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学院油气集输实验指导书.doc

合集下载

油气储运工程实验指导书..

油气储运工程实验指导书..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浙江海洋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油库设计与管理实验一:油库控制参数的认识实验适用专业:本科油气储运工程学时数: 2 学时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能熟悉“油库操作模拟教学系统”结构组成、各部分主要性能参数。

二、实验要求要求每位学生在指导老师演示后,积极观察油库各设备的参数变化过程;尤其要掌握油罐液位(低低液位、低液位、正常液位、高液位、)、温度、流量等参数变化时的油库系统状态。

三、实验系统简介“油库操作模拟教学系统”(简称仿真系统)是以一个典型的成品油库为目标开发的油库工艺模拟系统。

系全套引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系统。

此系统包括流程板、控制台、计算机等硬件和相应的软件。

该系统提供了与真实油库相同的操作控制环境。

在此系统中,学生能了解认识油库的基本生产过程、控制模式和控制原理,并能进行操作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仿真教学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的离线仿真模拟系统。

它一般用一些工作站模拟油库控制中心及各分系统等,利用软件模拟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参数变化过程,学员在工作站上能看到与现场相同的现象。

仿真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安全、易于更新和维护的优点,更主要的是离线仿真能模拟在现场不允许出现的事故状态,还能演示现场看不到的不稳定工况的变化过程。

仿真培训系统包括硬件平台、系统软件平台和仿真模拟系统软件等几个部分,它的硬件平台和系统软件平台基本上是通用的,对于不同的生产系统可以开发相应的仿真模拟软件,因此仿真教学的设备利用率高、适应性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仿真教学系统将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四、实验步骤1.指导教师演示并操作说明,强调注意事项;2.熟悉油库流程图;3.每位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记录相关参数动态过程,尤其要掌握油罐液位(低低液位、低液位、正常液位、高液位、)、温度、流量等参数变化时的油库系统状态,与低低液位报警、高高液位报警的情况及相关数据记录。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大纲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大纲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油气集输/Oil and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周数/学分:2周/2学分先修课程: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泵和压缩机、原油流变性及测量适应专业:油气储运工程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已完成《油气集输》课程学习之后,为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并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工艺设计而开设的实践环节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油气集输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油气集输的工艺计算和工艺流程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1.课程设计的内容选择下列之一完成:1)汽车加油站的设计主要包括总平面布置图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安装图设计、主要工艺计算。

2)输油臂工艺结构设计3)油港输油工艺流程设计4)集气站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分离器、换热器、节流阀、注醇量的设计计算及工艺流程图的设计。

5)三甘醇脱水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吸收塔、再生塔、分离器、换热器、闪蒸罐的设计计算及工艺流程图的设计。

6)吸附法脱水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干燥器、分离器、加热炉、冷却气量的设计计算及工艺流程图的设计。

7)轻烃回收装置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分离器、干燥器、换热器、加热炉、制冷设备、脱乙烷塔、脱戊烷塔的设计计算及工艺流程图的设计。

8)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分离器、沉降罐、电脱水器、加热炉、储油罐等装置的工艺设计及工艺流程图的设计。

9)常温集气站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分离器、换热器、节流压降等设计计算及工艺流程图的设计。

2.课程设计的要求本课程设计是在已完成《油气集输》课程学习之后,为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并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工艺设计而开设的实践环节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油气集输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油气集输的工艺计算和工艺流程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

三、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四、课程设计说明书与图纸要求1.课程设计说明书提交的课程设计成果包括:原始数据、计算说明书、有关图件、参考文献等。

油气矿场集输教学及

油气矿场集输教学及

《油气矿场集输》教案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英文名称:Oil-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ing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3、课程学时:总学时64, 实验学时84、学分:45、先修课程:《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化工分离基础》6、适用专业:油气储运工程7、大纲执笔:蒋洪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9、制定<修订)时间:2008年5月二、课程地目地与任务本课程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地一门主干专业课,较全面地阐述油气集输系统及其处理技术地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地学习,学生应对油气集输与处理系统有一个全面地理解和认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天然气及原油地性质、天然气及原油集输系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防止、天然气净化<脱水、脱除酸性气体)、天然气凝液回收、油气混输管路、原油净化、原油稳定等内容,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承担矿场油气集输系统地设计与管理工作.本课程地主要任务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地知识和能力:b5E2RGbCAP<1)具有油气田矿场内部地面工程地规划、设计和营运管理地能力;<2)油气集输工艺过程和原油净化、天然气处理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熟悉油气集输设备地结构、主要设备选型及设计计算方法;<4)掌握油气集输管道及管网、油气混输管道地水力及热力计算方法.三、课程地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油气物性计算方法、天然气含水量估算、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预测及防止措施,对天然气矿场集输系统中井场和集气站组成、工艺流程、设备有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掌握天然气脱水、脱除酸性气体、天然气凝液回收工艺过程地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相关基础知识,并具有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地能力.p1EanqFDPw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主要原油集输流程、流程布站;了解计量站、集油站、联合站地流程特点及任务;掌握气液两相管流工艺计算方法;掌握原油净化、稳定地基本原理及方法、工艺流程,并具有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地能力.DXDiTa9E3d四、教案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建议<一)理论教案1.绪论<1学时)<1)课程教案目地、任务及要求,课程结构分析.<2)国内外原油、天然气集输与处理技术最新进展.2.原油、天然气地物理化学性质<4学时)<1)石油、天然气地组成与分类;<2)天然气地分子量、临界值、密度及相对密度、粘度地概念和计算方法;<3)天然气热力学性质<比热、导热系数、热值等)地定义及计算方法;<4)石油地密度、平均沸点、特性因素、平均分子量、粘度、比热<热容)与热值地定义及计算公式;<5)石油地凝固点、浊点、结晶点,油品地闪点、燃点、自燃点地基本概念和相关表示方法.重点:天然气主要热力学性质参数地计算方法、有关石油物性基本概念地理解难点:原油、天然气物性参数计算,相关经验公式地适用范围地界定和选择3.天然气水合物地形成及防止<4学时)<1)天然气含水量地表示法、测量方法、估算方法<2)天然气水合物地结构、形成条件预测及防止方法<3)水合物抑制剂类型、应用特点、注入量计算重点:天然气含水量地估算、水合物形成条件及防止方法、水合物抑制剂注入条件地确定和注入量计算.难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预测和水合物抑制剂注入量地计算.4.天然气矿场集输系统<4学时)<1)天然气集输系统地组成和各单元地作用<2)天然气矿场内部集输管网地形式、特点及适用条件<4)单井场站工艺流程及设备<5)集气站<常温、低温集气站)工艺流程及设备<6)单井场站和集气站工艺参数确定、工艺计算及设备选型计算重点:单井场站工艺流程及设备、集气站<常温、低温集气站)工艺流程及设备难点:单井场站和集气站工艺参数确定、工艺计算及设备选型计算5.油气分离设备<6学时)<1)两相、三相分离设备地分离原理和工作过程<2)两相、三相分离外壳及内部构件<3)两相分离设备主要尺寸地设计计算<4)三相分离设备主要尺寸地设计计算<5)除雾器地工艺计算<6)常用分离器地结构及应用重点:分离设备地分离原理和组成、内部构件,两相分离设备主要尺寸地设计计算难点:三相分离设备主要尺寸地设计计算6.天然气脱水<6学时)<1)天然气脱水工艺方法及脱水深度要求<2)溶剂吸收法脱水原理、甘醇地物理性质、工艺流程及设备<3)三甘醇脱水工艺参数地选取、工艺计算<4)固体吸附法脱水原理、吸附剂性质、工艺流程及设备、主要工艺参数确定、工艺计算<5)脱水工艺地选择重点:三甘醇脱水和分子筛脱水工艺地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设备难点:主要工艺参数地确定及工艺计算7.天然气脱除酸性气体<6学时)<1)天然气脱除酸性气体地工艺方法及脱除深度要求<2)醇胺法脱除酸性气体地原理、工艺流程及设备<3)砜胺法脱除酸性气体地原理、工艺流程及设备<4)硫磺回收工艺技术<5)尾气处理工艺技术重点:醇胺法及砜胺法脱除工艺技术难点:硫磺回收工艺技术、尾气处理工艺技术8.天然气凝液回收<6学时)<1)天然气凝液回收方法及产品质量要求<2)制冷工艺<相变制冷、节流、膨胀机制冷)地原理、膨胀机结构及应用、工艺计算、制冷工艺应用条件<3)低温分离工艺地组成、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地优选、工艺流程设计<4)常用天然气凝液工艺流程分析<5)主要设备选型及工艺计算重点:低温分离工艺地工艺参数地优选、常用天然气凝液工艺流程分析、主要设备选型及工艺计算难点:制冷工艺选用和应用条件、天然气凝液回收工艺设计、主要设备选型及工艺计算9.原油集输流程<4学时)<1)集输站场地类型和功能<2)原油集输流程地布站形式及应用条件、原油密闭流程地应用<3)常用集油工艺<加热、掺液、热源伴热保温)地原理及技术特点、应用情况<4)不加热集油工艺地基本原理、应用条件及技术特点重点:原油集输流程地布站形式及应用条件、常用集油工艺地技术特点及应用条件难点:不加热集油工艺地基本原理、应用条件及技术特点10.油气混输管路<6学时)<1)两相管流地特点、基本术语、处理方法<2)气液两相流流型判断<3)油气混输管路热力计算<4)油气混输管路水力计算重点:气液两相管路流型地判断方法、混输管路地水力及热力计算难点:混输管路地水力计算模型地选择11.原油净化<6学时)<1)原油乳状液地类型、形成条件和性质<2)原油热化学脱水地基本原理、化学破乳地技术要求、影响破乳脱水效果地因素、破乳剂地加入、热化学沉降脱水器RTCrpUDGiT <3)原油电脱水地原理、交直流电场与双电场脱水、电脱水器地结构及供电方式、电脱水技术要求和指标、技术参数5PCzVD7HxA <4)破乳剂地类型、性质与脱水性能、选择原则、破乳剂地筛选<5)原油脱水工艺流程<6)原油集输系统除砂工艺重点:原油热化学脱水地应用难点:原油电脱水12.原油稳定<4)<1)原油稳定地必要性和原理<2)原油稳定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应用条件、工艺选择<3)原油稳定工艺计算<6)原油稳定设备重点:原油稳定工艺方法地选择难点:原油稳定工艺计算<二)实验教案实验教案大纲见附件.五、考试考核方法闭卷考试.课程成绩分由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及实验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考试成绩60%.jLBHrnAILg 六、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1.曾自强、张育芳编,《天然气集输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年11月2.蒋洪、刘武编,《原油集输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二)参考书冯叔初等编,《油气集输》,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附件:《油气矿场集输》课程实验教案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学时:642、实验学时:83、适用专业:油气储运4、大纲执笔人:蒋洪5、教研室主任:黄坤6、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二、实验课地目地和要求让学生加深油气集输地基本理论、工艺技术地理解,掌握油气集输地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学生地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地综合应用能力.xHAQX74J0X三、实验内容和占用学时地具体分配必开实验:1.实验工程名称:油气集输工艺模拟实验学时:2 演示型实验目地:使学生加深对油气集输场站组成和工艺流程地理解,掌握油气集输设备地应用场所.实验内容:联合站流程演示.实验设备:计算机群组成局域网络系统、仿真模拟软件、联合站流程板、操作控制台.2.实验工程名称:乳状液制备与类型鉴别学时:2 验证型实验目地:使学生掌握乳状液地配备和类型鉴别方法、乳状液地破乳.实验内容:乳状液地制备、乳状液地类型鉴别、乳状液转相、乳状液破乳实验设备:电导率仪、显微镜、磨口锥形瓶、滴定管、滴管、试管、酒精灯、烧杯、量筒等.3.实验工程名称: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学时:2 综合型实验目地:使学生掌握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地实验测定方法,加深对水合物生成条件地理解.实验内容:模拟天然气合物生成条件.实验设备:低温高压耐腐蚀可视化釜成套设备、数字小孔摄像及计算机高质量图形监控设备、温控系统及搅拌系统、参数控制台及计算机数据采集软件、天然气配气系统、天然气高压高效低音增压循环设备.LDAYtRyKfE4.实验工程名称:原油采出液集输认识实验学时:2 综合型实验目地:使学生了解油气集输工艺元件地功能,掌握原油及其采出液管流特性地测定方法,加深对原油采出液管流特性地理解.Zzz6ZB2Ltk实验内容:油气集输工艺元件地认识实验、两相及三相流观察实验、含蜡油蜡沉积观察实验.实验设备:流体可视化环道实验装置,主要由实验管路系统、温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可视系统、充气扫线系统组成.dvzfvkwMI1四、实验课地考试或考核办法所有必开实验占总成绩地20%;每次实验作为一次作业,且上交实验报告.五、实验教材及参考书油气储运工程教研室编,《油气矿场集输》实验指导书,西南石油大学.。

油气储运工程实验指导书

油气储运工程实验指导书

目录《输油管道设计与治理》课程实验指导书 (1)实验一输油管道工艺和异样工况实验 (1)实验二RV2旋转粘度计测定流体流变性实验 (6)《输气管道设计与治理》课程实验指导书 (9)实验一输气管道工艺实验 (9)实验二管道结尾储气能力实验 (14)《油库设计与治理》课程实验指导书 (17)实验一石油产品闪点、燃点和密度测定 (17)实验二油库工艺实验 (19)实验三油罐呼吸阀实验 (24)《油气集输》课程实验指导书 (29)实验一石油产品凝点、冷滤点和水分测定 (29)《输油管道设计与治理》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输油管道工艺和异样工况实验输油管道工艺实验一、实验目的一、学会测定管路的Q—H特性曲线,并用作图法求出该管路和泵站配合工作时工作点。

二、了解以下输油工艺:①正输密闭流程(从泵到泵)②正输旁接流程③正输压力越站流程④倒罐流程⑤放空、扫线流程⑥低压泄放爱惜⑦高压泄放爱惜把握管路进行以上工艺时,各泵站和谐工作的情形和提高输送能力的要紧方法。

3、了解电动离心泵的工作特点,学会操作步骤和方式。

二、实验装置一、实验流程—输油管工艺实验装置共设有三个泵站,站1(首站)设有两台离心泵,其它两站(中间站和末站)各设一台离心泵,其详细流程见流程示用意。

二、实验设备—实验设备共有4台电动离心泵,2座6m3水罐,2台涡连番量计等。

所利用的电动离心泵特性如下:3、涡连番量计大体工作原理涡连番量计由涡连番量变送器,前置放大器,积算频率仪等组成。

其示用意如下。

积算频率仪前置放大器涡轮流量变送器试验管线瞬时流量累计流量当流体以流量Q 通过涡轮变送器时,变送器内的叶轮被流体推动而旋转,叶轮既周期性地改变电感应系统中磁阻值,使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转变而产生冲电信号,通过前置放大器放大后送至二次表积算频率仪进行显示,从而将流体的动能变成电能输出,输出的电脉冲频率N 与流量Q 之间存在线性关系:N Q ε= 或NQ ε=式中:ε——涡连番量计每流过单位体积的液体时所发出的电脉冲数(脉冲数次数/升),又称为涡连番量计的平均常数。

《油气集输工程课程设计》大纲

《油气集输工程课程设计》大纲

《油气集输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本科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教学周数:2周课程负责教研室:油气储运教研室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1.课程设计性质本课程是油气储运专业学生学习完《油气集输工程》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独立性实践教学环节,是该专业方向限选非实验课。

2.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先修课程:《油气集输工程》。

(2)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通过设计集气站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油气集输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和拓展知识面,使之得到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训练。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1.课程设计内容(1)工艺流程图的确定: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确定合乎要求的工艺流程并绘制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各一张。

(2)换热器的设计:根据天然气所需加热或冷却的温度,提供热(冷)介质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型号,设计计算出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及型号。

(3)站内各级压力管道的设计:在各级节流前后由于管道压力的变化分别设计出所需的管径及相应的壁厚并选型。

(4)乙二醇的注入计算(低温集气站):根据防止水合物形成的温度及所选择的抑制剂类型根据哈默斯米特公式计算出抑制剂的需要量。

(5)安全阀的设计:根据安全阀所在的位置及设计所要求的最大承受压力计算选择出安全阀型号。

(6)分离器的设计:分别设计出立式、卧式及旋风式分离器并比较其使用情况。

(7)流量计的选型:根据集气站的流量范围分别计算选择出相应的超声波、腰轮及孔板流量计。

(8)节流阀的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确定出每级压降值并计算选择出相应的节流阀型号。

(9)凝析油的回收计算:随着温度的降低,计算出各种不同组分冷凝液量。

(以上内容任选一种)2.时间安排序号项目内容时间(天) 备注1 布置任务及讲解0.52 准备及查阅资料 13 小组讨论,确定思路 14 基本设计并绘制图纸 5.55 编写设计说明书 16 答辩并提交报告 1合计10四、指导方式通过讲解、答疑、讨论等方式进行指导。

油气集输实验数据(1)

油气集输实验数据(1)
60
68.7
3.62
9
62.3
4.65
50.8
5.25
8
气团流
60
5.3
6.22
9
6.2
5.96
8.25.209源自环状流2042.5
1.25
10
51.3
1.36
60.2
1.28
10
弥散流
20
198.5
3.98
10
185.2
4.20
172.0
5.32
数据序号
流型
管子直径(mm)
气相流量(m³/h)
液相流量(m³/h)
9
环状流
20
90.4
1.25
5
125.2
1.36
130.5
1.28
10
弥散流
20
80.5
0.95
5
95.5
0.89
98.7
0.87
数据序号
流型
管子直径(mm)
气相流量(m³/h)
液相流量(m³/h)
班级
1
冲击流
60
198.5
3.98
6
185.2
5.20
172.0
6.32
2
环状流
20
92.3
3.24
6
填写实验报告注意事项
1.本实验要求十五人一组进行实验
2.实验目的中最重要的是两个目的:观察各种流型;针对某种流型进行验证曼德汉流型图。
3.实验步骤中,流型主要是通过分别调节气相和液相流量来实现的。出现了自己选择的流型后就进行计算机采集数据(采集完毕数据见下表),而后回去处理即可。

油气矿场集输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

油气矿场集输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

油气矿场集输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第一篇:油气矿场集输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油气矿场集输》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英文名称:Oil-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ing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3、课程学时:总学时64,实验学时84、学分:45、先修课程:《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化工分离基础》6、适用专业:油气储运工程7、大纲执笔:蒋洪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9、制定(修订)时间:2008年5月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较全面地阐述油气集输系统及其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油气集输与处理系统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天然气及原油的性质、天然气及原油集输系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防止、天然气净化(脱水、脱除酸性气体)、天然气凝液回收、油气混输管路、原油净化、原油稳定等内容,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承担矿场油气集输系统的设计与管理工作。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油气田矿场内部地面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营运管理的能力;(2)油气集输工艺过程和原油净化、天然气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熟悉油气集输设备的结构、主要设备选型及设计计算方法;(4)掌握油气集输管道及管网、油气混输管道的水力及热力计算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油气物性计算方法、天然气含水量估算、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预测及防止措施,对天然气矿场集输系统中井场和集气站组成、工艺流程、设备有全面的认识和掌握,掌握天然气脱水、脱除酸性气体、天然气凝液回收工艺过程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相关基础知识,并具有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的能力。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主要原油集输流程、流程布站;了解计量站、集油站、联合站的流程特点及任务;掌握气液两相管流工艺计算方法;掌握原油净化、稳定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工艺流程,并具有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的能力。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

(1-2)
第二组(#6#7)
10
30
2
重庆科技学院课程设计
2.第一次节流 2.1 第一次节度降
查图 2-1 得温度降为: 第一组: T1 30 - 20 10℃ 第二组: T2 20 - 9.5 10.5℃ 由 C1Q1 (T T1 ) C2Q2 (T2 T ) 得 T 10.39℃
1.1 基础资料.............................................................................................................................................1 1.2 基础参数计算.....................................................................................................................................1
重庆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储运升 14-01
学生姓名:
董洪锦
学 号: 2016520420
设计地点(单位)
K801
设计题目:
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
—乙二醇注入量的计算
完成日期:
2017 年 12 月 28 日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五级记分制): 指导教师(签字):
气体组成(%):C1—85.33 C2—2.2 C3—1.8 C4—1.49 C5—1.23
C6—0.9 H2S—6.3 CO2—0.75
凝析油含量: 20g m3

《油气集输》教学大纲

《油气集输》教学大纲

《油气集输》教学大纲《油气集输》教学大纲英文名称:Oil & Gas Gathering and Transferring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是石油储运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课程较全面地介绍了油气集输系统的任务、各主要工艺环节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并对油田的开发和开采作了简要介绍,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承担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工作。

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油气集输系统各工艺环节的设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流体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工程热力学等。

本课程与《天然气集输》选修课共同构成完整的油气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后者主要介绍天然气的集输与加工处理等工作。

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1、绪论及油气集输流程油气集输系统的任务、地位及主要工艺环节;油田主要产品及其质量指标;油气集输流程。

2、油气田的开发及开采石油由地层向井底的流动;油气在井筒中的流动,自喷井和深井泵采油。

3、油气性质和基础理论原油分类;原油和天然气物性;烃系的相特性和相平衡计算。

4、矿场集输管路混输管路的流动参数和技术术语;混输管路的流型分类计算方法及摩阻计算方法。

实验教学内容:混输管路的流型和压降5、气液分离油气分离方式和油气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油气分离器选型及工艺计算;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特殊用途的分离器。

6、原油处理原油乳状液的类型、生成机理、物性;化学破乳脱水、重力沉降脱水和电脱水等。

7、原油稳定原油稳定的目的和要求;原油稳定的方法和工艺;原油脱硫。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冯叔初等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52.Abbulin,F.,《Production of Oil and Gas》,1st Edition Mir Publishers,19853.《油气水的收集与处理》,卢托什金著,石油工业出版社4.《油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5.《油气田地面处理工艺》,肯·阿诺得,石油工业出版社6.《海上采油工程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6。

油气集输工程课程设计培训资料(doc 32页)

油气集输工程课程设计培训资料(doc 32页)

油气集输工程课程设计培训资料(doc 32页)重庆科技学院《油气集输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院:__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__专业班级:油气储运2013-1学生姓名:严小林学号:2015520427设计地点(单位)__重庆科技学院 K809 _____________设计题目:___某天然气集输站三甘醇脱水工艺设计——物性计算及吸收塔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2016年12月8日指导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目录摘要 (2)1 总论 (3)2 天然气的基础资料 (4)3 天然气基本物性计算 (6)3.1天然气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6)3.2天然气密度的确定 (7)3.3气体特性系数C (8)3.4天然气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8)3.5爆炸极限的计算 (9)3.6天然气水汽含量计算 (11)4 吸收塔的设计计算 (15)4.1吸收塔选型 (15)4.2吸收塔工艺计算 (16)4.2.1进塔贫甘醇浓度的确定 (16)4.2.2脱水量及贫三甘醇用量的确定 (17)4.2.3吸收塔塔板数的确定 (19)4.2.4吸收塔径的确定 (23)4.2.5泡罩塔板主要结构参数及选用 (24)4.2.6塔盘形式的选择 (25)4.3吸收塔高度 (26)4.4除沫器选择与计算 (26)4.5吸收塔塔体强度计算 (28)5 总结 (30)……参考文献 (31)摘要本文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井站场工艺设计中的天然气物性计算。

油气集输教学大纲【范本模板】

油气集输教学大纲【范本模板】

《油气集输》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油气集输/Oil and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学时/学分:48/3(其中含实验4学时,上机2学时)先修课程:输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泵和压缩机,原油流变性及测量适用专业:油气储运工程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油气集输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讲述,能使学生对油气集输流程、油气分离、矿场集输管路、原油的净化和稳定、伴生天然气的净化和轻烃回收及油田开发与石油的开采有所了解。

本课程还要向学生介绍油、气集输的各工艺环节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尤其是对油气集输主要设备(分离器、换热器、塔器等)的工做原理、设备结构及工艺计算方法作较详细的介绍,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承担矿场油气集输系统的设计与管理工作。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油气集输流程油气集输流程:是油、气在油田内部流向的总说明,即从生产油井井口起直到外输、外运的矿场站库,油井产品经过若干工艺环节最后成为合格油、气产品全过程的总说明。

每个工艺环节的功能和任务、技术要求和指标、工作条件和生产参数、各工艺环节的相互关系,以及连结它们的管路特点等,都要在集输流程中给以明确的规定.集输流程是每个工艺环节及其连结管路的设计依据和原则。

集输流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建设规模的确定;能量利用问题;集输流程的分散和集中程度;系统的密闭程度;管网;自动化问题等。

矿场油气集输流程选例讲解,包括萨尔图油气集输流程;单井进站、集中计量、油气混输、集中分离流程;单井进站、伴热保温、集中计量、油气混输、集中分离流程;掺水降粘流程;密闭集输流程等.2.油田的开发和开采储集在储油层中的石油依靠天然能量或人工能量流至矿场油库和输气管首站的过程由三部分组成:(1)石油由地层向井底的流动;(2)石油沿井简由井底向井口的流动;(3)石油沿地面集输管网的流动.石油由地层向井底的流动,应掌握油田、油层、油藏的概念;储油岩石的物理性质;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油藏的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油藏驱动能量及驱动方式;石油向井底的流动;油井的增产措施;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措施等.石油沿井简由井底向井口的流动,主要介绍自喷井采油;深井泵采油.3.原油和天然气的分离油气分离:地层中的石油到达井口并继而沿出油管、集油管流动时;根据其组成、压力和温度条件,形成了油气共存混合物.为了满足油井产品计量、矿场加工、储存和长距离输送的需要,必须将它们按液体和气体分开。

《油气集输综合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油气集输综合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二、实验项目及教学安排
序号
1 2
实验项 目名称
准备 考工训练
基本内容
入场教育(安全教育) 绘制工艺流程图
时间(天)Βιβλιοθήκη 0.5 1每组 人数1
实验 要求
必修
实验 类型
工艺型
倒换流程
清洗和保养高级孔板
拆卸和安装压力表
绞板套扣
清管器的收球和发球
3
中级工 集输中级工考试
考试
0.5
1
必修
工艺型
0.5
1
必修
工艺型
《油气集输综合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名称:《油气集输综合训练》 实验学时:5 天 先修课程:油气储运等 适用专业:油气储运工程(专科)专业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执笔人:刘玉娟
一、 实验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1.实验教学的目的 本课程是油气储运工程(专科)专业学生学习完专业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独立性实 践教学环节。其任务是通过油气储运综合训练,熟悉现场常见的工艺流程,了解相关仪器、 仪表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等,并按现场操作规范进行专业技能项目的实际动手操作,专业 性技能培训,达到油气集输中级工水平.以实用为本,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今 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基本要求 (一)准备 入场教育、明确训练任务。 (二)综合训练及考工训练 1.流程及绘制规范的工艺流程图 了解集输站、长输首站、末站的工艺流程,及各种仪器、仪表的表示方法,绘制规范 的集输场站工艺流程图。 2. 流程倒换. 了解集输站场的流程及集输首、末站的各种阀的名称、结构及操作方法,会正确进行 流程倒换。 3. 安装和拆卸压力表 了解压力表的拆、卸步骤及注意事项,正确拆卸和安装压力表。 4. 清洗和保养高级孔板 了解高级孔板的结构、作用及孔板的具体清洗和保养要求,会实际操作高级孔板阀。 5. 绞板套扣 了解绞板板牙的结构、作用及使用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6. 清管器收球和发球 会进行收发球的流程倒换,熟悉推球压差的建立、控制和调节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 进行收发球的操作。

油气矿场集输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

油气矿场集输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

《油气矿场集输》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英文名称:Oil-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ing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3、课程学时:总学时64,实验学时84、学分:45、先修课程:《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化工分离基础》6、适用专业:油气储运工程7、大纲执笔:蒋洪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9、制定(修订)时间:2008年5月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较全面地阐述油气集输系统及其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油气集输与处理系统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天然气及原油的性质、天然气及原油集输系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防止、天然气净化(脱水、脱除酸性气体)、天然气凝液回收、油气混输管路、原油净化、原油稳定等内容,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承担矿场油气集输系统的设计与管理工作。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油气田矿场内部地面工程的规划、设计和营运管理的能力;(2)油气集输工艺过程和原油净化、天然气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熟悉油气集输设备的结构、主要设备选型及设计计算方法;(4)掌握油气集输管道及管网、油气混输管道的水力及热力计算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油气物性计算方法、天然气含水量估算、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预测及防止措施,对天然气矿场集输系统中井场和集气站组成、工艺流程、设备有全面的认识和掌握,掌握天然气脱水、脱除酸性气体、天然气凝液回收工艺过程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相关基础知识,并具有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的能力。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主要原油集输流程、流程布站;了解计量站、集油站、联合站的流程特点及任务;掌握气液两相管流工艺计算方法;掌握原油净化、稳定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工艺流程,并具有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的能力。

油气集输-中国石油大学教材

油气集输-中国石油大学教材

采用多级分离稳定的前提是井口压力高,有足够的剩 余压力用于原油稳定的过程。
2020/9/3
储运工程系
10
原油稳定
闪蒸稳定
利用闪蒸原理使原油蒸气压降低的过程称闪蒸稳定。即 通过对原油加热或减压使原油部分汽化,然后把气液两相分 开。由于轻组分浓集于气相,重组分浓集于液相,使原油中 轻组分含量减少、蒸气压降低,原油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
储运工程系
27
稳定方法的选择是一个综合寻优的问题。
2020/9/3
储运工程系
20
原油稳定
各种稳定方法适用条件
我国建议,①原油中C1~C4质量分数低于0.5%时,一 般不需进行稳定处理;②C1~C4的质量分数低于2.5%、无 需加热进行原油稳定时,宜采用负压闪蒸;③C1~C4的质 量分数高于2.5%,可采用正压闪蒸,有废热可利用时也可 采用分馏稳定。我国大部分原油的C1~C4的质量分数在0.8 %~2.0%范围内,因而负压闪蒸在我国得到广泛使用。
一、原油稳定的目的 二、稳定深度和原油蒸气压 三、原油稳定的方法 四、脱硫和烃蒸气回收
2020/9/3
储运工程系
3
原油稳定
使净化原油中的溶解天然气组分汽化,与原油分离, 较彻底地脱除原油中蒸气压高的溶解天然气组分,降低储 存温度下原油蒸气压的过程称原油稳定。
全 密 闭 油 气 集 输 流 程
2020/9/3
我国把降低原油蒸发损耗、保证原油储存下的安 全性作为原油稳定的主要目的。
2020/9/3
储运工程系
5
原油稳定
稳定深度
稳定过程中使原油蒸气压降低的程度称为稳定深度。 原油蒸气压主要取决于原油易挥发组分的含量,可以 表示原油中轻、重组分的比例,即表示原油的组成。同样 可以用原油蒸气压来表示原油的稳定深度。

原油与成品油管道输送实验指导书

原油与成品油管道输送实验指导书

二、流变仪简介
1.旋转式流变仪 ① 同轴圆筒旋转流变仪:这种流变仪的使用最为广泛,它又可分为外筒旋转、内 Searle 筒固定的Couette型和内筒旋转、 外筒固定的Searle型。 一般Couette型宜测低粘液体。 型比较容易控制测定温度,但需控制旋转速度,避免测低粘度液体时容易形成紊流。我 国目前常用的Rheotest-2、Rotovisco-RV100、Rheomat135和安东帕RheolabQC都是Searle 型的。我们将演示的是安东帕RheolabQC。 ② 锥板旋转流变仪:同样有锥旋或是板旋转之分,这种仪器适用于测量呈现非牛 顿性质的比较贵重的物料, 它所用的试样量很少。 我国目前尚未用于原油流变性的测量。 ③ 便携式流变仪:这种流变仪适用于现场的快速测试。但测量精度较低。如 Brookfield流变仪、Rheomat-108。Rheomat-108不仅能直接读出物料的粘度值,还能显示 物料的温度、选用的剪速档和对应的扭矩值。 旋转式流变仪都是以使被测物料形成层流拖动为基础, 建立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 相互关系为目的的。它们的直接测量量是旋转速度和扭矩。推求出对应的剪切率和剪切 应力值,从而确定剪切率和剪切应力的相互联系。 2.管式流变仪:它是一种有效的测粘仪器,根据用途和测量范围的需要,制造出 Hallikainen 各种类型的管式粘度计。 如玻璃毛细管粘度计, 适用于测量牛顿液体的粘度。 变压毛细管流变仪、TR-1枪式流变仪等可测非牛顿物料的流变性。我国多用自制的小型 管路模型来测量研究非牛顿原油的流变性。 它们都是以使物料在圆形管道中形成稳定的 层流流动为基础的。直接测量量是压力和流量,推求出剪切应力和剪切率值,从而确定 剪切力与剪切率的相互关系。我们演示的是TR-1枪式流变仪。
7
3.落球粘度计:是一种使用方便、测量精度较高、适用于测透明物料粘度的粘度 计,它是以特制的小球在被测物料中稳定地自由下落为基础。直接测量是小球下落固定 距离所需的时间,再计算出物料的动力粘度。

油气集输试验指导书

油气集输试验指导书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用)田野主编范世东主审2006年2月实验目录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一管道输送流量、压力和温度测试实验3.1 实验目的…………………………………………………………3.2实验设备与实验原理……………………………………………3.2.1实验设备……………………………………………………3.2.2实验原理……………………………………………………3.3 实验装置及流程…………………………………………………3.3.1实验装置…………………………………………………3.3.2实验流程…………………………………………………3.4实验步骤…………………………………………………………四、实验二原油泵站仿真培训系统4.1系统组成………………………………………………………4.2仿真培训系统的运行…………………………………………4.3 系统仿真操作…………………………………………………五、实验报告5.1原油泵站仿真培训系统实验报告……………………5.2 两相流实验报告…………………………………………油气集输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油气集输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油、气田生产过程中原油及天然气的收集和输送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可使学生对集输工艺元件的结构特点以及有关工艺流程有一定了解;能利用相关工艺软件编程计算部分冷凝和部分汽化、露点与泡点、节流制冷工艺、膨胀制工艺;掌握乳状液的鉴别和含水量的测定、气液两相流流型的测定、气液两相流参数的测定方法;通过在仿真计算机终端模拟实施改变某一站的工艺控制参数、给定值、泵组合,启停泵、开关阀门、倒流程等操作训练,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内容1.集输工艺元件实验由教师讲解SJT-88型精馏塔装置、列管式换热器、XFQ-88旋风式分离器、TST填料吸收塔、过滤器等仪器设备,掌握气体的脱水(甘醇)、甘醇的再生、气体中机械杂质的分离等工艺流程。

石油地质学实习及实验指导书模板

石油地质学实习及实验指导书模板

《Petroleum Geology》实习及实验指导书说明本实习指导书是在武汉、成都两院校历年实习讲义基础上, 由陈荣书、李世章、何生负责编写, 最后由陈荣书负责定稿。

编写本指导书的主要目的是密切联系理论教学, 加强编图、作图、分析资料能力的培养, 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相结合,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石油地质问题的能力。

除第七章油气运移和第九章含油盆地、油气聚集带和油气田外, 其它各章都有相应的实习。

全部实习约需20~24学时, 学时分配大致如下: 实习一, 2~3学时; 实习二, 2学时; 实习三, 2~3学时; 实习四, 2学时; 实习五, 2~3学时; 实习六, 2学时; 实习七, 2~3学时; 实习八, 6—8学时。

各校可根据自己的条件, 选用其中的一部或大部。

实验一原油宏观特征的观察和测定一实验目的经过肉眼观察和简易买验, 了解: (1)原油的基本物理性质及组份组成; (2)各种物理性质的某些外在联系及有关参数在原油简易评价中的作用; (3)各种物理参数对于查明原油的生成、运移、演化等方向所具有的参考价值。

二、实验内容和方法(一)肉眼观察原油的颜色、萤光性、溶解性要求每位同学细致地观察中国不同地区的3~5个原油样品, 并作简易记录(表1)1.颜色原油颜色的深浅取决于胶质—沥青质的含量。

一般胶质—沥青质含量愈高, 颜色愈深。

观察原油颜色, 一般观察在透射光照射下的颜色, 即将样品朝光源方向, 观察试管中对着眼睛一侧的颜色。

若原油色深, 透明度差, 可摇动原油样品, 观察留在试管壁上原油薄膜的颜色。

一般不观察反射光下的颜色, 即向着光源一侧试管壁的颜色。

因为反射光颜色常有萤光颜色干扰。

2.荧光性原油中饱和烃不发荧光, 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才发荧光。

低分子量轻芳烃呈天蓝色, 随着分子量加大荧光色调加深, 胶质一般呈浅黄—褐色, 沥青质一般呈褐到棕褐色.取上述原油一小滴, 分别置于( 1) 号试管中, 加入4ml氯仿, 摇动试管; 待完全溶解后, 倒1/2于( 2) 号试管中, 在其中再加2ml 氯仿摇匀; 将( 2) 号试管中的溶剂, 倒1/2于( 3) 号试管中, 再加2ml氯仿并摇匀, 比较( 1) 、( 2) 、( 3) 号试管的荧光强度。

油气集输-生产实习

油气集输-生产实习

轻烃回收
轻烃回收工艺主要有三类: (1) 油吸收法(2)吸附法 (3)冷凝分离法。
当前,普遍采用冷凝分离法实现轻烃回收。
利用原料气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冷凝温度不同的特点, 在逐步降温过程中,将沸点较高的烃类冷凝分离出来。 该法的特点是需要提供足够的冷量使气体降温。
根据所提供冷量的级位可将其分为浅冷和深冷。
管线按所输送的介质分为
1)气、油、水单相管 2)油气混输管以及油气水混输管。
矿场集输管路的定义
矿场集输管路包括: 1)从油气井到矿场原油库、长距离输油管的 管路 2)输气管首站、矿场区域内的所有输送工艺 流体(原油和天然气)的管路
气液混输管路的特点
1、流型变化多
气泡流
气团流
气液混输管路的特点
分层流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三相分离器发展的重点是,研发高效填料,提高分 离效率,缩短分离时间,减小分离器的工艺尺寸。
高效型三相分离器是将机械、热、电和化学等各种 油气水分离工艺技术融合应用在一个容器,通过精选 和合理布设分离器内部分离元件,达到油气水高效分 离的目的。
综合型卧式三相分离器
负压闪蒸原理流程
原油脱水后经阀门节流降压后进稳定塔。进料油温 一般为脱水温度,即60~65℃,进油压力为0.2~ 0.3MPa(绝对)。原油在稳定塔上部进行闪蒸,塔 的操作压力控制在0.6×105Pa(绝对)左右。
闪蒸分离后的稳定原油一般经泵升压后送往储罐, 塔 顶 脱 出 的 闪 蒸 气 由 负 压 压 缩 机 增 压 至 (3 ~ 4)×105Pa(绝对),然后由水冷器冷却至40℃左右 送至三相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分别得到不凝气和粗 轻油。
气液两相分离器
卧式分离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集输工程》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油气集输工程适用专业油气储运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2009 年5月目录《油气集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实验一乳状液的制备和性质 (4)实验二天然气中微量水分含量的测定 (8)《油气集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油气储运教研室课程负责人:梁平适用于本科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教学时数:64学时一、课程概况《油气集输工程》课程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限选课。

课程较全面地介绍天然气及原油矿场集输与预处理的各主要环节的工艺原理和生产管理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天然气原油集输和预处理中各生产环节的工艺原理、设备、参数选择、调节和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学习《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及《毕业设计》,并为将来学生毕业能较快地适应油气集输系统的设计操作和生产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毕业设计》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天然气与原油集输系统各生产环节的工艺原理、参数选择、设备操作及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天然气与原油集输管网、站场的工况分析和基本设计方法,掌握相关设计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绪论教学内容:天然气的化学组成与分类,商品气的质量要求。

基本要求:了解商品气的质量要求,掌握天然气的化学组成与分类。

重点:天然气的化学组成与分类。

2.天然气的基本特性教学内容:天然气的基本物理性质,水合物的形成与防止。

基本要求:掌握天然气的基本物理性质,掌握天然气中水汽含量确定方法,掌握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及防止方法。

重点:水合物的防止方法。

难点:抑制剂的注入量计算。

3.天然气矿场集输系统教学内容:天然气储运系统的构成,气田集输管网及气田集输工艺。

基本要求:了解天然气储运系统的构成及气田集输管网,掌握气田常用的两种集输工艺。

重点,气田常温、低温集气工艺流程。

4.油气集输设备教学内容:分离设备、换热设备及塔设备的工作原理、设备分类及结构,简单分离设备设计。

基本要求:理解塔设备的基本结构、分类与工作原理,掌握分离设备、换热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及基本设计。

重点:分离器的分离原理。

难点:重力式分离器的设计。

5.天然气脱水教学内容:甘醇吸收脱水,吸附法脱水。

基本要求:掌握吸收法脱水的工艺流程,理解处理过程相关参数的确定,掌握吸附法脱水常用吸附剂特性,工艺流程,理解吸附剂脱水及再生过程,了解吸附剂处理参数。

重点:三甘醇脱水的处理工艺流程。

难点:吸附剂脱水的吸附过程和再生过程。

6.提取天然气中的液烃教学内容:天然气凝液回收的目的,常用凝液回收工艺。

基本要求:了解天然气凝液回收的目的,掌握天然气凝液回收工艺。

重点:低温分离法。

7.天然气脱硫教学内容:脱硫方法介绍。

基本要求:了解常用脱硫方法。

8.石油的组成和性质教学内容:石油的化学组成,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原油的分类。

基本要求:了解石油的化学组成,掌握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掌握原油的分类。

重点:原油分类。

难点:特性因数的理解。

9.原油集输流程教学内容:集输站场的类型和功能,原油集输流程,常用集油工艺,不加热集油工艺。

基本要求:了解原油集输站场的类型和功能,掌握原油集输流程,掌握常用集油工艺。

重点:原油集输流程。

10.原油净化教学内容:原油乳状液,破乳方法,原油脱水工艺流程,原油集输系统脱砂。

基本要求:掌握乳状液的形成条件及破乳方法,掌握常用原油脱水工艺,了解原油系统脱砂方法。

重点:乳状液破乳方法。

难点:电法破乳脱水的原理。

11.原油稳定教学内容:原油稳定方法,稳定工艺的选择,原油稳定设备。

基本要求:了解原油稳定原理,掌握原油稳定方法,掌握原油稳定设备工作原理。

重点:原油稳定工艺。

1.推荐教材梁平.《天然气集输技术》.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8。

蒋洪、刘武. 《原油集输工程》.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5。

2.推荐参考书王光然.《油气集输工程》.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6。

冯叔初、郭揆常、王学敏.《油气集输》. 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2。

七、执行大纲说明1.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为主。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外,还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并逐步引入和完善多媒体教学、模型教学和演示教学等手段。

2.大纲适用于多学时《油气集输工程》课程时,可加强天然气脱硫;大纲适用于少学时《油气集输工程》课程时,可弱化油气集输设备的内容。

执笔人:梁平审核人:游赟实验一乳状液的制备和性质一、实验目的:1.了解乳状液的基本性质。

2.掌握制备乳状液及鉴别其类别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制备不同类型的乳状液2.对所制备的乳状液进行类型鉴别三、实验原理乳状液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液体组成的分散体系。

其中的一种或数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分散的液滴称为分散相或内相,未分散成液滴的液体称为分散介质或外相。

一般情况下,一种液体是水,另一种液体是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石油、苯、四氯化碳、石油醚等,总称为“油”。

假如是油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乳状液,则油为分散相,水为分散介质,称为“水包油”型乳状液,记为O/W;反之,若水为分散相,油为分散介质,则称为“油包水”型乳状液,记为W/O。

分散相的液滴一般在1-50微米之间,借助普通显微镜,就可清楚地观察到。

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放在一起,用力振荡,即可得乳状液。

但是这种乳状液极不稳定,一旦停止搅动就会分层。

要得到稳定的乳状液,必须加入第三种物质——乳化剂,它们是一些表面活性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当它吸附在油水界面时,就能降低界面张力,而且形成一定强度的保护膜,从而使乳状液稳定。

乳化剂还能决定乳状液的类型,如同为金属皂类,若用钠皂作为乳化剂,则生成O/W 型乳状液;若用钙皂作为乳化剂,则生成W/O型乳状液。

在实验室里主要选用油酸钠、油酸钙、失水山梨醇油酸酯(商品名称Span)、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商品名称Tween)等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

一般采用的鉴别乳状液类型的方法有:1.稀释法;2.染色法;3.电导法;4.滤纸润湿法(此法不适用于易于铺展的油类,如苯、环己烷、甲苯等所形成的W/O乳状液)。

常用的破乳方法有下列几种:1.置换法;2.化学破乳法;3.高压电法(只适用于W/O型乳状液);4.加热沉降法。

四、实验仪器药品DDS—11A型电导率仪一台;磨口锥瓶100ml 4只;200ml 1只;滴定管25ml 1只;试管6只;滴管若干;显微镜一台;酒精灯1个;烧杯50 ml 1只;量筒10 ml 1只;50 ml 1只。

应配制的试剂:2%油酸钠水溶液;0.2%油酸钙苯溶液;0.2%Tween-80水溶液;0.2%Span-80苯溶液;1%苏丹Ⅲ苯溶液;0.5%次甲基监水溶液;0.05N氯化钙溶液。

应准备的药品:苯(分析纯);冰醋酸(分析纯);戊醇(分析纯)。

五、实验步骤1.制备(1)取2%油酸钠溶液40ml于200ml磨口锥形瓶中,加入2ml苯,激烈振荡半分钟,再加入2ml苯,再激烈振荡半分钟,直至加入苯的总量为40ml时为止。

仔细观察每次加苯及振荡后的现象,塞紧锥形瓶备用。

此为乳状液Ⅰ。

(2)取0.2%油酸钙溶液14ml于100ml磨口锥形瓶中,每次加入1ml水,激烈振荡半分钟,直至加入6ml水为止。

塞紧锥形瓶,备用。

此为乳状液Ⅱ。

(3)取0.2%Tween-80溶液10ml于100ml磨口锥表瓶中,每次加入1ml苯,激烈振荡半分钟,直至加入10ml苯为止。

塞紧锥形瓶备用。

此为乳状液Ⅲ。

(4)取0.2%Span-80溶液14ml磨口锥形瓶中,按(2)操作。

此为乳状液Ⅳ。

注:乳状液Ⅰ、Ⅱ为必制,Ⅲ、Ⅳ为选制。

2.鉴别类型(1)稀释法:取试管1支,装水一半,用玻璃棒蘸取乳状液Ⅰ少许于水中,轻轻搅拌,观察现象并记录之。

(2)染色法:取2ml乳状液Ⅰ于试管中,加入苏丹Ⅲ溶液2滴,摇匀。

取乳状液Ⅰ滴于载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之,记下显红色的是分散相还是分散介质。

再用次甲基监溶液,按上述操作,观察赤蓝色的是分散相还是分散介质?并记录之。

(3)电导法:将30ml乳状液Ⅰ倒入50ml小烧杯中,按测定电导的方法操作,视指南针偏转的大小,确定乳状液的类型。

(4)在上述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方法,对乳状液Ⅱ、Ⅲ、Ⅳ进行鉴别,并记录所观察的现象。

3.乳状液的转相取20ml乳状液于100ml磨口锥形瓶中,用滴定管逐步加入0.5NCaCl2溶液,每次加入1ml,激烈振荡半分钟后,测定其电导率,观察电导率随CaCl2溶液加量的变化,至导电率突然下降为止。

用染色法确定其类型。

4.破乳(1)取乳状液12ml于试管中,加入2ml戊醇,剧烈振荡后,静置数分钟,目测所发生的变化,并取少量乳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之。

记录所看到的现象。

(2)取2ml乳状液Ⅰ于试管中,缓慢加入2ml冰醋酸,观察其变化情况。

振荡后静置,得到什么现象?并用显微镜观察之。

(3)取半试管乳状液Ⅰ,在酒精灯下缓慢加热至约800C时,停止加热,并将试管静置数分钟,观察现象。

六、实验数据及处理1.将对各种乳状液的鉴别及观察到的现象,按下表记录,并确定其类型:2.将各次实验现象按下表记录,并解释各种现象的原因。

七、思考题:1.形成乳状液的类型与哪些因素有关?2.试讨论决定乳状液稳定的因素。

3.氯化钙为强电解质,为什么加入到乳状液中,乳状液的电导率会随其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八、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2.实验目的: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3.实验原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4.仪器和材料:选择主要的仪器和材料填写。

如能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更好。

5.操作步骤:要写明经过哪几个具体实验操作步骤,也可用流程图说明。

6.实验结果: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计算结果,或从图像中观察实验现象。

7.分析与讨论:是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进行讨论,首先要判断实验结果是否为预期的,然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查阅资料所获得的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分析,做出结论。

讨论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实验(设计)后的心得体会、改进建议等等。

8.思考题:实验完成后对思考题的解答。

实验目的:1.了解乳状液的基本性质。

2.掌握制备乳状液及鉴别其类别的方法。

基本原理:乳状液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液体组成的分散体系。

其中的一种或数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分散的液滴称为分散相或内相,未分散成液滴的液体称为分散介质或外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