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法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增量法和总量法在深基坑支护结构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4—5716(2003)05—01—04中图分类号:TU470+13 文献标识码:B・岩土工程・增量法和总量法在深基坑支护结构中的应用吴江滨,张顶立,王梦恕(北方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北京100044)摘 要:针对一个深基坑支护的工程实例,分别应用增量法和总量法的原理,采用Super SAP 程序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据此提出了增量法和总量法原理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计算中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增量法;总量法 近年来,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开发的迅速发展,建筑深基坑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由于深基坑的位置多是在城市中较繁华的地段,基坑失稳的危害较大。
而且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的可变因素也较多,因此,它是一个工程设计的难点,也往往是一个工程成败的关键。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施工的不同阶段,围护结构、支撑和土体所形成的结构体系不断变化,土压力也随着开挖的进行而不断变化,如何能确切模拟分步开挖过程的受力状况和变形特点,并考虑各个施工阶段之间受力的连续性,其基本方法有增量法和总量法两种。
本文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分别采用增量法和总量法的原理进行计算,并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据此探讨了两种计算方法的应用范围。
1 计算原理与方法1.1 结构分析的基本假定图1 支撑连杆的弹塑性模式(1)采用工程上惯用的平面杆系矩阵位移法。
(2)为了反映地层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可用水平弹性支承链杆模拟地层对侧墙水平位移的约束作用;用竖向弹性支承链杆模拟对底板、侧墙底部垂直位移的约束作用;用切向弹性支撑链杆模拟地层摩阻力对中间柱底部垂直位移的约束作用。
(3)为了反映土体的非线性特性,支撑链杆的等效刚度采用最简单的理想弹塑性模式,当反力R ≤R 0时,支撑链杆刚度为常数k ;当R >R 0时,k =0。
如图1所示。
其中R 0为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4)为了能确切模拟分步开挖过程及使用阶段不同的受力状况,将结构受力的变化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进行计算。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深基坑是指建筑工程中所挖掘的深度较大的坑洞,用于埋设地下结构或地下设备。
由于深基坑的特殊性,需要进行支护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坑壁稳定。
以下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明挖法:将深基坑分段进行挖掘,每一段挖掘后即进行支护工作,常用的支护结构有预制混凝土梁、拱形支护层和垂直支撑体系等。
明挖法适用于较小的基坑。
2. 土工布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支护。
在挖掘基坑前,先布设土工布,然后将土方挖掘出来,再进行土工布的固定和加固工作,以达到支护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周期短的特点。
3. 嵌围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高的基坑。
先在基坑的四周安装一道遮水板,防止地下水进入基坑,然后进行挖掘施工。
在挖掘完成后,再加固遮水板和土方,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4. 桩墙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岩石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支护。
在挖掘基坑前,先在基坑周边挖掘桩孔,然后灌注混凝土形成桩墙。
桩墙具有较强的抗震和抗滑性能,能够有效地支撑基坑的土方。
5. 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一种常用的基坑支护结构,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
地下连续墙是在基坑周边挖掘后,再进行连续灌注混凝土,形成一个围护体。
地下连续墙能够有效地抵抗土压力,在保证基坑稳定性的还可以同时承受荷载。
基于ANSYS深基坑工程增量法计算的二次开发技术研究
第2期(总第97期)中国市政工程2002年6月25日 基于ANSY S深基坑工程增量法计算的二次开发技术研究陈卫军(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 200092)崔 勤 宁佐利(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11) 摘 要:针对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进行深基坑工程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以ANSY S为平台,采用APD L语言,对增量法计算程序二次开发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进行了研究。
同时将其应用于上海市轨道交通杨浦线(M8线)工程陆家浜路车站的支护结构设计,取得满意的结果且劳动生产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 增量法 ANSY S 二次开发技术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Technique of the Incremental Methodology for the Deep Excavation Work Based on the ANSYS SystemChen Weijun,Cui Qin&Ning Zuoli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ituation on the calculation of deep excavation w ork by enterprise FE M program, s ome key techniques to develop the program in APD L language for the Incremental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ANSY S system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se techniques are als o applied to design the deep excavation w ork of the Lujiabang R oad Subway Station in the shanghai rail transit yangpu line(M8)project,and the perfect reliability and the high efficiency are proved by the design results. K ey Words:deep excavation w ork;incremental methodology;ANSYS;development technique1 引言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每一阶段,结构体系与外荷载都在变化,因此采用增量法进行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内力计算能充分模拟施工过程。
深基坑支护的增量计算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2 、 深 基坑 支护 结构 计算 理论 描述
本文研究的深基坑支护仅指用于支护垂直岩土坡的桩 、墙及支撑或锚杆
用。土压力一般采用经典的土压力理论, 如朗肯土压力理论或库仑土压力理 万 , 总建筑面积约4 4 . 8 万 。拟建配套用房和住宅楼均设一层地下室 , 根 论 。基 坑 面 以上 的支 撑可 看作 一 弹性 支 点 , 基坑 以下 的土 层 可用 一 系 列 的土 据 设 计 要 求 配 套用 房 地下 室 底 板埋 深 为6 . 7 5 m( ±0 . 0 0 以下 , 底 板砌 置 标 高 为 弹 簧 的作 用代 替 , 如图2 所示。 这样, 可 把 支护 结 构看 作一 弹性 支 承 的地基 梁 。 2 . 8 5 m) , 住 宅 楼地 下 室 和独 立地 下 车 库底 板 埋 深均 为6 . 2 5 m( ±0 . 0 0 以下 , 底 对 弹性 地 基 梁的解 法 通常 有解 析 法 、 结 构力 学法 或 有 限元方 法 。 板 砌 置标 高 为 一 2 . 3 5 m) , 按 自然 地 面标 高 2 . 5 0 m考 虑 , 住 宅 楼 和地 下 车 库 基 坑 开挖 深 度一 般 约5 . 0 m, 配套 用 房基 坑 开挖 深度 为5 . 5 m。 据 勘探 揭露 , 在地 表 下 摹 位 5 5 . 5 m 深度范围内除填土外 。 其余均为第四纪滨海 、 河湖相沉积物 , 由粘性土 、
等 组成 的支 护结 构 。 如图 1 所示 。 一 般情 况下 , 深 基坑 支护 结构 可简 化 为一个 受 侧 向土压力 作用 的受 力 结构 , 目前对 这种 结构 的计算 方 法 主要可 分 为三类 。
全量法与增量法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 具体计算公式详见 ( 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翟 2 ) 健
( J10 9 ) 附 录 B弹性 支点法 。 J 2 — 9 G
() 3外荷载是 各施 工 阶段 实 际作 用在墙 体上 的有效 土压 力或其他 荷载 ,支撑 由支撑 弹性作 用和地 层弹性
作用组成。在支撑处应输入设置支撑前该点墙体已产
用组成。②支锚过程 : 荷载增量为加在该支撑上的预
加力 ,支撑 由其他 支撑 弹性作 用 、开挖面 以下土体 弹
性作用以及主动侧土体弹性作用组成。
() 算过程 中考 虑基坑 开挖后 的荷 载增量 作用 4在计 到 整个支 护结构 ,开挖 与支锚 分别 运算 。 1 两种 计算 方法 的对 比分析 . 4 增 量法 充 分 考 虑 上 一 步 开 挖 对 下 一 步施 工 的影
力 ;支撑 由支撑 弹性作用 和开 挖面 以下 的土体弹性 作 () 点 的侧 向位 移不 可逆转 ,即每 一工况计 算 1 支锚 的支锚点 位移不 能小 于前一 阶段计算 结果 ,也不 能 出 现反 向位 移 ; () 挖面受 到扰动 的土层 不会 改变其 物理性 质 ; 2 开 () 3整个受力 过程 中墙体 刚度不 发生变 化 。 1 全量 法计算原理 . 2
开 挖过 程得 出的结 果对 比 ,第 1 页 图 1 利用 这两 1 为 种 方 法 得 出 的在 基 坑 开 挖 过 程 中桩 顶 位 移 、最 大位
量,支撑 由支撑弹性作用和地层弹性作用组成 , 求得
的 围护结 构位 移和 内力相 当于前一 个施工 阶段完 成后
的增量 ,与前一个施工阶段完成后的墙体 已产生的位 移和内力叠加 ,得到当前施工阶段完成后体系的实际
表 2 桩顶位移监测终值
基坑支护土钉力的简化增量计算法
其实,由文献[5]的研究成果可知,所谓的经 验土压力是由于施工过程与支撑顺序的影响而造成 的,土体产生的侧向土压力实际上仍应是传统的三
第1期
杨光华:基坑支护土钉力的简化增量计算法
17
5(c) 所示,第三层的土方开挖产生了新的侧向不平 衡土压力增量△P2, △P2 应由土钉 1 和土钉 2 共同 分担。第三层土方开挖完后施工土钉 3,在图 5(c) 时土钉 3 是不受力的。然后,进行第 4 层土方开 挖,此时增加的侧向土压力增量为△P3,显然△P3 是由已经存在的土钉 1, 2, 3 共同分担的,第四层土 方开挖完后施工第四层土钉 4,由于土钉 4 是在变 形完成后再加上去的,因此,理论上土钉 4 此时是 不受力的,只有进一步往下开挖时,土钉 4 才参与 受力,这也是符合实际的。
2 土钉力的增量计算法
作用于土钉上的土压力分布,许多工程实践证 明,图 2(b)的分布形式较图 2(a)的形式合理,而图
收稿日期:2002-10-30.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杨光华,男,1962 年出生,博士,教授级高工,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同济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土的本构 理论、基坑工程、软土工程及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等的科研和设计工作。
1 前 言
深基坑支护中土钉支护由于其经济性已成为目 前较主要的一种支护形式。但土钉支护的理论研究 远落后于工程应用,土钉的长度设计,土钉力的计 算目前还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以致目前土钉长度 沿深度的分布形式也是五花八门,有上短下长、上 长下短及等长度分布的形式,如图 1 所示。 对土钉力的计算,各种不同的规范采用的方法 也有所不同,故计算得到的土钉力自然也不同。一 些基坑规程计算土钉力时仍采用传统的三角形土压 力分布模式 [1],如图 2(a)所示,土钉规程则采用一 种经验土压力[2],如图 2(b)所示。两种规程计算的 土钉力是不同的。显然,以上的一些不一致之处, 关键在于对土钉支护的设计理论还缺乏深入地研 究,缺乏一个合理的计算模型。
增量法在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8)2920134203增量法在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预测中的应用收稿日期:2008205219作者简介:于少辉(19792),男,工程师,中铁隧道集团科研所,河南洛阳 471009屈兴兵(19832),男,助理工程师,中铁隧道集团科研所,河南洛阳 471009于少辉 屈兴兵摘 要:介绍了增量法的计算原理及方法,以某地下车站基坑施工为例,对基坑开挖施工进行了模拟分析,预测了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通过与实测数据的比较,可较为准确的预测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模式及位移值,从而检验了计算预测的可行性。
关键词: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变形预测,增量法,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U463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围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在城市建筑物和市政设施密集区进行深基坑开挖,由于挡土结构变形不能有效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将给周围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本文通过应用增量法原理,在工程设计阶段,模拟施工过程,预测围护结构的变形模式及幅度。
并将实测数据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检验模拟预测的准确性。
1 计算原理及方法1.1 计算模式增量法计算,即在施工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外荷载相当于前一个施工阶段完成后的荷载增量,支承由支撑弹性作用和地层弹性作用组成,以此来模拟基坑开挖的全过程。
求得的围护结构位移和内力相当于前一个施工阶段完成后的增量,当墙体刚度不发生变化时,与前一个施工阶段完成后的墙体已产生的位移和内力叠加,可得到当前施工阶段完成后体系的实际位移和内力。
混凝土时,壁厚不小于250mm 。
规范规定:设备基础底板中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基础厚度大于2m 时,除应沿上下表面布置纵、横方向的钢筋外,尚宜沿厚度方向间距不超过1m 设与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直径不宜小于12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
为避免设备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规范规定:长度大于6m 小于11m 的基础顶、底面;基础内坑、槽、洞口的边缘或基础断面变化悬殊部位;支承点较少,集中力较大的部位;基础受力不均匀或局部受冲击力的部位,宜配置直径8mm~14mm,间距150mm~250mm 的钢筋网。
中铁五院 理正软件应用问题答案
中铁五院 理正软件应用问题一、参数选取1. 排桩中冠梁的水平侧向刚度如何取值?在理正提供的冠梁刚度计算中L 和a 具体指的是什么?比如地铁狭长基坑采用平面计算围护桩结构桩间距1.2m ,第一道支撑水平间距6m ;地连墙结构,6m 墙幅,第一道支撑水平间距6m ,L 和a 如何取值?答:冠梁水平侧向刚度可根据经验交互,也可通过近似计算方法估算。
近似计算:冠梁侧向刚度估算简图:冠梁侧向刚度估算公式:()223a L a EI L K -⨯=式中: K —— 冠梁刚度估算值(MN/m );a —— 桩、墙位置(m );一般取L 长度的一半(最不利位置)。
L —— 冠梁长度(m );如有内支撑,取内支撑间距;如无内支撑,取该边基坑边长。
EI —— 冠梁截面刚度(MN.m 2);其中I 表示截面对Z 轴的惯性矩。
公式中L指冠梁长度,如有内撑,取内撑间距,如无内撑,取该边基坑边长,a指桩、墙的位置,取1/2L(最不利位置)。
如例第一种采用平面计算围护桩结构桩间距1.2m,第一道支撑水平间距6m,计算冠梁工具:支护L=6m,a=3m(最不利位置),第二种地连墙结构,6m墙幅,第一道支撑水平间距6m,计算冠梁工具:支护L=6m,a=3m(最不利位置)。
2.明挖基坑围护结构计算中采用的力学参数如何考虑实际施工工况合理取用?水下粘聚力和水下内摩擦角地堪报告上没有时,如何取值?是采用直剪(固结快剪)还是三轴固结不排水剪(CU)。
答:软件采用拟静力法,不考虑施工过程的某些变化值。
至于在参数上做些许调整以达到上述目的,使用者可以尝试,软件不做规定。
因为不同的土在的水下参数也不尽相同,软件在水下部分取用水下参数值,因此在考虑水作用的情况下,必须要知道该实际参数值。
(至于采用直剪实验还还是三轴实验99规程中有注明)。
3.计算钢支撑支锚刚度及材料抗力时,如基坑设有临时立柱,钢支撑长度如何取值(按总长还是分段长度)?答:如果中间只有一个立柱,那可以取1/2L长算,如果有多个立柱,只能大概取分段长度计算。
地铁车站偏载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研究
地铁车站偏载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脚步加快,为了缓解地上压力,城市不断加大地铁建设,有效的缓解了地上的压力。
本文就地铁车站的偏载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影响着车站的正常使用展开论述。
并提出相应的举措。
关键词:地铁车站;偏载深基坑;围护结构引言:为了地铁的正常运行,给人们提供便利,优化地铁车站偏载深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势在必行。
交通事业的发展,对地铁车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工程项目(1)某地铁1号线某站的总长度为180米。
它已经完全建成,没有地面线。
(2)工程水文地质状况:①岩土层分布。
为了深入研究工程情况,需要派遣专业技术人员严格勘察岩土工程现状,经过勘察可以发现车站处于岗间坳谷区,坳谷地段的土质比较特殊,主要是新沉淀的软流塑状黏土。
此外,还包含了填土层以及河漫滩冲淤结软土,并且处于基坑的下方。
除了这两层土之外,还包含了粉质黏土、粉土夹粉砂、以及粉质黏土等土质;②水文条件。
在车站地下,存有大量的孔隙潜水,也包含了一部分的弱承压水。
孔隙潜水的分布范围主要在填土层,弱承压水分布在粉质黏土夹砾石层内。
弱承压水的特点是水量少且分布不均。
(3)基坑的特点。
本地铁车站的基坑包含层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比较差,具有高触变性以及流变性的特点,且支护结构的变位大。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求注意车站基坑变形按照二级基坑控制,二级基坑标准段普遍开挖深度为16.7米左右,可以保障基坑地面沉降量≤50mm,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50mm。
基坑顶部车辆的动荷载大所以容易加剧基坑的维护结构两侧的偏载现象。
2围护结构计算为了更科学地计算支护结构,采用传统设计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对两种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充分了解偏心荷载对基坑的影响2.1计算方法首先用理正深基坑支护设计软件完成车站基坑南北两侧围护结构的单元计算,坑外迎土面土压力使用主动土压力,开挖面之下土压力假定为矩形分布模式,在坑内开挖面之下的土压力使用被动土压力。
增量法在深基坑围护结构水平变形计算中的应用
Vo 4 No., u y 2 1 l 2 3 J l 0 1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理 工 版 )
J UR ALO NG O U V R I Y( E O N FNI B NI E S T NS E)
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江 省优 秀科 技期 刊一 等奖 浙
增量法在深基坑 围护结构水平变形计算 中的应用
陈 玉 香
( 金华教育学 院 理工分院,浙江 金华 3 10 2 00)
摘要:在结构和荷载变化复杂的大型基坑 工程 围护结构变形计算 中, 增量法计 算相对其他计算
理论具有较 明显优越性. 采用增量法对上海世博 50 V地下变电站其基坑围护结构在 开挖过程 0k 中的水平位移进行 了计算整理, 并与实测值进行对 比分析. 结果显示两者能较好地拟合, 表明应
4 0 N・- 3 7 0 k ・ 地 下 连续墙 开 0 0 k 1 6 T ,k =3 0 Nm- I 3 .
挖侧设置 0 厚结构内衬墙, .m 8 与地下连续墙共 同 组成复合墙体 .
计算模型采 用基于规范的水土合算轴对称弹 性地基杆系有 限元模型【 地基土简化 为 Wi l 3 J . ne kr
段 完成后 的增 量, 将每个开挖段产生的 内力和位
移叠加就是整个开挖过程结束、 体系重新平衡后的
最终 内力与位移 . 增量法的关键是准确地确定 出 每个开挖段相对于前一个开挖段的荷载增量 {尸 , △ }
一
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 1 内土的挖除: )坑 坑内土被分层挖除时, 作
所形成 的结 构体系不断变化 , 而且 开挖过 程 中地 下连续墙 亦已产生了位移, 而支 撑是在连续墙已 经产生位移 的状态下施加的 . 古典的不考虑支 按 撑变形及开挖施工过程的计算理论( 如等值梁法) , 可得 出非开挖侧弯矩为主的计算结果… 而这显然 , 脱离 实际过程和结果 . 增量法能较好地模拟基 但 坑 分步开挖过程 中不 同的受 力和结构状 况, 并能 将受力 、 结构的变化过程划分为所需的若干个相对
8增量法及应用
与苏联规范比较(δ =φ ) 150 200 250 2.06 2.70 3.63 2.06 2.70 3.63 3.94 4.67 5.63 3.96 4.67 5.64
300 5.03 5.03 6.97 6.98
结论:与苏联规范采用的结果(δ =φ )基本相同。
R N
C
三种土压力 的比较
表1
对 ? 错?
增量法
小结
1、 土压力分布仍是符合经典理论的。 2、 用增量法计算表明,计算所得支撑力化为分布力 后结果与经验的表观土压力是相符的,说明影响 支撑土压力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的影响。从而从 理论上解释了经验表观土压力。 3、经验的表观土压力基本可以反映施工过程的影 响。 4 、 经验的表观土压力对均质土可用,实际上支撑 力不但与施工过程有关,还与土质分布(层状)、支 撑及结构刚度有关,是否加预应力等众多因素的影 响。合理的方法可用增量法来 Ð 1 10 5 0 0 10 20 30 40 50 60
(cm)
fk(10kpa)
Á µ Í Ä ± ê × ¼ ³ Ð Ô Ø Á ¦ Ó ë ± ä Ð Î Ä £ Á ¿ µ Ä ¾ Ñ é » Ë ã Í ¼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ê × ± ¼ ³ Ð Ô Ø Á ¦ (KPa)
工程名称 北京医院急 诊楼工程 北京邮政 枢纽工程
用φ D 为参数与原设计及实测弯矩比较
用等值内摩擦角 φ D 计算最大弯 矩(kN·m) 627.3 东面 1402.2 西南面 1020.5 以φ D 为参数为 原设计 (%) 60.8 东面 60.2 西南面 56 实测为原 设计的 (%) 30~58
多支撑地下连续墙的增量计算法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g
由
,
岛
●
-
山
图 1增量法计算模型简图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0
作者简介 : 周岳 ( 1 9 8 0 一 ) , 男( 汉族 ) , 湖北公安人 , 工程 师 , 现从 事政府事业单位技术管理工作。
因而 硬层 的 E 大, 相应 的 也 大 。
qi =
U
-
一
i
簧所代表的受压土体面积 b x d的函数 。如图( 1 ) 所示 , 对 开挖 面以上 的等效土 弹簧如果是受拉 , 则 弹簧不起 作用 , 因土不能承受拉力 , 此时 K = 0, 设一个等效土弹 簧 产 生 的 集 中力 为 , , 设 弹 簧 代 表 受 压 土 的 面 积 为 b × d, d 为墙单元的宽度 , 一般取 d =l m, 则作用在该
连续墙为0 . 8 m 等厚墙体, 人岩 1 m 。取 1 m宽的墙体计算 , 每米宽墙的抗弯刚度E , = 4 . 2 x 1 0 k N ・ I T I 。
各工 况 的主要工 作 内容为 :
工况 l : 从1 1 . 6 m开 挖到 8 . 8 5 m; 工况2 : 在1 0 . 3 5 m处
0
得开挖面以下等效土弹簧的反力 、 、 ; 、 : , 相应
此 时墙 体 的 内力 和位 移 即可求得 。
T I I
七
.
左
L:
-
墨
+
t 4l
/ L —
一
^^ 一 q
七
● ^~ 七 ,
‘ r ‘ r
,
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方法-王松
3、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图形界面 土层信息输入界面
理正深基坑软件界面
3、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MIDAS/CIVIL软件界面
3、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计算原则: (1)支护荷载:详细研究土质类型及相关参数,与地勘单 位加强沟通,确定合理的土质参数。(m值取用) (2)认真分析基坑开挖过程,全面考虑每个施工阶段结构 荷载及边界条件。 (3)应选用两款不同软件进行计算结果对比,尤其校核支 护位移、内力值,确保计算结果可靠。
土弹簧释放力
静止土压力增量
3、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3.7、支护计算的软件运用
理正-深基坑软件 同济-启明星基坑软件 岩土专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MIDAS/GTS 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SAP2000
理正、启明星软件为针对基坑开挖计算的专用软件,用户 只需按照软件界面要求输入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即可,软件 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验算并输出验算结果,包括结构内 力、位移、及基坑稳定性等验算结果。
支锚信息
4、计算实例 4.1、理正软件计算
土压力计算结果
依据建筑基坑技术规程
4、计算实例
与理正计算一致
4、计算实例 4.1、理正软件计算
内力及位移计算结果
5、有限元分析
有必要运用MIDAS等 有限元软件实现对基坑 的模拟分析。
SAP2000模拟分析
基于ANSYS深基坑工程增量法计算的二次开发技术研究
Ab t a t n ve fte st a o n t e c c lt n o e p e c v t n wo k b n ep ie F M r ga , s r c :I iw o i d n o a u ai f e x a a i r y e tr r E p o r m h u h l o d o s s me k y tc n q e o d v l p t e p o rm n AP a g a e fr t e I c e n a t o o o y b s d o e o e e h i u s t e eo rg a i DL l n u g o n rme tlMe d lg a e n t h h h h
rlblyadtehg fc nyaep vdb eds nrsl . ei it n i e i c r r e yt ei eut a i h h i e o h g s
Ke o d :d e x a a i n wo k;i c e e t lm eh d l g ;ANS :d v l p e tt c i u yW r s epe c v t r o n r m n a t o oo y e eo m n e hn q e
0 e i a gR a u w ySa o ntesa ga i t ni yn p ie( )p j t n dtep r t fh an odS b a tt ni h nh i al r s ag u l t b i h r a t n M8 r e ,a ef oc h c e
பைடு நூலகம்
海市轨道 交通杨浦线 ( 8 ) M 线 工程陆 家浜路 车站 的支护结构设 计 , 取得 满意 的结果且 劳动生产 率有
分析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分析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用于解决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开挖和支护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的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地下连续墙是指将两个相临挖掘侧壁之间的土体连续挖取后,在暂时挡墙或撑靠的条件下进行施工的方法。
常用的连续墙有钢板桩、混凝土桩、搪瓷钢板桩等。
这种技术适用于土体较坚硬且稳定、水位较高的地区。
2. 土钉支护技术。
土钉支护是指通过钢筋混凝土或高强度锚杆与土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支护方法。
通过在边坡或坑壁上预埋钢筋,并注入高强度的灌浆材料,形成土钉支护体系。
这种技术适用于土体较软、坚硬土层与软土层交替出现的地区。
3. 桩基础支护技术。
桩基础支护是指在深基坑内设置桩基础,以增加基坑整体的稳定性和抗浮托能力的方法。
常用的桩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桩、灌注桩、直径扩展桩等。
这种技术适用于基坑边缘土质较差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4. 老城区基坑支护技术。
老城区由于历史悠久、土质松散、地下管线繁多等特点,对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老城区建设大型地下建筑时,常采用切割桩、拔桩法等特殊的基坑支护技术,并结合临时支撑体系来保证基坑的稳定。
1. 保证施工安全。
深基坑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的变形和沉降,避免因基坑失稳而引发的事故。
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也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2. 提高施工效率。
深基坑支护技术可以使基坑支护工期缩短,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提高施工效率。
特别是在繁忙的城市建设中,能够有效地节约时间成本。
3. 优化土地利用。
深基坑支护技术可以合理利用基坑内的土方资源,避免土方运输和处理的成本。
支护结构的考虑也可以使基坑周围的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4. 临时支撑体系的顺利拆除。
深基坑施工完成后,需要拆除临时支撑体系。
通过合理的支撑设计和施工措施,可以保证临时支撑体系的顺利拆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基于增量法的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计算
第38卷第2期2024年3月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V o l .38N o .2M a r .2024收稿日期:2023G04G07作者简介:黄骁(1994G),男,河北涿州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E Gm a i l :y u x i a n gr o u s i 2022@163.c o m.㊀㊀文章编号:2095G6991(2024)02G0078G05基于增量法的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计算黄㊀骁(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河北涿州072750)摘要:为了准确计算出深基坑支护桩的变形量,提升高层房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了基于增量法的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计算方法.根据高层房建施工的基本原理,利用增量法计算土体的水平弹性抗力,获取深基坑内土体的水平抗力系数,确定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反力增量;通过计算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内侧和外侧的土压力,构建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土体压力模型;根据深基坑支护结构与连续墙的等效原理,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桩径换算,利用软件划分为规定意义上的有限个小个体,利用增量法对各个网格进行求导,然后进行微积分求解,得到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量.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深基坑支护变形量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更加接近,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关键词:增量法;高层建筑;支护计算;房建施工;深基坑;反力增量中图分类号:T U 433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C a l c u l a t i o no f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P i t S u p po r t i nH i g h Gr i s eB u i l d i n g Co n s t r u c t i o nB a s e do n I n c r e m e n t a lM e t h o d HU A N G X i a o(T h eT h i r d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L t d .o fC h i n aR a i l w a y 18t hB u r e a uG r o u p,Z h u o z h o u072750,H e b e i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 t o a c c u r a t e l y c a l c u l a t e t h ed e f o r m a t i o no f 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r e t a i n i n gpi l e a n d i m p r o v e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r e t a i n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i nh i g h Gr i s eb u i l d i n g co n Gs t r u c t i o n ,t h i s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a c a l c u l a t i o n s t u d y o f 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r e t a i n i n g i nh i gh Gr i s e b u i 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b a s e do n i n c r e m e n t a lm e t h o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b a s i c p r i n c i p l eo f h i gh Gr i s eb u i 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 i n c r e m e n t a lm e t h o d i su s e dt oc a l c u l a t e t h eh o r i z o n t a l e l a s t i c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t h e s o i lm a s s ,o b t a i n t h eh o r i z o n t a l r e s i s t a n c e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t h e s o i lm a s s i n t h e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a n dd e t e r m i n e t h e r e a c t i o n i n c r e m e n t o f t h e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s u p po r t s t r u c t u r e ;b y c a l c u l a t i n g t h e e a r t h p r e s s u r e i n s i d e a n d o u t s i d e t h e 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i nh i g h Gr i s eb u i 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e a r t h p r e s s u r e m o d e lo ft h e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s u p p o r t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i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e q u i v a l e n t p r i n c i p l e o f t h e d e e p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r e t a i Gn i ng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th e c o n ti n u o u sw a l l ,t h e p i l e d i a m e t e r o f t h e 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r e t a i n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i s c o n v e r t e d i n t o a f i n i t en u m b e r o f s m a l l i n d i v i d u a l s i n t h e s p e c i f i e ds e n s eb y so f t Gw a r e ,a n d t h e i n c r e m e n t a lm e t h o d i s u s e d t oo b t a i n t h ed e r i v a t i v eo f e a c h g r i d ,a n d t h e n t h e s o l u t i o ni so b t a i n e db y c a l c u l u s ,i g n o r i n g th ee f f e c to f t h ec o n c r e t ee l a s t i c m o d u l u so nt h e s t i f f n e s s o f t h e 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r e t a i n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t h e d e f o r m a t i o no f t h e d e e p f o u n Gd a t i o n p i t r e t a i n i n g st r u c t u r e i s c a l c u l a t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c a l c u l a t e dd e f o r m a t i o n o f 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s u p p o r t o b t a i n e db y t h em e t h o d i n t h i s p a pe r i s c l o s e r t o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r e s u l t s a n dh a s h i g h e r a c c u r a c y.K e y w o r d s:i n c r e m e n t a lm e t h o d;h i g hGr i s eb u i l d i n g;s u p p o r tc a l c u l a t i o n;b u i 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Gt i o n;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r e a c t i o n i n c r e m e n t0㊀引言城市化建设使得城市中的土地资源出现紧缺情况,增大城市建筑物的高度已经成为城市未来发展中的一种趋势[1].一些大城市中,高层建筑物随处可见,建筑的层数也越来越多,有的高达300m以上.城市生活的人口逐年增加,城市用地量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支护结构在高层房建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大面积的深基坑支护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2].因此,对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量进行计算,可以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3].李涛等[4]在W i n k l e r弹性地基梁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弹簧杆件模拟深基坑支撑结构,通过分段设计地基反力函数,针对桩体挠度建立了微分方程,计算出深基坑支护桩体的变形量,选择某一地铁站的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不同的开挖深度,计算深基坑支护桩体发生的水平位移.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更加接近,支护桩体的刚度会影响其变形.胡静[5]以武汉市某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为研究对象,计算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利用A B A Q U 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数值模型,对高层房建施工中深基坑的水平变形㊁边坡沉降和基坑底部隆起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发现该支护方案相对比较稳定和安全.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利用增量法对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量进行计算,从而保证高层房建施工的安全性.增量法把每一施工过程所增加的荷载作为外荷载(也称增量荷载),作用于每一施工过程的支护结构,每一施工过程的结构由于支撑及土弹簧均发生了变化,因此其计算体系也不同.多支撑支护体系受力的最大特点在于支撑是在墙体已产生一定变形之后才起作用的,基坑开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重复墙体受力后变形 施加支撑 墙体受力后再变形的过程.1㊀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计算方法1.1㊀法挖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反力增量㊀㊀采用增量法对高层房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增量进行计算时,外荷载是连续两个阶段施工所产生的荷载增量[6].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反力增量进行挖除就是将深基坑支护结构土体时释放出来的水平弹性抗力进行挖除,高层房建施工中深基坑开挖时得到的荷载增量如图1所示.图1㊀利用增量法计算的荷载增量㊀㊀利用增量法计算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加载增量,除了土压力增量和荷载增量以外,还要考虑到深基坑开挖之后的土体抗拉强度[7].按照高层房建施工的基本原理[8],计算出深基坑支护结构中土体的水平弹性抗力,具体公式为:ξ=λf,(1)式中,λ表示土体的水平抗力系数,单位为k N/m3, f表示深基坑支护结构中土体的水平位移,单位为m.在高层房建施工中,开挖面以下深基坑内土体的水平抗力系数计算公式为:λi=φl-y i(),(2)式中,φ表示土体抗拉强度的比例系数,单位为k N/m4,l表示监测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y i表示深基坑工程的开挖深度,单位为m.在进行高层建筑房建施工时,深基坑的开挖深度逐步增大,在同一深度处,所得到的水平弹性抗力也随之下降,这表明深基坑开挖深度越大,其水平弹性抗力越大,就越容易释放[9].依据增量法的基本理论,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所产生的弹性抗剪作用会产生反作用力,施加在支护结构中.1.2㊀构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土体压力模型高层房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主动土压力主要根据朗肯土压力理论[10],构建土体压力模型如图2所示.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内侧的被动土压力同样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进行计算,而对于深基坑外侧的土压力而言,包括静止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11],深基坑支护结构的静止土压力计算公式为:97第2期黄骁:基于增量法的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计算图2㊀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土体压力模型ϑ0k =ðχi z i +u k ()ψ0,(3)式中,ϑ0k 表示计算位置处深基坑支护结构静止土压力的强度标准值,单位为k P a ;χi 表示深基坑中第i 层土的重度,单位为k N /m 3;z i 表示深基坑中第i 层土的厚度,单位为m ;u k 表示深基坑支护结构中地面超载的标准值,单位为k P a ;ψ0表示计算位置处深基坑支护结构静止土的压力系数.除了静止土压力以外,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也是构建深基坑支护结构土体压力模型的两个指标[12],其中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为:ϑa k =∂a k ψa ,i -2βi ψa ,i ,(4)式中,ϑa k 表示第i 层土中主动土压力的强度标准值;βi 表示第i 层土的粘聚力;∂a k 表示深基坑支护结构外侧土体的竖向应力标准值,ψa ,i 表示主动土在第i 层土中的压力系数,计算公式为:ψa ,i =t a n 245ʎ-αi 2æèçöø÷,(5)式中,αi 表示第i 层土的内摩擦角.高层房建施工中,深基坑外侧的被动土压力由下式得到,即:ϑp k =∂p k ψp ,i +2βi ψp ,i ,(6)式中,ϑp k表示深基坑支护结构第i 层土的被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p k 表示深基坑支护结构内侧土体的竖向应力标准值;ψp ,i 表示第i 层土中被动土的压力系数,计算公式为:ψp ,i =c o s 245ʎ-αi 2æèçöø÷.(7)通过计算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内侧和外侧的土压力,构建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土体压力模型,为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量计算提供数据指标支持.1.3㊀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的支护计算高层房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结构是由单独的桩体经过咬合形成的,但实际上是一个连续墙的形式,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量计算中,根据抗弯刚度相等的原则,将深基坑支护结构看成连续墙[13],通过计算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弯矩和位移,实现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的支护计算.深基坑支护结构等效连续墙原理如图3所示.图3㊀深基坑支护结构等效连续墙的原理图㊀㊀图3中,D 为深基坑支护桩的直径,T 代表支护桩之间的距离,H 为连续墙厚度,那么深基坑支护结构的长度可以看成D +T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桩径换算公式为:M 1φ1+M 2φ2=M 3(2D -2f )H 312,(8)式中,φ1表示去掉咬合区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惯性矩阵;φ2表示支护桩的惯性矩阵;M 1和M 2分别表示深基坑支护结构中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M 3表示深基坑支护结构等效连续墙的混凝土弹性模量;f 表示深基坑支护桩的咬合量.采用增量法计算高层房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量时,忽略混凝土弹性模量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刚度的影响[14],计算出素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初始刚度比,公式为:ε=M 1φ1M 2φ2,(9)根据上述结果计算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量[15],即:X =f M 3φ1+φ2.(10)根据深基坑支护结构与连续墙的等效原理,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桩径进行换算,并使用有限差分法计算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量.一个完整的模型利用软件划分为规定意义上的有限个小个体,相互之间的衔接不变,土体性质不变.再利用增量法对各个网格进行求导,然后进0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8卷行微积分求解.具体求解的高斯公式为:ʏVvi ,jd V =ʏSv i n id S ,(11)式中,v 代表四面体的体积;S 代表四面体的外表面;n i 代表外表面的单位法向向量分量;v i 代表i 节点速度;v i ,j 表示i 节点方向速度的分量;由上式可得:v i ,j =13V ð4i =1v l i n (i )i s (t ),(12)式中,l 代表节点特征;(l )代表面l 的变量.应变速率可表示为:εi ,j =16V ð4i =1v l i n (i )i +v l i n (i )i s (1).(13)由上式可得应变增量的表达式为:Δεi ,j =Δt 6V ð4i =1v l i n (i )i +v l i n (1)i s (1).(14)根据广义胡克定律计算材料的各向同性的本构模型为:σi ,j =2μεi ,j +λθs i ,j ,(15)式中,λ,μ表示拉梅常数;θ表示体积应变.以上方法能够避免混凝土弹性模量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刚度的影响,实现基于增量法的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计算.2㊀实例分析2.1㊀工程概况为了验证基于增量法的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本文选择某建筑项目深基坑工程施工为研究对象,该工程的总建筑面积为10000m 2,一共由7个区域和1个地下车库组成,其平面结构如图4所示.图4㊀深基坑工程平面结构2.2㊀支护结构方案选型在高层房建施工中,根据深基坑工程的平面图,确定了开挖尺寸㊁深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划分为一级.基于工程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深基坑工程的初步支护方案,分别为整套回旋钻孔咬合桩㊁高压旋喷桩和灌注排桩.考虑到该工程为深基坑,地下水位的变化存在不确定性,高压旋喷桩在沙土填埋层会受到潮汐影响.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土层的水泥掺量和注浆压力,通过控制支护桩的渗透系数就可以满足相应的施工要求,因此,选择整套回旋钻孔咬合桩作为最终的支护方案.2.3㊀施工工况与结果分析根据高层房建施工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制定了两种超载状态,分别为:①第1种超载状态,深基坑两边都不出现超载的情况;②第2种超载状态,深基坑两边都出现超载的情况.当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桩和冠梁施工结束后,根据深基坑开挖步骤,分为3个分析工况,即:①第1工况,在深基坑开挖深度为4.5m 处;②第2工况,在深基坑开挖深度为10.8m 处;③第3工况,在深基坑开挖深度为14.9m 处.从第1工况开始,对不同超载状态下的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变形量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1)第1种超载状态下深基坑支护桩的变形量在深基坑两边都不出现超载的情况下,计算了3种工况下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桩的变形量,结果如图5所示.图5㊀第1种超载状态下的变形量㊀㊀从图5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深基坑两边都不出现超载的情况下,由于冠梁处并没有设置内在的支撑点,因此在深基坑开挖深度为4.5m 处时,深基坑支护桩处于悬臂状态,最大的弯矩出现在深基坑开挖面周围,这时深基坑支护桩的顶部变形量最大,而且本文计算结果2.29∗10-1mm18第2期黄骁:基于增量法的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计算与理论结果2.14∗10-1mm 比较接近,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准确性.(2)第2种超载状态下深基坑支护桩的变形量在深基坑两边都出现超载的情况下,3种工况下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桩的变形量如图6所示.(a)第1工况(b)第2工况(c)第3工况图6㊀第2种超载状态下的变形量㊀㊀根据图6结果可知,3种工况下深基坑支护桩处于悬臂状态,因此在深基坑工程开挖面附近的支护桩弯矩最大,此时深基坑支护桩的变形量也最大,由于超载的存在,增大了开挖面位置处的土压力,因此增大了深基坑支护桩的变形量,计算结果4.08∗10-1mm 与理论结果4.12∗10-1mm 仍然比较接近.3㊀结论本文研究利用增量法代替了传统深基坑支护计算方法,充分发挥增量法在计算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量时的优势,并在应用之前,对高层房建施工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方案进行选型,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由于研究中计算过程较多,计算效果可能会稍慢,今后研究中进一步简化高层房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量的计算过程,保证计算准确性的同时,改进计算效率.参考文献:[1]金亚兵,刘动.深基坑内支撑支点水平刚度系数的解析解计算方法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19,41(6):1031G1039.[2]田丽丽,田敏,李连营.利用主体结构作为支撑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 ].施工技术,2019,48(S u p .1):869G871.[3]赵文艺,汪西华,韩冬冬,等.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深基坑支护分析[J ].公路,2019,64(4):135G140.[4]李涛,邵文,郑力蜚,等.岩G土复合地层深基坑支护桩变形计算方法[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48(3):511G519.[5]胡静.深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计算及数值模拟研究[J ].建筑结构,2021,51(S u p .2):1523G1527.[6]邵莹.呼和浩特地铁深基坑支护冻胀影响数值分析[J ].铁道工程学报,2020,37(4):22G25,48.[7]张建忠,潘冬庆,曲晓帆.异形深基坑内支撑支护体系变形研究[J ].建筑技术,2019,50(3):332G334.[8]周勇,朱乔红,朱彦鹏,等. 一桩两用 新型支护结构在某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0,39(S u p.1):3168G3177.[9]刘鹏,易领兵,王喜梅,等.圆形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J ].施工技术,2019,48(S u p .1):111G114.[10]金亚兵,沈翔,劳丽燕.温度变化对深基坑内支撑轴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21,43(8):1417G1425.[11]路顺,曹树辉,黄良诚,等.深厚强透水地层中地铁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优化设计研究[J ].施工技术,2020,49(S u p.1):1709G1712.[12]李淑,张顶立,邵运达.预留反压土台在控制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中的应用[J ].建筑科学,2019,35(11):118G125.[13]孙秉珍,张淑,杨佳楠.基于前景理论和B WM 的深基坑支护方案综合评价[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21,21(1):70G77.[14]张宏,刘海洋.深基坑钢支撑温度应力计算方法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1,17(3):786G792.[15]王妙灵,王浩.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局部抗震性试验分析[J ].地震工程学报,2022,44(2):299G305.[责任编辑:李㊀岚]2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38卷。
增量法与总量法在地铁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增量法与总量法在地铁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胡显鹏【摘要】介绍地铁结构计算常用的计算假定,结合地铁常见工法论述总量法与增量法各自的适用范围、计算简图以及适用的计算软件.逆作施工的车站必须选用增量法计算,顺作施工的车站基坑开挖的过程可采用总量法计算,内衬回筑阶段则应选择增量法计算.最后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大东门站为例,详述增量法的计算过程,并将计算结果与总量法计算结果对比,说明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事关结构的安全与经济,非常重要.%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ommonly used computation assumptions in subway structural stress analysis. Considering the routin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ubway, he introduces " total displacement method" and " increment method", the applicable range of the respective computation model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ation softwares. For a top - down excavated station the " incremental method" should be adopted. For a normally constructed station foundation pit the " total displacement method" should be used. For lining fabrication one should choose the "incremental method". Taking Hefei metro Line 1 Dadongmen station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 incremental method" calculation process, and compares the calculated resul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 total displacement method".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selecting a correct calculation method is concerned with the structural safety and economy.【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年(卷),期】2013(026)001【总页数】7页(P75-80,86)【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增量法;总量法;结构计算;盖挖逆作施工【作者】胡显鹏【作者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73.2地下工程在基坑开挖和回筑过程中,支护结构上的荷载、支撑、结构组成等都是不断变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空间
UNDERGROUND SPACE
1999年第19卷第1期 Vol.19 No.1
1999
增量法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周运斌
摘要:通过应用增量法的原理,用SAP84程序对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内力分析,说明增量法的使用方法和其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并希望该法的应用能编入《深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送审稿)》和进入相关的应用程序,以期该法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应用。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增量法总量法
A Talk on Application of Incremental Method in Calculation
of Support Structure of Deep Foundation
Zhou Yunbin
Abstract:Based on principles of increment with application of SAP 84 program,the analysis of internal forces for supporting structures of deep foundation was carried out.It demonstrates the scientific nature,rationality and safety of this method.It is hoped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included into“Technical Rules for Deep Foundation S upports” and related programs for its wider application.
Keywords:Supporting for deep foundation, incremental method, totalizing method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日渐紧张,城市上天(高层建筑)入地(地下空间开发)的发展逐渐加快,使建筑深基坑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由于深基坑的位置大多是在城市中较繁华的地段,基坑失稳的危害较大,而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设计中的可变因素较多,往往是一个工程设计的难点,也往往成为一个工程成败的关键。
我院从1992年起总承包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的设计工作,并承担了其中芳村站、公园前站、陈家祠站、西门口站、农讲所站等工点的设计,在各车站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均采用了增量法的原理进行支护结构的内力分析,未发生一起因支护结构失稳或位移过大而造成的工程事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此,将我们应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2 增量法的应用方法
在建筑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中,往往需要多道支撑方能保证围护结构的合理受力和稳定,而支撑的设置一般是在开挖到相应的位置后及时施设,以利基坑的稳定。
在施工的不同阶段,围护结构、支撑体系和土体所形成的结构体系不断变化,土压力也随着开挖的进行而不断变化,怎样真实的模拟基坑开挖的全过程,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
所谓增量法计算,就是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对该阶段形成的结构体系施加相应的增量荷载,该增量荷载对该体系内各构件产生的内力与构件在以前各阶段中产生的内力叠加,作为构件在该施工阶段的内力,这样就能基本上真实的模拟基坑开挖的全过程。
以下举例说明该法的应用。
[某工程]基坑深15m,800mm厚地下连续墙围护,竖向3道支撑,支撑水平间距1m,第一道钢管支撑距地面3m,第二、三道支撑距上道支撑的距离均为4m,基坑置于均质粉土层中,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为:
γ=18kN/m3,c=10kPa,φ=15°,k=10MN/m3,地下水位于地表以下2m,地面超载为0,用水土分算法计算水土压力,连续墙插入深度取13m。
开挖各阶段计算简图见图1:
图1 开挖各阶段计算简图
采用SAP84根据“增量法”原理进行施工阶段围护结构受力分析:(1)第一步基坑开挖至第一道支撑处,被动侧基坑以下为土体弹性支点。
内力变形分析得出本开挖阶段所产生的计算内力和变形值。
(2)第二步安装第一道支撑,开挖基坑至第二道支撑处,墙背施加本开挖阶段的水土压力增量及开挖土体部分卸载(拆掉土体弹簧反加抗力模拟),被动侧基坑以下为土体弹性支点。
将本阶段内力变形值与第一阶段所产生的内力变形值叠加后即得本阶段的计算内力和变形值。
(3)第三步安装第二道支撑,开挖基坑至第三道支撑处,内力变形值与第一、二阶段所产生的内力变形值叠加后即得本阶段的计算内力和变形值。
(4)第四阶段安装第三道支撑,开挖基坑至设计基坑底面,分析计算原理同第二步,将本阶段内力变形值与第一、二、三阶段所产生的内力变形值叠加后即得本阶段的计算内力和变形值。
计算结果见图2:
图2 增量法计算各阶段弯矩剪力图(含支撑轴力)
从以上的算例分析可以看出,增量法计算真实的模拟了施工开挖各阶段的结构受力型式,对变化了的结构型式施加相应开挖阶段的增量荷
载,并计算由增量荷载所产生的增量内力和变形,与前阶段已经产生的内力和变形叠加形成各阶段计算内力和变形值。
这样的计算模式符合实际的开挖进程,比较科学合理,在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的实际应用中也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3 应用软件的计算结果
在应用增量法进行工程设计的同时,我们也接触了一些深基坑支护设计方面的应用软件,例如由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所开发的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软件(F-SPW2.22版),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考证,发现采用该软件计算和用增量法计算的结果相差较大。
现用理正软件对以上工程按同样施工步骤进行计算。
采用理正软件,用K法,基坑以下土压力按矩形分布模式(与增量法相同)计算。
计算结果结果见图3~图6:
图3 开挖第一阶段计算图示
图4 开挖第二阶段计算图示
图5 开挖第三阶段计算图示
图6 开挖第四阶段计算图示
从以上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可知,两者计算结果相差较大。
为了探明理正软件的计算模式和思路,用总量法对该基坑进行分析。
以比较三种计算模型的差别和适用范围。
4 总量法的计算结果
用总量法按同样施工步骤分析上述基坑。
开挖各阶段计算简图见图7:
图7 开挖各阶段计算简图总量法各施工步骤计算结果见图8:
图8 总量法计算弯距剪力图(含支撑轴力) 5 三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比较
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出的结果比较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理正软件的计算结果同增量法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而同总量法的计算结果则基本一致。
由于缺乏理正软件程序编制所依据的力学模型的详细说明,对理正软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是比较困难的。
虽理正软件和总量法的计算仍有一些差别,但从以上分析可以初步推断,理正软件的计算应该是建立在总量法的原理之上的。
6 结论
根据理正软件用户手册和广告介绍,该软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送审稿)》(以下简称《规程》)进行编制,且于1997年6月25日通过了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组织的专家鉴定,说明总量法计算的思路目前还在建筑基坑中比较普遍应用。
在《规程》中第4.2.2条规定:“结构内力与变形值、支点力计算值应根据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过程的不同工况按下列规定计算:1 宜按本规程附录B的弹性支点法计算,……” ,其中也没有增量法的概念。
因此,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和应用增量法这一科学的计算原理,建议有关部门及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对增量法的计算原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依据考虑对《规程》提出修正意见,进而促进以《规程》为依据的相关软件的改进和发展。
作者单位: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
参考文献
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送审稿),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1997
2 刘启峰等主编,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结构及防水设计总结,铁二院、广州地铁总公司,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