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出液与渗出液
渗出液和漏出液名词解释
![渗出液和漏出液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e1c081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e.png)
渗出液和漏出液名词解释渗出液和漏出液是常见的医学术语,这两种液体都与身体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此,我们分步骤来解释这两种液体的含义、来源及意义。
第一步:渗出液的定义渗出液是指在体内组织出现炎症、水肿等情况下,从血管壁渗出的液体,主要由血浆中的蛋白质、血细胞外的液体以及炎性细胞构成。
渗出液通常会伴随着一些炎症和浮肿症状,例如红肿、疼痛、热等,这些炎症是身体对外面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第二步:渗出液的来源渗出液的来源主要在于血管壁的损伤和炎症的生理反应。
当血管内的压力升高且总体的渗透压力降低时,血液中的液体就会通过血管壁向周围组织渗出,形成渗出液。
同时,炎症的生理反应也会导致血管壁透过性增加,从而使组织内液体大量渗出。
第三步:渗出液的意义渗出液的分泌既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也是组织修复的一个过程。
正常情况下,渗出液可帮助清除体内的病毒、细菌和毒素。
但是,当渗出液大量积累时,会对组织造成一定的压力,并且还会损伤血管壁及阻碍血流,这时候就需要医疗干预来促进液体的排出。
第四步:漏出液的定义漏出液是指在身体组织中发生病变、损伤或治疗过程中,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泄漏到组织或者腔体中的液体。
漏出液一般是因为受损的细胞或者器官的溃疡、出血或者破裂所引起的。
与渗出液不同,漏出液的释放不是正常生理反应,而是一种病变或损伤的表现。
漏出液通常包含细胞和其他有机物质,而不像渗出液那样是由液体和其他较小的分子组成的。
第五步:漏出液的来源漏出液的来源主要在于身体组织的病变或者损伤。
如身体组织出现坏死性病变、肿瘤、外伤、手术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漏出液的产生。
第六步:漏出液的意义漏出液的释放会影响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运作。
在病变或损伤的情况下,漏出液可能会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促进感染的扩散,甚至造成危险的全身性感染。
因此,医疗干预的目标是减少漏出液的释放,防止加剧病情的发展。
总结起来,渗出液和漏出液都是响应身体情况的生命周期和健康状态。
胸水常规、生化指标及胸腹水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定义、特点和常见病因
![胸水常规、生化指标及胸腹水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定义、特点和常见病因](https://img.taocdn.com/s3/m/82ffcd7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3.png)
胸水常规、生化指标及胸腹水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定义、特点和常见病因渗出液、漏出液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渗出液,我们经常说到一个词——炎性渗出,教材也有提到。
字面意思是有炎症,才会有渗出,一般是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也就是相当于炎症把血管烂了一个大洞,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比如池塘有个缺口,里面的鱼、水、泥什么的全都一起漏出来。
简单来说就是血管内皮损伤,血液中的蛋白、细胞都渗透到血管外面,所以,渗出液,外观上颜色浑浊,检查提示细胞数量多、蛋白多、比重大。
再来说漏出液,部分原因是血管内压力过高,最常见的是心衰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或血液中的白蛋白低,比如肝硬化的病人白蛋白减少,及急性肾炎患者的蛋白排出过多。
血管里的白蛋白是亲水的(胶体渗透压),就好比胶原蛋白的面膜能锁住血管中的水分,一旦白蛋白低,对水的亲和力下降,就锁不住血管的水分,水分子就顺着血管壁的小缝隙中漏出去了,所以漏出液外观颜色清亮,检查提示细胞数量少、蛋白少、重量轻。
漏出液和渗出液特点1. 外观:渗出液是炎症或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 (感染、恶性肿瘤、外伤、变态反应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引起) 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的物质通过血管跑出来,主要是各种红细胞、白细胞、坏死物质,这些物质混在一起,外观会显浑浊。
而漏出液多为心肝肾等全身系统疾病所致,血液中白蛋白减少及丢失,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液中的水分因渗透压差就跑到胸腔了。
本身血管壁未受损,故细胞未过多混入,所以漏出液当然清澈透明。
乳糜胸的胸水呈白色牛奶样,这些「牛奶样」液体就是胸导管中的淋巴液,胸导管损伤或闭塞,这些淋巴液就流出来了。
2. 比重:渗出液里面蛋白质、各种细胞都很多,所以他重量更重啊,渗出液比重 > 1.018,而漏出液里面的蛋白、细胞少,所以较轻,漏出液比重 < 1.018。
3. Rivalta 试验:李凡他试验,执医考试高频考点,其实,他就是黏蛋白定性试验,是检测黏蛋白的,黏蛋白是什么?他的重要特征是,容易形成凝胶,如果积液中黏蛋白达到一定数量,它就呈现出阳性,反之阴性,渗出液中白蛋白和黏蛋白都多,所以,渗出液的Rivalta 是阳性的,漏出液蛋白少,当然为阴性。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1e5d9fec08a1284ac85043b0.png)
【分析变异】用一般的检验方法鉴别滤出液和渗出液有时也难以准确判断,如蛋白质定量若在25~40g/L之间,则难以判明性质。
70年代Light推荐,以浆膜腔积液总蛋白和血清总蛋白之比≥0.5;LDH之比≥0.6时为渗出液;反之为滤出液。
但亦不能完全分清,仍为5%的误判。
也有人主张将浆膜腔积液根据诊断难易分为三级:一级检验基本为现在常用的一般检验;二级检验增加CRP、糖蛋白、FDP、LDH、淀粉酶等;三级检验为肿瘤标记物CEA、AFP及蛋白质级份分析等。
日本将肿瘤标记物CEA检验广泛应用于胸腔肿瘤的筛选试验,一般认为大部分的腺癌和鳞癌、一半左右的小细胞癌病人的胸水中,CEA的含量>5μg/L。
胸水中的CEA与血清中CEA比值>4.3时,是一种恶性病变的指标。
【临床意义】漏出液:常见于各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变、肿瘤及静脉栓塞等疾病。
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因静脉阻塞、瘀血、回流受阻使血管壁营养不良,毛细血管内静脉压力增高,渗透性加大加快,使血管内液体成分容易滤出而形成;其二是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时,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下降,降低到不能有效抵抗流体静脉压力时,从而使毛细血管内液体的滤出明显增加所致;其三是由于肾脏排钠排水的减少造成的钠、水潴留,而钠和水的潴留可使细胞外液中的一个主要成分组织间液增多,从而导致浆膜腔内滤出液的大量形成,由于淋巴管和胸导管阻塞使淋巴液回流受阻,以致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
当胸、腹腔内的主要淋巴管道阻塞时,如肿瘤压迫或寄生虫堵塞等,则可引起浆膜腔内的滤出液或乳糜样滤出液的形成。
渗出液:如发现乳酪样混浊,并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的变性破坏,常为化脓性渗出液。
常见有葡萄球菌、脑炎双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感染所致的各种浆膜腔积液。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积液为稠厚黄色;由肺炎双球菌引起者,积液常浓稠而色深;由链球菌引起者,积液多稀淡呈淡黄色;由放线菌引起者,积液浓稠、黄或黄绿色,且有恶臭味。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1a00dca4700abb68a982fb5e.png)
胸腔积液分为渗出液和漏出液.确定胸腔积液地性质对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漏出液病因比较单纯,多见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以及肝硬化等,根据病史一般能确定胸液地病因.而渗出液地病因较为复杂,结核感染、细菌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肺栓塞、寄生虫感染等都可导致,鉴别诊断比较复杂,但是各种疾病引起地胸腔积液也有各自地特征,下述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胸液细胞分类.细胞总数:漏出液细胞较少,常×.渗出液细胞较多,常>×.但两者之间无确切地界限,应根据多指标分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细胞分类:漏出液白细胞较少,以淋巴细胞为主.渗出液中白细胞数较多,如分类以多形核粒细胞为主,同时伴有肺实质浸润,最可能地诊断为肺炎旁胸液,但还应考虑肺栓塞及支气管肺癌.如无肺实质浸润,则可能是肺栓塞、病毒感染、胃肠道疾病、石棉等所致胸液,或恶性胸液、结核性胸膜炎等.此时,应行胸部、腹部和腹部超检查.上述检查如无阳性发现,应重复胸穿.如此次以单核细胞为主,乳酸脱氢酶()下降,病毒性胸液及结核性胸液地可能性较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胸液细胞如以单核细胞为主,慢性胸膜病变地可能性更大,病因包括结核、恶性肿瘤、肺栓塞或吸收期病毒性胸膜炎等.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地胸液,结核和恶性肿瘤均有可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胸液生化检查.蛋白定量试验:漏出液地蛋白总量常,渗出液蛋白总量常>,但界限不特异.更重要地是胸液蛋白与血清蛋白(同日)地比值,如大于,则为渗出液,小于为漏出液.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乳酸脱氢酶():胸液水平为胸膜炎症地可靠指标,有助于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但无法确定渗出液病因.活性在肺炎旁胸液(尤其脓胸)中最高,可达正常血清水平地倍;其次为恶性胸液;而在结核性胸液仅略高于正常血清水平.同工酶测定对诊断恶性胸液有意义,当升高,和降低时,支持恶性胸液地诊断.重复检测胸液水平,如进行性增高,表明胸膜腔炎症加重;如逐渐下降,则说明良性病变可能性大,预后较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粘蛋白定性试验(试验):漏出液粘蛋白含量少,多为阴性反应,渗出液多呈阳性反应,可协助判断积液地性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胸液葡萄糖:漏出液葡萄糖含量与血糖近似;渗出液中葡萄糖,可因分解而减少,还伴有降低和增高.肺炎旁胸液葡萄糖水平明显降低,多,且随病情进展而进一步下降.结核性胸液地葡萄糖水平仅轻度下降,多为~.恶性胸液葡萄糖含量多与血糖相似,仅有减少,此时表明癌细胞在胸膜广泛转移,患者平均只能存活月.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胸液,其葡萄糖水平极低,多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胸液腺苷脱氨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其水平升高是淋巴细胞对某些特殊病变刺激地反应.结核性胸液水平多超过,且积液中水平多高于血清浓度.而其它性质地胸液,仅左右水平大于..胸液淀粉酶:仅胰腺疾病、转移性腺癌和食管破裂出现胸液淀粉酶水平增高.约地恶性胸液淀粉酶水平增加,此时淀粉酶属于唾液型,因此测定胸液淀粉酶同工酶可以区别恶性肿瘤与胰腺疾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γ干扰素: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增高,如>,提示为结核性积液..溶菌酶():结核性积液中含量>,明显高于癌性积液,且积液中血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增高,多>,且积液中血清>,癌性积液中多,且积液中血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胸液透明质酸:透明质酸由胸膜间皮细胞合成,并向其周围释放.若胸腔积液中透明质酸含量超过,则支持间皮瘤诊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胸液肿瘤标记物检查:癌胚抗原():当>,胸液与血清之比>时,诊断恶性胸液地特异性为;但敏感性较低.其他标记物包括、、、、粘蛋白等,显著增高有助于恶性积液地判断,但临床实际应用较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标准具体如下:符合以下一个或一个以上标准地为渗出液:①胸液蛋白与血清蛋白地比值大于;②胸液与血清地比值大于;③胸液大于正常血清地上限.标准存在地最主要问题是部分导致地漏出液,也可能符合渗出液标准.因此,导致地胸液,如符合渗出液标准,应同时检测血清和胸液地白蛋白水平.如血清与胸液白蛋白差值大于,仍考虑为漏出液.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的新阐释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的新阐释](https://img.taocdn.com/s3/m/53d3675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f.png)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的新阐释在传统的医学术语中,我们常常听到渗出液和漏出液这两个概念。
它们通常用于描述人体组织中的液体移动和流动。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演变和扩展。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新解释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概念,并探讨它们在实际临床中的意义和应用。
一、渗出液的概念渗出液是指由于毛细血管或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使得血管内的液体成分(如水、电解质、蛋白质等)渗出到周围组织中。
这种液体渗出的过程被称为渗出。
渗出液的成分取决于血管通透性的变化以及渗出的速率和量。
通常情况下,渗出液富含蛋白质,这是由于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导致血浆蛋白溢出所致。
二、漏出液的概念与渗出液相比,漏出液是指由于血管壁受损或破裂,导致血液直接漏出进入组织间隙。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创伤、炎症或血管疾病等情况下。
与渗出液不同,漏出液中包含的成分更接近血液本身,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
三、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通过以上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渗出液和漏出液在成分和产生原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渗出液主要是由于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引起的,导致血浆中的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中。
而漏出液则是由于血管壁的破损或损伤导致血液直接流入组织间隙。
渗出液和漏出液在临床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渗出液呈现为组织肿胀、局部瘀血和水肿等症状。
而漏出液则可能伴随明显的出血现象,如外伤或手术创伤引起的大面积出血。
四、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应用与意义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概念对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渗出液和漏出液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炎症性疾病中,观察渗出液的成分和性质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炎症的程度和类型。
某些疾病的治疗也可以通过控制渗出液的产生和减少其量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漏出液来说,重点在于及时控制出血和防止感染。
对于外伤或手术导致的大面积出血,对漏出液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可以防止进一步的血液流失和感染。
腹腔积液中渗出液和漏出液如何鉴别
![腹腔积液中渗出液和漏出液如何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3311a43bbceb19e8b9f6ba80.png)
腹腔积液中渗出液和漏出液如何鉴别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腹腔积液中渗出液和漏出液如何鉴别腹腔积液中渗出液和漏出液如何鉴别是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可能用到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漏出液:非炎性积液,形成因素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静脉回流受阻和心力衰竭引起的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阻塞压迫淋巴管道,引起淋巴回流受阻,常见肝硬化、肾病综合症、营养不良。
渗出液:多为炎性积液,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化脓性及结核性腹膜炎。
也可见于非感染性原因,如外伤、化学系刺激(胆汁、胰液等),还可见于恶性肿瘤。
颜色漏出液多为淡黄色;渗出液常呈深黄色。
血清腹腔积液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病急性期等。
透明度漏出液多透明;渗出液呈不同程度的浑浊比重漏出液比重多低于;渗出液比重多高于.凝固性漏出液不凝固;渗出液易于凝固 pH结核性pH常<;急性胰腺炎所致腹水pH>;若pH>,应考虑恶性腹水。
细胞计数漏出液低于100×106/L;渗出液高于500×106/L;血性腹水红细胞数高达5×1012/L以上。
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多提示急性炎症;淋巴细胞为主为结核性或恶性腹腔积液;寄生虫感染或结缔组织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性腹水多有结核或恶性肿瘤所致。
细胞学检查检出肿瘤细胞是诊断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的重要依据粘蛋白定性漏出液多为阴性;渗出液多为阳性。
蛋白定量漏出液蛋白总量多在25g/L以下,以白蛋白为主;渗出液蛋白总量多在30g/L以上。
血清白蛋白与同日内测得的腹水白蛋白之间的差值(SAAG),是诊断门脉高压性腹水的最佳指标。
SAAG≥11g/L提示门脉高压性腹水,SAAG葡萄糖测定⑴漏出液与血糖接近;渗出液低于血糖;⑵癌性腹水可与血糖接近,但癌细胞有广泛腹膜转移时,糖含量可减少。
类脂测定⑴乳糜性腹水呈乳状混浊,苏丹Ⅲ染色成红色;⑵三酰甘油含量较高(>L),但胆固醇含量不高。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e08fb1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a.png)
漏出液是由于心血管疾病、肝病 、肾病等疾病引起的,其外观相 对清晰,细胞成分和蛋白质含量 较少,比重通常低于渗出液。
形成机制的差异
渗出液的形成
渗出液的形成与炎症、肿瘤、外伤等 病理过程有关,这些因素导致血管通 透性增加,血浆成分外渗到组织间隙 ,形成渗出液。
漏出液的形成
漏出液的形成与心血管疾病、肝病、 肾病等病理过程有关,这些因素导致 血管内压力改变或血浆成分漏出,形 成漏出液。
营养支持
对于大量渗出液的患者,需要 进行营养支持,以维持正常的
生理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原因引起的渗出液, 如腹腔脓肿、胸腔脓肿等,可
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漏出液的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针对漏出液的症状进行对症治 疗,如使用利尿剂减少液体潴 留、使用抗凝药物控制血栓形
成等。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漏出液的病因进行治 疗,如控制心衰、治疗肝硬化 等。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控制体重和饮食
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胸腹腔压力 增加,引发漏出液。适当休息和适量运动 有助于预防漏出液的发生。
肥胖和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导致漏出液的发 生。保持健康体重和均衡饮食有助于预防 漏出液的发生。
预防和治疗感染
治疗相关疾病
感染可能导致胸腹腔炎症和漏出液的发生 。预防和治疗感染有助于降低漏出液的发 生风险。
休息与护理
对于漏出液的患者,需要适当 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 意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预防感染。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原因引起的漏出液, 如腹腔或胸腔肿瘤等,可能需
要进行手术治疗。
05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预防措 施
预防渗出液的措施
避免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简述鉴别浆膜腔积液中漏出液与渗出液的实验室检查要点
![简述鉴别浆膜腔积液中漏出液与渗出液的实验室检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c652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7.png)
简述鉴别浆膜腔积液中漏出液与渗出
液的实验室检查要点
鉴别浆膜腔积液中漏出液与渗出液的实验室检查要点如下:
1. 外观和透明度:漏出液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或微混浊;渗出液可呈不同颜色(如红色、黄色、绿色等),多为混浊。
2. 比重:漏出液的比重一般小于 1.018;渗出液的比重常大于 1.018。
3. 凝固性:漏出液一般不易凝固;渗出液多可自凝。
4. 蛋白质含量:漏出液蛋白质含量较低,常小于 25g/L;渗出液蛋白质含量较高,常大于 30g/L。
5. 细胞计数和分类:漏出液中细胞计数较少,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中细胞计数较多,可根据病因不同出现相应的细胞类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
6. 生化指标:漏出液中葡萄糖、氯化物等含量与血液相近;渗出液中这些指标可能降低。
此外,渗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等酶活性可能升高。
7. 细胞学检查:对于疑难病例,可进行细胞学检查,以帮助鉴别良恶性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检查要点只是初步的鉴别方法,具体诊断还需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和其他辅助检查。
对于疑难病例,可能需要进行穿刺抽吸积液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积液的性质和病因。
漏出液和渗出液比较1
![漏出液和渗出液比较1](https://img.taocdn.com/s3/m/f8d22b234b73f242336c5fbf.png)
类别
漏出液
渗出液
原因
非炎症所致
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
外观
淡黄,透明或微浊、浆液性
黄色、血色、脓性或乳糜性
比密
<1.018
>1.018
凝固性
不易凝固
易凝固
蛋白定量
<25g/L
>30g/L
糖定量
近似血糖量
多低于血糖量
李凡它试验(粘蛋白定性)
阴性
阳性
蛋白电泳
以白蛋白为主,球蛋白比例低于血浆
在结核性胸(腹)膜炎,化脓性胸(腹)炎和癌转移的早期,及胶原性疾病,可见半透明的带粘稠性黄色的浆液性渗出液。
血性浆膜腔积液常见于穿刺创伤、自发性气胸、肿瘤等。
积液抽出后清亮,久置后呈乳糜样,为乳糜性渗出液。临床上常见胸导管阻塞、破裂;纵膈肿当积液中含有多量的纤维蛋白原时,为纤维性渗出液。多见于红斑狼疮及各种化脓性感染。
渗出液为黄色混浊,镜检可见大量的胆固醇结晶。此为胆固醇渗出液。病因多与结核性有关。
积液呈黄绿色,胆红素试验呈阴性者为胆汁性渗出液,可见于胆汁性腹膜炎的腹水。
电泳图谱近似血浆
细胞总数
小于100×106/L
大于500×106/L
细胞分类
淋巴、间皮细胞为主
急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以淋巴细胞为主
【临床意义】
漏出液:常见于各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变、肿瘤及静脉栓塞等疾病。
渗出液:如发现乳酪样混浊,并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的变性破坏,常为化脓性渗出液。常见有葡萄球菌、脑炎双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感染所致的各种浆膜腔积液。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积液为稠厚黄色;由肺炎双球菌引起者,积液常浓稠而色深;由链球菌引起者,积液多稀淡呈淡黄色;由放线菌引起者,积液浓稠、黄或黄绿色,且有恶臭味。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583038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9.png)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什么是渗出液?渗出液是指从某物体或组织中自然地流出的液体。
通常情况下,渗出液是由于物体或组织的表面存在一定的压力,导致内部的液体通过孔隙或开口处渗透到外部。
渗出液的主要特点是流动性较强,通常呈现出清亮或者混浊的液体状态。
渗出液的成分主要取决于渗出液的来源。
在生物体中,渗出液可以是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等。
在物理实验中,渗出液可以是溶液、悬浮液等。
无论是生物体还是物理实验中产生的渗出液,其成分和性质都对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有一定的启示。
什么是漏出液?漏出液是指本来应当被封闭或保留在某物体或组织内部的液体,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外溢的现象。
漏出液的主要特点是原本应当被封闭,但由于外部的压力、损伤或其他因素而发生溢出。
漏出液的成分也取决于漏出液的来源和导致漏出的原因。
在生物体中,漏出液可以是血液、淋巴液、脑脊液等。
在物理实验中,漏出液可以是溶液、悬浮液等。
漏出液的性质和成分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关于物体或组织的状态变化、损伤程度以及液体稳定性等方面的信息。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渗出液和漏出液在本质上都是液体的外部流动,然而它们在流动的原因和方式上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渗出液是由于内部液体的压力而通过孔隙或开口自然流出。
渗出液有时可以是正常生理过程的结果,也可以是组织损伤或炎症反应的体现。
渗出液的流动是渐进的,相对稳定,不会突然增多或减少。
漏出液是本应被封闭或保留在物体或组织内部的液体,由于外部的压力、破损或其他因素而发生外溢。
漏出液的流动通常是突然且较大量的,它的溢出往往是由于物体或组织的本身结构或封闭性失效导致的。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应用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概念不仅仅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中的关键概念。
在生物学中,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变化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线索。
通过对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成分、性质和流动规律的研究,可以了解生物体内部的状态变化、各种生理过程的进行情况以及损伤程度。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920a6ad8284ac850ac024243.png)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最近,检验科开展了腹水、胸水的蛋白和糖的检测。
此项目的开展对腹水、胸水的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有意义。
现将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点总结如下:
鉴别点漏出液渗出液
原因非炎症所致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
所致
外观淡黄浆液性不定,可黄色、脓性、血性、
乳糜性
透明度透明或微混大多混浊
比密<1.015 >1.015
凝固性不自凝能自凝
黏蛋白定性试验(李凡他)阴性阳性
蛋白总量<25g/L >30g/L
蛋白总量/血清总蛋白<0.5 ≥0.5
积液LDH/血清LDH <0.6 ≥0.6
葡萄糖定量与血糖相近常低于血糖水平
有核细胞计数<300×106/L(腹水)
<1000×106/L(胸水)
>500×106/L(腹水)
>1000×106/L(胸水)
有核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
为主
依病因不同而异,可以中性粒
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
细菌检查无可找到病原菌
白蛋白梯度
(血清白蛋白-积液蛋白)腹水>11g/L
胸水>12g/L
腹水<11g/L
胸水<12g/L
常见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
化和肾炎伴低蛋白血症细菌感染?、原民性或转移性肿瘤、急性胰腺炎等。
癌细胞未找到可找到癌细胞或异常色体细胞总数常<100×106/L 常>500×106/L
LDH <200U/L >200U/L
PH >7.4 <6.8。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549411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b.png)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一、前言在医学领域中,渗出液和漏出液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通常用于描述人体内部组织或器官的病理变化,对于医生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概念、特点、成因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二、渗出液的概念渗出液是指由血管内向组织间隙渗透而产生的液体。
正常情况下,血管内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可以促使血浆中的水分和溶质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间隙。
这种现象被称为“渗透”或“滤过”,并且会形成一种含有蛋白质和其他物质的透明液体,即为渗出液。
三、漏出液的概念漏出液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血管壁发生损伤或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流动性高、蛋白含量较低的液体。
血管壁受到损伤或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和溶质穿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间隙,形成漏出液。
四、渗出液和漏出液的特点1.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成分不同。
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其他物质,而漏出液则相对较少。
2.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来源不同。
渗出液是由于血管内部压力差引起的,而漏出液则是由于血管壁损伤或通透性增加所引起的。
3.渗出液和漏出液在临床上具有不同的表现。
渗出液多见于炎症、肿瘤等疾病,表现为局部肿胀、红肿、疼痛等;而漏出液则多见于创伤、手术等情况下,表现为外伤处流血或者淋巴水肿等。
五、造成渗出液和漏出液产生的原因1.组织缺氧。
当组织缺氧时,代谢产物无法得到及时清除,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引起渗出液的产生。
2.血管壁受损。
当血管壁受到损伤或通透性增加时,会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和溶质穿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间隙,形成漏出液。
3.肿瘤。
肿瘤可以通过压迫周围组织或者产生一定的代谢产物来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渗出液的产生。
4.感染。
感染会引起局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渗出液和漏出液的产生。
5.药物。
某些药物可以直接影响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引起漏出液的产生。
六、渗出液和漏出液在临床上的表现1.渗出液在临床上表现为局部红肿、肿胀、压痛等不适感觉。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light标准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light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2cbb2a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3.png)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light标准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渗出原理:渗出液是指物质在溶质的作用下,从体内水和细胞壁逐渐渗出的液体。
与其相比,漏出液是液体,可以由容器被外力操作,从容器或渗漏间隙漏出的液体。
2.成分:渗出液和漏出液所含的成分有所不同:渗出液是由溶质本身产生,可能包含体内的物质,比如抗体、糖、蛋白质和细胞提取物等,以及食物添加剂、生物活性物质等;而漏出液主要由容器中的混合溶液产生,T包括各种液体原料和体外添加的添加剂。
3.结构:渗出液没有明显的结构形态,可以混合到溶质中,而漏出液是有规律性、明显形状的液体。
4.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渗出液可以很好的维持原有的构造稳定性,且渗出液的温度不易轻易变化;但漏出液则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温度变化较快,构造不稳定。
5.应用领域:渗出液主要用于体外生物学及药物调查,可以辅助各种药物组合;而漏出液主要用于诊断技术和放射治疗,用于检测病原体、放射性核素和各种病因检测。
以上就是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
渗出液用于体外生物研究,漏出液则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因此,这两种液体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腹水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腹水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2ed5a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0.png)
腹水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一、外观
漏出液:清澈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有时呈乳白色。
渗出液:混浊,可能呈黄色、黄绿色或咖啡色,也有的呈红色或锈色。
二、比重
漏出液:较低,一般在1.010-1.020之间。
渗出液:较高,通常在1.020以上。
三、粘蛋白定性
漏出液:阴性。
渗出液:阳性。
四、细胞计数
漏出液:白细胞计数通常较低,多在1000-2000/μl以下。
渗出液:白细胞计数较高,可能超过5000/μl,且伴有核左移和异常细胞的出现。
五、蛋白质定量
漏出液:蛋白质含量较低,常在30g/L以下。
渗出液:蛋白质含量较高,常超过30g/L,尤其是恶性渗出液,蛋白质含量更高。
六、pH值
漏出液:接近正常pH值(约7.4)。
渗出液:pH值可能较低,特别是在感染性渗出液中。
七、凝固
漏出液:不易凝固。
渗出液:可能由于纤维蛋白原等的含量增加而出现自凝现象。
八、病原学检查
漏出液:病原学检查阴性,通常没有感染的证据。
渗出液:病原学检查阳性,可能检测到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等。
渗出液和漏出液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临床意义?
![渗出液和漏出液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d06771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2.png)
渗出液和漏出液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临床意义?展开全文浆膜腔积液检验1、浆膜腔液量<正常参考值>胸膜液:<30ml;腹膜液:<100ml;心包膜液:20-50ml。
<临床意义> 在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若有多量液体贮留,形成积液,即为病理变化。
这些积液因部位不同而分别称为胸膜积液(胸水)、腹膜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等。
临床上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漏出液为非炎症所致,渗出液为炎症、肿瘤所致。
2、浆膜腔液颜色<正常参考值> 淡黄色或草绿色。
<临床意义>1.红色血性:常见于急性结核性胸、腹膜炎,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穿刺损伤等。
2.黄色脓性或脓血性: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性肺炎合并脓胸时。
3.乳白色:常见于丝虫病、淋巴结结核及肿瘤、肾病变、肝硬化、腹膜癌等。
4.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5.黑色:提示胸膜曲霉菌感染。
6.粘稠样积液:提示恶性间皮瘤。
7.含"碎屑"样积液:常见类风湿性病变。
8.混浊性积液:见于结核性胸、腹膜炎,阑尾炎穿孔,肠梗阻等引起的腹膜炎等。
3、浆膜腔液透明度<临床意义> 漏出液清晰或微混,渗出液多混浊。
4、浆膜腔液比重<临床意义> 小于1.018为漏出液;大于1.018为渗出液。
5、桨膜腔液pH测定<临床意义> 浆膜腔积液pH测定有助于鉴别良性积液或恶性积液。
恶性积液pH多>7.4,而化脓性积液则多<7.2。
6、浆膜腔液细胞计数及分类<临床意义>1.漏出液细胞较少,常<0.1×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并有少量间皮细胞。
2.渗出液细胞较多,常>0.5×109/L,各种细胞增高见于:(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化脓性渗出液,结核性浆膜炎早期亦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
(2)淋巴细胞增多:主要提示慢性疾病,如结核性、梅毒性、肿瘤等渗出液。
请简单阐述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请简单阐述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86330e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f.png)
漏出液和渗出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液体排放。
漏出液是指经过了管道、设备或其他容器的密封防护层后不经意间泄漏出来的液体。
漏出液通常是由于设备或管道的损坏、过热、过压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渗出液是指从地下油气层或页岩层中逐渐渗出的液体。
渗出液通常是由于地下油气层或页岩层的岩石裂缝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的要点:
漏出液通常是突然发生的,而渗出液则是逐渐发生的。
漏出液通常是由于设备或管道的损坏、过热、过压或其他因素导致的,而渗出液则是由于地下油气层或页岩层的岩石裂缝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漏出液通常在设备或管道的固定位置发生,而渗出液则可能在不同的地点发生。
漏出液通常是黑色或棕色的,而渗出液则是颜色深浅不一的。
不过这些并不是万无一失的鉴别要点,一些渗出液也可能是黑色或棕色的。
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应该根据地点、颜色、发生时间、导致原因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
此外,最终鉴别结论还需要进行化验和检测才能确定。
漏出液和渗出液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都有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预
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漏出液的预防主要包括设备维护、管道保护、安全监测等措施。
渗出液的预防主要包括地质勘探、井下监测、注水压控等措施。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比较知识分享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比较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2d0b2d2001f69e314332945b.png)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比
较
精品文档
漏出液:非炎性,与压力因素相关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g:肝硬化、肾病综合症、重度营养不良等
2.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eg:慢性心力衰竭、静脉栓塞等
3.淋巴管阻塞eg:肿瘤压迫或丝虫病引起的淋巴回流受阻
渗出液:炎性积液
1.感染性eg:化脓性细菌,分枝杆菌,病毒,支原体等所致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等
2.非感染性eg:外伤,化学性刺激(血液、胆汁、胃液、胰液、尿素等)还有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亦可引起类似渗出液的积液。
以上因素均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血液中大分子物质(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各种细胞成分等)深处而形成渗出液。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定义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501fad2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e.png)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定义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定义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异常或者疾病会导致身体分泌出各种物质,这其中包括液体。
液体的分泌是身体的正常代谢之一,但过多或者过少的分泌都会出现问题,有时还会暴露出更加复杂的疾病。
在医学中,根据液体流出的方式以及化学物质的组成,分为渗出液和漏出液两种。
渗出液的定义渗出液是炎症发生时从血管中渗透出来的液体。
渗出液的成分和血浆非常相似,但渗出液含有更多的蛋白质以及红细胞。
在发生疾病的局部,病原微生物会激活身体免疫系统,进而导致免疫细胞和免疫介质进入到炎症部位。
免疫细胞开始攻击病菌并且释放免疫介质如细胞因子等,引起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从而导致组织中从血管渗漏出大量的液体。
渗出液是身体的一种正常反应,病变部位的清洗效果非常明显,这也是炎症发生的一种保护式反应。
漏出液的定义漏出液是从血管内漏出的液体,由于身体缺少足够的保护机制,漏出液往往会导致大量的漏液。
由于外伤、化学品等原因引起的炎症可能会导致组织坏死和淤血,这样会使组织缺氧,细胞膜破裂并且产生过多的液体。
漏出液成分相对渗出液而言更为多元化,包括各种细胞、化学物质以及细菌等。
漏出液成分比较复杂,如果无法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感染。
在现代医疗中,根据渗出液和漏出液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渗出液的处理以及炎症的控制应当以清洗为主,协同抗菌治疗;而漏出液的处理应当以止血、修复组织和预防感染为主,必须及时接受外科治疗。
总之,渗出液和漏出液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任何炎症领域的疾病,人们必须知道每一个类型的液体,以便在治疗中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漏出液漏出液
读音:lou chu ye
人体的胸腔、腹腔关节腔等统称为浆膜腔。
正常情况下腔内含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
当病理情况时腔内液体增多,发生积液,称为浆膜腔积液。
按积液的性质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漏出液是非炎性积液,是由于:①血浆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性贫血;②血管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心功能不全;③淋巴管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
渗出液是炎性积液,常见于细菌感染。
漏出液外观多为淡黄色、稀薄、透明状。
漏出液颜色不一,多混浊。
漏出液比重常小于1.018,漏出液一般不会自行凝结。
粘蛋白试验(李氏试验)为阴性。
非炎性的漏出液中细胞数量少,常少于300个μl。
漏出液为非炎症因素所致。
渗出液(transudate)
人体的胸腔、腹腔关节腔等统称为浆膜腔。
正常情况下腔内含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
当病理情况时腔内液体增多,发生积液,称为浆膜腔积液。
按积液的性质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渗出液外观多为深黄色浑浊、血性、脓性;比重常大于1.020。
渗出液由于含有纤维蛋白原和组织、细胞破坏放出的凝血活酶,易凝结。
粘蛋白定性检查,浆膜上皮细胞在炎性反应刺激下使粘蛋白分泌增加,所以渗出液中粘蛋白试验为阳性。
显微镜检查,炎性的渗出液中细胞数量多,常大于500个μ1。
渗出液多为炎症性因素所致。
漏出液多为单纯血液循环障碍引起。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
渗出液漏出液
原因炎症非炎症
外观混浊澄清
蛋白含量25g/L以上25g/L以下
比重>1.018<1.018
细胞数>0.50×109/L<0.50×109/L
凝固常自行凝固不能自凝
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表
【分析变异】
用一般的检验方法鉴别滤出液和渗出液有时也难以准确判断,如蛋白质定量若在25~40g/L之间,则难以判明性质。
70年代Light推荐,以浆膜腔积液总蛋白和血清总蛋白之比≥0.5;LDH之比≥0.6时为渗出液;反之为滤出液。
但亦不能完全分清,仍为5%的误判。
也有人主张将浆膜腔积液根据诊断难易分为三级:一级检验基本为现在常用的一般检验;二级检验增加CRP、糖蛋白、FDP、LDH、淀粉酶等;三级检验为肿瘤标记物CEA、AFP及蛋白质级份分析等。
日本将肿瘤标记物CEA检验广泛应用于胸腔肿瘤的筛选试验,一般认为大部分的腺癌和鳞癌、一半左右的小细胞癌病人的胸水中,CEA 的含量>5μg/L。
胸水中的CEA与血清中CEA比值>4.3时,是一种恶
性病变的指标。
【临床意义】
滤出液:常见于各种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变、肿瘤及静脉栓塞等疾病。
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因静脉阻塞、瘀血、回流受阻使血管壁营养不良,毛细血管内静脉压力增高,渗透性加大加快,使血管内液体成分容易滤出而形成;其二是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下降时,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下降,降低到不能有效抵抗流体静脉压力时,从而使毛细血管内液体的滤出明显增加所致;其三是由于肾脏排钠排水的减少造成的钠、水潴留,而钠和水的潴留可使细胞外液中的一个主要成分组织间液增多,从而导致浆膜腔内滤出液的大量形成。
由于淋巴管和胸导管阻塞使淋巴液回流受阻,以致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
当胸、腹腔内的主要淋巴管道阻塞时,如肿瘤压迫或寄生虫堵塞等,则可引起浆膜腔内的滤出液或乳糜样滤出液的形成。
渗出液:如发现乳酪样混浊,并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的变性破坏,常为化脓性渗出液。
常见有葡萄球菌、脑炎双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感染所致的各种浆膜腔积液。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积液为稠厚黄色;由肺炎双球菌引起者,积液常浓稠而色深;由链球菌引起者,积液多稀淡呈淡黄色;由放线菌引起者,积液浓稠、黄或黄绿色,且
有恶臭味。
在结核性胸(腹)膜炎,化脓性胸(腹)炎和癌转移的早期,及胶原性疾病,可见半透明的带粘稠性黄色的浆液性渗出液。
血性浆膜腔积液常见于穿刺创伤、自发性气胸、肿瘤等。
积液抽出后清亮,久置后呈乳糜样,为乳糜性渗出液。
临床上常见胸导管阻塞、破裂;纵膈肿瘤、淋巴结核、丝虫感染和创伤等原因形成的浆膜腔积液。
当积液中含有多量的纤维蛋白原时,为纤维性渗出液。
多见于红斑狼疮及各种化脓性感染。
渗出液为黄色混浊,镜检可见大量的胆固醇结晶。
此为胆固醇渗出液。
病因多与结核性有关。
积液呈黄绿色,胆红素试验呈阴性者为胆汁性渗出液,可见于胆汁性腹膜炎的腹水。
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FD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时,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升高,可出现明显的沉淀峰。
(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的标志,对诊断肺栓塞、肺梗死有重要
意义)。
CEA--癌胚抗原:是一种富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
胎儿早期的消化管及某些组织均含有合成CEA的能力,但孕六个月以后含量逐渐减少,出生后含量极低。
但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又可发现其含量有异常升高。
它对肿瘤的诊断预后复发判断有意义。
它明显增高见于90%的胰腺癌、70%的肺癌、60%的乳腺癌患者。
一般病情好转时,CEA浓度下降,病情加重时可升高。
此外,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等也常见轻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