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蜜蜂》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蜜蜂》教案
今天我们要学会12个生字,现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蜜、蜂等12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跟随老师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2)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预设: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3)为什么要抓自己家的蜜蜂,还做记号呢?
预设:
捉自己家的蜜蜂——便于观察
给蜜蜂做记号——便于区分
(4)为什么走了四公里才放,还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
加强文本阅读,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片段教学是中年级的重点,因此,此处重点抓住实验过程中的几个片段,尤其是准备阶段,可以看出作者考虑的周密、实验的严谨,另外,结尾抓住“我无法解释”这一严谨的表达,更突出了作者求实的工作作风,而在学习结论时联系前文,注重了文本的前后联系,这也是在教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多角度呈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这样前后联系,使教学过程浑然一体,也深化了学生的认知。
预设:法布尔做实验。
(4)朗读课文,围绕着实验,把课文划分为三部分,试着说一说你的意见。
预设:
第一部分(1):作者想做实验的原因。
第二部分(2—7):实验的经过和结果。
第二部分(8):实验得出的结论。
4.课文解读:
(1)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预设: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蜜蜂》教案(含两课时》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蜜蜂》教案(含两课时》
第2~7自然段:主要写实验的经过及结果。
第8自然段:主要写实验得出的结论。
4.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指生读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学习关联词语“无论……总……”,练习用关联词语说话。
(3)深入理解:抓住“听说”“实验”谈一谈体会到了什么。先品析词语,再谈体会。
(听说:没有亲见,说明听说的不一定真实可靠。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表现作者求实的态度以及用词的严谨。)
①指生朗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省去其中的一些做法行不行?为什么?
(做记号,这是为了辨认哪些是“我”放的蜜蜂;走了四公里路,这是为了让实验更有说服力,减少偶然性;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这是为了记录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②从中你感受到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做事细致:给蜜蜂做记号,走出四公里路。科学严谨:让小女儿记录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结合前文还能发现作者是个爱思考的人,而且不轻信,不盲从。)
(3)教师板书示范“辨”“跨”“检”“途”的书写,学生练习。
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三、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2.围绕这个实验,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用小标题概括。
(教师相机板书:想做实验 实验过程 得出结论)
3.师生共同梳理结构。
第1自然段:交代了作者想做实验的目的。
③出示重点语句:“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学生自读,说说蜜蜂遇到了哪些困难。从“大概”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困难:A.刮起了狂风,飞行遇到了阻力;B.难以辨认回家的方向;C.路途遥远,四公里路。)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三下14 蜜蜂 教案 第1课时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三下14 蜜蜂 教案 第1课时
3、板书课题:14、蜜蜂
学生赏析
齐读课题。
本节课借助图片感知本节课是与蜜蜂有关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了解作者:
法布尔(1823~1915):他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童年时代就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
jianchayantumδshengquerenwuwu
(检查)(沿途)(陌生)(确认无误)
(-)比一比,组词语。
蜜(蜜蜂)蜂(蜜蜂)阻(阻止)检(检查)密(严密)峰(山峰)租(出租)捡(捡起)
学生自主练习
小组互评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
课堂小结
课文记叙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个试验,最后发现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课题
蜜蜂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一、文化自信:阅读课文,从实验中接受科学精神的濡养,增强文化自信。
二、语言运用:会认“概、阻”等8个生字,会规范书写“蜜、蜂”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蜜蜂、辨认”等词语。
三、思维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蜜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
课文记叙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个试验,最后发现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4蜜蜂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4蜜蜂教案

课题蜜蜂 课型讲读课文 露 2课时trj IE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1. 会认本课“概、阻”等8个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 语。

2. 学习默读课文,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1. 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 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第一课时学标教目 1. 会认本课“概、阻”等8个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 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蜜蜂辨别方向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 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2)出示放大的蜜蜂彩图。

提问:谁能介绍一下有关蜜蜂的情况?(蜜蜂不仅采蜜,而且采集花粉。

它的脚就是它的好帮手;蜂在采集花蜜时,对花朵是有选 择性的。

它的采摘对象是盛开的花朵,因为此时花蜜或分【设计意图:出示图片,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泌物的含量是比较丰富的;工蜂是辛勤的劳动者,在短暂而又忙碌的一生中,它不仅养育了幼蜂,照顾了蜂王、雄峰,更为人类献上了甘甜的蜂蜜。

蜜蜂具有很强辨别方向的能力)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蜜蜂的辨别方向有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4蜜蜂)。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问题:(课件出示3)本文是怎样介绍蜜蜂的辨别方向的能力的?作者是怎样验证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的?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020新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14 蜜蜂(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2020新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14 蜜蜂(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14 蜜蜂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 跨进包括查看的确沿途陌生
2.蜜蜂山峰辨认辩论阻力小组检查捡起
3.(1)那二十只左右被闷.(mē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sàn),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2)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jī)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3)尽.(jǐn)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第二课时
1. (1)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2)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3)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2.(5)(3)(1)(2)(4)。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后附教学反思)14.蜜蜂[教学目标]1.会认“概、阻、括、误”等8个生字,会写“蜜、蜂、辨、阻”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了默读课文,解实验过程,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3.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4.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启发导入1.教师引述。

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

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2.板书课题。

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

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

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

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同位帮忙消灭“拦路虎”。

2.检查生字试验、证实、阻力、、推测、沿途、尽管、尽力、陌生、准确无误、闷热、纳闷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检查句子,课文中出现了好几个多音字,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你注意到了么?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最新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蜜蜂》优秀教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蜜蜂》优秀教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优秀教案设计教材分析《蜜蜂》是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

这是一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的科普说明文,讲的是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个实验。

文章语言简短精炼,通俗易懂,实验过程十分清楚,值得学生去细细品味,从而对科普说明文有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过程的方法。

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实验的过程,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从而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介绍实验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1、揭题今天,我们非常有幸,将走进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一篇科学观察的文章(板书课题,指导“蜜蜂”的书写)2、检查预习,认读词语(1)对照学习单,结合评价,同桌对读。

(2)反馈交流预习情况。

(3)词语分类学习,巩固落实。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实验?2、学习第一小节: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抓“听说”一词。

3、得出作者做实验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了解过程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法布尔实验的步骤是什么?分几步完成的?2、概括实验过程,教会学习方法:运用读一读、圈一圈、连一连、补一补的方法提炼实验过程(捉蜜蜂、等蜜蜂、做记号、放蜜蜂)。

3、从这些过程感悟法布尔实践检验的科学态度。

4、学习第二段下面部分,抓住法布尔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感悟法布尔善观察、细思考。

(四)通读课文,得出结论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法布尔实验结论的段落。

2、交流提炼实验结论。

(五)认识法布尔1、出示“资料袋”,进一步了解法布尔。

2、指名谈对法布尔的印象。

3、推荐法布尔的巨著《昆虫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蜜蜂》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蜜蜂》

教案一:《蜜蜂》
教学目标:
1.了解蜜蜂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的内容和语调;
2.学习并正确运用相关词汇;
3.通过描绘和比较运用的手法,引起学生对蜜蜂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文《蜜蜂》的课本;
2.音乐设备;
3.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描绘蜜蜂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大家知道蜜蜂是什么样的动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对蜜蜂进行简单描述。

3.教师出示一张蜜蜂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Step 2 阅读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标题,并预测一下课文内容。

2.阅读课文《蜜蜂》,并逐段让学生朗读。

3.分组合作,将课文内容填入提供的表格中,包括蜜蜂的特点、生活习性等。

Step 3 情感态度培养
1.教师播放儿童歌曲《蜜蜂飞过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2.学生表演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为蜜蜂家族的不同角色,进行小组表演。

Step 4 词汇学习
1.课堂上教师板书生词,学生跟读并背诵。

2.配合图片或手势解释词义,让学生猜测和记忆。

3.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

Step 5 小结与评价
1.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发放小测验。

2.针对学生的表现和答题情况进行评价。

3.鼓励学生,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巩固。

教学延伸:。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说课稿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说课稿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蜜蜂》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讲述了法国科学家法布尔做的一个实验,通过这个实验,阐述了蜜蜂的辨向能力和勤劳精神。

课文以叙事为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又富有童趣,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并学习蜜蜂的辨向能力和勤劳精神。

4.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动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蜜蜂的辨向能力和勤劳精神。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提高对动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本封面,引出本课主题——蜜蜂。

然后让学生观察蜜蜂的图片,了解其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猜测一下蜜蜂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2.初读课文:让学生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

3.再读课文: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段落大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精读课文:选取重点段落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让学生观察蜜蜂的图片,了解其特点和生活习性。

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蜜蜂的辨向能力和勤劳精神。

5.拓展延伸: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人类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并让学生讨论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动物。

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精神。

6.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再次强调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7.布置作业: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包括生字新词的抄写、重点段落的背诵和阅读相关资料等。

五、教学评价及反思1.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朗读情况、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等方面进行评价。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说课稿第【1】篇〗一、说课标要求: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和运用词和句,培养朗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三、说教材: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

四、说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五、说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受到启发和教育。

六、说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

七、说教法:读书指导、谈话、讨论、讲授、演示八、说学法:预习、读书、阅读、质疑问难、听课九、说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

1、平时我们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不知道路该怎么办?2、板书课题、读题。

蜜蜂怎么会引路呢?(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

多种情况检查识字情况。

3、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自悟一、二自然段,汇报交流,点播释疑。

2、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1)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a、列宁的住处在哪儿?b、谁能说说花丛在哪儿?c、那么,园子在哪儿?d、养蜂人的小房子呢?e、房子旁边还有什么?(2)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一说?(3)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

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a、(读)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b、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c、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

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2020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 蜜蜂(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 蜜蜂(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14 蜜蜂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 跨进包括查看的确沿途陌生
2.蜜蜂山峰辨认辩论阻力小组检查捡起
3.(1)那二十只左右被闷.(mē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sàn),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2)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jī)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3)尽.(jǐn)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第二课时
1. (1)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2)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3)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2.(5)(3)(1)(2)(4)。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教案与反思第【1】篇〗《蜜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3.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实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作者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设计理念:以读为主,充分挖掘文本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同学们,经过观察以及课外阅读,你们对有关蜜蜂的知识了解多少?2.今天,咱们就跟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看看他笔下的蜜蜂具有怎样的特点。

板书课题,蜜蜂提醒二字的写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2.检查阅读情况。

(1)指名几人分别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了证实蜜蜂有无辨认方向的能力,亲自捉了20只蜜蜂,做了记号,装在袋里,带到两里之外放飞,检查蜂窝,结果有17只飞了回来。

作者由此得出:蜜蜂有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3)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果板书:实验试验目的过程结果结论(4)理解:实验与试验的区别。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细读第一段。

(1)找出实验的目的。

板书:辨认方向(2)文章怎样具体写实验目的的?板书:无论……总……(3)用“无论……总……”说话。

2.作者是如何做这个实验的呢?细读课文,看作者做了那些工作?在书中找找画画,同位交流交流。

3.学生汇报。

(捉蜜蜂做记号装纸袋找人等带离窝走两里打开袋走回来检查窝)老师相机板书:捉做装等带带打走查。

4.请同学们看板书,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实验步骤。

5.实验的结果是什么?相机板书:确确实实回来了。

6.理解:用“确确实实”的好处,感受祖国语言的奥妙。

(1)不用;(2)用“确实”;(3)用“确确实实”。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 蜜蜂(教案)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 蜜蜂(教案)

14.蜜蜂谈你的看法。

三、语言实践,拓展积累。

(用时:18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十五只蜜蜂飞回来了,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2.组织讨论:什么是本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现象是本能。

3.引导学生交流: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1.默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

2.同桌交流。

3.全班归纳总结:(1)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2)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4.全班交流讨论:如鸭子天生就会游泳;蜘蛛不用教就会织网;人生下来就会哭……5.学生交流,总结。

9.作者从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蜜蜂》教学片段◆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内容以及作者实验的过程,请同学们再回顾课文,仔细阅读实验的部分,针对作者的实验做法,你还有什么发现?从哪儿发现的?(学生细读作者做实验的部分)生:我发现作者很细心。

他为了确定飞回来的蜜蜂是自己放飞的,给它们做了记号。

师:的确很细心,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你也很细心,所以才有这样的发现。

生:我觉得作者很严谨,为了使实验更有说服力,他选择在四公里外放飞,路远而且刮着狂风,避免了偶然的发生。

要是放飞蜜蜂的路程太近的话,可能就说明不了问题了。

师:周密的考虑确实说明了他的严谨。

你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你的思考也很周密。

生:老师,作者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说明他想掌握准确的数据,我从这一做法中感受到了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他是不是想知道蜜蜂最快要多长时间能飞回去,也许他想到了有蜜蜂最快要比他回来得快,说明他对听说的蜜蜂能识别方向还是有点相信的,再一验证,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师:你真了不起,分析得有理有据,听了同学们的汇报,看得出同学们真会学习。

从作者的实验中我们能更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生物学家。

生:老师,我还有个发现,也能说明这一点,但不是实验过程。

最新2020年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 蜜蜂(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最新2020年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 蜜蜂(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14 蜜蜂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 跨进包括查看的确沿途陌生
2.蜜蜂山峰辨认辩论阻力小组检查捡起
3.(1)那二十只左右被闷.(mē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sàn),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2)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jī)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3)尽.(jǐn)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第二课时
1. (1)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2)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3)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2.(5)(3)(1)(2)(4)。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学设计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说】《蜜蜂》一文是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法国著名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教学目标】一、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试验、证实、几乎、大概、阻力、推测、迷失、沿途、陌生、超常”等词语。

二、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三、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亲身经历作者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一、生字词卡片。

二、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三、多媒体展示台。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台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接龙认读。

二、鼓励学生参与板书,激趣最近咱们班哪些同学写字有进步?指名上台书写课题。

三、交流信息,导入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分享吧。

四、精读,合作探究一、第一自然段:a、读一读。

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

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c、说一说。

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二、第二自然段:a、读一读。

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

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教学设计(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①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课前准备①挂图、生字卡片。

②投影仪或幻灯片。

③列宁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课前谈话,导入新课①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②老师补充介绍并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a.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桌互相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随机引导。

(“引”应该读“y ǐn”,不读“yǐng”。

“附近”应该读“fùjìn”,而不是“fǔjìn”)c.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②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

③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巩固识字①指名、集体读生字卡片。

②做游戏巩固识字。

(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背对黑板站立。

老师在黑板上指一个字让全班同学默记,然后请这名同学猜一猜刚才老师指的是哪个字。

这名同学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们:“是不是×”,如果不是老师指出的字,同学们就回答:“不是×”,这名同学继续指字问话,如果学生猜对了,同学们就回答:“对,对,对,下一位。

”老师再请下一位同学猜字)指导书写①重点指导:“附”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寸”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

“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

“敲”的右半边不是支。

②练习写字。

③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自读课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第二课时整体感知①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②同桌交流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朗读感悟①分组朗读课文的第1、2段。

a.讨论: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小组之间交流,随机理解“附近”“当地”。

b.分别出示(投影仪或幻灯)下面两句话,把画线的词语换一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蜜蜂》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蜜蜂》教学设计

14.蜜蜂课型: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概、阻、括”等8个生字,会写“蜜、蜂、辨”等12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文章说明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4.理解课文,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难点:感受文章说明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法布尔的资料、小蜜蜂图片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概、阻、括”等8个生字,学会“蜜、蜂、辨”等l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了解法布尔实验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话题交流:师;同学们,大家喜欢昆虫吗?你们为什么喜欢它们呢?生:我喜欢小蝴蝶,因为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样子非常漂亮。

师:你描述得非常诗意,真是个能说会道的孩子!生:我最喜欢的是蚕,它们默默地为人们吐丝,却从来没有要求回报。

师:你让老师想到了大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我最喜欢的是小蜜蜂,因为它们非常勤劳,给人们采花酿蜜也不求回报。

师:听说有人喜欢自己,小蜜蜂可高兴了。

瞧,它迫不及待地飞到我们的黑板上来啦。

教师张贴小蜜蜂的图片,引导学生在田宇格中书写“蜜蜂”,提醒他们利用“虫”字部记住两个生字,并在书写时注意“蜜”中间的“必”要写得略扁而紧凑,“蜂”右边半部分下面的“丰”横画之间要等距、紧凑。

师:其实,小蜜蜂不仅勤劳,还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呢!孩子们,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世界闻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去研究蜜蜂这种昆虫的奥妙吧。

2.让学生交流对法布尔的了解,敦师适时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后“资料袋”,了解法布尔与他的《昆虫记》。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部分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4《蜜蜂》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4《蜜蜂》优质课教案

14 蜜蜂【教材分析】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

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

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

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

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教学目标】1.会认“概、阻”等8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正确读写“蜜蜂、辨认”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概括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教学重难点】能梳理并按顺序概括实验过程,品味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识字解词的能力。

本课需要理解的词语有“实验、推测”等,这些词语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可以采用组块教学的方法,宜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2.细品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文章里有“听说、左右、好像、大概”等词语,表明这是作者的猜测、推断,不一定完全准确。

在描述实验过程时,作者用上这类词语表达,看似模糊,实则准确。

引导学生关注这类词语时,可以在原文中去掉这些词后对比读一读,再来体会句子表达的准确性,从中体会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读写结合,指导学生写清实验步骤。

指导学生默读,尽量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在默读中,边读边思考,圈画批注,试着提出问题。

学习文章时,理清实验步骤,说清楚,说连贯,用简洁的语言写下实验步骤及结论。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搜集蜜蜂的相关资料;查阅法布尔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概、阻”等8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正确读写“蜜蜂、辨认”等15个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掌握“扔、劣、免、弃、闷、证、阻、环、拥、沿、括”11个生字。

(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

(3)在读课文的同时,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唐代著名诗人罗隐,在他的《咏蜂》里写到:学生齐读古诗《咏蜂》。

这首诗赞美的是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4《蜜蜂》,来认识一下这群可爱的小精灵。

它的作者是法布尔。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

(出示法布尔资料)
过渡:那么,课文主要讲了法布尔和蜜蜂之间的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阅读要求,学生按要求读文。

2、检查:
(1)认读生字
(2)读词语
(3)认读多音字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课件提示)
三、精读理解课文。

(一)实验的原因
师:作者的实验原因,是?
生:(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听说?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听说的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为作者做实验的原因,也体现了作者不轻信的求实的科学态度。

作者没有迷信盲从人家的结论,而是自己要动手实际做一下试验,你们有兴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这个试验吗?
(二)实验过程
仔细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试验都有哪些环节?能不能减少一个环节,为什么?从这些做法,你感受到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回报试验步骤教师及时课件展示。

学生汇报原因:
1.捉自家的蜜蜂,便于观察。

2.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分。

3.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4. 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

学生汇报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生:(考虑周到、思想周密、思考全面)
师:蜜蜂被放出来后,你看到了什么?
生:(蜜蜂四面飞散,好象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


师:真的触到地面了吗?
生:(没有,从几乎可以看出来。


师:作者的用词非常严谨啊,一个几乎,就把蜜蜂将触未触的在风中飞行的艰难情况描绘出来了。

那么这里,你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担心的,着急的,怜爱的。


师:不仅仅我们观察到了蜜蜂飞行的困难,作者也看到了,并且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生:(我想,他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在回家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师:为什么我这样推测呢?结合作者的试验过程以及试验后观察到的现象找找我推测的依据。

生:(远,闷在袋子里,起风)
师:放飞蜜蜂后,作者进行了一连串的想象和推测,你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人。


师:仅仅会观察生活的人,如果不肯动脑筋,那么他永远不会进步,而只会思考的人,不去从实际出发,那么就只能闭门造车,而我们的作者就是一个懂得把观察和思考相结合的人。

(三)默读读课文的3、4自然段,找找还有哪些句子,写了作者面对蜜蜂,引发的种种思考?
学生读书思考。

生:(我放飞蜜蜂的时候是两点整。

也就是说,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在什么情况下,作者进行了这样的思考?
生:(没等我进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在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
师:哇,居然小蜜蜂比他回来的还要快,真厉害,听到这个消息时,你是什么心情?
生:(高兴,激动、甚至有点意外的心情)
师:那么就请你带着高兴,激动,甚至有点意外的心情,读读三四自然段。

师:蜜蜂仅仅飞回来两只吗?
生:(不是,第二天,我又发现15只飞回来了。


师:看到归巢的蜜蜂,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生:(尽管他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师:通过这样的赞叹,更萌发了作者对蜜蜂怎样的情感。

生:(喜爱)
师:当20只蜜蜂里,有17只蜜蜂飞回蜂巢时,作者做出了结论,你找到揭示试验结果的段落了吗?
生:(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师:作者到最后给我们一个“无法解释”这样的模糊答案,体现出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

可还有三只没有飞回来,它们去了哪里呢,真的是迷路了吗?请大家静静地思考,也可以和同学探讨一下。

生:(我认为那三只蜜蜂没有迷路,它们可能是看到了更多的蜜源,在那里安了新家,不想回来了。


生:(我觉得它们会回来的,因为课文中只是说第二天又回来了十五只,他没有提后来几天的情况,也许第三天或者第四天它们回来了。


生:(我觉得那三只蜜蜂不是迷了路,因为我在课后的资料袋中了解到,蜜蜂会用舞蹈和同伴交流,可能它们又交了一些新朋友,去了别的地方。


师:那能因为3只没有回来,而否定试验结果,说蜜蜂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吗?
生:(我认为即使那三只蜜蜂没有回来,也可以证明蜜蜂是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毕竟有十七只回来了,如果他们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能回来这么多吗?那三只肯定是出什么意外了。


师:20只蜜蜂中有17只飞回来了,所以,作者得出了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由此我们看出,作者是一个善于观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严肃对待科学的人。

四、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五、拓展:
1、作者无法解释的问题,现在的科学家为我们做出了解释,你知道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

(课件展示:辨认方向能力)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不会迷路?他们凭借什么来判断方向、认识路线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展示:鸽子、狗
课堂小结
只要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就会有很多的新发现。

希望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课后习题
达标检测:
1.选字音填空。

(jǐn jìn)
尽力尽管尽量
2.我会填。

我先在花园的蜂窝里( ),在它们的背上( )。

接着,叫小女儿在蜂窝旁(),自己带上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 )两里多路,( )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 )。

3.我会选
因为……所以……不是……而是……尽管……但……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蜜蜂靠的()超常的记忆力,()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