数字与0的大小:-5,0,12,-34 解答:-5和-34都小于0,而12大于0。
比较数量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数量的大小:5个苹果和8个香蕉。
解答:因为5小于8,所以5个苹果小于8个香蕉。
比较长度大小
题目:请比较以下长度的大小:2米和3厘米。
解答:因为1米等于100厘米,所以2米等于200厘米,因此2米大于3厘米。
北京课改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大于、小于和等于
![北京课改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大于、小于和等于](https://img.taocdn.com/s3/m/7a21148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4.png)
3 <5
返回
大于、小于和等于
□里可以填几?
3< 4
5> 1
2 <4
答案不唯一。 5大于1、2、 比4小的数
3和4。
有1、2和3。
返回
大于、小于和等于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如果这两个数的数量不相
等,那么可用“>”或“<”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这两个数相等,那么可用“=来自表示两者之间大于、小于和等于
课堂练习
比一比,填一填。
蝴蝶和 蚂蚁一 一对应。
3 =3
4 >3
返回
大于、小于和等于
数一数,填一填。
答案不 唯一。
5比3和2 都大。
( 3 )只。 ( 5 )只。 ( 2 )只。
5 >3 2<5
返回
大于、小于和等于
在横线上画△,使△的个数比○少。
三角形可以画 4、3、2或1个。
北京课改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3 认识10以内的数
大于、小于和等于
课前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大于、小于和等于
课前导入
哪队人数多?
两队人数不一 样多,还不能 进行比赛!
你能获得哪 些数学信息?
接力比赛 开始了!
参加比赛的有两队,分别是蓝队和黄队。两队人数不一样多。
返回
大于、小于和等于
小 读作“小于”,表示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于 号
返回
大于、小于和等于
黄队再来几个人 就可以比赛?
比较两队人数的多少。
4人
4 = 4 读作:4等于4
等 读作“等于”,表示左边的数和右边的数相等。 于 号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简单的大小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简单的大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8cfa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3.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简单的大小问题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大小比较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和技能。
孩子们需要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大小比较能力。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简单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小问题。
一、填入适当的符号(<、=、>):1. 5 __ 32. 8 __ 93. 4 __ 44. 2 __ 75. 10 __ 26. 6 __ 67. 9 __ 68. 1 __ 59. 3 __ 210. 7 __ 10二、比较大小:1. 从小到大依次排列:7、3、9、1、52. 从大到小依次排列:10、6、2、8、4三、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1. 12、15、6、9、3 中最大的数是 _______,最小的数是 _______。
2. 7、4、10、2、8 中最大的数是 _______,最小的数是 _______。
四、比较长度:请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利用“短”、“长”这两个词来完成下列句子:1. 李明的铅笔比小红的铅笔__________。
2. 梳子比毛巾__________。
3. 尺子比钢笔__________。
4. 自行车比小汽车__________。
5. 香蕉比苹果__________。
五、比较重量:请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利用“轻”、“重”这两个词来完成下列句子:1. 小猫比小狗__________。
2. 铅笔比橡皮__________。
3. 篮球比足球__________。
4. 椅子比书包__________。
5. 苹果比香蕉__________。
六、比较容量:请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利用“多”、“少”这两个词来完成下列句子:1. A杯中的水比B杯__________。
2. 瓶子中的水比碗中的__________。
3. 大水壶中的水比小水壶__________。
4. 红杯中的水比黄杯__________。
5. 大木桶中的水比小木桶__________。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孩子们可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大小比较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训练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636c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e.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训练题比大小是数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了数值的大小关系。
在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比大小训练题是培养学生对数值大小关系的认知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些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训练题的例子。
1. 比较大小给出两个数字,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如:① 9 和 5,哪个数字更大?② 3 和 3,哪个数字更小?通过这样的训练题,学生可以直观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从而加深对数值的认识。
2. 填空比大小在给出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数字,使得等式成立。
例如:① 9 > 5 + □② 7 - □ < 3这种训练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等式中的大小关系,填入正确的数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值大小的理解。
3. 数量比较给出两组物品,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数量。
例如:①有 5 个苹果和 3 个橙子,哪一组水果更多?②有 2 条鱼和 2 条蛇,哪一组动物数量相等?通过这样的训练题,学生可以将数量抽象为数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加深对数量的认识。
4. 指示物体的大小给出一组物体的图片,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例如:①有苹果、梨子、香蕉,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②有小猫、中猫、大猫,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这种训练题通过视觉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大小关系,并将其抽象为数值的大小关系。
5. 数值排序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例如:① 4、2、6、1,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② 9、5、7、3,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通过这样的训练题,学生需要比较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培养学生的数值排序能力。
通过以上的比大小训练题,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逐渐熟悉数值的大小关系,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际生活中,比大小是一个常见的操作,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都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比大小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数值的大小关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13大于小于等于 浙教版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13大于小于等于 浙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6945bd84868762caaed543.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13大于、小于等于一、单选题1.“37○73”,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2.和80相邻的两个数是()。
A. 81和82B. 79和81C. 78和793.“15-8 8”,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4.“16-7 9”,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A. >B. <C. =D. -5.有三个国家,其森林的面积分别为:A国,B国,C国,那么这三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的大小顺序为( )A. A>B>CB. A<B<CC. A>C>BD. 无法判断二、判断题6.判断对错从0到10这些数中,排在前面的数总比后面的大.7.8756比8765大8.每人一顶帽子,不够。
9.两个数相比,最高位上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大.(判断对错)三、填空题10.在横线上填上“>”、“<”或“=”.(1)38________83(2)91________9611.填上“=”或“≈”。
150.4万________1504000 4130000________413万3506700________350.67万2706700________270.7万1446290000________14.463亿 3.4万________3399912.填“>”、“<”或“=”。
4+8________128+7________1713.在横线上填上“>”、“<”或“=”.66________56+969+5________7514.找一找。
在3000和5000之间的数有________。
与10000最接近的数是________。
比5000大的数有________。
四、计算题15.在里填上“>”“<”或“=”。
849÷3 840÷3 96÷8 96÷6 56 X 4 56÷4816÷8 960÷8 840÷6 490÷7 320÷2 640÷4五、解答题16.小明平均每分打120个字,打字30分,他能打完3000个字吗?17.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①50500500500 55000 40005②六、综合题18.分一分,填一填。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3《大于 小于和等于》1_北京版(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3《大于 小于和等于》1_北京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5a4c5e10a6f524ccbf85f3.png)
一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大于小于和等于》北京版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一、小朋友,请你先数一数,再连线。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二、你能把同样多的物体图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相信你能行!三、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里面画什么,要画得与上面的物体同样多。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13大于、小于等于 浙教版(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13大于、小于等于 浙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82254b01f69e31433294c5.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大于、小于等于一、单选题.“○”,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 . < . = . -.和相邻的两个数是()。
. 和 . 和 . 和.“-”,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 . < . = . +.“-”,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 . < . ..有三个国家,其森林的面积分别为:国,国,国,那么这三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的大小顺序为( ). >> . << . >> . 无法判断二、判断题.判断对错从到这些数中,排在前面的数总比后面的大.比大.每人一顶帽子,不够。
.两个数相比,最高位上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大.(判断对错)三、填空题.在横线上填上“>”、“<”或“”.()().填上“=”或“≈”。
万万万万亿万.填“>”、“<”或“=”。
++.在横线上填上“>”、“<”或“”..找一找。
在和之间的数有。
与最接近的数是。
比大的数有。
四、计算题.在里填上“>”“<”或“”。
÷ ÷ ÷ ÷ ÷÷ ÷ ÷ ÷ ÷ ÷五、解答题.小明平均每分打个字,打字分,他能打完个字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①②六、综合题.分一分,填一填。
()()七、应用题.书法小组有人,绘画小组的人数比书法小组少一些。
绘画小组可能有多少人?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答案】【解析】【解答】因为的十位是, 的十位, <, 所以<, 选.【分析】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先从十位比起,十位大的那个数大。
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个位上的数,个位大的那个数大。
.【答案】【解析】【解答】和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故选:【分析】前面的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即可解答。
.【答案】【解析】【解答】因为-, <, 所以-<, 选.【分析】要先计算出左边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答案】【解析】【解答】因为-, , 所以-=, 选.【分析】要先计算出左边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答案】【解析】【解答】只有森林覆盖面积,不知道三个国家的国土面积,无法计算森林覆盖率,也就无法确定森林覆盖率的大小.故答案为:【分析】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面积÷国土总面积,国土总面积不确定,就无法计算森林覆盖率;由此判断并选择即可.二、判断题.【答案】错误【解析】.【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十位上是十位上是﹥所以这道题是错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https://img.taocdn.com/s3/m/448ffd1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f.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一年级数学上册中的比大小概念,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
什么是比大小比大小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运算方式,用来比较大小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来判断它们的顺序,如大小、大于、小于、等于等。
比大小的方法在比大小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判断:1. 使用比较符号:大于(>)、小于(<)和等于(=)。
- 大于(>)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大;- 小于(<)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 等于(=)表示前面的数与后面的数相等。
2. 观察数值的大小。
- 比较个位数的大小。
- 比较十位和个位的大小。
- 比较百位、十位和个位的大小。
例子以下是一些比大小的例子:1. 比较数字大小:- 4 > 2- 7 < 9- 6 = 62. 比较个位数大小:- 3 > 1- 5 < 8- 2 = 23. 比较十位和个位的大小:- 31 > 27- 45 < 92- 81 = 814. 比较百位、十位和个位的大小:- 123 > 109- 456 < 512- 789 = 789总结比大小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它们的顺序关系。
我们可以使用比较符号或观察数值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通过练和掌握比大小的方法,学生们能够加深对数的大小关系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 注意:本文档中的例子仅用于说明比大小的概念,实际数值可能有所不同。
请在实际研究和练中参考教材或老师的指导。
参考资料:-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 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本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