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燕子南飞》教学设计
《燕子南飞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燕子南飞》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燕子南飞》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讲述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斗争和人物命运。
通过进修这部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燕子南飞》的作者、背景和主题;2. 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3.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介绍作者柳宗元的生平宁创作背景;2. 小说梗概:讲述《燕子南飞》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3. 文学分析:分析小说的主题、风格和意义;4.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观后感或小说评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讨论:老师讲解知识点,学生提出问题和看法,进行互动讨论;2.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阅读小说的不同章节,然后交流心得;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人物,进行情景再现,体验故事情节;4. 作文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写作,提供写作素材和范例,进行修改和提升。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介绍《燕子南飞》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进修兴趣;2. 第二至四课时:分别讲解小说的不同章节和人物,引导学生思考;3. 第五至七课时:进行文学分析,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意义;4. 第八至十课时:开展写作训练,指导学生撰写作文,展示效果。
六、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教室讨论、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的表现;2. 作业成绩:包括写作作业的内容和表达能力;3. 期末考核:进行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燕子南飞》的掌握水平。
七、教学资源1. 《燕子南飞》原著;2. 资料和视频资料:用于讲解和展示;3. 作文范例:用于指导学生写作。
八、总结通过本次《燕子南飞》的进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同时,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进修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希望学生在进修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不息提升自我。
燕子南飞教案设计
燕子南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知道燕子南飞的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2. 燕子南飞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 燕子的迁徙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燕子的图片、燕子迁徙的图片。
2. 视频素材:燕子迁徙的视频。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出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特征。
1.2 学生分享对燕子的了解。
1.3 导入课文《燕子南飞》。
2. 学习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 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2.3 学生讨论:为什么燕子要南飞?3. 了解燕子的迁徙特点3.1 出示燕子迁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3.2 学生分享对燕子迁徙特点的理解。
3.3 教师讲解燕子迁徙的特点。
4. 观看燕子迁徙的视频4.1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燕子迁徙的过程。
4.2 学生分享观看视频的感悟。
5. 总结与拓展5.1 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分享学习收获。
5.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5.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5.4 布置作业: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燕子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对燕子南飞原因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对燕子的习性和迁徙表现出浓厚兴趣,课堂互动积极。
2. 学生能够明确燕子南飞的原因,并对迁徙现象有初步理解。
3. 观察日记显示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观察中,对周边鸟类有更深入的了解。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反馈,适当增加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鸟类生活。
2. 对于环保意识的培养,可以结合学校或社区环保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
3. 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关于鸟类迁徙的案例,拓宽学生视野。
三年级科学下册《燕子南飞》教学设计
7.燕子南飞
第10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能说出燕子迁徙的过程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燕子的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通过爱鸟活动,认识到爱鸟护鸟的重要性
教学媒体及
学具准备
燕子迁徙的路线图、记录表、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及指导策略
学生学习活动安排
课后反思及评价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
2.提问:燕子为什么要迁徙?是怎样迁徙的?
(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
1.调查一年中燕子的生活规律
(1)提出问题
(2)阅读资料,简单讲解快速阅读方法。
(3)交流评价
(4)得出结论:根据教材中的“燕子生活周期图”概括燕子一年中的生活规律。
2.查阅燕子迁徙的路线图
(1)提出问题:燕子是怎样迁徙的?在迁徙过程中,燕子的主要活动?停留时间?
快速浏览每一段落,找出与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有关的内容,勾画重点词语或句子。
迁徙是鸟类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一种积极适应的本能,鸟类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食物短缺。
培养学生爱鸟护鸟意识,制作宣传标语,张贴到学习、小区等地方,或者制作爱鸟护鸟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燕子南飞
北迁→求偶→筑巢→孵化→育雏→集群→南迁→越冬→
(2)整理资料
(3)汇报交流
(4)得出结论:迁徙பைடு நூலகம்燕子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出示:两组图片
2.引导:爱鸟护鸟意识
3.制作爱鸟宣传语
观看燕子迁徙的视频,思考燕子为什么要迁徙?它是怎样迁徙的?
第七课《燕子南飞》导学案
第七课《燕子南飞》导学案第七课《燕子南飞》教学建议一.教学目标:1.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能能搜集整理相关信息。
2.能根据动植物的迁移习性,总结出动植物生长与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变化有关。
3、能与其它同学进行合作完成探究活动,并能关爱生物,感受到生物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徙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与环境想适应的。
三.背景资料事实上,不仅有些鸟类为了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每年不辞辛苦地迁徙,有一些鱼类也有类似的生活习惯,生物学家们称之为――洄游。
有些鱼平日生活在海里,到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河流返回淡水中产卵,例如大马哈鱼;还有些鱼类大部分时间栖居淡水,只是在生殖季节入海产卵,如鳗鲡。
另外,海洋里还有些鱼类,每年的春夏顺着暖流北上,到了秋冬季节又顺着暖流南下。
除鱼类外,能长途洄游的还有其他动物,如南极鲸类、海龟等。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像片,动植物迁移资料若干份,分析结果表若干份。
学生准备:搜集到的动物迁移的资料六.实施建议:本课在学生课下预习完成导学案的基础上,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歌谣《小燕子》入手,让学生通过对鸟类迁徙视频的观察与思考,初步认识什么是动物迁徙燕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鸟类,但其它能迁移的动植物学生却知之甚少,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准备生动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逐步形成生物迁移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行为这一概念。
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的引领学生思考和认识。
《燕子南飞》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几种办法。
2、知道是鸟类的迁徙,并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3、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物迁徙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4、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的变化的关系。
二、重难点通过对动物各种迁徙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问题提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观察和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如燕 子南飞的导航机制、迁徙过程中的食物来源等。
问题分析与解决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或进行小组讨论等方 式,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成果展示与交流
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报告、海报或PPT等形式进行展示,并 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与分享。
持续改进和优化课程设计
反思和总结
定期对课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的时效 性和前瞻性。
创新教学方法
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THANK YOU
观察内容与记录
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飞行 姿态、群体行为、觅食活 动等,并记录观察到的现 象和特点。
分组讨论与分享经验
分组方式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以便更好地进行讨论和分享。
讨论内容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经验 ,探讨燕子南飞的原因、迁徙路线 、遇到的困难等话题。
讨论引导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 提出问题或给予引导,促进讨论的 深入进行。
素。
数据分析
指导学生整理和分析观察记录, 探讨燕子南飞的原因、迁徙路线 和特点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
探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03
实践活动与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观察
观察时间与地点
选择燕子南飞的季节和合 适的观察地点,如公园、 湖泊或其他燕子聚集的地 方。
观察工具与准备
准备望远镜、记录本、相 机等观察工具,并提前让 学生了解燕子的基本特征 和习性。
三年级下册科学《燕子南飞》导学案
三年级下册科《燕子南飞》导学案【学习内容】:三年级科学下册第7课《燕子南飞》的相关内容。
本课教材从学生熟知的御寒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当自然环境(气候、温度)发生变化时,给生物带来哪些影响,生物的生活习性又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
【学习目标】: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3.能关爱生物,感受到生物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引入:当冬天来临时,我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 用炉火、暖气来提高室内温度。
增添棉衣、羽绒服老抵御寒冷。
减少户外活动。
去温暖的地方过冬。
适量增加热量高的食品。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活动一:鸟类的迁徙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
春天,它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
生物雪茄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
在迁徙过程中,大多数鸟类会有规律的停下来休息和进食。
`3.有哪些鸟有迁徙?温馨提示:燕子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呢?我的猜想:为了躲避寒冷的低温。
4.鸟类有迁徙的特性。
鱼有什么习性呢?什么是洄游?有哪些鱼有洄游习性?得出结论: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
有哪些动物通过迁移以适应环境呢?将分析的结果填入表中。
植物虽然不像动物一样自由运动,但也有迁移现象。
活动二:动物的冬眠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
东面是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
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总结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外作业:除迁移和冬眠以外,动物和植物还有哪些过冬的办法?。
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冀人版《燕子南飞》导学案
《燕子南飞》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燕子南飞》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词,诗意深远,意境优美,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学习这首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和辛弃疾的创作风格,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对于人生和爱情的思考。
二、课前导学1. 请学生阅读词的全文,理解词的主题和基本意境。
2. 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词中的“燕子”象征着什么?作者通过描写燕子的离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3. 请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一下宋代的文学特点和辛弃疾的生平事迹,为课堂讨论和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堂学习1. 分段分析词的内容和结构:整首词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主要描述燕子的离去,第二段写出小楼春晓的景色,第三段表达了作者对于别离的感伤之情。
让学生逐段分析词的意境和感情变化。
2. 探讨词中的艺术特色:让学生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讨论这些手法对于词的表达效果的作用。
3.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作者通过描写燕子南飞、小楼春晓表达的思想情感,让他们尝试运用词中的意象和艺术手法进行表达。
四、课后延伸1. 鼓励学生背诵这首词,并思考自己对于别离和重逢的理解。
2.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有关辛弃疾的作品,扩大对于宋代文学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通过学习《燕子南飞》,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是一堂别具意义的文学课。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燕子南飞》的作者、背景和故事大意。
2. 分析《燕子南飞》的主题和意义。
3. 掌握《燕子南飞》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高词汇积累和阅读能力。
4. 能够就《燕子南飞》展开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文学见解。
二、导学内容1. 作者简介:《燕子南飞》是由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诗歌,描写了燕子在南飞的情景。
孟郊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以清新淡雅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闻名于世。
燕子南飞教案
燕子南飞教案燕子南飞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
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
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
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燕子南飞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燕子南飞》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背景与目标随着季节的更迭,燕子南飞的景象成为了自然界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本作业设计以“燕子南飞”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和创作,深入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迁徙原因以及与人类文化的干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养。
二、作业内容与要求1. 观察记录:学生需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燕子的生活习性,记录燕子的飞行姿态、筑巢地点、食物来源等信息,并拍摄照片或视频作为资料。
2. 科学探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探究燕子南飞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食物资源分布、繁殖需求等,撰写一篇科学小论文。
3. 文学创作:学生根据观察和探究的效果,创作一篇以“燕子南飞”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可以是诗歌、散文或短篇小说,要求情感真挚、想象丰富。
4. 文化探究:学生钻研燕子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在中国文化中的吉祥寓意,以及在其他国家文化中的不同解读,撰写一篇文化探究报告。
三、作业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介绍燕子的基本知识,提供观察工具和资料查询的途径,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初步的观察和资料收集。
2. 实施阶段: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分阶段完成观察记录、科学探究、文学创作和文化探究的任务,教师定期检查进度并提供指导。
3. 总结阶段:学生提交完备的作业效果,包括观察记录、科学小论文、文学作品和文化探究报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并对作业进行评判。
四、作业评判标准1. 观察记录:准确性、详细性、图片或视频的质量。
2. 科学探究:资料的丰富性、逻辑性、结论的合理性。
3. 文学创作:情感表达、语言漂亮、创意新颖。
4. 文化探究:资料的广泛性、分析的深度、报告的条理性。
五、作业设计特色本作业设计融合了自然科学、文学创作和文化探究,旨在通过多角度的进修,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六、作业设计反思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进修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作业中来。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7燕子南飞
7、燕子南飞(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请看燕子迁徒视频。
(视频内容: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汪天气温暖的南方:每到天气渐暖的春天,燕子又成群结队地从南方返回北方,这就是迁徙。
2提问:燕子为什么要迁徙?是怎样迁徙的呢?(二)探完发现,形成知识调查一年中燕子的生活规律(1)提出问题提问:①燕子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②燕子的食物是什么?③燕子在什么时候北证、南迁和繁殖?(2)掌握阅读方法。
①快速浏览每一段落.找出段落中与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有关的内容,勾画出重点的词语或句子。
②试着用勾画的词语句子去解释问题,如果能够解释清楚,就开始整理资料;如果不能就返回到段落开始,重新筛选资料,③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3)阅读资料学生阅读整理资料并将资料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中(4)交流评价指定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燕子喜欢生活在温暖的地方与其生活习性有关。
燕子以蚊蝇等昆虫为食,并习惯在空中捕食飞虫,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不能发掘潜伏的昆虫幼虫、虫蛹、虫卵,主要在2至3月北迁,在4至7月繁殖,在10至11月南迁。
)(5)得出结论师生根据教材中的“燕子生活周期图”概括燕子一年中的生活规律。
北迁→求偶一筑巢→孵化↓↓越冬←南迁←集群←育雏播放:体现燕子或其他鸟类迁徙规律的录像。
(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
春天,它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
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徒。
)2.查阅燕子迁徙的路线图。
(1)提出问题。
提问:燕子是怎样迁徙的?在迁徙过程中,燕子在繁殖地、迁徙距离、越冬地会进行哪些主要活动?停留多长时间?的主(2)搜集整理资料。
学生阅读资料,并将搜集到的资料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中。
(3)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整理后的资料(燕子在繁殖地主要进行求偶、筑巢、孵化、育锥等活动,停留时间一般持续在4至9月之间。
燕子南飞
7、燕子南飞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人们低于寒冷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有关的问题。
3、能根据动植物的迁移习性,总结出动植物生长与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变化有关。
科学知识目标:1、能解释动植物迁移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2、能列举一些动物冬眠的实例。
情感态度目标:1、能关爱动物,感受生物生活的多样性。
2、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动植物各种迁移方式的探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与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如何与环境相适应。
教学过程:一、回顾经验,情景导入1、同学们,前一阵子,一连下了好几天的雨,气温也突然下降,我们好多人都感冒了。
就在气温发生变化的时候,H1N1甲型流感也很厉害。
我们为什么会在气候变化的时候容易感冒呢?冬天就要到了,我们需要采用什么方法才能适应寒冷的环境,安全的度过冬天呢?(生举例:加厚衣服、生上火炉、……)2、当我们穿上厚厚的衣服,围在温暖的火炉旁,我们就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可以温暖的躲过寒冬了,可是自然界中的动物们是怎样适应寒冷的气候来过冬呢?它们用的是什么方法?生自由发言。
(躲在窝里不出来、飞到南方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来适应周围的环境的。
显示课题:燕子南飞二、知识积累积极探究1、联系生活明确概念、说到燕子,大家都会唱一首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
燕子年年春天来到我们北方,又是在什么时候飞到南方去的?(秋天)课件导入:大自然中有许多鸟类和燕子一样,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
春天它们从气温逐渐升高的南方飞到北方繁育后代,秋天又从北方飞到南方度过寒冬。
生物学家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叫做迁徙。
师补充说明:具有迁徙习性的鸟都是候鸟,不迁徙的叫留鸟。
出示资料:世界上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很多,约占鸟类的1/3,每年参加迁徙的鸟类数量高达100亿只以上。
我国约有1/2的鸟有迁徙的习性,计约500多种。
2、搜集统计我们周围有哪些鸟有迁徙的习性?我们来做个统计。
燕子南飞教案及反思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板书设计等)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1、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先来给你们猜一个谜语,好不好?
身穿一件大黑袍,尾巴尖尖像剪刀。秋天从北飞到南,春天从南飞回来。 (打一种鸟类)
师:燕子要南飞了,它们可兴奋了,叫声一次比一次清脆嘹亮。
(重点出示:叽——叽——叽——叽——)
指导朗读。(同桌试读,指名读)
师再次引读:叽——叽——叽——叽——
燕子要南飞,电线上面……多种形式读课文
师:调皮的词语宝宝溜走了,你还会读吗?
说话训练:燕子们排着队停在电线上,
好像在报数,
又像在开会,
还像在干什么?(说话、唱歌……)
出示标调规则:(齐读)有a标a上,没a找o、e,i、u并排标在后。
1.拼一拼,读一读。baicai
2.练习:拼一拼,分小组拼读音节
3.读拼音,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mǎi ,wéi,duī
四、认识了3个新朋友,小燕子们的声音更动听了,大家一起读。
备注
练习与作业
1、认读生字“南、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好、又、开”。
2、描写生字:“要、好”
在整体感知课文环节中,我要求学生听了三遍课文录音,而每次听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听的同时观察插图,说说谁干什么。第二次听的时候干了些什么,第三次听的时候跟着录音轻声读,熟悉生字。每次听的时候都带着明确的任务,而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听。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要求去做。这也是一种学会听的能力。
教学中欠缺不足的地方仍有很多对于拼音的学习时间占用比例有点少,在发音上有所欠缺,需要提高自我的能力。字词教学中,对于生字的教学时间把握不够到位,时间占用没有到位。对于学生开火车识字运用得比较少,对于学生的评价语过于单一等等细节问题,都是我以后教学中需要不断学习的。
《燕子南飞》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燕子南飞》导学案第一课时课时安排:本导学案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建议课时为45分钟。
课前准备:教师需提前准备好播放器、投影仪、教材和相关课件,确保教学设备正常运转。
同时,准备好学生的学习资料,包括课本、笔记本和笔等。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燕子南飞》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朗读《燕子南飞》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2.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抒情情感,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 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意境构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步骤:1. 教师播放《燕子南飞》的配乐,让学生先感受诗歌的音乐性。
2. 朗读《燕子南飞》,引导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读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描述燕子南飞的情感。
4.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抒情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6. 练习写作,让学生根据《燕子南飞》的意境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理解和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2. 作业评价:作文内容能够表达清晰,符合诗歌意境,并具有个性特色。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朗读其他经典诗歌,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些诗歌或散文,培养创作能力。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燕子南飞》这首经典诗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愿学生们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感受诗歌的魅力,开拓自己的文学视野。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的:1. 了解《燕子南飞》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
2. 理解《燕子南飞》的内容和意义。
3. 分析《燕子南飞》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燕子南飞说课稿
《燕子南飞》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燕子南飞》,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重难点、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燕子南飞》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7课内容。
第二单元有四个内容:葵花向阳、燕子南飞、仙人掌的刺以及奇妙护身术,这四课共同告诉了学生一个大自然总法则——“适者生存”。
燕子南飞这一课探究的主要问题是通过指导学生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理解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二、说学情分析每个学生都曾不同程度地体验过寒冷的滋味,都了解或感受过多种多样的御寒方法。
本课从学生熟知的御寒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的生活习性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
三、说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各种迁移方式。
2.认识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
3.感受生物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什么是迁徙、洄游、冬眠。
难点:认识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
五、说教法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合作探究,讨论法、互动教学法等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学导入。
谈话导入:冬天马上就要来临了,我们怎么抵御严寒,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呢?小组讨论总结出你们了解的或感受过的御寒的方法,然后派小组代表说出你们小组的办法。
2.提出问题。
当我们穿上厚厚的棉衣,守在温暖的火炉旁,度过寒冷的冬天,我们适应了周围寒冷的环境。
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动物,它们是怎样适应寒冷的冬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燕子南飞》。
板书课题:燕子南飞【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出自己了解的御寒方法,为学生猜想动植物过冬方法打下基础。
二、新知讲授,猜想假设,鸟类为什么要迁徙?1.认识什么是迁徙。
(1)我讲述:说到燕子,老师不禁想到一首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确实如歌词所说,小燕子一样,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小燕子》这首童谣是学生唱着长大的,同学们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燕子是学生比较了解的鸟类,但其他能迁移的动植物学生却知之甚少,同学们可以在课外搜集有关资料,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生动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逐步形成生物迁徙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行为这一概念。
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引领学生思考和认识,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提出鸟类迁徙有关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根据搜集各种动植物迁移的资料,得出结论。
3.能根据动植物的迁移习性总结出动植物生长与其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变化有关。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探究活动,关爱动植物,感受生物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什么是鸟的迁徙,鱼的洄游,举一些动物冬眠的实例。
2.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3.能根据动植物的习性总结动植物生长与其生活习性和环境变化有关。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动物的各种迁徙方式研究,知道环境对动物生长及其生活习性方面有影想及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难点:搜集整理动物和植物适应环境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今天我们看一段《小燕子》儿歌视频,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结合生活实际现象思考这段视频里反应出一种什么样的科学(自然)现象?(播放视频)生:小燕子刚刚飞回北方;希望小燕子长期住在这里;小燕子每年冬春都要搬家;……师:小燕子每年到了冬天飞到南方,到了春天又飞回来。
你们春天见过小燕子吗?生:见过;我还看到它们垒窝哪……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燕子南飞》这课内容。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培养能力1.播放深秋群鸟南飞的视频。
(展示部分画面)结合生活经验分组讨论:猜想哪些鸟春秋两季爱搬家?哪些鸟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讨论(猜想)结果记录在报告单上。
一组学生代表汇报,其余组可以补充。
小学科学27《燕子南飞》(教案)
小学科学27《燕子南飞》(教案)一、引言《燕子南飞》是《小学科学》的第27课,主要介绍了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迁徙方式。
通过观察和探究燕子的南飞迁徙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情境导入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燕子的兴趣,例如:“你们有没有见过燕子呢?燕子是常见的鸟类之一,它们是如何迁徙的呢?为什么要南飞呢?”通过激活学生的经验和观察,引领学生进入燕子南飞的话题。
三、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燕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性;(2)了解燕子南飞的原因与迁徙方式;(3)能观察、分析和总结生活现象,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与实操:通过实地观察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燕子的南飞迁徙;(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互动,共同探究燕子的南飞现象;(3)探究与发现: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进行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燕子南飞的好奇心和热情。
2. 学习与探究:(1)展示燕子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教师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燕子的外貌特征、栖息地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燕子的南飞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燕子为什么要南飞,南飞的时间和路线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推理。
(3)燕子南飞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燕子南飞的原因可能与气温、食物和繁殖有关,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燕子南飞的真正原因。
(4)实地观察和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前往校园或附近的空旷地带,观察燕子的迁徙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同时,进行小实验,观察气温和食物对燕子活动的影响。
(5)总结与讨论:学生们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并分享自己的发现,展示在南飞时燕子是如何利用风势飞行的。
3. 拓展与应用:(1)燕子的保护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南飞对燕子的意义,以及保护燕子的必要性。
《燕子南飞》作业设计方案
《燕子南飞》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燕子南飞》的背景故事和作者生平;2. 理解《燕子南飞》的主题和意义;3. 分析《燕子南飞》的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4.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燕子南飞》的故事背景和作者生平,让学生对该作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2. 第二课时:分析《燕子南飞》的主题和意义,讨论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反映;3. 第三课时:解析《燕子南飞》的文学风格和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叙事结构等方面;4. 第四课时: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燕子南飞》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作品的认识;5. 第五课时: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关于《燕子南飞》的读后感或评论,展示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独特见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述故事背景和作者生平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 启发式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3. 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4. 作业布置:通过写作作业来巩固学生对《燕子南飞》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资源:1. 课件:准备包括《燕子南飞》的故事背景、作者生平、主题意义等内容的课件,辅助教学;2. 教材:提供《燕子南飞》的文本资料,供学生参考和阅读;3. 其他资源:如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燕子南飞》的世界。
五、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思考深度等;2. 作业成绩:评价学生对《燕子南飞》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小组讨论成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灵活变通,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燕子南飞》,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阅读能力。
愿《燕子南飞》这首经典之作能够在学生心中开启一扇通向诗意世界的门窗。
《燕子南飞作业设计方案》
《燕子南飞》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燕子南飞》的背景和作者,掌握作品的主题和基本情节;2.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点;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批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燕子南飞》的背景介绍和作者简介;2.作品的主题和基本情节;3.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的分析;4.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三、教学重点:1.《燕子南飞》的主题和基本情节;2.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的分析。
四、教学难点:1.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表达;2.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五、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小组讨论和展示;3.文学作品鉴赏。
六、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引入《燕子南飞》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导学(20分钟):讲解《燕子南飞》的主题和基本情节,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整体框架;3.分析(30分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4.展示(20分钟):每组展示他们的分析效果,进行互动交流;5.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重点难点。
七、教室作业:1.要求学生根据教室讨论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燕子南飞》的读后感,要求包括对作品主题、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分析;2.要求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点,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3.要求学生在下节课上交作业并进行展示。
八、评判方法:1.对学生的教室表现进行评判,包括参与讨论、展示内容等;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阅,评判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九、延伸拓展:1.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或书店借阅相关文学作品,拓展阅读广度;2.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燕子南飞》等文学作品。
十、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分析作品情感表达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指导。
下节课我将重点突出这一部份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
《燕子南飞作业设计方案》
《燕子南飞》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燕子南飞》是一部优秀的摩登经典小说,作者是冰心。
小说以描写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风云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燕子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这部小说语言漂亮,情节跌宕升沉,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适合作为高中生阅读的文学作品。
二、教学目标1.了解《燕子南飞》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2.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小说《燕子南飞》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2.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3.小说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4.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启迪。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小说的背景、内容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3.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小说的相关章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写作法: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评论或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燕子南飞》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2.整体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小说的整体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重点解读:重点讲解小说中的主题、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4.讨论分享: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5.写作训练:安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评论或小论文;6.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进修收获,反思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考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参与度;2.作业表现:评判学生完成的写作任务的质量和深度;3.考试评判:组织考试或测验,考察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综合评判:综合思量学生在教室、作业和考试中的表现,给予综合评判。
七、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小说《燕子南飞》的原文和相关资料;2.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小说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阅读和钻研。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燕子南飞》的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这部摩登经典小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
1.调查一年中燕子的生活规律
(1)提出问题
(2)阅读资料,简单讲解快速阅读方法。
(3)交流评价
(4)得出结论:根据教材中的“燕子生活周期图”概括燕子一年中的生活规律。
2.查阅燕子迁徙的路线图
(1)提出问题:燕子是怎样迁徙的?在迁徙过程中,燕子的主要活动?停留时间?
快速浏览每一段落,找出与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有关的内容,勾画重点词语或句子。
迁徙是鸟类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一种积极适应的本能,鸟类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食物短缺。
培养学生爱鸟护鸟意识,制作宣传标语,张贴到学习、小区等地方,或者制作爱鸟护鸟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燕子南飞
北迁→求偶→筑巢→ຫໍສະໝຸດ 化→育雏→集群→南迁→越冬→授课内容
7.燕子南飞
第10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能说出燕子迁徙的过程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燕子的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通过爱鸟活动,认识到爱鸟护鸟的重要性
教学媒体及
学具准备
燕子迁徙的路线图、记录表、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设计及指导策略
学生学习活动安排
课后反思及评价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
(2)整理资料
(3)汇报交流
(4)得出结论:迁徙对燕子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出示:两组图片
2.引导:爱鸟护鸟意识
3.制作爱鸟宣传语
观看燕子迁徙的视频,思考燕子为什么要迁徙?它是怎样迁徙的?
研究燕子为什么要迁徙?(季节性)
从燕子喜欢的生活环境、食物、什么时候北迁、南迁和繁殖等方面来了解燕子的生活规律。
指定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并将资料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学生汇报整理后的资料。
观看图片:1.人类伤害鸟类的图片;2.古诗词“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
以视频导入新课能在第一时间给予学生视觉冲击,让学生对本节课有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