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7春《国际经济学》作业4答案

合集下载

北语17春《国际经济学》作业41满分答案

北语17春《国际经济学》作业41满分答案

17春《国际经济学》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A. 国际金本位阶段
B. 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
C. 牙买加体系阶段
D. 经济一体化阶段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C
2. 外汇管制针对的活动不包括()。

A. 外汇收付
B. 外汇买卖
C. 外汇借贷
D. 外汇转移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C
3. 国际金本位是指主要国家以()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A. 白银
B. 黄金
C. 钻石
D. 纸币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B
4. 发达国家劳务输出的结构特点是()。

A. 要素性劳务输出
B. 非要素性劳务输出中的消费性服务
C. 非要素性劳务输出中的生产性服务
D. 大规模劳务输出
满分:5 分
正确答案:C
5. 1816年,()最早实行金本位。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北语20春《国际经济学》作业_4

北语20春《国际经济学》作业_4

20春《国际经济学》作业_4一、单选题1.(4分)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又称(b)A. A购买力平价B. B铸币平价C. C铸币数量D. D铸币本位知识点: 13.1资本国际流动概述2.(4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意味着( d)。

A. 国际收支与商品市场同时均衡B. 国际收支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C.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D. 国际收支、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知识点: 10.5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3.(4分)设一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6.8468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前一年上升8%,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 a)。

A. 6.9736B. 7.085C. 6.7223D. 6.5876得分: 4知识点: 8.1外汇与汇率4.(4分)中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是(b)A. A.固定汇率制度B. B.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C. 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D. D.钉住汇率制度知识点: 8.1外汇与汇率5.(4分)世界贸易组织是约束各成员之间贸易规范和贸易政策的(db)A. A.世界经济集团B. B.国际经济组织C. C.区域经济组织D. D.国际一体化组织知识点: 6.1多边贸易体制与经济一体化6.(4分)下述不能有效改善初级产品出口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处境的方法是( d)A. A.有计划地控制出口规模B. B.进行深加工,获取更多的附加值C. C.利用差别产品的方法扩大出口品需求弹性D. D.扩大生产规模以期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得分: 4知识点: 2.4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7.(4分)蒙代尔等提出了国际收支的货币调整法,其理论基础是(c)A. A.价格—铸币流动机制B. B.利息平价理论C. C.资产选择机制D. D.理性预期理论得分: 0知识点: 9.4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8.(4分)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入国( b)。

A. 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B. 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C. 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D. 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得分: 4知识点: 14.1劳动力国际流动概述9.(4分)1982年后石油价格下跌的原因不包括(a )A. 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增加石油生产和出口B. 西方国家寻找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C.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背叛行为D. 西方大石油公司对产油国生产和订价垄断经营得分: 4知识点: 3.4增长与贸易的相互作用10.(4分)从(d )以后,欧元区内各国的原货币完全退出流通,欧元成为欧元区内国家唯一的货币。

北语网院《国际经济学》作业_4

北语网院《国际经济学》作业_4

单选题1(4分) :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A: A.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B: B.反倾销政策C: C.通过政府干预发展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D: D.出口补贴2(4分) : 随着各国收入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有利于制成品生产国,而不利于农产品特别是食品的生产国,在这里起作用的规律是()。

A: 恩格尔定理B: 示范效应C: 大宗产品贸易理论D: 剩余物资出口理论3(4分) : 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或行为主体是()A: A 企业B: B 居民户C: C 家庭D: D 国家4(4分) : 下列内容不属于国内吸收的是()。

A: 消费支出B: 投资支出C: 政府购买D: 净出口5(4分) : 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汇率制度是()A: A.固定汇率制B: B.浮动汇率制C: C.钉住汇率制D: D.联合浮动制6(4分)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的是()A: A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B: B 要素是完全流动的C: C 要素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D: D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7(4分) : 在斯图旺表中第三象限表示()A: A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B: B 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C: C 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D: D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8(4分) : 根据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是()A: A区位特定优势B: B市场内部化C: C资源禀赋优势D: D所有权特定优势9(4分) : 用里昂惕夫反论的经验研究的结果是()。

A: 美国虽然资本丰富,但美国出口产品比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度更高B: 美国的长期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C: 贸易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美国居民的福利D: 美国主要与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贸易10(4分) : 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A: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B: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C: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D: D.悲惨的增长多选题1(4分) : 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国际直接投资的是()。

南开17春学期《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南开17春学期《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7春学期《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根据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出现经济衰退、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这个国家应该采取的政策是()
A.紧缩财政,紧缩货币
B.紧缩财政,放松货币
C.放松财政,紧缩货币
D.放松财政,放松货币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D. 50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19.在面临()冲击的时候,固定汇率制能够比浮动汇率制更好地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A.出口商品需求下降
B.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
C.国内商品供给下降
D.资本大量外流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20.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下列关于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
6.征收进口关税对于进口国来说()
A.有利于进口国消费者
B.使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减少
C.有利于进口竞争品的生产者
D.限制进口的作用大于进口配额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7.在下列哪一种情形下本币贬值不仅不能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导致贸易收支进一步恶化()
A.本国是小国
B.供给无弹性
C.需求无弹性
A.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是失效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B.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失效的
C.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是失效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D.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失效的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下列属于国际收支自发交易项目的是()

17春西交《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

17春西交《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

西交《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剩余出路论主要考察如何利用闲置资源(如剩余劳动力)来()一国的产出和福利。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确定正确答案:2. 国际货币市场的主要业务有()、短期证券市场和贴现市场。

A. 短期借贷市场B. 长期借贷市场C. 国际债券市场D. 国际股票市场正确答案:3.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A. 垄断B. 恶性竞争C. 强强联手D. 经济全球化正确答案:4.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使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中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利用()分析方法,国际货币经济学主要利用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A. 微观经济学B. 宏观经济学C. 计量经济学D. 数学正确答案:5. 年升(贴)水率=()、A.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B.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C.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D.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12/远期月数×100%正确答案:6. 若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优势地位,则优势()者为该国的比较优势;若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劣势最小者为该国的比较优势。

A. 最大B. 最小C. 相等D. 无法比较正确答案:7. 产品生命周期是(productlifecycle)观念,简称PLC,是把一个产品的()历史比作象人的生命周期一样,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老化、死亡等阶段。

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

A. 生产B. 研发C. 销售D. 售后正确答案:8. 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属于()。

A. 劳务收支B. 贸易收支C. 转移收支D. 资本项目正确答案:9. 在法兰克福市场上,汇率$1=DM1.25用的是()。

北语17秋《政治经济学》作业4满分答案

北语17秋《政治经济学》作业4满分答案
A.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混合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满分:5分
正确答案:C
9.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是由
A.少数天才人物的发现所决定的
B.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决定的
正确答案:B
6.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和关键是
A.扩大进口
B.扩大出口
C.稳定原有外贸体制
D.实行国家垄断经营
满分:5分
正确答案:B
7.资本主义的土地价格是
A.资本化的地租
B.由天然土地本身的价值决定的
C.由地租加利息构成的
D.相当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满分:5分
正确答案:A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1.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和商品价格的关系,可表现为
A.货币价值不变,商品价值上升时,商品价格上升
B.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上升时,商品价格上升
C.货币价值不变,商品价值上升时,商品价格不变
D.商品价值不变,货币价值上升,商品价格下降
E.货币价值上升快于商品价值上升时,商品价格上升
满分:5分
正确答案:AD
首先,笔者认为应当调整现行婚姻无效与可撤销规定的溯及力在题。溯及力涉及到对之前婚姻事实的法律认可状况。如果溯及既往,那么婚姻关系自成立起无效,从而导致因夫妻身份关系产生的其他一切行为也将陷入纠纷,对于与之有交易的第三人来讲将面临不可预测的法律法风险,不利于交易安全。笔者认为应当根据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中不同法定情形的违法程度区分为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溯及力。在笔者对于无效婚姻法定情形重构之后,只剩下重婚、近亲婚姻以及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婚姻三种,本以为可以完全适用的无效婚姻被确认无效后自始无效的规定,但是在引入责任要素之后,笔者发现其中可能存在无辜方的情况,如重婚情形中被重婚的一方不知对方已有配偶,在婚姻被宣告无效之后,被重婚者依然与造成婚姻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共同承担婚姻自始无效一样的结果,这样的规定对被重婚者不公平,也不利于保护子女的利益。笔者认为应参虑双方当事人的责任区分不同的溯及力,由造成婚姻无效的一方承担婚姻自始无效的后果,无辜一方则自法院宣告无效之日起婚姻开始无效。实际生活中造成婚姻无效的责任人可能是当事人一方,也可能是双方,可统一适用上无规则,笔者认为更加公平。笔者对可撤销婚姻的法定情形重构之后扩充了未达法定婚龄的婚姻、患禁婚疾病的婚姻、欺诈的婚姻与重大误解的婚姻。笔者认为此部分也不可以完全重构为“婚姻被撤销的,自撤销之日起生效”。因为尽管重构后的可撤销婚姻制度所保护的个人私益要件,但是其中当事人还是有过错方与无辜方的区分,适用同种法律后果依然不公平,应当根据造成婚姻无效的责任有无、大小区别对待,重构为“对婚姻被撤销有责任的,适用婚姻自始无效规定,无责任的适用撤销之日起无效。”

北语网院20春《国际经济学》作业_4答案

北语网院20春《国际经济学》作业_4答案

(单选)1: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又称()
B:A购买力平价
C:B铸币平价
D:C铸币数量
E:D铸币本位
正确答案:C
(单选)2: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意味着()。

A:国际收支与商品市场同时均衡
B:国际收支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
C: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
D:国际收支、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正确答案:D
(单选)3:设一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6.8468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前一年上升8%,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 )。

A:6.9736
B:7.085
C:6.7223
D:6.5876
正确答案:A
(单选)4:中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是()
B:A.固定汇率制度
C: B.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D: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E: D.钉住汇率制度
正确答案:D
(单选)5:世界贸易组织是约束各成员之间贸易规范和贸易政策的()
B:A.世界经济集团
C:B.国际经济组织
D:C.区域经济组织
E: D.国际一体化组织
正确答案:C
(单选)6:下述不能有效改善初级产品出口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处境的方法是()B:A.有计划地控制出口规模
C:B.进行深加工,获取更多的附加值
D:C.利用差别产品的方法扩大出口品需求弹性
E:D.扩大生产规模以期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
正确答案:E
(单选)7:蒙代尔等提出了国际收支的货币调整法,其理论基础是()。

北语20新上《国际经济学》作业4答案

北语20新上《国际经济学》作业4答案

(单选题)1: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的对比。

A: 购买力
B: 价值
C: 汇率
D: 利率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下列不属于浮动汇率制度类型的是()。

A: 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B: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C: 单独浮动汇率制度
D: 联合浮动汇率制度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之一是:它是一个全球性的()。

A: 国际金本位制
B: 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C: 国际银本位制
D: 国际复本位制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利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两种相同货币汇率的不一致,以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该种货币来谋取利润的一种外汇交易称为()。

A: 套利交易
B: 套汇交易
C: 外汇期权交易
D: 外汇期货交易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从()以后,欧元区内各国的原货币完全退出流通,欧元成为欧元区内国家唯一的货币。

A: 1991年1月1日
B: 2000年7月1日
C: 2002年1月1日
D: 2002年7月1日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发达国家劳务输出的结构特点是()。

A: 要素性劳务输出
B: 非要素性劳务输出中的消费性服务
C: 非要素性劳务输出中的生产性服务
D: 大规模劳务输出
正确答案: C。

北语 17秋《国际金融》作业1234满分答案

北语 17秋《国际金融》作业1234满分答案

17秋《国际金融》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1.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对于一笔应收或应付外币账款,其时间越长外汇风险就越大B. 某出口商在出口合同中以该公司所在国家的货币计价,则该公司不会面临外汇风险C. 不同时间的相同外币,相同金额的流出入,只有价值风险D. 不涉及本币与外币的折算问题,就不存在外汇风险请联系屏幕左上的“文档贡献者”。

2.LSI是指:A. 提早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B. 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C. 即期合同--借款--投资法D. 投资法-即期合同法3.国际收支平衡表借贷双方的总额有时并不一致,以下是对其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B. 有些数据来自估算,并不精确C. 统计者工作不细心D. 走私等地下经济的存在4.以下叙述正确的有:A. 对于处于外汇空头地位的企业要先借外币,消除外汇风险B. 不涉及本币与外币的折算问题,就不存在外汇风险C. 通过缩短一笔外币债权债务的吸取或偿付时间,就可以消除全部外汇风险D. 不同时间的相同外币,相同金额的流出入,只有价值风险5.以下是有关国民收入的迅速增长引发国际收支逆差的途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国民收入的增加,使得本国居民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增加,使得进口快速增长B. 国民收入的增加,使得本国居民的非贸易支出大幅度增长C. 国民收入的增加,对外国的投资支出也会相应增大D. 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吸引外国资本的流入6.从二战后至1973年,各国普遍采取的货币制度是:A.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B.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C. 浮动汇率制D. 各国自行其是,货币制度混乱7.即期外汇业务成交后,其交割日期原则上为()。

A. 两个工作日内B. 两天内C. 成交后的任何一天D. 成交后的任何一个工作日8.一国的国际清偿能力所包含的内容是()A. 国际储备B. 对外借款的能力C. 在国外的存款D. 国际储备及对外借款的能力9.我国某出口公司6个月后有一笔5万美元的出口收入,为防止6个月后美元贬值,该公司可以采取如下哪些方法消除外汇风险:A. 签订买入5万美元的远期合约B. 借入6个月期的5万美元,按即期汇率换成人民币,在我国货币市场上投资,6个月以后以美元应收帐款归还银行C. 提前收取应收美元帐款D. 签订6月期的5万美元的买权。

北语17春课程理论作业4

北语17春课程理论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 24 分。

) V 1. 校本课程开发要(),体此刻要注意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开发团队、成立合作机制、扬长避短。

A. 合作互补B. 集体审议C. 学校文本D. 学生为先2. 依照评判()分类,可将课程评判分为内部评判和外部评判。

A. 客体B. 关注的核心C. 目的D. 主体3. 学生学业成绩评判的标准是()。

A. 教育目的B. 课程标准C. 教学目标D. 教学任务4. ()是教师评判中经常使用的方式,即依照设计的品级评判量表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判。

A. 量表评判法B. 综合评判法C. 调查法D. 定性评判法5. 校本课程开发要以(),体此刻要注意知足学生需要、尊重个性不同、适合学生进展。

A. 合作互补B. 集体审议C. 学校文本D. 学生为先6. ()评判模式的特点包括:开放式,不事前告知课程目标;评判重点变“打算干什么”为“实际干了什么”;缺乏对目的的预知,针对性较差,难推行。

A. 目标B. 目标游离C. CIPPD. CSE二、多项选择题(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 V 1. 评判一个课程方案要紧包括()几个部份。

A. 教材B. 课程标准C. 教学任务D. 课程打算BD2.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有:()。

A. 涉及课程开发的所有要素B. 以校为本C. 自发、志愿D. 一种持续、动态的进程B3. 课程治理的要紧内容包括()等几个部份。

A. 课程打算治理B. 课程实施治理C. 课程标准治理D. 课程编制治理B4. 评判一堂课的标准要紧体此刻()等方面。

A.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B. 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C. 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D. 主体作用充分发挥B5. 依照评判目的分类,可将课程评判分为:()。

A. 成效评判B. 决策性评判C. 研究性评判D. 工作性评判6. 按资源空间散布和支配权限,课程资源可分为()。

A. 素材性课程资源B. 校内课程资源C. 校外课程资源D. 条件性课程资源C7.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那么有:()。

国际经济学答案(4)

国际经济学答案(4)

国际经济学答案(4)Chapter 5Factor Endowments and Trade I: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Suggested Answers to Textbook Questions1.The average product can be found from the slope of a ray from the origin to points on the totalproduct curve. This reveals that the curve slopes downwards and lies everywhere above the marginal product. The total wage payments are represented by the area of the rectangle formed by BODL0and the return to land is given by the area ABDC.2. Both an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food and an increase in the quantity of land will raise wages. Whichraises wages by a greater amount depends upon the slopes of the VMP curves. Both will also reduce the return to capital. If both changes cause an equal increase in wages, then the second will bepreferred by workers, as prices will not increase as they do in the first case. A similar story can be told for capitalists. Note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food leads to landowners unambiguously gaining, whereas an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land leads to landowners unambiguously losing.3. If there is immigration, wages will fall. The competitive profit conditions then imply that the returnsto both capital and land should increase. A tariff on manufactures will raise their price. This will raise the VMP of labor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thus attracting workers away from sheep farming. The loss of labor in the sheep sector will reduce the returns to land, thus hurting sheep station owners. 4. An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land raises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in food production, and thedecrease in capital lowers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in clothing production. Thus, labor will move from the clothing sector to the food sector. In the absence of trade, this movement in the relativesupplies of goods will alter the relative prices of the two goods, with the relative price of fooddecreasing. Thus, the return to land will fall and the return to capital will rise. With trade, the prices of the goods are fixed. Thus, the factor returns will move due to the changes in the factor proportions.The return to capital will rise and the return to land will fall. If the country trades at world prices, then there will very little change in land rents.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1. The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states that as you use more of a variable factor in combination with a fixed factorAnswer: (c)Chapter 5 Factor Endowments and Trade I: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292. At constant commodity price, labor growthAnswer: (b)3. If the 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exceeds the wage rate then firms willAnswer: (a)4. The owners of the specific factors will lobby together forAnswer: (d)5. Under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if wages and the return to capital both rise by 10 percent, then Answer: (c)6. If wages rise by 10% and the return to capital rises by 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possible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a good that uses both labor and capital as inputs?Answer: (d)7. In a specific factors model, if a firm wishes to increase output,Answer: (c)8. In a two sector specific factors model with labor mobile across sectors,Answer: (b)9. If tastes shift towards food and away from clothing, then in a specific factors framework with labor mobile across sectors,Answer: (a)10. In a specific factors framework with labor as the mobile factor, immigration willAnswer: (e)11. In a specific factors framework with labor as the mobile factor, an increase in the capital stock will Answer: (d)12. In a specific factors framework with labor as the mobile factor and land as the factor specific to the food sector, an increase in food prices willAnswer: (d)13. In a specific factors framework with labor as the mobile factor and capital as the factor specific to the clothing secto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possible result of a 10 percent increase in clothing prices? Answer: (a)14. Assuming workers consume primarily the import good, labor will allocate large resources to lobby with the specific factor used in the import competing sector toAnswer: (e)30 Caves/Frankel/Jones - World Trade and Payments: An Introduction, Tenth Edition15. In the specific factors framework, a 15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return to land and a 2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wage rate could be the result ofAnswer: (a)16. In a specific factors framework with labor as the mobile factor, capitalists will promote policies that Answer: (e)17. In a specific factors framework, the “Dutch Disease” occurs whenAnswer: (b)18. With non-traded goods, a boom in an export sector (assuming labor is mobile across sectors) withouta shift in demand willAnswer: (b)19. If the price of clothing decreases by 10 percen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occur?Answer: (c)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groups is most likely to oppose immigration into the US?Answer: (c)。

17春北理工《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

17春北理工《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
B.各国生产的产品并不相同
C.各国生产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有差异
D.国际贸易存在各种形式的交易成本
E.生产要素并非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正确答案:
7.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包括( )。
A.美国对劳动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B.美国实际比其贸易伙伴拥有更多的劳动力
C.美国的出口产品密集使用了熟练劳动力
D.美国倾向于出口需要大量科学和工程技术投入的高技术产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一国对某种商品的过度供给必然与另一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大国可投资发展进口替代产业而不是出口产业,进而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正确答案:
8.外部规模经济产生于()。
A.生产设备及供应的专门化
B.共同生产要素的相互借用或使用
C.技术外溢效果
D.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
E.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增多
正确答案:
9.在现实贸易中,生产要素的价格远未均等化,原因是( )。
A.国际贸易还不是自由的
B.存在各种形式的国际贸易成本
C.贸易保护主义
北理工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使各国相同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达到均等化然而现实远非如此其原因是生产要素并非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正确答案
2017秋17春北理工《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一国没有实现内部均衡的显著标志是()。

北语17春经济学基础作业4

北语17春经济学基础作业4

一、单选题(共12 道试题,共48 分。

)V 1. 投资乘数的大小取决于()的大小。

A. 边际消费偏向B. 边际效用C. 边际生产力D. 边际替代率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失业意味着稀缺资源的浪费和闲置,社会总福利受损B. 价钱稳固是指价钱总水平的固定不变C.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D. 一般以为,只有把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稳固经济的目的3. 在经济周期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对劳动力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称为()。

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正常失业4. 关于通货膨胀,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B.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C. 通货膨胀将会影响财富和收入在不同阶级之间的再分派D. 本钱推动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发的一般价钱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5. 当经济出现严峻通货膨胀时,可实行()。

A.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B. 扩张性财政政策C. 扩张性货币政策D.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6. 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A. 社会上的各类资源都被充分利用B. 充分就业C. 经济处于萧条时期D. 均衡国民收入7. 投资乘数产生的主要本源在于()。

A. 利息率B. 资本的逐利行为C. 边际储蓄偏向D. 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彼此关联性8. 衡量一个国家失业状况的大体指标是()。

A. 失业率B. 失业人数C. 就业人数D. 劳动人数9. 长期中下列哪项本钱是不存在的()。

A. 平均本钱B. 固定本钱C. 可变本钱D. 机缘本钱10. 凯恩斯主义者以为,决定就业与物价水平的关键是()。

A. 总需求B. 总供给C. 总需求和总供给D. 不肯定11. 以下哪项不属于间接税()。

A. 消费税B. 营业税C. 入口税D. 财产税12. 奥肯定律说明了()。

A. 失业率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率之间的关系B. 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率之间的关系C. 失业率与投资率之间的关系D. 失业率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北语19秋《国际经济学》作业4参考满分答案

北语19秋《国际经济学》作业4参考满分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奥鹏】-北语19秋《国际经济学》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的对比。

A.购买力
B.汇率
C.利率
D.价值
标准参考满分解析
答案:A
2.下列不属于浮动汇率制度类型的是()。

A.联合浮动汇率制度
B.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C.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D.单独浮动汇率制度
标准参考满分解析
答案:C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之一是:它是一个全球性的()。

A.国际银本位制
B.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C.国际金本位制
D.国际复本位制
标准参考满分解析
答案:B
4.利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两种相同货币汇率的不一致,以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该种货币来谋取利润的一种外汇交易称为()。

A.套汇交易
B.套利交易
C.外汇期货交易
D.外汇期权交易
标准参考满分解析
答案:A
5.从()以后,欧元区内各国的原货币完全退出流通,欧元成为欧元区内国家唯一的货币。

A.2002年7月1日。

国际经济学作业4word精品

国际经济学作业4word精品

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造成工人工资下降,失业增加。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答:不同意。

在长期而言,根据斯托尔珀一萨米尔森定理可知,国际贸易使在出口产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报酬提高,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

据现状可知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则其要素报酬可以用等式表示为:出口行业:劳动力报酬(上升)=P X(短期上升)“ MP,长期上升)资本报酬(?)=Px(短期上升)-MP K(长期下降)进口行业:劳动力报酬(?)= p (短期下降)* MP L(长期上升)资本报酬(下降)=R(短期下降)-MP(长期下降)又根据H-O-S定理,即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出口行业和进口行业的资本报酬和劳动力报酬在长期是趋向均等的,就可以确定在出口行业的资本报酬也是下降的,在进口行业的劳动力报酬是上升的。

因此,中国工人工资是上升的,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需求增加,不会增加失业。

2. “自由贸易使穷国受损富国收益。

”请评论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不管一个国家是穷国还是富国,其只需要通过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来达到专业化的分工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增进本国的社会福利水平。

图示分析如下:假设一国拥有生产小麦的相对优势和生产钢铁的相对劣势,国内比价线为P o国际比价线为R。

则由于小麦的国际价格高于国内,此国将出口小麦进口钢铁。

此时,由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相对价格曲线的交点得出国内生产组合为点D,由社会无差异曲线和国际比价线的交点得出国内消费组合为点C。

相比于原来的消费组合A来说,C点所在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更远离原点,即代表了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

所以,每一个国家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而不管它富国还是穷国。

3. 在特定要素模型中,试讨论以下定理是否继续成立?(1)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2)雷布津斯基定理答:(1)S-S定理认为:长期而言,在出口行业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价格提高,在进口行业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会降低。

《国际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F2.F 3.T 4.F 5.T 6.T 7.T 8.T 9.F 10.F 11.F 12.T13.T 14.T 15.F 16.F 17.T 18.F 19.T 20.F 21.F 22.T23.F 24.F二、选择题1.c 2.d 3.b 4.b 5.c 6.d 7.d 8.c 9.a 10.c 11.b 12.d 13.A 14.A 15.B 16.D 17.D 18.B 19.C 20.D 21.D 22.A 23.C 24.C 25.c 26.b 27.d 28.d 29.c 30.c 31.d 32.b 33.d 34.b 35.D36.c 37.a 38.d 39.a 40.d 41.d 42.d 43.b 44.d 45.c 46.b三、概念解释1.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2.幼稚产业理论:是从动态角度提出了保护那些具有潜在优势的新兴产业的观点,但这种保护是一种暂时性的。

判别幼稚产业的标准主要有三种:其中穆勒标准强调将来的竞争优势,而巴斯塔布尔标准认为幼稚产业不仅强调将来的竞争优势,而且将来的预期收益的现值应能抵消现有的保护成本,坎普标准则更为注重外部规模京的重要性。

3.战略性贸易政策:该政策是针对一种特殊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提出的。

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或租金。

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有两种:一是出口补贴,而是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

4.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这是一个相对概念,与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无关。

5.斯托帕-萨谬尔森定理:无论两种要素的所有者倾向于消费哪种商品,国际贸易将提高一国出口产品中密集是用要素(即本国较丰裕的要素)的收益,而降低其进口产品中密集使用要素(即本国较稀缺的要素)的收益。

北京语言大学21春《国际经济学》作业4-辅导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21春《国际经济学》作业4-辅导答案

北语-21春《国际经济学》作业4
注:本套试卷为北京语言大学在线作业辅导材料,仅供学习参考!!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

【A选项】重叠需求理论
【B选项】要素禀赋理论
【C选项】规模经济理论
【D选项】垄断竞争理论
提示:请按照课程学习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题目
【参考选项】:B
2.外汇管制针对的活动不包括()。

【A选项】外汇收付
【B选项】外汇买卖
【C选项】外汇借贷
【D选项】外汇转移
提示:请按照课程学习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题目
【参考选项】:C
3.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方法的提出者是()。

【A选项】凯恩斯
【B选项】马歇尔
【C选项】亚历山大
【D选项】罗宾逊
提示:请按照课程学习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题目
【参考选项】:C
4.下列哪种理论适用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
【A选项】规模经济理论
【B选项】要素禀赋理论
【C选项】重叠需求理论
【D选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提示:请按照课程学习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题目
【参考选项】:C
5.根据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若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则应()。

【A选项】提高国民收入和国民吸收
【B选项】提高国民收入,减少国民吸收
【C选项】减少国民收入,增加国民吸收
【D选项】减少国民收入和国民吸收
提示:请按照课程学习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题目
【参考选项】: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2002年1月1日
D. 2002年7月1日
正确答案:D
9.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须具备的优势不包括()。
A.所有权优势
B.区位优势
C.内部化优势
D.比较优势
正确答案:D
10.人们较注重名义货币收入,而对物价的变化并不敏感的效应称为()。
A.货币幻觉效应
B.真实货币余额效应
17春《国际经济学》作业4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A.国际金本位阶段
B.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
C.牙买加体系阶段
D.经济一体化阶段
正确答案:C
2.外汇管制针对的活动不包括()。
A.外汇收付
B.外汇买卖
C.外汇借贷
D.外汇转移
正确答案:C
3.国际金本位是指主要国家以()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A.白银
B.黄金
C.钻石
D.纸币
正确答案:B
4.发达国家劳务输出的结构特点是()。
A.要素性劳务输出
B.非要素性劳务输出中的消费性服务
C.非要素性劳务输出中的生产性服务
D.大规模劳务输出
正确答案:C
5. 1816年,()C.英国
D.德国
正确答案:C
6.在货币政策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只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那么从内部平衡看,政府减少支出,会导致(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5.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只要跨越国界,都应作为国际贸易记入相关国家的国际收支账上。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A.国民收入增加
B.通货膨胀缓解
C.失业减少
D.总需求增加
正确答案:B
7.牙买加体系是以实施()为主的货币制度。
A.固定汇率制
B.浮动汇率制
C.钉住汇率制
D.联合浮动制
正确答案:B
8.从()以后,欧元区内各国的原货币完全退出流通,欧元成为欧元区内国家唯一的货币。
A. 1991年1月1日
B. 2000年7月1日
5.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理论认为,货币贬值的吸收效应可以分解为()。
A.闲置自愿效应
B.真实货币余额效应
C.收入再分配效应
D.货币幻觉效应
正确答案:BCD
17春《国际经济学》作业4
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
C.收入再分配效应
D.资源再分配效应
正确答案:A
17春《国际经济学》作业4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下列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类型的是()。
A.国际贷款
B.国际证券投资
C.创办新企业
D.控股权投资
正确答案:AB
2.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国际直接投资的是()。
A.购买外国政府债权
B.在国外建立独资企业
C.在国外建立合资企业
D.向国外提供商业贷款
正确答案:BC
3.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包括()。
A.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B.汇率制度的确定
C.国际收支调节的方式
D.国际金融机构管理
正确答案:ABC
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内容包括()。
A.商品贸易收支
B.对外投资收支
C.劳务收支
D.经常转移
正确答案:ACD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2.在外汇市场上,如果投机者预测日元将会贬值,美元将会升值,即进行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的即期外汇交易。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3.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4.劳动力国际流动指具有自由人身的劳动者为了适应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在国外寻找有利的劳动力市场,使其就业位置越出一国界限,在国际之间进行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