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遗传部分概念整理
![遗传部分概念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b8d93f0912a216147929d8.png)
遗传部分概念整理同源染色体:形状大小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X 和Y染色体也是同源染色体)。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形状叫做显性形状,隐性性状: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形状叫做隐性形状。
不完全显性∶(理解即可)例:紫茉莉红色与白色杂交,F1表现为粉色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统一形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例:Aa。
(AA,bb,,这样的一对基因是相同基因,不是等位基因)纯合体:基因型DD和dd的植株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叫做…。
特点:能够稳定遗传。
杂合体:具有基因型Dd的植株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叫…。
杂交:不同基因型的植株之间相互授粉。
自交:包括:自花授粉、同株异花授粉,同种基因型的不同植株之间的相互授粉。
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联会: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现象。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姐妹染色单体:分裂间期DNA复制后,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着丝点处连接在一起,即: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姐妹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姐妹染色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一次分裂的前期会出现配对现象,叫联会。
四分体: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四分体)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叫——精(卵)原细胞:精巢(卵巢)内,将要发生减数分裂的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DNA复制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减一结束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减二后期之前,含后期)精细胞: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得到四个精子细胞。
八年级生物遗传基础知识
![八年级生物遗传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e6b48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f.png)
八年级生物遗传基础知识遗传基础知识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生物的繁殖、进化以及种群变化等方面。
八年级生物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遗传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针对八年级生物遗传基础知识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遗传基础概念遗传基因是指父代向子代传递的遗传物质。
它包括了基因型和表现型两个方面。
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拥有的所有基因的组合,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
遗传物质DNA是基因的载体,它以特定的方式存储遗传信息。
DNA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嘧啶)组成,这些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了生物体内各种基因的特征。
第二部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对豌豆的实验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遗传规律。
这些规律被称为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第一个定律是合子分离定律,也被称为等位基因分离定律。
它指出,每个个体两个等位基因分离成为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然后与另一个个体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下一代。
第二个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它指出,不同的基因对在遗传中是独立的,它们的组合方式是随机的,不受其他基因对的影响。
第三个定律是显性和隐性基因定律。
显性基因会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则需要在纯合子状态下才能表现。
纯合子是指一个个体两个等位基因相同。
第三部分: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的变化,它是遗传变异的一种形式。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结构突变两类。
点突变是指DNA序列内部的单个碱基发生改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核苷酸插入/缺失等。
这些突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生物体内部的功能。
染色体结构突变则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和重组,造成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倒位、重复或移位等。
这些突变可以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第四部分:遗传工程和克隆技术遗传工程是通过常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常见的遗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插入、基因切除和基因修复等。
遗传学常用术语
![遗传学常用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1e77181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9.png)
基因(gene)与基因组(genome)基因:遗传的基本物理单位,从亲代传到子代,并含有确定性状所需要的信息。
基因在被称作染色体的结构上依次线性排列。
一条染色体只包含一条很长的DNA分子,而仅有DNA其中的一小段对应于单个基因。
人类染色体上大约有2万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基因组:细胞内的整套遗传物质。
人类基因组由细胞核内的23对染色体和线粒体中一条较小的染色体组成。
这些染色体合计起来约有31亿个碱基长的DNA序列。
单基因的(monogenic)与多基因的(polygenic)单基因的:一种特征或疾病是由单个基因的个体作用所控制(见于经典的孟德尔疾病)。
多基因的:一种特征或疾病是由多个(>3)基因共同作用所控制。
外显子(exon)一个基因中用于编码氨基酸的部分。
在植物和动物细胞中,大多数基因序列被一段或几段被称为内含子的DNA序列所打断。
这类基因中,那些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称为外显子,因为这部分序列在蛋白质中表达了;而那些没有被表达的序列则被称为内含子,夹在外显子中间。
表型(phenoty pe)有机体的外观或其他特征,是由其遗传组成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杂合子的(heterozygous)、复合杂合子(compound heterozygote)、纯合子的(homozygous)杂合子的:在一个特定的位点上存在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复合杂合子:一个个体由于基因的每个拷贝发生不同的突变而导致其功能发生变化,如一个患有囊性纤维化个体的CFTR基因的基因型为△F508/G542X,即在同一个位点的两个等位基因上有两个突变。
纯合子的:在一个特定的位点上存在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
显性(dominant)与隐性(recessi v e)显性:突变等位基因相对于野生型等位基因为显性的一种特征,即当遗传了一个突变等位基因拷贝时就会导致疾病表现,如软骨发育不全。
遗传学重点名词解释
![遗传学重点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eae5413cf84b9d529ea7a0a.png)
Chapter 1 性状(character): 生物体所表现的明显的能够遗传的特征。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一个基因或一组基因所决定的一个性状,作为一个遗传单位进行传导。
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遗传学中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真实遗传(true-breeding)自带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
纯系(pure line):能够进行真是遗传的品种。
三个假说:(1)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颗粒遗传因子)(2)显隐性(3)分离表型(phenotype):个体形状的外在表现。
基因型(genotype):决定个体表型的基因形式。
等位基因(allele):一个基因的不同形式,是由突变形成的。
纯合体(hom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就这个基因座而言,这种个体或细胞成为纯合体。
杂合体(heter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侧交:杂交产生的后代与隐性纯合亲本交配以检测自带个体基因型。
自由组合定律:配子形成后,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染色体(chromosome)常由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和少量核糖核酸组成的线状或棒状物,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的载体。
染色质(euchromatin):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部位,是构成染色体DNA 的主体,在间期呈高度分散状态。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用碱性染色质染色时着色深的部位,又分为组成型染色质.组成型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在染色体上的大小和位置恒定,在间期时,仍保持螺旋化。
如着丝粒。
兼性异染色体(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起源于常染色质,在个体发育的特定阶段可转变成异染色质。
如x染色体失活。
着丝粒(centromeres):每个染色体上都有一个高度浓缩的区域。
核型分析(karyotype):是指某一物种染色体的组成,通常用中期染色体的照片,铵长臂的大小或总的长度排列,用来表明物种的特点以及和亲缘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0014e2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7a.png)
遗传学名词解释绪论1.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叫变异。
2.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第一章1.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2.有丝分裂: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过程,分裂过程中出现纺锤丝,包括质分裂和核分裂两个过程。
3.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4.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经过两次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5.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结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的固定结构。
6.交叉端化: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并且逐渐接近于末端的现象。
第二.三章1.单位性状:被分开的每一个具体形状称为单位性状。
2.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3.显性性状:在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4.隐性性状:在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5.不完全显性:杂种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为不完全显性。
6.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
7.自交:植物的自花授粉称为自交。
8.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间的杂交。
9.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称为基因型。
10.表现型:是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
11.基因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称为基因纯合体。
12.基因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称基因为杂合体。
13.分离: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表现出来的现象叫做分离。
14.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点上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15.基因互作: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现象称为基因互作。
16.返祖遗传:F1和F2的植株表现其野生祖先的性状的现象称为返祖遗传。
17.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称为多因一效。
18.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称为一因多效。
遗传练习【常用术语】1、遗传学中的常用符号P——亲本F1——子...
![遗传练习【常用术语】1、遗传学中的常用符号P——亲本F1——子...](https://img.taocdn.com/s3/m/2662230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f.png)
遗传练习【常用术语】1、遗传学中的常用符号P——亲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2、交配类型杂交:(1)含义: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的相互交配。
(2)表示:Aa×aa,BB×bb,CC×Cc(3)应用:区分显隐性;育种(将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自交:(1)含义: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的相互交配。
在雌雄同体的生物中,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相结合,或者植物中的自花传粉的植物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植物的受粉,都属于自交。
在动物则是指F1代雌雄个体交配,实质上是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但习惯上称为自由交配)。
自交是获得纯种的有效方法,如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进行自交繁殖后代的。
对异花授粉的植物,进行自交一般会降低后代的生活力。
(2)表示:Aa×Aa,BB×BB(3)应用:判断显隐性;获得纯种的一个途径(更快但技术难度更大的是单倍体育种)测交:(1)含义:F或待验证个体与隐性个体相交(属于杂交)。
1(2)表示:Aa×aa(3)应用:验证遗传规律;显性个体基因型的鉴定正交与反交:(1)含义:是一对相对概念,如果甲作父本,乙作母本为正交,则乙作父本,甲作母本为反交。
(2)表示:若甲♀╳乙♂为正交方式,则乙♀╳♂甲就为反交(3)应用:确定核遗传或质遗传;验证遗传规律;基因定位(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3、性状表现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例如人的眼皮层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例如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F1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4、基因类型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若控制同一相对性状则成为相同基因)。
临床遗传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临床遗传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359628e45c3b3567ec8bb9.png)
名解:1、遗传病:因遗传因素(生殖细胞、受精卵或体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而罹患的疾病。
2、割裂基因: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由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两部分构成,非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隔开,这种基因称为割裂基因3、点突变:是指DNA分子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不同的碱基替代而造成的突变4、无义突变:是编码某一种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经碱基替换后,变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的终止密码UAA、UAG或UGA。
5、错义突变:错义突变是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经碱基替换以后,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
6、移码突变:是由于基因组DNA链中插入或缺失1个或几个(非3或3的倍数)碱基对,从而使自插入或缺失的那一点以下的三联体密码的组合发生改变,进而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变化。
7、动态突变:为串联重复的三核苷酸序列随着世代的传递而拷贝数逐代累加的突变方式。
8、人类基因组学:是研究人类基因组组成,基因组内各基因的精细结构、相互关系以及表达调控的科学9、表观遗传: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来传递非DNA序列信息的现象10、表观遗传学: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可遗传的变化,或者说是研究从基因演绎为表型的过程和机制的一门新兴的遗传学分支11、基因组印迹:是表观遗传学调节的一种形式,是指两个亲本等位基因的差异性甲基化造成了一个亲本等位基因的沉默,另一个亲本等位基因保持单等位基因活性12、X染色质:在正常女性的间期细胞中的紧贴核膜内缘的染色极深,直径在1μm左右的椭圆形小体,此为失活的X染色体在间期呈高度固缩而成13、罗伯逊易位:是相互易位的一种特殊形式,只发生在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D/D,D/G,G/G),其断裂发生在着丝粒处或其附近,重接后形成两条衍生染色体,一条由两者长臂构成,几乎具有全部遗传物质,而另一条由两者的短臂构成,常于第二次分裂14、染色体病:是指由于先天性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而引起的具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15、系谱分析:对具有某种性状的家系成员的性状分布进行观察,通过对该性状在家系后代的分离或传递方式进行分析16、先证者:是指某个家族中第一个被医生或研究人员发现的罹患某种遗传病的患者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17、系谱:是指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庭成员(直系和旁系亲属)的数目、亲属关系及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等资料,并按一定格式将这些资料绘制成的一个图解18、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结构相似、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上面载有等位基因的一对染色体19、等位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基因座位。
遗传学符号
![遗传学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7dd83783d4d8d15abe234edb.png)
人类细胞遗传学常用符号和缩写术语表ace 无着丝粒片段b 断裂c 结构异常:: 断裂与重接cht 染色单体cp 组合核型cx 复杂的染色单体交换del 缺失der 衍生染色体dia 浓缩期dic 双着丝粒体dip 双线期dup 重复end 核内复制fem 女性fra 脆性位点g 裂隙hsr 均质染色体i 等臂染色体idic 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ider 等臂衍生染色体inc 不完整核型ins 插入inv 倒位lep 细线期mal 男性mar 标记染色体min 微小近中着丝粒染色体mos 嵌合体p 染色体短臂pac 粗线期+ 多余或重复psu 假染色体q 染色体长臂表示对染色体的识别没把握r 环状染色体rep 相互易位rea 重排rec 重组染色体rob Roberson易位s 随体sce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t 次缢痕t或tra 易位tel 端粒trc 三着丝粒染色体zyg 偶线期2.人类染色体数目异常核型的表达表非显带染色体数目异常核型的表达异常类型符号或缩写表达的意义多倍体69,XXY 总数69, 性染色体为XXY多体性47,XY,+21 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单体性45,X 少了一条性染色体45,XX,-G 少了一条G组染色体45,XX,-? 8 丢失的可能是一条8号染色体假二倍体46,XY,+18,-21 多了一条18号染色体,少了一条21号染色体嵌合体45,X/46,XY 该个体有两个细胞系。
其中一个细胞系少了一条染色体。
45,X/46,XX/47,XXX3.人类染色体结构异常核型表达表人类染色体结构异常核型的表达异常类型符号或缩写表达的意义部分增长或重复46,XY,1q+ 1号染色体长臂重复47,XY,+14p+ 多了一条短臂重复的14号染色体易位46,XY,t(Bp-;Dq+) 一条B组染色体和一条D组染色体平衡易位. B短臂缺失,D长臂重复46,X,t(Xq+;16p-) X染色体和16号染色体平衡易位45,XX,-D,-G,+t(DqGq)46,XX,-D,-G,+t(DpGp),+t(GqGq) 双重易位46,XY,t(2;5)(q21;q31)46,XY,t(2;5)(2pter→2qter::5q31→5qter;5pter→5q31::2p21→2qter)2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断裂, 远端部分易位到5号染色体; 而5号染色体长臂3区1带处断裂,远端部分易位到2号染色体上。
遗传学常见名词解释
![遗传学常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f13143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e.png)
遗传学常见名词解释遗传学是一门学科,研究生物起源、进化与发育的基因和基因组结构、功能与演变及其规律等,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分子肿瘤学词汇大全,希望对你有帮助哦!Part 11、并显性——共显性(codimance):双亲的性状在F1个体的同一个细胞上得以显现。
2、条件显性(condition dominance):显隐性可依据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3、从性遗传:指某些性状可依据不同的性别而呈现显隐性关系。
4、致死基因(lethal gene):导致个体在生育期前死亡的基因。
5、隐性致死——纯合致死:基因在纯合的情况下致死。
6、适合度(fittness):不同GT在同一种环境条件下存活的百分率。
7、选择系数(selective coefficlency):不同GT在同一种环境条件下被淘汰掉的百分率。
8、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
9、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ce):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10、镶嵌显性(mosoic dominance):双亲的性状在F1个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显现。
11、反应规范(reaction norm):同一种GT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程度。
12、表现度(expressity):在一群体中,同一GT的不同个体某种PT呈现的百分率。
13、外显率(penetrance):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同一种GT表现完全显性的百分率。
14、一因多效——多效性(pleictropism):一对或一个G影响多种性状的表型。
15、表型模写(phenocopy):一种GT在环境条件改变时可表现出类似另一种GT的表型。
16、显性致死:基因在杂合的情况下也致死。
17、伴性致死——X连锁致死:在X染色体上有致死基因。
Part 21、连锁(linkage):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
遗传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遗传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和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c1f14a2a7cd184254a35350f.png)
遗传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和符号一、遗传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和符号:1、基本概念性状类型:(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显性相对性——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不分显隐性,表现出两者的中间性状(不完全显性)或者是同时表现出两个亲本的性状(共显性)。
交配类型:(6)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常用于探索遗传的规律、显隐性性状判断,育种中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获得新品种。
(7)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常用于①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②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8)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
测定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如①验证遗传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②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9)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的母方和父方,如高茎豌豆作母本(正交)、高茎豌豆作父本(反交)。
常用于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若是细胞核遗传,正反交的结果一样。
基因类型:(10)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1)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a。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如Ab。
个体类型:(12)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13)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4)纯合子——由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特点:①不含等位基因②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6f2f23a31126edb6e1a1007.png)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学(genetics):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是生命科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最基本的特征。
遗传(heredity):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亲代和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variation):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亲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异的现象。
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组成不同而引起的可遗传变异。
环境变异:由于环境的作用(如温、水、肥等)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
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核糖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遗传信息表达的主要途径。
染色体是指细胞核中能被一些碱性染剂染色的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所组成的线状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同源染色体: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在形态、结构、功能上相似的成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不同对染色体之间,在形态、结构、功能上不相似。
细胞周期:从母细胞第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子细胞分裂结束所需要的时间。
细胞的减数分裂: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由于雌雄配子受精结合形成合子,随后进一步分裂、分化和发育而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通过营养体的分割产生后代。
也称营养体生殖。
无融合生殖(apomixis) :是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便又能形成种子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
双受精:在被子植物中,一个精核与卵细胞结合为合子,将来发育为种子的胚(2n);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结合发育为种子的胚乳(3n) 。
被子植物所特有的这种两个精核参与受精的过程。
直感:受精的产物或母体组织,在受精后的杂种后代表现出来父本的特征。
直感现象:由于受花粉的影响而表现父本的特征。
孢子体世代:高等植物从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绿色植株,是孢子体的无性世代。
高一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高一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578520f2e009581b6bd9ebde.png)
第二节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遗传定律中有关基本概念及符号1.杂交、自交、测交杂交;是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相互的过程。
自交:指植物体或单性花的同株受粉过程。
自交是获得________的有效方法。
测交:就是让与杂交,用来测定的基因组合。
正交与反交:若甲♀╳乙♂为正交方式,则____________就为反交。
2.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相对性状:_____生物的______性状的______表现类型。
如_______________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和的现象。
3.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位于一对的__上,能控制一对的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性状的基因。
4.表现型和基因型:表现型:在遗传学上,把生物个体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
基因型:在遗传学上,把与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基因型。
两者关系: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_____相同;在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则表现型_____相同。
表现型是与相互作用的结果。
5.纯合子、杂合子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6.常见符号P: F::♀:♂:7.孟德尔的工作成就:(1)提出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确定为基因)(2)发现两个遗传规律:规律和规律。
(3)成功原因:①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是首要条件(选用豌豆为试验材料:严格的________,自然界都是纯种;品种多差异大,__________明显)②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相对性状先一对后两对)③用________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④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程序二、基因的分离定律(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过程;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再让F1得F2。
【期末复习总结】遗传学概念及要点
![【期末复习总结】遗传学概念及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e45842fe4733687f21aa0c.png)
遗传学概念及要点一、绪论1)遗传学(genetics):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遗传(heredity, inheritance): 生物在以有性或无性生殖方式进行种族繁衍的过程中,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
3)变异(variation):生物个体之间差异的现象。
二、分离定律4)性状(character/trait):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5)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生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特性。
6)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7)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互不沾染,保持其独立性。
在配子形成时,又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
8)基因型(genotype):指生物个体基因组合,表示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又称遗传型。
9)表现型(phenotype):指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简称表型。
10)显性基因(dominant gene): 在杂合状态下能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如红花基因C。
11)隐性基因(recessive gene): 在杂合状态下不能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白花基因c。
12)等位基因(alleles): 决定生物同一性状的同一基因的不同形式相互称为等位基因,如红花基因C和白花基因c。
13)纯合体(homozygote): 个体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是相同的,同为显性或同为隐性,如AA, aa。
14)杂合体(heterozygote): 个体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是不同的,一个为显性,另一个为隐性,如Aa。
15)分离比实现的条件:1* 减数分裂时各杂种体内同源染色体必须以均等的机会分离,从而形成数目相等的配子;并且两类配子都能良好发育,雌雄配子具有均等受精结合的机会;2* 受精后各基因型的合子成活率均等;3*显性作用要完全,不受其它基因所影响而改变作用方式,即简单的显隐性;4*杂种后代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且试验群体大。
遗传学常见名词
![遗传学常见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d9872340a8956bec0975e384.png)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2.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3.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4.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之间,则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5.核型分析:这种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或称核型分析。
6.细胞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7.DNA合成的时期:间期。
8.细胞分裂周期中染色体的最佳计数时期是:中期。
9.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实现的,所以通常把有丝分裂称为体细胞分裂。
这一分裂方式在遗传学上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两个子细胞早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
其次是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使两个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对细胞质来说,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虽然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也能复制,也能增殖数量。
但是它们原先在细胞质中分布是不均匀的,数量也是不恒定的,因而在细胞分裂是它们是随即而不均等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由此可知,任何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所决定的遗传表现,是不可能与染色图所决定的遗传表现具有同样的规律性;这种均等方式的有丝分裂既维持了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也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植物采用无性繁殖所获得的后代能保持其母本的遗传性状,就在于它们是通过有丝分裂而产生的。
10.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染色体数保持不变,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是遗传学3个规律的基础;为变异提供材料,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及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11.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叫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遗传学基因型书写符号
![遗传学基因型书写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c1c0cc0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2.png)
遗传学基因型书写符号摘要:1.遗传学基因型书写符号的概述2.基因型符号的构成3.基因型符号的书写规则4.基因型符号的实际应用5.总结正文:【1.遗传学基因型书写符号的概述】遗传学基因型书写符号是用于描述个体基因组成的一种标准化表示方法。
在遗传学研究中,基因型符号对于分析和记录不同基因型个体的遗传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型符号可以简洁、准确地传达有关个体基因型的信息,从而方便遗传学家研究遗传规律和进行育种工作。
【2.基因型符号的构成】基因型符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表现型符号、基因座符号和基因型修饰符。
(1)表现型符号:表现型符号表示某一基因型的表现型特征,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例如,A 代表显性表现型,a 代表隐性表现型。
(2)基因座符号:基因座符号表示某一基因位点上的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例如,a、b、c 等。
(3)基因型修饰符:基因型修饰符用于表示基因型中各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用特殊符号表示。
例如,“+”表示显性基因,“-”表示隐性基因,“*”表示杂合子,“/”表示纯合子等。
【3.基因型符号的书写规则】基因型符号的书写有一定的规则,通常遵循“先写显性基因,后写隐性基因”的原则。
同时,书写时需要保证表现型符号、基因座符号和基因型修饰符三者之间的关系清晰明确。
例如,对于基因座A 和B 的杂合子,可以表示为AaBb。
【4.基因型符号的实际应用】基因型符号在遗传学研究和实践中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基因型符号,遗传学家可以方便地记录和分析不同个体的基因组成,从而研究遗传规律、预测遗传病风险、进行育种和遗传改良等工作。
此外,基因型符号还可以应用于遗传咨询和医学遗传学领域,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风险程度。
【5.总结】遗传学基因型书写符号是描述个体基因组成的重要工具,对于遗传学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基因型符号的构成和书写规则,有助于准确地传达有关个体基因型的信息,从而为遗传学家提供便利。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详解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6a0d86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1.png)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详解【导语】必修2遗传学知识是高中生物教学重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下面逍遥右脑将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的遗传学名词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围的核细胞。
它的遗传物质分散在整个细胞中或集中在某个区域形成类核。
例如细菌、蓝藻等。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完整细胞核结构的细胞。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及真菌类。
单细胞动物多属于这类细胞。
3.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可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性结构。
在原核细胞中,它指的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4、姊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或dna)经复制形成的两个分子,仍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
5.同源染色体:一对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染色体。
其中一个来自父辈,另一个来自母辈。
6、染色体组: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
或者说是指细胞内一套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但在个体发育时彼此协调一致,缺一不可的染色体。
7.只有一个基因组的细胞或个体,如无人机。
8、单倍体:具有配子(精于或卵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或个体。
如,植物中经花药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物。
9.有两套或两套以上染色体的个体。
大多数动植物都属于这一类10、二价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配对的图象。
联会: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建立连接的配对过程。
12、染色质或染色体:指细胞间期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洋红、苏木精等)染色的纤细网状物质,现在是指真核细胞间期核中dna、组蛋白、非组蛋白、以及少量rna组成的一串念珠状的复合体。
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色质便螺旋化形成一定数目和形状的染色体。
13.额外染色体:出现在某些生物体细胞中的额外染色体。
也称为B染色体。
14、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主要成分是碱性蛋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central(元素)将横丝延伸到两侧,将同源染色体固定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一、遗传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1、基本概念
性状类型: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显性相对性——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不分显隐性,表现出两者的中间性状(不完全显性)或者是同时表现出两个亲本的性状(共显性)。
交配类型:
(6)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常用于探索遗传的规律、显隐性性状判断,育种中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获得新品种。
(7)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常用于①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②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8)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
测定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如①验证遗传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②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9)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的母方和父方,如高茎豌豆作母本(正交)、高茎豌豆作父本(反交)。
常用于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若是细胞核遗传,正反交的结果一样。
基因类型:
(10)基因一一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1)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a。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如
Ab。
个体类型:
(12)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13)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4)纯合子——由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特点: ①不含等位基因
②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如:AA aa
(15)杂合子——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①至少含一对等位基因
②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如:Aa、AaBB
2、常见符号
早(雌)$(雄);x(杂交)0(自交) ;P (亲本)F仔代,如F1子一代)
、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 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 种,㈡具有易于区
分的性状
(2) 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 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 )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一一提出假说一一演绎推理一一实验验证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存在,不相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___________ ,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 __________ 配子中, 随配子 __________ 给后代。
实质:杂合子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 子中(现代解释: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 别进入不同配子中)。
五、基础训练:
( )
B.猪的白毛与黑毛
D.猫的白毛与蓝眼 2、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
时,需要
B.以矮茎作母本,作高茎父本 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 )
B.杂种第一代(F i )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
分离是指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C .杂种显性个体与纯
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5、白绵羊和白绵羊交配,后代出现白绵羊和黑绵羊。
观察羊的 毛色遗传图
解,据图回答问题:
(1)毛色的显性性状为 ______________ ,隐性性状为 _____________ < 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
C.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D.亲本中不存在的性状
P :高豌豆X 矮豌豆
P
F1 :
高豌豆
F1
J 自交
F2 :高豌豆 矮豌豆
F2
3
: 1
1
四、
基因分离定律及实质
AAX aa
Aa
J 自交
AA Aa aa
:2 : 1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和体重 C.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A .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3、隐性性状是指
A.
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1 I
黑绵羊 白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