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暴力产生的家庭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校园暴力产生的家庭原因
翦伟
校园暴力个案:
某校学生张某,小集团中的“老大”。父母均为聋哑人,家庭赤贫。张某在上初一时比较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尚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虚荣心及自卑心理也随之增加,开始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大打出手,同时向低年级同学敲诈钱财。其父母无法与之正常沟通,老师一家访就认为儿子做了坏事,对其拳脚相加。后来由于张某打架名声在外,周围聚集了一小伙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团伙,他们欺负小同学,敲诈勒索,为朋友经常打群架,搅得学校鸡犬不宁。因为学校规定,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处罚学生,否则严惩老师,结果使他们的行为日益猖獗。到初三时,新换的班主任老师对其进行教育感化,待其如子女,管其吃住,天天谈心。一度张某出现悔意,宣布脱离小集团,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团伙中成员集体下跪,恳求他继续当“大哥”,张某终未能抵制诱惑,重返小集团。而且由于学校对其行为的一再姑息,使其更加变本加厉,常与社会上的黑社会人员接触。集团中的六七名主要成员都持有砍刀,并在上晚自习时,先后三次因为朋友解决矛盾而砍伤同学(轻伤),而此时学校对其已无能为力。由此可见,校园暴力的发生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都有这密切关系。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在所有影响人的生活的社会团体中,家庭的影响是最早也是最直接的。有调查显示,在一个人一生所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到75%以上。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率作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父母“背后的形象”是孩子学习做人的最好教材。父母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和模范作用对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和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校园暴力与家庭的影响密不可分。诱发校园暴力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的教育功能不足家庭教育的水平、方式等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有些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在校表现不闻不问,平时较少参与配合学校举办的教育
活动。尤其是一些经常在校闯祸的孩子的父母,通常以拒绝到校配合的处理方式,使问题进一步恶化,即使到校也是无理取闹,包庇孩子的缺点,这无疑助长了学生的气焰,加剧了暴力行为的产生。如上文中提到小集团中的几个孩子的父母,都曾先后到学校找老师“算帐”。因为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该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全权负责,孩子出了问题,就应该找老师;而他们自己对管理孩子则无能为力。同时,有些父母教育重心失误,只关心成绩,而且期望值太高,使孩子承受过重的心理压力,人格出现扭曲,极易产生暴力行为。
2.父母的管教方式不当
有人曾把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分为四个类型:即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在专制型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一般较高,且倾向于采取棍棒方式来督促子女成才,结果子女耳闻目染的是父母的暴行,不知不觉中沾染了暴习,遇事即想到用暴力解决。一般来说,孩子在最初的几年中学习和培养对人信任、依恋感和同情心,同时开始学习对与错之间的区别以及认识有害行为所带来的恶果。可惜,许多孩子早期在家庭中并没有学得这些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事实上,许多暴力少年在心灵和肉体上都曾遭到父母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在经常吵架的家庭中,父母态度粗暴,不顺心时,经常拿孩子出气,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逐渐变得感情冷漠,自我中心,易发怒,与人疏远,甚至变成一个施虐狂。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一遇到导火线,则会作出暴力行为,那些无辜的受害者就成了他发泄的目标。象个案中的张某,父亲与他交流的方式就是打他,这无疑给了他极大的伤害。德国反暴力委员会研究表明:童年时受父母虐待或者目睹父母间暴力冲突的孩子,长大以后虐待其配偶或孩子的危险性较高。他们把这种关联成为“暴力循环”。可见,家庭中的暴力是导致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在溺爱型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有着过分的保护欲望,对其百依百顺,袒护放纵。曾有个调查,当问及一些小学生遇到被同学打时有何反应,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的回答:“打他”。因为从上幼儿园起家长就向他们灌输不能吃亏,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观念,从而使孩子的人格极易出现缺陷。上述调查还表明,决大多数的独生子女都有极为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缺乏社会合作意识,不懂得理解。一群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一起,互不谦让的结果就是使部分孩子的的心理产生
挫折感,而根据心理专家的研究,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冲动和愤怒,因而产生对一定对象的报复和攻击行为。在学校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一遇到冲突就会把这种不良的心理带出来,酿成校园暴力。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父母象牛马一样娇惯出来的孩子,不是家庭的叛徒,就是社会的暴君”。而在放任型家庭中,父母的期望值一般较低,或期望高而子女无法达到,令其丧失了管教的信心,于是在强迫命令的同时,多对子女放任自流。这种态度极易使子女出现沉重的心理压力,而孩子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缺乏排解
心理压力的手段和场所,于是变得自暴自弃,放荡不羁,形成攻击性人格。一旦在学校中有合适的机会,就会大大出手,成为暴力中的主角。
3.家庭经济水平的影响
许多有暴力倾向孩子的家庭收入较低,间接的诱发了同学间的暴力索取或强行借贷,同时家庭赤贫也是易被同学看不起的原因之一,长期的自卑和受欺侮易造就他们的叛逆性格,因此也易出现各种暴力行为。比如个案中的张某,家庭极度贫困,但吃穿用度却相当大方,其收入源自暴力索取或其他同学的“供奉”。有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模仿成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网吧,打台球,吃喝玩乐,一旦经济紧张,便不择手段搞金钱;或精神空虚,为寻找刺激而参与欧斗,这也是产生校园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4.家庭结构缺陷带来的影响
上海市社科院孙抱弘研究员认为,家庭结构的缺陷等问题家庭,会给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随着时代发展,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由于单亲家庭的特殊气氛,子女容易引发异常心理。更有一些离异者双方都不愿意担负抚养子女的责任,将子女抛向社会,这些孩子要么受生活所迫,要么出于报复心理,在学校易发生暴力行为。还有的家庭,父母双方或一方有残疾,无法与孩子进行正常交流、教育,使孩子的异常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改正。比如张某的家庭情况使他自卑,但虚荣心又很强,认为不被别人看不起,就必须让别人都听他的,不服气的话,就用暴力解决。这些孩子由于觉得命运对他们不公,有强烈的反社会情绪,时有暴力行为发生,他们生活窘迫,悲观厌世,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了仇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