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总复习》教案设计
【前言】对于即将参加考试的学生而言,复习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老师们在备课时应该思考如何设计好的复习教案,以便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复习。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份《总复习》的教案。
【教案设计】一、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我们需要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将所有知识点进行梳理,分为重点和难点,以及易错点。
针对这些知识点,需要逐一列举解释、举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并理解。
同时,需要简洁明了地总结出每个知识点,以方便学生记忆。
二、专项练习基础知识掌握之后,需要进行专项练习。
这里可以考虑做一些同步练习或是模拟题。
或者加入一些一些加深理解的思维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知识点。
这些练习需要灵活,一方面需要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难度的递进。
三、自我评测在完成练习后,让学生自我评测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根据每个知识点出一些简答题或选择题,帮助学生检查自己所学习的内容是否掌握牢固。
一旦发现薄弱的知识点,可以重点进行强化练习。
评测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复习内容的回顾和总结,进一步加深记忆。
四、错题集针对自我评测或考试中发现的错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
将错题整理成错题集。
并在下一次复习时,让学生重点进行错题集的复习。
这样能让学生重点关注薄弱环节,加强记忆和理解。
五、考前复习考前复习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老师需要提前设计好一个备课平台或课件,将所有的知识点、总结、练习题和错题集集成到一起,帮助学生进行最后的复习。
通过考前集中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增强信心,提高考试成绩。
【总结】总复习是考前复习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教师在设计总复习教案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总复习的教学设计,需要包括知识点的梳理、专项练习、自我评测、错题集和考前复习等五个步骤。
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合理的课程安排和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学生准确无误地完成所有考试。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案设计(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青睐。
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活动主题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为例,进行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四、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下午2:00-5:00五、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六、参与人员1. 三年级语文教师2. 学校教研组长3. 教研室专家七、活动流程(一)准备阶段(1:30-2:00)1. 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包括教材、教参、教学案例等。
2. 教研组长对活动流程进行简要说明,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二)主备人汇报(2:00-2:30)1. 主备人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2. 展示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
(三)集体研讨(2:30-4:00)1. 教师们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补充建议。
2. 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讨:a.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b. 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是否恰当?c.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合学生?d.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e. 教学评价的方式是否有效?3. 教研组长或专家对研讨过程进行引导和总结。
(四)教学展示(4:00-4:30)1. 主备人进行教学展示,其他教师观摩。
2. 教师们对教学展示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反思(4:30-5:00)1. 教研组长对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进行总结。
2. 教师们进行个人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八、活动预期效果1. 通过集体备课,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
期末总复习教案
教材分析
重点
复习单词和句型
难点
掌握各单元的答题技巧
准备
PPT ,disc ,word cards ,图片,tep1: Warming up
1.Greeting:Read the target sentences together.
What’s good for me? Eat plenty of fruit.
教学反思
10.______________? I have a toothache._________________
板
书
设
计
Review 1-3
What’s wrong with you? I have a...
Where is the hospital? It’s next to the bank.
What’s bad for me? Too much junk food.
六年级英语(上)期末复习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老师:黄凤敏参与成员:林变舅林雯钒
课 题
Review 1-3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
复习一到三单元的知识,并完成练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听说读一到三单元的所有单词和句子。
2、能正确运用相关句型。
过程与方法:
听录音跟读、游戏和小组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What’s wrong with you?
2._______________Shehas a fever.
3.What is the matter with Tom?(发烧)
4.Where is the park?(沿着交通灯直走,在第一个路口(the first corner)右转,公园就在超市的对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集体备课教材分析及教案(共4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集体备课教材分析及教案(共4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主要是对前八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巩固。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本单元的知识点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运算速度、逻辑思维、问题解决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基本运算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基本运算方法和技巧。
2.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材。
2.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学具: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前八个单元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入总复习的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单元的知识点,包括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整理与复习》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整理与复习》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章节主要是对本册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与计量、统计与概率等模块。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有的学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应用能力较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锻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知识的梳理和总结。
2.难点: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册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准备相关实例和习题。
2.学生准备:整理本册所学知识,准备进行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解一道应用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模块。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024年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复习教案
2024年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数学教材第十五章《解析几何》,具体内容为第1节“坐标系”和第2节“直线方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坐标系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运用直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坐标系的概念,能够准确地绘制坐标系,并在坐标系中表示点、线等几何图形。
2. 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直线方程,并解决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坐标系的概念,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直线方程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直尺,圆规等。
2. 学具:直尺,圆规,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坐标系实例,如地图、平面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坐标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坐标系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3)例题讲解:在坐标系中表示直线,求解直线方程。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第十五章第1、2节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直线方程解决。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坐标系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3. 例题解答过程;4. 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一个坐标系,并在其中表示点、线;(3)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坐标系,求解直线方程。
2. 答案:(1)见学生绘制结果;(2)具体解答过程见教材;(3)见学生解答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坐标系和直线方程的理解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进一步研究坐标系和直线方程在几何、物理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练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过的知识点,包括(举例:加减乘除、代数、几何等)。
2. 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
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练习。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练习题目,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已学过的知识点,引入本节课的练习内容。
3. 学生练习: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完成练习题目。
4. 答案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练习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交流,评价他们的解题能力。
2. 学生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性,以及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练习题目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五、教学资源:1. 练习题目:包括书面练习和口头练习。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宜。
4. 课堂评价表:用于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完成情况。
六、教学实施步骤:1. 课堂热身: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兴趣。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和解决练习中的问题。
4. 巡视指导: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进行巡视,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解题障碍。
5. 集中讲解:挑选几个关键或普遍难题,进行集中讲解,确保学生理解正确解题方法。
6. 反馈与点评: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成果,并对解题过程进行点评,给予正面反馈。
七、学生作业设计:1. 个性化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总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总复习》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总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总复习,学生能够系统地回顾和梳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和解题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自我总结和教师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总复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1. 整体回顾:按照教材章节顺序,依次回顾每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定义、定理、公式等。
2. 重点难点解析: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解答。
3. 经典例题讲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4. 自我检测: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行完成,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游戏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总复习的兴趣和期待。
2. 教师讲解:按照教学内容,依次进行整体回顾、重点难点解析和经典例题讲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在复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自我检测:发放自我检测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答案。
5. 课堂小结: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简要点评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四、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复习作业,包括基础知识的复述、重点题目的解答等,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复习优质教案
九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复习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九年级数学教材第十二章“圆”的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圆的基本概念、圆的方程、圆的性质以及圆与直线的关系。
具体涉及章节为12.1节“圆的定义和性质”,12.3节“圆的方程”,以及12.4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和方程表示方法。
2. 能够运用圆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的方程的理解与应用,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性质,圆的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圆规、直尺。
学具:练习本、圆规、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车轮、硬币等,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
2. 知识回顾(10分钟)学生回顾圆的定义、性质以及圆的方程表示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例题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和周长。
讲解例题2:已知圆上三点,求圆的方程。
4. 随堂练习(15分钟)1)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和周长。
2)已知圆上两点和半径,求圆的方程。
5. 知识点拓展(5分钟)介绍圆的切线、割线以及圆的内接四边形。
6.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性质。
2. 圆的方程。
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和周长。
2)已知圆上三点,求圆的方程。
a) 直线 y = 2x + 3 与圆(x 1)² + (y 2)² = 4b) 直线 x y = 1 与圆(x 2)² + (y + 3)² = 92. 答案:1)圆的面积:πr²,周长:2πr。
2)圆的方程:(具体答案根据学生解答)3)a) 相离;b) 相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圆的方程掌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加强练习。
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教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教研组决定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旨在通过集体智慧,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备课,提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培养教师间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1. 教材分析2. 教学目标制定3. 教学重难点分析4. 教学方法探讨5. 教学过程设计6. 教学反思与改进四、活动流程1. 准备阶段(1)提前通知教研组成员,确定集体备课的主题和内容。
(2)教研组长分配备课任务,明确每位教师的备课方向。
(3)教师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备课准备。
2. 集体备课阶段(1)教研组长主持,介绍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和目标。
(2)教师依次进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重难点分析等环节的发言。
(3)针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进行讨论,形成共识。
(4)教研组长总结本次集体备课的成果,提出改进意见。
3. 反馈与改进阶段(1)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对个人备课进行修改和完善。
(2)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试讲,互相听课、评课。
(3)教师根据评课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进一步优化。
五、活动时间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分三次进行,每次活动时间为2小时。
六、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教室七、活动参与人员1. 全体教研组成员2. 学校领导八、活动评价1. 参与度:每位教师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认真备课、认真讨论。
2. 教学设计质量: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学反思:教师能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九、活动预期效果1.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得到提升。
2. 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
3. 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总复习
六年级数学(上)集体备课教案参与研讨老师:谭汝红、王力、沈小琴、沈祖兰、熊芳教学过程1.师:看来,百分数的作用还真不小。
你能理解上文中百分率的意思吗?学生尝试理解流失率、入学率、巩固率的意思,教师指正。
2.复习已学过的一些百分率的计算公式。
二、复习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2.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的一般问题。
现在大家回顾已学知识,把你掌握的方法告诉小组的成员。
分组讨论,交流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汇报。
可能有以下几种: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可以先画线段图加深理解,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找对应关系,写数量关系式。
根据百分数题型结构特征确定解法。
一个数×(1±百分之几)=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
综合问题结合实际来解答。
【典例讲解】例1认真填表。
分析:百分数化成小数时,只需要移动小数点,去掉百分号,18%=0.18;百分数化成分数时,要注意约分,18%=10018=509;小数化成百分数时,需要移动小数点,添上百分号,0.6=60%;小数化成分数时,也要注意约分,0.6=106=53;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直接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的形式,也可以化成小数再写成百分数,41=0.25=25%。
注意,在除不尽时一般保留3位小数,23≈0.667=66.7%。
解:依次填(横排)例2哥哥比弟弟的身高高20%,弟弟比哥哥约矮百分之几?分析:“哥哥比弟弟的身高高20%”表示把弟弟的身高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哥哥比弟弟高出的部分占这样的20份,那么哥哥的身高就是这样的120份。
解:20÷(100+20)=20÷120≈16.7%答:弟弟比哥哥约矮16.7%。
例3一本画册原价21.5元,现在按原价的六折出售,便宜了多少元?分析:六折表示60%,即现价相当于原价的60%,则便宜了原价的40%,把原价看作单位“1”。
集体备课教案表(和复习)
集体备课教案表(整理和复习)第一章:复习导入1.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复习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1.2 教学内容:回顾上学期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学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2 学生自主复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复习提纲,自主复习相关知识点。
1.3.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复习心得和困惑,互相解答疑问。
1.3.4 总结回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复习成果,指出重点和难点,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章:数学知识整理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整理和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数学科目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
分析常见的数学题型和解题方法。
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数学科目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
2.3.2 学生自主整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复习提纲,自主整理数学知识。
2.3.3 解题训练:学生解答教师提供的数学题目,巩固解题技巧。
2.3.4 总结回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复习成果,指出重点和难点,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三章:语文知识梳理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梳理和复习语文科目中的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手法和语言特点。
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语文科目中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2 学生自主梳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复习提纲,自主梳理语文知识。
3.3.3 文学鉴赏:学生分析和评价教师提供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3.4 总结回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复习成果,指出重点和难点,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四章:英语单词和语法复习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英语单词和语法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
掌握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1.2 教学内容引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讲解和演示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
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相关的任务和活动。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和应用知识。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使用小组讨论和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使用问答和互动的方式,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安排学生分组和合作的工作空间。
3.2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讲解和演示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
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相关的任务和活动。
3.3 教学反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问。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作品,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4.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和清晰。
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是否有效和有趣。
反思教学过程和步骤的安排是否合理和流畅。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使用小组讨论和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使用问答和互动的方式,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5.2 教学材料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学习和复习。
提供小组合作的工作纸和工具,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的任务和活动。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综合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综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总复习,学生能够掌握四年级下册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四则运算•小数的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三角形的边、角分类三、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和算术式•括号的运用•与整数的应用2. 小数的运算•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应用题3.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分数的应用题4. 三角形的边、角分类•根据边长分类•根据角分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四、教学方法1.讲解结合练习:通过讲解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然后进行大量练习,巩固知识点。
2.合作学习:设置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游戏化学习: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复习前一课内容2.讲解本次总复习的关键知识点3.引导学生做相关练习4.教师进行点拨和讲解5.学生独立练习及讲解答案6.梳理本次总复习,做思维导图7.总结本次课程,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六、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练习、作业情况和小组合作学习,评估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
2.参与度和表现评估: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表现。
3.总复习考核: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总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总复习课程,我发现学生对小数和分数的理解仍有疑惑,需要在平时课堂中加强相关训练。
另外,学生在整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应用方面还不够熟练,需要多安排相关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数学水平。
集体备课教案表(和复习)
集体备课教案表(整理和复习)第一章:课程概述1.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包括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和整理,通过复习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教学内容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通过示例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3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4 总结和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4.2 评价方式采用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5.2 教学资源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第六章:教学实践案例6.1 教学案例介绍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例,展示集体备课教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6.2 教学案例分析分析教学案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炼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第七章:教学反思与改进7.1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7.2 教学改进措施针对教学反思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第八章:教师专业成长8.1 教师学习与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教案(8篇)
集体备课教案(8篇)集体备课教案篇一内容2、《瀑布》第二课时内容4、柳笛与榆钱1、通过观赏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搜集资料,加大对花的了解的力度。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习惯。
3、围绕有关花的内容写一段话。
把这段话写清楚,写具体。
培养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
积累成语及名句。
围绕“花的世界”写一段话,培养观察能力。
花的图片、花名、花的用途等资料。
并提前布置下面内容:1、要求学生观察家里、公园、街道上的花。
完成表格的填写。
观察记录花名观察顺序总体印象局部印象(样子、颜色、姿态、气味)赞美(用途)2、查找有关花的资料。
一、教师谈话: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鲜花盛开。
无论走在繁华的街道还是僻静的小区;无论是在绿色的田野还是小小的花坛,都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让我们感到万紫千红的春天正悄然而至,它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二、交流预习内容:1、你看到了什么花,请说说你的观察感受。
(要求学生介绍花名、花的姿态、形状、颜色、长势等)2、还可以把有关花的花期、用途等资料做介绍。
三、出示图片,指导写文1、出示图片:迎春花桃花月季樱花玉兰花2、指导写文。
怎么介绍这些花呢?迎春花:(1)出示文字片在“迎春花”图片的下边。
(2)读描写迎春的例段。
想想这段话是怎么介绍的?(例段要求:从形、色、姿态几方面介绍的。
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的。
)桃花:(1)出示文字片在桃花图片下,读例段。
(2)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3)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桃花的?(例段要求:花名传说、用途、生长地、生长期、花期)月季:(1)出示文字。
读一读例段。
(2)这段话与刚才两段话有什么不同?(例段要求:是从赞美花的精神、作用的角度写的。
)3、小结介绍花的角度:(1)可以从花的颜色、形状、姿态、气味等几方面写。
(2)还可以从花的传说、花的学名、花的生长地、生长期、花期、用途等方面介绍。
(3)还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写。
(4)赞美花:可以从花的特点谈如耐旱等。
从花的精神、花的用途、它带给人的启示等方面赞美。
集体备课教案表(和复习)
集体备课教案表(整理和复习)第一章:复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巩固记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复习做好心理准备。
1.2 教学内容: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1.3 教学步骤:1.3.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3.2 学生自主复习,整理已学知识。
1.3.3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疑问。
1.3.4 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章:知识点梳理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和复习已学的知识点。
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2 教学内容:对已学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总结。
强调重要知识点和难点,提供相应的例题和解释。
2.3 教学步骤:2.3.1 教师引导学生对已学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总结。
2.3.2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共同梳理知识点。
2.3.3 教师提供例题,解释重要知识点和难点。
2.3.4 学生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
第三章:巩固练习3.1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掌握。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3.2 教学内容:提供练习题,涵盖已学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培养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
3.3 教学步骤:3.3.1 教师提供练习题,明确解题要求。
3.3.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3.3 学生与同伴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共同讨论。
3.3.4 教师对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解答疑问。
第四章:总结与展望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对复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的期待和兴趣。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复习的内容和收获。
展望后续学习的知识点和目标。
4.3 教学步骤:4.3.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复习的内容和收获。
4.3.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4.3.3 教师展望后续学习的知识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4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疑问。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集体备课教材分析及教案(共4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集体备课教材分析及教案(共4课时)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第九单元《总复习》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最后一个单元,主要着重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并进行综合性的巩固和提升。
此单元通过多种形式的题目,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全面的考验。
2. 教材目标•回顾各个单元的重点难点知识。
•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材重点•整数的加减法。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分数的认识和比较。
4. 教材难点•分数的加减法。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分数和图形的应用题。
二、教学安排第一课时•复习整数的加减法。
•练习简单的整数计算题。
第二课时•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练习面积计算的应用题。
第三课时•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
•练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第四课时•复习分数和图形的关系。
•解决分数和图形应用题。
三、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复习知识点。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带领学生做习题,及时纠正错误。
四、教学评估•每节课结束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的能力提升情况。
五、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注意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鼓励学生勇于提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六、结语第九单元《总复习》是四年级上册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节点,通过集体备课和教案设计,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复习和提升数学能力。
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复习并巩固六年级上册所学知识,夯实基础。
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阅读、写作、口语等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复习课文知识点:理解课文,提取句子结构、描写人物、环境,归纳概括段落大意等。
2.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为学生提供真实语境,进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练习,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等。
3.补充知识: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知识补充,如语法、修辞手法等。
三、教学重点:1.复习课文的理解和归纳概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第一节复习课文知识点1.首先,老师将提问学生是否还记得上学期学习的课文知识,要求学生回忆词语、句子等内容。
2.接着,教师通过阅读和解析文本,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包括:课文的理解、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段落大意等。
3.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默写课文,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节综合运用语文知识1.老师设计一系列的阅读理解题目,供学生练习,题目可以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推理,推荐使用多样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2.提供真实语境,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可以是日记、小作文、写人写景等,要求学生在文中充分体现所学的语文知识。
3.开展口语表达练习,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对话,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节补充知识1.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相应的知识补充,可以是语法知识的归纳总结,也可以是修辞手法的解析和运用。
2.通过练习和讲解,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集体备课教案主要针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内容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方程与比例、数据分析等。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方程与比例、数据分析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需要通过复习加强巩固。
此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认知水平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方程与比例、数据分析部分的知识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教具等。
2.学生准备: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方程与比例、数据分析等,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运动:平移旋转
统计
教学后记: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总复习推理、解决问题
第5课时
构
建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教学目标
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教材中的知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一复习数学广角(推理) Nhomakorabea识。给三角形平移后的图形涂上颜色。
二、复习统计
1、师:同学们,还记得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吗?统计有哪些方法?如何分析统计信息呢?学生讨论、交流。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1题。先让学生观察正字记录图。
师:一个正字表示多少?
根据调查的结果,收集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信息,填写在统计表中,并独立完成后面的问题。
2、练习二十二第1、2题。
3、练习二十二第3题。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第12题。
总复习
表内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混合运算
教学后记: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总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2课时
构
建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教学目标
正确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的组成、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万以内数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近似数
(3)同学们要去南湖划船。大号船每条限坐6人,小号船每条限坐3人,坐大号船需要4条,如果坐小号船需要几条呢?
四、.试试自己的能力(印题发给学生)
( 1 )把正确的商打钩。
49÷7={7. 9. 8.} 8 ÷1={7. 1. 8.} 42 ÷6={7. 4. 6 .}……
( 2 )填空
21÷7=()48÷6=()72÷()=9
1、举例说明,生活中什么是平移现象,什么是旋转现象。
学生讨论,交流。
2、完成115页第2题。
(1)照样子做一做。(剪纸、风车等)
(2)什么是对称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用彩笔找出所剪图形的对称轴。(3)在上达活动中,找出平移、旋转现象。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9题。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0题,
独立完成,汇报订正。
9、课堂小结。
总复习(2)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后记: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总复习克、千克,
第3课时
构
建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重点难点
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物品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三、复习过程;
1、复习克、千克
提问:(1)1克与1千克比较谁重谁轻。
(2)1000克与1千克比较谁重谁轻。
引出:1千克=1000克
2、说出生活中有那些物体的质量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先小组说一说然后汇报)
5、活动内容(每4人一组活动)
(1)估一估自己带来的物品各有多重
(3)小乐没有小王、小赵的分数多,但比小李的多;
(4)小钱的分数比小顾的又要少一些。
请给他们排排队,并回答谁分数最高?谁分数最少?
二、解决问题。
1、练习二十二第8题。
说一说解决这一题你要先解决什么,然后再解答。
2、练习二十二第15题。
3、练习二十二第16题。
三、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二.小组活动
(教师准备好除法算式卡片,分发到各小组,按规律把算式分类,然后汇报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分的,举例说明自己是怎样求出商的。)……
三.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1)二(1)班有42人玩跳绳,每7人一组,平均分成几组?如果每6人一组呢?
(2)小清剪了8面小旗,李东剪的小旗是小清的3倍,李东剪了多少面小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总复习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第1课时
构
建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加强多层次多样化的练习。
重点难点
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题卡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一.口算。(口算除数是2—9的除法算式若干题,选出其中的几道给学生说说除法式子的意义.各部分的名称。)
4千克()4000克48克()2千克
5200克()6千克50千克()50克
900克()1千克600克()6克
7、思考:一只小鸡重500克,一只大鸡重2千克,几只小鸡的重量等于一只大鸡的重量?
8、课堂作业
(1)第117页第7题、第17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9、课堂小结。
总复习(3)
克与千克
1千克=1000克
(3)练习:8469=()+()+()
5030=()+ ( ) +()+()
4106 =()+()+()+()
3、动手拨一拨(教师口述万以内的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数,然后再读出来。)
4、看实物图写出多位数。然后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一排。
5、数的写法
六千写作____二千九百写作____七百八十写作____五千零六写作____四千零九十三写作____七千七百零三写作____
21÷()=7 48÷()=6 72÷9=()……
(3)比一比谁最棒。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2÷6=()÷8 4 × 6=()×3 2×()=3×()
7 ×()> 8× 2 ( ) × 8 < 6×5 24÷ ( ) > 24÷( )
五、课堂作业
1、114页第1题(1)(2)(3)。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交流各自解题和思路和想法。
教学后记: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总复习图形的运动统计
第4课时
构
建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巩固统计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
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教材教学内容中的图形的运动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一复习平移与旋转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4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理解,指名说一说。
分析:图中有碗8个,筷子14根,问可以给几位客人,比较一下碗可以给几个客人,筷子可以给几个客人,因为每个客人必须同时有一个碗和一双筷子,取它们中较小的数就知道了。
碗一人一个,能给8个客人,筷子一人两根,可以给14 2=7个客人,所以这些碗筷可以给7个客人。
重点难点
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1、复习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说一说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读出下列各数
2563 2506 2056 2560 90806 ……
(1)说一说多位数的读法,特别是中间有零的读法
(2)说出以上各数分别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六一儿童节,妈妈给小华,小明、小刚买了3种不同的礼物,分别是:魔方、智力拼图、洋娃娃。现在知道小风拿的不是智力拼图,小明拿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智力拼图。想一想,他们每个拿的分别是什么礼物?
3、老师发了数学考卷,一班(1)班的六个同学的分数是:
(1)小王和小仟的分数一样多;
(2)小赵比小李的分数多,可比小王的分数少;
(2)再估一估老师带来的这些物品各有多重,看谁估的最接近实际重量。然后由学生掂一掂,感受一下。(老师把准备好的物品的质量贴在物品上的暗处)
6、(1)计算:3000克+5千克=()千克
9千克—2000克=()千克
4千克×6=()千克81克÷ 9=()克
7千克+500克=()克
(2)在括号里填上“>”、“<”、“=”:
6、写出4208后面的三个数____、____、____
写出8051前面的五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
7、游戏活动
说明活动要求:用学具中的数字卡片,在老师的口述下摆出多位数,比一比谁摆的又对又快
8、课堂练习。
1、114页第1题4、5、6、小题。
2、练习二十二第4题、第5题、第6题、第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