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愈《中国佛教史》(3)

合集下载

从佛经翻译史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从佛经翻译史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对佛经译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译文,不但要求准确,而且要求具有可读性,早期那些笨 拙的直译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 要。而这些不断提高的要求和需求,为佛经翻译史上意译 派产生创造了契机。意译派的代表人物支谦,主张不死扣 原文,改“胡音”为“汉意”,注重译作的词藻文雅,在文字质 量上确实提高了,但却产生另一个偏向,就是删削较多,文 简而不能尽表原意。”于是竺法护依自已的优势(曾游历西 域诸国且会 36 种语言) 出来纠正这种过于自由的意译倾 向。竺法护“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提倡存真偏质,反对随
纵观我国佛经翻译史,可以清楚地看出,翻译理论从 最初的“案本”,“重质朴,轻文采”到玄奘的“求真”和“喻 俗”,以及后来的“文”“质”交融,呈波浪式发展和螺旋形的 上升趋势,一步步发展,一步步成熟,构成了我国早期的翻 译理论。这些理论与后来的“善译”,和严复著名的“信、达、
雅”,“直译、意译”,“信、达、切”以及鲁迅等人的“忠实、通 顺、美”和揉合其它多种因素,从而形成的一种最高的翻译 境界的“神韵”、 “神似”、“化境”,发展到当前,“忠实、通顺” 成为我国译界普遍认为比较恰切的标准。还有金堤等翻译 理论家,通过合理吸收国外翻译理论家的经验,而逐渐形 成的“等效”、“等值”等理论,在精神实质上都是一脉相成 的。从这一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翻译理论大致是 沿着这样一条轨迹发展的:翻译理论的发展完全是一个不 断深化、逐步完善、逐渐提高的过程。从最初一丝不苟、简 单模仿原文句法的“质”(直译),一步一步发展成为允许在 句法上有一定自由灵活的“信”(意译),最后又在“信”的基 础上,演变成充满创造精神的“化”。
从佛经翻译史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高晨霞
(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山西 忻州 034000)

佛教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2

佛教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2

佛教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2011级13班学生曾文彬指导老师文航生[摘要] 两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

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注重对儒、道的吸摄,既经历过兴盛,也遭受过严重的打击 ,同时佛教的传播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佛教传播中国化儒教道教吸摄冲突影响Abstract:Han Buddhism into China. Buddhism in China of the process, focusing on Confucianism, Taoism suction intake, both experienced flourished, also suffered a serious blow, while the spread of Buddhism in all aspects of Chinese society had a profound impactKeywords Buddhism Spread In China Confucianism Taoism Suction intake Conflict Affect前言佛教因为不排斥低等种姓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懂,讲道深入简出、对信徒既不要求花费大量的金钱从事祭祀,又不要求从事折磨自己的苦行,因而能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一个新教派。

到释迦牟尼去世后的一、二个世纪,佛教不但在次大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也传播于南亚次大陆以外的广大地区,以后又逐渐传入中国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一、佛教文化的传入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佛教,它既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又是对印度佛教的发展。

佛教在传入中国内地之前,它已在西域地区广泛流传。

自汉武帝时期开辟对西域的交通后,西域各国对中国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十分频繁,从而为印度佛教的传入准备了条件。

但是佛教传入内地的准确时间,至今说法不一。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张骞出使西域时,自大月氏那儿“始闻浮屠之教”。

中国历史文选上5

中国历史文选上5

十三、《晋书》重点:选文的翻译,重点词汇的掌握。

难点:胼文的特点以及胼文的翻译。

解题:《晋书》是记载晋代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

唐朝以前的正史,虽然大多由史官撰成,但绝大多数成于一人之子,作者的史学观点贯穿到全书。

从唐朝官府修撰《晋书》、五代史起,绝大部分正史几乎都是由封建王朝设立史馆,任命宰相检修,遴选许多史官担任篡修官,集体分工编篡而成。

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撰写了《宣帝纪》、《武帝纪》和陆机、王羲之的传论,所以题名“御撰”。

唐代贞观20年(646),唐太宗下达了《修晋书诏》,“令修国史所更撰《晋书》”。

诏书对《史记》、《汉书》以下以至“五代史”历代正史,但是对唐朝以前的晋史都不满意。

两晋南朝时期出现了26种晋史,到了唐朝初年还存有18种。

这些书,只有一、二种兼具两晋历史,大多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晋史。

《修晋书诏》批评它们“烦而寡要”、“劳而少功”,或者“滋味同于画饼”、“略记帝王”,所以下令重新修撰《晋史》。

重新修撰《晋史》以房玄龄、褚遂良为监修,参与撰述的有许敬宗、令狐德棻、敬播、李淳风、李延寿等21人。

其中令狐德棻为首,他和敬播在制订《晋书》的体例上起了重要作用。

《晋书》的重修以臧荣绪的《晋书》为蓝本,参酌其它众多的晋史以及晋人的文集予以补充,重新修撰。

《晋书》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叙例、目录各1卷。

叙、目已经佚失,今存130卷。

《晋书》的记事,起于泰始元年(265),迄于元熙二年(420),包含西晋4帝、东晋ll帝一共156年的历史,并追叙了晋朝先世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在东汉末年和曹魏时期的活动,还包括了与东晋同时并存的北方十六国的历史。

《晋书》对于这样的纷繁的历史格局,能从容的表述出来,显示了当时史学家的组织力量和创造才能。

《晋书》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写出了两晋历史的全貌,弥补了以前史学著作的不足。

内容也很充实。

因此,《晋书》问世以后,其它的晋史都亡佚了。

《晋书》的另一成就就是还突出地表现了他对民族关系以及其它割据政权的历史的撰写。

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

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

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学术界历来存在争议,有影响的说法达十多种,如沙门赍经来化说,伊存口授《浮屠经》,霍得金人说,刘向见有佛经说,汉明帝时传入说等。

其中大多被否定了,但仍存三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认为佛教早在秦始皇时就已传入。

据《历代三宝记》卷一记载:始皇时,有诸沙门释利防等十八贤者,赍经来化。

始皇弗从,遂禁利防等。

夜有金刚丈六人来破狱出之。

始皇惊怖,稽首谢焉。

”又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五所记:“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43年),西域沙门室利防等十八人,赍佛经来化,帝以异其俗,囚之。

夜有丈六金神破户出之。

帝惊,稽首称谢,以厚礼遣出境。

这种说法一向被人们否定,一因这种记载源于《朱士行经录》,朱士行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汉族僧人,但这部书并非他本人所撰,而是伪作;二因西汉张謇未通西域之前,关隘重重,闭塞不通,印度大德无法进入中国传教。

其实,《朱士行经录》虽系伪作,但内容不一定作伪,这点是后人研究时必须区别开来的;而张謇通西域只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陆路),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国的丝绸就已运至印度等地,可见那时,已有海上丝绸之路了;再则,即使张謇未通西域之前,也有商人为了巨额利润冒险通关,而高僧大德为弘扬佛法舍命闯关,侥幸进入内地当不乏其人。

秦始皇在位时期(公元前246—公元前210),正是印度阿育王(约公元前272-公元前226在位)奉请大德四方出国、光大佛法的年代(公元前250—公元前240)。

对此,梁启超在《佛教之初输入》中认为:“秦始皇实与阿育王同时。

阿育王派遣宣教师二百五十六人于各地,其派在亚洲者,北至俄属土耳其斯坦,南至缅甸,仅有确证,且时中印海路交通似已开。

然则所遣高僧或有至中国者,其事非不可能。

”另据锡兰所传律藏典籍《善见律毗婆沙》(僧伽跋陀罗译)及藏传佛教觉囊派学者多罗那他著于1608年的《印度佛教史》所记,阿育王时也有大德前往中国弘法。

第二种说法,佛教在汉哀帝时传入。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佛教传入初期,人们把佛与黄老并饲,把佛教看做是中国流行的各种神仙方术的一种。

随着佛教的传播,有人认为佛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并没有根本对立,提出了儒释道一致的思想(如《牟子》)。

两晋及南北朝,佛教广泛地普及到社会,人们对佛教有了深入的了解,佛教势力日益扩大,佛教与封建统治阶级以及儒、道的关系也复杂起来,发生了一些矛盾和斗争。

儒释道三教围绕各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这些争论中,总的来说,儒释道三教一致、同流、合一的说法占主导地位。

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三教所依附的社会基础和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是相同或一致的。

南北朝期间诞生了许多讨论三教关系问题的著作,它们体现了三教的斗争,但根本上体现的三教融合的趋势。

一、《须弥四域经》和《清净法行经》两部宣传佛教优于儒、道二教的著作佛教传入我国后,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儒、道(先是道家)发生交涉和碰撞。

到晋代以后,佛教势力日盛,与儒、道(尤其是道)之间为争夺信徒和影响范围而导致斗争加剧。

它们各自为了提高地位,或制造假说把本教历史提前,或把对方教主说成是自己所奉教主的弟子。

下面以佛教的两本著作为例。

《须弥四域经》的经名最早见于隋法经等人编的《众经目录》卷二“众经伪妄”中。

北周道安在其《二教论·服法非老篇》中,为了说明孔、老是佛显化的形象(“权入六道”),引《须弥四域经》说:“宝应声菩萨,各日伏牺;宝吉祥菩萨名曰女娲。

”(《广弘明集》卷八)而在唐道绰《安乐集》卷下引证更加详细:“故《须弥四域经》云:天地初开之时,未有日月星辰,纵有天人来下,但用项光照用。

尔时人民多生苦恼,于是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羲、女娲是。

此二菩萨共相筹议,向第七梵天上取其七宝,来至此届,造日月星辰二十八宿,以照天下,定其四时春秋冬夏,时二菩萨共相谓言,所以月星辰二十八宿西行者,一切诸天人民尽共稽首阿弥陀佛。

”伏羲、女娲本来与佛教毫无关系,《须弥四域经》把伏羲、女娲说成是阿弥陀佛派的两个菩萨显化的,就把佛、菩萨置于中国圣人之上,借以抬高佛教的地位。

国内名牌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指定阅读书目

国内名牌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指定阅读书目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史》阅读书目武汉大学精品课程“中国哲学史”参考书目(李维武)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

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杨向奎著:《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陈来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

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出版。

严正著:《五经哲学及其文化学的阐释》,齐鲁书社2001年出版。

钱穆著:《先秦诸子系年》上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

郭沫若著:《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

郭齐勇、吴根友撰:《中华文化通志•诸子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

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萧萐父总主编、李德永本卷主编:《中国辩证法史稿》第1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

[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二编汉唐时期的哲学发展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卷一,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出版;《两汉思想史》卷二,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出版;《两汉思想史》卷三,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出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周桂钿著:《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汤用彤著:《魏晋玄学论稿》,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

汉代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以及引发的本土回应

汉代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以及引发的本土回应

汉代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以及引发的本土回应长期以来,中国的对外交通可谓是历久不衰,与周边很多国家或地区都建立了关系,无论是和平往来还是战争相对,双方在一定范围内仍然有着接触与交流,从而促使后来更进一步的交往。

中国与印度同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彼此有着很多互相交往的历史记载,都从各自的文明里吸收了不少值得借鉴和采用的东西,但其中的详情难以叙说,以下仅以佛教为例,探讨一下佛教是如何传入中国以及中国是怎样逐渐吸收它为己用的过程,希望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使大家对当时的中外交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

佛教自释迦牟尼创立后,开始传播于今天的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此后南到斯里兰卡、印度支那半岛,北到中亚细亚;随着中国与中亚各国经济和文化等的交流增多,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并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经历了近二千年的漫长岁月,在社会各阶层中曾起过广泛影响。

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在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文学等许多领域都增加了创作的素材;也推进了与邻国的文化交流,加深了和邻国的友谊与了解。

总之,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当然,上述的内容不是本文所要阐明的要点,因而只作一个简单的概括。

至于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的概况,下文就分几点进行论述。

一、佛教传入中国前的概况佛教的创始人是悉达多,族姓为乔达摩,相传为净饭王太子,生于迦毗罗卫,该地现在尼泊尔王国境内。

据《牟子理惑论》卷一第一章记载:或问曰:佛从何出生?宁有先祖及国邑不?皆何施行?状何类乎?牟子曰:富哉问也。

请以不敏,略说其要。

盖闻佛化之为状也,积累道德数千亿载,不可纪记。

然临得佛时,生于天竺。

假形白净王夫人昼寝,梦乘白象,身有六牙,欣然悦之,遂感而孕。

以四月八日从母右肋而生,坠地行七步,举右手曰:天上天下,靡有逾我者也。

时天地大动,宫中皆明。

其日王家青衣复产一儿,厩中白马亦乳白驹。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月日
五、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学分要求(标题均用小四、黑体)
硕士生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学位课(政治理论课、第一外语、方法论课程)、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及选修课程等不同课程群。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分不少于32学分,包括:学位公共课4门,共计9学分;学位基础课1门,3学分;学位专业课2门,共计6学分;选修课门数不少于7门,每门2学分,至少应达到14学分(其中限选课2门,4学分:一门为专业限选课,一门为相近专业拓展课,各2学分;本学科专业选修课至少达到10学分)。

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生必须完成两门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任继愈-著名哲学家

任继愈-著名哲学家

任继愈:著名哲学家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因病于2009年7月11日凌晨4时30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任继愈简介:1916年4月15日生,山东省平原县人。

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8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毕业。

1942年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北大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留北京大学任教,1956年晋升为教授。

1964—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筹建中国第一所宗教研究机构,并与北大联合培养宗教学本科生,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宗教学研究人才。

1987年至今,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兼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导师,中国社科基金宗教组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学术界的代表,王羲之艺术研究院学术顾问,当选为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著作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老手全译》等。

主编有《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中国哲学发展史》(七卷本,已出四卷)、《中国佛教史》(八卷本,已出三卷)、《中国道教史》、《宗教大词典》、《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一O六卷)等。

人物生平:任继愈的哲学观任继愈一直在研究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结果少考虑自己,多考虑群体成了他的人生格言和口头禅。

任继愈的哲学观近20年的中国学术界,人们为儒教是不是宗教的问题争论不休,而抛出这个绣球的人恰巧是现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正是由于他的儒教是宗教的观点才引起了这场长达20年的哲学大讨论。

有好调侃人士戏称:88岁的任继愈是国宝级人物,这句话里面既含有对他的敬意,也有对他性格中夹杂着可爱的一种尊称。

不少人羡慕他坐拥书城,饱读天下华章,他却说:我读的书再多,也比不上图书馆的书多。

对这位国学大师,一直心向往之,却无缘一见。

非典时期,记者小心翼翼地向他预约采访时,竟然出奇顺利,而采访的地点就在他工作单位国家图书馆馆长办公室,当时国家图书馆还处于闭馆状态,此后又前去骚扰数次,他每次都态度热情地接待,毫不嫌烦。

大学宗教学专业佛教方向学生书单

大学宗教学专业佛教方向学生书单

大学宗教学专业佛教方向学生书单〇、入门类(上研前必读)1 方立天、华方田:《中国佛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

2 李利安《白话金刚经》/《金刚经鉴赏》3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4 吕大吉《宗教学纲要》5 杨曾文《佛教文化面面观》6《道教文化面面观》7 刘增慧《道家文化面面观》8《基督教文化面面观》9《伊斯兰教文化面面观》10《儒家文化面面观》11《中国思想史》12《世界文化史》一、基础类(硕士必读)(除原典外共24本)(一)佛教历史和思想杜继文《佛教史》方立天《佛教哲学》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魏道儒《佛教史话》(二)宗教学理论张志刚《宗教学是什么》缪勒《宗教学导论》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孙亦平主编:《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三)宗教史牟钟鉴《中国宗教通史》黄心川《世界十大宗教》王美秀《基督教史》金宜久《伊斯兰教史》卿希泰《道教史》李申《中国儒教史》宗教研究中心《世界宗教总览》(四)学术研究方法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荣新江《学术规范与学术训练》严耕望《治史三书》蓝吉富《佛教史料学》《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中国宗教学30年》(六)原典《金刚经》《维摩诘经》《六祖坛经》《四十二章经》《大乘百法明门论》《大乘起信论》《魏书·释老志》《高僧传(选读)》《大唐西域记》《开元释教录》《宗镜录(选读)》《道德经》《南华经》二、进阶类(博士必读)(除原典外共33本)(一)原典《大般涅槃经(选读)》《妙法莲华经》《楞严经》《圆觉经》《无量寿经》《梵网经》《中论》《肇论》《成唯识论》《续高僧传(选读)》《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二)佛教历史和思想渥德尔《印度佛教史》平川彰《印度佛教史》黄心川《印度哲学史》释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李四龙《欧美佛教学术史》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四)佛教文献智旭《阅藏知津》李富华、何梅《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水野弘元《佛典成立史》(第2版)白化文《佛教图书分类法》辛岛静志《佛典语言及传承》(五)宗教理论与方法·宗教学总论包尔丹《宗教的七种理论》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宗教历史学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三卷本)·宗教社会学韦伯《宗教社会学》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宗教人类学泰勒《原始文化》弗雷泽《金枝》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宗教心理学弗洛伊德《论宗教》·宗教现象学威廉·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鲁道夫·奥托《论神圣》·宗教经济学罗德尼·斯达克、威廉姆·希姆斯·本布里奇《宗教的未来》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其他卓新平《宗教理解》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宗教》孔汉思、库舍尔《全球伦理——世界宗教会议宣言》(六)学术研究方法陈士强《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张志刚《走向神圣——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法》张世林编《家学与师承:著名学者谈治学门径》(三卷)三、深入类(非必读书目,好自为之)(一)宗教学及世界宗教诺维科夫《宗教学教程》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埃文斯-普里查德《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威廉·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鲁道夫·奥托《论神圣》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杜尔凯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张志刚《走向神圣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法》朱晓明《宗教若干理论问题研究》罗竹风《宗教通史简编》范丽珠《当代世界宗教学》卓新平《神圣与世俗之间》卓新平《宗教与文化》张志刚《宗教文化学导论》佩顿《阐释神圣:多视角的宗教研究》赵林《西方宗教文化》谭桂林《宗教与女性》巴尔塔萨《神学美学导论》何光沪《神圣的根:宗教哲学的21个问题》黑格尔《宗教哲学讲座·导论》范丽珠《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中国》陈麟书《宗教社会学通论》戴康生《当代新兴宗教》《世界宗教问题大聚焦》(二)中国宗教詹石窗、盖建民《中国宗教通论》牟钟鉴《中国宗教与文化》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麻天祥《中国宗教哲学史》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卓新平《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王作安《中国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楼宇烈《中外宗教交流史》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王作安《新中国宗教五十年》萧志恬《当代中国宗教问题思考》李天纲《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高延《中国的宗教系统及古代形式、变迁、历史及现状》(6卷本)(三)佛教·通史类魏道儒《世界佛教通史》赖永海《中国佛教通史》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任继愈《中国佛教史》三卷郭鹏《中国佛教思想史》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何建明《佛法观念的近代调适》高振农《近现代中国佛教论》·宗派史《禅宗通史》《华严宗通史》《天台宗通史》《唯识宗通史》《净土宗通史》《律宗通史》《三论宗通史》《中国密教史》《西藏密教史》《南传佛教史》·印度文化与佛教吴白慧《印度哲学与佛教》高杨《印度哲学与佛学》姚卫群《印度宗教哲学概论》·海外佛教杨曾文《日本佛教史》何劲松《韩国佛教史》·佛教思想与文化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赖永海《中国佛性论》班班多杰《拈花微笑:藏传佛教的哲学境界》姚卫群《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江灿腾《中国近代佛教思想的诤辩与发展》·佛教分支分科赖贤宗《佛教诠释学》沈剑英《佛教逻辑研究》陈兵《佛教心理学》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王惕《佛教艺术概论》·专题研究类许里和《佛教征服中国》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刘长东《晋唐弥陀信仰研究》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太史文:《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十王经>与中古中国佛教冥界的形成》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段玉明《相国寺——在唐宋帝国的神圣与凡俗之间》何孝荣:《明代北京佛教寺院兴建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

八十华严《入法界品》文学意蕴及其对佛教造型艺术之影响 冯国栋

八十华严《入法界品》文学意蕴及其对佛教造型艺术之影响 冯国栋

八十华严《入法界品》文学意蕴及其对佛教造型艺术之影响冯国栋《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buddhavatamsaka-mahavaipulya-sutra)又称《大不思议经》、《百千经》、《杂花经》。

据澄观《大华严经略策》称:此经乃龙树得自龙宫,原经有三本:上本经十三千大千世界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经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经十万偈,四十八品。

此一记载显为荒诞不经之想象。

据现代学者研究,此经之结集约在公元二至四世纪,是紧随般若类经典而出现的初期大乘经典。

此经究竟结集于何地,学界观点岐互,英国学者渥德尔认为此经编辑于南印度,而任继愈、魏道儒则认为此经结集地点应为于阗,吕澂先生则认为此经最初产生于南印而结集于西域。

[1]此经之汉译,向有支品与本部之别。

本部大本之译有三: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公元418)佛陀跋陀罗首译《华严经》五十卷(后开作六十卷),是为晋译华严。

唐武后证圣元年(公元695)于阗实叉难陀奉诏再译,历五载成《华严经》八十卷,三十九品,是为唐译华严。

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795)般若三藏所译之《大方广佛华严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相当于八十华严《入法界品》,是为四十华严。

支品之译首推后汉支娄迦谶所译《佛说兜沙经》(相当于《如来名号品》、《光明觉品》),其后则有三国支谦所译《佛说菩萨本业经》,西晋竺法护译《菩萨十住行道品》、《渐备一切智慧经》,鸠摩罗什译《十住经》。

继般若经典胜谈空无之后,《华严经》以法界缘起为基点,以菩萨行和毗卢遮那崇拜为中心,展开神奇美妙、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色泽斑斓之妙有世界。

尽管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依据生发出一套精密的哲学体系,就华严经典本身而言,哲学思辩色彩并不浓厚。

然而中国经疏家,自慧光《华严经义记》开始,走上揭示《华严经》形象画面象征含义的道路,通过“搜玄”、“探玄”发掘华严经典的哲学内蕴。

[2]渥德尔亦称“因为它(四十华严)是一部文学的诗歌的作品,我们自然不能盼望在它里面发现哲学公式,当然,中观派的信徒毫无困难地用他们自己的宇宙观的框架来解释它。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

从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争论和著作看三教融合佛教传入初期,人们把佛与黄老并饲,把佛教看做是中国流行的各种神仙方术的一种。

随着佛教的传播,有人认为佛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并没有根本对立,提出了儒释道一致的思想(如《牟子》)。

两晋及南北朝,佛教广泛地普及到社会,人们对佛教有了深入的了解,佛教势力日益扩大,佛教与封建统治阶级以及儒、道的关系也复杂起来,发生了一些矛盾和斗争。

儒释道三教围绕各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这些争论中,总的来说,儒释道三教一致、同流、合一的说法占主导地位。

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三教所依附的社会基础和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是相同或一致的。

南北朝期间诞生了许多讨论三教关系问题的著作,它们体现了三教的斗争,但根本上体现的三教融合的趋势。

一、《须弥四域经》和《清净法行经》两部宣传佛教优于儒、道二教的著作佛教传入我国后,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儒、道(先是道家)发生交涉和碰撞。

到晋代以后,佛教势力日盛,与儒、道(尤其是道)之间为争夺信徒和影响范围而导致斗争加剧。

它们各自为了提高地位,或制造假说把本教历史提前,或把对方教主说成是自己所奉教主的弟子。

下面以佛教的两本著作为例。

《须弥四域经》的经名最早见于隋法经等人编的《众经目录》卷二“众经伪妄”中。

北周道安在其《二教论·服法非老篇》中,为了说明孔、老是佛显化的形象(“权入六道”),引《须弥四域经》说:“宝应声菩萨,各日伏牺;宝吉祥菩萨名曰女娲。

”(《广弘明集》卷八)而在唐道绰《安乐集》卷下引证更加详细:“故《须弥四域经》云:天地初开之时,未有日月星辰,纵有天人来下,但用项光照用。

尔时人民多生苦恼,于是阿弥陀佛遣二菩萨,一名宝应声,二名宝吉祥,即伏羲、女娲是。

此二菩萨共相筹议,向第七梵天上取其七宝,来至此届,造日月星辰二十八宿,以照天下,定其四时春秋冬夏,时二菩萨共相谓言,所以月星辰二十八宿西行者,一切诸天人民尽共稽首阿弥陀佛。

”伏羲、女娲本来与佛教毫无关系,《须弥四域经》把伏羲、女娲说成是阿弥陀佛派的两个菩萨显化的,就把佛、菩萨置于中国圣人之上,借以抬高佛教的地位。

程翔:《赤壁赋》文化语码解读

程翔:《赤壁赋》文化语码解读

《赤壁赋》文化语码解读北京第一○一中学程翔人们常说苏轼《赤壁赋》达到了儒、释、道三家圆融的境界,但是儒、释、道三家究竟如何体现在文章中的,又是如何圆融的?笔者看了一些文章,总觉语焉不详,便很想深入探讨下去。

有材料讲,有一天,钱基博在书房读《赤壁赋》,他的助手问,先生对这篇文章倒背如流,为何还要读?钱先生回答,《赤壁赋》需要用一生去读。

以钱先生之渊博,尚且不敢掉以轻心,何况我们普通语文教师!由此可见,《赤壁赋》的确难懂,绝非仅读几遍就能理解到位的。

笔者教此文多遍,也写过几篇文章,但仍有隔靴搔痒之感。

下面,笔者试从文化语码的角度再次进入《赤壁赋》,阐释自己粗浅的理解,以就教于方家。

叶嘉莹先生说过,在一种文化中,经过长期沉淀下来的固定意象,便成为这种民族文化的“语码”。

受到这种民族文化滋养的人,很容易就能够理解这个语码的文化含义。

比如,“梅”“兰”“竹”“菊”就是中华文化典型的语码,大概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能知其含义,所以很多人家中以此装饰美化,来体现中国文化的韵味和个人的审美情趣。

没有受到这个文化滋养的人,就很难品味其中的味道。

戴望舒写“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不写“希望逢着一个/康乃馨一样的姑娘”,就体现了不同文化传统下“语码”的隔膜及其差异性。

但是,即便受到过本民族文化滋养的人,如果那个意象是小众的,对绝大多数读者来说比较生冷偏僻的话,其意象的隐含性就比较突出,作为语码的表达效果也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这种影响固然是因为读者没有掌握了解所致,同时也是作者故意所为的结果,即作者本来就不想让读者一眼望穿。

《赤壁赋》大概就是这样一篇奇文。

苏轼早年熟读儒家经典,其文化基因中儒家积极进取的因子占据主体地位。

特别是当他年纪轻轻就考上进士,又深得皇帝欣赏,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那建功立业的儒家文化自然外显其身。

可以说,苏轼与很多文人一样,是儒家文化打底的,即便后来遭受了沉重打击,辗转黄州、惠州、儋州,这个底色也仍然清晰可见。

塑造的近义词优秀3篇

塑造的近义词优秀3篇

塑造的近义词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塑造的近义词优秀3篇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和“干枯”、“宽敞”和“宽阔”。

任继愈——当之无愧的一代学术宗师阅读答案

任继愈——当之无愧的一代学术宗师阅读答案

任继愈——当之无愧的一代学术宗师阅读答案任继愈——当之无愧的一代学术宗师阅读答案“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使命,任继愈先生卓越的学术贡献和不倦的治学精神是对这两句话最好的诠释。

任继愈先生1916年4月15日生于山东省平原县。

193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39年考取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1942-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

任继愈先生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编辑、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任继愈是当之无愧的大师,这种赞美不仅因为他的传奇经历和学术地位,更在于他一生谦恭平和,堪称学人典范。

任继愈的一生,仿佛一部厚重的书籍;任继愈的学术思想,也犹如一座博大精深的图书馆。

任继愈先生的专著有《老子今译》、《韩非》、《汉唐佛教思想论集》、《老子新译》、《中国哲学史论》、《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老子全译》、《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念旧企新》、《天人之际》、《墨子与墨家》、《竹影集》、《任继愈禅学论1/ 6集》、《皓首学术随笔?任继愈卷》、《老子绎读》。

主编了至今仍影响甚广的鸿篇巨著《中国哲学史》、《宗教辞典》、《中国哲学发展史》、《中国佛教史》、《中国道教史》等,还主编了《道藏提要》、《宗教大辞典》、《佛教大辞典》、《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华大典》、《中华大藏经(续编)》。

主编的《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上编)获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国家图书奖荣誉奖;他还致力于推动民俗学等学科的发展,为我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创办了《世界宗教研究》、《科学与无神论》等杂志,在提倡学术研究、宣传科学世界观、健全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一生勤奋治学,勇于创新,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

任继愈在学术界的地位,台湾著名语言学家周法高这样概括:“他主编了一部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现在成为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的重镇,大有取冯友兰、汤用彤的地位而代之的趋势。

《牟子理惑论》之卷数考

《牟子理惑论》之卷数考

《牟子理惑论》之卷数考净然一、绪论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考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时期①:一、初传时期:它大体始于两汉之际佛教初传,终于四世纪末。

从总体看,这一时期的佛教处在“自为”而非“自在”阶段,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附庸地位,缺乏清醒的“自我意识”,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还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二、迅猛发展时期:它大体始于东晋时的鸠摩罗什抵达长安,终于南北朝晚期佛教宗派出现。

此时的佛教开始产生清醒的自我意识,佛教义理大大深化,佛教经学与佛教学派开始出现。

在这一时期中,佛教逐步成为中国社会中与儒、道两家鼎足而三的独立力量,开始与儒、道两家产生摩擦与冲突,也在更高层次上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结合。

三、宗派分裂时期:它大体始于南北朝晚期宗派出现,终于唐武宗“会昌法难”。

在这一时期中,佛教的中国化趋于成熟,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契合。

四、走向衰落时期:它大约始于会昌废佛,终于民国初年。

在这一时期中,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停滞与衰退,佛教也逐步走向衰落。

以宋明理学为代表的儒教此时高踞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上层,佛教则更多的趋于以民俗化形态与普通民众的结合。

五、近现代时期:它大体从民国初年到现在。

在近现代各种新思潮的刺激下,在科学、民主两面大旗的召唤下,尤其在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我国社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佛教自然也因此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于此五个时期中,就初传时期而言,现在保存下来能反映当时佛教状况的文献资料特别少,汉末牟融撰的《牟子理惑论》便是了解此一时期佛教状况的一部重要文献。

全书正文三十七章,正文前有序传,书末有跋。

作者自设宾主,以问者和牟子各为一方,采用对话问答的形式展开论说,在一问一答之间阐述了佛教的义理。

问者提出的问题代表了当时的人对佛教的困惑,牟子的答辩则代表了信徒对佛教的理解。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本书从两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对初传时期佛教的认识。

中国文化研究经典书目

中国文化研究经典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推荐阅读书目1. 蔡尚思:《孔于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 沈甲宜:《科学无玄的周易》,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

3. 庞朴:《儒家辩证法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

4. 赵鑫珊:《哲学与人类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5. 张岱年:《中华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6. 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7. 复旦大学历史系:《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8. 俞长江等:《白话诸子精华》,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

9. 陈济康、吴建华:《白话武经七书》,中国育年出版社,1992年。

10.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11.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 王书良:《中国文化精华全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

13. 赵德盛:《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探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14. 周谷城:《史学与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15. 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2年。

16. 白寿彝:《中国通史》(1—20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999年。

17. 阙道隆:《中国文化精要》,中国青年出版杜,1996年。

18. 方志天:《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中华书局,1990年。

19. 沈善洪、王风贤:《中国伦理学史》(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20. 周燮藩:《中国宗教纵览》,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

21.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22. 王琪森:《中国艺术通史》,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年。

23. 顾健华:《中国传统艺术》,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

24. 王耀毕:《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25. 毛祖钦、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1—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3)作者:任继愈时间:2007/2/3桓灵之世,经过两次党锢(166—176)和震撼全国的黄巾起义,接踵而来的就是董卓之乱,军阀混战。

连年战火,灾疫横生,人民处在死亡线上,痛苦、无望的阴影,笼罩社会各个阶层。

这在社会思潮上,引起了重大变化。

首先,两汉神学化了的纲常名教,即独尊的儒术,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汉桓帝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就是对儒术失去信心的表现;黄巾起义奉《太平清领书》为经典,张鲁的五斗米道用《老子》作教材,广大的农民唾弃了官颁的《五经》;在官僚和士大夫层,名教礼法或者成了腐朽虚伪的粉饰品,或者为有才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所轻蔑。

两汉正统的文化思想已经丧失了权威地位,社会酝酿和流行着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其中不少可以与佛教产生共鸣。

所谓“名不常存,人生易灭”。

以“形”为劳,以“生”为苦之类的悲观厌世情绪,以及由避祸为主而引生的不问是非的政治冷淡主义和出世主义等,更是便于佛教滋长的温床。

此外,与图谶方术同时兴盛的精灵鬼神、巫祝妖妄等迷信,也空前泛滥,为佛教信仰在下层民众中的流传提供了条件,加上统治阶级运用政治和经济手段的诱胁,在汉末的某些地区,使佛教有了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国志》和《后汉书》均载,丹阳(安徽宣城)窄融督管广陵(江苏扬州)、下邳(江苏宿迁西北)、彭城运槽,利用手中掌握的粮食,起大浮屠寺,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又以信佛免役作号召,招致人户五千余,“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者且万人”。

从西汉末年到东汉末年的二百年中,佛教从上层走向下层,由少数人进入多数人,其在全国的流布,以洛阳、彭城、广陵为中心,旁及颖川、南阳、临淮(即下邳)、豫章、会稽,直到广州、交州,呈自北向南发展的形势。

二、佛教向交州的传播交州,汉魏亦称交趾(今越南河内),也是中国早期佛教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汉末士燮(137—226)任交趾太守(同时领有广州),在郡40余年,相对安宁,中原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一时学术荟萃,思想文化十分活跃。

士燮本人倡导儒学,尤精《左传》《尚书》;佛教和道教方面的“异人”也集中不少。

与士燮同为苍梧人的牟子,就是佛教的代表人物。

牟子与笮融同时,将母避乱至交趾,从其所著《理惑论》看,这里的佛教义学已相当成熟,与儒家五经和道家《老子》相调和,全力排斥道教神仙辟谷之术,为佛教的发展开路。

据此可见,交趾的佛教最初是来自内地北方,但也有材料说明,交州佛教原是由海路南来,并由此北上中原,成为佛教传入内地的另一渠道。

三国吴赤乌十年(247)抵达建邺的康僧会,原籍康居,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居交趾,可以说,他自幼受到家传天竺文化的影响。

但康僧会又是生长在交趾儒学绍隆之区,使他的佛教思想中充满着儒家精神,同当时已经流传于大江南北的玄学和般若学,大异其趣。

《高僧传》本传称他“初达建邺,营立茅茨,设像行道”,为舍利建塔,成为江左建寺之始,这是典型的天竺风气。

他编译的《六度集经》有关菩萨“本生”的故事,在天竺大都能找到相应的遗迹。

其中太子须大拏的传说,亦见《理惑论》。

据《大南禅苑传灯录》记:“交州一方道通天竺,佛法初来,江东未被,而赢又重创兴宝刹二十余所,度僧五百余人,译经一十五卷……于时有比丘尼摩罗、耆域、康僧会、支疆梁、牟博(即牟子)之属在焉”。

因此,说康僧会所传佛教是经海路迁入交趾,然后又北上南京,不是没有根据的。

此外,三国吴时在交州译经的还有西域僧人支疆梁,泽出《法华三昧经》。

晋惠末年(306),天竺耆域经扶南至洛阳,取道交、广。

晋隆安(397—401)中,闹宾高僧昙摩耶舍达广州,交州刺史女张普明咨受佛法,耶舍为其说佛生缘起,并译出《差摩经》。

他的弟子法度,专学小乘,禁读方等,独传律法,在江南女尼中有甚深影响。

求那跋摩在跋婆国弘教对,宋文帝曾敕交州刺史泛舶延清。

南朝齐梁之际,有释慧胜,交州人,住仙洲山寺,从外国禅师达摩提婆学诸观行;诵《法华》日计一遍。

与慧胜同时的还有交趾人道禅,亦于仙洲山寺出家,以传《十诵律》著称。

他们后来都进入南朝京都,声播内地。

交州自汉末以来,就是佛教沿海路传入中原的重要门户。

早期的交州佛教,大小乘都有,此后信奉《法华经》则比较突出。

《法华·药王品》把焚身供佛作为最上供,影响很久。

《弘赞法华传》载,交州陆平某信士,“因诵《法华》”,仰药王之迹,自焚之后,出现奇迹。

5世纪上叶,黄龙昙弘适交趾之仙洲山寺,亦于山上聚薪自焚。

三、初传期的佛教译著汉末的社会历史状况,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合宜的温床。

据现存最早的经录《出三藏记集》记载,从汉桓帝到献帝(189—220)的40余年中,译介为汉文的佛教经典54部,74卷,知名的译者6人;唐《开元释教录》勘定为192部,395卷,译者12人。

达标志着中国佛教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

译者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安世高和支娄迦谶。

安世高,本名清,原为安息国太子。

父死,“让国于叔,驰避本土”,游历西域各国。

汉桓帝(147—167)初年,进入中国内地,在洛阳从事译经。

至汉灵帝建宁年(168—172),20余年间,共译出沸经34部,40卷(《开元录》订正为95部,115卷),主要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经》、《修行道地经》等。

灵帝末年,关河扰乱,安世高避难江南,经庐山、南昌至广州,死于会稽。

他行走的这条路线,大体反映着当时佛教传播的路线。

据僧传记载,安世高善“七曜五行,医方异术”,并懂“鸟兽之声”,带有浓厚的方士色彩。

他在佛教上的贡献,是首次系统地译介了早期的小乘思想。

其中一些译典属于四《阿含》中的单行本,另有一些是自成体系,大致相当于上座部中说一切有部之说。

晋释道安评论说,安世高“博学稽古,特专阿毗昙学,其所出经,禅数最悉”,他用“禅数”之学来概括安世高的佛学特点。

所谓“禅数”的禅,即是禅定;所谓“数”,指用四谛、五阴、十二因缘等解释佛教基本教义的“事数”,从佛典的文体上说,属于“阿毗昙”,以其能使人懂得佛教的道理,亦称为“慧”。

因此,“禅数”也就是后来中国佛教常说的“定慧”、“止观”。

安世高所传禅法,影响最大的是“安般守意”,后称“数息观”。

它要求用自一至十反复数念气息出入的方法,守持意念,专心一境,从而达到安谧宁静的境界。

他们相信,这种禅法最后可以导致“制天地、住寿命”,“存亡自由”。

这种修禅的方法与古代中国神仙方术家的呼吸吐纳、食气守一等养生之术相似,很容易为人们接受。

作为一种气功,安般禅至今还在流行。

安世高的“数”学,即佛教教理,集中反映在《阴持入经》上,“阴持入”,新泽作蕴、处、界,亦称佛教“三科”,是着重说明人生和世界之所以存在及其本质的。

此经的中心,在于把人的世俗观念,特别是通过感官的感受和观念说成是苦的远因,而人的爱欲,主要是食与性,则是苦的近因。

人生在世必然是苦。

据此,它要求通过禁欲主义途径,达到出世的目的。

安世高所译佛经“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辨而不华,质而不野”,比较通顺,他所介绍的教理,在汉魏两晋都有影响。

当时临淮(安徽泗县东南)人严佛调撰《沙弥十慧章句》,开始发挥安世高学说;三国吴康僧会曾从安世高弟子南阳韩林、颖川皮业、会稽陈慧随学,并与陈慧共注《安般守意经》;晋僧道安,为大小《十二门经》、《安般守意》、《阴持入经》、《人本欲生》等经作序作注;东晋名士谢敷也曾为《安般》作序。

可见安世高的译籍,不但流传时间长,影响亦广。

支娄迦谶(简称支谶),月支人,桓帝末年游于洛阳,在灵帝光和、中平之间(178—189)译出佛经14部,27卷,影响最大的是《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和《般舟三昧经》。

《道行般若经》亦称《般若道行品》,与三国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属同本异译,相当于唐玄奘所译《大般若经》第四会。

此经是大乘般若学介绍进中国内地之始,它的怀疑论倾向和否定一切权威的批判精神,在分崩离析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支谶在翻译中,把“真如”译作“本无”、“自然”、“璞”等,很容易与《老子》的概念相混。

《道行般若经》在陈述“缘起性空”时,强调相对主义的方法,既把“性空”视作终极真理,又把“缘起”当作“性空”的表现,从而导向折衷主义的双重真理观,这又与《庄子》的某些思想相通。

魏晋玄学盛行时,般若学在佛教中得到突出的发展,此经起了不小的作用。

《般舟三昧经》和《首楞严三昧经》都是讲大乘禅法的。

“首楞严”意译“健相”、“勇伏”等,“三昧”即是禅定的另一种梵音。

这种禅定,在于用幻想示现种种境界,种种行事,证明行者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力量,从而激励勇猛精进,修习佛教,超度众生。

所谓“般舟”,意为“佛立”、“佛现前”。

修此“三昧”,在于使“十方诸佛”在虚幻想像中出现于行者面前。

此经中还特别宣扬,只要专心思念西方阿弥陀沸,并在禅定中得见,死后即可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

这为中国的净土信仰奠定了基础。

但这种禅定也提供证明,“佛”不过是“心”的自我创造,本质也属空无,所以在理论上,与般若经类相互补充。

以上二经自支谶译出至于姚秦,二百余年中,先后有多种译本,说明这种用大神通游戏世间的思想,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这个时期,除了译经之外,也开始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写的佛教著述。

像《安般守意经》就保存有多家注解。

上述《沙弥十慧章句》已佚,《四十二章经》也可能是汉末人所辑。

比较完整反映汉魏之际的中国佛教思恩的,是《牟子理惑论》。

牟子本人“锐志于佛道,兼研《老子》五千文”。

又“翫《五经》为琴簧”,熟悉中国的正统思想。

他的立论就是用“儒典”和《老子》,证成佛家学说,为佛教义理的发展斩荆披棘。

其中反映当时攻难佛教的言论,主要有,佛经非儒典所载,乃“夷狄之术”;“出家毁容,不合孝道”;“妄说生死鬼神,非圣贤之语”等。

对此,《理惑论》一一作了辩解。

它说:“君子博取众善”,子贡亦曰“夫子何常师之有乎?”所以“书不必孔丘之言”。

至于华夷的界限本是相对的,何况“禹出西羌”,“由余产狄国”,“昔孔子欲居九夷”,对佛教“尊而学之”,决不意味着“舍尧舜周孔之道”。

沙门“捐家财、弃妻子”,剃头毁容,属权变小节,重要的是,“修道德”、“崇仁义”,与圣人无异。

“至于成佛,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更是大孝大仁。

佛教讲“人死复当更生”的因果报应,最为当时所惑,《牟子》则以招魂的习俗和《孝经》所言“为之宗庙,以鬼享之”等证明这都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事。

总之,“尧舜周孔修世事也,佛与老子无为志也”,二者虽有出世和处世的差别,但都属“君子之迫”,不可使之对立。

佛教作为外来的一种宗教,在中国的流传过程中,曾长期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特别是儒家观念的挑战,引起多次争论,虽历两晋南北朝而至隋唐,未曾停止。

而就其涉及的根本内容言,大体不出《理惑论》的范围;从佛教立场解决中外两种宗教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基本上采取《理惑论》这种既保持佛教的一定独特性,又依附或适应中国某些传统思想的路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