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教案10躯干肌、头颈肌
运动解剖学教案
运动解剖学教案运动解剖学教案1. 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肌肉解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肌肉的构造和功能;(3) 了解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掌握常见的骨骼疾病和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4) 了解关节的结构和运动机能,并掌握常见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5) 掌握神经肌肉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神经肌肉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并掌握常见神经肌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2. 教学内容(1) 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肌肉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包括肌肉的构造、功能、分类、运动过程等内容。
(3) 骨骼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常见疾病包括骨骼系统的组成、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常见骨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4) 关节的结构、功能和常见疾病包括关节的组成、关节的运动机能、常见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5) 神经肌肉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神经肌肉系统的构造、功能、神经肌肉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等内容。
3. 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操在讲解运动解剖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观察和摸索自己的肌肉和骨骼,体验关节的运动过程等。
(2) 图片和板书辅助教学使用图片和板书,辅助说明肌肉、骨骼、关节和神经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问思考,促进深入理解和掌握运动解剖学的知识。
4. 教学评价(1) 注重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考察学生对运动解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观察能力。
(2) 阶段性测验设置阶段性测验,检查学生对每个阶段的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运动解剖学课程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5. 教学资源(1) 图书和教材(2) 图片和模型(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6.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介绍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解释肌肉职能、结构和分类- 理解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第二周:肌肉解剖学的基本知识- 了解肌肉的构造和功能- 学习肌肉的分类和运动过程第三周:骨骼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常见疾病- 讲解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组成- 探讨常见骨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第四周:关节的结构、功能和常见疾病- 讲解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机能- 掌握常见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第五周:神经肌肉系统的基本知识- 了解神经肌肉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掌握神经肌肉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第六周:复习和总结- 复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温习肌肉解剖学、骨骼系统、关节和神经肌肉系统的知识以上为运动解剖学的教案,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体运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为未来的运动训练和康复工作打下基础。
《运动解剖学教案》课件
《运动解剖学教案》课件第一章:运动解剖学概述1.1 运动解剖学的定义解释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在运动中的变化的学科。
1.2 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介绍运动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骨骼、肌肉、关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
1.3 运动解剖学的研究方法讲解运动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测量、比较等。
第二章:运动系统的组成2.1 骨骼系统介绍骨骼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骨连结、骨骼肌。
2.2 肌肉系统讲解肌肉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2.3 关节系统介绍关节系统的组成,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第三章:运动系统的功能3.1 骨骼系统的功能讲解骨骼系统的功能,包括支撑、保护、运动等。
3.2 肌肉系统的功能介绍肌肉系统的功能,包括运动、维持姿势、保护内脏等。
3.3 关节系统的功能讲解关节系统的功能,包括运动、稳定、减少摩擦等。
第四章:运动与神经系统4.1 运动神经系统的组成介绍运动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肌肉接头。
4.2 运动神经系统的功能讲解运动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运动控制、协调、反射等。
4.3 运动与神经系统的关系讲解运动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包括运动产生的机制、神经肌肉协调等。
第五章:运动与心血管系统5.1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介绍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包括心脏、血管、血液。
5.2 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讲解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包括血液循环、血压调节、氧气供应等。
5.3 运动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讲解运动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包括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运动对血管的影响等。
第六章:运动与呼吸系统6.1 呼吸系统的组成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肺。
6.2 呼吸系统的功能讲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包括气体交换、呼吸频率调节、氧气供应等。
6.3 运动与呼吸系统的关系讲解运动与呼吸系统的关系,包括运动对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影响、运动时的氧气需求等。
第七章:运动与消化系统7.1 消化系统的组成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等。
《头颈、躯干肌》课件
俯身杠铃划船
双手持杠铃俯身撑地,单手将杠铃拉 至腰部侧面,再缓慢放下,换另一只 手进行,重复多次。
04
头颈、躯干肌的疾病与预 防
颈部肌肉拉伤
颈部肌肉拉伤
颈部肌肉拉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通常是由于突然的扭伤或过度伸展 引起。
症状
治疗
对于轻度颈部肌肉拉伤,休息和冰敷 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严重的颈部 肌肉拉伤,可能需要使用颈托固定、 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05
头颈、躯干肌的康复与保 养
颈部肌肉康复与保养
颈部肌肉康复
颈部肌肉的康复主要通过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来实现。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超声波等,以促进肌肉血液循环和 缓解疼痛。运动疗法则包括颈部伸展、颈部力量训练等,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颈部肌肉保养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定期进行颈部伸展和按摩,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疲 劳。
《头颈、躯干肌》ppt课件
目录
• 头颈、躯干肌概述 • 头颈、躯干肌的起止点及功能 • 头颈、躯干肌的锻炼方法 • 头颈、躯干肌的疾病与预防 • 头颈、躯干肌的康复与保养
01
头颈、躯干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头颈、躯干肌是指位于头部、颈部和躯干部位的肌肉,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器官 之一。
分类
头颈、躯干肌可分为头肌、颈肌、躯干肌等不同类型,其中头肌包括面部肌肉 和咀嚼肌;颈肌包括颈浅肌、颈中肌和颈深肌;躯干肌包括胸肌、背肌、腹肌 和膈肌等。
胸部肌肉康复与保养
胸部肌肉康复
胸部肌肉的康复主要通过运动疗 法来实现。运动疗法包括胸肌伸 展、胸肌力量训练等,以增强胸 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胸部肌肉保养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弯 腰驼背。定期进行胸部伸展和按 摩,以缓解胸部肌肉的紧张和疲 劳。
肌学总论
实验08 肌学总论、躯干肌和头颈肌【实验目标】通过学习本教学单元的内容,学习者应当可以达到下列教学目标:肌学总论1.掌握骨骼肌的形态和结构(肌腹、肌腱和腱膜)。
2.掌握肌的起止点、运动单位和肌张力的概念。
3.熟悉原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的概念。
4.了解肌的命名原则。
5.掌握肌的辅助装置(筋膜、腱鞘)。
躯干肌和头颈肌1.掌握胸大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膈的位置、孔裂和作用,2.熟悉斜方肌、背阔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腹肌前外侧群的名称、层次及纤维方向,竖脊肌的位置和作用,胸腰筋膜的位置和组成。
3.了解肋间肌的位置和作用,腹直肌鞘的位置及组成,腹股沟管的位置、组成及其通过的内容物等。
4.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5.熟悉咬肌、颞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位置和作用及斜角肌间隙。
6.了解舌骨下肌群的名称、位置等。
7.掌握、熟悉躯干、头颈部重要肌性标志:胸大肌、胸锁乳突肌、颞肌、咬肌,斜方肌、背阔肌,腹直肌。
【实验资源】1.肌形态标本,股或小腿断面标本。
2.完整躯干肌浅、深层标本、游离膈标本。
3.头面部肌和颈部肌浅、深层标本(或模型)。
【实验提示】1.学习肌学要求每个同学都要使用“实验指导”和“教材”,亲自动手对照尸体标本、认真观察、反对怕脏不动手,不用标本,只看书本的学习方法。
2.为了理解肌的作用,学习肌学必须注意肌的起止点,附在骨的何处,该肌跨过关节的哪一面,对关节运动起何重要作用。
3.要爱护标本,使用时勿将肌纤维撕扯损坏,也不要为了观察肌的起止点而将标本撕脱。
观察肌起止点时,可将相关骨骼放在一边对照观察。
观察完尸体标本后立即用塑料布或湿布盖好。
4.实习前必须复习下列骨性标志,下颌角、枕外隆凸、颞骨乳突、椎骨棘突、第7颈椎棘突、肩峰、肩胛冈、胸骨角、髂前上棘、耻骨结节,耻骨联合、髂嵴等。
【实验内容】1.躯干肌(1)背肌浅层: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深层:竖脊肌(骶棘肌)。
1)背部浅层肌重点观察上部的斜方肌和下部的背阔肌。
系解头颈躯干肌
胸肌及筋膜
三、膈:
形态:呈穹窿形
膈与膈肌裂孔
四、腹肌(腹前外侧、腹后肌群)
四、腹肌(腹前外侧、腹后肌群)
腹直肌鞘:
由腹外侧壁三层扁肌的腱膜包绕腹直肌构 成分前、后两层,注意在弓状线上、下不同
腹直肌鞘:
腹外斜肌及 腹外斜肌腱膜
第三章
肌 学
主讲:甘分为: 平滑肌 心肌
骨骼肌 全身肌600多块 占体重的40%
肌肉的凸显-肌肉男
一、肌的形态和构成
(一)肌的构成: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
(二)肌的形态:
肌膜(肌的横断面)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一)起止点: 起点不动(定点) 止点动(动点) (二)配布:与关节运动轴配置一致 (三)作用:按肌所起的作用不同: 原动肌:起主要作用的肌 协同肌:功能相同的肌 拮抗肌:在同一关节另一侧作用相反的肌 固定肌:对附近关节起固定作用
作用: 一侧收缩头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头后仰
颈浅肌: 胸锁乳突肌、颈阔肌
作用: 一侧收缩头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头后仰
颈前肌
舌骨上肌群(4对): 上提舌骨和降下颌作用 舌骨下肌群(4对): 下降舌骨作用
舌骨上肌群
舌骨下肌群
颈深肌: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间隙, 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第四节 躯干肌
背肌 胸肌 膈 腹肌 胸肌
会阴肌
背肌
膈 腹肌 会阴肌(生殖系统)
一、背肌:
背浅层肌:
背深层肌
背深肌
1.竖脊肌 (骶棘肌) 作用:使脊柱后伸 和仰头,一侧收缩使脊 柱侧屈。
二、胸肌
胸上肢肌
胸大肌 胸小肌 前锯肌
胸固有肌
人体解剖学 头颈、躯干、上肢肌
拇长展肌 拇长伸肌
拇短伸肌 示指伸肌
旋后肌
四、手肌
外侧群:鱼际 内侧群:小鱼际
拇短展肌
中间群:蚓状肌、骨间肌
拇对掌肌
小指 展肌
拇短屈肌 拇收肌
蚓状肌
小指对掌肌 小指短屈肌
骨间掌侧肌 骨间背侧肌
五、上肢的局部记载
(一)腋窝
前壁:胸大、小肌; 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
3.第三层:有2块肌 •拇长屈肌 •指深屈肌
4.第四层: •旋前方肌
指浅屈肌 拇长屈肌
指深屈肌 旋前方肌
(二)后群(10块)浅、深两层
1.浅层: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指伸肌 •小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尺侧腕伸肌
指伸肌 小指伸肌
2.深层:
•旋后肌
作用:使前臂旋后
腰方肌 竖脊肌
二、胸肌
(一)胸上肢肌:
•胸大肌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上肢固定时,可上提躯干; 提肋助吸气。
•胸小肌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肩胛骨固定时,可上提肋 以助吸气。
胸大肌 胸小肌
•前锯肌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 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角旋 外,助臂上举; 当肩胛骨固定时,可上提 肋骨助深吸气。
作用:当舌骨固定时,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 均能拉下颌骨向下而张口。吞咽时,下颌骨固定,舌骨上肌 群收缩上提舌骨,使舌升高,推挤食团入咽,并关闭咽峡。
茎突舌骨肌
舌骨
(二)舌骨下肌群:
•胸骨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甲状舌骨肌
甲状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肩胛舌骨肌 胸骨舌骨肌
《运动解剖学教案》课件
《运动解剖学教案》PPT课件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PPT课件的形式,生动、直观地介绍运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熟悉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知识点。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肌肉、关节等。
3. 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和保护等。
4. 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知识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PPT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图片、图表和动画等形式,生动展示运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
2. 结合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3.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作业布置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运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定期进行课程测试,评估学生对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反思能力。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运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以及相关的图片、图表和动画等。
2. 模型和标本:用于展示运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教科书和参考书: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加深对运动解剖学的理解和掌握。
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在线学习材料和视频,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按照教案的内容和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个章节安排相应的课时。
3. 课堂活动:结合PPT课件和教学资源,进行课堂讲解、示范和互动活动。
4. 作业和练习: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运动解剖学的理解和掌握。
《运动解剖学教案》课件
《运动解剖学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掌握人体主要部位的结构和功能。
3. 认识运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4. 能够运用解剖学知识解释运动过程中的生理现象。
二、教学内容1. 人体解剖学基本概念和术语解剖学:研究生物体结构和发育的科学。
解剖学方位:前、后、上、下、内、外。
解剖学术语:骨骼、肌肉、关节、神经、血管等。
2. 人体主要部位的结构和功能头部:脑、眼、耳、鼻、口腔等。
颈部:颈椎、甲状腺、淋巴结等。
上肢:肩、肘、手腕、手指等。
下肢:髋、膝关节、踝关节、脚趾等。
胸部:心脏、肺、乳房等。
背部:脊椎、肋骨、肌肉等。
腹部:肝、胃、肠、膀胱等。
盆部:生殖器官、泌尿器官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体解剖学基本概念、术语和结构。
2. 演示法:展示人体解剖学图片、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人体结构。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触摸、观察人体模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人体结构及功能,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解剖学基本概念和术语的掌握。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运动解剖学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运动解剖学教材。
2. 图片:人体解剖学图片、模型。
3. 视频:人体解剖学教学视频。
4. 模型:人体解剖学模型。
5. 网络资源:相关解剖学网站、学术文章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比例为1:1。
3. 课程设置:分为15个章节,每章节2课时。
4. 授课顺序: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授课。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主要部位的结构和功能,运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 教学难点:人体解剖学术语的理解和运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现象的解释。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介绍人体解剖学基本概念和术语。
2. 第二周:学习人体头部、颈部的结构和功能。
运动解剖学教案(第14次课)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一)躯干肌
1.背肌
(1)背浅层肌
①斜方肌
位置:位于项部及背上部皮下
形态:一侧为三角形扁肌,两侧合为斜方肌
起点:起于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止于锁骨外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略
②背阔肌
位置:位于腰背部皮下,上部被斜方肌遮盖
形态:为三角形扁肌,是人体中最大的扁阔肌
起点:下6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以及下3肋骨外侧面
止点: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略
③肩胛提肌
④菱形肌
(2)背深层肌
①竖脊肌
位置:纵列于背部正中线两侧,充填于棘突和横突之间和槽沟内
形态:长索状,由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组成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起点:上位第3腰椎体前面,下位6肋内面及胸骨剑突后面
止点:中心腱
功能:还参与呼吸和维持腹压
4.腹肌:
①腹直肌②腹外斜肌②腹内斜肌③腹横肌④腰方肌
(二)头颈肌
胸锁乳突肌
位置:位于颈阔肌深层,颈部两侧;
起点:起于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
止点:止于颞骨乳突;
功能:略
思考与
练习题
试述胸大肌和背阔肌的位置、起止点、功能及训练方法
形态:为锯齿状的宽大扁肌;
起点:以9-10个肌齿起于上位8-9肋骨外侧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前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与上回;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2)胸固有肌:①肋间外肌②肋间内肌
3.膈肌
位置:位于胸、腹腔之间;膈肌上有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和腔静脉孔
《运动解剖学》躯干肌
(三)使脊柱侧屈的主要肌群
主要有: 同侧的胸锁乳突肌、竖脊肌、 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 肌、腰方肌
(三)使脊柱侧屈的主要肌群
■
侧腰练习方法:
(一)使脊柱屈的主要肌群 (二)使脊柱伸的主要肌群 (三)使脊柱侧屈的主要肌群 (四)使脊柱旋转的主要肌群
(四)使脊柱回旋的主要肌群
包括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 (同侧腹内斜肌,和对侧腹外斜肌)
(一)使脊柱屈的主要肌群
3.腹外斜肌
位置: 位于腹前外侧壁浅层,为扁阔肌。肌纤维由外上 向下斜行。。
起点:起于下8肋骨外侧面
止点:止于髂嵴、耻骨结节及白线。其腱膜参与 腹直肌鞘前壁的组成。
功能:(与腹内斜肌一起讲)
(一)使脊柱屈的主要肌群
4.腹内斜肌
位置: 位于腹外斜肌深层,为扁阔肌。
起点: 起于胸腰筋膜、髂嵴及腹股沟带 外侧2/3。
第二章 骨骼肌
第二节 躯干肌
运动脊柱和胸廓的主要肌群
一. 运动脊柱的主要肌群 二. 运动胸廓的主要肌群
(一)使脊柱屈的主要肌群 (二)使脊柱伸的主要肌群 (三)使脊柱侧屈的主要肌群 (四)使脊柱旋转的主要肌群
(一)使脊柱屈的主要肌群
主要有: 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一)使脊柱屈的主要肌群
膈穹隆上升时,呼气。此 外还参与维持腹压。
二、运动胸廓的主要肌群
2.肋间肌:为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的统
称,共同位于肋间隙内,均为11对。
(1)肋间外肌 位置:位于肋骨间浅层,为扁肌,共11对。 起点:上位肋骨下缘。 止点:下位肋骨上缘。 功能:提肋,吸气。
(2)肋间内肌 位置:位于肋间外肌深层,为扁肌,共11对。 起点:下位肋骨上缘。 止点:上位肋骨下缘。 功能:降肋,呼气。
《运动解剖学教案》课件
《运动解剖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运动解剖学概述1.1 运动解剖学的定义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中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学科。
运动解剖学与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等相关学科紧密相连。
1.2 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运动系统:骨骼、肌肉、关节等的结构与功能。
内脏系统:心脏、肺、血管等的运动功能。
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的传导与控制。
运动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
1.3 运动解剖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通过观察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来研究。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人群、不同运动方式的解剖学特征来研究。
实验法:通过实验来探究运动对解剖结构的影响。
第二章:运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1 骨骼系统骨的结构与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
骨骼连接:关节的类型与功能。
骨骼肌:肌肉的组成、肌腹与肌腱的连接。
2.2 肌肉系统肌肉的类型: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等。
肌肉的结构:肌纤维、肌原纤维、肌节等。
肌肉的功能:收缩与舒张的机制。
2.3 关节系统关节的类型:球关节、滑关节、鞍关节等。
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等。
关节的功能与运动范围。
第三章:内脏系统的运动功能3.1 心血管系统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房、心室、心脏瓣膜等。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
血液循环的途径与作用。
3.2 呼吸系统肺的结构与功能:肺泡、肺叶、呼吸道等。
呼吸运动的机制:吸气与呼气的过程。
气体交换的过程与意义。
3.3 消化系统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
消化腺的结构与功能: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等。
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排泄过程。
第四章:神经系统的运动控制4.1 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的类型:upper motor neurons, lower motor neurons 运动神经元的传导过程:兴奋的产生与传递。
运动神经元的控制方式: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4.2 神经肌肉接头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等。
运动解剖学教案
学生举例上皮组织的功能
讲明心肌组织的的特性
板书
板画
设计
第一章运动解剖学
绪论
一.运动解剖学概念
二.运动解剖学内容
三.运动解剖学的目的
四.学习运动解剖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五.运动解剖学定位术语
本课
小结
本课讲述什么是人体解剖学;解剖学的方位术语;人体的基本构成
课程主题
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
骨与骨连结
(五)、Ca++、p 仓库。
七、体育运动对骨的影响
人体长期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使骨密质增厚,骨径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有规律,骨小梁增粗。体育锻炼使骨的血液循环加强,改善了骨的营养,骨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强。所以,在形态结构方面发生良好的变化,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坚固,在抗压、抗弯曲和抗扭转方面的性能均有提高。
1.关节面积大小的差别
2.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度:
3.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4.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5.关节周围的骨结构:关节周围的骨性突起小,则关节运动幅度大;反之则小。
6.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关节的灵活性
学生根据自己的骨骼,说出人体骨的概述
举例说明骨的形态
学生根据本人的专项说明专项运动对骨的影响
讲授法
教 师 活 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课题导入
为什么要学运动解剖学
学习的意义
二.新课内容
(一)运动解剖学概念:
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运动的关系,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基础学科。
肌学总论头颈肌躯干肌PPT教案
– Origin-inferior border and medial surface of zygomatic arch
– Insertion-lateral surface of ramus of mandible and angle of mandible
– Action-elevates mandible
第15页/共55页
Scalene fissure 斜角肌间隙
Boundaries first rib scalenus anterior and medius
Structures passing through scalene fissure
brachial plexus 臂丛 subclavian a. 锁骨下动脉
浅层Superficial group 斜方肌Trapezius 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 菱形肌 Rhomboideus 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
深层 deep group Erector spinae 竖脊肌 Splenius 夹肌
第18页/共55页
第25页/共55页
Major muscles of thorax
Intercostales externi 肋间外肌
Origin: inferior border of rib above Insertion: superior border of rib
below Replaced anteriorly by external
2、深筋膜deep fascia:
又称固有筋膜,致密结缔组织构 成,位于浅筋膜深面,包被体壁 、四肢的肌和血管神经等。形成 肌间隔、血管神经鞘
滑膜囊 synovial bursa:为
运动解剖学教案
运动解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掌握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基本知识。
3.理解肌肉的起始点、插入点和作用。
4.掌握人体关节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5.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运动方式。
二、教学内容1. 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组成。
其中,骨骼是人体运动系统的支架,肌肉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源,关节是人体运动的连接点,神经系统则是控制人体运动的中枢。
2. 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基本知识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由骨骼、肌肉和肌腱组成。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肌肉则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源,肌腱则是肌肉与骨骼之间的连接点。
人体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其中骨骼肌是人体最主要的肌肉类型。
3. 肌肉的起始点、插入点和作用肌肉的起始点是指肌肉附着于骨骼上的起始位置,插入点则是指肌肉附着于骨骼上的结束位置。
肌肉的作用则是指肌肉收缩时对骨骼的运动产生的影响。
4. 人体关节的结构和运动方式人体关节分为球-and-socket关节、齿轮关节、滑动关节、鞘膜关节和球-凹面关节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关节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旋转、屈曲、伸展、外展、内收等。
5. 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运动方式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是肌肉收缩产生力量,骨骼则作为支架承受力量。
人体运动的方式包括力量训练、有氧运动、柔韧性训练等多种形式。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环节,教师将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肌肉的起始点、插入点和作用、人体关节的结构和运动方式等知识点。
在演示环节,教师将通过模型、标本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在实践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力量训练、有氧运动、柔韧性训练等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采用考试和实践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考试环节将通过笔试和口试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运动解剖学教案10躯干肌、头颈肌
运动解剖学教案10躯干肌、头颈肌第十课时躯干肌、头颈肌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躯干肌肉的分类和名称,了解头颈肌的名称;2. 掌握运动脊柱和胸廓的肌肉名称;3. 掌握躯干大块肌肉的位置和功能。
重点难点:1. 运动脊柱和胸廓的肌肉名称。
2. 躯干大块肌肉的位置和功能。
教学方法:讲解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时数:2教学过程:躯干肌躯干肌指附着在躯干骨上的肌肉,大多扁而阔。
按部位分为颈肌、背肌、胸肌、腹肌、膈肌和会阴肌。
一、运动脊柱的肌群(一)伸脊柱肌群:有斜方肌、夹肌、竖脊肌、横突棘肌和背短肌等。
下固定收缩时,使脊柱伸,完成掷界外球、负重体屈伸等展体动作;上固定收缩时,完成单杠或吊环的后摆浪动作;无固定收缩时,完成俯卧臂腿上振或挺身式跳远腾空动作等。
1、夹肌:位于斜方肌、菱形肌等深面、上位的胸椎和颈椎两侧。
起于第3颈椎以下至第6胸椎的棘突,纤维向外上行,止于上3颈椎横突和颅底。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和回旋,两侧同时收缩使头颈后伸。
2、竖脊肌:位于棘突两侧,自骶骨到颅底。
分为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
起点:骶骨背面,髂棘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颈椎和胸椎的棘突、横突、颞骨乳突和肋骨的肋角。
机能:下固定时,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后伸并带动下肢后摆,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向运动,完成鞍马上的侧摆运动。
采用提拉杠铃、负重体屈伸和俯卧臂腿上振等练习,可发展伸脊柱肌群的力量;屈体运动可发展其伸展性。
(二)屈脊柱肌群:有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髂腰肌等。
下固定,两侧同时收缩,可使脊柱屈带动头和上肢向前运动,如仰卧起坐等,一侧收缩可使脊柱侧屈;上固定收缩,可使脊柱屈并带动下肢向前运动,如悬垂举腿、双杠和吊环的前摆浪等动作;无固定时收缩,可完成仰卧两头起动作。
1、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起于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头向对侧转;两侧同时收缩时,若肌拉力线通过寰枕关节额状轴前方,则使头颈前屈;若肌拉力线通过寰枕关节额状轴后方,则使头颈后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时躯干肌、头颈肌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躯干肌肉的分类和名称,了解头颈肌的名称;
2. 掌握运动脊柱和胸廓的肌肉名称;
3.掌握躯干大块肌肉的位置和功能。
重点难点:
1. 运动脊柱和胸廓的肌肉名称。
2. 躯干大块肌肉的位置和功能。
教学方法:讲解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躯干肌
躯干肌指附着在躯干骨上的肌肉,大多扁而阔。
按部位分为颈肌、背肌、胸肌、腹肌、膈肌和会阴肌。
一、运动脊柱的肌群
(一)伸脊柱肌群:有斜方肌、夹肌、竖脊肌、横突棘肌和背短肌等。
下固定收缩时,使脊柱伸,完成掷界外球、负重体屈伸等展体动作;上固定收缩时,完成单杠或吊环的后摆浪动作;无固定收缩时,完成俯卧臂腿上振或挺身式跳远腾空动作等。
1、夹肌:位于斜方肌、菱形肌等深面、上位的胸椎和颈椎两侧。
起于第3颈椎以下至第6胸椎的棘突,纤维向外上行,止于上3颈椎横
突和颅底。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和回旋,两侧同时收缩使头颈后伸。
2、竖脊肌:位于棘突两侧,自骶骨到颅底。
分为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
起点:骶骨背面,髂棘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颈椎和胸椎的棘突、横突、颞骨乳突和肋骨的肋角。
机能:下固定时,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后伸并带动下肢后摆,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向运动,完成鞍马上的侧摆运动。
采用提拉杠铃、负重体屈伸和俯卧臂腿上振等练习,可发展伸脊柱肌群的力量;屈体运动可发展其伸展性。
(二)屈脊柱肌群:有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髂腰肌等。
下固定,两侧同时收缩,可使脊柱屈带动头和上肢向前运动,如仰卧起坐等,一侧收缩可使脊柱侧屈;上固定收缩,可使脊柱屈并带动下肢向前运动,如悬垂举腿、双杠和吊环的前摆浪等动作;无固定时收缩,可完成仰卧两头起动作。
1、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起于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头向对侧转;两侧同时收缩时,若肌拉力线通过寰枕关节额状轴前方,则使头颈前屈;若肌拉力线通过寰枕关节额状轴后方,则使头颈后伸。
上固定时收缩,可提肋助吸气。
2、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的腹直肌鞘内,形状扁而长,被3—4条腱划分为多个肌腹。
起点:耻骨上缘。
止点:胸骨剑突和5—7肋。
机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前屈,并可降肋助呼气;上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同侧脊柱和骨盆侧屈并带动下肢侧摆;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无固定收缩时,使胸廓下口和骨盆上口互相靠近,完成仰卧两头起。
3、腹外斜肌:位于腹壁前外侧面浅层。
起于第5—12肋外面,纤维向前内下方行,一部分止于髂棘,大部分纤维于腹直肌外缘移行为腱膜并构成腹直肌鞘。
腱膜下缘卷曲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架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其余大部分腱膜于腹正中线与对侧纤维交错,形成腹白线。
腹外斜肌机能,除上固定单侧收缩使骨盆和脊柱向同侧侧屈并转动;下固定单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向对侧转动与腹直肌不同外,其余机能与腹直肌相同。
4、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面,起于胸腰筋膜、髂棘和腹股沟韧带外侧,大部分纤维向内前上方行,在腹直肌外缘移行为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后壁和腹白线。
其余部分纤维止于10—12肋。
腹内斜肌下固定时,一侧收缩时脊柱向同侧屈和转动(这时,它与对侧的腹外斜肌共同完成向同侧的转体运动);上固定时,一侧收缩时骨盆和脊柱向同侧屈和向对侧转动。
其余机能与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相同。
采用仰卧起坐、悬垂举腿、仰卧两头起、负重体侧屈、负重转体等练习,可以发展屈脊柱肌的力量;做体操“桥”可发展其伸展性。
(三)侧屈脊柱的肌群:有同侧屈、伸脊柱的肌群----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斜方肌、夹肌、竖脊肌、提肩胛肌、横突棘肌以及腰方肌、髂腰肌等协同工作。
在下固定时收缩,使脊柱向同侧侧屈,并带动头和上肢向该侧方向运动,完成侧手翻等动作;上固定时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并带动骨盆和下肢向该侧方向运动,完成鞍马上的侧摆腿动作。
(四)使脊柱回旋的肌群:主要由同侧的腹内斜肌、肩胛提肌、夹肌、斜方肌和对侧的腹内斜肌、胸锁乳突肌、前锯肌等在下固定时,协同收缩实现,如投掷标枪或手榴弹等的转体动作等。
(五)使脊柱环转运动的肌群:由屈脊柱肌、侧屈脊柱肌和伸脊柱肌依次收缩完成。
在下固定(骨盆和下肢固定)时,上述各肌群轮替收缩,以脊柱下端为锥尖,脊柱上端划圆,完成甩腰动作;在上固定(上肢和肩带固定)时上述各肌群轮替收缩,形成锥尖向上的圆锥运动,如单杠悬垂时的躯干绕环动作。
二、运动胸廓的肌群
吸气时,胸廓各径扩大;呼气时,胸廓各径缩小。
使胸廓扩大的称吸气肌;使胸廓缩小的称呼气肌。
(一)吸气肌群:能使胸廓扩大的肌肉有两类,一类专司呼吸,不参与身体其他运动,又称固有呼吸肌,有膈、肋间外肌、肋间内肌等;
另一类主要参加身体运动,但又有提肋助吸气的功能,称辅助吸气肌,如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前锯肌、胸锁乳突肌等。
(二)呼气肌群:有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胸横肌、腹横肌等,此外,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腰方肌等,下固定收缩时有降肋助呼气作用,称辅助呼气肌。
头颈肌
一、头肌
(一)表情肌
表情肌属于皮肌,分布在眼、口、鼻等周围,如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鼻肌、耳廓肌等。
(二)咀嚼肌
咀嚼肌主要有咬肌和颞肌,它们的一端止于下颌骨,收缩时活动下颌骨,产生咀嚼运动。
二、颈肌
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
当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头转向对侧;两侧收缩时,使颈段脊柱屈,并根据肌拉力线经过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方或后方,决定头屈或伸。
上固定时,可上提胸廓,辅助吸气。
作业:
写出下列肌肉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肱二头肌、斜方肌、背阔肌、肌直肌、胸大肌、腹直肌、股二头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