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介绍
蛋白质基本组成
![蛋白质基本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2bd6dfa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f.png)
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为重要的分子之一,它们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而氨基酸则是由碳、氢、氧和氮等元素构成的有机分子。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功能。
一、蛋白质的基本组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而氨基酸则是由一个氨基(NH2)、一个羧基(COOH)和一个侧链(R)组成的。
氨基酸的侧链可以是任何一种不同的化学结构,因此蛋白质的种类也非常多样化。
目前已知的氨基酸共有20种,它们在蛋白质中的组合方式和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二、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1. 一级结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线性序列。
氨基酸的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这种结构对蛋白质的功能和空间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二级结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局部空间排列方式。
氨基酸的侧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蛋白质在局部上形成了一些规则的结构,如α-螺旋和β-折叠等。
3. 三级结构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全局空间排列方式。
在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中,不同的二级结构之间通过氢键、疏水作用、离子键等相互作用方式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三维结构。
4. 四级结构四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多个聚合体之间的空间排列方式。
一些蛋白质是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聚合体组成的,它们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方式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结构。
三、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的功能非常多样化,它们参与了许多生命体的生物学过程,如酶的催化作用、结构蛋白的支持作用、激素的调节作用等。
1. 酶的催化作用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们能够催化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
酶的催化作用是通过酶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酶的结构和氨基酸的顺序决定了它们的催化效率和特异性。
2. 结构蛋白的支持作用结构蛋白是一种能够支持细胞和组织结构的蛋白质。
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能够在细胞和组织中形成骨架和支架,维持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常见的十种蛋白质
![常见的十种蛋白质](https://img.taocdn.com/s3/m/2bf111a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a.png)
肌肉必备!常见的十种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对于健康和塑身都非常重要。
在十种常见的蛋白质中,有很多是肌肉所需的,下面介绍这十种蛋白
质以及对肌肉的影响。
1. 乳清蛋白:易于消化,含有大量支链氨基酸,是肌肉生长的关
键蛋白质。
2. 胶原蛋白: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和关节灵活性,是保持关节健康
的重要蛋白质。
3. 骨胶原:结构性蛋白质,是骨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4. 鸡蛋蛋白: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天然的支链氨基酸,同
时也有助于肌肉生长。
5. 大豆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有助于促进肌肉生长和维持肌肉
质量。
6. 菜豆蛋白: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都
比较低,是很好的补充蛋白质的食品。
7. 甜菜碱:在肌肉中具有储存功能,对肌肉的能量供给起到了关
键作用。
8. 麦芽糊精:富含大量的低聚糖,是一种能够促进肠道健康的重
要蛋白质。
9. 硬蛋白:是许多肉类、鱼类中的主要蛋白质,也是构成所有组织的基础蛋白质之一。
10. 燕麦蛋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低聚糖,有助于肌肉生长和恢复。
尽管这些蛋白质通过食物摄入比较简单,但是在进行健身锻炼时还是需要注意科学补充。
为肌肉提供适量、全面、均衡的营养,是肌肉训练的关键,对身体的健康和运动效果都非常重要。
生物学中的蛋白质
![生物学中的蛋白质](https://img.taocdn.com/s3/m/7b06c9b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9.png)
生物学中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中的一种重要有机分子,也是生命体系中最复杂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们以极其多样的方式为生命提供支持,包括传递信息、催化代谢过程和支持复杂的细胞结构。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基本的组成和结构,以及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以便更好地理解蛋白质是如何在生物系中发挥作用的。
蛋白质结构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残基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多肽链。
氨基酸残基是由一些基本元素组成的,包括一个氨基(-NH2)、一个羧酸(-COOH)和一个不同的R基团。
R基团起着不同的作用,可能是不极性、极性、带电(正负离子)等等。
氨基酸的密集序列形成了蛋白质的序列,蛋白质的序列是由基本的四个字母–A、T、C和G 表示DNA的序列区分。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多肽链的折叠和组装形成的。
三级结构由强的物理力和化学力相互作用形成,包括氢键、静电相互作用、亲水作用和范德瓦尔斯力。
蛋白质的基本组织单元是称为“域”的主要折叠单元。
每个域都是由特定的典型结构单元组成,如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卷曲和螺旋交替结构等。
多个域通常组装成层次结构中更大的结构单元,并最终形成功能完整的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蛋白质在生物学中担任着许多至关重要的角色。
蛋白质存在于所有生物质中,它们有重要的信号传递和催化作用,这些作用驱动着不同的生物过程。
例如,激素和神经递质就是由特定的蛋白质组成的,它们可以传递信息或引发化学反应。
酶也是蛋白质的重要代表,它们参与各种代谢过程,从葡萄糖降解到有机酸合成,皆有其作用。
蛋白质还在细胞结构的形成和维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细胞骨架的构建和细胞核的组装等。
蛋白质动态和代谢在细胞中,蛋白质还经历着大量的动态过程,以确保它们的正常生物活性。
蛋白质可以被合成和降解。
蛋白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这两个过程都是由DNA信息编码激活的。
一旦这些蛋白质生产出来,它们会经历许多修饰,例如磷酸化、甲基化、乙酰化等等,这些修饰作用可以调节蛋白质的活性和位置。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的重要构成成分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的重要构成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a018ea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c.png)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的重要构成成分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它在维持身体健康和正常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蛋白质的定义、结构和功能,并介绍一些重要的蛋白质类别。
一、蛋白质的定义和结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人体合成肌肉、骨骼和器官组织的基本构建块。
它们也参与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并在免疫系统、激素、酶和运输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蛋白质的结构包括四个级别:主要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主要结构是指由氨基酸残基连接而成的线性链。
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主链。
二级结构是主链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常见的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
三级结构是指二级结构的进一步折叠和组织形成的三维结构。
四级结构是由多个蛋白质链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
二、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蛋白质功能类别的简要介绍:1. 结构蛋白质:结构蛋白质是构建细胞骨架和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
它们为细胞提供形状和稳定性,并帮助组织保持其特定的结构。
2. 激素:激素是一类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例如,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产生的激素,它调节血糖水平。
其它例子还包括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3. 免疫蛋白:免疫蛋白是帮助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蛋白质。
免疫蛋白包括抗体,它们能够识别和中和入侵人体的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
4. 酶:酶是一类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
它们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可以加速代谢过程,并维持身体正常的生化平衡。
5. 运输蛋白:运输蛋白可以通过细胞膜,将营养物质、荷尔蒙和其他生化物质从一个部位转运到另一个部位。
例如,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负责输送氧气到身体各部位的蛋白质。
三、蛋白质的来源蛋白质可以通过人体内合成或从食物中获取。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包括肉类、鱼类、豆类、坚果、谷物和乳制品。
这些食物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供人体合成蛋白质。
对于素食主义者或一些特殊饮食习惯的人,可以通过植物蛋白来满足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的分类及代表物质
![蛋白质的分类及代表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8220809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d.png)
蛋白质的分类及代表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蛋白质可以被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的分类以及代表物质。
一、按结构分类1. 线性蛋白质线性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残基按特定顺序线性连接而成的。
这类蛋白质的代表物质包括人体内最常见的蛋白质——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在结缔组织中起到支撑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2. 分枝蛋白质分枝蛋白质的主链上含有分枝的侧链,分枝通常是由糖基残基构成。
典型的分枝蛋白质代表物质是淀粉,它是植物细胞内的主要能量储存物质。
3. 结构蛋白质结构蛋白质是由多个互相作用的蛋白质分子组成的纤维状物质。
代表性的结构蛋白质有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
肌动蛋白参与肌肉收缩,而微管蛋白则构成细胞骨架。
4. 全球折叠蛋白质全球折叠蛋白质是一种具有特定的三维空间构象的蛋白质。
其中,酶是最具代表性的全球折叠蛋白质之一,它们在生物体内起到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
二、按功能分类1. 结构蛋白质结构蛋白质主要构成生物体内的结构基质,提供支持和保护细胞。
除了前面提到的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外,其他代表性的结构蛋白质还包括骨胶原、角蛋白等。
2. 酶酶是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能够加速生物化学反应的进程。
代表性的酶有DNA聚合酶、蛋白酶等。
3. 免疫蛋白质免疫蛋白质是机体抵抗外来病原体侵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的免疫蛋白质有抗体,它们通过与病原体结合来触发和调节免疫反应。
4. 运输蛋白质运输蛋白质主要在细胞膜上起运输物质的作用。
血红蛋白是最具代表性的运输蛋白质之一,它负责将氧气从肺部运送到身体各个组织。
5. 调节蛋白质调节蛋白质能够调控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
激素就是一种重要的调节蛋白质,如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水平。
6. 储存蛋白质储存蛋白质主要在种子、蛋白质晶体等组织中起到储存氨基酸的作用。
典型的储存蛋白质是孜然蛋白。
综上所述,蛋白质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100kd蛋白质的直径
![100kd蛋白质的直径](https://img.taocdn.com/s3/m/380eb4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d.png)
100kd蛋白质的直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00kD蛋白质是其中一种具有直径特定值的蛋白质。
在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100kD蛋白质的直径、测量方法以及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与应用。
一、蛋白质的基本概念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一类生物大分子,它们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并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多种生物学功能。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MW)的不同,蛋白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低分子量蛋白质(<10kD)、中等分子量蛋白质(10-50kD)、高分子量蛋白质(50-200kD)和超分子量蛋白质(>200kD)等。
二、100kD蛋白质的直径含义100kD蛋白质是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kD的蛋白质。
这类蛋白质的直径一般在纳米级别,具有较大的分子量,说明它们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100kD蛋白质的直径大小与蛋白质的结构、功能、稳定性等密切相关。
三、蛋白质直径的测量方法测量蛋白质直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动态光散射(DLS):通过测量蛋白质溶液中的光散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蛋白质颗粒的直径。
2.电子显微镜(EM):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蛋白质分子的形态,从而估算其直径。
3.原子力显微镜(AFM):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直接测量蛋白质分子在固态表面的直径。
四、100kD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与应用100kD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作用,包括:1.酶催化:许多100kD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关键酶,如脂肪酸合成酶等。
2.信号传导:100kD蛋白质作为受体、信号分子等,参与生物体内的信号传导过程。
3.免疫应答:100kD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发免疫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抗病原体。
4.基因表达调控:部分100kD蛋白质具有转录因子或翻译因子等功能,调控基因的表达。
五、总结100kD蛋白质是一类具有特定直径的生物大分子,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的生物学知识点
![蛋白质的生物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7b8cb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3.png)
蛋白质的生物学知识点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有机分子,不仅构成了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承担着许多生物学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介绍蛋白质的结构、合成和功能等生物学知识点。
一、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的层次结构,主要包括四个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1.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由氨基酸组成的线性多肽链。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共有20种氨基酸。
它们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多肽链。
2.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局部区域的空间排列方式。
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和β-折叠。
α-螺旋是螺旋状的空间结构,而β-折叠是折叠状的空间结构。
3.三级结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整个多肽链的三维空间结构。
它是由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共同决定的。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依靠氢键、离子键和疏水作用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力。
4.四级结构: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由多个多肽链和辅助分子组成的复合物。
这些多肽链可以相同或不同,它们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力相互结合而成。
二、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是指生物体内将氨基酸组装成多肽链的过程,主要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
1.转录:转录是指在细胞核中,DNA的一个段落作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转录过程中,DNA的双链解旋,RNA聚合酶根据DNA模板合成RNA链,形成信使RNA(mRNA)。
2.翻译:翻译是指在细胞质中,mRNA的信息被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的过程。
翻译过程中,mRNA与核糖体结合,tRNA将对应的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核糖体根据mRNA的信息合成多肽链。
三、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作为生物体内的重要分子,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结构功能、酶功能、运输功能、激素功能和抗体功能等。
1.结构功能: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构成细胞膜、细胞骨架和细胞器等结构。
2.酶功能:蛋白质中的酶可以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例如消化食物、合成物质和分解废物等。
3.运输功能:一些蛋白质可以作为运输载体,将物质从一个位置运输到另一个位置,例如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到细胞。
蛋白质大小范围
![蛋白质大小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b4872a4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b.png)
蛋白质大小范围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链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结构支撑、催化反应、信号传递等。
蛋白质具有非常广泛的大小范围,从几千达尔顿(Da)到数百万达尔顿不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蛋白质的大小范围。
1. 低分子量蛋白质低分子量蛋白质是指分子量小于10000 Da的蛋白质。
低分子量蛋白质通常具有短氨基酸序列和紧密折叠结构,这使得它们适合在环境中进行快速的反应。
例如,一些小型酶类就属于低分子量蛋白质,如萘乙酰胆碱酯酶(Molecular weight 67200 Da)。
中等分子量蛋白质一般指5000 Da到50000 Da间的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通常有长氨基酸序列,它们形成的复杂结构可以传递更多的信号和信息。
例如,肌球蛋白的分子量为42000 Da左右。
高分子量蛋白质是指分子量大于50000 Da的蛋白质,通常由数百或数千个氨基酸组成。
这种大型蛋白质的折叠结构非常复杂,具有多种功能。
一些著名的高分子量蛋白质包括细胞骨架蛋白质(Molecular weight >1 million Da)、胶原蛋白(Molecular weight 300,000-400,000 Da)和人血清白蛋白(Molecular weight 66,000 Da)。
超大分子量蛋白质一般指分子量超过数百万Da以上的大分子。
这些蛋白质通常是在细胞膜上定位,可以通过跨越膜通道来形成复杂的跨膜结构。
例如,巨大的病毒鞭毛蛋白(Molecular weight > 20 million Da)就属于超大分子量蛋白质范畴。
总之,蛋白质具有非常广泛的分子量范围,从几千到数百万达尔顿的不等。
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构建了整个生物的复杂结构。
因此,对于生物学研究来说,掌握蛋白质不同分子量范围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蛋白质的特征
![蛋白质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c118ad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2.png)
蛋白质的特征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为重要的有机物之一,它在细胞内承担着许多重要的功能。
下面将从结构、功能和分类三个方面介绍蛋白质的特征。
一、结构特征蛋白质具有多样的结构特征,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1. 一级结构:指的是蛋白质由氨基酸经肽键连接而成的线性序列。
氨基酸的种类和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特性和功能。
2. 二级结构:是指由蛋白质中氢键的形成而产生的局部结构。
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和β-折叠。
3. 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整体折叠形态,由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等)所决定。
4. 四级结构: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多肽链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物。
多肽链之间可以通过非共价键(如疏水作用、离子键、范德华力等)或共价键(如二硫键)进行连接。
二、功能特征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样的功能,主要包括酶、结构蛋白、运输蛋白、抗体和激素等。
1. 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酶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降低活化能,是细胞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
2. 结构蛋白:是生物体内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构蛋白可以形成细胞骨架,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稳定性。
3. 运输蛋白: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运输蛋白可以通过细胞膜将物质从胞外引入细胞内,或将物质从细胞内排出。
4. 抗体:是机体对抗外界病原体的主要防御物质。
抗体能够识别和结合特定的抗原,从而中和、沉淀或激活免疫系统。
5. 激素:是调节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信号分子。
激素通过结合特定的受体,触发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调节细胞功能。
三、分类特征蛋白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结构、功能和来源等。
1. 结构分类:根据蛋白质的结构特征,可以将蛋白质分为球状蛋白、纤维状蛋白和膜蛋白等。
2. 功能分类:根据蛋白质的功能特征,可以将蛋白质分为酶、结构蛋白、运输蛋白、抗体和激素等。
3. 来源分类:根据蛋白质的来源,可以将蛋白质分为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和微生物蛋白等。
对蛋白质的认识
![对蛋白质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4b33790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a.png)
对蛋白质的认识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它在细胞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本文将从蛋白质的定义、结构、功能和来源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加深对蛋白质的认识。
一、蛋白质的定义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经肽键连接而成的长链状有机化合物。
它是生物体内最为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不仅是细胞的主要构成成分,还参与了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
二、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通常包括四个层次的结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1. 一级结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链上的氨基酸的线性排列顺序,即肽链的序列。
这种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2. 二级结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链中某些氨基酸残基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导致的局部空间结构。
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和β-折叠。
3. 三级结构: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整体折叠形态,即由二级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结构。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4. 四级结构:四级结构是指由多个蛋白质链或亚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结构。
这种结构一般只存在于由多个蛋白质链或亚基组成的复合物中。
三、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功能:蛋白质是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构建材料,可以形成细胞骨架、细胞器和组织结构等。
2. 酶功能:蛋白质中的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包括代谢、合成、降解等。
3. 运输功能:蛋白质可以运输物质,如血红蛋白可以携带氧气在体内输送。
4. 免疫功能:抗体是一种免疫蛋白质,可以识别并结合病原体,参与免疫应答过程。
5. 调节功能:激素是一类调节蛋白质,可以通过与受体结合来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功能。
四、蛋白质的来源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有两种:外源性蛋白质和内源性蛋白质。
1. 外源性蛋白质:外源性蛋白质指通过食物摄入的蛋白质。
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肉类、鱼类、乳制品、豆类等。
2. 内源性蛋白质:内源性蛋白质指由生物体内自身合成的蛋白质。
蛋白营养成分
![蛋白营养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393cb71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0.png)
蛋白营养成分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素之一,它在人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类型的蛋白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蛋白营养成分。
一、蛋白质的分类1. 功能性蛋白:这种蛋白质主要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如乳清蛋白、胶原蛋白等。
2. 结构性蛋白:这种蛋白质主要构成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如肌肉、皮肤、骨骼等,如肌球蛋白、胶原蛋白等。
3. 谷氨酰胺:谷氨酰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代谢产物,它能够提供能量并参与合成其他物质,如尿素、丙酮酸等。
二、氨基酸1. 必需氨基酸:人体无法自己合成必需氨基酸,必须通过食物摄入。
必需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
2. 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可以自己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生长发育期、疾病恢复期等,需要额外摄入一些非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包括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等。
三、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1. 胃中消化: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小肽和游离氨基酸。
2. 小肠中吸收:小肠黏膜上有许多绒毛,它们能够吸收小肽和游离氨基酸,并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四、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1. 生物学价值: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反映了人体对其利用的效率。
动物性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较高,植物性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较低。
2. 消化吸收率: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也是其重要的生物学价值之一。
动物性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较高,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较低。
五、蛋白质的作用1. 组织结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主要成分之一,如肌肉、骨骼、皮肤等。
2. 酶和激素:许多酶和激素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免疫系统: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由蛋白质构成的抗体,它能够帮助人体抵御病原菌侵袭。
4. 能量来源:当人体需要能量时,如果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应不足,就会利用身体内部储存的蛋白质来提供能量。
蛋白质的特点及应用
![蛋白质的特点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0962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6.png)
蛋白质的特点及应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具有多种特点和应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蛋白质的特点及其在生物学、医学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一、蛋白质的特点:1. 多样性:蛋白质有着非常广泛的多样性,可以通过不同的氨基酸组合形成无数不同的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的多样性决定了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多种多样,如酶促反应、信号传递、结构支持等。
2. 复杂性:蛋白质的结构复杂多样,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肽链,进而折叠成特定的三维结构。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实现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3. 功能性: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功能性分子,承担着各种生物学功能。
它们可以作为酶催化化学反应、作为抗体参与免疫反应、作为激素调节生理过程、作为结构蛋白维持细胞形态等。
4. 稳定性:蛋白质通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在相对宽范围的温度和pH条件下保持其结构和功能。
但一些特殊的环境因素,如极端温度、pH改变和离子浓度的变化等,会导致蛋白质的变性和失去生物活性。
5. 可溶性:大多数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在水和其他溶剂中溶解。
这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方便地提取和纯化蛋白质,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二、蛋白质的应用:1. 生物学研究:蛋白质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对象,通过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揭示生物体内的生物过程和细胞机制。
例如,通过研究酶催化反应的机制,可以为药物设计和工业生产提供指导。
2. 药物开发:蛋白质常常作为药物靶点,用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通过研究蛋白质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可以找到特定蛋白质的抑制剂或激动剂,以实现疾病的治疗。
例如,抗癌药物常常针对癌细胞上表达的特定蛋白质进行设计。
3. 生物工程:蛋白质的可溶性和稳定性使得其可以用于生物制造和酶工程。
利用特定的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在大肠杆菌等表达系统中高效地表达蛋白质,并大规模生产。
通过优化表达和纯化技术,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蛋白质产品,如药物、食品添加剂和酶制剂等。
蛋白质介绍
![蛋白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e70dd9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8.png)
蛋白质介绍
蛋白质是一类生命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子,它们在细胞结构、功能和代谢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由多个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长链状分子。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构建细胞结构、催化生物化学反应、传递信号、运输分子等。
蛋白质在细胞结构中起着承载和支撑的作用。
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等都由蛋白质构成,赋予了细胞形态和功能。
例如,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作为受体接受信号分子的信息,从而调节细胞内的生物反应。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参与调节和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酶是一类催化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蛋白质,通过特定的结构和活性位点,可以加速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例如,消化系统中的酶可以帮助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使其变为小分子以被吸收利用。
蛋白质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传递信息。
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质可以感知外界的信号分子,从而触发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
这种信号传导机制在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还可以作为运输分子,在生物体内运输各种物质。
例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可以结合氧气,在体内输送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总的来说,蛋白质是生命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子,它们在细胞结构、功能和代谢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构建细胞结构、催化生物化学反应、传递信号、运输分子等多种方式,蛋白质保证了生物体内的正常生理活动。
因此,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命体的运作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的简介
![蛋白质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ede1329ccbff121dd368383.png)
高一七班高天玥一、蛋白质的发现史蛋白质是荷兰科学家格里特在1838年发现的。
他观察到有生命的东西离开了蛋白质就不能生存。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极重要的高分子有机物,占人体干重的54%。
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因氨基酸的组合排列不同而组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
人体中估计有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
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种运动方式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所以蛋白质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人体的生长、发育、运动、遗传、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生命运动需要蛋白质,也离不开蛋白质。
二、生活中的蛋白质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介绍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重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高蛋白质的食物,一类是奶、畜肉、禽肉、蛋类、鱼、虾等动物蛋白;另一类是大豆,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豆类,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干果类的植物蛋白。
由于动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较符合人体需要,所以动物性蛋白质比植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高。
1、简介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
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
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即一个60kg 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kg。
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2、分类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包括:①动物蛋白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马奶等;畜肉,如牛、羊、猪、狗肉等;禽肉,如鸡、鸭、鹅、鹌鹑、驼鸟等;蛋类,如鸡蛋、鸭蛋、鹌鹑蛋等及鱼、虾、蟹等;②植物蛋白大豆类,包括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以黄豆的营养价值最高。
干果类: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
螺旋藻四、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食物中以豆类、花生、肉类、乳类、蛋类、鱼虾类含蛋白质较高,而谷类含量较少,蔬菜水果中更少。
蛋白质的介绍
![蛋白质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3893c4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e.png)
蛋白质的介绍一、概述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之一,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物质之一。
蛋白质在细胞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调节代谢、储存能量、参与免疫反应等,是生命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二、组成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氨基酸是一种含有氨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
目前已知的氨基酸有20种,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不同,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含有一个α-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
三、结构1. 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的是其氨基酸序列。
每个蛋白质都有自己特定的氨基酸序列,这个序列决定了蛋白质所具有的功能和特性。
2. 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的是其局部折叠形态。
常见的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片等。
3. 三级结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的是其整体折叠形态。
这种折叠形态是由氨基酸序列和二级结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4. 四级结构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的是由多个蛋白质聚合而成的复合物。
常见的四级结构包括血红蛋白和抗体等。
四、功能1. 构建细胞和组织蛋白质是细胞和组织的主要构成成分,它们能够形成肌肉、骨骼、皮肤、头发等身体组织。
2. 调节代谢许多酶都是由蛋白质组成,这些酶能够催化化学反应,从而调节代谢过程。
3. 储存能量一些蛋白质可以储存能量,如储存在肌肉中的肌球蛋白和肌红蛋白等。
4. 参与免疫反应抗体是一种由特定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它们能够识别并中和入侵生物体内部的病原体。
5. 传递信号许多蛋白质都可以作为信号分子,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来传递信息。
五、蛋白质的来源1. 动物性食品肉类、鱼类、乳制品等都是富含蛋白质的动物性食品。
2. 植物性食品豆类、坚果、谷物等都是富含蛋白质的植物性食品。
3. 蛋白粉蛋白粉是一种提取自动植物或动物源的纯天然蛋白质,常用于增肌和减肥等目的。
4. 合成现代科技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合成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如人胰岛素和人生长激素等。
六、摄入量建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0.8克/公斤体重的蛋白质。
蛋白质介绍
![蛋白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202c81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e.png)
蛋白质介绍
蛋白质介绍
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在生命活动中,它的功能复杂多样,为生命的发展和生存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会影响新陈代谢。
蛋白质由一系列氨基酸链连接而成,每条氨基酸链中都包含了一定的氨基酸序列,这些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形状和活性。
蛋白质有着独特的结构,可分为四大类:线状、球形、带状和凝胶状。
每一种类型的蛋白质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可以完成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也可以发生变形,由于它的结构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当氨基酸间发生反应时,它就会发生变形,从而改变其本身的性质,进而有效地引起周围物质的变化。
蛋白质也可以分子重组,由于它可以和其他蛋白质或其他物质结合起来形成大型分子,从而形成大分子体系,以完成生物机理的调节。
蛋白质也参与许多其他重要的生物活动,如调节各种反应、调节细胞内的酸碱度和能量交换,以及参与细胞膜的形状和功能等。
总之,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生物功能,因此在生命科学领域,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授课内容]第6章蛋白质6.4食品加工贮藏中蛋白质的变化与蛋白质的改性# 6.5食品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重点:加工对营养及功能特性的影响、改善营养及功能特性的方法6.4 食品加工贮藏中蛋白质的变化6.4.1 食品加工贮藏中蛋白质的变化6.4.1.1 热处理中的变化热处理是许多食品,尤其是蛋白食品的加工常用的杀菌方法,也是一些食品加工中所必须的工艺步骤。
多数食品蛋白质只能在窄狭的温度范围内(60-90℃,1h或更短时间)才具有生物活性或功能性。
○加热对蛋白质理化性质的直接影响:蛋白质结构变得松散、某些次级键的断裂、变性失活等。
而加热的程度(温度、时间)及其它因素的协同作用、蛋白质的种类等又是蛋白质变性程度的决定因素,其中有些变化有利于营养、功能特性的提高,另一些变化则属于劣变。
(1)有利变化始终保持适度热处理,既不会破坏共价键也不至于形成新的共价键,不影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从营养学的观点讲,蛋白质对温和热处理所产生的变化一般是有利的。
①大多数蛋白质在加热后营养价值得到提高。
因为适宜的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后,原有的紧密结构变得松散、伸展,进入人体易为消化酶所水解,从而提高消化率,营养价值也相应提高。
②某些植物蛋白所含的抗营养因子-蛋白酶抑制剂(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凝集素(致血红细胞凝集)等在加热中被钝化失活。
从而提高蛋白质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如豆科植物蛋白的热加工处理。
③热处理是常用的杀菌方法。
微生物的机体蛋白因热处理变性失活,达到杀菌目的,可防止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
3334 ④ 热处理还可钝化食品中存在的某些可能引起食品的色泽、质地、风味等发生非需宜改变的酶。
如,酶促褐变、引起豆腥味的LOX ),从而保持良好的风味及外观品质。
(2)不利变化A 、过度加热会导致氨基酸特别是必需氨基酸(蛋与胱、赖AA )的损失。
因蛋白质因热分解或聚合致使营养价值下降。
① 脱硫:T-115℃~27h ,某些AA 残基(胱氨酸与蛋氨酸——含硫EAA ),会有一半以上的胱氨酸发生脱硫化氢反应。
既损害营养,也引起功能性质的改变;② 脱酰胺:T>100℃,蛋白质中Gln ,Asn 残基脱除酰胺基-NH 2。
尽管不损害营养,但环境中-NH 2会导致蛋白质电荷和功能性质的改变;③ 异构化:T>200℃,色氨酸发生异构化,生成环状衍生物。
其中包括致突变物质,某些氨基酸由L-型转变为D-型而失去营养价值,甚至具有毒性;④ 交联反应:T>150℃,蛋白质中赖氨酸的ε-NH 2参与形成新的肽键-交联肽键。
如Lys 与Asp 、Glu 反应,失去赖氨酸的营养价值,新生成的肽链可能对人体有毒; NH CH CO(CH 2)4NH CO (CH )22CH COε-N (γ-谷氨酰基)-L-赖氨酰基 ⑤ 羰氨反应:当还原糖存在时,在普通条件下即可发生的羰氨反应,因加热可加速进行。
色、精、苏、组等均易发生,Lys 中ε-NH 2更易发生该反应,形成不易为酶消化水解的希夫碱,失去EAA 的营养价值并同时导致外观褐变,遇有蔗糖水解、脂肪氧化产物均可提供羰基发生该反应;当然,同时可对面粉焙烤食品起到需宜性的呈色效果。
⑥ 热分解:T>200℃以上时(如烧烤食品表面温度),蛋白质发生热分解。
可能产生诱变化合CH 32NH N N NN CH 3N N CH 3NH 23CH CH 32NH N N N2-氨基-3-甲基咪唑- 2-氨基-3,4-二甲基咪唑- 2-氨基-3,8-二甲基咪唑- (4,5-f)喹啉(4,5-f)喹啉(4,5-f)喹啉(IQ)(MelQ)(MelQx)物(AIAS:氨基咪唑基氮杂芳烃),达到一定的摄入量可致癌。
有研究表明,烧烤鱼中至少存在三种类似物质⑦热聚合反应:当蛋白质食品体系中有脂类存在时,热处理先致脂氧化生成氢过氧化物及分解产物,过氧化脂类(游离基)进一步与蛋白质发生共价结合,或诱导蛋白质分子间聚合,降低蛋白质的有效利用率。
B、水合性质的变化①可溶性球蛋白的热变性一般导致溶解度降低,但变性温度和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②经过处理的肌原纤维蛋白同样也发生收缩、聚集和保水能力降低。
图6-9 加热对牛肌肉持水容量的影响6.4.1.2 碱处理的变化○碱性条件下,尤其是在加热+碱处理,如,组织化蛋白的制备,会导致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下降。
主要有:①含硫氨基酸的分解(胱氨酸等),脱-SH等;②AA的异构化:L-型→D-型,降低、失去营养价值;③AA的消除与交联反应,使EAA变成不易被消化利用的交联形式。
首先,半胱氨酸或磷酸丝氨酸残基经β-消去反应形成脱氢丙氨酸DHA。
然后,因为,DHA 残基的反应活性很强,DHA与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鸟氨酸残基的δ-氨基和半胱氨酸残基的3536巯基容易结合,分别形成含交联键的赖氨丙氨酸、鸟氨丙氨酸和羊毛硫氨酸。
OH +C 2CH 2CH 2_NH C O _NH CH C O O C CH NH _RR R (R=SH 或OPO 3H 2) (DHA )_NH CH CO 2)4NH 2CH CH CO HN _NH CH CO 2(CH )NH 2CH CH CO HN 3 _NH CHCO 22CH CH CO HN CH S赖氨酰丙氨酸残基 鸟氨丙氨酸残基 羊毛硫氨酸残基○ 蛋白质中含有较多的Lys ε-NH 2,碱处理后Lys ε-NH 2与脱氢丙氨酸DHA 交联是主要的蛋白质分子的交联形式。
碱处理后由于蛋白质-蛋白质分子间的交联,它们的消化率与生物价降低。
○ 但是,碱处理又是某些蛋白食品加工中必要的处理方法,如,大豆蛋白的分离、浓缩、组织化纤维的生成等,常常利用PH 控制工艺过程,实际操作中应尽量使处理条件温和,减少营养损失。
6.4.1.3 低温下的变化○ 低温贮藏,是常用的食品贮藏条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抑制酶活性及化学变化。
对于蛋白食品可在低温下减少或延缓腐败的发生,但一定程度的低温会引起蛋白质结构与性质的变化。
○ 低温贮藏分。
冷藏一般不引起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变化,而冻藏(-18~-20℃)则因为温度下降、形成冰晶所致的挤压作用、水化膜消失致使蛋白分子聚集沉淀等反应,引起一些不利变化:① 肉类在冻结→解冻过程中,由于组织、细胞的破坏而释放出蛋白酶,加速蛋白质的分解,水与蛋白质间的结合态氢键受到破坏而代之以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结合氢键,不可逆,保水性下降,风味改变。
对营养价值的影响不大。
②冻鱼类则更易发生蛋白变性(水结冰、水化膜消失至使蛋白质分子靠近聚集沉淀)、肌肉硬化、持水性下降,风味劣变。
③含脂肪的蛋白食品在冻藏中,由于脂肪的自动氧化产生自由基、过氧化物等,也导致蛋白质交联、聚合等变性变硬和营养价值下降。
○低温下的劣变程度与降温的程度与速度有关。
一般以低温速冻、冰晶细小、挤压作用不大、变性程度小,风味保存相对较好。
6.4.1.4 辐射○电离辐射也是保存食品的方法之一,具有杀菌、保鲜、灭虫等效果。
——就辐射本身来说,由于剂量的限制,一般不会造成食品产生放射性。
——但是,辐照的过程中,射线会引起水分子产生自由基OH·、H·,继而引起蛋白质分子中的敏感键断裂,发生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分解,造成一定的营养损失;辐射也能引起蛋白质变性和聚合,功能性质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蛋白质受到γ辐射,或者在氧化脂类存在下储存,可发生-SH和-S-S-的交换反应和形成分子间或分子内的共价交联键,主要是从氨基酸残基α-碳生成的游离基开始发生聚合。
——总的来说,辐射的剂量、含水量、O2等控制适当,对蛋白质食品的营养价值影响不大。
6.4.1.5 脱水与干燥○食品加工中脱水是为了降低食品Aw,利于保藏;或减少重量,方便运输。
同时,由于脱水致使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聚集等一些不良变化的发生。
○不同脱水方法引起的变化:①传统脱水法:自然风干脱水,或者给予一定的加温,如传统的腌制肉、鱼等,经长时间的脱水后,表现为鱼肉萎缩变硬、复水性差,失去原有风味。
②真空干燥:因避开氧气,可减少一些不利的化学变化,如果结合低温进行,蛋白质变性相对少,还可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营养损失小。
③喷雾干燥:蛋白原料以雾状快速喷入流动的热空气中,脱水干燥成小颗粒状,蛋白质损失小。
如,奶粉的制作。
37④鼓膜干燥:将蛋白原料置于蒸气加热的旋转表面,蛋白质脱水干燥成膜。
⑤冷冻干燥:相对好的一种干燥方法,部分蛋白质变化、但对营养、消化率等影响不大。
6.4.1.6 食品体系中其它成分的影响①脂类物质的存在,可引起羰氨褐变;双官能团醛,如,丙二醛,与蛋白质能产生交联,使蛋白质失去溶解性,Lysε–NH2损失及蛋白质生物有效性、功能性质丧失。
②多酚物质,酚在碱性条件下或酚酶作用下转变为醌,醌可与Pr-SH和NH2发生不可逆反应,醌也能缩合成高分子褐色素并进一步与Pr结合,这些都使消化率与生物有效性降低。
③亚硝酸盐存在时,可与一些氨基酸残基(相当于胺的残基如脯、组、色、精、酪、半胱)等在较高的温度和酸性下反应生成N-亚硝胺类物质,继而形成具毒性的致癌物。
烧烤、煎炸食品的不安全性就在于此,是值得关心的一个问题。
6.4.1.7 提取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可能损失部分AA——如,利用大豆蛋白的PI沉淀时,一些含S清蛋白在PI时因可溶而在过滤时流失。
6.4.1.8 食品加工中氧化剂的影响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酸和次氯酸钠常作为灭菌剂、漂白剂、去毒剂被加入到食品中,有时还会产生食品内源性的氧化产物(如脂肪氧化的自由基、酚氧化生成的醌等)。
高活性的氧化剂会导致氨基酸残基的氧化和蛋白质的聚合。
最易氧化的是Met、Cys、Trp、His,其次是Tyr。
如:蛋氨酸被氧化成蛋氨酸亚砜和蛋氨酸砜6.4.2 改善蛋白质营养及功能特性的方法○一般而言,蛋白质原料的营养价值以动物蛋白优于植物蛋白,但植物蛋白是目前我国居民膳食蛋白的主要来源,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对其理化性质加以改性,提高植物蛋白的营养和功能特性,并获得来源丰富、营养性与功能特性优良的食品蛋白质。
38○蛋白质的改性主要有以下方法:6.4.2.1蛋白质的酶促部分水解处理――酶法改性之一○采用加酶、加酸、加碱的方法,使蛋白质发生部分水解,降解产物——肽类物质,比原来的大分子蛋白具有更高的消化率和溶解性,相应提高持水性、乳化性和起泡性。
○常用的蛋白水解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
例如,牛奶水解蛋白,将脱脂奶粉加水、酶等水解后,可添加到果汁饮料中便于溶解和提高果汁的营养价值,尤其适合消化功能不良的肠胃疾病患者。
○提高溶解度是此法改性的主要目的。
但必须控制水解度,过度水解会损害其它功能特性如凝胶化、起泡性等。
○。
肽的苦味与其平均疏水性有关,苦味的强度取决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顺序和蛋白质水解时所使用的酶,亲水性蛋白质(如明胶)的水解物比疏水蛋白质(如大豆蛋白、酪蛋白)的水解物少苦味或没有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