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种学:绪论
林木遗传育种49005
幻灯片1林木遗传育种学林学院周兰英幻灯片2第1章绪论1 林木遗传育种学概念林木遗传育种学是利用遗传学基础,研究林木新品种选育、繁殖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幻灯片32 林木育种的作用和意义作用:通过林木遗传品质改良,建立固定的良种生产基地,使生产中使用经过改良的繁殖材料,实现良种化,提高林产品产量和品质。
意义:培育和使用良种,是投资少、收益大、多快好省地发展林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幻灯片43 林木育种与遗传学的关系遗传学是研究生物性状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遗传: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变异:生物亲子代间、子代各个体之间总存在差异的现象。
生物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它们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
幻灯片5物种进化的三大动力: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
应用遗传学知识,根据林业生产的需要,利用自然和人工创造的变异,用人工选择代替自然选择,人为控制物种进化方向,培育新品种,改良林木的遗传品质。
幻灯片64 林木育种特点4.1 育种周期长树种生育周期长,性成熟及经济成熟时间晚,某些性状需要较长时期才能表现,这导致方法研究上的困难,使理论基础薄弱,改良程度很低。
因此,既要有当前的改良措施,又要有长远的计划,同时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快速繁殖、性状的早期预测,尽快培育新品种。
幻灯片74.2 基因资源丰富林木种类繁多、分布广阔,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多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目前栽培利用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量优良基因资源有待发掘和利用。
这决定了林木育种以选择为基本手段。
幻灯片84.3 基因高度杂合树木基本属异花授粉植物,基因高度杂合,近亲繁殖会引起衰退。
其育种方法不同于自花授粉植物,而更侧重于群体遗传结构的改良,同时用有性和无性繁殖相结合的方法,保留优良材料、维持林木群体广泛的遗传基础。
幻灯片95 林木育种的发展动态遗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先进技术,多学科协作突出抗性育种幻灯片10第2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第1节细胞构造1 线粒体与质体线粒体与质体带有自身的DNA,能够独立合成蛋白质,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体系,但所合成的蛋白质有限,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林木育种学课件考试题-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 09-2
第一章 绪论 1. 品种:是经人工选择培育,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要求;且性状遗传稳定一致,能适 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的植物群体 2.品种的属性:人工选育;特异性;主要性状整齐一致;性状遗传稳定;经济性状优良;较好的适应性。 3. 林木育种的实质:发现变异,选择变异,创造变异,利用变异 。 4.林木育种的主要内容: (一) 选——林木选择育种(二)引——林木引种(三) 育—— 杂交、新技术与 分子育种(四) 测——遗传交配设计与田间试验测定(五) 繁——良种繁殖利用(良种繁育) (六) 保—— 基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第 2 章( 1) 林木育种资源 1.基因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组合。也称遗传资源。 2. 种质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 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种子法 种质资源:在自然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能在一定环境作用下,通过世代演替传递给后代,并发育为具有各种 性状特征生物的可遗传的物质资源的总称。--国标。 3.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 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 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 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程度。多种多样的物种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5.遗传多样性通常是指物种内不同群体(又称种群或居群)间,或同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遗 传多样性表示物种内基因的丰富程度以及基因的变异状况。 7.遗传物种生态多样性关系: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物种的多样性也就显示了基因多样性,而物种构成生物群,进而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离不开物种的多样性,同样也离不开物种所具有的遗传多样性。 三个层次的多样性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整体。 8. 林木遗传资源保存的原则: ⑴保存、保护、抢救兼顾的原则;⑵原地保存与异地保存相结合的原则; ⑶按照生态地理系统实行分层的保存原则;⑷遵重树种遗传变异现状,因树种制宜的保存原则; ⑸坚持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保存原则;⑹保存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9. 保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就地保存:就地保存是指在自然生境内的保存,保存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保持和恢复有生存力的种群。 也称原地保存。优点: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使物种得以进化。 2.异地保存 异地保存是指把搜集到的种子、穗条在其他适宜的地区栽种。也叫迁地保存。结合林木育种 采用低温密封保存种子、根茎和花粉等。 工作,两个以上地点保存 3、离体保存(设施保存) 第 2 章 (2) 林木引种 1.引种的理由(意义) : 2.引种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重视拟引进树种在原产地的性状表现(二)原产地和引种地区的主要生态条件的相似性 (三)树种的历史生态条件 ( 植物种适应力的大小不仅与现代分布区的生态条件有关,而且与历史生态条件有关。植物
林木育种学复习材料
林木育种学复习材料目录1、绪论 (1)1、林木育种学 (1)2、林木选育技术基础 (1)1、种内多层次变异: (1)2、交配系统 (1)3、遗传力 (1)4、配合力与育种值 (2)5、遗传增益 (2)6、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 (2)7、人工选择 (3)8、选择类型 (3)9、配合选择 (3)3、遗传育种资源和树木引种 (3)1、遗传资源 (3)2、遗传多样性 (3)3、林木遗传资源管理 (4)4、乡土树种 (4)5、外来树种 (4)6、引种 (4)7、引种原则 (4)8、引种成功的标准 (4)4、种源与优树选择 (5)1、种源试验 (5)2、种源试验目的 (5)3、种源试验的作用 (5)4、地理变异模式 (5)5、种子区划 (6)6、种子区划依据 (6)7、优树选择 (6)8、选优林分条件 (6)5、杂交与倍性育种 (7)1、杂交 (7)2、杂交育种 (7)3、杂种优势 (7)4、显性假说 (7)5、超显性假说 (8)6、杂交方式 (8)7、亲本选择的原则 (8)8、花粉生活力鉴定 (9)9、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9)10、林木多倍体育种的主要意义 (10)11、林木多倍体诱导的基本途径 (10)12、林木染色体加倍的方法 (10)6、无性系选育、繁殖与造林 (11)1、无性繁殖 (11)2、无性系 (11)3、无性系选育 (11)4、成熟效应 (11)5、位置效应 (11)6、无性系选育和造林的优势 (12)7、无性系造林的问题 (12)8、无性系造林问题的对策 (12)7、种子园 (12)1、种子园 (12)2、种子园种类 (13)3、无性系配置 (13)4、母树林 (13)8、遗传测定 (13)1、遗传测定 (13)2、遗传测定解决的问题 (13)3、交配设计 (14)4、常用试验设计 (16)9、林木抗逆性育种 (16)1、抗逆性育种 (16)10、木材品质遗传改良 (16)1、木材密度测定 (16)11、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17)1、生物技术 (17)2、组织培养 (17)3、遗传标记 (17)4、遗传标记的种类 (17)5、分子标记技术 (17)6、分子标记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18)12、林木育种策略与多世代育种 (19)1、绪论1、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林木遗传育种学讲义(南林)
林木遗传育种学讲义(林学专业)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基因工程系二00六年四月目录上篇:遗传学部分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第二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第三章 基因作用及其环境的关系第四章 染色体和连锁群第五章 数量遗传学第六章 遗传物质改变第七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第八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下篇: 林木育种学第九章 第九章 林木的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第十章 林木改良中的选择原理与方法第十一章 母树林与种子园第十二章 无性系育种第十三章 林木的杂交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第十四章 林木抗性育种第十五章 森林树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第十六章 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第十七章 常用林木育种野外田间试验设计及统计方法上篇:遗传学部分绪论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二十一世纪生物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
1 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1.1 概念远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发现亲代和子代的相似遗传现象。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生物遗传现象的简要概括。
所有一切生物种都以有性生殖过程产生与自己相似的个体,在世代间保持连续,使物种在世代延续过程中得以保存和相对稳定。
象这种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叫做遗传(heredity)。
例: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及亲兄妹之间有明显的相似现象。
同时,子代与亲代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子代和亲代之间或子代不同个体之间有相似的地方,但绝不会完全相同。
象这种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variation)。
遗传与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遗传和变异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质的两个方面,没有遗传就没有变异,相反,没有变异也就不存在遗传。
遗传和变异是相互制约相互发展,共同促进生物的向前发展。
变异是生物进化必要因素,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了进化的源泉,遗传也就只能是简单的重复;没有遗传,变异不能固定,变异就失去意义,生物就不存在物种。
《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大纲
《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林木遗传育种学(英文):FOREST GENETICS AND FOREST TREE BREEDING 课程编号:14241016课程学分:4.0课程总学时:64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林木遗传育种学是研究林木遗传与变异的规律,并以遗传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研究选育和繁育林木良种的原理及技术的学科。
遗传学部分主要介绍遗传的三大基本规律及其细胞学基础,遗传变异,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以及数量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育种学部分主要介绍林木选育技术基础,遗传育种资源和林木引种,种源与优树选择,杂交与倍性育种,无性系选育与繁殖造林,种子园以及遗传测定。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林木良种选育与繁殖的理论及技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遗传学与育种学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林木遗传改良上的科学研究问题与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系统和有重点地掌握遗传学基本原理、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及技术。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使学生明了遗传学是生物科学的最前沿,林木育种的特点和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对本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研究兴趣。
要求:了解遗传育种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遗传和育种工作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遗传学和育种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遗传育种学的定义(概念)、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难点:遗传育种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林木遗传学部分(31学时)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牢固地树立新陈代谢、世代演替、遗传变化等都离不开生物细胞的认识。
理解遗传物质在细胞的染色体上,染色体的行为是遗传三大定律的基础;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规律。
2.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细胞核结构、染色体的超微结构;有丝分裂及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林木育种学教学大纲
林木育种学教学大纲Genetic Improvement of Forest Tree 课程编号:L1014学时数:40〔课程: 30 试验:10 学分数:2.0适用专业:林学执笔者:康向阳开课学期: 编写日期:2023 年8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林木育种学属于专业课程,为林学专业的必修课。
主要任务:通过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国内外林木疗种的进展概况,充分生疏林木良种在国民经济进展中的意义,并初步把握林木育种的根本原理与方法,为学习者今后从事与林木育种争论、品种治理、良种繁育和推广等工作打卜.肯定的根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课堂授课局部〔30 学时〕第一章绪论〔2 学时〕1林木育种的性质与任务:了解林木育种的性质及其主要争论内容;学握林木育种的特点、任务。
2林木育种与林业生产:充分生疏林木育种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生疏现代林木育种的FI 标。
3林木育种的现状及进展趋势:了解林木育种的进展历史、争论现状以及进展趋势,注重技术对现代林木育种进展的影响及作用等。
其次章林木选育技术根底〔4 学时〕1物种和生物进化:了解牛物进化和白然选样的关系;把握种内多层次变异及其产生缘由。
2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索:生疏突变、选择、迁移、遗传漂变等因索对群体遗传平衡的影响。
3遗传参数及其估算:把握遗传力、配介力的性质以及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
4选择与选择方法:生疏选择类型及其特点,把握选择方法的分类及其应用;了解育种方法与树种生殖方法的关系。
第三章遗传资源与树木引种〔 4 学时〕1遗传资源:了解树木遗传资源的概念与类别,理解遗传资源与育种资源的区分和联系;把握林木遗传资源的对林木遗传改进的意义与作用。
2生物多样性和遗传流失:了解遗传多样性的意义以及林木遗传资源流失的缘由;了解遗传多样性的主要争论方法。
3林木遗传资源治理:理解林木遗传资源收集、保存、争论和利用的冃的;把握林木遗传资源保存的形式及其适用范围等。
林木育种学
●什么叫林木育种学林木育种学:是运用遗传学原理,研究林木优良品种选育与繁殖理论及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或指以遗传进化理论为基础,以林木的遗传变异为对象,以提高经济及观赏性状为目标,定向改造选育和繁殖林木良种的实践活动。
●林木育种的特性一、树木生长周期长二、能多年开花结实三、分布广、开发少、利用潜力大四、能有性也可以无性选育五、可混合品种●品种及其属性●品种:《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作物卷中的品种概念:“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纯合稳定,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上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
品种一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符合人类的需要,能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
”●品种或称为优良品种:是经人工选择培育,经济性状与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生活要求,且性状遗传稳定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的特异性植物群体。
林木优良品种的意义1)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减少投入,充分满足社会需求传统名贵中药材杜忡育种温带胶源树种2)带动相关产业及国民经济发展新西兰辐射松占总出口额的13%;三倍体毛白杨产业化,推动造纸原料结构调整。
3)改善生产方式a 成熟期一致:集中采收(林木等)b 耐除草剂:降低管理成本和劳动强度c 抗病虫:减少损失及化学污染(安全性)d 株型一致:机械化管理等4)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a 遗传等基础研究b 育种理论与技术等c 栽培及管理技术d 采后及加工利用e 劳动者素质等●良种(3\4)良种:是指通过审定的林木种子,在一定时间、在一定的生态区域内,其产量、适应性、抗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当前主栽的繁殖材料和种植材料。
例如,国光苹果,50~60年代,是良种;80~90年代,被富士取代而成为一般品种。
金帅苹果在鲁中山区是良种,在山东的胶东就不是良种。
●类型●类型:林木在其长期进化过程中受本身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而产生种内在形态特征上、生理特性上或某些性状有稳定性差异的个体或群体。
林木育种名词解释
林木育种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林木育种学:是研究林木群体的遗传结构、改良方法、优良品种(类型)的选育与繁殖的理论及技术的科学。
2、个体改良:以细胞学为基础,以改变个体的基因型,培育出优良个体为目的的育种方法。
3、群体改良:以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为基础,以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使群体平均数得以提高,培育出一个优良群体为目的的育种手段。
第二章林木选育技术基础1、物种(species):物种是由形态相似的个体组成,同种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而不同种间杂交则不育。
(林奈-瑞典科学家)2、形态学种:指分类学家在物种分类时采用的方法,主要形态上相似,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的群体称为一个种。
3、生物进化( evolution ):指生物在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的过程。
4、种群或居群( population) :由分布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5、地理小种(geographic race):由遗传性状相似的个体组成的种内分类单位,有共同的祖先,占有能够适应的特定地域。
6、生态型(ecotype):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7、地理(种源)变异:一个树种分布在广大地区,由于突变、环境的自然选择和隔离的作用,分化并产生了种内不同的地理生态种群,这就是地理(或种源)变异。
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变异。
8、立地间的变异:在一个种源区内,由于立地类型的差异而产生的一些变异。
9、林分间的变异:在相似的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间的差异。
10、个体间的变异:在同一林分中不同个体间的差异。
11、群体:指一群个体间可以进行随机交配的许多个体的总称。
12、群体的遗传结构: 群体中各种基因的频率,以及由不同的交配机制所形成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数量上的分布特征。
13、基因型频率( genotype frequency ):在一个群体中,某一特定的基因型个体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汇编
第一章绪论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任务:选育和大量繁殖遗传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其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
良种:林业生产实践中,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的统称。
林木品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征和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育出来的林木群体。
主要途径:引种、选种、育种。
第二章基础知识一、物种与生物进化物种:是生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同一物种有明显的、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个体间能自由交配。
生物进化:拉马克提出,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在自然界,生物存在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趋向,生物对环境有巨大适应能力,环境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
种内多层次变异:(1)种源变异。
(2)同一种源不同林分变异。
(3)同一林分不同个体变异。
(4)个体内不同部分的变异。
二、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1. 突变:是指生物有机体的遗传物质不是由于遗传分离和重组产生的改变,可以是体细胞突变,也可以是生殖细胞突变。
2. 选择: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繁殖力不同使群体的基因频率变化。
3. 迁移:指群体间基因流动,包括个体迁入和迁出。
4. 遗传漂变:在小群体中,由于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基因频率变化,即某些等位基因没有被后代遗传而消失。
如果小群体的后代因环境改变而大量繁殖,原来被保留的个体称奠基者,奠基者产生的新群体不能完整代表其原来群体(的基因型),称奠基者效应。
5. 交配系统:(1)理想群体与有效群体大小。
(2)瓶颈作用。
(3)近亲交配。
近交系数,自交为1/2,全同胞交配为1/4,半同胞交配为1/8,同祖后代间交配为1/16。
三、遗传参数及估算1. 遗传力:反应遗传变量占表型变量的比率。
P=G+E (表型值二基因型值+环境值)V P=V G+V E(表型变异二基因型变量+环境变量)= V A +V NA +V E(V A加性变量,V NA非加性变量)VPH2= V G /V p (广义遗传力)h2= V A/V p (狭义遗传力)2.配合力:(1)一般配合力(GCA)=亲本子代组合平均值-子代总平均值用来反映加性基因的效应,此效应可以传递给子代。
林木育种学-绪论
林元震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Tel:85280259 QQ:27614943 E-mail:yzhlin@
环境污染加剧
➢ 许多化学物质对食物
链上的影响正在增强。 资 源 压 力 及 生 态 环 境 恶 化
例如DDT可以聚集在
▪ 环境污染加剧
➢ 许多化学物质对食
生物组织内,特别是
开发了估计遗传参数 在树木木素质合成的代 和育种值等的最新遗 谢途径上做出了许多重 传模型和分析方法, 要的原创性工作,在林 建立了林木遗传改良 木基因工程上具有卓越 最全面的合作数据库。 成就。
国内学术大牛
绪论
一、 林木良种地位与作用 二、 林木育种学的概念及性质 三 、林木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四 、我国林木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京林业大学教授,林木育种专家, 毛白杨专家。于2005年1月22日8 时40分不幸逝世,享年七十六岁。
他创造出“多圃配套系列 育苗”新技术,攻克了毛白杨 育苗繁殖难关。在毛白杨优树 资源保存及其研究方法上做出 了重要贡献。
王明庥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 木育种专家。
对黑杨派树种进行了 系统深入的研究,在遗 传资源、引种理论、无 性系性状测定及新品种 选育等方面均取得了创 新性的成果。
沈国舫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林业大 学教授。林学家,林业教育家, 森林培育学家。
在立地分类评价和适地 适树、混交林营造、速生丰 产林培育、干旱半干旱地区 造林技术及城市林业等方面 进行了大量国工程院院士,林
学家,原北京林业大学校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0年
2000年
美国
50%— 70%
90%—100%
林本12(2)班林木育种学作业
北京林业大学继教院广西分院林学本科11(2)班、12(2)班《林木育种学》作业题第一章绪论1、林木育种的六大基本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林木育种学?林木育种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3、林木育种的基本程序是什么?第二章林木育种资源1 、林木育种资源工作包括哪些内容?2、林木遗传资源变异有哪几个层次?这些层次各对应林木育种中的那种选择方法?第三章林木引种1、什么是引种和驯化,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2、与其他育种形式比较,引种的优点是什么?3 、引种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4、选择外来树种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5、如何判断一个树种的引种是否成功?第四章种源选择1 、什么是种源、产地,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2、什么是种源试验、种源选择、地理小种?3、树木种内变异主要存在于哪些层次上?4 、树木种内地理种源渐变的规律是什么?在华南地区,分布于低纬度的种源与分布在高纬度的种源相比有哪些特点?5 、影响树木种内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如何?6、种源试验有哪些步骤?第五章优树选择1、什么是候选树、优树、精选树、对比树?2、什么是家系、全同胞家系、半同胞家系?3 、什么是无性系、无性系原株、无性系分株?4、家系与无性系的区别与联系?5、简述或者列表说明人工选择的三种方法(稳定性选择、定向性选择、分裂性选择)的区别。
6、为什么在同龄林和异龄林中选择优树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两种林分中选优方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六章遗传力、遗传增益和选择方式1 、什么是遗传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现实遗传力的区别是什么?2 、为什么遗传力的理论值大于等于零而小于等于1?3 、估算树木群体的遗传力的主要步骤是什么?6 估算树木的遗传力,常用树木的哪些群体进行估算?第七章杂交育种1、解释下列名词杂交杂种近缘杂交远缘杂交杂种优势杂交方式2、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是什么?3、花粉技术中包括哪些内容?4、树木人工杂交有哪几种方式?树上杂交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第八章无性繁殖1、什么是无性繁殖,常用的无性繁殖方式有几种?2 、与树木的有性繁殖比较,无性繁殖的特点(优点与缺点)是什么?3 、无性繁殖在林木育种过程中主要有哪些用途?4、比较采穗圃和种子园的异同。
第一章 绪论.ppt.Convertor
林木育种学Genetic Improvement of Forest TreeForest Tree Breeding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教材陈晓阳,沈熙环主编,林木育种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目王明庥主编,林木遗传育种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沈熙环编著,林木育种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Zobel, B. and Talbert, J. T. 王章荣等译,实用林木改良,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超星电子图书)主要参考书目Zobel, B. and Talbert, J. T. Applied Forest Tree Improvement. Wiley, New York, 1984 (Reprint in 2004)Eriksson, G. Ekberg, I. and Clapham, D. An Introduction to Forest Genetics (E-book, PDF and PPT, 2E).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epartment of Plant Biology and Forest Genetics, Uppsala, 2006主要参考书目White, T. Adams, W. and Neale, D. Forest Genetics. CABI Publishing, Wallingford, Oxfordshire, UK, 2007教学重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的林木育种方法和实验技术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随堂小测验、实验课认真程度、实验报告等期末考试:主要采用闭卷笔试形式,题型主要分为:名词解释、填空、简答、计算、论述题等第一章绪论内容提要第一节、林木育种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第二节、林木良种组成第三节、我国林木育种的成就与展望思考题1 为什么说林木良种比农作物良种更重要?2 林木育种的六大基本内容是什么?3 我国林木育种的发展战略重点有哪些?第一节林木育种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一、研究对象及任务林木育种学:研究树木群体的遗传结构与改良方法,研究林木优良品种(类型)选育与繁殖的理论。
第1章 绪论
第1章绪论提要首先对林木育种学、林木遗传学和树木改良学的含义作了定性叙述,阐明了良种和品种的概念。
林木育种的根本任务是选育和繁育林木优良品种,并介绍了选育林木良种的主要技术措施。
其次,对林木育种的历史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我国林木育种的发展作了简要介绍,从而可以了解林木育种的发展梗概。
在这基础上,介绍了林木育种的特点,优点和局限性;从林业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常规育种是林木改良的主要途径,并列举了林木育种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
本章是对林木育种的概述,对初学这门课程的同学,可在今后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深化理解林木育种特点、发展趋势等内容。
1.1 林木育种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林木育种学(forest tree breeding)是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在本学科范畴内, 还有两个术语—林木遗传学和林木遗传改良也是经常能读到和听到的。
林木遗传学(forest tree genetics)是研究林木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林木遗传改良(forest tree improvement)与林木育种学的涵义接近,当初对林木遗传改良这一术语规定的涵义是:为达到提高和改良林木产量和品质的目的,既包含控制树木遗传特性的技术措施,也包含施肥、整枝等营林措施。
可见这两个术语的涵义不完全相同,但近年育种界不少人对这两个术语视为同义词,不严格地加以区别。
林木育种的任务是选育和大量繁殖遗传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其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
用遗传品质优良的繁殖材料造林,能充分利用自然生产潜力,提高林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强林木抗性以及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
在当前林业生产实践中,往往把通过选育,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统称为良种。
但这个意义上的良种,严格来说并不一定符合品种的条件。
林木品种(variety)是指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征和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育出来的林木群体。
林木遗传育种学复习题
林木育种学(双语)复习思考题【注意英文问题:可能会有英文名词解释或者简答题】第01章绪论1.林木育种学:是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2.Tree improvement(林木改良):3.品种:是经过人工选择培育,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生活要求。
且性状遗传稳定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的林木群体。
4.Cultivar(栽培变种):种内某一个体可能由于突变而发生变异,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这种变异会在种内不断扩散,最后形成某些遗传性不同于原种的一个群体。
5.林木育种学的主要内容:1)选→林木选择育种2)引→林木引种3)育→杂交、新技术与分子育种4)测→遗传交配设计与田间试验测定5)繁→良种繁殖利用6)保→基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原地保存,异地保存,离体保存)6.品种的概念和属性:概念:经人工选择培育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生活要求且性状遗传稳定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的林木群体。
属性:①人工选育②经济性状优良③主要性能整齐一致④遗传性状稳定⑤较好的适应性7.认识品种需要注意的问题:8.如何实现人工林速生、丰产、优质、稳定、高效、定向的建设目标?9.使用林木良种有何作用?10.林木育种的特点:(1)生长周期长,有较长幼年期,不利于多世代育种(2)多年生,可根据子代性状进行反向选择。
(3)多处于野生状态,研究基础薄弱,选种潜力大;环境控制有难度,良种的地位突出。
(4)多属异花授粉,高度杂合,近交衰退严重,常采用异花授粉方式育种。
(5)树体高大,占地多,遗传控制和遗传测定困难、昂贵,多以群体为研究对象,且采用遗传基础广泛的群体。
11.林木育种的发展趋势12.林木育种的任务:创育品质和产量符合生产需要、性状能稳定遗传,且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的林木良种群体,以便充分利用自然生产潜力、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
13.六大育种攻关工程14.全球已形成了以美国、中国、欧洲和澳洲为代表的4个世界林木育种研究中心第02章林木遗传变异及其应用1.变异的种类和区分:基因突变是个别碱基对发生变化——产生新基因,产生新性状基因重组是已有的基因组合到一起——性状可发生改变,但绝不是新性状染色体变异是染色体的片段发生缺失、增添、颠倒、移接,或是数目变化——产生十分诡异的性状,影响巨大,可致死2.林木遗传变异的层次:⑴地理种源的变异⑵同一种源内不同林分变异⑶林分内不同个体变异⑷个体内的变异3.人为引起的遗传变异4.林木育种的实质;第03章林木育种周期1.育种周期:2.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体、首属群体。
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任务:选育和大量繁殖遗传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其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
良种:林业生产实践中,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的统称。
林木品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征和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育出来的林木群体。
主要途径:引种、选种、育种。
第二章基础知识一、物种与生物进化物种:是生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同一物种有明显的、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个体间能自由交配。
生物进化:拉马克提出,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在自然界,生物存在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趋向,生物对环境有巨大适应能力,环境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
种内多层次变异:(1)种源变异。
(2)同一种源不同林分变异。
(3)同一林分不同个体变异。
(4)个体内不同部分的变异。
二、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1.突变:是指生物有机体的遗传物质不是由于遗传分离和重组产生的改变,可以是体细胞突变,也可以是生殖细胞突变。
2.选择: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繁殖力不同使群体的基因频率变化。
3.迁移:指群体间基因流动,包括个体迁入和迁出。
4.遗传漂变:在小群体中,由于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基因频率变化,即某些等位基因没有被后代遗传而消失。
如果小群体的后代因环境改变而大量繁殖,原来被保留的个体称奠基者,奠基者产生的新群体不能完整代表其原来群体(的基因型),称奠基者效应。
5.交配系统:(1)理想群体与有效群体大小。
(2)瓶颈作用。
(3)近亲交配。
近交系数,自交为1/2 ,全同胞交配为1/4 ,半同胞交配为1/8 ,同祖后代间交配为1/16 。
三、遗传参数及估算1.遗传力:反应遗传变量占表型变量的比率。
P二G+E(表型值二基因型值+环境值)V P=V+V E (表型变异二基因型变量+环境变量)V P= V A +V NA +V E (V A加性变量,V N A非加性变量)H2= V G N P(广义遗传力)h2= V A/V P(狭义遗传力)2.配合力:(1)一般配合力(GCA)=亲本子代组合平均值- 子代总平均值用来反映加性基因的效应,此效应可以传递给子代。
林木育种学复习
林⽊育种学复习绪论⼀、基本概念1.林⽊育种学:是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2.林⽊遗传改良:为达到提⾼和改良林⽊产量和品质之⽬的,采取控制林⽊遗传特性的技术措施。
它与林⽊育种学的涵义相近。
3.林⽊品种:指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符合⽣产需要,能适应⼀定⾃然和栽培条件,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选育的林⽊群体。
重点在:产品要求、栽培范围、遗传相对⼀致的、⼈⼯选育、群体。
3.林⽊良种:多指通过⼈⼯选育、性状有⼀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
⽽良种应是优于当地主栽品种的、新选的品种。
⼆、林⽊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引种:种及品种层⾯的选择,引进外来树种与品种。
2.选种:种内变异的利⽤,包括种源选择和优树选择等。
3.育种:新变异的创造与利⽤,包括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以及基因⼯程等。
4.林⽊繁育:主要途径有母树林、种⼦园和采穗圃,以及组织培养和体细胞胚胎发⽣等。
5.林⽊种质资源及其保护。
此外,针对特殊性状开展抗逆性育种、⽊材材性育种,⽣物技术在林⽊育种中的应⽤反映现代育种新技术。
三、林⽊育种的特点(注重理解)1.多数树种达到性成熟和经济成熟需要时间长,即育种周期长,同时,树体⼤,占地多,试验设计难度⼤。
2.树⽊属多年⽣植物,持续开花结实周期长,选育材料可长期繁殖利⽤,因⽽可开展后向选择(backward selection),提⾼选择效果。
3.多数树种分布地区⼴,变异丰富,⾃然界尚存在着⼤量未被发现和利⽤的优良基因型,引种、选种潜⼒⼤,见效快。
4.多数树种⾏异花授粉,⾃花授粉或近亲繁殖会引起衰退,要采⽤异花授粉植物的育种⽅式。
5.不少树种能⽆性繁殖,可进⾏⽆性系选育,有性与⽆性选育相结合,是有效的林⽊育种⽅式。
6.多数树种⽣活周期长,栽培环境复杂多样,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泛的系列林⽊品种,或使⽤混合品种是适宜的。
题:从树⽊育种特点进⾏分析某个树种?1、育种资源丰富。
2、育种周期长(1)早期预测根据树⽊幼年时期的某些标志,来判断成年时期某些性状表现的⼀种⽅法,它主要是根据幼年――成年某些性状间的相关性来进⾏的(2)促进提早开花结实(3)采⽤多种育种途径相结合,不断为⽣产提供改良程度逐步提⾼的繁殖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林木良种的巨大增产潜力
针叶树种
火炬松、辐射松(优良无性系、家系) Δ 50%以上↑ 落叶松 (优良种源) Δ 30%-50% ↑
阔叶树种
桉树新品种、三倍体白杨 (年木材生产量)>30m3/hm2 白桦优良种源 Δ 30%以上
人工林
轮伐期缩短 1/3-1/2 产量提高 20%-30% ↑
(1)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2) 变异: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的
现象。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通和最基本的特征,两者是 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1)对立:遗传--保持物种稳定,是相对的、保守的; 变异--破坏物种稳定,是绝对的发展的。
(2)统一:各自为对方存在的前提,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杂
遗
基
林 木 引 种
分 子 育 种
交 、 新 技 术
试 验 测 试
传 设 计 及 田
良 种 繁 育
因 与资 保源 护的
收
及
间
集Leabharlann 1、林木选择育种2、林木引种
主要作用:
丰富树种资源、均衡树种资源、提高树种经济效益等 等。
成功标准:
不需要特殊保护,即可越冬度夏; 不降低原有的经济价值; 能利用固有繁殖方式正常繁殖。
在当前林业生产中,往往把通过选育, 性状有一定提高的繁殖材料,泛称为良 种。
品种的属性
人工选育; 经济性状优良; 主要性状整齐一致; 性状遗传稳定; 较好的适应性。
特别注意!!!
品种是经济上的概念,是林业生产的重 要生产资料,而不是分类单位;
评价品种优劣的唯一标准是现实的应用 价值,而不是选育技术是否先进;
3. 经济林育种学
研究经济林林木群体结构与改良方法,经济 林树种的选育原理、技术和定向培育新品种 的科学。
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选育、创造和繁殖利 用树木良种,以达到丰产、优质和最大限度 地发挥多种效能为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对象:具有不同利用价值的各种经济林树木。
4.品种
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性状 遗传稳定,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 由人工选育出来的林木群体。
品种具有地域性和时效性!
5.引种
从国内外引进非本地原有的树种,即外来树 种(exotic species)。
6.选种
在种的范围内的选择,包括种源选择和优 树选择。
种源: 通常是指从同一树种分布区范围内不同地 点收集的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
种源选择: 在种源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优良的种 源。
(二)林木良种比农作物良 种更重要的原因?
1、林业周期长
林业周期长,见效慢,这是阻碍林业生产发展和科 技进步的巨大障碍。
林木为多年生植物,培育良种周期长; 林木生长周期长,发现问题时间迟。
2、林业集约经营水平低
集约经营是相对粗放经营而言。
林业集约经营: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物化劳
动和活劳动,以获得较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一种林业 生产经营方式。 物化劳动:死劳动、对象劳动或过去化劳动。往往 指的就是原料、材料、燃料、生产工具、厂房等生 产资料。 活劳动: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
1. 林木育种学
又称林木改良,是应用林木遗传性原 理,以生物统计学为工具,与森林生 态学等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研究林木 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的原理和技术 的学科。
林木育种的实质:发现变异、利用变 异、选择变异、创造变异。
(1)林木育种的任务
主要任务:选育和大量繁殖遗传品质得到不同程 度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
母树林 种子园 采穗圃
6、基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原地保存
异地保存
离体保存
林业集约经营的影响因子及应用类型
林业集约经营的程度受经济发达程度、自然地 理条件、社会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 响。
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国家一般采用资金密集型和技术 密集型的林业集约经营方式,投入大量的物化劳动, 如采用计算机控制的育苗自动化生产线和工厂化管理 等;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国家则多采用劳动密集型的方式, 较多地投入活劳动。
3、杂交、新技术及分子育种
杂交育种:切枝杂交、树上杂交; 新技术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强化
育种; 分子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
育种。
4、田间试验测定
田间试验设计的原则 重复、随机、局部控制
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 完全随机设计: 巢式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拉丁方设计
5、良种繁育
(四)林木良种培育的迫切性
第一,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木良 种覆盖率过低
第二,六大林业工程建设-- 林木良种是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
二、林木育种学的相关概念
林木育种学(forest tree breeding) 林木遗传学(forest tree genetics) 经济林育种学(economic forest breeding) 品种(variety) 引种(introduction) 选种(selection) 育种(breeding)
其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
(2)林木繁育的主要途径
有母树林、种子园和采穗圃,也可以包括组织培养 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等。
(3)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本学科是以遗传学为基础,同时与植物生理学、森 林生态学、造林学、生物统计等学科相互渗透,相 互依赖的科学。
2. 林木遗传学
研究林木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绪论
(第一讲)
主要内容
林木育种的地位及作用 林木育种学的相关概念 林木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我国林木育种的成就 我国林木育种的发展趋势
一、林木良种的地位和作用
(一)农作物良种的巨大贡献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报道,从1950 年到2000年: 世界人口数量增加了近1.4倍(25.2-60.8亿) 世界粮食产量增加近1.9倍(7.0-20.0亿t) 世界耕地面积增长仅0.7%(14-15亿hm2)
优树: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同龄林分中,生长、 干形、材性、抗逆性等性状特别优异的单株。
7.育种
以遗传学理论为基础,为改良生物的遗传特性,培育 优良品种所做的工作。
包括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以及20世纪80年 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
三、林木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选
引
育
测
繁
保
林 木 选 择 育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