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主要涉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章节。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画图、列举、猜想等,并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策略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彩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给学生讲述了一个关于小明买糖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了几个例题,并讲解了如何运用画图、列举、猜想等策略来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我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进行了即时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板书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画图、列举、猜想,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把解答过程和答案写在练习本上。
答案:(1)小明买糖问题:小明买了3元钱的糖,每块糖3角钱,他买了多少块糖?解答:3元=30角,30角÷3角=10块糖(2)小华有20个橙子,他想把它们分成4份,每份有多少个橙子?解答:20个橙子÷4份=5个橙子/份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认为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
对于拓展延伸,我建议学生们可以多阅读一些数学故事书籍,了解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些数学竞赛或者数学俱乐部,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一、教学内容及目标1.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包括:•理解问题•寻找问题的关键信息•寻找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利用已知条件推断未知条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正确运用这些策略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情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过程2.1 活动设计•热身活动:设立小组竞赛,要求同学在5分钟内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一个难题,并由组长代表组别报告方法;•引入新知:教师简单介绍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供同学们讨论;•感性认识:同学们针对具体问题,分组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演示;•理性总结:教师总结同学们所运用的策略,引导同学深入认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练习活动:教师出示一些例题,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并互相检查;•课堂小结:教师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同学们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2 活动流程•打好基础,培养同学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具体问题中引入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利用小组竞赛、同学讨论和教师引导等方式共同探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合作沟通意识;•在课堂中不断总结经验,使同学们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们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培养合作沟通意识。
3.2 教学难点•需要帮助同学们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课堂表现:对同学们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演示评价:对同学们的解决问题演示进行评价;•练习评价:对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对同学们答题和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4.2 评价标准•课堂表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能够回答、提问。
•演示评价:演示方式准确、逻辑清晰、深入浅出、注意互动。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自主探究(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5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2)小华有10个苹果,小明有8个苹果,小刚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拥有多少个苹果?(3)小明的年龄是小红的2倍,小红比小明小3岁,求小明和小红的年龄。
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可以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尝试解决问题。
3.合作交流(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们运用了哪些策略?(2)这些策略在解决问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如何将所学策略应用到其他实际问题中?(1)画图表示:将问题用图形表示,直观地看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2)列表表示:将问题中的信息整理成表格,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3)列式计算:运用数学公式、法则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4)转换问题:将问题转换为已知的数学问题,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5)逻辑推理:通过逻辑推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实践应用(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求正方形的面积。
(2)小王买了3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25元,他一共花费了多少元?(3)小丽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小强比小丽小4岁,求小强和小丽的年龄。
学生完成后,相互检查,教师点评。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
(2)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优秀6篇】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优秀6篇】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学习的是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例题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发展解题策略。
解题的关键就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的替换活动,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
教学的任务是把学生潜在的、无意识的方法唤醒,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和学生前面的学习表现而做出的。
?学生是合肥市区六年级的学生。
?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二、能力目标:使学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去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和选择相应的解题策略。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习方式教学策略一、复习引新。
1、提问: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画图、列举还原)、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知识。
组织学生回忆旧知、交流、汇报。
以旧引新复习引新二、探究新知(一)用替换策略解决倍数关系问题1、出示例题(图文结合)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可以倒满。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2、理解题意(1)你从题中获得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回答完成板书:小杯6个小杯的容量720 ml是大杯的1/3,大杯1个你认为哪个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它们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说?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现在根据已知的条件能直接求出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不能!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我们可以: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或是把3个小杯换成1个大杯3、自主探索,研究替换策略同学们想到了两种方法来解决,下面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1)先画出换杯子示意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活动,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2.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小组合作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探索策略(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深化理解(1)教师出示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策略。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2)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课后作业(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策略的掌握程度。
3. 总结性评价:学期末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与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定义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总结问题解决的步骤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制定策略的能力;(2)运用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清晰地表达和展示问题解决的过程;(3)培养学生反思和评估问题解决效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精神;(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相互支持的意识;(3)培养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内容:1. 问题解决的定义和重要性(1)介绍问题解决的含义;(2)分析问题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强调问题解决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 问题解决的步骤和技巧(1)引导学生了解问题解决的常见步骤;(2)教授问题解决的基本技巧;(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问题;(2)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的意义。
2. 新课导入:(1)介绍问题解决的定义和重要性;(2)讲解问题解决的步骤和技巧。
3. 案例分析:(1)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2)让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4. 小组分享:(1)各小组代表分享问题解决策略;(2)全班同学共同评价和讨论,优化策略。
5. 实践环节:(1)让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总结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心得。
6.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问题解决的步骤和技巧;(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的表现,包括问题分析的准确性和制定策略的合理性;3. 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问题解决的效果,以及总结和反思的质量。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9篇解决问题的策略 1教学内容:五上第63~64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一一列举,并进行分析教学准备:小棒、表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体验列举1、课前游戏:飞镖激趣请几个精神饱满的同学上来玩飞镖游戏。
投中内圈10环,中圈8环,外圈6环。
比一比谁最厉害?师:如果全班每人投一次,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的情况?你能一一列举出来吗?打印:板书:一一列举2、揭示课题:师:一一列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今天我们学习这种策略解决新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二、自主探究,运用列举(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1、引发列举需要。
出示例题:(小黑板出示)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1)创设情景:师: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生: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的长方形周长就是18米。
师:围的时候要考虑什么?生:长方形的长和宽。
(2)猜猜看会有几种围法。
(3)动手操作:师:以两人小组为单位用小棒摆一摆,并记录你摆的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①汇报交流:生1:长8,宽1米。
生2:长5,宽4米。
……②师:如果是180根栅栏用小棒摆又会怎么样?生1:用小棒摆有点烦。
生2:答案可能有重复和遗漏(板书:重复、遗漏)师:那么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2、运用填表列举(1) 出示表格:师:用表格列举长和宽的和会怎样?生:长和宽的和一定是9米。
(打印表格每人一张)(2)师:一共列举出多少种围法?师:比较学生两种围法(有顺序和无顺序)哪种好? 板书:有序师:用表格列举与摆小棒相比有什么好处?生:不重复,不遗漏。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单元共有四个章节,分别为:1.表格与图像解谜2.图形模式的分析3.必备的画图技能4.布尔代数初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表格、图像、图形等角度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应用数学策略解决现实问题。
二、教学目标1.理解表格和图像的基本特性;2.锻炼分析图形图案的能力;3.掌握必备的画图技能;4.了解布尔代数基本概念。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第一章节表格与图像解谜1.学习内容:理解表格和图像的基本特性。
2.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不同的表格和图像。
3.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分析一组数据表格并让学生讨论其特点;•以餐馆销售数据为例,让学生归纳总结如何分析数据;•通过多组图像的比较,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和分析信息。
2. 第二章节图形模式的分析1.学习内容:锻炼分析图形图案的能力。
2.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类、总结不同的图形。
3.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本章节的学习内容;•通过展示多组不同类型的图形,让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和总结;•锻炼学生解决形式相同的不同难度题目的能力和策略。
3. 第三章节必备的画图技能1.学习内容:掌握必备的画图技能。
2.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真实场景下的画图技巧。
3.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本章节的学习内容;•以画比例图为例,让学生学习如何确定比例尺、缩放图形;•通过多组场景让学生实践绘制各种图形。
4. 第四章节布尔代数初步1.学习内容:了解布尔代数基本概念。
2.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真实场景引导学生学习布尔代数知识。
3.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本章节的学习内容;•通过灵活的文字与图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布尔代数的基础概念和应用范围;•通过实际场景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使用布尔代数进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案1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陈老师来自卓洋中心小学,以后欢迎大家来我们学校作客,你们知道星期天我是怎么来的吗?请你们猜一猜。
对,陈老师到古田,可以用乘客车、乘出租车、骑摩托车等不同方式,这些都是解决陈老师到古田这个问题的策略。
(板书:策略)请你们说一说,那天我来这里采取怎样的策略比较好?为什么?师小结: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策略。
(评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四年级才编入教材,创设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与今天知识有关,易于学生,从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
学生的配合与支持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较高。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刚才我们已经明白了什么是“策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1)创设情境,理解题意。
今天,小华、小明、小军起到商店里买东西,(放幻灯片)你们认真观察,从中能获取多少信息?注意引导出买的是同一种笔记本,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自主探索,探究策略。
A、同学们真不错,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
现在我们就先来研究其中的一个问题:(张贴:小华用了多小元?)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住处都要用到呢?该选择哪些信息呢?请你们用一种合理的方法把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信息整理出来。
请学生自己拿出本子,可以画图、画线段等方法把数据整理下来,再请学生的自己的做法与小组的民学交流,把小组的整理过程派一个代表展示出来。
学生尝试整理,师巡视。
B、谁愿意把你小组整理相关信息的方法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指名学生上实物展示台,并介绍采用什么方法。
C、大家表现真不错,能够用这么多的办法来整理相关信息,现在我来考考你们,你们能把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信息试着整理在这张表格里吗?(拿出事先发给学生的信封)小华?元D、谁能把整理的表格展示给大家看一下?指名展示。
《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3篇)
《解决问题》教案(精选13篇)《解决问题》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同学经受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全部答案。
2.使同学在对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沟通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进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同学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阅历,增加解决问题的信念。
教学预备:教学光盘,牙签,表格,飞镖和靶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在四班级我们曾经两次学到过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策略”是什么意思吗?(指名答:方法)那么你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策略吗?(画图,列表)引入课题:今日我们就连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上课题)二.教学例1师:看看今日都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
屏幕出示例题及其场景图,自主读题。
师:题目给我们供应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做什么事情?(指名回答)师: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师:你们觉得王大叔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拿出你们手上的牙签,每根牙签代替一根1米长的栅栏,动手来围围看。
(同桌合作摆牙签,老师巡察)指名说说他们围成了几种不同的长方形。
估量同学可能有的结果:1种,2种,3种……(记录同学汇报的结果)师:毕竟王大叔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了?老师现在也不知道,不过通过接下来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了。
师:如何能一个不落的将全部的围法都找出来了?你们觉得可以从几开头考虑?(指名回答)生:可以从宽是1米开头考虑,先用18÷2=9,然后把9分下来,长8宽1;长7宽2(板书同学说的内容)师:你们觉得接下来会是多少?(同学齐答:长6宽3,长5宽4)(可能有同学会连续说长4宽5,让同学自己去想要不要长4宽5,让同学明白一般状况长都大于宽,长4宽5实际上就是长5宽4。
)拿出课前预备的表(教材P63)师:你能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一一的列举到表上去?动手做做看。
(板书:一一列举)集体订正列表,各拿一份按挨次列举的和没有按挨次列举的表在实物展现台上让同学去比较,使他们明确列举时要根据肯定的挨次。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概念,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定义与分类2. 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3. 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问题的解决过程。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策略。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手段1. 课件演示:通过课件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直观性。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线上教学平台: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拓展学习资源。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2. 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二、案例分析1. 呈现案例:展示一个具体的问题案例。
2. 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特点,找出关键信息。
3. 探讨策略: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讨论。
三、解决问题1.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2. 交流分享:引导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心得。
2. 自我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优点与不足。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如分析问题、合作交流等。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最终效果,如问题解决的正确性、效率等。
二、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一、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课件内容包括问题的定义、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等。
2. 案例素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案例,用于教学实践。
二、拓展学习1. 线上学习平台:提供线上学习资源,如相关文章、视频等。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假设、转化等。
2、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策略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并理解策略的本质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如“学校组织春游,需要安排车辆。
已知每辆车可以坐 45 人,一共有 200 名学生,需要多少辆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讲授新课1、画图策略(1)出示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如“一个长方形花园,长8 米,宽 5 米。
在花园的四周修建一条宽 1 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
”(2)引导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画出长方形花园以及四周的小路,通过图形直观地看出小路的面积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3)总结画图策略的优点: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
2、列表策略(1)给出一个包含多个条件和问题的情境,如“商店里有三种水果,苹果每斤 5 元,香蕉每斤 3 元,橙子每斤 8 元。
小明买了 2 斤苹果,3 斤香蕉,1 斤橙子,一共花了多少钱?”(2)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将水果的种类、单价、购买的数量以及总价一一列出。
(3)强调列表策略的作用:可以使杂乱的信息变得有条理,方便我们分析和计算。
3、假设策略(1)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鸡兔同笼,共有 20 个头,54 条腿,鸡和兔各有多少只?”(2)引导学生运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先假设全部是鸡,算出腿的数量,与实际腿的数量进行比较,再进行调整。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10篇)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10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 1一、教学目标:1、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课件出示: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了27元,小军买了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多少元?(1)将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小明3本27元小军5本元(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算出一本故事书多少元,再计算出5本故事书多少元。
(3)学生独立解答。
一本故事书:27÷3=9(元)五本故事书:9×5=45(元)2、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采用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师:通过列表的策略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让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浅显。
除了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题1。
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2、交流解题策略。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
2.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题能力。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培养解题思维。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那么你们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2.策略一:画图师:请大家看这个题目,小华有10个苹果,他每天吃2个,几天能吃完?生1:5天能吃完。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我用10除以2,得5。
师:很好!如果我们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这个问题,会怎么做呢?生2:我们可以画10个苹果,每天吃掉2个,直到吃完。
(1)小明有18个球,他每天玩3个,几天能玩完?(2)小红买了12个铅笔,她每天用2个,几天能用完?3.策略二:列表物品|数量|单价(元)|总价(元)-苹果|5|2|香蕉|3|3|葡萄|2|4|师:请大家帮小红算一下,她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生3:我可以把每种水果的总价算出来,然后相加。
物品|数量|单价(元)|总价(元)-铅笔|10|1|橡皮|5|0.5|作业本|3|3|求小刚一共花了多少钱?物品|数量|单价(元)|总价(元)-书包|1|50|文具盒|2|10|笔袋|3|5|求小王一共花了多少钱?4.策略三:猜想与尝试师:有时候,我们遇到的问题可能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这时我们可以尝试猜想。
请大家看这个题目,小华有20个球,他想把这些球分给几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个球,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相同数量的球?生4:我可以先猜一下,然后把20个球分给几个同学,看能不能平均分配。
(1)小王有18个糖果,他想把这些糖果分给几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个糖果,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相同数量的糖果?(2)小芳有24个饼干,她想把这些饼干分给几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个饼干,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相同数量的饼干?物品|数量|单价(元)|总价(元)-饼干|10|2|面包|5|3|牛奶|3|4|求小红的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三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常见策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策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问题解决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常见问题解决策略:列举法、画图法、分类法、比较法、逆向思维法等。
(3)实际案例分析:结合教材实例,让学生了解各种策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策略的选择与应用: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选择哪种策略来解决。比如,在遇到一些开放式问题时,学生可能不清楚是应该使用画图法还是逆向思维法。
-解决方案的优化:在制定解决方案后,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进一步优化方案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在使用列举法时,如何避免重复和遗漏是一个需要指导的难点。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他们的反应来看,我发现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也有吸引力。大家在案例分析环节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积极思考如何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选择策略时仍显得有些迷茫,这说明我们在策略选择和运用方面的讲解还需要加强。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简案】
一、教案概述【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简案】【适用年级】:五年级【学科领域】: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问题解决的策略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 讲解:介绍问题解决的策略,如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尝试解决、评估结果等。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问题,运用所学策略进行解决。
【第二课时】: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1. 导入:通过一个逻辑推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2. 讲解:介绍逻辑推理的方法和步骤,如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逻辑推理问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解决。
【第三课时】: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2. 讲解:介绍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步骤,如定义变量、建立方程等。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问题,运用所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第四课时】:数据分析与问题解决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据分析解决问题。
2. 讲解:介绍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如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等。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数据分析问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解决。
【第五课时】:问题解决的策略综合应用1. 导入:通过一个综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2. 讲解:介绍综合应用问题解决的策略,如结合逻辑推理、数学模型、数据分析等。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问题,运用所学多种策略进行解决。
三、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分组讨论,观察学生对问题解决策略的理解和运用情况,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策略与问题解决【第六课时】:教学策略与问题解决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教学策略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与反思
一、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与反思二、章节概述:1. 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
2. 策略选择:根据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3. 逐步求解:按照策略,逐步解决问题,并检查每一步的结果。
4. 反思总结: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三、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
2. 培养学生选择合适解题策略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逐步求解问题,并检查每一步的结果。
4. 培养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问题的本质,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逐步求解问题。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提高解题能力。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等教学辅段。
一、理解问题1.1 问题分析: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
1.2 案例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
二、策略选择2.1 解题策略:介绍常用的解题策略,如画图、列举、猜想等。
2.2 策略应用: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并解释选择的原因。
三、逐步求解3.1 解题步骤:引导学生按照选定的策略,逐步解决问题。
3.2 结果检查:让学生检查每一步的结果,确保解题过程的正确性。
四、反思总结4.1 解题反思: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解题经验。
4.2 经验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经验,相互学习,提高解题能力。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5.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指导。
六、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6.1 案例介绍:提供一个新的问题解决案例,让学生应用之前学到的策略进行解决。
6.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尝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优秀4篇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4篇《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解决问题的策略篇一“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过程一、动画引入,感受“策略”1.谈话: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播放动画《曹冲称象》的故事,播放至曹操质疑“大象有多重呢”)大象有多重?称大象,没有那么大的秤!又不能杀掉大象。
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曹冲究竟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策略?(板书:策略)2. 小结:曹冲想到把大象转化成同样重量的石头,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体重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运用很多策略。
(板书:解决问题)二、解决问题,初步体验“策略”1. 学会列表。
谈话:我校同学开展了“快乐读书”的活动,为了及时记下读书心得,大家到文具店购买笔记本。
(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引导:老师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整理信息的方法。
出示表格:可以先把题目中小明买笔记本的信息填在表格第一行,第二行填谁的信息?(小华)“5本”填在哪里?“多少元”填在哪里?完成下列表格:你觉得列表整理信息有什么好处?(清楚、简洁)小明3本18元小华5本元2. 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
小组讨论:求小华买5本用去多少元,可以怎样想?怎样才能求出1本笔记本的价钱?提问: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练习本上列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苏州平江实验学校浦莹露【文本解读】从题目中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先找出与这个问题直接相关的两个条件;再把上述条件中的未知项作为新的问题,并继续寻找与它直接相关的另外两个条件。
像这样逐步推理,直到所需的条件都能从题目中找到为止的方法,就是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解答一些“求剩余”“求两数之和”以及“求两数之差”等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实践并体验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掌握这一策略的基本特点和运用过程。
【学情分析】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并不是只为了解决几道题目,更多的是要利用这个知识点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也就是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年级的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有较好的获得数学信息的能力,学习主动性较强,而且在数学学校中已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发散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欠缺。
如何从一道实际问题中分析问题并找寻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阶段孩子必须掌握的数学方法。
【设计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主动尝试从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从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景引入,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可以分析出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相符,也能体现从问题出发分析和思考的基本策略的特点。
通过逐步引导让学生完整经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回顾反思这几个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体会从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的过程。
之后通过各种富有变化的问题,锻炼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策略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依据问题筛选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问题反思的过程,了解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用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的策略寻找解题方法,并正确解答。
2.学生初步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和问题的联系,体会从问题想起寻找条件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手段】1、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2、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谈话: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过商店购物吗?出示商场购物情境图,提问:如果你有100元,这些商品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元?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启发引导。
【设计意图】从生活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多的亲切感,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乐趣和求知欲望,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⑴小明和爸爸打算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商店里有些什么。
(出示例1情境图)引导观察:运动服饰商店里的商品有哪几类?每类有几种?价格各是多少?(明确:有两种运动服,标价分别为每套130元,每套148元;有两种运动鞋,标价分别为每双85元,每双108元两种;有两种帽子,标价分别为每顶16元,每顶24元。
)提问:小明和爸爸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能花多少元?学生计算,并说出多种可能,教师相应板书。
明确: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因为选择不同,有多种选法。
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⑵提问:如果小明和爸爸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启发:你怎样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小结:要使剩下的钱最多,就要选择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
【设计意图】由情境图引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观察弄清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商品有几类,每类有几种,每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既与日常购物中的经验相符,也能为接下来准确理解问题做好铺垫。
接着着重让学生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这句话,不仅有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能使接下来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考显得更加自然。
2、师:现在咱们已经读清题目了,要知道剩下的钱有多少元,就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带来的钱和用去的钱)师: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会用数量关系来表示一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①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
②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
(板书: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①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②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设计意图】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是看问题想数量之间的练习,找出需要先求什么问题,根据问题确定需要先求什么,故而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引导看数量关系式说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初步感受从问题想起的思考过程。
之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可以进一步感受从问题开始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既有利于获得从问题想起策略的体验,也有利于培养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三、类比应用1、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你怎样理解“最少找回多少元”?2、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学生汇报交流:①最少找回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最多用去的钱,可以先算最多用去多少元。
②求最少找回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高的帽子一共要用多少元。
3、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最多用去多少元?24×3=72(元)最少找回多少元?100—72=28(元)【设计意图】学生类比上面“最多剩下多少元”的解题过程,自主探讨“最少找回多少元”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利于学生在形成解题思路的同时体会蕴含其中的策略,加深对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理解。
四、启发反思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我们是从哪里想起的?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我们要在读题后要弄清题目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
指出:像这样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考,也是一种常用的解题策略。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应用。
【设计意图】策略是隐含在具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类似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过程进行比较,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感受策略应用的特点。
而且也使本节课学习的策略得到进一步明确,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五、拓展应用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出示问题(1),引导分析:从“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想到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桃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多的棵树)追问:有了这样的数量关系,要求这个问题,还缺什么条件?(已知桃树的棵树,梨树只告诉我们有3行,缺少的条件是梨树每行有多少棵)(2)学生独立分析问题(2),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再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教师强调,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观察表格,并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启发。
提示: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即可求得足球组的人数。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
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数量关系。
师提示:这两道题都要先算四个茶杯的总价。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讨论:这块正方形场地是由几种地砖铺成的?要求白地砖的块数,先要算什么?明确:白地砖的块数=地砖总块数-花地砖的块数,而花地砖的块数题目中并没有给出,所以先要算出花地转的块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练习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从问题出发和解决问题这一策略的主要特点,有利于学生再次感受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考的基本方法。
虽然每道题的形式不同,所给的情景也不相同,但解决过程中分析和思考的方法却是一致的,这有利于学生不断丰富对策略的体验,增强运用策略的意识。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①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②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教学思考】与从条件出发思考一样,从问题出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因而体验并掌握这一策略,对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开始结合运动服饰商店这一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思考、探索、推理等活动感悟从问题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
这样的场景是学生熟悉的,比较容易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能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提供支持。
同时,问题本身所蕴含的信息也足以启发学生主动尝试从问题出发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从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的基本过程:先找出与所求问题直接相关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是否已知来确定下一步的思考方向,最终在所求问题和已知条件之间建立起相应的练习。
反复体验“从问题想起”的推理思路,初步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感悟策略的价值,师生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掌握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的指导作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