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返修工艺守则参考模板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及补焊通用工艺守则(精)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及补焊通用工艺守则(精)](https://img.taocdn.com/s3/m/7e00ce20d15abe23492f4d7d.png)
永谊印染通用设施有限企业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及补焊通用工艺守则版本号 /订正状态: 6/0第 1 页共 2 页1.合用范围1.1 本守则为通用工艺文件,仅合用于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的筒体、封头、接收对接,法兰拼接焊缝焊接缺点的返修。
1.2 本守则不足以保证特别状况下缺点返修的质量时,需另行制定专用的返修工艺文件。
2.返修程序2.1 焊缝返修由探伤室开出返修通知单,确立缺点性质,部位。
2.2 第一、二次返修需经焊接责任人同意,焊工按探伤人员在产品上所划出的缺点部位进行返修、焊接查验员监察返修程序的进行。
2.3 第三次返修前由焊接责任人制定返修方案,获得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行,焊接责任人负责现场监察。
3.焊工3.1 返修部位的焊接工作,一定由考试合格,拥有焊接相应项目资格的焊工担当。
3.2 第一、二次返修时,一般状况下可由原施焊的焊工进行,第三次返修时,由焊接责任人指定焊工进行返修。
4.返修焊缝所用的焊接资料,原则上与该焊缝所采纳的焊接资料同样,等离子弧自动焊除外。
5.缺点消除5.1 消除焊接缺点能够用角向砂轮磨。
5.2 从筒体内侧或外侧消除缺点,视探伤结果而定,原则上是返修量越少越好。
5.3 当消除深度已达厚度的三分之二,而缺点还没有消除时,则不该再消除下去,而应将此侧先补焊完成,再从另一侧将缺点消除去,而后补焊。
5.4 焊接缺点一定完全消除洁净,缺点消除后的返修表面要圆滑,不得有尖利棱角。
6.焊接6.1 焊接方法原则上与本来的方法同样,等离子弧自动焊除外。
6.2 第一层焊缝一般应用Φ 3.2 ㎜的焊条焊接,焊接电流较一般施焊大10%左右,以保证焊透,且一般不用摇动焊法。
6.3 每条焊缝的起弧和收弧处应错开20 ㎜以上,并着重起弧与收弧的质量。
6.4 每焊一层都应认真检查,确立无缺点后再焊下一层,不同意采纳单层,单道大规范及慢焊速进行补焊。
6.5 一定修磨返修部位的焊缝表面,使其外形与焊缝基本一致,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按原焊缝-97-永谊印染通用设施有限企业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及补焊通用工艺守则版本号 /订正状态: 6/0第 2 页共 2 页的无损检测要求进行探伤。
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焊缝返修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7ff946ebfab069dc502201ad.png)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焊接接头返修的技术要求及工艺管理。
本守则适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制造过程中的焊接接头返修。
2. 引用标准GB/T71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扎厚钢板和宽钢带GB3531 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板GB713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GB/T5117 碳钢焊条GB/T5293 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2470 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4957 熔化焊用钢丝GB9448 焊接与切割安全GB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GB/T14976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3.技术要求(1)材料要求a. 符合GB3531、GB713、GB/T711、GB4237、GB/T14976的钢板及无缝钢管等标准。
b. 符合GB/T5117、GB/T14957、GB/T5293、GB/T12470的焊条、焊丝及埋弧焊用焊剂。
(2)焊工要求a. 指定专人担任返修焊工,并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
b. 返修焊工应了解产品图样及焊接接头返修方案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c. 返修焊工必须在接到焊缝返修单后,方可根据返修工艺要点进行返修,并做好焊接接头返修记录。
d. 建立返修焊工的技术档案,检查部门根据返修记录计算年平均一次返修合格率。
(3)焊接接头返修用设备及工装合格的焊接工艺可用于返修焊。
温度及最大层间温度见表1。
表1注:“*”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预热i. 要求焊后热处理的焊件,返修后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j. 在返修焊过程中,除焊缝底层及盖面焊道外,可采用锤击法释放应力,锤击方向、次序见图370。
焊接返修规范
![焊接返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752434be45c3b3567ec8b3a.png)
4.3 焊接材料
4.1.1 焊材的使用,严格按《焊材验收、保管、烘干、发放、回收程序》进行保管、烘干、发放
和使用。
4.4 焊前清理
4.4.1 焊前,焊工必须对返修部位的焊缝及焊缝两侧各宽 20mm 范围内清除氧化物、水分、油污等。
保证焊接区的清洁、干燥防止各类污染物杂质浸入而对焊缝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要防止铁
度不能超过原焊缝的两倍,焊缝两侧应向母材平缓过度
焊接返修规程
7:验收标准: 7.1 返修处应采用原来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返修焊缝应满足下列要求. 7.1.1 修补或返修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前应清除表面熔渣、飞溅及其它污物。焊缝外 观应达到规定的标准。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缝不得进行无损检验。 7.1.2 所有的焊缝必须进行 100﹪ 渗透检验或 100﹪超声波检验。 7.1.3 从事无损检验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并与其工作内容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7.1.4 经检测合格后,由检测人员在焊缝返修部位标记“返修检测合格”字样
焊接返修规程
接,直接采用砂轮去除焊接缺陷。
6.1.2 一般焊缝的焊接缺陷可直接采用焊接方法进行修补,但对于直接修补仍无法满足要求的焊接
缺陷,则需采用砂轮或洗切方法剔除缺陷后方能进行焊接修补
6.1.3 修补焊缝表面缺陷时,修补长度不得小于 50mm 严谨点焊修补气孔、咬边等缺陷
6.1.4 返修的外观不允许存在任何表面缺陷;返修焊后的焊缝余高应能符合原焊缝的规定,焊缝宽
焊接返修规程
1:范围
本范围规定了焊缝的外表及内部质量在不符合要求时,对焊缝进行局部或整体返修的焊接前准备、
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0426T220
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46c935aa915f804d2b16c18b.png)
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焊接返修程序和质量控制的有关要求。
本守则适用于受压元件焊缝的返修,其它各类焊缝的返修可参照
执行。
2、引用标准、法规(下列标准法规如已被修订,则按最新版本执行)
TSG 21-2017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大容规》)第4.2.4条
GB150.4-2011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第7.4条)
NB/T47014-2011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第3.7条、第4.7条)RHZY.0801-2017 焊接通用工艺
3、返修一般要求
3.1 焊接返修除遵守本守则规定外,还应符合RHZY.0801-2017《焊接通用工艺》规定要求。
3.2 焊接返修工作,必须由按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规定考核合格,持有该合格项目资格的的焊工担任。
3.3 第一、二次返修时,原则上由原焊工担任;第三次返修,由焊接
责任人指定技能熟练且持有该合格项目持证焊工承担返修工作。
3.4 返修焊工按检测人员在产品上所标出的缺陷部位及返修工艺卡
进行返修,检验员监督返修。
3.5 焊接返修工艺。
焊缝返修管理制度
![焊缝返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7a03be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9.png)
焊缝返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焊缝返修工作,提高焊缝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焊接工程中的焊缝返修工作。
第三条焊缝返修应遵循“谁犯错,谁负责返修”的原则。
第四条焊缝返修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返修原则第五条所有焊缝返修工作必须进行返修原因的分析,确定返修的合理性。
第六条返修工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焊接工人进行,返修工人应熟悉焊接工艺和焊接规范。
第七条返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更改焊接工艺参数。
第八条返修过程中,必须保证焊缝质量不受损。
第九条返修工作必须保证工期的合理安排,尽量减少工程延误。
第十条返修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生产,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第三章返修部署第十一条返修部署必须由项目经理或者相关负责人批准。
第十二条返修工作需要制定详细的返修方案,包括返修工艺、返修工期等。
第十三条返修期间需要设立专门的返修组,由相关人员组成。
第十四条返修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与验收,确保返修质量。
第十五条返修完成后,需要对返修质量进行评估与记录,为以后的返修工作提供参考。
第四章返修控制第十六条返修过程中需要制定返修控制程序,以确保焊缝返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七条返修控制程序包括焊接工艺的确定、焊接材料的选择、焊工的培训与合格评定等。
第十八条返修过程中需要进行返修质量的控制与监督,确保返修工作的合格率。
第十九条返修过程中需要进行返修工序的记录,保留返修记录以备查阅。
第二十条返修过程中需进行不合格报告的编制与处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措施。
第五章返修管理第二十一条返修管理包括返修的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等方面。
第二十二条返修计划需要制定合理的返修计划,确保焊缝返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三条返修组织需要选派专业的返修人员组成返修组,确保返修工作的专业性。
第二十四条返修实施需要按照返修计划和返修程序进行工作,保证返修的合格率。
第二十五条返修监督需要进行返修过程的监督和抽查,确保返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焊缝返修工艺规程
![焊缝返修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8f0ba6b48d7c1c708a145a4.png)
焊缝返修技术规范
本规范依据 GJB 481-1988,GJB294A-2005,GB T 19418 等相关标 准结合本公司的产品特点和焊接质量制定实施。
(产品中、低级焊缝返修技术规范)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受控状态 Q/GRSX-JW-HX-2014 日期
A
二○一四年六月十五日发布 二○一四年六月十六日实施
第1页共5页
1、应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南京国睿三信机械制造装备有限公司所属焊接产品(包括 铝合金、不锈钢、碳钢产品)的中、低级焊缝返修。
2、定义 2.1 所属产品(包括铝合金、不锈钢、碳钢产品)的焊缝均为符合 GJB 481-1988
标准的质量规范要求。设计图纸未标明焊缝等级的,按照 GB/T19418-2003 和 GJB294A-2005 标准中 D/Ⅲ级缺陷焊缝处理(若客户没有给出明确答 复或者无法答复的情况下),其他处理决定根据相关产品的焊接质量技术评 审。 2.2 有 关 焊 缝 质 量 等 级 的 铝 及 铝 合 金 的 缺 陷 质 量 等 级 根 据 标 准 GJB294A-2005。 2.3 有关钢的焊缝质量等级的欠缺质量根据标准 GB/T19418-2003。 3、返修工艺 3.1 使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去除缺欠。对于焊穿,应去除整个缺欠区域,包括母 材、焊缝和热影响区;对于单个气孔和裂纹,应打磨去除缺欠区域,完全去 除缺欠,清除破口周围 50mm 范围内的油、锈等污物至露出金属光泽。 3.2 对报废焊缝需将填充金属和母材处热影响区全部清除,再重新焊接,去除 缺陷的焊缝要注意尽量采用机械手段,尽量避免重复加热引起的焊件过热和 变形。 3.3 修复与补焊有缺陷的焊缝,注意焊件的拘束度,控制焊件温度,严格控制 施工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焊后热处理参数。 3.4 非挖补的返修,可以直接进行;挖补后的返修,应选取与原产品相同材质 的材料填充挖补部位。 3.5 焊缝的返修工艺参数,参照原产品的焊接工艺卡片执行。 3.6 同一部位的焊缝的返修,不得超过二次,以免影响正常的焊缝,两次以上 的返修要报负责人审批。 3.7 在原焊接部位调换一个零件,应视为一次返修焊。但如果在条换零件时,
焊缝返修工艺规程
![焊缝返修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d49102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d.png)
6.2.10所有焊缝返修后其焊接质量应符合EN 15085-3、ISO 5817标准和图纸中焊缝质量等级的要求。
6.3焊缝的检验
6.3.1所有焊缝返修后都要重新进行检验。
6.3.2返修后的工件必须使用和首次检验时相同的检验方法重新进行检验。焊接责任人员也可以要求使用其它附加的检验方法。
6.2.1返工使用的WPS(原WPS或焊接责任人员专门为返工编制的WPS)必须符合WPQR的适用范围。
6.2.2实施返工焊接必须由经ISO9606-1标准考试合格的焊工进行焊接操作,其操作范围在焊工证书所规定的范围内。
6.2.3为确保施工安全和焊接质量不受影响,焊接应在防风防雨的设施内进行。
6.2.4要求焊前预热的焊件,在焊接过程中的层间温度应保持不低于预热温度。
6.1.3焊缝有咬边或未焊满缺陷时,不允许以打磨母材作为修正,应先将缺陷部位补焊,补焊应按首次施焊一样进行焊接,然后对成型不均匀的部位采用砂轮机或直磨机进行修磨,保证与未咬边焊缝高低宽窄差一致并符合相关标准或用户的要求。
6.1.4当焊缝收尾产生弧坑裂纹或因其它原因产生裂纹时,在用焊接技术排除裂纹之前,应准确确定裂纹走向,必要时应在裂纹末端钻止裂孔,接着去除裂纹,不许在裂纹上焊接。
6.1.5返工焊接时,应将裂纹和未熔合部位彻底清理干净,必要时采用PT、MT确定裂纹已彻底清除再施焊;然后根据部件的重要性决定是采用MT还是PT进行内部质量检查,符合相关标准或用户的要求。
6.1.6焊缝上产生局部气孔或夹渣时,先用碳弧气刨或砂轮机将表面气孔彻底清除,再将清除部位焊满并打磨至圆滑过渡,保证与原焊缝表面平齐且高低宽窄差一致并符合相关标准或用户的要求。
焊缝缺陷修正与焊补工艺守则(主要针对集箱)
![焊缝缺陷修正与焊补工艺守则(主要针对集箱)](https://img.taocdn.com/s3/m/0e4fd8e6650e52ea54189802.png)
焊缝缺陷修正与焊补工艺守则(主要针对集箱)焊缝缺陷修正与焊补工艺守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锅炉受压元件焊缝缺陷修正与返修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锅炉受压元件焊缝及热影响区超标缺陷的返修与焊补。
2.焊工要求:2.1 返修焊工一般应指定专人担任,并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
2.2 返修焊工应了解产品图样及焊缝返修工艺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2.3 返修焊工必须在接到返修卡后,方可根据返修工艺要求进行返修,并做好焊缝返修记录。
2.4 建立返修焊工的技术档案,检查部门根据返修记录计算年平均一次返修合格率。
3.焊缝返修用设备及工装:3.1 设置焊缝返修焊机,配备电流表、电压表并定期检定。
3.2 备有手工碳弧气刨枪,砂轮枪,角向磨光机,压缩空气管道或空气压缩机。
3.3 适用于焊缝返修的工装有滚轮架等。
4.焊缝缺陷修正及返修要求4.1 返修程序4.1.1 当焊缝需要返修时,其返修工艺应有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
4.1.2 焊缝同一位置上的返修不应超过三次,首次返修时,由车间技术员根据焊接工艺卡(规程)制定返修方案,经工艺部同意方可返修,第二次返修前,应由工艺人员制定返修工艺卡,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返修,第三次返修前,应由焊接责任工程师制定返修工艺卡,经质保(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返修。
4.2 返修的一般技术要求4.2.1 焊缝外形缺陷如超高,流溢、焊瘤、焊缝与母材不圆滑过渡等,均应打磨修整。
4.2.2 焊缝表面可见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均应彻底清除缺陷后按原工艺补焊,对超标咬边,可补焊后打磨。
4.2.3对于经无损探伤发现的超标缺陷,须按返修工艺彻底清除后补焊,清理前必须找准缺陷部位,清理中应仔细观察是否已将缺陷清除干净。
4.2.4清理缺陷可以机械手段去除,亦可用碳弧气刨。
4.2.5采用碳弧气刨清理的要求:4.2.5.1挖到缺陷所在深度,直到用肉眼或3~5m倍放大镜见不到缺陷为止,必要时,可进行射线探伤验证。
焊接工艺守则模板
![焊接工艺守则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d0c998231126edb6f1a10b0.png)
1、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守则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换热管管束焊接,管板自动焊,等离子弧自动焊,复合钢板的焊接,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以及返修的要求和规程。
1.2如设计文件和专用工艺文件另有特殊要求时,则应按上述文件规定执行。
1.3各类容器制作和金属构件焊接工艺评定必须按照NB/T 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和NB/T 47016-《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NB/T 47015-标准要求。
2、焊工2.1压力容器和承压管道上所有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相焊、溶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受压元件母材表面耐蚀堆焊的焊接工作,必须由相应位置考试合格的焊工担任。
2.2参加新钢种、新焊接材料或新工艺焊接的焊工,焊前应进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能焊接产品。
2.3施焊前,焊工必须了解所焊产品的钢种、焊接材料、焊接工艺要点,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要求和工艺文件。
2.4领用焊接材料时要严格核对焊接工艺,填写《焊条领用单》,严防用错。
同时焊工必须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应根据焊接要求选用相应焊机,并注意直流焊机的极性连接,确定完好后方能施焊。
3、焊接材料3.1焊接材料选用原则按GB 150.2-和NB/T 47015-标准执行;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钢带、焊剂、气体、电极、衬垫等。
3.2 凡用于压力容器的焊接材料, 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书, 如证明书内容不全, 应进行复检, 如无质量合格证明书, 均不得用于压力容器制造。
3.3 首次使用的焊接材料应经焊接工艺评定, 其评定指标满足要求后, 方能进行焊接生产。
3.4 焊接材料代用, 必须履行相应的材料代用手续。
3.5 焊接材料的验收、存放、保管、烘干发放等必须符合《焊接材料管理制度》和《焊接材料烘干和发放制度》规定。
4、焊前准备4.1 焊接设备4.1.1 应根据焊接施工时需用的焊接电流和实际负载持续率, 选用焊机。
C07焊缝返修
![C07焊缝返修](https://img.taocdn.com/s3/m/9d8dc468b84ae45c3b358ca4.png)
3.4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超过两次的返修为超次返修。超次返修时,由焊接工艺员制定返修工艺,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焊接责任工程师指定优秀焊工返修。返修后按原规定检验和无损检测。焊缝的超返次修,焊接责任工程师应及时向监检人员报告。
4.3清除坡口及两侧氧化皮、油污、水分等,直到露出金属光泽。
5返修施焊
5.1返修施焊工艺须符合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
5.2当焊件温度为0~-20℃时,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
5.3返修焊缝经修磨后应与母材圆滑过渡,且和原焊缝外形尺寸基本相同。
5.4焊缝返修后,应按原焊缝的质量要求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以及检验部门认为需要补充的其它检
编写:审核:批准:
2.5.4从壳体外或内清理缺陷,视无损检测结果而定,原则上返修工作量越少越好,但是从内外都可返修时,优先考虑从里面返修。不锈钢复合钢板如在复层与基层交界线或靠近交界线6mm以内的缺陷,必
须在复层侧返修。
2.5.5当清除深度已达到板厚的2/3,缺陷尚未清除,则不应再清除下去,而应将该侧焊接完毕,再从另
3.5焊缝返修后,焊工应按规定打焊工代号钢印,填写焊接记录并签字。
3.6焊缝返修后应按原规定方法进行无损检测。
4削槽形状及要求
4.1削槽高度根据已标定缺陷高度尺寸,至少向缺陷两端各延长20mm,削槽两端的斜度应小于15°,且圆滑过渡。削槽深度应足以将缺陷清除。
4.2机械磨削的坡口内不得有沟槽、凹坑及其它缺陷,并使坡口与其基本金属圆滑过渡。
2.2焊工要求
焊接结构件补焊(返修)规范
![焊接结构件补焊(返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a5477d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0.png)
焊接结构件补焊(返修)规范焊接结构件补焊(返修)⼯艺规范结构件补焊(返修)⼯艺规范1.适⽤范围:本规范适⽤于焊补以下情况:1.1补偿尺⼨误差,加⼯误差以及⾦属材料本⾝的缺陷。
1.2已焊的经检查有裂纹和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经有关部门同意补焊的焊件。
1.3使⽤焊条必须和所焊的母材材质相适应,对特殊材料及特殊情况焊接必须征得有关技术⼈员同意。
1.4对于不合格焊缝允许返修,重要焊缝返修次数不得对于⼆次,其余焊缝补的多于三次。
2.母材:2.1所补焊的母材适⽤于低碳钢、低合⾦钢、低合⾦⾼强钢及中碳合⾦钢类。
3.焊前准备:3.1预热前要⽤适当的⽅法清除焊接部位及周围的油污。
3.2清除焊接部位及附近30mm范围内的铁锈、氧化⽪等(⽤机械加⼯⽅法进⾏)。
3.3需要切除焊缝⾦属或母材时,可采⽤机械加⼯、氧焊切割或碳弧⽓刨等⽅法进⾏,切割后的焊缝⾦属或母材应打磨平,已淬⽕和回⽕的钢材不得⽤氧焊或碳弧⽓刨切割。
3.4所开坡⼝拐⾓都必须加⼯成圆弧过渡形状(圆弧半径不⼩于4mm),如果焊补部位焊后要进⾏加⼯,开坡⼝是要确保其深度超过⼯件成品尺⼨2mm以上。
4.预热:4.1在可能情况下应尽量采⽤整体预热⽅法预热。
也可进⾏局部预热,当预热应缓慢⽽均匀的进⾏。
4.2焊接时,根据ANSI/AWSD1.1-2002《钢结构焊接规范》决定母材是否预热及预热到多少温度,如对于Q235钢和Q345钢(t为焊接母材板厚):(a)当34.3预热温度应以炉温检测仪为准或采⽤测温⾊笔检查。
5.层间温度:5.1层间温度⼀般不⾼于400℃。
6.焊接⽅法:6.1可采⽤下列⽅法焊接:a.⼿⼯电弧焊;b.熔化极⽓体保护焊。
788.1对不合格焊缝,可铲去不合格部分或清除全部焊缝,重新焊接的焊缝采⽤原⽅法重新检验并按原技术和质量标准验收。
8.2应对如下焊缝进⾏补焊:8.2.1焊瘤或过⼤的凸⾼应切除超过标准的焊缝⾦属。
8.2.2焊缝凹陷或弧坑过⼤,焊缝尺⼨不够、咬边。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规范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072966f58fafab069dc0268.png)
Q/SWS 41-011-2005焊缝返修通用工艺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一般强度结构钢、高强结构钢、不锈钢及铸钢件焊缝进行局部返修时的焊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及检验。
本规范适用于船用一般强度结构钢、高强结构钢、不锈钢、铸钢件等材质焊缝的返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772-1998 碳钢和碳锰钢铸钢件技术条件。
CB/T 3802-1997 船体焊缝表面质量检验要求。
3 焊接前准备3.1 焊接材料3.1.1 焊接材料的选用必须为公司内焊接工艺认可试验合格的焊材。
3.1.2 常用手工电弧焊及CO2气体保护焊,选用的焊材见表1表1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和牌号 适用钢材牌号SH507.01 (E5015) 其它等效焊材 A、B、D、AH32、AH36DH32、DH36船用碳锰钢铸钢件SH507.02 (E5015) EH32、EH36手工电弧焊TS-316L (E316L-16)TS-347L (E347L-16)TS-410 (E410L-16)TS-309L (E309L-16)304、304L、316、316L321410一般强度结构钢、高强钢与不锈钢连接TWE-711其它等效焊材A、B、D、AH32、AH36 DH32、DH36、EH32、EH36 船用碳锰钢铸钢件CO2气体保护焊TFW-316L (E316LT1-1)TFW-347L (E347T1-1)TFW-309L (E309LT1-1)304、304L、316、316L321一般强度结构钢、高强钢与不锈钢连接Q/SWS 41-011-20053.1.3 修补用焊条必须经过烘焙,一般强度结构钢、高强钢、铸钢件焊缝修补用的低氢焊条,烘焙温度为(350~400)摄氏度,保温2小时,不锈钢焊条烘焙温度为(250~300)摄氏度,保温1小时。
使用时应取少量焊条放在保温筒内,使用时间不超过4小时,阴雨天不超过2小时,超过时间应放入烘箱内重新烘焙。
2019年焊缝返修工艺守则.doc
![2019年焊缝返修工艺守则.doc](https://img.taocdn.com/s3/m/d6ae8f5eb84ae45c3b358cef.png)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2013-11-20发布2013-12-01实施张家港韩中深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1. 总则本守则是按照GB150、GB151、JB/T4735等标准中制造、检验与验收条款,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的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本守则适用于我公司制作的所有钢制容器或构件上需要进行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的对接焊缝。
2. 焊缝无损检测2.1 车间检验员应对车间每天焊接结束的焊缝进行外观检验,焊缝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咬边以及未熔合等缺陷。
对焊缝表面及两侧的飞溅物,检验员应督促车间焊工立即清理干净。
2.2 焊缝外观检验合格后,车间检验员应根据工艺文件规定的焊缝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比例以及合格级别开具《无损检测送检单》。
《无损检测送检单》上还应标明送检焊缝的编号、焊缝所在产品的工作令号、焊缝在产品中所处位置的示意图、焊缝两侧母材的牌号及厚度等内容。
2.3 车间检验员应将开具好的《无损检测送检单》及时送达探伤室。
2.4 探伤室应根据《无损检测送检单》的要求对焊缝及时进行无损检测。
2.4.1 对于进行射线探伤的焊缝,探伤室应将评片结果及时送达车间生产班组;对于不合格的焊缝,探伤室应及时出具《缺陷对位单》及《焊缝返修通知单》,《缺陷对位单》应及时送达车间生产班组,《焊缝返修通知单》应及时送达焊接工艺员。
《焊缝返修通知单》应包括以下内容:a)需返修焊缝所在产品的工作令号;b)需返修焊缝的探伤片号;c)需返修焊缝中缺陷的具体部位及缺陷的性质;d)焊缝的返修次数。
2.4.2 对于进行超声波探伤的焊缝,探伤人员应将探伤结果及时告知车间生产班组及焊接工艺员;对于不合格的焊缝,探伤人员应将需返修的缺陷部位在焊缝表面做好标记,并在焊缝旁边注明缺陷的大致深度及范围。
3. 焊缝返修工艺的制订3.1 焊接工艺员在接到探伤室出具的《焊缝返修通知单》或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结果后,应及时制订《返修工艺卡》、《返修工艺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指定进行焊缝返修的焊工的代号;b)分析缺陷产生的大致原因;c)返修的具体要点;d)返修的具体焊接规范参数,内容包括焊接方法、焊材牌号、焊材规格、焊接电流、焊接电压、保护气体流量等;e)返修后的焊缝的无损检测要求。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规范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749fa1f3b3567ec102d8a43.png)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焊缝的外表及内部质量在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对焊缝进行局部或整体返修的焊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碳钢和船用高强度结构钢(以下简称高强钢)材质的焊缝返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CB/T3802-1997 船体焊缝表面质量检验要求3 焊接前准备3.1 焊缝返修条件3.1.1 无论是何种形式接头的焊缝,其外表质量不符合CB/T3802-1997《船体焊缝表面检验要求》时,则必须对该焊缝进行返修。
3.1.2 无论是何种位置、何种焊接方法焊接的拼板对接焊缝,当焊缝经无损探伤后,其焊缝内部或表面存在超过该产品无损检查要求的焊接缺陷时,则必须对该对接焊缝进行返修。
3.2 焊接方法3.2.1 对焊缝的返修,可采用手工电弧焊或CO2气体保护焊焊接。
3.2.2当采用特殊焊接方法进行焊缝的修补,该焊接方法需得到船级社或有关检验部门的认可。
3.3 焊接材料3.3.1 焊接材料的选用必须为公司内焊接工艺认可试验合格的焊材。
3.3.2 常用手工电弧焊及CO2气体保护焊,选用的焊接材料见表1。
表 1 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材料3.4 焊前清理3.4.1 焊前,焊工必须对返修部位的焊缝及焊缝两侧各宽20mm范围内清除氧化物、水份、油污等。
3.4.2 当焊缝清理后未能及时进行返修,并因气候或其它原因影响而受潮、生锈等,在返修前应重新清理。
4 人员4.1 从事焊缝返修的焊工,需经理论及操作培训,经船级社确认考试合格,方能在考试合格范围内按本工艺要求进行焊缝的返修。
4.2 焊工上岗时,必须佩带《焊工上岗证》。
5 工艺要求5.1. 普通碳钢的焊缝返修5.1.1焊缝表面存在的焊接缺陷,可采用砂轮去除而对整体焊缝也能满足标准要求的则可不需焊接,直接采用砂轮去除焊接缺陷。
5.1.2 一般角焊缝的焊接缺陷可直接采用焊接方法进行修补,但对于直接修补仍无法满足要求的焊接缺陷,如密集气孔等,则需要采用砂轮或碳弧气刨剔除缺陷后方能进行焊接修补。
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c640125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d.png)
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焊接返修程序和质量控制的有关要求。
本守则适用于受压元件焊缝的返修,其它各类焊缝的返修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法规(下列标准法规如已被修订,则按最新版本执行)TSG 21-2017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大容规》)第4.2.4条GB150.4-2011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第7.4条)NB/T47014-2011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第3.7条、第4.7条)RHZY.0801-2017 焊接通用工艺3、返修一般要求3.1 焊接返修除遵守本守则规定外,还应符合RHZY.0801-2017《焊接通用工艺》规定要求。
3.2 焊接返修工作,必须由按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规定考核合格,持有该合格项目资格的的焊工担任。
3.3 第一、二次返修时,原则上由原焊工担任;第三次返修,由焊接责任人指定技能熟练且持有该合格项目持证焊工承担返修工作。
3.4 返修焊工按检测人员在产品上所标出的缺陷部位及返修工艺卡进行返修,检验员监督返修。
3.5 焊接返修工艺3.5.1 对需要焊接返修的缺陷根据《焊接返修单》提供的情况,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确定返修方案。
依据按NB/T47014标准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编制焊接返修工艺文件。
3.5.2 返修工艺应符合焊接工艺要求,应说明缺陷产生的原因,避免再次产生的技术措施,以及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评定号、焊材牌号和规格,返修焊工等,编制人签字,焊接质控责任人审核签证后实施。
3.6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如超过2次,返修前应当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将返修的次数、部位、返修情况记入容器质量证明文件。
3.7 要求焊后热处理的产品,应在热处理前进行返修,如在热处理后进行焊接返修,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是否热处理。
(1)下列容器在焊后热处理后如进行任何焊接返修,应对返修部位重新进行热处理:a)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b)Cr-Mo钢制容器;c)低温容器;d)图样注明有应力腐蚀的容器。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65f23a2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2.png)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守则1. 适用范围1.1 本《焊缝返修通用工艺守则》适用钢制压力容器筒体上受压焊缝及管子对接焊缝缺陷的返修。
1.2 本《焊缝返修通用工艺守则》在不足以保证特殊情况下缺陷的质量时,须另行制订专用工艺文件。
2. 焊工受压元件焊缝返修的焊工,必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考试合格,对两次以上返修,必须由焊接责任人指定具有返修经验的焊工担任。
3. 焊接材料焊接所用的焊接材料,原则是与焊缝所采用的焊接材料相同,但是如果原来焊缝采用埋弧自动焊焊接,该焊缝局部返修,采用焊条电弧焊,则可以采用相应的焊条电弧焊焊条。
4. 缺陷的清除4.1 根据无损检测人员标记及X光底片记录,用碳弧气刨或其它方法,将缺陷清除干净。
4.2 不锈钢焊缝的手工焊返修,返修前应在焊缝两侧一定范围内涂上石灰浆水,防止飞溅物损伤不锈钢表面。
4.3 当清除深度已达到板厚的2/3,缺陷尚未清除,则不再清除下去,而应将一侧补修完毕,再从另一侧将缺陷清除完,然后补焊。
4.4 清除焊接缺陷,可以用高速砂轮、碳弧气刨及风铲等工艺,缺陷清除后,必须将坡口内铁屑、熔渣及灰尘清除干净才允许补焊。
5. 焊接5.1 焊接方法原则上与原工艺相同,但是,当原焊缝是用埋弧自动焊焊接的,且返修长度小于500mm时,可采用焊条电弧焊焊接。
5.2 焊材选择及主要工艺参数按NBT 47015和焊接工艺选取。
5.3 焊缝表面几何尺寸应符合产品图纸及工艺要求。
5.4 返修记录卡上详细记录:产品名称、工作令号、返修部位、返修用焊材、焊接方法、焊工姓名、返修日期、焊接检验签名。
6. 检验6.1 焊接检验员应监督返修全过程。
6.2 检查返修焊接材料、方法、设备、坡口清理、主要工艺参数是否与产品焊接时相同或符合有关规定。
6.3 检验焊工钢印及有关返修记录是否正确齐全。
6.4 返修焊缝的无损检测,要求与本台产品无损检测合格标准相同。
焊接返修工艺守则
![焊接返修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0ad5cb25b90d6c85ec3ac6dc.png)
编
号
W-02-02 共 3 页
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第 2 页 气刨时严防渗碳,气刨后必须将熔渣清除干净,气刨后形成的坡度不得大于 1:3。 气刨后应对其刨槽用肉眼认真检查,必要时应进行磁粉探伤,确认无缺陷时,方 能进行预热补焊。 3.3 对于裂纹等有严重扩展倾向的缺陷,当缺陷深度较大时,必须先将裂纹的起终点准 确判断清楚,在裂纹两端部钻孔控制住裂纹的扩展,再根据材质、缺陷大小、返修 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方法将缺陷清除,并经着色检查确定无缺陷后,方能进 行焊接。 3.4 不透钢的返修,应尽量采用间歇和分段气刨,以减少热量输入,并彻底清除渗碳层, 露出金属光泽后方可焊接。 3.5 铝及铝合金等有色金属焊缝的返修:只能采用机械方法、风铲等清除缺陷,待返修 部位清除干净后,按正式焊缝坡口要求进行焊接。 4 返修注意事项 4.1 出现严重缺陷,如裂纹等时,应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原因,制订措施后,方能进行 返修。 4.2 判断缺陷部位,正确选择清除缺陷方法,确实将缺陷清除干净后,方能进行补焊。 4.3 须经过同类、同组产品考试合格且较有经验的焊工担任,施焊时要特别精心细致。 4.4 补焊时,必须严格控制焊接规范及层间温度,防止焊道过热以致造成返修部位焊缝 机械性能下降。应尽量采用小规范的多层多道焊接,不允许以大幅度横向摆动,慢 速堆焊的方法进行补焊。 4.5 要特别注意起弧和收弧处的焊接质量,多层多道焊时,每道焊接的起弧,收弧处应 尽量错开。 4.6 每焊完一遍之后,要认真清渣,发现缺陷,及时清除后,再继续施焊。 4.7 对要求预热的材质,返修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温度进行预热,返修中应始终保持不 低于所要求的预热温度,返修后必要时进行后热消氢处理。
编号Βιβλιοθήκη W-02-02 共 3 页
焊缝修补工艺规范
![焊缝修补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f315286f12d2af90342e65d.png)
焊缝修补工艺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焊缝的外表及内部质量在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对焊缝进行局部或整体返修的焊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2焊接前准备2.1焊缝返修条件2.1.1无论是何种形式接头的焊缝,其外观质量不符合产品规定的焊缝外观检验要求时,则必须对该焊缝进行返修。
2.1.2无论是何种位置、何种焊接方法焊接对接焊缝,当焊缝经无损探伤后,确定其焊缝内部或表面存在超过该产品无损检查要求的焊接缺陷时,则必须对该对接焊缝进行返修。
2.2焊接方法2.2.1对焊缝的返修,依据该焊缝的WPS的规定可采用手工电弧焊或CO2气体保护焊焊接。
2.2.2当需要采用特殊焊接方法进行焊缝的修补,该焊接方法需得到焊接工程师或有关质量部门的认可。
2.3焊接材料2.3.1修补焊接材料的选用必须为公司内焊接工艺(WPS)认可且质量合格的焊材。
2.4焊前清理2.4.1焊前,焊工必须对返修部位的焊缝及焊缝两侧20mm范围内清除氧化物、水份、油污等。
2.4.2当焊缝清理后未能及时进行返修,并因气候或其它原因影响而受潮、生锈等,在返修前应重新清理。
3人员3.1从事焊缝返修的焊工,需经理论及操作培训,经确认考试合格且符合产品要求,方能在考试合格范围内按本工艺要求进行焊缝的返修。
4工艺要求、工艺过程4.1焊缝表面存在的焊接缺陷,可采用扁铲去除。
而对整体焊缝不影响并能满足标准要求的,可不需焊接,直接采用扁铲去除焊接缺陷。
4.2一般角焊缝的焊接缺陷可直接采用焊接方法进行修补,但对于直接修补仍无法满足要求的焊接缺陷,如密集气孔等,则需要采用砂轮或碳弧气刨剔除缺陷后方能进行焊接修补。
4.3修补焊缝表面缺陷时,修补长度不得小于50mm,严禁点焊修补气孔和咬边等缺陷。
4.4焊缝内部存在超标的焊接缺陷时,需采用碳弧气刨剔除缺陷,并打磨彻底,然后焊接修补。
4.5焊缝修补后应保证修补焊缝与正式焊缝圆滑过渡,突变的部位需打磨光顺。
4.6对于对接焊缝表面缺陷长度>50mm或修补焊缝内部缺陷时,焊接前需对焊缝修补范围进行局部预热,如原焊缝WPS无预热要求,则预热温度80~100℃并保持焊接过程的层间温度达到预热温度以上,焊接需连续一次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2013-11-20发布2013-12-01实施张家港韩中深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1. 总则
本守则是按照GB150、GB151、JB/T4735等标准中制造、检验与验收条款,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的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本守则适用于我公司制作的所有钢制容器或构件上需要进行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的对接焊缝。
2. 焊缝无损检测
2.1 车间检验员应对车间每天焊接结束的焊缝进行外观检验,焊缝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
咬边以及未熔合等缺陷。
对焊缝表面及两侧的飞溅物,检验员应督促车间焊工立即清理干净。
2.2 焊缝外观检验合格后,车间检验员应根据工艺文件规定的焊缝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标准、
检测比例以及合格级别开具《无损检测送检单》。
《无损检测送检单》上还应标明送检焊缝的编号、焊缝所在产品的工作令号、焊缝在产品中所处位置的示意图、焊缝两侧母材的牌号及厚度等内容。
2.3 车间检验员应将开具好的《无损检测送检单》及时送达探伤室。
2.4 探伤室应根据《无损检测送检单》的要求对焊缝及时进行无损检测。
2.4.1 对于进行射线探伤的焊缝,探伤室应将评片结果及时送达车间生产班组;对于不合格
的焊缝,探伤室应及时出具《缺陷对位单》及《焊缝返修通知单》,《缺陷对位单》应及时送达车间生产班组,《焊缝返修通知单》应及时送达焊接工艺员。
《焊缝返修通知单》应包括以下内容:
a)需返修焊缝所在产品的工作令号;
b)需返修焊缝的探伤片号;
c)需返修焊缝中缺陷的具体部位及缺陷的性质;
d)焊缝的返修次数。
2.4.2 对于进行超声波探伤的焊缝,探伤人员应将探伤结果及时告知车间生产班组及焊接工
艺员;对于不合格的焊缝,探伤人员应将需返修的缺陷部位在焊缝表面做好标记,并在焊缝旁边注明缺陷的大致深度及范围。
3. 焊缝返修工艺的制订
3.1 焊接工艺员在接到探伤室出具的《焊缝返修通知单》或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结果后,应
及时制订《返修工艺卡》、《返修工艺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指定进行焊缝返修的焊工的代号;
b)分析缺陷产生的大致原因;
c)返修的具体要点;
d)返修的具体焊接规范参数,内容包括焊接方法、焊材牌号、焊材规格、焊接电流、焊接电压、保护气体流量等;
e)返修后的焊缝的无损检测要求。
3.2 对于第一次以及第二次进行返修的焊缝,其《返修工艺卡》应由焊接工艺员编制,并以
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后方可下发;对于第三次或三次以上进行返修的焊缝,其《返修工艺卡》应由焊接工艺员编制,并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下发。
3.3 焊接工艺员应将《返修工艺卡》及时送达车间生产班组及车间检验员。
4. 焊缝的返修
4.1 焊缝返修时焊接工艺员及车间检验员应到场监督指导。
4.2 缺陷的清除
缺陷的清除应由指定进行返修的焊工来完成。
具体步骤如下:
4.2.1 对照《缺陷对位单》,仔细检查焊缝表面,看一下《缺陷对位单》上的缺陷是否属于表
面缺陷,如果是,应对焊缝表面进行打磨(必要时可采用补焊后打磨)清除缺陷。
4.2.2 排除表面缺陷的可能后,再对照《缺陷对位单》在焊缝表面上正确划出缺陷部位,用
碳弧气刨或角向砂轮慢慢铲磨(对于不锈钢焊缝的返修应尽量采用角向砂轮打磨清除缺陷),仔细观察缺陷的显示并清除。
4.2.3 用肉眼观察缺陷是否已经彻底被清除;对于不易观察的缺陷(如微裂纹等),可用着色
探伤的方法来检查缺陷是否已经彻底被清除。
4.2.4 缺陷清除干净后需用砂轮将需补焊的部位及两侧各20mm范围内的油、水、锈等有害杂
质清除干净;对于需补焊处应打磨至呈金属光泽为止。
待补焊部位的凹槽应宽度均匀、表面平整且两端有一定的坡度,以便于施焊。
4.3 焊接
返修部位的焊接应严格按照《返修工艺卡》以及《焊接通用工艺守则》执行。
焊接结束后应将焊缝表面的飞溅物及杂物清理干净。
5. 焊缝返修后的检验及记录
5.1 车间检验员应对返修后的焊缝进行外观检验,焊缝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咬边以及
未熔合等缺陷。
5.2 外观检验合格后,检验员应按照工艺文件要求开具《送检单》并及时送达探伤室。
5.3 探伤室应根据《送检单》及时对返修后的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5.4 如果返修后的焊缝仍有超标缺陷,则应严格按照上述程序继续进行返修。
5.5 焊接检验员应填写好返修记录。
返修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a)返修焊缝探伤片号;
b)进行返修的焊工编号;
c)用于返修的焊材牌号、规格及公司编号;
d)返修的焊接参数;
e)返修后焊缝的外观检验结果。
5.6 焊缝的返修次数、返修部位和返修情况应记入产品的质量证明书。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