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歌剧赏析
西洋歌剧男声声乐解析
音 域 相 对 不 宽 。音 色 低 沉 雄 浑 ;根 据 其 音 色 特 点 .在 西 洋 歌 剧 艺 术 中多 扮 演 角 色 中的 长者 。 西 洋 歌 剧 男 声 声 乐 所 具 有 鲜 明 的 艺 术 特 色 ,科 学 的 发 声 方 法 , 音 色 的 优 美 圆 润 ,演 唱 技 巧 的 高
峰。
作 家
1 超 的演 唱技 巧 . 高
4众 多 的声 乐 流 派 . 众 多声 乐 流 派是 声 乐 艺 术 繁 荣 的重 要 标 志 。仅 意 大 利 就 有 波 隆 学 派 、拿 波 里 学 派 、罗 马 学 派 、米 兰学 派 等等 ,宏 观 上 又 可 划 分 为 ,北 美 学 派 和 欧 洲 学 派等 。 男 声 声 乐 艺 术 所 取 得 的 卓 越 成 就 ,在 世 界 范 围 内产 生 了广 泛 而 深 远 的影 响 ,这 些 影 响 主 要 表 现 在
1 歌 曲 的体 裁 划 分 : . 按
( )咏叹 调 1 为人 物 的抒 情 唱 段 ,也 是 剧 中 的主 要 唱 段 。歌
为 “ 好 的 歌声 ” “ 美 、 美妙 的 歌 唱 ” 。 “ 声 唱 法 ” 源 远 流 长 了 四百 多 年 。在 漫 长 的 美
历 史 长 河 中 。这 种 艺 术 形 式 得 到 了不 断 的发 展 ,从
具 有 核 心地 位 。
音 色 特点 主要 在 中声 区有 所 体 现 ;分 为抒 情 男 中音 和 戏 剧 男 中音 两 种 。 抒 情 男 中 音 音 色 柔 和 明 亮 ,戏剧 男 中音 音 色淳 厚 深 沉 .声 音 表 达 具 有 戏 剧
性 的 特征 。 f )男 低 音 3
以下 三个 方 面 :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西洋歌剧咏叹调是西方音乐艺术中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是音乐与戏剧的有机结合。
咏叹调通常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思想,是歌剧中重要的艺术手段。
美学研究是人们探讨美感,美学价值与审美体验的科学研究,对于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可以从表现手法、音乐技巧和创作手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离不开表现手法。
在咏叹调的表现手法中,音乐和词语是相辅相成的,起到互补和协同作用。
咏叹调的歌词一般都是戏剧中人物情感和思想的直接表达,它既是作曲家表达角色情感的载体,也是观众理解角色情感的途径。
因此,咏叹调要求歌词深刻、生动,能够引起观众共鸣。
同时,音乐也起到了表现角色情感的重要作用,作曲家通过音乐表现出角色内心情感的复杂性,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角色内心的思想和感情。
其次,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还涉及音乐技巧方面。
咏叹调的音乐技巧由于是在戏剧的语境下表现角色情感的音乐,因此具有很强的情感表达力和戏剧性。
在音乐技巧上,咏叹调往往运用较为复杂的旋律,结构和变化,在表现角色情感和戏剧场景的时候起到了更多的作用。
例如,许多古典歌剧中的咏叹调常常采用独唱形式,歌手要克服技艺上的挑战来演唱旋律复杂而具有表达力的音乐。
另外,许多咏叹调将楼梯结构应用到音乐中,把情感的高涨与平静转化为魅力、止境和反转充分地表现在音乐中。
这样的音乐技巧毫无疑问让咏叹调更加充满戏剧性和情感。
最后,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还需要探讨各种创作手法。
在咏叹调的创作中,作曲家通过构思、编配和演唱等环节来表现角色情感和戏剧内涵。
创作的方法具有很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于咏叹调的音乐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
在创作手法方面,一些著名的作曲家采取了个性化的方式来表现咏叹调,例如莫扎特运用绕口令状的旋律放置于咏叹调中,韩德尔则借助了多声部音乐节奏的技巧来达到趣味性。
总之,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非常广泛。
在表现手法、音乐技巧和创作手法上,咏叹调表现了多样、复杂而又具有吸引力的形式,因此一直是音乐研究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西洋歌剧欣赏
朱塞佩· 威尔第
IT IS NOT EASY TO BE A COMPOSER.
威尔第出生于帕马省布塞托城。1832年投考米兰 音乐院,未被录取,后随拉维尼亚学习音乐。 1842年,创作了他的第二部歌剧《那布科王》, 演出异常成功,一跃而成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 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 中,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底人》(1848)、 《厄尔南尼》(18744)、《阿尔济拉》 (1846)、《列尼亚诺战役》(1849)以及革命 歌曲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因之获得"意大利革 命的音乐大师"之称。 五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写了《弄臣》 (1851)、《游吟诗人》(1853)、《茶花女》 (1853)、《假面舞会》(1859)等七部歌剧, 奠定了歌剧大师的阿伊达》。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 的剧本创作了《奥赛罗》(1887)及《法尔斯塔 夫》(1893)。
卓阿基诺.罗西尼
IT IS NOT EASY TO BE A COMPOSER.
罗西尼把意大利喜歌剧和正歌剧的体裁推向了高峰, 在他的代表作品《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 尔》中,他从现实生活出发,采用现实主义的笔触, 借助民族音乐的因素,赋予作品以生气,歌剧的音乐 形象鲜明,乐曲中洋溢着生活的欢乐,丰富的智慧, 辛辣的讽刺,流露出真实和欢快的情绪。 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
获得巨大的成功。它连结了普契尼与剧作家雷基·伊利卡(Luigi Illica)及乔赛普·贾科萨(Giuseppe Giacosa)的关系。他们在接下来 的3部歌剧共同合作,后来成为普契尼最知名的作品。这3部歌剧分别是:
《波希米亚人》:被认为是普契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历史上
最传奇性的歌剧之一。 《托斯卡》:实际的描绘出真实生活的不同面向(包括暴力在内),可以 说是普契尼第一部带有写实主义色彩的作品。因为它许多重要的特征,
中外歌剧赏析.
二、歌剧《江姐》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 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 《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 搬上歌剧舞台,此剧由阎肃 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 作曲。 该剧故事发生在新中国 成立前夕,中国地下党员江 雪琴到华蓥山发动群众抗丁 抗粮,发展武装斗争,配合 解放军战争的胜利进行。由 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 捕入狱,在狱中江姐对敌人 的威逼利诱展开了争锋相对 的斗争,最后英勇就义。
《扎红头绳》这是歌剧第一幕里杨白劳和喜 儿对唱,喜儿的唱段是将杨白劳出场时深沉、 压抑的主题音调加以变奏,其速度、节奏的加 快,使曲调显得更加欢快活泼,表现喜儿天真 的心情。 作者用河北民歌《青阳传》的欢快曲调所谱 写的“北风吹,雪花飘”来表现喜儿的天真和 期待。歌曲旋律优美亲切,塑造了天真淳朴的 少女—喜儿的形象。 该剧在表演上的突出特点是借鉴了古典戏曲 的歌唱、吟诵、道白三者结合的传统。人物出 场通过歌唱作自我介绍,不少地方也用独白叙 述事件过程,人物对话采用话剧的表现方法
独 唱
对 唱
合 唱 重 唱 齐 唱
序 曲
幕间曲 舞蹈场面音乐
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
•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以歌舞、说白并 重,属于歌剧的性质。 •中国现代歌剧的发展史可从20世纪二三十年 代开始。20年代:黎锦晖在1921年创作儿童歌 舞剧《麻雀与小孩》,有故事情节、人物, 以歌唱为主,有表演、舞蹈,有乐队伴奏, 有布景、化妆,有一定的戏剧性。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新秧歌运动中 产生了新歌剧——1945年由延安鲁迅文艺学院 集体创作的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 这是一部带有里程碑性质的新歌剧,是我国 新歌剧成型的标志,为后来新歌剧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中国歌剧的风格、特点:
内容: 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 音乐: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首先,歌剧咏叹调的声音美学是其美学研究的一个关键因素。
歌唱家通过声音的表现,将歌剧中角色的情感状态传达给观众。
咏叹调的声音美学不仅包含了歌唱家的音色和咏叹调的音乐风格,同时也包括了配套音乐和合唱的声音。
歌剧作曲家在创作咏叹调时,要考虑到唱法的特点,如颤音、滑音、孔音等,这些特定唱法可以提高咏叹调的音乐性和情绪表达。
此外,歌剧作曲家还通过动态变化、音乐节奏等手法,打造出令人动容的声音效果。
其次,歌剧咏叹调的结构美学是其美学研究的另一个关键点。
咏叹调作为歌剧的一种重要形式,通常具有多段结构,包括主题、副歌、回旋曲、变奏等。
在咏叹调的结构中,歌唱家们需要处理好不断变化的音乐形式和情感线索,使得乐段的转移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
当咏叹调在歌剧中的角色任务中出现转变时,音乐结构也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体现角色情感的转变和发展。
最后,歌剧咏叹调的情感美学是其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咏叹调在音乐剧中被广泛使用,传达情感是其主要功能。
不同的咏叹调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悲伤、欢乐、愤怒和热情等。
歌剧作曲家需要通过音乐的表现,精准地呈现角色的情感状态,从而让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除此之外,咏叹调还可以通过词语的措辞、旋律的欲望和音高线条,强化角色的个性化表现,增强观众的情感认同。
总结来说,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其中涉及到声音美学、结构美学和情感美学。
只有这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音乐剧。
在将来的研究中,应更加关注歌剧咏叹调的美学表达和技术手段,以期能够进一步推动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创新。
西洋歌剧欣赏——图兰朵观后感
西洋歌剧欣赏——图兰朵观后感图兰朵观后感1这学期选修了西洋歌剧赏析这门选修课,开始时我对歌剧没什么了解,以为是音乐剧之类的,就想选个轻松点的课程。
第一二周,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歌剧的相关知识,才知道什么叫歌剧,歌剧对我们来说是那么陌生。
上了西洋歌剧赏析课后,我才了解了更多关于歌剧的知识,给自己长了不少知识。
与此同时,每周课堂上老师都会给我们赏析著名的歌剧,如:《卡罗素》《弄臣》《茶花女》《图兰朵》《卡门》等。
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图兰朵》,也许是这部歌剧把背景放在了中国,以及结合了江南民歌《茉莉花》的缘故吧。
欣赏了《图兰朵》后,搜索了《图兰朵》的故事背景和资料后,了解了歌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不同于交响音乐与室内乐等纯音乐形式。
它集合了歌唱、交响乐、戏剧、舞蹈、舞台美术和芭蕾舞等艺术形式。
虽然我并不能在歌剧方面对《图兰朵》做出很深刻的理解,但我确确实实感受到剧中大量的中国元素。
《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
为人民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
在这部歌剧中,普契尼把一个古老的东方传说贯穿始终,并吸收了中国民歌的音调,同时将抒情性、英雄性和中国音调融为一炉,在20世纪50年代后成为欧美剧坛最流行的古典歌剧之一,并深受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
这部歌剧不论旋律、节奏、和声、配器,都很有特点。
虽然也有些并不符合我们中国的常识,这可能是因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普契尼对中国还是不够了解。
例如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古典人物有很大差异,外国人穿起来颇有一股时光逆转的感觉。
就拿图兰朵的父亲来说吧,作为一国之君,他穿的衣服是黑色的,而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黄色的龙袍。
但对中国人而言,接触《图兰朵》时,都会对一再出现的《茉莉花》旋律产生兴趣,不仅如此,《图兰朵》中还有许多听来确实很“中国”化的旋律,如布景、乐器,以及在我国人看来似是而非的礼仪等等。
尽管它并非是作者刻意去写的一部以中国为背景的歌剧,但剧中大量中国元素的运用还是为这部歌剧营造了一种中国氛围,使此剧具有独特的中国气质。
我眼中的西洋歌剧
我眼中的西洋歌剧我眼中的西洋歌剧在选择西洋歌剧鉴赏这门课之前,西洋歌剧对于我来说,像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那般遥远和陌生。
它是阳春白雪,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是永不磨灭的灯火,是艺术学和美学的必修课。
在我看来,它是需要拥有极高的艺术造诣才能欣赏的。
于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上这门课。
由于我们是专升本的学生,我们开始去上这门课的时候,已经比其他同学少了好几节课。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歌剧这门艺术,我查询了歌剧的相关资料。
知道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
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习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我们所学的这们课,正是西洋歌剧签赏,我想差不多也是近代西洋歌剧了吧。
第一节课上,老师给我们欣赏了一些经典的歌剧片段,这实实在在是我第一次接触西洋歌剧这一门艺术,这一门深奥而又高雅的艺术。
即使整节课我都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是我可以感受得到歌剧中时而欢快时而深沉的节奏所表达出来的喜怒哀乐的感情。
我们观看的歌剧简介里,《女人善变》《费加罗的婚礼》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认识了威尔第和莫扎特,普契尼等著名的歌剧音乐家。
为日后鉴赏整部歌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也认识到,歌剧一定是没有国界的,它能够冲破语言的局限,表达人类共有的情感。
在那个没有网络而且信息并不发达的时代,歌剧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消遣时间的主要方式。
但是能进剧院看歌剧的,大都是些达官显贵或者小康人家,一般穷人是看不起歌剧的吧?其实就算是今天,没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们,又怎么会有机会接触西洋歌剧这门艺术呢?歌剧,在我的眼里,它就是一门高高在上的艺术,他闪耀着不朽的光芒,是人类思想的伟大结晶,是永远都无可取代的。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在这学期的西方经典音乐剧课程里;我们学习观看了很多部世界世界名剧..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在老师对这些戏剧的讲解后;使我对西方戏剧产生了兴趣;我们在不知觉间已经与音乐剧亲密接触了整整一个学期..从一开始的仅仅听过猫和歌剧魅影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对于音乐剧有了些更深入的了解;越是了解越发喜爱;西方音乐剧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以前从未深入涉猎;基本不曾了解的美妙世界..悲惨世界的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人物性格鲜明;剧中不同人物的演唱曲调总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性;来突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各自的命运..唱段刚开始;是芳汀的主题..芳婷的“我曾有梦”;她的梦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而当芳婷即将死去;向冉阿让托孤时两人的对唱也让人不禁心痛..她不愿死去;更不愿让珂塞特孤苦伶仃..当她唱到“告诉珂塞特我爱她;我会在醒来后看见她”时带着哭腔;仅这一句;就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临终前的不舍和恳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心碎都难芳汀主题概括而言;就是被爱遗弃、渴望爱、为爱牺牲、将爱交讬..在悲惨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这些性格分别用不同的主题旋律表现出来以后;显得格外鲜明..以前有朋友曾经讨论过音乐与语言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音乐不是不可言说;像音乐剧悲惨世界这样;把音乐语言化;不仅使语言的魅力大增;也使音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毕竟;音乐并非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其表达的内容..单单旋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旋律打动了某一根心弦;那便是它的意义所在..在音乐的国度里;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民族的差异;更没有语言的障碍;这是一种心灵的融合;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体现吧..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有其出色的艺术功底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而悲惨世界则同时兼备了这两点..不可否认;悲惨世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剧..我最喜欢的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歌剧魅影;不仅给我以视觉的冲击;而且结构和音乐也给我记到的震撼和感动歌剧魅影的结尾处给我留有一个疑问;刚开始看到魅影从镜子中走后;我觉得魅影应该是死了;因为他不曾接触过这个世界;他除了歌剧院哪里都没去过;无法生活;可最后回到现实;墓碑前的花;那是克莉斯汀和魅影“信物”除了魅影不会是别人;真的挺让人迷惑的;再就是克莉斯汀到底爱没爱过魅影;劳尔把音乐盒放到克莉斯汀墓碑前;说明这对她很重要;但同时那又是魅影心爱的东西;给人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让大家有不同的感受..天生的丑陋和残酷的现实使得魅影变得冷漠无情;用暴力来反抗这个世界;但其实他也渴望被大家接受、认可;在最后克莉斯汀对魅影说“你不是孤单一人”就是很好的说明了魅影内心的恐惧;其实也就是说当时人们以貌取人;歧视他人的一种社会风气;不论他是否才华出众;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悲观;要积极面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要事事激进;学会安慰、鼓励自己..对于我这样学音乐表演专业的来说;音乐剧给我的视觉冲击很强烈;我喜欢那种场面;佩服演员的唱功、表现力;有时那种华丽的场面、动人的故事;真的是会让我回味很长时间..其实仔细看来很多音乐剧中都极其注重舞蹈的表现;大多都运用芭蕾舞、现代舞;用舞蹈的形式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想法;不再仅仅用歌唱的形式..用芭蕾舞展现音乐剧的时候;往往都是那种皇家贵族的场面;给人高贵、典雅的视觉;用现代舞是;多用来展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内心;动作较为自由、夸张..随着舞蹈的深入发展;音乐剧中更多的加入群舞场面;来烘托当时的社会场景;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在逐步完整化..在上这门课之前;我以为音乐剧和歌剧只是叫法不一样;现在才知道原来两只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音乐剧和歌剧都是当今世界上影响力都很大的戏剧样式..它们之间虽然是相对独立;但又可以看两者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种联系歌剧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最早的歌剧是以古希腊神话传说故事为题材;在表现形式上比较简陋..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终于相对定型为正歌剧;19世纪是歌剧最丰硕的收获时代;当今歌剧舞台上的名剧大多出现于这一时期..我国权威工具书辞海;在“歌剧”词采释义中说“: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戏剧形式有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轻歌剧、乐剧、音乐剧等类型..”音乐剧这种诞生于20世纪的大众艺术形式;具有高度的艺术综合性、通俗性、娱乐性、多元性、灵活性、现代性和商业操作性等特征..舞台呈现形式的通俗和完美;给予当代观众全方位的审美体验和愉悦;越来越受到全世界观众的欢迎和戏剧艺术家的青睐;成为20世纪最重要、发展最快的文化成果..音乐剧与歌剧两者之间存在某些相同点..首先;从综合成分来剖析:歌剧与音乐剧都是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同时容纳了文学、诗歌、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其他成分..它们在音乐上很丰富;包含了声乐、器乐;声乐中又包含了独唱、重唱、合唱等形式..尤其是音乐剧;它把传统歌剧、轻歌剧以及近代的流行音乐整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现代都市气息..其次;从音乐剧多元化的发展源流来追溯:早期的音乐剧确实是从欧洲古典歌剧中吸取了大量的艺术养分;从中借鉴了它的情节、独特的展开方式以及音乐的喜剧风格与创作手法等等..不可否认;音乐剧在很多方面都与歌剧存在着某种关系;但它又因独立的艺术品位和个性而区别于歌剧;尤其是传统歌剧..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歌剧具有典雅性;音乐剧则具有世俗性..歌剧一向追求高贵、华丽、壮观、严肃、厚重的艺术品格;所以歌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以前大多在宫廷表演;属于“贵族化”的艺术..现在歌剧一般也是在有权威的华丽的剧院演出;观众着装要特别讲究..音乐剧则以现代、通俗、灵活、新颖、精美为追求目标;既强调艺术性又强调商业性..它的观众主要都是都市市民;属于“平民化”、“大众化”的艺术..音乐剧一般都是在百老汇或伦敦西区的商业剧院上演;观赏音乐剧是都市市民一种休闲方式;这与观看歌剧有所不同..音乐剧紧跟时代潮流;引导着时代时尚和流行风潮;灵活吸收各种艺术元素;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综观音乐剧与歌剧;两者虽然存在异同;但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其中所包含的艺术魅力..在选修这门西方经典音乐剧课之前;对音乐剧的认识可以说只是表面的;就只知道音乐剧是在舞台上的;看过的少之又少..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对音乐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每次上完课都好想把一节课讲的那部完整的看完;总觉得意犹未尽..现在闲暇的时候喜欢上上网搜音乐剧看了;不再是电影电视剧的看了;没事喜欢听听那些音乐剧的音乐;不再只是流行歌曲了..我想音乐剧带给我们不会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多的是给我们以心灵的触动;让我们得到的远不止是音乐、舞蹈上的;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到了不同领域的不同知识;对我们的成长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以前练琴真的是单纯性的把技术拉好;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情去演绎;现在我觉得每一个曲子都是一个故事;都有生命;每一部作品都应该让人有震撼的感觉;就像音乐剧一样;应该把这首曲子所想表达的带给试听的人;让他们也真真切切能感受得到相同的感情;音乐剧真的给我触动很大;对我以后对音乐与演奏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引言歌剧自诞生以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在音乐、舞台艺术还是文化传承方面。
咏叹调作为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歌剧的美学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从美学角度对西洋歌剧咏叹调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其音乐美学与舞台美学的特点。
一、歌剧咏叹调的音乐美学1.旋律特点歌剧咏叹调的旋律通常具有高度的旋律感,既富有感染力,又具有较高的艺术含量。
通过旋律的变化和发展,歌剧咏叹调能够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从而在音乐上实现对观众情感的传达。
威尔第的歌剧中常能听到那些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旋律,如《茶花女》中的《茶花女之歌》、《弄臣》中的《雷马雷之歌》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2.和声与配器3.节奏与动机歌剧咏叹调的节奏和动机也是其音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节奏的变化和动机的发展,歌剧咏叹调能够更好地描绘角色的情感变化和情节的推进。
普契尼的《波希米亚人》中的咏叹调《Musetta's Waltz》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优美的旋律、多变的和声以及富有情感的节奏,表现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冲突,从而加深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
1.舞台布景和服装歌剧咏叹调在舞台美学上,通常会通过精美的布景和服装来呈现角色的身份和情感。
布景的精致和服装的讲究不仅可以使观众身临其境,更能为观众呈现一个完整的视觉享受。
威尔第的《佛里斯塔》中的咏叹调《Sull'aria》中,两位女主角穿着华丽的服装,演唱着优美的旋律,配合着精美的布景,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2.舞台动作和表演歌剧咏叹调在舞台美学上,通常也会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动作和表演来加强角色的情感表达和情节的推进。
舞台动作和表演的精彩不仅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更能加深对角色情感的体会。
莫扎特的《唐·瓦伦罗》中的咏叹调《Vedrommi intorno》中,唐·瓦伦罗在舞台上的动作和表演,通过其表情和肢体语言,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深情的场景,使观众更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
西洋歌剧咏叹调是指歌剧中的一种特定的演唱形式,通常由一个独立的角色以独唱的
方式表达内心感受或思想。
整个咏叹调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快板与慢板,分别用来表达
不同的情感。
在美学研究中,西洋歌剧咏叹调有着独特的魅力。
它可以有效地表达角色的情感与思想。
由于歌剧一般是大规模演出,角色之间的交流通常是通过唱歌来完成的。
而咏叹调作
为独唱形式,给了角色充分的表达空间,使得他们能够通过歌声将内心感受传达给观众。
音乐的旋律与情感的表达相结合,使得观众在欣赏的也能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世界。
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还涉及到音乐与舞台表演的结合。
在歌剧中,音乐是至关
重要的元素,它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观赏的乐趣,更重要的是通过旋律、节奏等手段来表达
情感。
而咏叹调作为独立的演唱形式,更突出了音乐的重要性。
舞台表演也是歌剧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演员的动作和表情来传达角色的情感。
在美学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音乐
与舞台表演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歌剧的美学效果。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包括角色情感和思想的表达、音乐与舞台表演的结合、剧情与角色塑造的研究,以及考察其历史与文化背景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方面,我
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西洋歌剧咏叹调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西洋歌剧名作赏析论文
《卡门》的艺术特征上了一个学期的《西洋歌剧名作赏析》,感觉自己的艺术细胞长了不少,其实当初选择话剧团,就是为了让自己多点艺术特质!现在目的达到了,进入话剧团的这一年,收获很大,各个方面的,我虽没有演过什么大戏,但也跑过几次龙套,比如《鸣凤之死》里演过仆人,拍《我不是李白》,拍了几个月,最后让换了,最后和在10级的专场中,演了《魔椅》。
但我得到了很多乐趣!跑题啦,还是说《卡门》吧!先简单介绍一下《卡门》吧!《卡门》(一名《嘉尔曼》)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的代表作,它讲述了生性无拘无束的吉卜赛女郎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
卡门引诱无辜的士兵唐·约瑟,使他陷入情网,舍弃了原在农村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并被军队开除加入自己所在的走私贩行列;同时,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吕卡。
于是,约瑟与卡门之间产生了日益激烈的矛盾。
最后,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约瑟的爱情,终于死在约瑟的剑下……《卡门》在遥远荒凉的波西米亚,强盗头子独眼龙在一次行动中被俘,关在地牢里,他美丽而淘气的妻子卡门(15岁),带着丈夫的属下,前来营救他,她利用几次浪漫神秘的邂逅勾引了警察霍赛,成为他的情妇,利用他对她的迷恋,骗他去一夜情,从而为同谋们劫狱制造了机会,救出了自己的丈夫。
而霍赛因为失职,被嫉恨他的同僚举报后关押在地牢,卡门设法营救他,但他出于原则和尊严,拒绝了卡门的帮助,被贬为将军的看门官,此间卡门又在强盗丈夫的安排下,勾引了将军府邸上作客的英国军官,希望借此敲诈勒索,抢上一笔。
霍赛妒忌之下,杀死了英国军官,破坏了他们的计划,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强盗头子为了报复,带人马堵截要杀他。
美丽淘气的卡门再次向走投无路的霍赛伸出双手,劝他入伙他们的队伍,4人一起过着抢劫的生活。
但霍赛再次出于妒忌,杀死了卡门的丈夫,当上了强盗头子,并娶卡门为妻。
之后,他严厉禁止卡门和陌生人说话,并打算带卡门远离江湖,过隐居的生活。
生性自由的卡门感到很拘束,她比较喜欢以前那种随心所欲的生活,就在旅馆里和一个斗牛士私奔了。
西洋歌剧名作赏析
西洋歌剧名作赏析《普契尼与他的托斯卡》姓名:学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张璞这学期选择了歌剧这门选修课,开始时我对歌剧也没有什么了解,以为是音乐剧之类的,想上个轻松点的课程,就选了歌剧。
上了一节课后才知道什么是歌剧,歌剧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的陌生,在之前,能叫上名来的就只有《卡门》、《图兰朵》这两部中国人都比较熟悉的歌剧。
上了歌剧课后,我才了解了更多关于歌剧的内容,给自己长了不少知识。
与此同时,也看了不少歌剧,如:《阿依达》、《弄臣》、《丑角》、《卡门》、《托斯卡》等等。
而我今天想说的就是普契尼与他的托斯卡。
1858年6月22日,普契尼出生在意大利的卢卡城,最初在他的故乡学习音乐,后来考进米兰皇家音乐学院。
于1883年毕业,他的毕业作品《交响随想曲》获得好评。
他的老师蓬基耶利觉得他的才华更适于舞台音乐的创作,于是请人根据《吉赛尔》的题材为他编写歌剧脚本,参加歌剧创作比赛。
普契尼写成独幕剧《群妖围舞》,虽然最重还是落选,但在米兰上演时却获得好评。
他的第二部歌剧《埃德加》由于脚本不佳,以失败告终。
他由此认识到,歌剧的成功有赖于好的脚本,它应该吸引人、感动人。
这种追求,成为他后来作品的戏剧结构的重要特色。
而普契尼的成名作是《曼侬·莱斯戈》,《曼侬·莱斯戈》的结构灵活,采用多变的朗诵调和管弦乐交织而成的贯串发展手段,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和地位,音乐的地方色彩浓郁。
作者从此一举成名。
作为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代表人物,普契尼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
普契尼在创作题材和内容方面,致力于表现普通人的情感和命运,真实地揭露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将满腔同情寄予那些心灵美好却遭遇悲惨的小人物。
他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是一系列感情丰富,悲剧性的妇女形象。
普契尼一生创作了12部歌剧,其中有四部经久不衰——《艺术家的生涯》(又名波西米亚人)、《托斯卡》、《蝴蝶夫人》和《图兰朵》,至今仍在世界歌剧舞台上经常演出。
西方音乐鉴赏-歌剧
片段欣赏
卡拉夫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 剧中最著名的唱段便是卡拉夫的咏叹调 《今夜无人入睡》,是卡拉夫要求图兰朵特 猜其身份的那一夜所唱的歌曲,在这首作品 中,卡拉夫望着满天的星斗深情的演唱,表 现出男主角深情的爱恋和坚强的决心。这首 咏叹调也成为此剧最欢迎的唱段。
《罗密欧与朱丽叶》(古诺曲)
作品简介
《茶花女》(四幕歌剧)作于1853年。剧本由意大 利作家皮阿威根据小仲马的同名悲剧小说改编而成。同 年3月初次演出于维也纳。 维奥丽塔原是周旋于巴黎上流社会的名妓,与青年 阿尔弗莱德相爱。但是,阿尔夫莱德的父亲乔治欧激烈 反对,强要她承诺与他儿子断绝来往。为了顾全阿尔弗 莱德的家庭和幸福,她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忍受着内 心的极大痛苦,重饭风月场。阿尔弗莱德误以为他变了 心,盛怒之下,在公开场合羞辱了她。维奥丽塔信守对 乔治欧的诺言,未向自己的情人道破真情,但患有肺病 的身体受不了这一致命打击,就此卧床不起。不久,乔 治欧良心发现,把全部事情对儿子名言。但当阿尔弗莱 德回到维奥丽塔身边时,她已经奄奄一息了,疾病如不 公正的社会多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音乐以细微的心理 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 现了威尔第歌剧创作的特点。Βιβλιοθήκη 4、《蝴蝶夫人》(普契尼曲)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普契尼的音乐创作以感情鲜明、 戏剧效果惊人而具有良好的艺术感染力。他的音乐中吸 收话剧式的对话手法,注意不以歌剧阻碍剧情的展开。 普契尼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 神,但其创作中往往带有悲观和宿命的色彩。他发展了 威尔第晚期的艺术成就,不断探索、革新艺术手法,兼 收并蓄了当代和声、管弦乐法、曲式等方面的新技巧, 创造了意大利歌剧新的形象性的朗诵和咏叹风格,他力 求使歌剧的戏剧性布局动力化,对20世纪的歌剧发展有 巨大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常表现异国风情,直接采用各 国民歌。其成名作是18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 著名的传世之作有:《蝴蝶夫人》、《托斯卡》、《艺 术家的生涯》(《波西米亚人》)、《来自西部的女郎》 等十余部。其中歌剧《图兰朵》反映的是中国题材,剧 中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演唱特点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演唱特点一、西洋歌剧咏叹调的基本意义和基本分类咏叹调是歌剧中重要角色的独唱曲。
是人们欣赏歌剧音乐的核心部分,是展现人物内心独自或交流、倾诉感情的重要创作手法。
咏叹调承担着抒发和刻画人物内心感情的深刻作用,其高超的声音技巧和歌唱家美好的音质,能够激起观众特殊的审美享受、因此歌剧咏叹调在歌剧中起着令人瞩目的重要作用。
咏叹调(aria)一般是指在歌剧、清唱剧、康塔塔中出现的富有旋律性的独唱曲,它是歌剧中最重要的歌唱形式。
咏叹调有时也可写成独立的声乐曲,但是自古以来都是歌剧等大形式中的一部分。
二、西洋歌剧咏叹调的演唱特点(一)发声特点1.气息西洋歌剧唱法认为歌唱艺术的一切技巧都与气息的运用和控制有关,因此,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基础,也是歌唱的重要原则之一。
通过多年的声乐学习,我认识到在演唱咏叹调作品时良好的呼吸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们可以在腹部着力点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所要演唱咏叹调作品的内容、乐句的长短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来调整我们气息的深浅。
尤其是在女高音的演唱中。
对于各种技巧的要求导致对气息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譬如,在演唱一个比较长的高音时,就要求气息深、沉、稳,再加上喉咙位置的配合,声音才会连贯、圆润、明亮。
具有穿透力。
2.发声咏叹调发声以真声和混声为主要声音类型,在近代演唱风格的演变中,真假声分别被有意识地弥合。
这样使歌唱发声处于良好协调的整理状态。
获得通畅、舒展、松弛、优美的歌唱声音,而且能较好地解放口、咽喉、下巴等吐字、咬字、发声和共鸣器官,减轻喉头和声带的负担,不但确保了歌唱发声的质量而且能够延长发声器官的歌唱寿命。
在咏叹调演唱过程中,良好的起音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正确的气息支持和正确的喉头状态的恰当配合。
如歌剧《波希米亚人》选曲《人们叫我眯咪》这首作品,在演唱时要特别注意起音,良好的起音是成功演唱好歌剧咏叹调的一半。
3.语言语言在声乐艺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重要性与呼吸不相上下。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音乐是西洋歌剧咏叹调的核心。
它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刻画出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咏叹调通常采用抒情的旋律,具有悠扬动人的音乐形式。
著名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中的《茶花女之歌》即是一首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咏叹调。
音乐还通过和声的处理,渲染出角色的情感和冲突。
节奏也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快节奏或慢节奏的运用,音乐能够更好地传达角色的心情和情感的变化。
音乐在西洋歌剧咏叹调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舞台表现也是西洋歌剧咏叹调的重要方面。
在歌剧表演中,舞台设计、服装、化妆等都是通过视觉的方式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戏剧性。
舞台上的布景和道具可以通过色彩、造型等来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
服装和化妆则可以突出角色的特点和身份。
在著名的法国歌剧《卡门》中,女主角的服装和妆容都体现了她的性感和独立的个性。
舞台上的表演和动作也对歌剧咏叹调的演绎有着重要的影响。
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身体语言都可以通过动作的力度、节奏和舞蹈的形式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舞台表现在西洋歌剧咏叹调中是不可或缺的。
剧情情节是西洋歌剧咏叹调的关键要素之一。
咏叹调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更是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和表达故事的主题。
剧情情节的设计和故事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咏叹调的表达和效果。
著名的意大利歌剧《弄臣》中,通过咏叹调的演唱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和情感冲突,以及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剧情情节的发展往往会有高潮和低谷,咏叹调的形式和内容也会有所变化,以配合剧情的节奏和氛围。
剧情情节对于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
浅析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一、历史渊源歌剧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咏叹调则是歌剧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咏叹调源自于17世纪意大利歌剧,最初起源于意大利歌剧中,后来逐渐传入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与叙事曲调和锡诗歌曲不同,咏叹调通常是由主要角色在面对重大情感时所唱出的具有高度情感表达和旋律优美的音乐段落。
它不仅在西洋歌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还对后世的音乐和剧场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上,咏叹调经历了从古典歌剧到浪漫歌剧再到现代歌剧的多次演变和改革,每一次改革都为其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
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咏叹调的音乐特点更加凸显了个体情感的表达和内心世界的展现,成为了歌剧中最为感人和深沉的音乐形式。
而在20世纪,随着现代音乐的崛起,咏叹调也在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成为具有丰富多彩音乐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音乐特点咏叹调的美学魅力在于其独特的音乐特点。
首先是其旋律优美,咏叹调的旋律一般都具有高度的歌唱性和旋转性,旋律线条清晰,结构严谨,旋律曲线多变,能够准确、生动地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和精神世界。
其次是情感表达丰富,咏叹调通常是主要角色在遭遇爱情、离别、悲伤等重大情感时所唱出的,因此具有细腻、深沉的情感表达和感染力,能够令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咏叹调的音乐形式也非常丰富多样,有的是抒情慢板,有的是激昂激烈的快板,有的带有舞蹈性质,有的富有戏剧性强烈的节奏感,但无论形式如何,都能够充分展现出主人公的品格与精神面貌。
而在音乐结构上,咏叹调通常由独唱者演唱,配有管弦乐伴奏,能够最大程度地突出歌手的个人魅力和表演技巧。
种种音乐特点使得咏叹调成为了歌剧中最为引人注目和感染力十足的音乐形式之一。
三、文化内涵其次是它所蕴含的文学情怀,咏叹调的词曲往往源自于经典文学作品,如莎翁的戏剧、古希腊的神话传说等,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赋予了咏叹调深厚的文学内涵,还为其赋予了更为丰富多彩的意蕴和象征意义。
西洋歌剧赏析
西洋歌剧赏析学校:淮阴师范学院学院:教科院学号:071122011 姓名:刘思雯这学期的公选课我选择了“西洋歌剧赏析”这一门,其实我本人对歌剧,尤其是西洋歌剧没什么了解,最多也就知道表演歌剧的人,必定是有一副好嗓子,特别会唱美声,能叫上名来的,也就只有《卡门》和《图兰朵》这两部中国人都比较熟悉的,我虽然能叫出来名字,但实际上,我并没有听过。
以为西洋歌剧也就是音乐剧,图个轻松,贪个新鲜,也就选了。
上了歌剧课后,我才算真正的了解到什么是歌剧。
歌剧,是一门集诗歌,戏剧,声乐,器乐,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经过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要排演一出有品质的歌剧,需要花费多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有得时候,只为了帮歌剧演员唱一个和音,就需要十几甚至几十人;华丽的舞台布局,在我看了老师放的不少歌剧中,即被深深地震撼到了;还有歌剧演员那撼动心扉的嗓音也让我惊叹不已……一开始我就想,也许经过这学期的熏陶,我会从此以后爱上歌剧,事实证明,确是如此。
课上,老师放了很多的歌剧,像是《弄臣》,《丑角》,《卡门》,《蓝色妖姬》,《歌剧魅影》,《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等,虽然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当然了,虽然公选课的名称为“西洋歌剧赏析”,但是老师也不忘中西结合,还给我们放了很多中国的歌剧,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洪湖赤卫队》,里面那经典的段子“洪湖水啊,浪呀嘛浪打浪啊……”我还能哼上几句呢。
这些歌剧中,《蓝色妖姬》和《歌剧魅影》给我的感触最多。
《蓝色妖姬》讲述的是一个阉人歌手的事迹,这是我第一个知道还有这样的歌手,看这样的人唱歌也是第一次,在觉得新奇的同时,也深深地佩服这些歌者为歌剧表演所作出的一切。
其实男扮女在中国的戏剧中是屡见不鲜的,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反串”,中国的戏剧大师梅兰芳就是成功的一例,还有现在唱《新贵妃醉酒》的李玉刚也是。
他们为艺术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毕竟作为一个男子但却要以女装的扮相亮相,让大家惊艳的同时,总归有些不自然。
西洋歌剧名作赏析
西洋歌剧名作赏析《普契尼与他的托斯卡》姓名:学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张璞这学期选择了歌剧这门选修课,开始时我对歌剧也没有什么了解,以为是音乐剧之类的,想上个轻松点的课程,就选了歌剧。
上了一节课后才知道什么是歌剧,歌剧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的陌生,在之前,能叫上名来的就只有《卡门》、《图兰朵》这两部中国人都比较熟悉的歌剧。
上了歌剧课后,我才了解了更多关于歌剧的内容,给自己长了不少知识。
与此同时,也看了不少歌剧,如:《阿依达》、《弄臣》、《丑角》、《卡门》、《托斯卡》等等。
而我今天想说的就是普契尼与他的托斯卡。
1858年6月22日,普契尼出生在意大利的卢卡城,最初在他的故乡学习音乐,后来考进米兰皇家音乐学院。
于1883年毕业,他的毕业作品《交响随想曲》获得好评。
他的老师蓬基耶利觉得他的才华更适于舞台音乐的创作,于是请人根据《吉赛尔》的题材为他编写歌剧脚本,参加歌剧创作比赛。
普契尼写成独幕剧《群妖围舞》,虽然最重还是落选,但在米兰上演时却获得好评。
他的第二部歌剧《埃德加》由于脚本不佳,以失败告终。
他由此认识到,歌剧的成功有赖于好的脚本,它应该吸引人、感动人。
这种追求,成为他后来作品的戏剧结构的重要特色。
而普契尼的成名作是《曼侬·莱斯戈》,《曼侬·莱斯戈》的结构灵活,采用多变的朗诵调和管弦乐交织而成的贯串发展手段,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和地位,音乐的地方色彩浓郁。
作者从此一举成名。
作为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代表人物,普契尼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
普契尼在创作题材和内容方面,致力于表现普通人的情感和命运,真实地揭露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将满腔同情寄予那些心灵美好却遭遇悲惨的小人物。
他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是一系列感情丰富,悲剧性的妇女形象。
普契尼一生创作了12部歌剧,其中有四部经久不衰——《艺术家的生涯》(又名波西米亚人)、《托斯卡》、《蝴蝶夫人》和《图兰朵》,至今仍在世界歌剧舞台上经常演出。
西洋音乐剧赏析选修课
西洋音乐剧赏析选修课西洋音乐剧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的艺术形式,它源自于19世纪的欧洲,随后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
西洋音乐剧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无数观众,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西洋音乐剧赏析选修课中,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历史、发展和特点,以及学习如何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剧作品。
西洋音乐剧赏析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西洋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音乐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音乐剧的起源和发展、不同类型的音乐剧作品、音乐剧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等。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分析音乐剧作品的音乐、舞蹈和戏剧等方面,以及如何欣赏和评价音乐剧作品的艺术价值。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培养自己对西洋音乐剧的独特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在西洋音乐剧赏析选修课中,学生将有机会学习和欣赏众多经典的音乐剧作品。
这些作品包括《音乐之声》、《猫》、《悲惨世界》、《歌剧魅影》等,它们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风格,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音乐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同时,学生还将有机会参与音乐剧作品的表演和创作,体验音乐剧艺术的魅力,培养自己的表演和创作能力。
西洋音乐剧赏析选修课还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学生将有机会参观音乐剧的演出现场,与音乐剧导演、编剧、作曲家、编舞等艺术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深入了解音乐剧的创作和表演过程。
此外,学生还将有机会参与音乐剧的排练和演出,亲身体验音乐剧的创作和表演过程,锻炼自己的表演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机会,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实践能力。
西洋音乐剧赏析选修课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音乐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洋歌剧赏析
学校:淮阴师范学院学院:教科院学号:071122011 姓名:刘思雯这学期的公选课我选择了“西洋歌剧赏析”这一门,其实我本人对歌剧,尤其是西洋歌剧没什么了解,最多也就知道表演歌剧的人,必定是有一副好嗓子,特别会唱美声,能叫上名来的,也就只有《卡门》和《图兰朵》这两部中国人都比较熟悉的,我虽然能叫出来名字,但实际上,我并没有听过。
以为西洋歌剧也就是音乐剧,图个轻松,贪个新鲜,也就选了。
上了歌剧课后,我才算真正的了解到什么是歌剧。
歌剧,是一门集诗歌,戏剧,声乐,器乐,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经过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要排演一出有品质的歌剧,需要花费多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有得时候,只为了帮歌剧演员唱一个和音,就需要十几甚至几十人;华丽的舞台布局,在我看了老师放的不少歌剧中,即被深深地震撼到了;还有歌剧演员那撼动心扉的嗓音也让我惊叹不已……一开始我就想,也许经过这学期的熏陶,我会从此以后爱上歌剧,事实证明,确是如此。
课上,老师放了很多的歌剧,像是《弄臣》,《丑角》,《卡门》,《蓝色妖姬》,《歌剧魅影》,《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等,虽然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当然了,虽然公选课的名称为“西洋歌剧赏析”,但是老师也不忘中西结合,还给我们放了很多中国的歌剧,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洪湖赤卫队》,里面那经典的段子“洪湖水啊,浪呀嘛浪打浪啊……”我还能哼上几句呢。
这些歌剧中,《蓝色妖姬》和《歌剧魅影》给我的感触最多。
《蓝色妖姬》讲述的是一个阉人歌手的事迹,这是我第一个知道还有这样的歌手,看这样的人唱歌也是第一次,在觉得新奇的同时,也深深地佩服这些歌者为歌剧表演所作出的一切。
其实男扮女在中国的戏剧中是屡见不鲜的,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反串”,中国的戏剧大师梅兰芳就是成功的一例,还有现在唱《新贵妃醉酒》的李玉刚也是。
他们为艺术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毕竟作为一个男子但却要以女装的扮相亮相,让大家惊艳的同时,总归有些不自然。
而阉人歌手为艺术所做的牺牲显然更大,他们放弃了作为一个男人的本质,毅然决然的只为唱出更好的歌剧!这该要多么大的胆识和决心啊!
我喜欢《歌剧魅影》,其实这部歌剧我在高中时就已经观看过了,但即使是再看一次,我依旧沉醉其中。
不仅是因为它的凄美,感伤,清冽,让我着迷;更因为这部片子的音乐富有荡人心魄的感染力,每每听完,都是那么的让人震撼。
影片改编自英国著名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创作的音乐剧《歌剧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在古老的巴黎歌剧院的一个房间中,剧院合唱团中天真美丽的克里斯汀·黛尔正在认真的聆听着一个声音,一个从屋子的阴影中传出来的声音。
克里斯汀的脸上没有恐惧,因为这个声音正在向她传授着丰富的音乐知识,正是由于从这个声音中所学到的,天资聪颖的克里斯汀正在成为巴黎歌剧院的当红明星。
这个声音的主人正是存在于歌剧院多年的“魅影”。
克里斯汀着迷沉醉于“魅影”带给她的音乐世界,沉迷于他们灵魂的交流,依赖着他对她的守候。
克丽丝汀历经百般滋味,居然从爱恨交缠的情孽中升腾到原初的清透,最后她摘下“魅影”的面具,原先的恐惧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眼神里满满的温情。
结尾时她吻了“魅影”,但最终还是离开了她,这样的结局其实可以接受,也不显得突兀,毕竟“魅影”的世界让她迷醉也让她害怕。
魅影的爱对于她来说变得疯狂又粗暴了。
当“魅影”歇斯底里的时候,劳尔的大度反倒占了上风,克丽丝汀最终选择劳尔并不是一种背叛,而是基于自己不变的心理需要——被保护,被指引,而不是迷失,不是黑暗。
我个人在影片中印象最深也最喜欢的桥段和情节其实与别人不尽相同,不是克里斯汀与“魅影”的初遇,也不是她摘下“魅影”面具接吻的场面,而是影片的开头。
一开始,那气势磅礴的音乐深深迷住了我。
此外,沧桑的老人,惨白不看的歌剧院,以一种回忆的步调慢慢追忆深处的爱情。
人去镂空,只有这旧古老的建筑还默默承载着五十年前的记忆。
华丽的服饰、精致的布景、变幻莫测的舞台,使得歌剧显得如此美丽。
而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就是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围绕着一个主题“爱”。
而什么是爱呢?谁能说得清道得明呢?两情相悦的幸福,背后总有自我牺牲的悲壮。
包容是爱,宠溺是爱,暗恋是爱、依恋是爱、虐恋也是爱……我们每个人都深深的陷入爱的漩涡。
期待着、享受着、回味着、追忆着爱。
“魅影”深深地爱着克里斯汀,他的爱是自私而热烈的,也是不择手段而极端的。
克里斯汀是爱他的,但是不是那种纯粹的爱情。
她经历了一场蜕变,也寻找到了劳尔的爱情,从对“魅影”的复杂情感中解放出来……
一个意味深长的吻,如同天上的造物主的光辉,照亮了“魅影”的封闭的心灵。
“魅影”被克里斯汀的坚定的爱的力量彻底折服。
他终究放了她,放了爱。
但我相信,他对克里斯汀的爱是不会变的。
那支系着黑丝带放在克里斯汀墓前的红玫瑰,在我看来,便是最好的证明。
歌剧世界真的非常迷人,不经意涉足于歌剧的殿堂,似乎流连忘返。
在课上欣赏歌剧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忘却时间的流逝,会把自己的人生与其联系起来进行深切的思索,让自己置身于那巧妙的情节,美妙的歌声中。
不过,不管歌剧演绎的故事有多么的感人,演员的歌声有多么的动听,最终还是要通过音乐的桥梁才能走过去,走入这迷人的世界。
听音乐,需要文化。
这文化,不是指学校里学的数理化,也不是语文课上对文章的分析,英语课上对语法现象的认识。
而是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对社会这本大书的细细品味。
在不同人的眼睛里,人生的意义是不同的,对生活认识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对一部歌剧作品,或者也包括交响曲、甚至是一首短小的乐曲,再扩大一点,对一首诗、一部小说来说,主观感受和品出来的味道也各不相同。
那些歌剧名家,莫扎特、威尔第、罗西尼、贝利尼、唐尼采蒂、瓦格纳……这些名家举不胜举,他们的名作更是数不胜数。
他们被誉为开创者,鼻祖,先驱……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创作出了许多伟大的歌剧,也是因为他们创作的同时展现了时代的气息。
他们不仅仅是用音符,更是用心在创作,用灵魂在解读,挥洒出自己的思想,对人生的追求,对命运的感悟。
这也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欣赏歌剧的同时,想要了解歌剧本身所表达的意义,明白歌剧所反映的社会现象,领会作者在创作这些歌剧时的内心,我们就必须带着脑子用心去感受。
学会欣赏歌剧也是一种学问,如果我们在听歌剧的时候,不能领会到歌剧想要传达的意义,只是一味的评价:曲子是否合心意,表演者的歌喉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甚至于评价整个歌剧的布局……如果我们在欣赏歌剧的时候,只能看到这些表象,那我只能说,这样
的“欣赏”,无疑是失败的。
如果大家真的想从里子里了解到每部歌剧的意义,那就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欣赏吧,做一个真正会欣赏歌剧的人,不仅是对创作歌剧作者的一种尊重,也是对歌剧这门独特艺术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