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有哪些
中医如何根据症状辨证施治口腔黏膜疾病
![中医如何根据症状辨证施治口腔黏膜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c82af24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6.png)
中医如何根据症状辨证施治口腔黏膜疾病口腔黏膜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病症,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
中医在治疗口腔黏膜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强调根据症状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中医认为,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症状包括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唇炎等。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看中医如何对这些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中医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如心火上炎型、胃火炽盛型、肝郁气滞型、阴虚火旺型等。
心火上炎型口腔溃疡,患者多伴有心烦、失眠、舌尖红等症状。
治疗上应以清心泻火为主,常用导赤散加减。
其中生地、木通、竹叶等药材可清心火、利小便,使心火从小便而出。
胃火炽盛型口腔溃疡,常表现为口臭、口渴、大便干结等。
治疗则需清胃泻火,玉女煎是常用方剂。
方中石膏、知母清胃热,熟地、麦冬滋肾阴,牛膝导热下行。
肝郁气滞型口腔溃疡,患者往往情绪不佳,胸胁胀满。
此时应以疏肝理气为治法,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枳壳、香附等药物能疏解肝气,调理气机。
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多伴有口干咽燥、手脚心热等症状。
治疗宜滋阴降火,常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知母、黄柏可清虚热,熟地、山茱萸滋补肾阴。
口腔扁平苔藓在中医看来,多与肝郁化火、湿热内蕴、阴虚血燥等有关。
肝郁化火型患者,常情绪急躁,口腔黏膜出现网状、树枝状斑纹,伴有口苦咽干。
治疗应以清肝泻火为主,丹栀逍遥散加减常能取得较好效果。
湿热内蕴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常有口中黏腻、舌苔黄腻等表现。
清热利湿是主要治法,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阴虚血燥型,则以口腔黏膜干燥、脱屑为主,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治疗需滋阴润燥、养血活血,常用一贯煎合四物汤加减。
口腔白斑在中医辨证中,主要有脾肾阳虚型、气血瘀滞型等。
脾肾阳虚型口腔白斑,患者常面色苍白、畏寒肢冷。
治疗以温补脾肾为主,可选用附子理中丸合右归丸加减。
气血瘀滞型口腔白斑,黏膜白斑色暗,局部刺痛。
口腔溃疡中医辨证论治
![口腔溃疡中医辨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8c474ee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b.png)
口腔溃疡中医辨证论治本平台为您提供【黄帝内经导读班】VIP免费试听一节,开课时间:9月10日晚20点,助教素问微信:152****4778邀请加入听课群,暗号:【试听】口腔溃疡的全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上有其特点,首先是部位在口腔粘膜上,并有四大特点:“红、黄、凹、痛”。
生口腔溃疡时溃疡的周围会红肿,但溃疡本身一般是黄色的,形状是凹进的,通常比较疼痛。
从中医的角度上讲,口腔属脾胃所主,其表面发生病变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脾胃积热:此型最为多见,约占口腔溃疡患者的70%以上。
症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宜清热泻火,荡涤胃热。
方药:山栀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大黄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胃阳虚:此型较少见,多见于中老年人或体质虚弱的幼儿,症见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
治宜温补脾肾,引火归源。
方药: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钟),肉桂3克,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山药30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胃虚弱型:多见于女性患者,症见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凹陷,伴补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化湿。
方药:炙黄芪30克,红参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5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口腔溃疡的发生多与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内分泌变化、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缺乏微量元素等有关。
此外,梅毒也会引起口腔溃疡。
一些属于自身免疫性方面的疾病,也会出现口腔溃疡。
如红斑狼疮,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口腔溃疡。
经常出现口腔溃疡的患者,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到医院查清病因,对症治疗。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优选篇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优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e9b6a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d.png)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优选篇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 1① 脾胃积热症状:数目多而密集的浅溃疡,周边充血,中心区表面有淡黄色假膜,灼疼明显。
面红热,口渴口臭,唇红干燥,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或厚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通腑。
方药:清胃散加减。
生石膏15g,黄连10g ,黄芩10g,栀子3g,当归12g,生地10g,寸冬10g,赤芍10g,牛膝10g。
若便秘加大黄、芒硝;红肿者加二花、公英。
② 心火上炎症状:口舌生疮,溃疡面积小而数目多,多位天舌尖和舌前部或舌侧缘,溃疡周边充血明显,灼痛剧烈;口热口渴,急躁心烦,夜寐不安,小便短赤涩痛;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心降火,凉血利尿。
方药:导赤散合泻心汤加减。
生地10g,竹叶6g,黄芩12g,黄连12g,滑石9g,木通10g,栀子12g,丹皮10g,赤芍10g,甘草20g。
尿赤加白茅根、大小蓟;烦躁口渴加麦冬、玄参③ 肝郁气滞症状:口舌生疮,多位天舌缘,溃疡数目少。
复发与情绪及月经有关,经前复发,经后渐愈,月经失调,量过多或过少,__有块,小腹胀疼。
胸肋胀闷,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经前__胀痛。
舌尖红或有瘀斑,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舒肝理气,调理冲任。
方药:丹枝逍遥散加减。
柴胡6g,龙胆草9g,栀子9g,香附6g,枳壳6g,赤白芍各10g,川芎20g,当归10g,菊花10g,益母草10g,生地10g,甘草20g。
若前不见古人情严重可形成气滞血瘀,可用桃红四物汤或合失笑散加减。
常用当归10g,赤芍10g,丹参10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15g。
④脾虚湿困症状:溃疡数目少,面积大而深,久治难愈合,口淡乏味,口粘不渴,头晕头重,胃脘满闷,食欲不振,便溏腹泻,体弱乏力,舌淡胖嫩有齿痕,苔白滑,脉弦数。
治法:益气健脾,芳香化湿。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
*参11g,白术15g,茯苓15g,苍术10g,薏仁20g,半夏6g,厚朴6g,泽泻10g,佩兰10g,砂仁10g,桂枝10g,木香10g,炙甘草20g。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2022a2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9.png)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
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容易复发,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只要患了口腔溃疡,就会疼痛难忍、吃不下、睡不下,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
其实口腔溃疡不仅要治疗,日常也要注意饮食的平衡,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的水果,可以减少口腔溃疡复发的机会。
中医把口腔溃疡分为5中类型,对口腔溃疡使用辨证治疗的方法。
1、外感时毒型口疮
多发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状。
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
治宜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方药:银花18克,连翘15克,藿香12克,木香10克,佩兰10克,茯苓12克,神曲12克,枳壳10克,葛根15克,白术10克,代赭石20克,旋覆花(包煎)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脾胃积热型
症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宜清热泻火,荡涤胃热。
方药:山栀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大黄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
3、脾肾阳虚型
症见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
治宜温补脾肾,引火归源。
方药: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钟),肉桂3克,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山药 30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脾胃虚弱型。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要辨证用药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要辨证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73091b584a7302768f993956.png)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要辨证用药作者:张晓明来源:《现代养生》2009年第11期治疗复发性口疮的口腔溃疡,辨别虚证还是实证非常重要,这是中成药或食疗方选用的基础。
中医对复发性口疮早就有记载,许多医书中都提到它,称之口糜、口疳。
中医认为,口糜、口疳与心、肝、胆、脾、胃、肺、肾等都有关。
当这些脏腑的功能发生紊乱时,就可能出现口腔溃疡。
所以,治疗口腔溃疡要从调整脏腑功能入手,辨证论治。
一般地说,口疮新发属实证,久发属虚证。
当然,要做到正确地分辨虚证和实证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如果对此感到困难的话,可以参考以下症状特征。
实证:口腔溃疡色红而痛,数量多,边缘肿,表面可覆黄色分泌物。
口臭,牙龈红,舌燥唇干,尿少,大便秘结,口渴热,心烦不安,胃闷胀满。
虚证:口腔溃疡色淡而疼痛略轻,数量少,病程长且反复无常,口腔溃疡边缘肿胀不明显,但边界线清爽,溃疡表面很少有分泌物。
口淡无味,口腔干燥而时时要喝水,牙龈淡红,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而不成型,心慌不安,食少而胃腹胀满,乏力气短,头昏脑胀,双目无神,面色灰白。
治疗上,实证要清和泻,即清热泻火;虚证要补和健,即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滋阴降火。
清热泻火的中药有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竹叶、石膏、知母、金银花、菊花、两面针、蒲黄、龙胆草、蒲公英、夏枯草、生草、苦胆草、板蓝根、冬凌草等。
前面提到的非处方药,凡是配方中有这些中药的,都可以用于属实证的口腔溃疡。
例如,板蓝根冲剂、冬凌草片、蒲公英片、金栀洁龈含漱液、香菊含漱液、口洁含漱液、复方两面针含漱液、复方草珊瑚含片、西瓜霜等。
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滋阴降火的中药包括黄芪、党参、白术、白芍、麦冬、玄参、石斛、山药、莲肉、米仁、百合、当归等。
前面提到的非处方药中,玄麦甘桔胶囊、石斛夜光丸、金果含片、玄麦甘桔含片、金果饮等都可以用于虚证型的口腔溃疡。
此外,还可以到中药房买黄芪、党参、红枣、山药、莲肉、薏苡仁、百合等煎汤喝,或者买含有黄芪、党参、红枣、山药、莲肉、米仁、百合等成分的中成药,如参芪丸、保和丸等服用。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论治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93700e6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6.png)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ulcer,RO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具有疼痛性、复发性、自限性等特征,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可高达20%。
ROU可能与局部创伤、压力、饮食、药物、激素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有关,主要致病原因仍在研究当中。
口腔溃疡,《黄帝内经》首称“口疮”历代医著中又称为“口疳”“口舌生疮”“口糜”“口破”,古代医家对口疮病因病机的认识众多,大致从火热致病、寒邪致病、脾气凝滞、肾虚气虚、上盛下虚等方面讨论。
一、辨证论治,全身治疗1.心火上炎型证候特征有:溃疡以舌为主,灼热疼痛,表面多黄白分泌物,可伴有心烦,尿短赤或有灼热感,舌尖红赤,苔黄,脉滑数。
宜清心降火,凉血利尿。
方用导赤散合泻心汤,黄连阿胶汤,三才封髓丹(去人参,加桔梗、防风、连翘)。
2.脾胃伏火型溃疡以两颊及唇为主,疮面覆黄苔,灼热疼痛,口渴不欲饮,伴有口臭,口干口苦,舌苔厚腻,脘痞胸闷,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宜清热泻火、凉血通便,可用清胃散、凉隔散、玉女煎、竹叶石膏汤。
3.肝经郁热型多见于女性患者,口疮位于舌侧边缘,常随情绪的波动或月经周期而复发和加重,伴有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口酸,舌苔黄,脉弦数。
宜清肝泻火、理气凉血,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龙胆泻肝汤]、小柴胡汤等。
4.阴虚火旺型溃疡色鲜红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疼痛昼轻夜重,伴咽干口燥,手足心热,伴有腰膝疼痛,遗精盗汗,舌红少苔。
宜滋阴清热,可用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知柏地黄丸、三才封髓丹加玄参。
5.气血两虚型表现为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色淡红,神疲乏力,劳累易诱发,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手足畏寒怕冷,腹部冷痛,服凉药反加重,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脉细弱。
宜气血双补,可用补中益气汤、参芪健脾汤、八珍参汤加减等。
二、局部用药,内外联治常用中成药有冰硼散、锡类散、、双黄连粉、养阴生肌散;草珊瑚、青黛涂抹溃疡面;吴茱萸、丁香、细辛醋调外敷涌泉穴以引火下行。
中医如何调治口腔溃疡
![中医如何调治口腔溃疡](https://img.taocdn.com/s3/m/41b7db2d767f5acfa0c7cd00.png)
中医如何调治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常见类型有“心脾实热”“阴虚火旺”以及“脾胃虚寒”三种。
中医辨证治疗属“心脾实热”者,常见口腔溃疡数目多,疼痛剧烈,且口腔内见到红赤充血,水肿,患者会有烦躁睡不安稳、口干、排便秘结、面红出油等症状。
这些人适合用黄连解毒丸、甘露消毒丹等药物,但不宜长期使用,口疮缓解即需停用。
“阴虚火旺”者常见于习惯熬夜,或月经前,或更年期族群阴液亏损型,口腔溃疡数目较少,疼痛感较缓,溃疡周边黏膜也较淡红,常合并心烦,口渴,舌苔干燥,腰膝酸软,治疗可用知柏地黄丸,滋养肝肾之阴。
“脾胃虚寒”者常见于过食生冷,或大病过后脾胃运化失常,这类患者口腔溃疡会不断反复发作,伤口很难愈合,面色唇色呈现苍白,经常神疲倦怠,甚至四肢寒冷,这类患者就不适宜一味的降火治疗,反适用温补的四君子汤,酌加少许肉桂引火归元,或黄芪补气固表敛疮生肌,让伤口较快收口愈合。
口腔溃疡伤口可配合外治法调理,如可应用吴茱萸末敷贴双侧涌泉穴。
此外,食疗建议多摄取维生素A、B、C、E或微量元素锌、铁等。
“心脾实热”者,病灶外用可使用冰硼散,或用金银花、甘草煎汤当成漱口水,饮食宜清淡,作息规律。
而“阴虚火旺”型者,食疗宜用凉润甘蔗汁,或麦门冬、甘草水滋养身体阴液,以制约体内“虚火”。
整体而言,食疗方面注意维生素的均衡,以及食物的寒热性质,一般而言不仅要摄取维生素B群,更要广泛摄取维生素A、C、E或微量元素锌、铁等,适量食用当季的食材,如瓜果类、莲藕、甘蔗都可以轻松去火,养护阴液,让口疮不再反复发作。
中医辨证治疗口疮经验
![中医辨证治疗口疮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580a161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0.png)
中医辨证治疗口疮经验
1中医辨证治疗口疮
口疮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根据中医说法,口疮主要是由于热毒郁结于口腔也就是脾胃火毒郁结聚滞,而致使支气管、粘膜等地方受损而发生口疮,因此要根据患者的辨证来给定治疗,以下就介绍一般的治疗方法:
1.1清热解毒
①芦荟含有多种有益的成分,可以帮助清除口腔内的毒素,清热解毒,可用于口疮的治疗。
②甘草也可以清热解毒,可以归脾降火,祛湿止痛,口疮患者可以食用或用于化药灌肠。
1.2健脾祛湿
③芫花、香附等多种草药可以用于健脾祛湿,以调理脾胃,调节肠胃功能,减少湿毒的积聚。
④甘草及白术精加清蒸痰汤也可以用于健脾祛湿,山荜汤可以用于去除口腔的湿热毒,调节口腔内气血的循环。
1.3补虚强身
⑤苍术、茯苓等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贫血,增强患者的体质,以促进痊愈。
⑥通关五谷粥可以补充患者的营养,增强患者的体质,加快口疮的痊愈。
总之,中医辨证治疗口疮需要根据患者本身的病情辨证施治,清热解毒、健脾祛湿、补虚强身都是其中重要的治疗手段,只有准确地进行辨证施治,才能更好地治疗口疮,以达到痊愈的效果。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0d750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65.png)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展开全文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过口腔溃疡的经历,很多时候对口腔溃疡不当回事,因为根据自身的经验,坚持几天自己就会好的,忍忍算了。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对口腔溃疡缺乏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鉴于这种情况,有了口腔溃疡,往往靠身体的自我恢复自愈。
口腔溃疡虽然是一个小病,但是带来的痛苦可是一点都不小,嘴巴里兹兹啦啦的疼,这种疼如影随形,挥散不去,不敢大口吃饭,不敢吃辣,甚至不敢张口讲话。
这种疼还会进一步影响心情,易烦躁焦虑,感觉身体特别的累,如果遇到复发性口腔溃疡,旧病未除,新病又生,更加的痛苦不堪,真可谓小毛病大痛苦。
中医药其实对口腔溃疡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重在辨证论治,对不同的病人,往往采取不同的治法和方药。
辨证论治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是理法方药,其中理占首要的地位。
“理”是运用中医理论对四诊所得来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辨识病证,进而为立法、处方、选药打好基础,因此,“理”是治疗疾病的关键环节,辨证论治的本质即在于这个“理”。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从这点出发,口腔溃疡的辨证和治疗可以从“火”出发,关于口腔溃疡“上火”一说在民间也有很深的群众认识基础。
但是这个火邪大有讲究,通过观察舌苔脉象,还可以区分出来是实证(火)和虚证(火),所以在治疗口腔溃疡、祛除火邪的过程中,不能一味使用黄连、黄芩、大青叶等苦寒的清热药物,对于阴虚引起的虚热患者,此类药物不仅仅不能祛除病因,反倒还会伤及脾胃,耗损正气,导致疾病迁延不愈。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免疫力下降有关,中医理论也认为本病与正气不足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此病的关键还在于内治。
内因不除,单纯外治则不能从根本上剔除溃疡的病因。
结合患者的症状以及舌苔、脉象特点,口腔溃疡主要从心、肝、脾、肾四个脏器入手,调理寒热虚实。
临床上一般将口腔溃疡分为以下几种证型:1、脾胃蕴热型:这类患者一般伴随有发热、面红、口干、口臭以及便秘、小便黄等症状,舌红苔黄脉滑,治法为清热泻火、凉血止痛为主。
口腔溃疡中医辩证
![口腔溃疡中医辩证](https://img.taocdn.com/s3/m/3f4e8ad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8.png)
口腔溃疡中医辩证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它的中医辩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脾胃积热,可以通过清胃散治疗。
第二点,心火上炎,可以应用导赤散、泻心汤治疗。
第三点,肝郁气滞,可以应用丹栀逍遥丸进行治疗。
第四点,阴虚火旺,可以用知柏地黄丸进行治疗。
第五点,脾虚湿困,可以应用七味白术散治疗。
第六点,脾肾阳虚,可以应用附桂八味汤进行治疗。
临床上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辨证下,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调治,并进行适当的加减,以使复杂的病情能够明显的好转。
临床上,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也应该注意饮食和运动的调养。
唇颊溃疡多与脾虚有湿或胃肠积热有关,舌尖溃疡多以心火上炎为主,舌后缘溃疡多以肝郁化火为主,这说明口腔溃疡分布与脏腑辨证有相关性,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学说有一定的科学性。
5种口腔溃疡中医帮你一一来解决!
![5种口腔溃疡中医帮你一一来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7ec5190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7.png)
5种口腔溃疡中医帮你一一来解决!到了炎热的夏季人们会出现口腔溃疡,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口腔溃疡是因为脏腑积热上攻,或者脾胃虚弱、气虚阴虚等所引起的,中医会根据溃疡生长的位置来判断哪个脏腑出现了问题。
如何通过中医来调理口腔溃疡?1、嘴唇周围出现溃疡当嘴唇周围出现溃疡时,说明肠胃出现了问题,一般和消化系统有关,这属于胃火炽盛,因为嘴唇周围属脾,大肠经和胃经循行的路线都会围绕着嘴唇周围,可以通过商阳刺血的方式,能达到消肿泻热以及醒神开窍的效果。
2、舌头下面出现溃疡舌头下面总是出现溃疡这说明湿热蕴结,可以找到委中穴来进行刺血拔罐。
中医认为胃中穴具有强健腰膝以及通经活络的功效,同时也能够祛风利湿以及泻热凉血的效果,对此穴位进行拔罐能够缓解舌下溃疡问题。
3、嘴唇里面出现溃疡嘴唇里面反反复复出现溃疡,说明肝脏出现了问题,主要和情绪有关,这属于肝郁化火。
肝经主要是环绕着嘴唇里面,可以对太冲穴进行调理,能达到调理胸腹部气机的功效,同时也能够疏肝解郁。
对此穴位进行拔罐刺血,能够让情绪得到调畅,从而缓解了溃疡问题。
4、舌面上出现溃疡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心开窍于舌,当舌面上出现溃疡时可以对少冲穴进行刺血来达到泻心火的功效。
当溃疡生长在舌头中间,说明脾胃出现了问题,可以在少冲穴和商阳刺血;当舌头尖上出现溃疡时说明心脏出现了问题,这属于心火过旺,可以对少冲穴以及上中冲刺血;当舌根部出现溃疡时,说明膀胱和肾脏出现了问题,可以对委中穴和少冲穴进行拔罐,能达到清利湿热的效果。
5、溃疡同时伴有口干问题口腔溃疡同时伴有舌体表面干裂以及口干这说明阴虚,可以对照海穴和列缺穴来进行按摩,能达到养阴清肺以及通调经脉的效果,同时也能够缓解口干舌燥问题。
温馨提示根据口腔溃疡生长的部位来选择不同的调理方式,期间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均衡为身体摄入营养,避免有挑食和偏食的坏习惯,保证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医辩证方法效果好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医辩证方法效果好](https://img.taocdn.com/s3/m/8cacd7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e.png)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医辩证方法效果好引言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特点为口腔黏膜表层的溃疡性病变。
这种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影响了人们的饮食和言语。
虽然西医对于口腔溃疡有一定的治疗方法,但是中医辩证方法在治疗口腔溃疡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本文将对治疗口腔溃疡的中医辩证方法效果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中医对于口腔溃疡的认识中医认为,口腔溃疡属于“口疮”范畴,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体内湿热、气虚、脾胃功能失调等。
中医辨证施治法是根据患者病情、体质不同,针对不同的病机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中医辨证方法1. 湿热内蕴型湿热内蕴型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类型。
患者常常伴有口臭、口干、便秘等症状。
治疗湿热内蕴型口腔溃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中药茵陈蒿汤:茵陈蒿、黄连等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解鱼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型口腔溃疡。
•中药五味子配伍汤:五味子、黄连、连翘等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型口腔溃疡。
2. 气虚型气虚型口腔溃疡主要表现为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白等症状。
治疗气虚型口腔溃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中药补中益气汤:黄芪、党参、白术等中药材,具有益气健脾、补益口腔黏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虚型口腔溃疡。
•中药参苓白术散:党参、白术、茯苓等中药材,具有健脾益肺、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虚型口腔溃疡。
3. 脾胃功能失调型脾胃功能失调型口腔溃疡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胃纳不香等症状。
治疗脾胃功能失调型口腔溃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中药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中药材,具有健脾开胃、调理脾胃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功能失调型口腔溃疡。
•中药苍术消毒口服液:苍术、黄芩、三七等中药材,具有消毒止痛、利湿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功能失调型口腔溃疡。
三、中医辩证治疗口腔溃疡的优势中医辨证施治法治疗口腔溃疡具有以下优势:1.个体化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法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针对不同的病机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效果。
中医辨证调治顽固性口腔溃疡
![中医辨证调治顽固性口腔溃疡](https://img.taocdn.com/s3/m/efea872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5.png)
中医辨证调治顽固性口腔溃疡口疮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溃疡病。
因其有周期性、反复发作性的特点,故又称复发性口疮或顽固性口腔溃疡。
中医辨证分实证与虚症两型。
1,实证:溃烂如黄豆、豌豆大小,其色黄白或灰白、成片、数量多、周围红肿明显。
多由心脾炽热,火邪上攻所致。
处方:加味清胃散,方药组成:升麻6克、黄连6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生地15克、生石膏40克、大黄5克、芒硝5克。
水煎服,一天一副,3付一疗程,2-3疗程可治愈。
2,虚症,溃烂面如黄豆、绿豆或小米大小,其色白黄、分散、数量少,周围充血或补充血,不肿,多由心、脾、肾经阴虚,虚火上炎而成病。
处方;方药组成,脾伤伏火汤:党参20克、黄芪30克、附子20克、干姜15克、肉桂10克、黄连10克、连翘50克、生地40克、白茅根20克、羌活10克、防风20克。
制法:上药以清水1500毫升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文火煮,剩药液100毫升为宜。
二煎时,仍加水1500毫升,煎剩药液100毫升,将两煎药液混合。
用法:每日一剂,分早午晚三次分服。
(注:辨证使用此方剂治愈,反复发作、顽固不愈口疮患者、多例,1--3年12例,治愈后随访,近期没有发现反复,一例反复不愈21年,服药一个月治愈,随访5年没有复发。
)(经验外用秘方):方药组成:青黛30克、硼砂30克、薄荷脑15克,人中白30克、儿茶30克、冰片10克、元明粉15克、枯矾20克、五倍子20克、马勃15克、。
上药共为细面过100目箩,瓶装密封备用。
用时用冷盐水漱口后,药面用芦管吹,或撒在疮面上。
每日三次或数次,主治,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龈溃疡,牙龈肿痛,一般用1--3次止痛,3--4天可痊愈。
(按)口疮多是火邪为病,但有阳火、阴火之分,阳火为病,初发多实证,用清热泻火之法极易治愈。
阴火为病,一由饮食不节,伤及脾胃之阳,二由老伤过度,引动虚火上炎,失治日久,形成了顽固性口疮,所以均以脾胃阳伤阴虚论治,方有疗效这才是治愈顽固性溃疡的奥秘(脾胃阳伤阴虚论治)。
口腔溃疡中医辨证论治
![口腔溃疡中医辨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b6cbabdb0912a21615792991.png)
口腔溃疡中医辨证论治口腔溃疡中医认为是脏腑机能失调而导致的或实火、或虚火、或湿热上攻所致口腔黏膜的溃烂,通过中医的辨证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标签:口腔溃疡;中医;辨证治疗口腔溃疡时一种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伤,以舌或口腔黏膜的唇、颊、软腭、齿龈等处的黏膜多见,单个或多个发生,大小不等,其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覆盖假膜,中央凹陷,边缘清楚,周围黏膜红肿,溃疡处疼痛明显。
故有人把口腔溃疡的特点总结为反复发作,不定位,局部表现为“红、黄、凹、痛”。
口腔溃疡的病因现代医学至今不能完全明确阐述,但多数学者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内分泌紊乱,精神因素,遗传因素有关,其他如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B12的缺乏亦有关系。
以上一种或多种因素导致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和衰退而发生口腔溃疡。
因西医的治疗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所以寻求中医中药的治疗十分必要。
口腔溃疡中医称作“口疮”或“口糜”,古代医学文献记载颇多,笔者通过总结先贤论述和临证经验把口腔溃疡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已取得了满意效果,心得如下。
1、病因病机本病最早见于《内经》,《素问·气厥论》曰:“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
说明邪热上攻可致口疮的发生;《医宗金鉴》则把口糜的病因病机编成歌括:“口糜阴虚阳火成,膀胱湿水溢脾经。
湿与热瘀熏胃口,满口糜烂色红疼”。
可谓一目了然且便于背诵;至清·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把本病的病因病机总结更为切当:“脏腑积热则口糜,口糜者,口疮糜烂也,心热亦口糜,疮口色红,肺热亦口糜,疮口色白,膀胱移热于小肠,亦,口糜,心脾有热亦口糜,三焦火盛亦口糜,中焦气虚,虚火上泛,亦口糜,阴虚火旺,亦口糜”,更是论述备尽。
总之本病是由脏腑积热上攻;或气虚或阴虚虚火上泛;或脾胃虚弱,湿滞中焦,郁而化热上蒸所致。
2、辨证论治(1)上焦火盛:口疮红肿疼痛,起病急骤,常伴有口鼻气热,烦躁目赤,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盛。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519823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7f.png)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
口腔溃疡病因复杂,外用药只能临时缓解,要想彻底治愈,需要找到病因,对症下药方可。
因此,得了口腔溃疡,不能盲目吃下火药、消炎药,尤其是体质较差的老人和小孩。
中医认为,口疮虽生于口,但与内脏具有密切关系。
所谓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任脉、督脉均上络口腔唇舌,这正说明了口疮的发生与我们五脏关系的密切。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一般采用泻火解毒、清利湿热的治法。
1、黄芩、黄柏、栀子各10克、黄连5克,水煎服;
2、竹叶10克、木通10克、生地黄15克、甘草5克、黄芩12克、灯芯10根,水煎服;
3、大黄、玄明粉各10克,金银花、连翘各12克,水煎服。
在内服药物的同时,宜用温盐水漱口,并在溃烂局部外涂冰硼散、锡类散、青黛散等;
4、清胃黄连丸,每次服9克,每日2次;
5、大便燥结不通者,宜用牛黄解毒片,每次服2片,每日2-3次;
6、牛黄清胃丸,每日服1粒,每日2次。
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施治](https://img.taocdn.com/s3/m/05a0df2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b.png)
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施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多因心脾积热或阴虚火旺熏灼而起,亦有因脾虚或肾虚而溃破不愈的。
但临床所见,患者病情多数更加复杂,且常因感染而虚实并见,寒热互参。
故治疗此病当细审,只有明确病因病机,洞悉寒热虚实,方有望治愈此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施治一、辨治思路复发性口腔溃疡属“口疮”等范畴。
多因心脾积热或阴虚火旺熏灼而起,亦有因脾虚或肾虚而溃破不愈的。
针对实证,一般泻火解毒即可获效,虚证则相对棘手。
常见有阴虚,与津液不足,虚火熏灼有关;有脾虚,与气血不足,口舌失养有关;有肾虚,与精虚火衰,浮火上越有关。
但临床所见,患者病情多数更加复杂,且常因感染而虚实并见,寒热互参。
故治疗此病当细审,只有明确病因病机,洞悉寒热虚实,方有望治愈此病。
心之窍在舌,脾之窍在口,故口舌生疮多从心脾积热治。
胡黄连、栀子、蒲公英等可胜任,同时它们又可解毒,兼治感染。
患者若因食积而内生湿热或表现大便干结难下,可选大黄、枳实来釜底抽薪,以治其本;若因情志不遂而加重,郁火乃祸首,当选川楝子、柴胡解郁散火;患者若喜食辛辣,嗜好饮酒,当清胃火为先,可选知母、石膏。
一般骤然发病,灼痛明显的,多属实证,相对容易控制。
若是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的就另当别论了。
如阴虚火旺患者,其火乃虚火、燥火。
如不纠正阴虚,其火难清。
此时当选生地、麦冬、玄参等来滋阴润燥,兼清虚火。
若患者兼见湿热,则改用鳖甲、女贞子、旱莲草等清补之品。
口腔黏膜与胃相通,皆属消化系统,故有些口疮可能与脾虚有关。
临床若发现患者伴食少乏力等症的多属于此。
补脾之法可增气血,长肌肉,使得口腔得养而疮口渐愈。
我喜用黄芪、甘草、苍术等。
此三药都能补脾益气,且各具优势。
黄芪善补气托毒,生肌敛疮,且性升提,针对气虚患者,此药不可或缺,当以之为主。
甘草兼能解毒,此病多表现炎症,常伴感染,故大可派上用场。
选甘草还有另一用意:西医认为此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
而甘草具类激素样作用,自然能对此病的控制发挥效用。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医辩证方法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医辩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4da7f6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3.png)
治疗口腔溃疡的中医辩证方法引言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的溃疡性炎症。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是由于内外因素导致人体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口腔溃疡的辩证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有效缓解口腔溃疡的症状。
1. 辩证分型根据中医理论,口腔溃疡可分为不同的辩证类型。
常见的辩证类型有:1.1 阳虚型症状表现:•口腔黏膜溃疡较为常见,易复发;•溃疡面较大,不易愈合;•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原则:益气养阳,补充生命之源。
推荐药物:•人参:补气养阳,改善体质;•党参:补中益气,提升免疫力;•白术:健脾益气,加强消化功能;•归身参:滋阴益阳,兼补气虚。
1.2 阴虚火旺型症状表现:•口腔溃疡多发且较大,疼痛剧烈;•性格急躁易怒,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舌质偏红;•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阴清热,平衡阴阳。
推荐药物:•生地黄:滋阴清火,润肺生津;•天冬:养阴清热,滋润口腔黏膜;•玄参:清热生津,平衡阴阳;•石斛:养阴生津,清热解毒。
1.3 血热型症状表现:•口腔溃疡多发于舌尖、舌边;•溃疡面呈鲜红色,疼痛灼热;•口苦口干,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苔黄或薄薄白燥;•脉数有力。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推荐药物:•生地黄: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穿山甲:凉血解毒,平肝泄火;•地黄:养阴清热,生津止痛;•龙胆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1.4 湿热蕴结型症状表现:•口腔溃疡多发,溃疡边缘红肿且有脓性分泌物;•口臭,口干苦涩,不思饮食;•大便黏滞,尿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燥湿,解毒止痛。
推荐药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痛;•龙胆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符术:理气消食,祛湿止痛;•苦参:清热燥湿,解毒止痛。
2. 药物治疗根据辨证分型,针对口腔溃疡的不同病因病机,中医常用的治疗药物如下:•中药内服:可选择人参、党参、生地黄、天冬、穿山甲、地黄、龙胆草、黄连等药物,以方剂为主,辅之以个体化的药物组合。
口腔溃疡只清火不行试试中医辨证论治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只清火不行试试中医辨证论治口腔溃疡](https://img.taocdn.com/s3/m/dd6ecb8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7.png)
口腔溃疡只清火不行试试中医辨证论治口
腔溃疡
中医辨证论治口腔溃疡有良效,临床中常见的辨证分型如下:
1.胃火上炎证。
溃疡形状不规则,基底色黄平坦,周围充血发红水肿,口热口渴,口黏口臭,牙龈红肿出血,心烦,喜冷饮,尿黄、少,便干;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洪或弦数。
治以清胃泻火,方选清胃散加减治疗。
2.心脾积热证。
溃疡大小不等,圆或椭圆形,由小米粒到绿豆或黄豆大小,溃疡数目较多,可相互融合成片,周围可红肿高起,中央凹陷,局部灼热疼痛,口渴喜饮,面红,口鼻灼热而干,烦热,便干,尿黄赤;舌尖偏红而干,苔黄或腻,脉弦细数。
治以清热泻火,方选导赤散加减治疗。
3.脾虚湿困证。
溃疡大而深,边缘发红水肿高起,溃疡基底不平坦,有灰白或灰黄色渗出,愈合缓慢,病程可达数周,大便溏或不畅,腹胀,口黏,面色萎黄,肢体困乏无力,尿清长或黄赤;舌淡质嫩有齿痕,苔白或滑腻,脉濡细或缓。
治以健脾祛湿,方选五苓散加减治疗。
4.阴虚火旺证。
溃疡大小不等,多为米粒大小,渗出少,基底
平,数目为1~3个,色淡稍红,周围微红,易反复发作,手足心热,盗汗,心悸、失眠、多梦,心烦口渴,面色潮红或淡红,唇红干,口渴喜冷饮,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沉细数。
治以滋阴降火,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
中药辨证治疗单纯性口腔溃疡4则
![中药辨证治疗单纯性口腔溃疡4则](https://img.taocdn.com/s3/m/051ea07ff46527d3240ce0f8.png)
0 5 m溃 疡 , 者 溃疡 面 破 溃 有 少 许 血 性 渗 出 物 , .e 前 疼
痛, 进食 、 语言 时受 碍 , 干 , 烦 , 有尿赤 , 咽 心 伴 溃疡面 有 少 许薄 白苔 , 红 , 细数 。辨 证 为心 火 上 炎 , 毒 熏 舌 脉 热
蒸 。方药 : 大生地 黄 1 g 川 黄连 3 , 2, g 山栀 子 1 g 白茅 0, 根 1 g 竹 叶 1 g 灯 心 草 1 g 金 银 花 1 g 芦 根 1 g 0, 0, 0, 0, 2。 连服 l 4剂 , 水煎 服 。 按: 此为心 火上 炎 , 为心之 苗 , 舌 热毒 熏蒸 , 故见 上
光 明中医2 1 0 0年 9月第 2 5卷 第 9期
C G M S p mb r 0 0 V l 5 9 J MC e t e 1 . o 2 . e 2
・1 1 7 3・
中药 辨证 治疗 单 纯 性 口腔 溃 疡 4则
杨 月新 北京联 合 大学校 医院( 北京 10 0 ) 0 1 1
糜者 口疮 糜烂 也 , 心热亦 口糜 , 口疮 多赤 , 肺热亦 口糜 , 口疮 多 白 , 膀胱 移热 于 小 肠 亦 口糜 , 三焦 火 盛 亦 口糜 ,
验案 2 刘某 , ,4岁 , 师 。初诊 2 0 女 3 教 0 9年 6月
1 t 主 诉 : 背 前 部 有 15 m ×1 0 m, . c × 7E。 舌 .c . c 10 m
中焦 气不 足 , 虚火上 泛 亦 口糜 , 凉 药不 效 , 服 阴亏 火 泛 亦 口糜 , 内热亦 口糜 。所 以通 常是 机 体 内郁 热 的 一个 外在 表现 , 而热 又有 虚 实 之 不 同 , 见 的临 床 证 候有 : 常 脾 胃郁 热 , 火 上 炎 , 虚 内热 , 气 不 足 等 , 两 心 阴 中 前 者为 实热 , 者 为虚 热 , 如 《 岳全 书》中说 :口 后 正 景 疱 连 年不愈 者 , 为 虚 火 也 。 因而 辨 证须 仔 细 方 能奏 此
口腔溃疡有哪些中医分型呢
![口腔溃疡有哪些中医分型呢](https://img.taocdn.com/s3/m/faf2bcd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7.png)
口腔溃疡有哪些中医分型呢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细菌感染、创伤、食物过敏等。
中医对口腔溃疡有独特的理论和分型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口腔溃疡的中医分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寒降型口腔溃疡寒降型口腔溃疡多见于寒冷季节,也可因进食寒凉食物引起。
其特点是溃疡面呈灰白色,边缘清晰,溃疡较深,疼痛剧烈,经常伴有寒战、畏寒等症状。
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可选用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的药物,如白花蛇舌草、炙甘草等。
2. 饮食调理:忌冷凉食物,可适量食用温热的食物,如姜、辣椒、葱、蒜等,帮助驱寒。
二、热融型口腔溃疡热融型口腔溃疡多发于夏季或气温较高时,也可因饮食上火引起。
其特点是溃疡面呈红色或黄色,边缘不规则,溃疡较浅,疼痛较轻,常伴有口渴、烦躁等症状。
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如金银花、黄连、薄荷等。
2. 饮食调理:忌辛辣刺激食物,可多饮水、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草莓等,帮助清热。
三、血热型口腔溃疡血热型口腔溃疡多由血热内蕴引起,如体内湿热蕴结、气血郁滞等。
其特点是溃疡面呈红色,边缘不规则,溃疡较深,疼痛剧烈,常伴有口苦、口干、大便干燥等症状。
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可选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皮、黄连、赤芍等。
2. 饮食调理:忌辛辣刺激食物,可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如苦瓜、黄瓜、西瓜等,帮助清热解毒。
四、虚损型口腔溃疡虚损型口腔溃疡多由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病程较长,易复发。
其特点是溃疡面呈灰白色,边缘不规则,溃疡较深,疼痛较轻,常伴有乏力、纳差等症状。
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可选用补气养血、益肾生津的药物,如黄耆、人参、枸杞子等。
2.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芝麻等,帮助营养调理。
五、湿热蕴结型口腔溃疡湿热蕴结型口腔溃疡多由湿热异常蓄积引起,如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有哪些
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容易复发,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只要患了口腔溃疡,就会疼痛难忍、吃不下、睡不下,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
其实口腔溃疡不仅要治疗,日常也要注意饮食的平衡,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的水果,可以减少口腔溃疡复发的机会。
中医把口腔溃疡分为5中类型,对口腔溃疡使用辨证治疗的方法。
1、外感时毒型口疮
多发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状。
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
治宜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方药:银花18克,连翘15克,藿香12克,木香10克,佩兰10克,茯苓12克,神曲12克,枳壳10克,葛根15克,白术10克,代赭石20克,旋覆花(包煎)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脾胃积热型
症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宜清热泻火,荡涤胃热。
方药:山栀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大黄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
3、脾肾阳虚型
症见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
治宜温补脾肾,引火归源。
方药: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钟),肉桂3克,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山药 30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脾胃虚弱型
症见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化湿。
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5 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5、血虚阴亏型
症见口舌溃烂多发生于月经前后,伴月经先期量多,五心烦热,口干喜饮,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治宜养血益阴,潜降虚火。
方药:当归20克,白芍20克,生地15克,淡竹叶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山栀10克,柴胡10克,麦冬10 克,五味子10克,玄参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温馨提示:口腔溃疡中医治疗的过程主要是调理,治疗疗程时间比较长。
如果一般的口腔溃疡,可以服用一些常见的家庭用药,比如意可贴(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口腔溃疡散、白云山口炎清颗粒、四环华素片、复方氯己定口腔溃疡膜(洗必泰口腔溃疡膜)等,快速治愈口腔溃疡。
另外口腔溃疡患者在日常也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多喝水,少吃辛辣食物。
原文链接:/kqky/2013/1129/14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