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精简版
发育生物学_复习资料_重点总结

发育生物学_复习资料_重点总结绪论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到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
2、(填空)发育生物学模式动物:果蝇、线虫、非洲爪蟾、斑马鱼、鸡和小鼠。
第一篇发育生物学基本原理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1、细胞分化:从单个的全能细胞受精卵开始产生各种分化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称细胞分化。
2、细胞定型可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阶段: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特化;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决定。
(特化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决定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把已特化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会分化成不同组织,把已决定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只会分化成同一种组织。
)3、(简答)胚胎细胞发育命运的定型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第一种通过胞质隔离实现,第二种通过胚胎诱导实现。
(1)通过胞质隔离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可以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而与邻近细胞没有关系。
细胞发育命运的这种定型方式称为“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
这种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因为整体胚胎好像是由能自我分化的各部分组合而成,也称自主型发育。
(2)通过胚胎诱导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互相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细胞的分化方向。
相互作用开始前,细胞可能具有不止一种分化潜能,但是和邻近细胞或组织的相互作用逐渐限制它们的发育命运,使之只能朝一定的方向分化。
细胞发育命运的这种定型方式成为“有条件特化”或“渐进特化”或“依赖型特化”,因为细胞发育命运取决于与其邻近的细胞或组织。
发育生物学(小小完善版))资料

发育生物学重点前面是问题,后面是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可能是英文的第一章1,植物发育生物学的概念(p1)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biology)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发生、受精、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规律的科学。
2,植物发育的基本特点(课件)答:(1)植物是一种形态学上简单的有机体;(2)植物既可以用孢子,也可以用配子进行生殖;(3)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4)高等植物中具有双受精现象;(5)植物胚胎发生完成于休眠种子的形成;(6)高等植物的胚形成两个具有不同发育命运的器官系统;(7)植物具有无限的发育程序;(8)植物的形态建成在没有细胞移动的情况下进行;(9)环境因子在植物发育中扮演主要的角色3,植物发育生物学的基础及发展历程(课件)第二章1,植物极性的几个例子整个植株中存在着极性,拟南芥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地上部分是茎,叶,花,角果;地下部分主要是根和很细的根毛。
地上部分是向上(阳光)生长的,地下部分是向下(水分和养分)生长的。
另外植株的单个部分也存在着极性。
植物叶的背腹性也可认为是极性的表现,背即叶上表面(近轴面,又称阳面);腹即叶下表面(远轴面,又称阴面)。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鱼雷胚时期有RAM和SAM之分。
植物的整个植株由这两个组织发育而来,种子在萌发后,地上部分由茎尖分生组织形成,而地下部分是根尖分生组织发育而来。
1,植物的根有朝向重力方向生长的特点,茎有背离重力方向生长;2,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的正向光性;3,植物受精卵极性导致第一次分裂不对称,多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后续分化方向各不相同,形成种子的不同器官;4,植物单个细胞中mRNA,蛋白质,细胞器的分布具有极性;5,植物细胞支架微管的不对称性;6,植物细胞在不同的部位形成不同的细胞类型。
2,植物细胞极性的内在原因(P36)细胞极性的起源:A.合子基因在细胞中表达;B.母质细胞在细胞中特异表达;C.母质基因在细胞周围表达3,根和茎感受重力的分子机制(P37)植物根系感受重力的组织是根冠,包括柱细胞,根尖细胞,外周根冠细胞,其中柱细胞是根冠感受重力的主要细胞,被称为重力感受细胞,细胞核分布在细胞的中部或顶部,通过细胞骨架与细胞膜相联系,外周由管状或节状内质网构成,由于柱细胞中含致密的淀粉体和高度动态的微纤维网络,并且在重力调控下,这些淀粉体在细胞内的位置可以移动。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调整型发育:卵子中决定器官形成的物质是可以经过调整而改变的,某一部分被去除或重新排列后,剩余的胚胎可通过调整而发育为正常的胚胎。
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发展到配子的发生和形成;受精过程;细胞分化及形态形成,包括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群如何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及空间关系有序地重新配置、特化、进而产生出各种细胞类型,最终器官表型特征的出现和特殊功能的建立;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控制与调节,基因型和表型表达之间的因果关系;发育过程中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细胞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外界因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其中细胞分化是发育生物学中的核心问题。
发育生物学是一门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学科,有关生殖细胞发生、受精等过程的研究是动、植物人工繁殖、遗传育种、动物胚胎与生殖工程等生产应用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有关细胞分化机理、基因表达调控与形态模式形成及生物功能的关系研究,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医学难题(如癌症的防治)以及器官与组织培养等新兴的医学产业工程发展的基础,也是基因工程发展为成熟的实用技术的基础。
第二章在胚胎发育初期生殖细胞就已经决定的动物,生殖细胞来源于其前体原生殖细胞。
这些原生殖细胞只有经过迁移,进入发育中的生殖腺原基生殖嵴才能分化成为生殖细胞。
生殖质是卵质中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殊定位的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构成。
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生殖质逐渐地被分配到一定的细胞中,这些具有生殖质的细胞将分化成为原生殖细胞。
精子发生:PGCs一旦到达雄性胚胎的生殖腺原基就进入性索,在此停留直到成熟。
在成熟过程中,性索发育为曲精小管,其上皮细胞分化为支持细胞。
精子发生过程在支持细胞的凹陷中进行。
精子细胞必须经过分化才能变为成熟的精子。
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方法,从分子水平、亚显微水平和细胞水平来研究分析生物体从和的发生、、发育、生长直至衰老死亡的过程及其机理。
2.正向遗传学研究策略是指;而反向遗传学研究策略是。
3. 生物发育的核心问题是。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1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1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二章胚子发生生殖质:生殖细胞得得发生与受精卵中一种特殊的细胞质成分有关,这种细胞质成分是在卵子发生的过程中贮藏在卵子中的,称为生殖质。
配子发生的主要阶段:增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
第三章受精受精的主要过程:1、精子和卵子的互相识别及接触,保证受精在同种的配子之间进行;2、精子入卵,保证只有一条精子与卵子结合;3、精子与卵子的遗传物质的结合;4、受精卵代谢的激活,胚胎发育开始。
顶体反应的概念:精子头部的顶体破裂,释放出顶体的水解酶,这些水解酶能够溶解卵膜,便于精子穿越胶膜和卵黄膜。
同时,精子头部前端伸出一个突起,便于精子和卵子的质膜融合的反应过程。
快速阻止多精入卵机制:当第一个精子接触到卵子质膜时,在1-3S之内,卵子的质膜电位改变为+20mv,这种卵子质膜电位的变化从精子接触点开始,迅速波及全卵。
当卵子质膜的电位从-70mv升高到+20mv时,精子就不能进入卵子中,因此起到阻止多精入卵的作用。
慢速阻止多精入卵:当第一个精子与卵子的卵黄膜接触时,位于接触处的卵子皮层颗粒的膜与卵子质膜融合,胞吐作用发生,皮层颗粒中的物质释放入卵黄膜和卵子质膜之间狭窄的卵周隙中。
(皮层反应) 皮层反应的实质:释放的主要物质为蛋白质和多糖。
其中有一类蛋白水解酶是皮层颗粒丝氨酸蛋白酶,改酶水解卵黄膜和质膜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蛋白质,卵黄膜和质膜不再紧紧相连。
此外,该酶还破坏卵黄膜上结合蛋白的受体,使精子不可能和卵黄膜结合。
多糖在卵周隙中形成了渗透梯度,吸引水进入卵周隙。
同时多糖吸水膨胀,形成透明层。
此外,皮层颗粒中释放出来的过氧化物酶和转谷氨酰胺酶将卵黄膜上的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交联起来,使卵黄膜硬化,成为受精膜,会使未入卵精子脱落。
第四章卵裂卵裂速度、卵裂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受卵子中贮藏的卵黄、蛋白质和mRNA控制。
卵裂类型:完全卵裂(辐射对称、螺旋、两侧对称、转动)不完全卵裂(盘状卵裂、表面卵裂)海胆辐射对称型卵裂的过程:课本P72.哺乳类卵裂的最显著特征:在早期分裂过程中,胚胎细胞间经过一个致密化的过程哺乳类十六细胞期胚胎分层:位于桑葚胚表面的细胞数量超过位于内部的细胞数量。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精简版

绪论1.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答:定义: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本质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过程发展的机制。
同时也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的机制。
研究任务:研究生物体发育的遗传程序和调控机制。
研究对象:发育生物学研究胚胎发育、幼体和成体的发育。
2.多细胞个体发育的两大功能?答:产生细胞多态性并使各种细胞在本世代有机体中有严格的时空特异性,保证世代交替和生命的连续;通过繁殖产生新一代的个体,是世代延续.3、书中所讲爪蟾个体发育中的一系列概念?答:受精:精子和卵子的融合;卵裂:受精卵早期的数次卵裂。
囊胚:卵裂后期,由分裂球聚集构成圆球形囊泡状的胚胎;原肠运动:囊胚后期的胚胎产生的广泛的、戏剧性的细胞运动;原肠胚形成:原肠运动使细胞位置发生重排的、广泛的细胞运动过程。
4、三胚层的分化情况?答:外胚层细胞主要分化形成表皮和神经系统,内胚层细胞主要分化形成消化管上皮和消化腺(如肝、胰),中胚层细胞产生心、肾、性腺、结缔组织及血细胞等。
5、模式生物的共性特征?答:1).取材方便。
2)胚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可进行遗传学研究。
目前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有酵母、线虫、果蝇、海胆、斑马鱼、非洲爪蟾、鸡、小鼠等。
6、所讲每种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特点,优势?答:A无脊椎动物模型①海胆:a生物科学史上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
b早期发育的模型受精c已完成其基因组的破译、分析工作。
②黑腹果蝇:个体小生命周期短,繁殖迅速,操作简单b遗传学背景最清楚c胚胎和成体表型特征丰富③秀丽隐杆线虫:a线虫的生命周期很短;b身体透明;c细胞数目小。
B脊椎动物模型:④非洲爪蟾:a取卵方便,可常年取卵;b卵子和胚胎体积大、数量多,发育快;c具有明确的动物极和植物极动物极含有大量色素颗粒而卵黄较少,植物极含有丰富的卵黄而色素颗粒较少。
发育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发育的主要功能:产生细胞的多样性(细胞分化);保证世代的连续(繁殖)。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从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或者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性产生的过程为细胞分化。
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细胞分化:细胞表型多样化和功能多样化产生的过程。
(一)、定型的两个时相:1、特化(specification) ---- 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那么这个细胞或组织被认为是命运已经特化了。
此类细胞发育命运是可变的。
2、决定(determination) ---- 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可以自主分化时,那么这个细胞或组织被认为是命运已经决定了。
此类细胞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生殖质(极质,P颗粒):含有生殖细胞决定子的细胞质,获得生殖质的卵裂球将形成原生殖细胞。
第五章生殖细胞的发生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PGC)---- 性别尚未分化的生殖细胞。
二、生殖质与生殖细胞的决定生殖质Germ plasm: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特殊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构成。
原生殖细胞的决定从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就开始了,到4次分裂以后,原生殖细胞将发生均等分裂;含P颗粒(Posteriorgranules)的细胞构成生殖系,P1,P2,P3,P4……,P4为生殖细胞的始祖细胞;P颗粒在受精过程和第一次卵裂过程中的不对称定位,26细胞期时全部P颗粒都在P4细胞中。
线虫原生殖细胞的命运决定于Pie-1: Pie-1基因的功能涉及P细胞维持生殖干细胞的属性,其编码核蛋白,仅存于生殖干细胞中。
其缺失导致P1-P4也向体细胞分化。
其作用可能是抑制生殖细胞中体细胞相关基因转录活性。
2、果蝇(Drosophila):生命周期短,易于繁殖,操作简便,成本低;产卵力强,其胚胎和成体表型特征丰富,遗传背景清楚。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发育动物学: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到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
2、发育:指生命现象的发展、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
3、定型:细胞分化在表现出明显形态和功能变化之前,发生隐性变化,使细胞命运朝特定方向发展的过程。
4、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5、调整型发育:以细胞渐进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6、形态发生决定子:自主特化裂球含有特定的细胞质,其中具有影响细胞发育命运的分子。
7、细胞分化:多细胞有机体的细胞从简单、原始的状态到复杂和异样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8、信号转导:靶细胞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细胞外信号9、生殖质:是卵中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殊定位的细胞分子,并把细胞外信号分子转变为细胞内信号,引起细胞发生反应的过程。
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 构成。
10、精子获能:指射出的精子在若干生殖道获能因子作用下,精子膜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
11、顶体反应:是指精子获能后,与卵相遇时,顶体开始产生的一系列改变。
12、透明带反应:哺乳动物不形成受精膜,但皮质颗粒中释放的酶对透明带中的精子受体分子进行修饰,使之丧失与精子结合的能力,因此,称为透明带反应。
13、精子发生:是指由前体原生殖细胞发育到精原细胞,再到成熟精子并排出体外的过程。
发生过程在支持细胞的深凹处。
14、卵子发生:是指由原始生殖细胞发育成卵原细胞,再由卵原细胞发育为成熟卵子的整个过程。
15、卵裂: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的细胞,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体的过程称为卵裂。
处于卵裂期的细胞叫做卵裂球。
16、促成熟因子(MPF):由孕酮刺激产生并诱导恢复减数分裂的因子,是由两个亚单位(Cdc2和CyclinB)构成。
17、原肠作用:是指动物胚胎发育到囊胚后期开始进行的一系列细胞运动和细胞重排的形态发生运动。
发育生物学复习

发育⽣物学复习1. 后成说2. 嵌合型发育/调节性发育3. 诱导1. 动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及与植物的主要差异?2. 发育的基本机制包括?3. 常见的模式⽣物有哪些?其主要特征为?1. ⽣殖质2. PGC1. 如何实验证明⽣殖质在细胞中的位置及对⽣殖的作⽤?2. 原始⽣殖细胞的两种发育潜能?3. 精卵发育过程?⼆者存在何种异同?4. 什么是精⼦形成?其涉及哪些主要事件?1. 趋化性2. ⽪层颗粒反应3. 乱激活1. 卵细胞内的主要⽣物成分?2. 受精过程?3. 单精⼊卵的机制?判断海鞘卵裂球命运在8-细胞期已经决定,原肠作⽤是形态变化最剧烈的时期。
√细胞之间的相互作⽤是胚胎发育最重要的核⼼问题。
√⽣殖腺对PGC的吸引没有种间特异性√⽂昌鱼、脊椎动物等的受精发⽣在第⼆次减数分裂中期√卵不仅能够吸引精⼦,还能控制何时吸引精⼦。
√卵裂的速度在卵黄含量低的⼀极快于卵黄含量⾼的⼀极√滋养层细胞与内细胞团卵裂球的分离代表哺乳动物发育中的第⼀个分化事件√⼀个细胞是否成为胚胎细胞或者滋养层细胞,完全取决于致密化作⽤后细胞的位置是位于外周还是内部。
√卵裂细胞周期是由卵质调控的,调控双相周期的因⼦位于细胞质内。
√囊胚腔壁接触到原肠的位置最终形成⼝;√⼝和原肠最顶端形成⼀连续相通的消化管;√海胆作为后⼝动物,其胚孔最终形成肛门极叶含有控制D裂球特定分裂节奏、分裂⽅式以及中胚层分化所必需的中胚层形成决定√第⼀章绪论1.发育⽣物学:发育、发育特征及功能发育⽣物学:应⽤现代⽣物学技术研究⽣物⽣殖、⽣长和细胞分化等发育本质的科学。
个体发育(ontogeny):⾃配⼦发⽣、受精卵开始到形成成熟个体所经历的⼀系列变化过程系统发育(phylogeny):同⼀起源的⽣物群的形成历史。
发育的特征具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次序性发育有两个主要功能①产⽣细胞的多样性②通过繁殖产⽣新⼀代的个体,使世代连续。
2.发育⽣物学发展简史:先成论vs. 后成论;镶嵌vs. 调节Preformation: ⽣物个体的⼀切组成部分都早就存在于胚胎中,各个部分随着胚胎的发育⽽长⼤。
发育生物学复习

发育生物学复习Chapter1绪论问答题1.基因表达的特点a.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启动或关闭b.基因表达的特异性,不同细胞所表达的基因种类不同c.基因表达可出现交叉性,同一家族的基因成员在不同组织细胞内表达d.组织细胞不同功能状态时基因呈不同表达状态2.控制细胞增殖分化的因素a.细胞内控制b.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3.细胞转型从哪三个方面调节胚胎发育a.器官形成:b.胚层分化:体壁内胚层和中胚层的分化,以及定形内胚层的形成有关c.神经系统分化:促进了背神经上皮细胞向神经管脊细胞的转化4.模式生物通常有哪几种,作用,意义模式生物:进化使得不同细胞生命具有同一性,一些有助于理解生命世界一般规律的,细胞数量更少,分布相对单一,变化易于观察的低阶物种条件:1.生理特征代表生物界某一大类群2.容易获得并在实验室内大量饲养、繁殖3.容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遗传学分析与人类的相似性:1.与人类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同源性2.与人类发育过程的相近性3.与人类疾病发生的类似机制4.与人类对药物反应的接近程度经典模式生物:1.大肠杆菌首个原核模式生物-基因工程载体2.酿酒酵母首个真核模式生物-细胞周期3.拟南芥首选模式植物4.海胆首个动物模式生物-胚胎发育学5.秀丽隐杆线虫首个蠕虫模式生物细胞凋亡6.黑腹果蝇首个节肢动物模式生物现代遗传学7.非洲爪蟾首个脊椎动物模式生物减数分裂8.小鼠首个哺乳类动物模式生物最常用5.发育中的六个主要过程1.细胞分裂2.模式建成:躯体轴线的制定与三个胚层的形成3.形态建成4.细胞分化5.生长胚胎在基本的pattern形成之后,其体积会显著增长6.细胞凋亡6.基因如何调控细胞行为1.蛋白编码基因调控的细胞行为2.microRNA调控的细胞行为3.表观遗传调控的细胞行为: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与甲基化,核小体重排,染色质重塑7.发育生物学常用技术1.细胞追踪:细胞染料标记,荧光染料标记,细胞移植2.细胞迁移:细胞移植3.突变体筛选:从自然突变体中分离鉴定控制发育的基因;人工正向遗传突变筛选分离鉴定控制发育的基因(化学诱变剂,外源DNA插入4.鉴定发育相关基因:基因芯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酵母双杂交,基因序列同源性克隆5.发育相关表观遗传研究:DNA甲基化表观遗传研究,组蛋白甲基化与乙酰化研究6.基因表达的检测:mRNA检测(microarray,WB,RT-PCR),蛋白质检测(WB),特异性启动子驱动的报告基因示踪7.基因在发育中的功能研究:基因敲出法,异位表达法,过量表达法名词解释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生物科学重要的基础分支学科之一,研究内容是和许多其他学科内容相互渗透、错综联系,特别是和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关系最为紧密。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第一章、绪论1、发育的概念与特征;概念:是生命现象的发展,是有机体以遗传信息为基础进行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构建,是遗传信息按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次序表达的结果。
特征:①、发育有严格的次序性②、发育不是个别基因的表达,而是众多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配合2、发育的基本过程与基本机制(规律);基本过程:胚前发育两性配子胚胎发育受精→卵裂→原肠胚→神经胚→器官胚后发育(变态)有些动物个体,如两栖类基本机制: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③、图式形成④、生长⑤、形态发生3、名称解释:图式形成;胚胎通过细胞活动建立其时空样式的过程,即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体现了发育的高度有序性4、先成论和后成论的核心内容;先成论:胚胎中的形态和结构预先已经存在,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结构仅仅是增大和展开而已。
后成论:胚胎是逐渐形成的。
5、基因型与表型的概念与关系;基因型:机体从双亲获得的遗传信息所赋予的特性表型:机体在不同发育时期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化等特征关系:基因型决定表型,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6、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特征有哪些?①、取材方便②、胚胎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③、可进行遗传学研究7、非洲爪蟾、鸡、小鼠和果蝇等模式生物的优缺点;①、非洲爪蟾:优点:性成熟短、取卵方便、卵体大、易于操作、抗感染力强、易于组织移植缺点:生命周期长、异源四倍体,不易于进行遗传学研究②、鸡:优点:鸡的胚胎发育与哺乳动物更接近、鸡胚在体外发育,相比哺乳动物更容易进行、实验研究手段成熟、鸡的基因测序已完成③、小鼠:优点:胚胎发育过程与人相近,可作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易繁殖和饲养,价廉,操作方便、繁殖不受季节影响、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学背景清楚、遗传学手段较完善、是唯一可以进行基因敲除实验的脊椎动物缺点:胚胎在母体内发育、胚胎个体小、实验操作难④、果蝇:优点:生命周期短、个体小易饲养、卵体大、发育速度快第二章、配子发生1、生殖细胞的起源;①、源自生殖质或类似性质物质的细胞②、源自体细胞2、生殖细胞与体细胞的概念与特点;生殖细胞:多细胞生物体内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特化细胞特点: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体细胞:多细胞生物体内其他的只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特点:仅能进行有丝分裂3、原生殖细胞(PGC)和生殖质的概念;原生殖细胞(PGC):胚胎发育初期能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PGC只有经过迁移,进入发育中的生殖嵴(生殖腺原基)才能分化成生殖细胞。
最新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整理

1.细胞分化:从单个全能的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叫细胞分化。
2.定型:细胞在分化之前,将发生一些隐蔽的变化,使细胞朝特定方向发展,这一过程称为定型。
定型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时相。
3.特化: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特化了。
4.决定: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决定了。
已特化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
相比之下,已决定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5.胞质隔离: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6.胚胎诱导: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的分化方向,也就是发育命运。
7.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细胞发育方向取决于细胞内特定的细胞质)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8.调整型发育:以细胞有条件特化(细胞的发育方向取决于它与邻近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9.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
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
10.形态发生决定子性质:1.激活某些基因转录的物质2.mRNA11.受精:是指两性生殖细胞融合并形成具备双亲遗传潜能的新个体的过程。
13.顶体反应:顶体反应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顶体反应释放的水解酶溶解和精子结合的卵黄膜或透明带,并在该位置进行精卵细胞膜的融合。
)14.卵裂: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的细胞,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体的过程称为卵裂。
15.原肠作用:是胚胎细胞通过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使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形成由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三个胚层构成的胚胎结构的过程。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到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既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
2、精子获能:指射出的精子在若干生殖道获能因子的作用下,精子膜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的现象。
3、顶体反应:是指精子获能后,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卵相遇后,顶体开始产生的一系列改变;具体地说,就是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蚀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过程。
4、初级神经胚形成:由脊索中胚层引导覆盖在其上面的神经外胚层细胞增殖、内陷并脱离皮肤外胚层,形成中空神经管的过程。
5、卵质决定子:卵细胞质各区域的组分并不相同,卵裂使不同的胞质组分分割进入各卵裂细胞,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与休眠,从而使得分到不同决定子的卵裂细胞往不同方向分化。
6、图示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称为图式形成7、卵裂:是指受精卵早期的快速的有丝分裂。
卵裂期一个细胞或细胞核不断地快速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细胞的过程叫做卵裂。
8、灰色新月:精子入卵后,皮层向精子进入的方向旋转大约30º,在动物极皮层含大量色素而内层含有少量色素的物种中,这一胞质不同层次的相对运动形成了一个在精子进入点对面的新月形的灰色区域,称为灰色新月。
9、镶嵌型发育: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特定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他就会形成如同其在整体胚胎中将会形成的结构一样的组织,而胚胎其余部分形成的组织会缺乏分离裂球所能产生的结构,两者恰好相补。
这种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
10、调整型发育:对细胞进行有条件特化的胚胎来说,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分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剩余胚胎中某些细胞可以改变发育命运,填补分离掉的裂球所留下的空缺,仍形成一个正常的胚胎。
这种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调整型发育。
发育生物学资料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MPF:促成熟因子。
由孕酮产生并诱导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的因子。
2.同源异型框基因:可导致同源异型突变的基因称为同源异型基因。
同源异型基因都具有同源异型框序列,但是含有同源异型框的基因除了同源异型基因之外,还有一些不产生同源异型现象的基因统称为同源异型框基因。
3. hnRNA:异质性核RNA,也称细胞核内前体RNA。
其特点是分子量比mRNA大,半衰期较短。
4.胚盾:脊椎动物局部卵裂胚胎的胚盘层表面上的未来胚胎形成的起始部位,由于多少有些肥厚和不透明,所以可与周边部分明显地区别开来。
在无羊膜类是以此为中心开始形成原肠,在爬行类系由此产生中胚层性脊索管,在鸟类和哺乳类则形成原条。
5.体节:当原条退化,神经褶开始向胚胎合拢时,轴旁中胚层被分割成一团团细胞块,称作体节。
6.母体效应基因:在卵子发生过程中表达,并在卵子发生及早期胚胎发育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称为母体效应基因。
7.原肠作用:是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
8.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割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命运,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
9.顶外胚层嵴AER:在鸟类和哺乳类中胚层诱导肢芽顶端前、后边缘的外胚层细胞伸长,形成一个增厚的特殊结构。
10.形态发生原:某些因子沿体轴的分布呈现一个浓度梯度,这些因子在每一局部的水平决定着这一区域的命运和反应。
由于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往往是由局部细胞形成某种形态结构,具有这种性质的因子被称为形态发生原。
11. Nieuwkoop中心:初级胚胎诱导作用第一阶段即受精时,在精子入卵点对面的植物极裂球中,由于动物极和植物极细胞质的混和导致裂球内部背部化决定子激活,这些含有已激活的背部决定子称为Nieuwkoop中心。
12.关联发育:胚胎一部分变化可以诱导另一部分发生变化,也就是不同模块之间发育具有相关性,这种现象称为关联发育。
发育生物学复习提纲

发育生物学名词解释1.生殖质:某些动物的卵细胞质中存在着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可识别的特殊细胞质。
生殖质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定位于卵质的特殊区域。
2.生发泡:在双线期,细胞核开始了积极的RNA合成,细胞核的体积也迅速扩大,其中充满核液,像个大囊泡,此时的细胞核称为生发泡。
3.抚育细胞:果蝇卵子的发生过程中,由同一个卵原细胞分裂而成的一群细胞中仅有一个发育成为配子,其余的皆成为抚育细胞,为卵母细胞提供RNA和蛋白质。
4.潘氏核:鸟类初级卵母细胞中,卵黄心向动物极方面伸长,在胚盘的下方展开,呈一喇叭状,称为潘氏核。
5.放射带:放射带是鸟类卵子发生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形成许多绒毛突起,与滤泡细胞的绒毛突起呈犬齿交错,形成一个放射的结构。
6.顶体反应:当海胆精子与胶膜接触时,精子头部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溶解卵膜,便于精子穿过胶膜和卵黄膜。
同时精子头部前端伸出一个突起,便于精卵质膜融合,以上反应成为顶体反应。
7.获能:哺乳动物的精子在雌性生殖管道里存在的一段时间精子的生理状况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使得精子获得了让卵子受精的能力,这一生理上的变化称为获能。
8.皮层反应:当第一个精子与卵子发生质膜融合时,位于接触处的卵子皮层颗粒的膜与卵子质膜融合,胞吐作用发生。
皮层颗粒中的物质释放到卵黄膜和卵子质膜之间的狭窄卵周隙中,以达到防止多精入卵目的的反应。
9.透明带:哺乳动物的初级滤泡中,当第一层的滤泡细胞完全包被住卵母细胞后,在卵母细胞外方开始形成一层主要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膜,称为透明带。
10.灰色新月:两栖类的精子入卵后,受精卵的细胞质重新分布。
在精子入卵处相对的动物半球皮层细胞质向精子入卵处方向移动了大约30°,动物半球皮层中与精子入卵处相对的区域被植物半球的皮层取代,该处的皮层下色素透过皮层,呈现出灰色,该区域称为灰色新月。
11.黄色新月:被囊动物未受精卵中央是灰色细胞质,其外方包围一层黄色的皮层细胞质。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教材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教材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细胞分化:从单个全能的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叫细胞分化。
定型:细胞在分化之前,将发生一些隐蔽的变化,使细胞朝特定方向发展,这一过程称为定型。
定型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时相。
特化: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特化了。
胞质隔离: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胚胎诱导: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的分化方向,也就是发育命运。
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细胞发育方向取决于细胞内特定的细胞质)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调整型发育:以细胞有条件特化(细胞的发育方向取决于它与邻近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
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
受精:是指两性生殖细胞融合并形成具备双亲遗传潜能的新个体的过程。
精子获能:哺乳动物的精子需要在雌性生殖道中停留一个特定的时期,以获得对卵子受精的能力,这一过程称为精子获能。
顶体反应:顶体反应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卵裂: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的细胞,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体的过程称为卵裂。
原肠作用:是胚胎细胞通过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使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形成由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三个胚层构成的胚胎结构的过程。
神经嵴:神经嵴细胞来源于外胚层,从神经管和表皮连接处迁移出来,又被称作第四胚层。
胚胎诱导:在有机体的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种组织分化方向上的变化的过程称为胚胎诱导。
诱导者:产生影响并引起另一种细胞或组织分化方向变化的这部分细胞或组织称为诱导者。
发育生物学复习要点

1、单精入卵,受精的专一性、唯一性怎么做到的2、卵裂,哺乳动物卵裂方式3、生殖细胞发生4、胚胎干细胞研究意义、定义5、附肢结构,AER,附肢起源,AER与他的关系6、发育的镶嵌型、调整型7、胚胎诱导的组织者、作用8、昆虫与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有什么不一样9、发育过程,发生、受精、卵裂、三胚层形成10、多利羊的形成19世纪80年代,Weismann就提出了关于细胞、染色体和基因与胚胎发育关系的理论。
他认为合子的细胞核含有大量特殊的信息物质——决定子(determinant),在卵裂的过程中这些决定子被不均匀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控制子细胞的发育命运。
精子发生与卵子发生的异同点精子发生与卵子发生统称为配子发生,都是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产生配子的过程。
概括起来,其共性主要有3点:(1)两者都涉及减数分裂;(2)两者都涉及广泛的形态学分化以利受精;(3)卵子与精子在受精未发生之前,都不能过长时间存活。
精子发生与卵子发生统称为配子发生,都是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产生配子的过程。
概括起来,其共性主要有3点:(1)两者都涉及减数分裂;(2)两者都涉及广泛的形态学分化以利受精;(3)卵子与精子在受精未发生之前,都不能过长时间存活。
差异:(1)1个精原细胞经精子发生过程形成4个精子,而1个卵原细胞经卵子发生仅产生1个卵子。
(2)卵子发生耗时较长,卵子成熟是渐进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要被冻结很长时间。
1个卵原细胞只形成1个卵子。
(3)精子成熟是快速的,精子的特化主要发生在减数分裂后期由精子细胞变态成为精子这一较短的过程中。
单精入卵,受精的专一性、唯一性怎么做到的1. 快速阻碍多精入卵卵膜中存在离子通道,卵膜的快速阻碍多精入卵作用是通过改变自身膜电位形成的。
精子进入卵细胞触发细胞膜静息电位迅速去极化,引起膜外精子与卵细胞识别和融合的障碍。
2. 皮层颗粒反应多精受精快速阻碍机制中膜电位的变化时间非常短暂(1 min左右),不足以永久实现阻碍多精入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答:定义: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本质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过程发展的机制。
同时也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的机制。
研究任务:研究生物体发育的遗传程序和调控机制。
研究对象:发育生物学研究胚胎发育、幼体和成体的发育。
2.多细胞个体发育的两大功能?答:产生细胞多态性并使各种细胞在本世代有机体中有严格的时空特异性,保证世代交替和生命的连续;通过繁殖产生新一代的个体,是世代延续.3、书中所讲爪蟾个体发育中的一系列概念?答:受精:精子和卵子的融合;卵裂:受精卵早期的数次卵裂。
囊胚:卵裂后期,由分裂球聚集构成圆球形囊泡状的胚胎;原肠运动:囊胚后期的胚胎产生的广泛的、戏剧性的细胞运动;原肠胚形成:原肠运动使细胞位置发生重排的、广泛的细胞运动过程。
4、三胚层的分化情况?答:外胚层细胞主要分化形成表皮和神经系统,内胚层细胞主要分化形成消化管上皮和消化腺(如肝、胰),中胚层细胞产生心、肾、性腺、结缔组织及血细胞等。
5、模式生物的共性特征?答:1).取材方便。
2)胚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可进行遗传学研究。
目前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有酵母、线虫、果蝇、海胆、斑马鱼、非洲爪蟾、鸡、小鼠等。
6、所讲每种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特点,优势?答:A无脊椎动物模型①海胆:a生物科学史上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
b早期发育的模型受精c已完成其基因组的破译、分析工作。
②黑腹果蝇:个体小生命周期短,繁殖迅速,操作简单b遗传学背景最清楚c胚胎和成体表型特征丰富③秀丽隐杆线虫:a线虫的生命周期很短;b身体透明;c细胞数目小。
B脊椎动物模型:④非洲爪蟾:a取卵方便,可常年取卵;b卵子和胚胎体积大、数量多,发育快;c具有明确的动物极和植物极动物极含有大量色素颗粒而卵黄较少,植物极含有丰富的卵黄而色素颗粒较少。
⑤斑马鱼:a易于饲养、性成熟短,b 体外受精和发育胚胎透明,易于观察⑥鸡:a鸡的胚胎发育过程与哺乳动物更为接近,且在体外发育;b研究肢、体节等器官发育机制。
⑦小鼠:a世代周期短。
B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c繁殖快,饲养管理费用低。
7、发育生物学实验技术?答:研究技术:显微镜技术、组织切片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原位杂交技术遗传学技术:大规模诱变筛选、基因敲除技术、RNA干扰。
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1、细胞定型?可分哪两个阶段(特化与决定)?特化与决定的区别?答:①细胞定型(commitment)指细胞在表现出明显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之前,会发生隐蔽性变化,使细胞的命运朝特定方向发展,这一过程为细胞定型或指定。
②细胞定型的两个阶段:特化(specification)和决定(determination)③特化与决定的区别:当一个细胞或组织被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特化。
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可以自主分化时,就认为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决定。
已特化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已决定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把已特化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它会分化成不同组织,把已经决定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它只会分化成同一种组织。
2、细胞分化?定型与分化的关系?答:细胞分化(cell differetiation)指从单个的全能细胞受精卵开始产生各种分化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
定型与分化的关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定型和分化是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
胚胎发育早期,细胞先要定型,然后再分化为相应的组织器官。
定型后,细胞分化的方向就不可逆了。
3、细胞命运的决定方式(自主特化与有条件特化)?自主特化与有条件特化的区别?答:细胞定型的作用方式:①通过胞质隔离实现(即自主特化)②通过胚胎诱导实现(即有条件特化)。
区别:a多数无脊椎动物为自主特化,所有脊椎动物及少数无脊椎动物为条件特化b自主特化卵裂方式不可改变,渐进型特化卵裂方式均可改变。
C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渐进特化的细胞发育命运取决于领进的组织或细胞d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为镶嵌型发育;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为调整型发育。
4.镶嵌性发育和调整型发育?答:镶嵌型发育: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特定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他就会形成如同其在整体胚胎中将会形成的结构一样的组织,称为镶嵌型发育。
调整型发育: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分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剩余胚胎中某些细胞可以改变发育命运,填补分离掉的裂球所留下的空缺,仍形成一个正常的胚胎。
称为调整型发育。
5、胞质定域?答:也称胞质隔离、胞质区域化、胞质重排: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
6、形态发生决定子?答:形态发生决定子可能是某些特异性蛋白质或mRNA等大分子物质,它们可以激活或抑制某些基因表达,从而决定细胞分化方向。
7、胚胎诱导?初级胚胎诱导?组织者?答:胚胎诱导:胚胎一部分细胞对另一部分细胞施加影响,并决定其分化方向。
初级胚胎诱导:脊索中胚层细胞诱导外胚层细胞分化成神经组织。
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能和其它组织一起调整成为中轴器官的胚孔背唇部分。
第二章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1、从细胞发育的过程看,动物细胞分为哪几种类型?答:①全能细胞、多潜能细胞、分化细胞。
2、基因表达差异的分子机制?答①细胞内环境的差异分子机制:差异基因转录;核RNA的选择性加工;mRNA的选择性翻译;差异蛋白质加工。
3、基因消减?基因扩增?基因重排?异染色质?答:①基因消减:也叫基因丢失。
体细胞的前体细胞在很早的卵裂阶段中经历了染色体消减的现象。
②基因扩增:在胚胎发育的某些时期,有的特殊基因被选择性复制出许多拷贝的现象。
③基因重排:基因组中不相连的DNA片段连在一起而使正常基因顺序发生改变,叫做基因重排。
④异染色质:间期核中,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呈聚缩状态。
4 、X染色体失活?答:X染色体失活是指雌性胎生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之一在发育早期随机失活,一旦发生X染色体失活,这个信息便能够稳定地传递给子代细胞,使该细胞有丝分裂所产生的后代都保持同一条X染色体失活。
6 、同源异形?同源异形突变?同源异形基因?同源异型框(盒)基因、同源域?答:同源异形:某些基因的突变可以使身体的一部分结构转变成相似或相关的另一部分结构的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突变称为同源异形突变(homeotic mutation),导致同源异形突变的基因称为同源异形基因(homeotic gene)。
同源异形基因都具有同源异形框序列,所以把不产生同源异形现象但是含有同源异形框序列的基因统称为同源异形框基因(homeobox gene)。
同源域(homeodomain)是由180个核苷酸编码的60个氨基酸序列,这个肽段里的氨基酸组成在进化上是保守的。
7、母体效应因子?中囊胚过渡期?RNA编辑?答:a母体效应因子,主要是指卵母细胞贮藏的mRNA(masked mRNA)。
在受精前它们中的大多数并不起始翻译。
在受精后,这些隐蔽的mRNA被活化,蛋白质合成急剧增加,以满足快速卵裂的需要。
b中囊胚过渡期是指很多动物在早期发育都经历了从母体效应基因表达到合子基因的表达。
cRNA编辑是指某些RNA分子改变一个特定的碱基以改变遗传信息。
MaskedmRNA:称贮藏性RNA指未受精的卵细胞中携带有大量的mRNA,但这些mRNA在发育的早期不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一般讲这些储存在卵细胞中后期发育合成蛋白质的mRNA.第四章受精的机制1、简述受精的过程?答:受精过程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卵母细胞的成熟、精子获能、精卵的接触和识别;精子入卵发生顶体反应、卵子被激活并开始发育等。
3、精子获能及获能的主要部位,获能的意义?答:精子获能是指排出的精子在若干生殖道获能因子作用下,精子膜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的过程。
②获能的部位子宫和输卵管是精子获能的主要部位。
③精子获能意义提高精子穿越卵母细胞周围的滤泡细胞和透明带的能力,是精子发生顶体反应的前奏。
4、精卵识别有哪两种方式?答:①距离识别②接触识别5、顶体反应?答:顶体反应是指精子再同卵子表面接触或与卵膜分泌的物质相遇后,精子顶体发生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6、皮质反应?答:皮质反应是指精子与卵细胞膜发生融合后,接触点的皮质颗粒首先与其外的细胞膜融合,导致皮质颗粒的释放,并且这种释放很快波及到卵的所有表面。
8、卵激活?答:经精子刺激,成熟卵从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称为卵激活。
第五章卵裂3.卵裂类型分为那两大类型?每种类型内又有那些亚类型及代表动物?答:①完全卵裂:(1)辐射型卵裂:文昌鱼、两栖类;(2)螺旋型卵裂:线虫;(3)双边均裂:海鞘;(4)旋转式卵裂:哺乳动物②不完全卵裂:(1)盘状卵裂:鸟类、鱼类、爬行类;(2)表面卵裂:果蝇。
4.哺乳动物卵裂的特点?答:卵裂速度缓慢、卵裂球间排列方式很特别、早期卵裂不同步、合子基因启动比大多数动物较早、胚胎压缩现象。
5. 同卵双生的三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答:①囊胚组织形成在5天前,分离发生在滋养层形成前,胚胎有各自的羊膜和绒毛膜;②囊胚组织形成5—9天,分离发生在滋养层形成后和羊膜形成前,导致两个胚胎共用一个绒毛膜,但有各自的羊膜腔;③囊胚组织形成9天后,是羊膜形成后分离,导致两个胚胎于同一羊膜腔内,并共用绒毛膜。
6.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如何分化而来,作用?答:①分化来源:紧密化细胞再继续分裂,形成16-细胞的桑椹胚,这时细胞有了内、外之分:内部有1-2个细胞属内细胞团。
大多数的外层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成为滋养层细胞。
②作用:滋养层:(1)滋养层细胞最终分化为绒毛膜,发育为胎盘。
(20)分泌激素使胎盘生长。
(3)产生免疫因子,使胚胎不被排斥。
内细胞团:内细胞团发育成胚胎及与胚胎相连的卵黄囊、尿囊和羊膜。
8.鸡胚的明区和暗区?斑马鱼中囊胚期的三种细胞?答:①胚胎中央细胞被胚下腔和卵黄分开,看起来透明。
胚盘中央称为明区;而边缘区的细胞仍与卵黄接触使其不透明,叫暗区。
②斑马鱼进入中囊胚期,这时胚胎细胞分为3个细胞群:卵黄合胞体层、包被层、深层细胞。
9、胚胎紧密化?答:胚胎紧密化:8-细胞阶段前的卵裂球之间有足够空间,呈松散型排列,在第三次卵裂后,各卵裂球突然挤在一起,接触面积增大,形成一个紧密的细胞球体。
10、螺旋类卵裂的特点?答:从第三次分裂,即4周期到8周期开始,分裂轴与卵轴之间形成大约45度的倾角,整个卵裂过程分裂轴串联起来呈现为围绕卵轴的螺旋连线,卵裂求的排布也呈现出围绕卵轴的螺旋状罗列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