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迁移率族蛋白1——新的“晚期”促炎性细胞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快讯·高迁移率族蛋白1——新的“晚期”促炎性细胞因子

刘峰姚咏明*

(解放军总医院第304临床部全军烧伤研究所,北京100037)

通讯作者简介:姚咏明(1965-),男,博士后(奥地利),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毒素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学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评委等职。《中华外科杂志》等14种杂志副主编或编委,Crit Care Med等9种杂志英文编审或特约审稿人等。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17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973”项目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12篇(SCI收录40篇,ISTP收录6篇,被SCI引用530余次),主编及参编专著18部,获国际希拉格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北京市和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8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菌内/外毒素血症、休克、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诊断方法与防治策略。

摘要: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最近发现可由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等主动分泌或由坏死细胞被动释放到细胞外,在感染及炎症时血浆HMGB1水平显著升高,起到重要的促炎效应,包括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内皮黏附分子的表达及损伤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等;可引起发热和厌食,参与多种疾病尤其是脓毒症、关节炎、结肠炎等发病过程。在“早期”炎症介质释放后,给予抗HMGB1抗体,仍可对致命性内毒素血症、脓毒症及急性肺损伤动物发挥保护作用,为临床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治疗时机与新的干预途径。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细胞因子;炎症;脓毒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中图分类号:R36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88(2005)05-0377-04

收稿日期:2005-10-08

*通讯作者,E-mail:c-ff@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54203,2005CB522602)、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0125020)

脓毒症(sepsis)作为感染引起的致命性炎症反应,其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人们针对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及合理的治疗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在临床上没有一种抗炎性因子治疗是确切有效的。分析其原因,是因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IL-1)等炎性因子通常在病因作用后早期(几分钟至2 h内)释放,因而TNF-α和IL-1等拮抗剂只是在菌血症初期使用有效,但临床上针对早期炎性介质治疗的时间窗( therapeutic window)显然是难以把握的。并且在脓毒症后期,虽然TNF-α和IL-1水平往往已恢复至正常,但是患者病情仍持续加重直至死亡。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 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 HMGB1)作为新的晚期炎症介质参与了脓毒症的发病过程[1, 2],是内毒素致死效应的重要晚期因子。这一发现为临床上治疗病死率很高的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1 HMGB1的结构与功能

HMGB1因其在凝胶电泳中迁移速度快而得名,是一种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HMG超家族可分为HMGB、HMGN、HMGA3个家族[3]。神经元的表面(如突触)有HMG表达,可促进神经轴突生长,在肿瘤细胞增殖及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基因可在肝细胞、纤维细胞、神经细胞、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造血干细胞的细胞核、胞浆及胞膜上表达。HMGB家族有HMGB1,HMGB2和HMGB3 3个成员。HMGB1结构上可分为两个同源性DNA结合区:A区、B区及一个酸性C末端区,是一条含215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30 kDa的单链多肽(附图)。HMGB1系进化中高度保守的染色质蛋白,在哺乳动物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8%以上。它们自身不是转录因子,但与DNA有较高的非特异性亲和力,参

与DNA复制、转录和修饰;可以稳定核小体,在细胞核内与DNA双螺旋的小沟结合后使DNA构象发生变化,暴露与其他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可以调节类固醇激素受体、NF-κB、p53等的转录活性[4]。HMGB1基因缺失小鼠由于继发引起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缺陷,很快因低血糖而死亡。虽然HMGB1作为核蛋白已发现了30余年,但其胞外促炎症因子的作用新近才被认识到。

2 胞外HMGB1的产生

为了寻找比TNF-α及IL-1产生更晚的细胞因子,将巨噬细胞与内毒素共同孵育,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HMGB1,出现在内毒素刺激后16-24 h,产生明显晚于其他早期炎性因子,并且持续时间更长。HMGB1的这一动力学特点与TNF-α和IL-1β等“早期”炎性细胞因子明显不同,因而推测HMGB1是一种潜在“晚期”炎性介质[1, 2]。其具体的分泌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有研究证明细胞外的HMGB1是从细胞核内分泌而来,通过非经典的、囊介导的分泌通路,由溶血磷脂胆碱激发溶酶体的胞吐作用而产生。除内毒素外,TNF-α,IL-1及γ-干扰素也能特异性刺激HMGB1的产生。研究发现γ-干扰素诱导HMGB1的产生是通过TNF-α途径介导,给予TNF-α中和抗体可以使HMGB1产生量减少50%[5]。同样,抑制Janus 激酶2的活性,可以显著减少γ-干扰素诱导的HMGB1 释放。血小板的胞浆中也含有HMGB1,并在激活时释放,但其机制尚不清楚。HMGB1产生的另一途径是坏死及损伤的细胞[6],这可能是坏死组织可引起炎症反应的原因,也有助于解释非感染因素包括缺血、挤压伤及烧伤诱导的炎症现象。HMGB1基因敲除小鼠的坏死细胞炎症反应显著减弱,表明HMGB1是坏死细胞激发炎症反应的主要因子;而在凋亡细胞无HMGB1的释放,也无炎症反应的发生。目前认为危重病患者的HMGB1水平可反映炎症及组织损伤的程度。

3 HMGB1可能受体与信号转导机制

HMGB1可通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起作用,后者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一种跨膜蛋白,在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神经元、上皮细胞等存在。HMGB1与RAGE的结合力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的7倍,现有证据表明HMGB1的促炎效应大部分是通过RAGE起作用的[7],通过RAGE 激活NF-κB、MAPK、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Cdc42与Rac。但应用RAGE抗体或RAGE基因敲除方法,并不能完全抑制HMGB1引起的炎症反应。此外,目前还无法解释为何激活的单核细胞中RAGE迅速活化,而HMGB1诱导的炎症反应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