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心得
关于微课的心得体会6篇

关于微课的心得体会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微课的心得体会6篇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热忱,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总结经验,避免重复犯错,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微课的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微课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

关于微课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关于微课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微课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微课的心得体会120xx年的金秋,迎着铺面而来的“微之风”,我们一行十四人来到了美丽的青岛,参加了中国教育报刊社培训中心组织的微课程专题培训。
尽管培训的时间很短,但培训的费用却很高,有失望有印证更有启示,总之,短暂的培训为我们揭开了微课程的神秘面纱。
微课其实很简单微课就像这次的培训,很简单。
一天半的培训,其实内容很少,老师讲讲、学员尝试、专家点评,像平常我们上课。
本次的主讲是李玉平老师,一位来自美丽大草原的汉子,微课程的创始人,亲切随和,会场上常常会响起他爽朗的笑声。
简单的开场白,他就结合着板书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做微课程,目前常用的微课程类别以及做微课程的内容,没有多少深奥的理论,简洁的话语,清晰的思维导图,最后定格在一句话:微课程是个思想活。
是的,微课程其实需要的技术含量真得不高,但创意却是最重要的。
他的讲话就像课堂的导语。
接下来的微课开发团队的两个核心成员——来自遥远的深圳的两位教师:舒翠萍和程俊英分别就微课制作的两种常用方式进行了技术层面的培训,有PPT的制作,也有录屏方式的操作。
而这些,其实重要的是有相应的版本和软件,东西原本就有,只是我们不知道,或者运用得不好,那么老师来指导,手把手地教,这算是到了上课的新授部分。
学习了新知识,总要尝试练习,这次的培训要求自带电脑,现场操作练习,自己尝试制作微课程,专家组的老师给予点评辅导,算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运用。
我是信息技术专业的外行,但老师所讲的这些至少现场是都达标了,我相信,在今后的反复练习中,肯定能运用更自如。
点评我的微课作品听了一上午的讲授,我印证了我所理解的微课程其中的一种形式:在3—5分钟的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用相应的图片、简洁的文字加上音乐的渲染,制作成能自动播放的PPT。
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微课程具有完好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施行、评价等环节,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下面是整理的2023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5片,!2023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开展,感觉自己真的out了,尤其是听了黎加厚教授的报告后,更觉得自己一无所知。
这次全区的老师会上,非常有幸能聆听到黎教授的报告,这就是一次“头脑风暴”。
它能更好的让我们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黎教授报告中讲到:传统的教学形式是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中进展,而知识的吸收与掌握那么在教室外。
学生需要克制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时老师往往并不在现场。
假如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环境颠倒过来,学习的有效性将发生怎样的改变?颠倒的课堂构造、微课程的制作、美国可汗学院......黎教授将理念、技术、资料全方位的向老师们展开,几个小时的讲座不经意间在笑声、掌声中完毕了。
带着这一天的收获与冲动,利用晚上的时间也制作了一个微课程,并带着这个作业参加了周一的理论活动。
这一天的活动更是精彩,黎教授用活动来激发了老师们的参与热情,带着全场的老师们在音乐的.伴奏下,一起舞蹈。
欢笑声席卷了整个会场,每个老师都感觉做了一次“心灵按摩”,彼此的间隔一下拉近了。
在交流展示微课程的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黎教授重点给老师们阐述了设计微课程的十六条建议,以及理论中老师们必须注意的事项。
专业的报告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新的启迪,会场上新的想法、好的点子层出不穷,思想的交流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老师们在享受着微课程带来的变化。
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我会将所学的结合我的教学实际,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使自己可以进步一点。
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二:微课学习心得体会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时,我觉得挺困惑的。
我有空就进入老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
“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老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0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研究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研究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微课研究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微课研究心得体会篇1说到“微课”并不陌生经常会听到,但是在我的潜意识当中自认为“微课”这样“高、深”的东西对我来说太远了,它看得见摸不到,没想到就在本周我会有机会参加微课制作研究。
培训共两天的时间,研究微课的理论知识和制作微课的几款软件,可以说这次培训时间紧任务重,对我来说一下学几款软件操作还真是不太容易,但最终还是能制作出最基本的微课对我来说也是很欣慰,通过这次培训研究让我对微课的制作有了更多的了解,收获颇多让我知道这样印象中“高、大、上”的制作有一天我也能学会,能够掌握这样的微课制作方法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我将教师讲解的一些重点的理论部分举行了整理:1、微课特点“短、小、精、悍”短:讲授活动短、视频时间短(10分钟内)不同学段适合的时间不同,比方:1-4年级小于等于4分钟,5-6年级小于等于5分钟,初中小于等于7分钟,综合起来6分钟为最佳。
讲授主题小,资源容量小一个视频大约几十兆。
精”内容精选、设计精心、活动精彩,一个视频只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教学。
悍”交互性强应用面广,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可以反复观看。
2、微课讲授设计方面遵守的原则考前须知:1)选取的教学内容要简短、有价值;2)教学目标要单一、明确;3)研究对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基础和研究方式。
4)在微课制作中还要注意在时间上要考虑观看视频的学生的学段,小学段短于6分钟,在录制过程中教师语言要简洁、清晰,语速适当快些,教师尽量不要出镜,视频是给单一的学生观看所以在录制中要制造一对一的感觉。
培训研究的时间很短暂很多研究的内容还需要时间来消化接收,但是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小我”,相信在以后工作中多运用多研究慢慢熟练起来会做出更好的微课视频。
微课心得体会(共4篇)

微课心得体会(共4篇)第1篇:微课心得体会微课心得体会微课程是一种比较新型的课型。
这次培训,收益良多!首先,通过接触“微课程”明白了:微课程是由文字、音乐、图画三部分组成,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
其次,此次培训,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培训老师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长为1-3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
从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的作用、微课程的分类、微课程的制作等方面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微课程,真正让我们领会到了微课程“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
老师的微课程专题,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有思考,很能启发老师们的思维。
微课程从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高效解决,不泛化,不拖沓。
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尤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和学的效率,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
当然,微课程的制作是一种很费脑筋,很需要遵循科学和规律的。
这也启示我们,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随意,必须严谨、认真、科学。
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多动脑,多制作像这些有效的微课程集,引导学生在思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解决后得到提升。
总之,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的多种教学资源构成,并在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不断“生长”而成的一种微型网络学习课程,它是在web2.0时代随着新技术和新媒体(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智能化数字终端设备的普及)的迅速发展以及广大用户对学习方式多样化(如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合作学习、移动学习、远程学习、泛在学习等)的迫切需求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关于学习微课程心得体会5篇

关于学习微课程心得体会5篇随着微时代的到来随着为时代,微课已经悄然进入到教学领域,成为近几年最有前景的教育技术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微课程心得体会,供你参考!微课程心得体会【1】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最近的网上学习,更觉得自己一无所知。
这次的微课设计学习,就是对我的一次“头脑风暴”。
它能更好的让我们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中进行,而知识的吸收与掌握则在教室外。
学生需要克服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往往并不在现场。
如果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环境颠倒过来,学习的有效性将发生怎样的改变?通过对于微课的学习和体验,我认为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有很多重要意义:1. 微课是一种浓缩型课程,时间简短,知识点明确,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自助餐”式的学习体验。
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课后复习,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学习某些知识难点或者技能,并且可以反复学习,针对性强,灵活性强,学习时间充足,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 因为微课时间十分简短,在10分钟以内,并且主题明确,只有一个,可以使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不易分神。
3. 互联网发展是大趋势,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快速崛起,网上学习、手机学习或许会成为日后的主流学习方式,而微课正是适应了这种改革趋势,走在发展前沿。
4. 微课程可以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学生们可以自定学习计划,按照自己的步调来安排学习内容,自己搜索,自主检测,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元认知能力。
5. 微课时间的简短催促和鼓励教学者在设计和呈现微课时学会简洁。
总之:通过最近的不断学习,自己的收获非常丰富,再接下去的学习中一定会再接再厉,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成绩。
微课程心得体会【2】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全市教科研人员“微课程”培训,聆听了黎加厚教授的《翻转课堂与微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整体设计》的专题报告,受益匪浅。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感想(精选12篇)

学习微课程的心得感想(精选12篇)学习微课程的心得感想篇1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师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多媒体的呈现方式、5分钟的学习享受让更多的教师爱上了微课程。
制作微课程也让教师在培训中从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老师们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
李玉平:刘校长的“四化”总结得非常好,微课程正改变着许多学校和地区的教师成长方式。
学校一般都有固定的写作任务,但写的过程中有几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论文与故事:不论书写还是阅读,教师都更喜欢故事,但现实似乎在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要求教师写论文,背景、意义、价值、理论依据……出发点是好的,但问题是用对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来要求教师,是不是不太现实?数量与质量:笔记、心得、论文、故事……类别不少,但质量关注不够,缺少引领、点评,更缺少课程化开发,所以故事写了不少,但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成果与传播:教师的文章中不乏优秀作品,但因为缺少再开发的意识,最终成果往往停留在“经验层面”。
经验背后的策略、策略中的风险、经验推广的关键元素,研究得不够,所以最终“典型经验可以打动人,但很难复制”。
所以,我们鼓励教师基于自己已有的实践经验,尝试进行精细化加工:文章中发现经验——阅读文章,寻找出最有价值的经验;将经验变为成果——对经验进行深度追问,抽出策略、方法等;对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将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和“可视化”开发,变成微课程。
上面的三步表面上是对文章的精细加工,事实上是对成果的深度反思、梳理,是一种更具价值的研究。
以湖北宜昌天问学校的教师为例,他们每周写一篇文章,几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文章。
今年假期,他们开始对自己过去的“每周一得”进行梳理,结果发现寻找真正的成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教师们经过一个假期的思考和开发,最终形成了“班级文化微课程系列”“学校管理微课程系列”,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关于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5篇

关于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5篇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日益整合的今天,微课作为各类院校争相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开始得到推广。
接下来就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吧。
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篇1暑假里,读了《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法》一书,我对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
让我更全面的了解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现代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是适合现在教学的新教学法。
我真切地感受“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书中深入浅出的讲解,一个个新的理念清晰地冲击着我的视野,微课程研究真的是一种学习的新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翻转课堂我理解的是改变教学模式,从单向的讲授,改为通过在课堂上发现问题与小组同学互动,启动孩子们思考与讨论所学,结果孩子们对学习内容了解的正确率提高一倍。
以往传统教学只注重学习过程的第一步-- “信息传递”,并把这一过程放在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在课堂上;但往往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内化”,以前都把这一过程,放在缺少帮助的课后环节中。
结果本来应用于师生互动、孩子们互动交流的课堂,常常被教师一个人占用来作知识的传授了。
不善于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尤其是不擅长问题引导。
老师常常习惯主宰课堂,好像自己不讲学生就学不会似的,教师往往用自己与学生的互动去取代生生互动,使协作探究流于形式。
当学生展示的时候,教师往往不去引导学生“质疑-阐释”,而是忙于指出展示中存在的问题,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
书中有很多事实证明,由于群体教学和个体差异的矛盾,使在课堂时间传递知识注定了是一种有缺陷的方法。
这次的新网络科技让知识的传授变得更便捷和容易,我们应该改变教学模式,而把教学重心和时间放到“吸收内化”,也就是把“吸收内化”这一重要的过程放在课堂里。
课堂上,孩子们之间的互助教学能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使学习正确率增加一倍。
而翻转课堂的实施,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以前,知识内化的过程都是放在教室外,那时候没有老师和家长在场,遇到疑难问题时,学生容易因没有人协助,而产生挫折,丧失学习动机和成就感。
学习微课程心得体会(精选5篇)

学习微课程心得体会(精选5篇)学习微课程心得体会(精选5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习微课程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微课程心得体会篇19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微课程设计制作培训,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杜龙辉教授《生成性资源-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制作》的报告。
杜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话语,精彩的案例,伴随着不时传来的阵阵掌声,让教师们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
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收获:关于“微课”,在学习之前对于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个概念。
我主观的从字面意思理解为:简短的视频课。
学习之后我对微课有了全新的认识。
1.知道了什么是微课?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2.明白了微课的特点:“短小精悍”。
“短”即视频长度短,一般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5分钟左右最好;“小”即主题小;“精”即设计、制作、讲解要精良,不要啰啰嗦嗦的;“悍”即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3.微课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无法实现因材施教的弊端,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程度好的可能看一遍就已经掌握了,就不需要再浪费时间了,可以把时间用到学习其他内容上;程度弱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直到自己掌握为止。
这样就使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步调学习并随时在线与同学互动。
4.了解了微课的几种制作方法:用录屏软件、摄像工具、智能笔或专用软件录制,也可以在录播教室录制或专业演播室制作等等录制方法。
其中比较常用、容易操作的微课制作方法有三种:PPT式微课、讲课式微课、情景剧式微课。
这次培训,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理念的冲击,真正领会到了微课程“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微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微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微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篇1我带着好奇与迷惑的心态,对微课程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学习,感受颇深,提升我对微课程进一步的认识。
1、了解了“微课”程功能特点。
我们学习了解到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的发展研究过程、微课程的作用与特点、微课程的分类以及制作。
2、解决问题、有独到的优势。
由于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微课程的了解与学习,在一步一步的揭开微课程神秘面纱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逐步感受到她那“短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着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而且有欣喜有发现有学习,当然也有迷茫有气馁,但微课程似乎有一种魔力让我们无法将她放弃,而是吸引着我们逐步的了解她最终喜欢上她而且能熟练地运用制作。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
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
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通过微课程的学习,我感觉收获颇丰。
不仅学习到新知识,也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奠下良好的基础,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篇2通过对于微课的学习和体验,我认为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有很多重要意义:1、微课是一种浓缩型课程,时间简短,知识点明确,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自助餐”式的学习体验。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微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篇1本次微课学习,内容丰富,各个环节条理清晰,学习之后感觉大脑中思路很清晰,瞬间对微课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样的微课程学习,能让学生有效增加学习的机会,满足学习的需求,最大限度的自主学习,用移动学习终端随时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活动。
从而为学生指点迷津,更重要的是它将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使得课上的正式学习与课外的非正式学习,有机结合,连续统一,激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自方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学生个性需要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新型的学习自主方式。
视频中老师的讲解语速适中,内容实用,都是我们平常在电脑操作和教学中会用到的内容。
如常用的搜索引擎有:百度搜索、360等。
还有资源的下载工具如:腾讯音乐、QQ音乐;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特别是硕鼠软件的运用;文库中的百度快照;图片的下载和保存。
当资源获取过之后,老师还特别提到了资源的存储与管理。
最后又细心地给大家推荐了一些常用又实用的网站:人民教育出版社、电子课本网、、网易公开课。
这一期的研修内容非常实用,对我们的教学帮助很大。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篇24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微课培训,几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世代的产物,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
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会认为微课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课堂碎片等等。
在经过培训之后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20篇)微课学习心得体会篇1“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正在强势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教学,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学习并了解“微课”,是大势所趋,也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
今年寒假,我通过网络,详细学习和了解了有关微课及其制作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学科教学中运用“微课”的好处。
通过这些学习,我受益匪浅。
一个知识点,精要的讲解,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几分钟的学习享受,就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学习。
这不正是我们每个教师都期盼的吗?微课,看来不简单。
下面谈谈自己的两点学习体会:一、明确了概念,转变了思想“微课”并非如我之前理解的是一段随意剪辑的教学视频,而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其特点是时间在10分钟以内,这是依据“注意力十分钟法则”而设定的;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特别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内容,它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所有的教学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不仅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学”的设计;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也就是一个微课只说清楚一个知识点就行了,可以是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还可以是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等,知识点不宜过多过杂,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制作系列微课。
微课程这一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必然会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
它把传统的教学场地从课堂拓展到了信息终端(PC电脑,手机,Ipad等);教学时间从课堂上拓展到了学生的可能空余时间;知识传授方式由课堂上一师对多生改为一师一生。
现在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各异,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比较好的适应了不同的个体需求。
教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学生在自习课或课外使用平板电脑从服务器上下载并观看教学视频,利用教学视频,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
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在研究微课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它的丰富性和条理性。
微课程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知识点,同时也满足了我们自主研究的需求。
通过移动研究终端,我们可以随时开展个性化的研究活动,从而培养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研究更加丰富多彩。
视频中老师的讲解语速适中,内容实用,覆盖了我们平常在电脑操作和教学中会用到的内容。
老师还介绍了常用的搜索引擎和资源下载工具,以及资源的存储与管理方法。
最后,老师还推荐了一些实用的网站,对我们的教学帮助很大。
在参加微课培训后,我对微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研究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它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设计、制作、讲解都非常精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研究效果。
总之,微课程的研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主研究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研究效果。
同时,老师的讲解也非常实用,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我相信,在今后的研究和教学中,微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提高了教学效果。
混合研究模式的出现,使得教育变得更加高效和灵活。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而微课的出现则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时间和地点,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同时,微课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微课的作用是辅导和解惑,不能完全替代课堂的新知识教学。
微课的作用是在课后进行辅导和解惑,而不能完全替代课堂的新知识教学。
微课的存在是为了创学模式,让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
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微课,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完全替代。
四、要不断钻研微课的制作技巧和教学方法,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微课的制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如选题设计、教案撰写、素材准备、课件制作、教学实施和视频后期编辑等。
教育者应该不断钻研微课制作技巧和教学方法,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9篇

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9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合同大全、会议文书、工作计划、演讲稿、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更多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survey reports, work reports, contract summaries, meeting documents, work plan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9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9篇(学生微课程心得体会),欢迎参阅。
教师学习微课心得体会(精选5篇)

教师学习微课心得体会(精选5篇)教师学习微课篇1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时,我觉得挺困惑的。
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
“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
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
它具有以下特点: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
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
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
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
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
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
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
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教师学习微课心得体会篇2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微课的培训学习,使我对微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微课每个老师能把自己的教学经验的精华部分简洁快速的传授给别人。
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一)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4篇)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微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4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微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篇1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微课的培训学习,使我对微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微课每个老师能把自己的教学经验的精华部分简洁快速的传授给别人。
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一)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尽可能使文件小,易于传输。
(二)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三)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四)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五)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六)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七)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八)视频画质清晰。
(九)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
(十)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十一)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
音频格式有:aac,aac,m4a,and,f4a,mp3等。
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篇2通过学习艾老师的工作室,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特别是《微课》的学习,从几个微课片段,就让我们学习到了语言描写的方法,神态描写的方法,神态描写的含义等,让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感谢江西教师网,感谢艾老师。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的心得体会

微课的心得体会微课的心得体会(精选22篇)微课的心得体会篇14月16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名师之路活动,活动中聆听了吴琳、薛法根、赵志祥等名师的课,真是受益匪浅!最让我大开眼界的还应该是诸向阳老师的微课教学。
以前我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微课教学,也知道了未来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翻转课堂微课教学。
但是我一直不知道怎么操作,看到本次活动的通知,我主动要求去西安学习,也是奔微课教学去的。
经过本周末的学习,我终于亲眼看到了这种微课程教学,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就学习内容作深入的研究、探讨,这种微课教学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以在家里接收微课,一遍一遍地反复学习,有了课前的学习准备,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与教师更加深入的`学习教材内容,课堂容量变得更大了,课堂教学当然高效了。
不仅如此,我还听专家介绍了微课的由来,原来微课的前身是美国的慕课。
许多人怀疑微课程不可能实现,但是我相信专家的话:十几年前我们不是同样怀疑过幻灯片的使用效果吗?那不是也很快普及了吗?还有一个更让我有感触的地方我不得不说。
以前我坚决不允许儿子上网,但是听了讲座后我知道了中国的孩子为啥没有后劲,原来他们上了大学后,被压制的网瘾一下子泛滥了,是之前被压制得结果。
还有外国的孩子从小事手捧笔记本和家长一起网上学习的,而我们从不教给孩子网上学习的本领,只是一味地“谈网色变”,拼命给孩子抱补习班,浪费了钱,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打消得无影无踪,多么遗憾的做法呀。
网上的资源全部浪费了。
唉!微课的心得体会篇220xx年x月x日我有幸去郑州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微课的理念和录制方法。
非常感谢各位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的培训时间为20xx年x月x日至10月x日,历时5天。
短短5天时间收获很大,受益多多,现在我就将自己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向大家做以汇报:这次培训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基础理论课程讲座,二是技术实践课。
给我们上课的是自广西示范大学的杨上影老师,我们都很佩服他,因为5天的学习都由他一人讲授完成,并亲自自导我们软件的安装及学习。
听微型课心得体会(通用17篇)

听微型课心得体会(通用17篇)听微型课心得体会(通用17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听微型课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听微型课心得体会篇1今天两位年轻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微型课,她们的教学思路不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机会。
从这节课可以看出两位老师都有着扎实的教学功底,教态自然亲切,语言规范流畅。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公式、会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究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从刚刚的教学活动看,两位老师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A老师的这节课重视知识的探索和方法的指导。
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每个环节,采用小步子前进的方法,一步一步引领着学生,指导得非常细致。
先是有格子的不规则图形,面积只要数一数就可以了,然后出示的几个长方形没有格子,于是学生去估一估,动手量一量,再观察发现,最后得出结论。
整个过程中老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动向,尽可能地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去探索问题,老师呢不断地给与启示、引导,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完善了结论,学生也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富有层次感的教学实践,实际上是吴老师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地引领学生进行数学的规律的探索。
可是整节课给我的感觉是老师的引导有点过于强势,提问太碎。
有些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知道了计算公式,因而在探究的过程中,有牵着学生走的嫌疑,忽略了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难以发挥。
而B老师从学生发展的大局入手,营造了大气的课堂。
她的整个教学活动包括两大板块,如第一板块:猜一猜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这样老师创设了民主和谐的氛围,通过猜一猜把学生与前面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大板块老师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条12厘米的线段,要求围不同的长方形。
这儿我觉得只有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能把这三个长方形说全面,满足了那些学有余力学生的需求,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课学习研讨心得体会
为期7天的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已经过半,这几天围绕“微型课”的话题一直不断。
培训前主办方让我们每人准备好一堂微型课,我从来没接触过微型课,虽然在网上也查了好多资料,但是直到培训前,还是一头雾水,对于“什么是微型课?”“如何上好微型课?”成了培训开始期间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甚至在用餐、休息的时候,还经常听到老师们关于此的讨论。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通过专家的讲解、小组的讨论、优秀老师的展示和专家的点评,我对微型课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正确理解“微型课”的“微”
对于“微型课”讨论的一个重要焦点就是如何理解这个“微”字,究竟是把一趟完整的课进行微缩,还是简单的截取一部分?究竟该如何理解这“微”字?
在屠教授的讲座里明确指出“微型课”是指以经验交流或训练、甄别教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地实施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方面进行微缩的教学活动。
具有“形态小、操作真、结构全”的特点。
就一堂数学微型课而言,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内容可以是一堂课几个知识点中的一到两个,但是结构必须完整,还是应该有完整的引入、讲授、例题、练习、小结和作业。
根据听课对象分为ABC三类,即A类(有学生)、B类(老师扮演学生)、C类(没有学生)。
二、学习其他老师如何上微型课
由于微型课短小精悍,也逐渐被广大老师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微型课比赛也渐渐进入了各类评比,主办方也通过各种形式让我们接触和学习如何上好微型课。
今天上午,数学组的六位老师一一给我们呈现了他们精彩的微型课,虽然他们的风格不同,但是上起课来都很有亲和力,教态自然,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够考虑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本次两课评比获奖的陈兆利老师上的《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课,无论是她得体的教态、始终挂着的微笑、精当的语言、精美的课件、精心的设计、巧妙的课堂安排、对待学生的引导,都让我们眼前一亮,虽然只有短短15分钟,却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也体现了微型课作为培训交流的最大功能之一。
三、如何上好一堂微型课
通过专家的讲座和老师们的展示,我觉得上好一堂微型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做到“心中有学生”
虽然我们目前微型课大多选用B、C类没有学生的模式,但是教师从备课到上课都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在备课时除了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还应做到真正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习惯为依托,预设出有层次、有梯度的任务;在上课时,假想学生就坐在下面,营造出真实的适合学生学习的轻松氛围。
2、做好取舍,给自己“洗洗课”
由于微型课的时间限制,这就要求我们队自己的上课内容进行删减,力争做到短小精悍,这就要求教师将自己原有的教案进行适当的删减,在选取确定的教学目标后,不妨尝试杨九俊教授给我们的“洗课”方式,洗去那些过高的目标、过杂的内容、过偏的走向、过花的形式,过虚的议论,力争做到恰到好处。
3、注意课堂小结,切忌“虎头蛇尾”
对于一堂微型课,大部分老师都能做到设计巧妙的引入,但是在收尾部分通常三言两语,草草结束,其实好的小结,不仅是对整个课内容要点来个归纳,不可或缺。
快捷而不拖泥带水的结语在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同时,也会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美好的享受。
以上是本人这几天对于微型课学习研讨观摩的几点心得体会,当然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我也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