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义复词”怎样翻译
“偏义复词”怎样翻译

“偏义复词”怎样翻译
导读:TAG:翻译文言文阅读“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
翻译偏义要注意其意思和现代词语的不同,可以多积累一些。
下面是一些常见例子:
(1)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
“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没有“罚”的意思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异同”只有“异”的意思
(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作息”只有“作”的意思
(4)备盗之出入也。
(《鸿门宴》)
“出入”在课文中只有“入”的意思
(5)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论积贮疏》)
“饥穰”只有“饥”的意思
(6)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
(《石钟山记》)
“深浅”只有“深”的意思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名词解释——偏义复词

名词解释——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汉语中一个特殊的词汇范畴,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汇(即词素)组成的,同时具有“偏斜”和“复合”的特性。
稍述其细,偏义复词内的词素往往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与其他词素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全面表达某种特定的语义。
而“偏斜”则表现在这样的事实上,即在偏义复词中,各个词素的语义并非平等并列,而是存在着主辅关系,一个词素的语义往往是主导的,另一个或多个词素的语义则是为其补充、修饰或限定。
举个例子来说明,偏义复词“火车站”。
这个词由两个词素“火车”和“站”的结合
形成,既体现了复合性,又体现了偏义性。
“火车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站”,而是具有更为明确的语义——乘坐火车的地方。
这就是偏义复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具体体现,提高了语言的准确度和表现力。
偏义复词在汉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此外,偏义复词也是反映社会语言变迁、概念转变的重要线索,对于汉语的研究和教学,
偏义复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视角,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总的来说,偏义复词作为汉语中的一个独特语言现象,既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又揭示了汉语中词汇创造和发展的规律,是我们理解和掌握汉语的一
个重要窗口。
同时,对于偏义复词的研究,也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汉语中的意义构造、词汇结构和词汇演变等重要语言学问题。
因此,偏义复词的研究不仅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汉语的特点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偏义复词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藩篱” 同义复词,都有“篱笆” 答案: “藩篱” 同义复词,都有“篱笆” 之意,故译为“篱笆” 比喻边境的屏障。 之意,故译为“篱笆”,比喻边境的屏障。
(12)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是芙蕖也者 (《芙蕖》) 《芙蕖》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偏义在“ 答案: 耳目 偏义在“目”, “耳”是衬 字。
同义复词
• 同义复词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 同义复词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 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 个以上)词连用, 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 合词。 合词。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会不相从许。 、会不相从许。 3、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4、曹操之众原来疲敝。 、曹操之众原来疲敝。 5、李白乘舟将欲行。 、李白乘舟将欲行。
二、由意义相近的两个语素构成,这种情况 占少数。
• 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便可白公姥 • 2、我有亲父母,逼迫有弟兄。 、我有亲父母,逼迫有弟兄。
3.懂得了偏义复词的构成方式后,辨析时 .懂得了偏义复词的构成方式后, 还应该把握这样两个技法:第一, 还应该把握这样两个技法:第一,弄清构成 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的具体含义;第二, 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的具体含义;第二,把 偏义复词放入句中乃至文段中加以揣摩、 偏义复词放入句中乃至文段中加以揣摩、判 例如,判断《孔雀东南飞》 便可白公 断。例如,判断《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 一句中“公姥”是否属于偏义复词, 姥”一句中“公姥”是否属于偏义复词,首 我们应该知道“ 是指公公, 先,我们应该知道“公”是指公公,“姥” 是指婆婆;然后联系文段的语言环境可知, 是指婆婆;然后联系文段的语言环境可知, 刘兰芝的公公已经去世。因此, 刘兰芝的公公已经去世。因此,此句中的 公姥”只有“ 的意思,没有“ “公姥”只有“姥”的意思,没有“公”的 意思, 公姥”当为偏义复词。 意思,“公姥”当为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现代汉语举例

偏义复词现代汉语举例1. 什么是偏义复词?好嘞,今天咱们聊聊偏义复词。
这个听上去像高深词汇的东西,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
偏义复词,简单说就是那种由两个字组合而成,但这两个字之间不是完全平等的关系,通常有一个字更“主角”,另一个则相对“配角”。
比如说“风风火火”,咱们大家都知道这个词,强调的其实是“火火”,而“风”更多是个衬托。
就像打篮球,乔丹是主力,其他队员都是辅助,懂了吗?2. 日常生活中的偏义复词2.1 吃吃喝喝说到偏义复词,咱们就不能不提“吃吃喝喝”了。
每次朋友聚会,大家总喜欢喊:“走,咱们去吃吃喝喝!”这个词儿可不是随便用的,它不仅表示吃东西和喝东西,还传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就像约上三五好友,一边啃着炸鸡,一边聊着八卦,简直乐不思蜀呀!说到这里,我就忍不住想起上次和朋友去撸串,那可真是“吃吃喝喝”的典型场景,啤酒下肚,笑声不断,连路边的小狗都被我们的欢乐感染了。
2.2 笑笑闹闹再来说说“笑笑闹闹”。
这个词儿用得特别广泛,形容一群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每次和同事们聚会,都是“笑笑闹闹”的,什么工作压力、生活琐事,全都抛到脑后了。
这时候,你会发现,办公室的严肃气氛就像冬天的冰雪,被欢乐的气息一瞬间化为春风。
其实,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有朋友,有笑声,所有烦恼都能暂时忘却。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笑一笑,十年少”,真是没错!3. 偏义复词的魅力3.1 缤纷多彩的生活偏义复词的魅力就在于它们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说“忙忙碌碌”,光听这个词儿就能想象出一幅繁忙的画面。
生活中总有那么多琐事要处理,谁不是“忙忙碌碌”的呢?但有时候,正是这种忙碌,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充实。
就像一部悬疑电影,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欲罢不能,哈哈,搞得我都有点想去追剧了!3.2 意义的深度而且,这些词语往往有更深的文化意义。
例如“痛痛快快”不仅仅是指做事情干脆利落,它还蕴含了一种人生态度,提醒我们要把握当下,勇敢追求快乐。
常见的偏义复词以及兼词

• 8.去来江口守空船。(白居易《琵琶行》) “去来”偏义在“去”,意为离开。 • 9.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孔雀东南 飞)“进退”,“进”,指“进来”,“退” 指“退出”,义偏“进”。 10.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异同”偏义在“异”, 不同。 • 11.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指南录〉后 序》) “往来”偏义在“往”,指宋朝的使者 北
• • “偏义复词”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 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将 “陪衬意”去掉,把表示意义的那个语素翻 译出来即可。如张溥《五人墓碑记》“亦以 明死生之大”中“死生”偏义在“死”,意 为死难。这句话可译为为: • 也以此来表明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 •
三、偏义复词的翻译
四、常见偏义复词梳理
一、偏义复词的类型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的。例如:《孔 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公姥”只 有“姥”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如:《墨子· 非攻》: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是 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子 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 作陪衬。
二、偏义复词的识别
2.根据语法关系来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 辛”中,状语“勤”只能修饰“作”,而 不能修饰 • “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 无义。又如《礼记》“士功不兴,大夫不 得造车马”中,因“车”与“造”构成动 宾关系,与“马”不搭配(一般而言,我们 不能说造“马”),故“马”无义,起陪衬 作用,“车马”偏指“车”义。 •
二、 盍
• “盍”是“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 疑问代词,“不”为否定副词。例如: • ①、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 ②、 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 以免其父召之?(《史记楚世家》) • 上例中的“盍”即为“何不”的合音,可 译作“为什么不”。
高中文言文偏义复词整理精排打印版

高中文言文偏义复词整理(附录:文言文中偏义复词意义的判断方法)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拥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邻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组成,此中一个语素表表示义,另一个语素不表表示义,只作衬托。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表示义,另一个字只作衬托。
比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切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老百姓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在“骑” ,“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进出与特别也。
偏义在“入” ,“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范其他匪徒进来和不测的变故。
4、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 ,“存”是衬字。
5、此间衰老者或有代谢。
偏义在“谢” ,“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亲母亲,强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 ,“父”是衬字;偏义在“兄” ,“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兄长。
7、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偏义在“目” ,“耳”是衬字。
只需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即可知道。
此外,“芙蕖”即荷花。
8、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 ,“父”是衬字。
9、即可白公姥,实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 ,“公”是衬字。
10、以先国家之急尔后私仇也偏义在“国” ,“家”是衬字。
11、冀缓急或可救援偏义在“急” ,“缓”是衬字。
12、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 ,“穰”是衬字。
“饥”,灾年:“穰”,丰年。
联系下文禹汤遭到连年水灾旱灾,“饥穰”偏指“饥” 13、但欲求证呕心沥血,不复顾利害偏义在“害” ,“利”是衬字。
14、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偏义在“女” ,“子”是衬字。
15、去来江口守空船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三古今异义词往往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 处处,到处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会,聚会;计,商议何苦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怎怕,怕什么垄断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山川阻隔自信宁信度,无自信(《郑人买履》) 相信自己结束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整装实弹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冯婉贞》) 装上弹药不好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不美(指相貌)即使即使吏卒共抱大巫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即,就;使,让留意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考虑老子遥见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老人丈人愿丈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老人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长辈牺牲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祭祀的牛羊等可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可以;以,凭,烈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有志节操守的男子无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更不用说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的地方扶老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 指拐杖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出身低微,行为鄙鲁开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扩大感激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动奋激深入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长距离进入有意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某种打算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 愿意有时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论积贮疏》) 按一定时间鞠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恭敬,谨慎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弯下身子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间夹杂着稍稍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渐渐无赖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活泼玩皮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 为非作歹于是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此,在这上大风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麻疯病小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年轻人虽然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虽然如此,但是……中心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 心里以为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把……看作作文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写文章不避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亚于、不次于人情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人的通常情况县官今募天下人入县官,得以拜爵(《论贵粟疏》) 朝廷或者或者曰:……(《封建论》) 有的人,有些人指示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指出来给……看约束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信约前进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前,上前;进,进献因而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趁机美人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嫔妃以往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这里到那里宣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扬言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父母兄弟地方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其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它的果实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他实际上横行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纵横驰骋,所向无敌北面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面朝北,指臣服殷勤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关切、问候中国率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指现在中原地区不过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矣(《赤壁之战》)不超过形成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形势形成从事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官名妻子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妻子儿女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刚刚开始所以入叩所以(《狱中杂记》) 缘故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原因的虚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用来,靠它来……风流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杰出、英俊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繁华景象,流风余韵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 学问才华,雍容风度具体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形体齐备故事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所以,事情……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旧例口舌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代指言辞无聊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处境困窘,没有依靠慷慨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指南录〉后序》) 理直气壮,意气激昂山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崤山以东祖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祖辈与父辈智力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智慧和力量至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终于达到某种程度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自作主张处分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专由(《孔雀东南飞》)安排,处置逢迎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迎接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交接相连生人生人作死别,恨恨哪可论(《孔雀东南飞》)活着的人可怜东家有贤女,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可爱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可叹秋天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日的天空因为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因此写作突出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骤然冲出。
偏义复词(中学文言实词复音词的偏义归纳)

偏义复词(中学文言实词复音词的偏义归纳)本文是关于偏义复词(中学文言实词复音词的偏义归纳),感谢您的阅读!对偏义复词有两种考查形式:1.判断是否为偏义复词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14:.《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答案为C(解析见参考答案)2.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如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翻译成了“张不开,闭不上”的错误答案。
又如2010年全国II卷第11题要求将“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译成现代汉语,其中的“面目”也是偏义复词:“面”,脸面,“目”,眼睛,此处偏用“面”的意思。
在古代诗文中偏义复词出现频率很高,是学生理解文言文和解答翻译题时的难点,准确识别并理解偏义复词有益于我们对文言文的解读。
知识梳理一、偏义复词的类型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的。
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
“公姥”只有“姥”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二、偏义复词的识别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根据句子语境来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有父,“父兄”一词的意义当偏指在“兄”这个语素上面,用以突出刘兄的蛮横与暴戾。
又如《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远近”,偏义在“远”,文章通过这个“远”字来表明诗人信步自适的心境。
2.根据语法关系来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中,状语“勤”只能修饰“作”,而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
偏义复词的定义

偏义复词的定义当我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会遇到一种很特别的词语现象,叫做偏义复词。
别被这个术语吓到啦,其实它就像是一个有趣的语言小魔术。
想象一下,有两个小伙伴一起手牵手,但是呢,其中一个小伙伴特别强势,总是把光芒都抢走了,另一个小伙伴就有点被“冷落”啦。
在偏义复词中,也是这样的情况哦。
简单来说,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成的词,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为了这个词的主要意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就相对弱化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了。
比如“好歹”这个词,一般我们主要是想说“歹”的意思,就是情况不好;再比如“国家”,很多时候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国”。
在生活中,偏义复词的例子可不少呢!我们常常会说“长短”,但很多时候我们真正在意的是“长”或者“短”其中一个方面。
比如说评价一根绳子,我们会说“这根绳子长短合适”,这里其实重点在说它的长度是合适的,“短”的意义就没那么突出了。
还有“昼夜”这个词,我们说“不分昼夜地工作”,主要是强调时间上的不间断,“夜”的意义相对就弱化了。
偏义复词可不是随便出现的哦,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首先,组成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在意义上是相关或相反的,这就像是两个有着某种联系的小伙伴。
其次,在具体的语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会凸显出来,而另一个语素就“低调”了。
那么,偏义复词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用处呢?它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简洁、准确。
比如说,我们想说一个人的行为不好,直接说“他的行为很坏”可能有点直接,而说“他的行为好歹不分”,就显得委婉一些,而且也能准确传达意思。
在文学作品中,偏义复词也经常出现,为作品增添韵味和意境。
比如古诗中会有“契阔谈䜩,心念旧恩”,这里的“契阔”就是偏义复词,主要强调分别的意思。
这样的用法让诗句更加凝练、优美。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也会不知不觉地使用偏义复词呢。
比如“动静”,我们会问“那里有什么动静”,就是想知道有没有什么情况发生,这里“动”的意义更突出。
常见的偏义复词

常见的偏义复词
常见的偏义复词
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整个复音词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字作陪衬,无实义。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入”:进入)
2.忘路之远近。
(偏“远”)
3.昼夜勤作息。
(偏“作”,劳作)
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姥”,婆婆)
5.逼迫兼弟兄。
(偏“兄”,哥哥)
6.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
(偏“兄”,哥哥)
7.死生,昼夜事也。
(偏“死”,死亡)
8.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亡”,亡国)
9.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偏“害”,危害)
10.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深”,深度)11.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偏“往”,往使元军军营)
12.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去”,离开)
13.孰与君少长。
(偏“长”,年长、年龄大)
14.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偏“死”,牺牲)
1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国”,国家)
1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异”,不同)
17.能谤讥于市朝。
(偏“市”,闹市)
18. 世有饥穰,天之行也。
(偏“饥”,饥荒。
穰<庄稼丰熟>无意)。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的词义偏重于表示事物、行为 或性状的语素,而另一个表示时间、方 位或数量的语素则被忽略。
偏义复词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繁,是古代 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
02
偏义复词的类型与识别
类型
并列式偏义复词
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素并列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该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例如:“ 动静”中的“动”是“行动”的意思,“静”是陪衬词,没有实际意义。
识别方法
03
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
根据词性判断
根据常识和经验判断
通过分析上下文语境,判断两个词素中哪 一个有意义,哪一个没有实际意义。
通过分析文言文中词语的词性,判断两个 词素中哪一个有意义,哪一个没有实际意 义。
根据对文言文的阅读经验和知识积累,判 断两个词素中哪一个有意义,哪一个没有 实际意义。
03
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至乐》)。
历年高考真题中的偏义复词实例
鲜美
在“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桃花源记》)中,“鲜 美”指“美好”,偏义于“美” 。
利害
在“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中,“利害 ”指“祸福”,偏义于“祸”。
动静
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周易·系辞下传》)中,“动静” 指“感动”,偏义于“动”。
中的意义。
03
强化记忆
对于常见的偏义复词,考生应 强化记忆,以便在考试中能够 快速准确地识别和理解。可以 通过反复背诵、默写等方式进
行记忆。
04
多做练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考生可以加 深对偏义复词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可 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言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高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学术的竞技场,也是学生们未来发展的重要关口。
而在高考的语文科目中,文言文阅读理解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其中,偏义复词的使用是一个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偏义复词,顾名思义,是指在一个词汇中包含两种或以上的意义,而这些意义中只有一种是主要的,其他的则是辅助或者说是次要的。
在文言文中,偏义复词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和精确。
例如,“国家”这个词就是偏义复词,其中“国”是主要的,“家”则是次要的。
在文言文中,“国家”通常指的是“国”,也就是国家这个概念的主要部分。
同样,“妻子”这个词中,“妻”是主要的,“子”则是次要的。
在文言文中,“妻子”通常指的是“妻”,也就是男子的配偶。
掌握偏义复词的用法对于高考语文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至关重要。
学生们需要理解并掌握这些词汇的主要意义,同时也要能够根据上下文准确地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高考中准确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从而取得好的成绩。
然而,要掌握偏义复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下功夫,积累并理解这些词汇的各种意义和用法。
学生们还需要大量的阅读练习,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理解和运用偏义复词的能力。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是高考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学生们需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准备。
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大量的练习,学生们才能真正掌握并熟练运用偏义复词,从而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文言文之偏义复词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偏义复词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偏义复词指的是在古汉语中,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组合而成的一个词,其中只有一个词的意义被保留,另一个词的意义被忽略或只保留其形式。
这种语言现象在文言文中十分常见,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写作风格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偏义复词的构成偏义复词一般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组合而成。
其中,一个词的意义被保留,另一个词的意义被忽略或只保留其形式。
偏义复词.ppt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 义复词的一项是 ( A )
A、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B、呜呼!死生,昼夜事也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D、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分析:
A项的“治乱”是反义词对举,指国 家由治而兴,由乱而衰的规律,不 是偏义复词。 BCD三项都是偏义复词,B句侧重指 “死”,C句侧重指“异”,D句侧 重指“远”。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 复词的一项是 ( ) B
A、 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
桃李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 耳目之观
分析:
D项的“耳目”在此仅指“目”,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 “观”字就可知道。另外, “芙蕖”即荷花。 B项的“小大”泛指所有的,并 不侧重在“大”或“小”上。
子》
圃:种菜的地方(无意义)
园:种树的地方
现在有一个人进入树园,偷桃子李子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息:休息(无意义)
作:耕作 不分白天黑夜辛勤的耕作,
只有孤独伴着辛苦。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
利:利益(
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入:进入 以防其他的起义者进入而发生意外。
而山下皆石罅,不知其浅深。
浅(无意义) 《石钟山记》
山下都是石缝,不知有多深。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同:相同(无意义)
异:不同 奖赏好的,惩罚坏的,不
应该不相同。
而某不量敌众寡
《答司马谏议书》
寡:少(无意义)
众:多 而有的人不估量自己能否
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反义复词

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反义复词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⑤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复词,进入。
非常:不寻常,意外,现指很、极,程度副词。
⑥属余作文以记之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7、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8、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9、昼夜勤作息偏义在“作”,“息”是衬字。
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劳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10、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1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12、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知识点总结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知识点总结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曾经在1996年全国高考题中出现:《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20××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如果对课文中偏义复词的句子作过一番梳理的话,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把高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整理了一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饥,灾年:穰,丰年。
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⒔但欲求*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AG:翻译文言文阅读
“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
翻译偏义要注意其意思和现代词语的不同,可以多积累一些。
下面是一些常见例子:(1)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
“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没有“罚”的意思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异同”只有“异”的意思
(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作息”只有“作”的意思
(4)备盗之出入也。
(《鸿门宴》)
“出入”在课文中只有“入”的意思
(5)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论积贮疏》)
“饥穰”只有“饥”的意思
(6)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
(《石钟山记》)
“深浅”只有“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