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社区矫正是指对被刑释、暂释人员进行监督管束和帮助改造,促使其重新融入社会的一项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的目的是保护社会安全,减少再犯率,促进罪犯的改造和重返社会。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调研。
收集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研究报告等。
2. 实地调研。
参观了几个社区矫正机构,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观察了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
3. 问卷调查。
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社区矫正对象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三、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1. 人员配备不足。
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以满足工作需要,导致工作负荷过重。
2. 资金投入不足。
社区矫正工作的资金投入不够,导致设施条件、专业培训、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不足。
3. 制度建设不完善。
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建设还有待加强,包括社区矫正对象的评估、安全防范措施、后续服务等方面。
4. 社会支持不足。
社区矫正对象在融入社会过程中面临着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困难,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不完善。
四、问题分析1. 人员配备不足。
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以满足工作需要,导致工作负荷过重。
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增设人员编制和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2. 资金投入不足。
社区矫正工作的资金投入不够,导致设施条件、专业培训、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不足。
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财政投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财政保障水平。
3. 制度建设不完善。
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建设还有待加强,包括社区矫正对象的评估、安全防范措施、后续服务等方面。
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制度的法律保障,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和标准。
4. 社会支持不足。
社区矫正对象在融入社会过程中面临着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困难,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不完善。
社区矫正中队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中队建设调研报告社区矫正中队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社区矫正是指对刑满释放人员或假释人员,通过社区矫正中队的侦查、矫正和监控,帮助其良好地融入社会并进行社区重建。
为了改进社区矫正中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进行此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及范围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范围涉及某市10个社区矫正中队,通过与中队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交流,获取相关调研数据。
三、调研结果分析1. 缺乏专业技术和人员培训:调查显示,部分社区矫正中队的工作人员在法律知识、心理辅导和矫正技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乏,需要加强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2. 设备设施滞后:很多社区矫正中队的办公设备和监控设备过时,无法满足日常工作的需求,需要进行更新和维护。
3. 配套机构不完善:社区矫正工作需要与公安机关、司法部门、社工组织等配套机构密切合作,但目前合作机构之间协调不畅,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合作关系。
4. 缺乏宣传和教育工作:社区矫正中队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相对薄弱,需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四、建议与措施1. 增加培训机会:建议社区矫正中队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2. 更新设施设备:中队应争取政府投入,更新办公设备和监控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 加强配套机构合作:中队应积极与公安机关、司法部门和社工组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合作关系,实现信息的互通和资源的共享。
4. 宣传教育工作:中队要加大对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举办宣讲会、发布通知等方式,提高社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五、总结社区矫正中队的建设和管理对于刑满释放人员和假释人员的社区重建和融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希望社区矫正中队能够在各方面加以改进和落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
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一、基本情况宣威市社区矫正工作于__年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今年以来,在全市26个乡(镇、街道)全面推开社区矫正工作,进入矫正实施阶段。
通过近三年的社区矫正实践探索和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的情况,目前的社区矫正取得了初步成效,可慨括为三个基本,一是基本上构筑了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组织,具体表现为全市26个乡镇街道都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上对社区矫正工作给予保障;二是基本上按照中央、盛市上级部门的要求,认真贯彻宣威市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
三是基本上制定了工作流程、职责、制度,部门衔接、队伍建设、保障措施等制度框架,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了有效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奖惩考核、帮助服务。
但由于社区矫正立法滞后,目前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管理和工作程序等方面的规定比较原则,责权不够明确,实际操作性不强,在社区矫正推进过程中,时常会在制度设计和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二、现阶段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执法与执行上分离。
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目前适用社区矫正的“五种对象”即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和被剥夺政治的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则要求,司法行政机关具体承担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督管理和帮助教育工作。
由此,社区矫正从过去的公安机关单一管理改为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共同管理体制。
从形式上说,作为执法主体的公安机关不再是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承担者,但仍然是“五种对象”监督管理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责任单位。
而从事社区矫正具体指导、管理、组织工作的司法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却没有刑罚的执行权。
这种状况既影响了社区矫正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也影响了刑罚执行工作的严肃性和实际效果。
社区矫正调研报告(精选7篇)
社区矫正调研报告社区矫正调研报告(精选7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区矫正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矫正调研报告篇1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制度的重大改革,《刑法修正案》(八)从立法上全面肯定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性质,确立了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
社区矫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根据发展形势,建立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体系具有重要现实作用。
一、社区矫正工作现状(一)司法所人员严重不足。
截至目前,我县共有社区矫正工作者80人,每所平均2.5人。
截至xx年2月底,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031人,累计解除矫正455人,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576人。
目前,大部分乡镇正在接受矫正的社区矫正人员多达20人以上,城关镇、坟台镇、洪山镇的社区矫正人员多达30人以上。
全县社区矫正人员与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平均比例是7.2:1。
部分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与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平均比例超过15:1。
司法所工作人员除承担社区矫正工作外,还要承担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安置帮教、依法治理、参与信访综治维稳等工作,大部分司法所人员还要参与乡镇中心工作。
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现状不能满足社区矫正工作需求,工作难到位、容易出问题。
(二)社区参与度不高。
社区矫正的社区参与性,决定了社区矫正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
如果没有社区参与,单纯由刑罚执行机关执行,这样的非监禁刑就不属于社区矫正,或者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区矫正。
广大农村,社区承载功能不强,志愿者资源和志愿服务意识缺乏。
目前,全县社会志愿者621人,主要由社区(村、组)干部担任。
社区(村、组)干部干部作为最基层干部,承担着多方面工作任务。
由于未形成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培育引导、奖励激励机制,缺少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精神鼓励和物质待遇引导,实践中帮扶教育持续性不强,作用发挥有限。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社区矫正工作是我国刑罚执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重新教育、职业培训和社会融合。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对不同地区的社区矫正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其工作模式、人员配置、服务内容、成效评估等进行综合评价。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各地区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现状和特点;2. 分析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 探讨社区矫正工作的改进方向和发展趋势。
三、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内容;2.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和专业素养;3. 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案例分析和成效评估;4. 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社区矫正机构,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和访谈;2. 调阅相关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3. 结合案例分析和专家意见,进行综合评价和总结。
五、调研结论1. 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配置不合理等;2. 针对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改进和优化,如加强专业化培训、完善服务内容和形式等;3. 未来,社区矫正工作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模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六、建议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2. 完善社区矫正服务内容和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3. 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多元化发展;4. 建立健全的成效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七、结语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推动。
通过本次调研,相信能够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希望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和相关部门能够对本报告提出的建议予以重视,并不断加强改进,为社会治安和人民安居乐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社区矫正作为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非监禁行刑方式,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罪犯进行改造,极大地降低了行刑成本,避免了监禁改造的“交叉感染”,更有利于其顺利回归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服务,既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内在要求。
一、我市社区矫正工作现状(一)基本情况。
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于XX年开始试点,XX 年在全国试行,湖北省作为全国的第二批试点省份,于XX年开始试点。
孝感市作为全省第二批试点地区,于XX年在孝南区广场街进行试点,安陆市社区矫正工作于XX年在全市全面推行。
近年来,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职,社会各界密切配合,使全市社区矫正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各级社区矫正组织按照“提认识,建机制,增投入,夯基础,重创新,强队伍,勤督办,求实效”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工作措施,稳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化管理、多元化教育、人性化帮扶”社区矫正工作模式,目前,安陆市在矫人员260人,累计接收469人,解矫209人,总体上”管控”得力,做到教育管理常规化,档案文书标准化,监管帮教人性化,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社区矫正工作扎实开展,为维护安陆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工作现状。
当前,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力量总体薄弱,社区矫正组织不很健全,各乡镇虽成立了领导小组,但相应的工作职责、制度落实不到位,影响工作开展。
司法所是基层从事社区矫正的工作主体,但从目前司法所的编制、人员配备现状看,工作力量与工作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在司法所的设置上,按国家规定每个所应配3-5人,除社区矫正外还有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多项职责。
安陆市现有16个基层司法所,其中,一人所10个,2人所6个。
在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基层司法所认真执行日常监管教育工作。
社区矫正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调研报告社区矫正调研报告一、背景和目的社区矫正是一种在社区环境中对犯罪分子实施监督、辅导和帮助,使其重新融入社会的矫正方式。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实际运行情况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调研:通过搜集相关政策法规和研究报告,了解社区矫正的理论框架和规定。
2. 访谈调研:通过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矫正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社区矫正的认识、态度和反馈意见。
三、调研结果1. 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建设相对完善,但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问题包括:矫正对象重返犯罪的率较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数量不足、矫正规划和辅导服务的个性化程度不够等。
2.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普遍对矫正对象持积极的态度,但在具体执行中存在困难,主要表现为:矫正对象的意识和配合度不高、社区矫正工作内容繁琐、工作压力大等问题。
四、改进建议1. 提高矫正对象重返犯罪率的预防措施,通过心理矫治、职业培训等方式提升矫正对象的综合素质。
2. 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3. 加强社区矫正规划和辅导服务的个性化,根据矫正对象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矫正计划和辅导方案。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构建社区矫正工作的多元化合作机制,共同推进社区矫正的深入推进和完善。
五、结论社区矫正在我国起到了一定的矫正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加强矫正对象预防、提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素质、个性化服务和加强协作,可以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的效果,减少矫正对象的回归犯罪率,促进社会稳定和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社区矫正是指对释放出监狱的犯罪人员进行再教育、职业培训和心理疏导等手段,以实现其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
社区矫正工作是我国刑事犯罪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稳定和犯罪预防的重要措施。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和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内容1. 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流程2. 矫正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安置情况3. 矫正人员的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情况4. 社区矫正工作的成效评估和问题反馈三、调研结果1. 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流程相对完善,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由司法机关、社会保障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
2. 矫正人员教育培训和职业安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地区的矫正人员教育培训和职业安置工作不够到位,导致一些矫正人员在出狱后不知道如何生活和找工作,容易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3. 矫正人员的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情况表现不一。
有部分矫正人员在服刑期间得到了相应的心理辅导和社会适应培训,成功地重新融入社会,但也有一部分矫正人员因心理问题未能适应社会生活,需要更多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4. 社区矫正工作的成效评估和问题反馈体系亟待完善。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往往只着重于矫正人员的社会适应情况,缺乏对工作成效的科学评估,同时也没有建立起问题反馈的机制,以便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
四、建议1. 加强矫正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安置工作,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和岗位机会,增加矫正人员重新就业的机会,降低再次犯罪的风险。
2. 注重矫正人员的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问题,加强心理辅导和社会适应培训,帮助矫正人员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他们成功融入社会。
3. 建立科学的社区矫正工作评估体系,定期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加以改进和完善。
4. 建立社区矫正工作问题反馈机制,收集相关情况和意见,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社区矫正的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的调研报告《社区矫正:现状与问题》一、研究背景社区矫正是指对刑事罪犯进行非监禁的矫正和管理,使其能够逐渐重返社会、回归正常生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区矫正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社区矫正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深入调研分析。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前我国社区矫正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提升矫正效果,保障社会安全。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三种方法,以全面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情况。
四、调研结果1. 社区矫正的现状经过实地走访,我发现社区矫正工作已初步建立,但与监狱矫正相比,社区矫正的资源投入相对不足,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存在一定问题。
同时,社区矫正在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职业培训、社会融合等方面的支持辅助措施还不够完善。
2. 社区矫正的问题问卷调查显示,一些矫正对象在融入社会、找工作等问题上面临较大的困难。
一方面,社会对矫正对象持有偏见,难以接纳他们;另一方面,矫正对象本身也缺乏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
此外,一些人员对社区矫正的法治观念、规章制度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3. 完善社区矫正的建议专家访谈后得出结论称,在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方面,应加大对社区矫正机构的资源支持和人员培训力度,提升机构的整体能力。
同时,社会对矫正对象的接纳和支持也应得到加强。
在矫正对象本身方面,应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职业技能和社交能力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社区矫正工作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结合调研结果,我们认为应加大对社区矫正的资源投入和人员培训,同时加强社会对矫正对象的支持和接纳。
我们相信,随着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将取得更好的成效。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社区矫正是指对已经被判处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进行监管和帮助,使其重新融入社会并恢复正常生活。
为了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情况,本次调研以某市社区矫正机构为对象,对工作人员、矫正对象以及相关社区居民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
二、社区矫正工作概况:根据调研结果,该市社区矫正机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矫正对象的接收登记、风险评估、矫正计划制定、监管执行等环节。
目前,该机构共有50名工作人员,负责监管500名矫正对象,每人平均负责10名。
三、社区矫正工作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大多数矫正对象在参加社区矫正后,能够逐渐重返社会、找到工作,并建立了新的社会关系。
同时,也有少部分矫正对象存在再次犯罪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措施和社会帮扶。
四、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到了工作人员、矫正对象以及相关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总结了以下问题及对策:1.监管措施不够严密:建议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日常巡查和监控,确保其行为符合规定,并加强对矫正对象和其家庭成员的心理辅导和社会帮扶,减少再次犯罪的风险。
2.矫正对象融入社会困难:建议加强对矫正对象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同时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促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接纳矫正对象。
3.社区矫正机构人员数量不足:建议增加社区矫正的财政投入,增加工作人员数,以更好地实施监管和帮助。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社区矫正工作在改造和帮助犯罪分子重新融入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加强监管措施、完善矫正对象的帮扶措施以及增加工作人员数量等。
社区矫正工作的成功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再次犯罪的风险,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区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3篇
区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3篇区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第1篇为深入推进我区社区矫正工作,近日我们组织专人对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了调查研究,有关情况如下:一、我区社区矫正工作总体情况20xx年,我区正式启动社区矫正工作。
几年来,社区矫正工作本着"依法规范、积极稳妥"的工作方针,按照"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管理"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有效途径,以抓基础,定制度,强管理,显实效为重点,努力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防止了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确保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自全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20人,解除矫正74人,现在册矫正人数46人,正在接受社区矫正委托调查12人。
我区现有一个基层司法所(老庄子司法所),负责空港城开发区和老庄子镇的社区矫正工作,街道办事处、庆北办事处和社区管理办公室的社区矫正工作由其本单位管理。
为使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实施,我们采取业务练兵、岗位学习为主,到丰润、路南等先进县区参观见学等形式强化业务学习,明确职责,从思想上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履行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依法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奠定了基础。
20xx年社区矫正实行新的档案管理办法后,我们严格执行审前调查评估、交付与接收、矫正实施、解除矫正、档案归档等整个工作流程,做到一人一档、一人一案,针对不同对象个体特征,制定矫正方案,坚持周联系月汇报,让每个监管对象服从监外执行的纪律,积极主动地配合社区矫正机关的监督管理。
抓好帮教措施的落实,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对象,关心其生产、生活,使之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能安心进行矫正,有效的防范了矫正对象再犯罪。
二、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缺少专门机构和人员。
根据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基层社区矫正由司法所和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管理。
受管理体制的制约,我区仅有一个基层司法所,即老庄子司法所,负责空港城开发区和老庄子镇社区矫正工作,街道办事处、庆北办事处和社区管理办公室的社区矫正工作由其本单位管理。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社区矫正是指对犯罪分子实施的一种非监禁刑罚,并在社区中进行监管和矫正的一项工作。
它的发展是为了减轻监狱人口压力,降低犯罪者再犯率,实现社会安全和犯罪预防的目标。
近年来,社区矫正工作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调研目的本调研旨在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当前状况,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为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1.阅读相关资料:包括社区矫正相关政策法规、案例解读等。
2.实地调研:选择了市X社区作为调研的对象,通过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意见。
四、调研结果1.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根据我国相关政策规定,社区矫正机构主要包括社区矫正委员会、社区矫正中心等。
在调研对象市X社区,社区矫正中心设立完善,与公安、司法机关等部门形成了有效的联动机制。
2.矫正对象的管理与服务:3.市场化程度不高:4.人才力量不足:管理和服务社区矫正对象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社区矫正中心的人才力量缺乏,导致工作水平和效果相对较低。
五、改进建议1.加强资源投入:政府应该增加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财政投入,加大对社区矫正中心的支持力度,确保其正常运行。
2.提高市场化程度:3.加强人才培养:4.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社区矫正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对社区矫正的认知和支持度,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总结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的方式,对于减轻监狱人口压力,降低犯罪者再犯率,实现社会安全和犯罪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主要针对市X社区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希望这些建议能为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推动社会犯罪问题的解决。
社区矫正调研报告范文4篇
社区矫正调研报告范文4篇一、基本情况我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自启动后,迅速在我市两个试点区展开。
从两个区的开展情况来看,基本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思想认识到位。
两城区被确定为全省社区矫正工作试点市(区)后,区委、区政府均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进行研究。
两个区司法局均制订了严密的计划,确定了专人专职负责此项工作,并派专人随省厅和市局同志一起到兄弟单位进行了学习考察。
(二)领导机构健全。
目前,两城区的33个街办(乡镇)都成立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各项工作机制建立。
(三)社矫工作者队伍加强。
两城区各司法所多是一人所,为适应工作需要,两城区采取聘用社区矫正辅助人员的办法,选聘具有法律经验、心理学专业知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员充实到社矫办公室,确保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同时,还积极挖掘社区资源,发动退休老干部、知识分子、有威望的同志加入到社区矫正志愿者行列,使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目前,两城区33个街办(乡镇)司法所共有专职人员33人,社矫辅助人员39人,社矫志愿者147人。
(四)工作措施有力。
两城区各司法所均能坚持对每名矫正对象实行一人一档,详细记载了矫正方案、监护人协议书、公益劳动记录、每月小结、谈话记录、电话汇报等方面的资料,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基础性台帐。
在管理机制上,充分发挥街道(镇)、社区(村、居)两级管理网络的作用,明确各自的工作地位和工作任务,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长期发展和司法所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制度上,两个区都出台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方案)》、《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工作职责》、《矫正对象须知》等规章制度,力求工作规范。
从试点的情况来看,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矫正试点期间两个区共117人接受社区矫正,经过矫正工作人员扎实有效的矫正帮教,没有发生一起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的现象。
矫正对象能够较快地融入社会,部分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还走上了致富路。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看,目前我市社区矫正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共5篇)
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共5篇)第一篇: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市社区矫正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社区矫作为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非监禁行刑方式,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罪犯进行改造,极大地降低了行刑成本,避免了监禁改造的“交叉感染”,保证了社区矫正人员家庭和社会关系不受破坏,学习、工作、生活不受太大影响,更有利于其顺利回归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服务,既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内在要求。
一、我市社区矫正工作现状(一)基本情况。
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于**年开始试点,**年在全国试行,湖北省作为全国的第二批试点省份,于**年开始试点。
我市作为全省第二批试点地区,于**年在孝南区广场街进行试点,**年在全市全面推行。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省司法厅和市政法委的具体指导下,在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各级社区矫正组织按照“提认识,建机制,增投入,夯基础,重创新,强队伍,勤督办,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止今年6月30日,全市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人,累计解除矫正**人,累计重新犯罪*名,现在矫**人,其中重点人员**名,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内。
全市共建有矫正宣告室16个,心理咨询室7个,教育基地20个,社区服务基地55个,技能培训基地4个,就业安置基地6个。
累计开展集中教育35000人次,开展心理辅导280人次,技能培训54人次,扶贫帮困382人次,落实奖惩措施**人次,其中*人收监处理。
(二)工作特点1、组织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我市市县乡三级均成立了由党委、政府领导任组长,公检法司等20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机构,80%的村、社区设有社区矫正工作站,形成了自上而下、组织健全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网络,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社区矫正调研报告4篇
社区矫正调研报告4篇*目录社区矫正调研报告社区矫正工作调研报告社区矫正工作推进情况调研报告司法局社区矫正相关问题调研报告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活动,是我国刑罚制度改革的新生事物,也是世界刑罚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对于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体系,推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发挥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作用,县政协社法委组织相关委员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走访了司法局、镇乡(街道)、社区等部门,召开了专题座谈会,赴兄弟县(市)区进行考察学习,通过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考察学习,形成以下意见建议:一、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基本情况XX年4月,遵照省市工作部署及要求,我县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活动由公安转由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启动了社区矫正工作,在先期完成丹西街道试点的基础上,于同年5月份在全县铺开,至今已3年有余。
三年来,在县委、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通过司法等职能部门、各镇乡(街道)、社区(村)的共同努力,社区矫正工作取得较大的成绩。
截止XX年6月底,共累计接受社区矫正对象716人,解除社区矫正482人(其中再犯罪3人,收监4人,移送1人,死亡2人),建立教育基地18个,公益劳动基地20个,先后组织集中教育4056人次,个别谈话教育2150人次,开展心理咨询214人次,公益劳动3926人次,帮助3名矫正对象落实低保、581名矫正对象落实责任田,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204人次,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控制在0.8%以下。
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显着成效主要表现在:1、社区矫正工作网络体系更加健全。
县里成立了象山县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并在县司法局设立了社区矫正工作管理部门,配备了2名专职工作人员,作为县矫正委的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全县18个镇乡街道建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相关的农村、社区也都建立了社区矫正工作站,形成了县、镇乡(街道)、村三级工作框架。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共5则范文)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共5则范文)第一篇: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共)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社区矫正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服刑人员置于社区,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区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自愿者的协助下,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它相对于监禁刑更趋于人道,更加经济,更有利于提高改造质量,更有利于调动社会资源共同遏制犯罪、改造罪犯。
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和目标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完全契合的,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专业方法有效的促进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进而实现了促使矫正人员回归社会的目标。
随着**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社会工作者进入社区矫正系统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广,对有效落实教育矫正措施,提高社区矫正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专业成效也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认可。
但是,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社会工作者队伍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
笔者从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对加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建议和意见。
一、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社会工作者通过协调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关系,规范矫正人员的行为,解决其社会问题、化解其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已经十分凸显。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实施,将来纳入社区服刑的矫正人员会急剧增加,但“没人、没权、没钱、没社工”的现状却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在我市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矫正机构还没有建立,目前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是基层各司法所,而我市司法所所均人数不到一人,虽然每个乡镇都按上级文件“落实”了1-2名乡镇工作人员为司法助理员,但由于这部分人的人事和工作关系还在乡镇,所以在基层真正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只有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事实是乡镇配套的这批司法助理员只存在于“文件和报表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
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制度的重大改革,《刑法修正案》从立法上全面肯定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性质,确立了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
社区矫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根据发展形势,建立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体系具有重要现实作用。
一、社区矫正工作现状
司法所人员严重不足。
截至目前,我县共有社区矫正工作者80人,每所平均人。
截至XX年2月底,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031人,累计解除矫正455人,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576人。
目前,大部分乡镇正在接受矫正的社区矫正人员多达20人以上,城关镇、坟台镇、洪山镇的社区矫正人员多达30人以上。
全县社区矫正人员与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平均比例是:1。
部分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与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平均比例超过15:1。
司法所工作人员除承担社区矫正工作外,还要承担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安置帮教、依法治理、参与信访综治维稳等工作,大部分司法所人员还要参与乡镇中心工作。
基层
司法行政队伍现状不能满足社区矫正工作需求,工作难到位、容易出问题。
社区参与度不高。
社区矫正的社区参与性,决定了社区矫正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
如果没有社区参与,单纯由刑罚执行机关执行,这样的非监禁刑就不属于社区矫正,或者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区矫正。
广大农村,社区承载功能不强,志愿者资源和志愿服务意识缺乏。
目前,全县社会志愿者621人,主要由社区干部担任。
社区干部干部作为最基层干部,承担着多方面工作任务。
由于未形成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培育引导、奖励激励机制,缺少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精神鼓励和物质待遇引导,实践中帮扶教育持续性不强,作用发挥有限。
经费保障严重不足。
我县是人口大县,社区矫正人员越来越多,工作任务重、压力越来越大。
目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者业务培训、社区矫正志愿者培训、定位社区矫正手机的使用、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监管、审前调查评估、档案卷宗以及执法、办公设施等,都需要大量经费支出。
按照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县财政应按每名社区矫正每年1000元的工作经费予以保障,但从现实来看,财政保障力度还远不能达到标准。
二、专职社工队伍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
缓解矫正力量不足。
各社区矫正中队、司法所是执行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和平台。
但在工作实践中普遍存在人员不足,力量薄弱,工作拓展难等问题。
现有条件下,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为基层司法所配备专职社工,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可有效缓解司法所矫正力量不足的问题。
适合社区矫正工作特点。
遵循社会规律、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组织社会力量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教育改造是社区矫正与监狱矫正的重要区别。
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机构与其他社会力量的结合,吸引专职社工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可以弥补专业人才和专门知识的不足。
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上分散在各村和乡镇。
本地专职社工熟悉社情民意、了解风俗习惯,开展矫正工作能得到社区矫正人员家庭、亲友支持帮助,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动员社会志愿者参与,共同做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这些都符合社区矫正的特点和要求。
提升社区矫正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专职社工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法律、教育、心理等专业的学习背景,法律意识高、规范意识强。
他们作为社会工作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门从事社区矫正辅助工作,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有利于司法所
更好地把握社区矫正工作特点和工作规律,提升社区矫正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专职社工队伍建设的设想
专职社工的主要任务。
社区矫正专职社工是指具备一定条件专门从事社区矫正事务的全日制专业人员,属编外聘用制人员,按照聘用制人员管理。
社区矫正专职社工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办理衔接手续;协助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基础性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矫正个案工作计划,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区服务,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犯罪心理矫正等;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完成司法所交办的与社区矫正有关的工作任务。
专职社工应具备的条件。
拥护党的领导;遵守法律,品行端正,没有违法犯罪记录;热爱社区矫正工作,工作责任心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优先录取;具有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应控制40岁以下。
另外,社区矫正是刑法执行活动,工作的对象是社区矫正对象,属于高危人群的范畴。
特别是在基层
农村一线工作的社工,常常要独挡一面,监管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因此,女性社工的比例不宜过多。
专职社工的配备比例。
目前,我县司法所工作人员平均管理社区矫正人员18名。
考虑到我县的经济条件以及社区矫正人员不断增多的现实,建议每20名社区矫正人员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可有效缓解司法行政干警不足与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矛盾。
提高专职社工福利待遇。
社区矫正试点中,聘用的专职社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导致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高素质的专职社工留不住。
为保证专职社工队伍建设稳定健康发展,专职社工的工资不仅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还应建立动态增长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提高专职社工工资福利待遇,以吸引更多社会专业人才,充实壮大专职社工队伍。
出台激励措施。
目前,有关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配套政策尚不完备,未建立完善的培养、激励和评价机制。
现有专职社工大多数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专业性强,思想活跃,要求进步强烈。
实践中应建立社会人才与行政事业单位选拔使用人才相衔接的制度,如将专职社工中的大学毕业生,纳入“三支一扶”范围,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录中给予加分优惠,可使专职社工干有前途,干有出路,
干有奔头,干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