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40—42页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

2、学习目标:

⑴、知识技能:

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⑵、过程与方法:

①、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并尝试克服困难

3、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4、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5、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疑难引入,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二、说教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数学资源。加之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了用方格来度量一

个图形面积的经验,所以在这节课设计时我换掉了例1,用问题直接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关注,通过摆一摆,猜一猜抽象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利用例2来验证公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三、说学法

学生分小组活动:用小正方形去拼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观察拼成后图形的长是多少个方格,宽是多少方格,面积是多少个方格。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计算的公式,并用摆和计算两种方法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把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4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边长4厘米的,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活动中拼摆、观察、猜测、验证总结。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拼摆——猜测——验证,让学生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设计

1、沟通知识,建立联系(摆一摆)

①、学生估计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面积大约有多大?

②、大屏展示疑难: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

它的面积吗?

学生把准备好的学具(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拿出来摆,看用几个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能摆出来。想一想:自己摆出来的图形面积是多少?

2、师生交流,提炼方法:(猜一猜)

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你能大胆猜一猜吗?

通过拼摆,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关系,讨论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自主探索,验证方法(验一验)

①教师准备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选择一种进行探究。

一种: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8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

②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学生先讨论、交流想法,再在练习本上求长方形的面积

③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再相乘……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同一个图形的面积都相同。)

4、利用迁移,探究知识(验一验)

①引导学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把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渐变成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的过程;让学生去猜想、发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

②学生交流、再一次验证计算公式的产生过程是否正确?

③小组交流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

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就是两条相邻边长的积;只是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积只需要一条边长的长度。(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5、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一用)

①口答。这些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②、电视机荧屏长56厘米,宽42厘米。多少荧屏的面积是多少?

③、一个正方形方巾的边长是9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④、下面是一套房子的平面图,你能算出喜欢的房间的面积吗?

6、总结回顾,加深印象。

在本节课中,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让学生操作,观察讨论,猜想验证;在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充分创设情境、提供帮助、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积极组织活动,变被动的教为让学生主动的学,那么教与学就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们的学生就会萌发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能力。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九义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2小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备课伊始,我们首先研读教材和教参,明确本节课在这个单元

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这个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学习中的地位和意义。

在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在本单元的前几节课学生又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而本节课是小学阶段探究图形面积的第一节课。学好本节课的内容,能为以后探究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计算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我们的教学思路是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扬长避短:有些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但有些内容,不如使用常规教具和学具的,就让学生真实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操作经验,更有利于他们认识表象的形成。以上这些都成为我们进行最初预设的基础。

二、磨课历程:

本节课我们大体经过三轮的备课、试教和修改。在此过程中,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专家们所强调的两个“充分”:一是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二是要充分领会教材意图。

(一)、导入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们原来设计了一个情境:“两个操场,要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你怎么想?”我们的意图是:让学生复习比较面积大小的一般方法:重叠法,用单位面积测量后再比较的方法……,体会

出此处用这些方法都不方便,不现实,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如何利用面积公式,直接求出这2个操场的面积?

听过我们的预设后,专家老师提示我们两点:

一是没有立足于教材的前后联系,完全抛开了前面所学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以及图形的面积大小就是看这个图形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些与本课相关的知识。

二是教材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单元主题图并不仅仅是一块“单元敲门砖”,不能只在单元起始时使用一下就扔掉。为何不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又另外寻找导入的载体呢?新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常态教学的研究,要注重节约教育成本,解放教师。

所以,我们最终选择直接使用单元主题图引入。因为这幅教室场景图是学生十分熟悉而亲切的,并且图中提供了关于面积的丰富的学习信息,可充分加以利用。

我们设计教师从图中选取墙上的一幅长方形的画作为导入的载体,让学生估一估这幅画的面积,然后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以帮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如何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来进行测量,以及图形的面积大小就看其中包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这样在与学生相关联的背景下呈现有关的学习内容,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感觉比较自然流畅。

(二)、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原来的设计思路是:实验操作→猜想→验证。

⑴、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

⑵、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来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之间的关系。

⑶、再通过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验证猜想,得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出现的问题:

专家指出:一般我们都是根据多次操作、实验获取结果,再观察、发现其中规律性的地方,才能依此做出猜想。像例2的第1小题这样,只根据一组数据就要求做出相关的猜想,这是不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和研究规范的。这样,不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同时,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两个问题:

⑴、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无法得到长和宽的数据。

由于第1次操作时直接给出了长和宽的数据,学生在此只是量出了面积,而对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者之间的关系感受还不够,因此到摆不同的长方形时,部分学生对于通过操作得出长、宽的数据有些困难。

⑵、猜想过程中结论过早出现,导致部分学生直接套用猜想填数据,出现“伪验证”。

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未按要求摆不同大小的长方形,而是直接套用猜想,填写长、宽的数据,未能达到验证的真实效果。

有鉴于此,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对此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

3、修改后的设计:

此处分成4个层次:

⑴、出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铺摆,然后通过铺摆结果能看出长方形的面积以及长和宽。

这次的铺摆,着眼点在于通过操作找到铺摆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铺摆面积单位的个数得到长和宽的数据,通过这样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操作的基本方法,为后面的活动扫清障碍。

同时帮学生感悟所摆面积单位的个数与长和宽的关系,便于学生接下去理解、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⑵、学生拼长方形,运用刚才掌握的方法得到长方形面积以及它的长和宽。由于学生拼的长方形各不相同,这里就可以得到多组数据,为观察、归纳提供了素材。

⑶、观察、比较这些数据,发现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归纳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⑷、验证:出示一个长方形,直接告诉它的长和宽,让学生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了第3次的铺摆,再一次验证,以最终确定结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97—98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

式的推导和例1。在此之前,同学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局部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同学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同学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同学勇于探索,培养同学的探索精神。让同学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让同学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在同学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测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同学积极、主动、发明性的思维。

2、学习目标:

⑴、认知目标:

①、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②、培养同学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渗透“实验——猜测——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⑵、情感目标:

①、让同学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测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3、学习重点:让同学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4、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二、说教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同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同学已有的经验动身,让同学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笼统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向同学提供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同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同学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同学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同学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同学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身的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培养同学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说学法

同学分小组活动:用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拼成后图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并作好记录。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统计的数据,小组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

发现?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验证猜测,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计算的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和有意义的资料,把一个长7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渐变生长5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让同学大胆猜测、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同学在活动中拼摆、观察、猜想、验证总结。这样,即培养了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同学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拼摆——猜想——验证,让同学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发明,培养了同学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优秀教案

1、沟通知识,建立联系(摆一摆)

①同学估计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面积大约有多大?

②同学把准备好的学具(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拿出来摆各种长、宽数据不等的长方形,想一想:自身摆出来的图形面积是多少?

2、自主探索,领悟方法(猜一猜)

①教师准备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选择一种进行探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②同学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方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同学先讨论、交流想法,再在练习本上求长方形的面积

③同学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身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丈量或只丈量长和宽再相乘……)

④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教师相机指导)

通过拼、量,同学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关系,并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利用迁移,探究知识(验一验)

①引导同学猜测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把一个长7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的过程;让同学去猜测、发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

②同学交流、验证计算公式的发生过程是否正确?

③小组交流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

同学在交流、讨论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就是两条相邻边长的积;只是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需知道长和宽的长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积只需要一条边长的长度。

4、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一用)

①请你帮老师配玻璃:老师办公桌上的一块玻璃面积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碎了,我想配一块和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你们帮助算一算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②学校有一块边长16米的正方形园地,中间有一个边长4米的正方形花坛,周围是草坪。请你算一算草坪的面积。

在本节课中,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让同学操作,观察讨论,

猜测验证;在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充沛创设情境、提供协助、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积极组织活动,变被动的教为让同学主动的学,那么教与学就能碰撞出发明的火花,我们的同学就会萌发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能力。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4

一、说教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77~79页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教材首先安排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长方形并填写表格,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填写表格。通过测量和观察,最后通过交流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材接着安排学生依据正方形的特征,运用知识迁移直接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二、说目标:

1、认知目标:

①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2、情感目标:

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3、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

教学重点:掌握公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教学关键:借助学具操作,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用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拼成后图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并作好记录。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统计的数据,小组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小组合作进行操作,验证猜想,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道理,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活动中拼摆、观察、猜测、验证总结。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拼摆——猜测——验证,让学生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获得战胜困难、探索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说学生

《数学课标》指出:学生学习活动不能简单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我班的学生对数学有较浓的兴趣,思维较活跃,好动,想像丰富,善于发表个人观点,敢于创新,动手能力较强。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我主要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索、交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

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以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

1、复习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呈现出1cm2、1dm2、1m2的面积规定)(2)(课件显示)下图是由边长1cm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的面积是多少?

2、引入

(1)(课件出示教室黑板图)

教师:要想知道黑板的面积,你有什么办法?用面积单位去量。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物体的面积用面积单位去量是既不方便又不实际,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计算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方法

1、操作一

(1)谈话: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研究活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边长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四人小组合作,用3个、6

个、28个小正方形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最后由组长填写在表格里。

1cm2正方形个数

师问:你们摆成的长方形是什么样的?组长汇报,课件展示部分情况。

师问:表格中长方形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与所用的小正方形个数有什么关系?(用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2、操作二

出示例2的三幅图。

3、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让学生观察例2中的表格。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呢?小组内讨论一下。

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就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灵活应用,迁移方法。

1、谈话:下面我们就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

出示例3情景图:求面积。

(1)谈话: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幅情境图,电视荧屏是什么形?(长方形)你们会计算电视荧屏的面积吗?让学生独立完成。56×42=2352(cm2)。

(2)这儿有一块遮电视机的方巾,它又是什么形呢?(正方形)那么,大家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小组内讨论一下,指名回答。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3)遮电视机的方巾的面积又怎么计算呢?让学生独立完成。9×9=81(dm2)

2、师问: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小熊遇到的困难你们可以帮助它解决了吗?我们只要知道长方形的什么就可以算出水池的面积了?课件出示水池的长和宽,同学们帮助小熊计算一下水池的面积吧。8×5=40(m2)

四、巩固练习。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4cm6m

六、说板书

本节课的板书主要围绕这节课的两个重点内容,在揭示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时直接板书公式,让学生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起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5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实验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将围绕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这么学,

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本课时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这个领域的内容贯穿与整个小学阶段,它的内容设置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有一维到三维,再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年级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分析、抽象、概括等语言表达的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定了了知识基础与活动经验基础,因此我认为学好本节课内容是可行的。

教材呈现第一部分是探究长是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旨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得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然后猜测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然后呈现小组合作摆自己喜欢的长方形,在大量的素材中发现验证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呈现的是量一量算一算巩固长方形的面积同时引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课程标准对这一单元的要求是:通过动手操作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形,并会用面积公式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面积的单位: ①.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写作1厘米2(或cm2)。如橡皮、邮票、硬币等。 ②.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也可以写作1分米2(或dm2)。如课本面、书桌面等。 ③. 边长为 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也可以写作1米2(或m2)。如黑板面、教室地面、花坛、操场等。 3、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 1m2=100 dm2=10000 cm2、1dm2=100 cm2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4、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5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比较大小。 6单位的互化:大化小乘法好,小化大除一下。 3m2 =( dm2 7dm2=()cm2 5m2=( ) cm2 900dm2=()m2 8000 cm2=()dm2 30000 cm2=( ) m2 2m230 dm2=( ) dm2 4dm260 cm2=( ) cm2 7计算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长方形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 正方形周长=边长×4;边长=周长÷4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8 正方形,边长扩大n倍,周长扩大n倍,面积扩大n×n倍。 长方形,长不变,宽扩大n倍,面积扩大n倍。 长方形,长扩大n倍,宽扩大m倍,面积扩大n×m倍。 正方形,边长增加n,周长增加n×4,面积增加n×n。 长方形,宽不变,长增加n,周长增加n×2,面积增加n×宽。 长方形,长不变,宽增加m,周长增加m×2,面积增加m×长。 长方形,长增加n,宽增加m,周长增加n×2+m×2, 面积增加n×宽+m×长-n×m。 8解决问题 ①必须要知道长、宽才能求出长方形的周长、面积。 一个长方形花圃的占地面积是28 m2,宽是4m。这个长方形花圃的长时多少? ②必须要知道边长才能求出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知道长方形周长和长 (宽),先求出宽(长),再求面积。 周长是320米的正方形土地,他的面积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长方形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97—98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例1。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2、学习目标: ⑴、认知目标: ①、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⑵、情感目标: 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3、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4、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长方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长方形的面积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77、78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具解决问题,促学生通过问题的研究、发现和形成的方法。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中进行一些计算,发现间接测量方法,能够求出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学生有初步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2. 在求长方形面积的同时也要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学生在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掌握。 三、本章节重点 1、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测量方法。 2、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四、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形卡片、直尺、书本、长方形的方糖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了长方形,(提问时显示长方形卡片)哪你有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和面积单位呢?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表面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2、师:我手里有直尺、长方块糖,我们量出它的连长吗?它表面的大小是多少吗? 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孩都有好吃的习惯,借此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索心和积极参与的上进心),

师: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考考你的眼力,估计下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你们想到了方法了吗? (3)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你们有谁知道? (二)老师示范,学生观察, (1)准确地量出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巩固前面学的)并写在黑板上, (2)看谁估计得比较接近?(学生演示) (3)在交流中进行探索。 师:刚才方形卡片的长和宽和方块糖的长和宽的长度,你们自己也量一直书本的长和宽的长度。量的同时想一想你们是以什么作为长的单位的? 生:以厘米为单位。它们的长度和宽度都有很大我区别。 师:我们要计算这几个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与它们的长和宽有关呢? 如果我们刚才量得的长8厘米和宽6厘米相乘能得出24这个数来,看谁知 道24的单位怎么表示? 板书:8*6=24 这里的8厘米是长、 6厘米是宽,24是所得积,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而它的单位要用平方来表示。称之为24平方厘米生:我们知道了,24是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而面积单位不知道? (4 )、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谁和这个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所有的面积单位都加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根 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 样教为思路,分别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 计六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本单元 “面积”中的教学重点。学好这一内容,对于以后平行四边形面积 等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作用。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据新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了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 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三年级的学生好学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 和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 成功的快乐。 (二)认知状况: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对长 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理解,学 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加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 的分析。 三、教法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法、设疑诱导法、类比法。 (一)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本课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实验—— 猜想——验证——概括” 的过程来学习。 (二)设疑诱导法:在讲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需要 老师给予设疑诱导,深入浅出的帮助学生理解。 (三)类比法: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是由一个长方形渐变成正 方形,求面积的过程中得来的。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 四、学法分析 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 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我将小组合作探究作为首选。学生分小组进行“猜想”、“实验”、“验证”、“概括”等活动,探索出长方形 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 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具:学讲稿、表格纸学具盒中的1平方厘米卡片、直尺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面积》 执教教师:博白县江宁镇长江村长江小学王兰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操作、描述、讨论的活动中,经历长方形面积分工的 探索过程; 2、理解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在拼长方形和用语言描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 念。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操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复习旧知:提问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 些? 2、出示课件:请观察左侧的图形,并完成填空:左侧图形 平方厘米,它的长是()厘米,宽 是()厘米. 3、巧设悬念:以前我们要想知道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用什 么方法?(数方格法),大家想一想我们学校的篮球场,常见游泳 馆的面积也能数方格法知道吗?它们大多是什么形状?

4、谈话导入:看来实际生活中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用数方 格法算出面积太费时费力,有时还不能用这种方法,那么我们就需要一种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来求它们的面积。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自主探索: (1)提出猜想:根据你对长方形的理解,你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大胆猜想) (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A、提出操作要求:全班分成两组,第一组同学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另一组同学用20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完之后,请观察并记录下你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各是多少,完成下表,看哪位同学拼成的长方形的个数最多。 B、各小组进行操作活动,并及时记录下你的相关数据,填写表格。 2、各组进行汇报与交流,教师进行表格汇总。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案教学文案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 算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叫做小老虎,这位小老虎可喜欢照相了,他昨天照了一张大头贴,看!这张好片老师用手这么一拉,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面积变大了, 师:是吗?还有吗 生2:周长变大了变大了 生3:长变大了,寛也变大了 师:长变大了,寛也变大了,面积也变大了,那么长方形的长、宽和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主动探索 在刚才老师发给大家的信封当中,有一张小老虎的照片,还有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还有一把尺子,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这些材料,想方法求出小老虎照片面积是多少。好,现在开始活动。 1,学生小组合作,师指导 下面我请一个组的同学上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把照片的面积求出来的。 摆正方形 用尺子量 4×3 长×宽

如果我想求课本表面的面积,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记算呢? 我看有的同学说是,也有的同学怀疑对不对?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2 接下来的任务我们就来解决大部分同学的疑问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真的等于长×宽 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这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观察一下长方形的长、宽,还有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并且完成表格1,开始! 表扬33组,表扬22组。。。××组行了吗?好,那接下来我请一个同学代表他的小组来说说他们组是怎么摆的。 生1:长摆4个,宽摆3个小正方形 师:那你告诉同学们长是?宽是?面积是?这是你们小组的其中一种方法是吗?你先回去,我再请一个小组 生2:我摆的长方形长是6个小方形,宽是两个小正方形 师:是不是这种?(多媒体出示)那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宽是?生:。。。 师:非常棒!感谢你们组,还有哪个小组想说的? 生3:把12个小正方形全部摆成一行。。。。 3总结公式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张表格你发现了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应用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应 用题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应用题 【知识要点】 1.周长是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 2.面积是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我们学过的两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它们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见下表: 【习题讲解】 1、一个正方形的草坪,边长30米,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长方形的鱼塘,长28米,宽15米。 (1)这个鱼塘的面积有多大(2)沿着鱼塘四周跑3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3、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32米,宽15米。 (1)如果每平方米种4棵白菜,这块菜地一共种多少棵白菜 (2)沿着菜地四周围上一圈栅栏,栅栏全长多少米 4、一个长方形的广告牌,宽15米,长是宽的3倍,这块广告牌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5、小明想给一张长44厘米,宽27厘米的长方形桌子配上一块玻璃,至少要多大的玻璃 6、一个长方形的草坪,宽15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草坪占地多少平方米如果沿着草坪的四周走一圈,有多少米 7、李叔叔沿着一面墙围了一块长35米,宽17米的空地养鸡。 (1)这块空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给这块空地周围围上网,需要多少米长的网

8、小红想给一张长46厘米,宽28厘米的长方形图画配上一个金属框架,至少需要多长的金属材料如果再配上一块玻璃,至少需要多大的玻璃 9、李叔叔的果园,长18米,宽12米,用其中的种荔枝树,其余的种龙眼树,种荔枝树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龙眼树呢 10、篮球场的长是28厘米、宽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 11、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栏杆,求围栏的长度。 12、一面镜子长12分米,宽5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这种镜子的价格是每平方分米2元,买这面镜子需要多少元 13、要从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4、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5、有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36厘米,宽都是18厘米。 (1)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面积 (2)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面积 16、同学们出的墙报,长18分米,宽12分米。墙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在墙报四周贴一条花边,花边的总长是多少分米 17、小明家厨房要铺地砖,有两种设计方案。 (1)第一种设计方案(正方形,边长是2分米)用了300块地砖,计算这个厨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2)第二种设计方案(长方形,长是4分米,宽是3分米)需要多少块地砖 18、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5米,宽16米。如果每平方米收青菜20千克,这块地可以收青菜多少千克 19、一块长方形土地,长25米,宽16米。在这块地上载100棵树苗,平均每棵树苗占地 面积有多大 20、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48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改围成一个正 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1、会议室长15米,宽8米,每平方米坐2人,这个会议室一共可以坐几人 22、给一个长5米,宽3米的房间铺地砖,如果每平方米需地砖25块,铺满这个房间需要 多少块地砖 23、一间教室的地面长8米,宽6米,用边长2分米的地砖铺地,一共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 2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8cm,长是20cm,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5、一块宽是8米的空地,面积是96平方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说课稿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说课稿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本着以学生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合作探究为主线,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音像效果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并充分给予学生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展开“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探究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操作、概括的能力,努力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P97、98)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观察与实验,自主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今后学习科学知识打好基础。 4、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关键是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三、说教法和学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解决关键,本节课采用网页型课件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氛围,使学生从探究中自主感知、体验长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促进知识的迁移。 1、充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前提。西谚说:“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虽然教师可以通过纪律或训斥的方式把学生“拴”在教室里,你却无法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因此,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来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借助多媒体分析事物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和完整的概念。 在教学中,许多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事物,或者对学生来说是高度抽象的知识,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显示出来,将复杂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用动画动态展示了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马上就猜想出长方形的面积的变化可能和它的长和宽有关。 3、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三年级《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

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 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案例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案例分析 教学评析: 成功之处: 一、教师对于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发现环节,按照创设问题情境——猜想——观察、 发现——实验、验证的程序进行设计,体现了新课标教材的编写意图,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前两个过程,有利于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面积公 式。 二、突出学生的学,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大胆猜想,动手摆长方形(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和表达陈述等活动,有利于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主动 地学习数学。 不足之处: (一)、问题情境应是真实的,最好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学生有经验的,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发现兴趣的。可以将“比较两块长方形草坪面积大小”改造为能够调动探究欲望,易于操作、 想象的生活情境。 比较几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方法很多。如,采用目测法,叠合对比法,含相同面积单位数多少比较法,拆分拼合比较法等。教师可以在问题情境之后,安排学生分组探索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因为不同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其适用的场合。同时,这样的教学会增强趣味性,也具有丰富的数学内涵。“有用、有趣”才会“有效”。 (二)、“观察下列图形,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什么关系?(投影打出,三幅图都是长方形,都被分割成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分别标出6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20平方厘米)”的设计有待改进,如果将6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20平方厘米不在图形下标出,让学生观察图形,用自己的方法计算面积,教学的效益会更大些。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1.一个一个小方格的数;2.一排一排的数,几排相加;3.用长厘米数乘宽厘米数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优质课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城县赵河镇第一中心小学杨文有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方城县赵河镇第一中心小学杨文有 设计理念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7—88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例2、例3。 二、学习目标: ⑴、认知目标: ①、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⑵、情感目标: 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三、学习重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四、学习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五、教学设计 (一)、复习感知、沟通知识(估一估、想一想、摆一摆、) ①学生估计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面积大约有多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77、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 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 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研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自觉地改进测量方法,形成新的 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教学准备: 课件、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若干、长方形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我们刚刚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复习导入 概括起来我们知道了两件事:什么是面积和面积单位;知道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研究 这张方形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估一估。考考你的眼力,估一估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卡片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3)就用你们刚才想到的方法看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积? (二)展示、交流方法

1.交流。 (1)它的面积是多少? (2)谁估计得比较接近? (3)你用的什么测量方法? 2.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1)沿长摆了几个?有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 (2)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3=12)这里的4表示什么? 3呢?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3)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这是一种方法,谁和他的方法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卡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面积,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把 所有的面积单位都数上,才是卡片的面积。] 3.展示交流“半铺”情况:沿长一行,沿宽一列。 (1)探究方法:这是沿长摆几个,沿宽摆几个? (2)能想象出铺满是多少个面积单位吗? (3)课件演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4)这种方法不用全摆满,通过想就知道全部铺满以后有多少面积单位了。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全铺麻烦,到铺一部分,只摆一行一列,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 4.运用半铺方法测量长方形面积。 (1)用这个方法,比比谁能很快地求出这个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2)面积是多少?(课件展示:沿长……沿宽……一共是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卡片的面积,促学生深入思考,再次丰富学生间接测量经验,优化方 法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探究更简便的方法——间接测量方法。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微课设计21

“国培计划(2018)”孔国乡中心学校《长方形、正方面积的计算》 微课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获得从度量到计算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2、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意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在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法:自主互助 教具:多媒体,小正方形,长方形纸板 过程: 二、体验互动 拿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请我们用摆一摆,分一分的方法,用面积单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度量一下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吧! 预设1:我是将面积单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铺满这个长方形,

一个一个数出有15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预设2:我只是在长边和宽边摆出面积单位,用5×3=15算出面积是15平方厘米。 那你能说一说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5表示什么么? 预设:5表示每行摆5个,3表示摆了这样的3行,15表示一共有15个面积单位,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生边说师边板书每行摆个数行数面积单位个数 5 × 3 = 15 长×宽= 面积 大家看5在这个长方形中是什么(长),3在这个长方形中是什么(宽)(边说边板书)所以猜想长×宽=面积 一、验证长方形面积公式 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长方形,大家用你手中的面积单位去拼一拼吧,并和小组同学说一说我们拼的长方形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再数一数面积是多少,并记录,开始吧! 各小组汇报,师填表。 同学们观察大屏幕上的表格,你发现长、宽和面积之间的关系了么?(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做一做66页(3)先量再算面积 出示正方形,同学们自主探索正方形面积公式(小组交流) 汇报:我认为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第52—53页 二、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第52—53页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状况: A类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有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主动探究的意识较强,通过学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掌握多种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小组活动中起领导和组织的作用。 B类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理解能力,但需要通过一定的提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强,但其中有一部分也能积极思考并参与发言。 C类学生:课堂学习中注意力很难集中,主动探究学习意识十分薄弱,课堂参与意识不高,学习的行为习惯差,需要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个别辅导下习得一点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天真活泼,有较强的求知欲,他们喜欢在情景和游戏中学习,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判断等活动经验,还具有了简单的推理和表达能力。但由于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的制约,学生的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3、个别化教学对象: 本节课个别化教学对象是:顾文龙、顾薪宇、施欣芸等几位学生平时怕发言学习不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施黄霞、李多曼、黄峥等几位是学有余力的学生,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 四、学习目标: 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4、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理念。 五、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六、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 多媒体课件、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儿童网站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 二、说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归纳、推理、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三、说重、难点 1、重点是使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四、说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学和操作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2、创设操作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3、运用电脑辅助教学和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以便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的谈话来导入课题。使学生明白要学什么,知道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让学生在回忆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得出时,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以下的方式进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使学生利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正确进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长方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根据操作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有条件地使用多媒体演示推导过程),“每排个数”,“排数”,“(个数)面积”的三张硬纸卡片,复习3和例题的长方形模型. 1号学具(长4厘米,宽3厘米),2号学具(长5厘米,宽3厘米),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一)提问:什么叫做面积? (二)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一平方厘米和一平方分米. (三)请同学们拿出1号长方形学具,谁能猜一猜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下(教师把放大的长方形模型贴到黑板上.) 教师:你是怎样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贴出“每排的个数”,“排数”,“面积”的卡片. 引导学生明确每排摆4个,摆了3排,面积是12平方厘米.教师板书“4、3、12”.并引导学生“面积数”即“个数”,在“面积”前出示“个数”.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若比较大的长方形,如:长方形游泳池或一块长方形林地,要想知道它们的占地面积,能用这种方法吗?那么,有没有简便的用数学知识来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授 1.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2号学具,请用直尺测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引导学生操作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到孙老师讲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基本知识以及面积和面积单位。 孙老师的这节课精彩纷呈,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重复又有变化 在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过程中,孙老师设计了多次操作的机会,加深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印象,获得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实际经验。设计的多次操作机会重复又有变化,可谓用心良苦。从刚开始的小正方形格子迁移操作,让学生直观数出面积的多少。接着用小正方形的分摆,得出面积的多少。再到只出示长度刻度的长方形,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最让我欣赏的,通过课件演示由长方形转变成正方形的过程,让学生在这演示的过程理解了正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是一样的原理。学生通过这个过程思维从“直观——半直观——半抽象——抽象”得到了升华,真正理解到了长方形面积的公式。 (二)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 孙老师的这节课,后面练习比较多,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多而不杂,层次分明,训练的目的性明确。练习设计涵盖四个层次,首先是基础练习,让学生通过使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第二个层次是应用练习,让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容于”实际,培养学生从应用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第三个层次是综合练习,这个练习首先要转化,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最后一个层次是拔高练习,孙老师设计了一道题目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摆一个面积为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孙老师的课精彩纷呈,还有很多教学的细节值得我好好学习!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让他们经历动手实践探索新知识。”“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设计关注的重点。”这是我今天这堂说课----《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面积中第五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发展学生的图形及空间能力。 本课教材首先安排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材接着安排学生依据正方形的特征,运用知识迁移直接探索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二)说学情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活动不能简单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主要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索、交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能区分面积和周长。 2、技能目标: 经历面积公式的推导,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实验——发现——验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事物间相互迁移类推的唯物主义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 教学重点:掌握公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教学关键:借助学具操作,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我主要运用“情景创设法”,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测试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和(),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2.一个正方形,边长是20厘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3.长方形的长是12米,宽是长的一半,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面积是( )。 4.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 5.用合适的单位填空: 小红家的楼房面积大约是123()一张课桌高6()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一枚5角硬币面积大约15( ) 操场的面积约是3600()一扇门的面积约是2()6.3平方米=()平方分米900平方分米=()平方米400厘米=()米 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0分米=()厘米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7平方米=()平方厘米6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12米=()分米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 2.8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 3.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相等.( ) 4.边长是1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 5.一个角的面积是8平方分米。() 6.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 ) 7.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 ) 三、选择题。 1.一块正方形水泥砖边长是5( ),面积是25( )。 A.厘米 B.平方厘米 2.8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 )。 A.84平方分米 B。 804平方厘米 3,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 )。 A.10 B.100 C.1000 4.—个长方形长增加2厘米,宽减少2厘米,它的面积( )。 A.不变 B.增加了 C.减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