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进展
土壤侵蚀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土壤侵蚀的研究进展及展望摘要:土壤侵蚀是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土壤侵蚀给人类造成严重危害:毁坏土地资源,降低粮食产量,干扰工程建设,影响生态环境,同时会引起自然灾害的发生。
在对以往土壤侵蚀的成因、危害、防治等方面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土壤侵蚀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土壤侵蚀,危害,防治0 引言《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1992)[1]将土壤侵蚀(Soil erosion)定义为“在风力、水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土壤及其母质被破坏、搬运及沉积的过程”。
水土流失(Soil and water loss)和土壤侵蚀是两个十分相近的概念。
1981年科学出版社《简明水利水电词典》[2]提出,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
从两者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二者虽然存在着共同点,即都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土壤、母质及浅层基岩的剥蚀、运搬和沉积,但是也有明显差别,即水土流失中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水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与损失,而土壤侵蚀中则没有。
土壤侵蚀是一个自然地质过程,而水土流失作为一种地质环境问题,强调的是土壤侵蚀的不良影响,即其造成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1 土壤侵蚀的分类根据土壤侵蚀的定义,土壤侵蚀的发生营力有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由此可以将土壤侵蚀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等多种类型。
其中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为前三种类型[3,4]。
水力侵蚀是指由于降雨或径流引起的土壤侵蚀。
其侵蚀形式包括面蚀、潜蚀、沟蚀和冲蚀。
在比较干旱、植被稀疏的条件下,当风力大于土壤的抗蚀能力时,土粒就被悬浮在气流中而流失。
这种由风力作用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就是风力侵蚀,简称风蚀。
风蚀发生的面积广泛,除一些植被良好的地方和水田外,无论是平原、高原、山地、丘陵都可以发生,只不过程度上有所差异。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研究综述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研究综述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一直是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表面被水、风、人为活动等因素剥蚀、冲刷和流失的过程,其主要危害包括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
而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土壤侵蚀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对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土壤侵蚀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1. 植被覆盖变化导致的土壤侵蚀变化植被覆盖是维持土壤水土保持功能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植被破坏、退化和改变会直接影响土壤侵蚀的发生。
森林砍伐、草地过度放牧、农田扩大等行为都会使植被覆盖度下降,土壤侵蚀的风险增加。
植被覆盖的变化还会影响土壤结构、土壤保护层的形成和维持等土壤侵蚀的阻挡因素,从而加剧土壤侵蚀的程度。
2.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导致的土壤侵蚀影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有着不同的影响。
林地、草地、农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敏感性和发生程度存在差异。
不同的耕作方式、种植模式、土壤保护措施等也会影响土壤侵蚀的发生和程度。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不合理性和盲目性,容易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甚至引发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
3. 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侵蚀影响人类活动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土壤侵蚀的重要诱因。
城市扩张、工业发展、农业生产等活动往往伴随着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而这些活动本身也对土壤侵蚀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城市建设、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化肥施用等行为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质量下降,进而加剧土壤侵蚀的程度。
1. 农业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在土地利用结构中,农业活动是土壤侵蚀的重要来源之一。
农田的耕作和种植活动往往会导致土壤结构松散、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的加剧。
尤其是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下,耕地的裸露度高、植被覆盖差、机械化程度低等都加剧了土壤侵蚀的程度。
而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生产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逐渐得到了缓解,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新的土壤侵蚀问题。
农田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农田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农田土壤侵蚀是一个严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土壤侵蚀不仅会导致土地退化、农作物减产等直接损失,还会引起河流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了解农田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农田和环境。
首先,降水是农田土壤侵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降雨过程中的雨滴打击和径流冲刷会破坏土壤表层结构,使土壤颗粒流失,形成土壤侵蚀。
降雨强度大、降雨频率高的地区,土壤侵蚀问题更为突出。
此外,降雨时的坡度和土壤类型也会对土壤侵蚀产生影响。
比如,陡峭的坡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易侵蚀的黏土地和砂质地都更容易遭受侵蚀。
其次,人类活动是农田土壤侵蚀的重要诱因。
在农业生产中,过度的耕作、不合理的排水系统和施肥措施都会破坏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侵蚀风险。
过度的耕作会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团聚体结构,使土壤容易受到水流冲刷。
不合理的排水系统会增加水土流失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坡地和低洼地区。
而过量施肥会引起土壤肥力紊乱,使土壤变得松散易碎,更易受侵蚀。
此外,农田的不合理开荒、过度放牧等行为也会加剧土壤侵蚀问题。
第三,地形地貌是农田土壤侵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地形的坡度和起伏程度会影响水流速度和流向,从而影响土壤侵蚀的程度。
坡度较大的山区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特别是在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
而低洼地区由于排水不畅,容易形成积水,增加了土壤侵蚀的风险。
此外,地质构造也会影响土壤侵蚀的程度,比如岩石类型、岩性和断层等因素都会影响土壤的侵蚀抗性和侵蚀速率。
最后,植被覆盖是农田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被覆盖可以减缓雨滴的冲击力,增加土壤表面的抗冲蚀性,有效防止土壤的风化和侵蚀。
而缺乏植被覆盖的农田土地容易受到水、风的冲刷,从而导致土壤侵蚀。
因此,保持农田的植被覆盖是防治土壤侵蚀的重要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农田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降水、人类活动、地形地貌和植被覆盖等。
在实际的农田管理和防治工作中,应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包括合理管理水资源、科学施肥、合理开荒、植被恢复和控制土地利用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侵蚀的发生,保护农田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影响机理研究尚不充分ꎬ 而且研究方法的不一致导致了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差异ꎮ 本文通过分析各学者研究结果ꎬ
归纳总结目前土壤理化性质中重要因子对土壤侵蚀、 抗蚀性产生的影响以及在侵蚀过程中水动力学特征ꎬ 旨在为
收稿日期: 2021-02-01
作者简介: 刘争光 (1986-) ꎬ 男ꎬ 硕士ꎮ 研究方向: 含沙水流动机理ꎮ
实验得出在不同降雨强度情况下ꎬ 土壤侵蚀与土壤含
※资源环境
农业与技术 2021ꎬ Vol 41ꎬ No 04 9 3
土壤抗侵蚀能力ꎮ 谢贤健等 [29] 采用静水崩解法对内
土流失程度和强度则取决于土壤化学性质ꎮ 土壤中的
江市丘陵区测验得出ꎬ 土壤有机质分解后可以提高土
pH、 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是土壤中重要组成元素ꎬ 三者
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ꎬ 而速效养分对土壤结构起直接
含量的高低也是反应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ꎮ
影响作用ꎬ 能有效提高土壤抗蚀性ꎮ 李渊等 [30] 通过
渐降低并且耕地和草地最容易受土壤侵蚀ꎬ 导致土壤
土壤大多数为<0 25mm 的土壤颗粒ꎬ 而这样的颗粒极
肥力下降ꎮ 王文正等 [27] 通过实地调查得出ꎬ 土壤有
易堵塞土壤孔隙ꎬ 造成水分难以下渗ꎬ 从而增加土壤
机质含量高ꎬ 水稳性指数越大ꎬ 土壤结构愈加稳定ꎬ
通过 Le Bissonais 方法得出ꎬ 黄
侵蚀力重要参数之一ꎮ 径流冲刷引起的土壤分离过程
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深化对土壤侵蚀过程的认识ꎬ 促进
主要通过土壤侵蚀阻力来定量表征 [42] ꎬ 受土壤理化
立侵蚀预报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研究综述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研究综述1. 引言1.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研究综述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方式和程度。
土地利用的变化会对土壤侵蚀产生重要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机制涉及土地覆盖变化、土地利用类型转变、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等因素。
研究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例如林地、草地、耕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土壤的改变,从而增加土壤侵蚀的风险。
农业生产、城市建设、森林资源开发等活动都可能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而加剧土壤侵蚀的程度。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对于保护和改善土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进一步从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针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防治措施、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监测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正文2.1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机制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机制是指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产生的影响机理。
土地利用变化通常会改变土地的植被覆盖情况、土壤质地、水土流失条件等,进而影响土壤侵蚀的程度和速度。
影响机制可以从植被覆盖方面考虑。
植被覆盖是土壤侵蚀的重要防治措施,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导致植被覆盖的变化,如农业耕作会破坏植被,增加土壤暴露在外的机会,加剧土壤侵蚀的程度。
影响机制还可以从土壤质地的角度来分析。
土地利用的改变会影响土壤的结构和质量,使土壤更易受侵蚀。
过度的耕地利用会导致土壤结构松散,容易被水流冲刷,加速土壤侵蚀的发生。
2.2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土地利用变化会改变地表覆被类型和结构,导致土壤的暴露和易于流失。
森林砍伐后的土地可能暴露在风化侵蚀和水流冲刷的影响下,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
农田的扩建和耕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加剧土壤侵蚀的程度。
土地利用变化还会影响水文循环和土壤质地,进而影响土壤的侵蚀风险。
中国土壤侵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土壤侵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壤侵蚀问题日益凸显。
土壤侵蚀不仅对农田产量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土壤侵蚀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解决办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土壤侵蚀的概念。
土壤侵蚀是指地表水、风力、冰川等自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引起的土壤颗粒和营养物质在地表水和风力作用下的剥蚀、移动和沉积的过程。
土壤侵蚀主要分为水土流失和风蚀两种类型。
水土流失是指地表水流冲刷和侵蚀土壤的过程,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风蚀则是指在风力作用下,土壤颗粒被风带走,形成沙尘暴和黄沙滚滚的景象。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首先,人类的不合理农业开发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大规模的农田开垦、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频繁的灌溉等都导致了土壤的松散和易脱落。
此外,密集的农业化学品使用也极大地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土壤容易被侵蚀。
其次,气候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雨集中,极端降水事件频繁发生,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再者,土地退化和非合理的土地利用也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
过度的城市扩展、工业污染和采矿活动都导致土地退化,削弱了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解决土壤侵蚀问题的办法。
首先,应推广可持续的农业经营模式。
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采取轮作休耕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土壤侵蚀。
其次,应加强土地管理和监测。
建立土壤质量监测网和侵蚀风险评估体系,及时了解土壤的侵蚀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另外,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
通过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总之,中国的土壤侵蚀问题不容忽视。
只有深入研究其影响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土壤侵蚀问题的根本解决。
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土壤侵蚀问题的重视,为保护好我们宝贵的土地资源共同努力。
我国土壤侵蚀情况分析及治理对策
我国土壤侵蚀情况分析及治理对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土壤侵蚀问题一直存在并且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分析土壤侵蚀情况,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治理对策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来分析我国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
我国有广阔的红壤、黄壤和山地土壤等,而这些土壤由于长期的过度利用、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等因素,造成了严重的侵蚀。
另外,水土流失和风蚀是两种常见的土壤侵蚀方式。
水土流失主要是因为农田里的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的,而风蚀则是因为人类活动破坏了植被覆盖层,使得脆弱的表土暴露在外而引发的。
针对我国土壤侵蚀问题,我们应采取综合治理的对策。
在农田方面,可采取合理的耕作制度,比如,合理控制农田的种植结构,避免过度集约化耕作,减少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采取农田水道的整治和改建,提高水土保持的功能,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和土地沙化的发生。
在山地方面,可以立体耕作和梯田的建设,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和风蚀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比如修建防护林、护坡工程等,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
另外,还需要强化土地保护和管理的责任制。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法规,对土地的使用进行限制和规范。
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普及土地资源的保护知识,提高全民对土地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最后,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是治理土壤侵蚀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土壤侵蚀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要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出一系列土地保护和治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土壤侵蚀问题严重,并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治理对策,包括合理耕作制度、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强化土地保护和管理责任制,以及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等。
我国土壤侵蚀科学研究回顾和展望
关键 词 土 壤 侵蚀 历 史 回顾 机 遇 和挑 战 重 点研 究 领域
本 文 回顾 了我 国土 壤侵 蚀 科 学研 究 的历 史 , 于对 我 国 土 壤 侵 蚀 科 学 研 究 面 临 的 机 遇 与 挑 战 分 析 。 出 了今 后 基 提
土壤 侵 蚀 过 程 发 生 在 陆 地 表 面 各 圈 层 相 互 作 用 最
是导 致 生态 恶 化 和贫 困的 根 源 , 国 4 9个 贫 困县 中严 全 4 重 水 土 流失 的县 占 7 . % 。因此 , 58 揭示 土 壤 侵蚀 及 其 相 关 的地 表过 程 与 机理 , 索 自然 因素 和人 为 活动 对 土 壤 探 侵 蚀 的 作 用 方 式 , 立 土 壤 侵 蚀 预 报 模 型 , 学 评 价 土 建 科 壤 侵 蚀 的环 境 效 应及 其 对 区域 和全 球 环境 的 影 响 , 出 提
积 约 ( .4 1 6 3×1 k , 0 ) m2 占地 表 总 面 积 的 1 . 5 。土 09 %
预 防 和 治 理 土 壤 侵 蚀 、 理 利 用 水 土 资 源 、 设 良性 生 合 建
态 环 境 的 战 略 方 案 与 技 术 途 径 , 确 保 国家 生态 安 全 、 对
粮 食 安全 和 经 济 可持 续 发展 , 动 水 土 保 持 科 技 创 新 和 推
学 科 发 展具 有 极 其深 远 的 意义 。
存发 展 的重 要 问题 。有 关 全 球 性 重 大研 究 计 划 和 国 际
组 织 , 全 球 变 化 和 陆 地 生 态 系 统 研 究 项 目 ( lb l 如 go a
步 较 晚 、 史 不 长 , 由于 中 国土 壤 侵 蚀 的 复 杂 性 以及 历 但 土 壤 保 持 工 作 在 中 国农 业 生 产 、 态 环 境 建 设 , 生 以及 人
探讨土壤侵蚀的影响因子及侵蚀机理
探讨土壤侵蚀的影响因子及侵蚀机理引言土壤侵蚀导致的严重水土流失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及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土壤侵蚀使土地资源退化,严重损害农田生产率,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水土流失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治理水土流失也迫在眉睫。
国家已将水土保持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和生态建设的基础工程[1]。
土壤侵蚀机理研究是气象学与水土保持学的交叉学科,是大气物理学的边缘学科,也是土壤侵蚀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涉及专业领域面广且复杂,实践证明有效整治水土流失问题能够降低径流平均含沙量、输沙率,改变径流输沙动态过程等,故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和理解土壤侵蚀控制机理。
1、研究背景及现状土壤侵蚀是土壤受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力的作用,在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各种破坏、分离、搬运和沉积的现象[3],是降雨产生的表面流对土壤表层的剥蚀和输运过程,是一个水流与土壤颗粒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1]。
期间土颗粒的分解主要由雨滴溅击和径流冲刷作用造成,前者受雨滴动能和表层土特性影响[2]。
自然界中土壤侵蚀主要方式有:溅击侵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深沟侵蚀[3,4,5]。
土壤侵蚀会导致土壤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农田水利设施毁坏及农田河道污染物扩散等后果。
据调查,我国在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丘陵和东北平原地区由于土壤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亟待治理和修复。
2、土壤侵蚀主要影响因素土壤侵蚀主要受降雨条件、土壤特性、地形条件和地表植被、空间尺度等因素影响。
这些影响因素归纳为表层土状况(土地利用情况、植被覆盖率、土壤保水性等)以及土颗粒特性(土壤前期含水量、压实程度等)[3,4]两方面。
2.1 降雨降雨被认为是最主要的驱动力,降雨物理特征研究是土壤侵蚀规律不可或缺的部分。
其影响主要表现为::溅击打散和径流冲刷作用[5]。
关于降雨特性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性研究始于十八世纪后期,目前降雨特性相关性研究逐渐步入量化研究阶段[2,5]。
长江流域冲积区土壤侵蚀特征与防治研究
长江流域冲积区土壤侵蚀特征与防治研究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流域之一,其冲积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重要的农业生产能力。
然而,由于冲积区土地的特殊性质和强烈的人类活动,土壤侵蚀问题日益突出,给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
一、土壤侵蚀的原因1. 天然因素:长江流域冲积区地形复杂,且多山多河,容易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长时间的自然侵蚀作用使土壤质地疏松、结构不稳定。
2. 人类活动:过度的农业开垦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造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耕地开垦和灌溉方式不当导致土壤失去了保持水分和固结的能力,容易被雨水冲刷和风蚀。
二、土壤侵蚀的表现1. 水土流失:长江流域冲积区降雨量较大,且多为暴雨,容易引发水土流失。
冲沟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土地贫瘠,农作物生长受限,同时还导致水库淤积和河道漫滩。
2. 风蚀:冲积区的土壤质地疏松,风力较大的地区容易发生风蚀。
风沙袭击使作物减产或失败,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三、土壤侵蚀的影响1. 经济损失:土地退化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造成农民收入减少。
同时,冲沟的形成还使得水库淤积,降低发电量,对水资源的利用造成困扰。
2. 生态环境破坏:土壤侵蚀导致土地的贫瘠化,使原本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减少。
冲沟带走了大量的土壤养分,影响植被的生长,进一步威胁到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土壤侵蚀的防治研究1. 植被恢复:加强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工作是防治土壤侵蚀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种植某些具有抗风蚀和保土保水作用的植物,如柳树、刺槐等,可以降低风蚀的发生,并且能够保持水土,减缓水土流失。
2. 土地整治:通过合理的土地整治措施来减轻土壤侵蚀的程度。
对河道的整治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可以减缓水土流失,保护冲积区土地资源。
3. 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土地资源保护意识。
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推广可持续的农业耕作方式,减少对土壤的损害。
五、结语长江流域冲积区土壤侵蚀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其防治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
土地侵蚀因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土地侵蚀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严重威胁着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
为了了解影响土地侵蚀的主要因素,我们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探究降雨量、坡度和植被覆盖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2. 分析不同因素对土壤侵蚀程度的具体作用。
3. 为我国土地资源保护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 有植物生长的土壤- 一侧开有孔的长方形水槽- 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 降雨器(两种饮料瓶,瓶底上分别扎大孔、小孔)- 不同高度的垫高材料- 水、接水容器2. 实验方法(1)将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均匀铺在长方形水槽内,厚度约10cm。
(2)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有植物生长的土壤,厚度约5cm。
(3)将水槽倾斜,调整坡度为15°、30°和45°,分别代表不同的坡度。
(4)使用降雨器模拟不同降雨量,分别为5mm、10mm和15mm。
(5)在坡度、降雨量确定后,观察土壤侵蚀情况,记录侵蚀面积。
(6)重复以上步骤,分析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降雨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土壤侵蚀面积逐渐扩大。
在相同坡度和植被覆盖条件下,15mm降雨量下土壤侵蚀面积最大,其次是10mm,5mm降雨量下土壤侵蚀面积最小。
这说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
2. 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侵蚀面积逐渐扩大。
在相同降雨量和植被覆盖条件下,45°坡度下土壤侵蚀面积最大,其次是30°,15°坡度下土壤侵蚀面积最小。
这说明坡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
3. 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降雨量和坡度条件下,有植物生长的土壤侵蚀面积明显小于无植物生长的土壤。
这说明植被覆盖可以有效减缓土壤侵蚀。
五、结论1. 降雨量、坡度和植被覆盖是影响土地侵蚀的主要因素。
近40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主控因子研究
近40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主控因子研究近40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问题愈发严重,严重损害了地表环境和生态系统,甚至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加强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研究在其有效治理和保护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将就近40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主控因子进行探讨。
一、近40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黄土高原是中国北方耕地和生态环境中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是一个长期的、广泛的生态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
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可以分为两大类:水土流失和风蚀。
近年来,土壤侵蚀受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逐渐加重。
近40年来,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出现以下几个变化:1.增长速度加快由于人口增加、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等行为的干扰,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前所未有的严重。
通过可持续使用土地指标对土地质量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发现黄土高原土地侵蚀面积呈不断上升之势。
2.空间分布格局明显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格局是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
近40年来,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格局也有所改变。
第一,微侵蚀的区域面积不断缩小,微侵蚀区域主要可以分布在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第二,轻度侵蚀的区域面积增加。
特别是在黄土高原的东部以及部分中南部地区,轻度侵蚀的区域面积大幅增长。
二、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主控因子1.自然因素(1)降雨量黄土高原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降雨云团中心之一,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雨量可达到极高的峰值。
降雨量的多少和规律的变化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重要影响因素。
(2)浸积结构黄土高原受冰川与早期河流积淀、风蚀和水蚀等作用形成的浸积层,具有特有的土壤结构与性质。
土壤浸积结构的变化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密切相关。
(3)土地类型由于黄土高原涝危风险大,从而对土地类型的要求较为严格。
土地类型的分布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
2.人类活动的影响(1)农业习惯农业生产的不合理技术和管理方式是影响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壤侵蚀治理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
土壤侵蚀治理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土壤侵蚀治理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土壤侵蚀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农田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因此,进行土壤侵蚀治理项目是非常重要的。
经济效益评估是评估这类项目是否值得进行的重要步骤。
下面将逐步介绍如何进行土壤侵蚀治理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
第一步:确定评估目标在进行经济效益评估之前,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
评估目标可以是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也可以是特定方面的效益,例如农田生产力的提高或水资源的保护。
确立明确的评估目标能够帮助我们集中精力分析关键指标和因素。
第二步:收集数据进行经济效益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需要收集关于项目实施前后的土地利用、农田产量、土壤侵蚀程度、治理措施成本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农户问卷调查、研究文献等方式获得。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于评估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第三步:制定评估指标在进行经济效益评估时,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
常用的指标包括土地利用效益、农田产量增加、土壤侵蚀减少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等。
根据评估目标,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分析。
第四步:建立模型为了评估土壤侵蚀治理项目的经济效益,需要建立一个经济模型。
模型可以基于已有的经济理论和经验数据,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参数估计。
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到土壤侵蚀治理带来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并对成本和收益进行综合分析。
第五步:计算经济效益在模型建立完成后,可以使用模型进行经济效益的计算。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建立的模型,计算土壤侵蚀治理项目的经济效益,包括回报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效益水平。
第六步:进行风险评估经济效益评估的最后一步是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评估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可持续性。
需要考虑到治理成本的不确定性、市场变化、政策变化等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通过对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减少项目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土壤侵蚀治理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多个步骤的分析和计算。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分析
196
研究发现,所有植被对与土壤的侵蚀都起到了保护的租用,甚 至许多植物还可以让被侵蚀的土壤还原。但是,通过一些研究 发现,不同植物对于土壤侵蚀的保护效果是不同的,所以科学 家们应该加紧对于植物保护土壤侵蚀的研究,从而提出合理的 建议在不同的地区选择最为合适的植物种植,来保护土壤不受 侵蚀。
(3) 人类影响。人类是地球上最为庞大的种群,随着人类的 不断发展,其对于土壤的依赖和破坏也就日益严重。人类进行 建筑、采矿、交通等一些列的活动,都会对土壤产生较大的影 响。有很多原始森林都是因为人类的活动而消失。特别是采矿 业,在采矿的附近,几乎都见不到植被,土壤也变得相当脆弱。 所以,想要避免土壤不断侵蚀,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无一不是 最佳方法。
二、传统土壤侵蚀研究与现代土壤侵蚀研究 (1) 传统土壤侵蚀研究。传统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较为简 单,一般都是通过地质勘探或者对遭受土壤侵蚀的土壤进行研 究。这样的研究可以直接的观测到现场第一手数据,能够准确 的了解土壤侵蚀情况,从而能够制定准确的保护计划。但是, 传统的研究都是研究已经发生过的,这样并不利于预防,所以 传统研究还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 现代土壤侵蚀研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对于土壤侵蚀 的研究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模拟,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可以 取得跟实际情况一样的数据,从而提出保护措施预防发生土壤 侵蚀。并且,借助计算机,还可以进行许多大型的土壤侵蚀实 验。现代的方法可以较为迅速的模拟出土壤侵蚀情况,消除掉 传统方法的弊端。 三、土壤侵蚀研究的缺陷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1) 土壤侵蚀研究中存在的缺陷。目前突然侵蚀研究存在的 一大问题就是研究之在一些特定的地方进行,并没有扩大到全 国范围,许多地方都还没有进行土壤侵蚀研究。并且,我们的 土壤侵蚀研究都是研究一些较为浅显的机理,对于一些看不到 的影响还没有进行研究。并且突然侵蚀研究还没有前瞻性,对 于一些潜在的危险并没有去考虑。 (2)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土壤侵蚀的研究也将 更加深入,造成土壤侵蚀更深层的原因也将通过计算机技术解 开。并且在今后,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帮助,我们不光是研究土 壤侵蚀,还会对土壤侵蚀做出预防,从而保护土壤免受侵蚀。 总结 造成土壤侵蚀的因素还有很多,目前我们也只是了解到了 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之一,我们将 会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探索出土壤侵蚀的原因,从而避免土壤 侵蚀状况的恶化,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 我们后代子孙的生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史德明 . 土壤侵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C]// 第二 次全国水土保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2] 杨艳辉,孟庆宇 . 浅谈土壤侵蚀形成水土流失及水土保 持工程防治措施 [J]. 吉林农业,2012(6):197-198.
土壤侵蚀径流水动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Mo n i S r aeP oes n z r sC iee cd myo c ne ,h n d 1 0 1 C ia u t n uf c rcs a d Ha ad , hns A a e f S i csC eg u6 0 4 , hn ; a e 3 Is tt o u ti Ha a d n n i n e tC ie a e y o c n e, hn d 10 1 C ia .ntue fMo nan i zr s dE vr m n , hnsAcd m f S i c C eg u6 0 4 , hn ) a o e e s
( . h n d n v ri f n o m to eh oo y , h n d 1 2 5, h n 2 Ke a oa oy o 1 C e g u U ie st o I f r a in T c n lg C e g u 6 0 2 C ia;. yL b rtr f y
Th s p p r i t o u e h a e tp o e d n so h h r c e itc i d x s o y r d n m i a d t e rme s i a e n r d c s t e lt s r c e i g n t e c a a t rs i n e e fh d o y a c n h i a— u i g a d c l u a i g m e h d , s we l s t e r i fu n i g f c o s Fu t e mo e t e r s a c re t t n rn n a c l tn t o s a l a h i n l e cn a t r . r h r r , h e e r h o in a i s o
降雨侵蚀力模型研究进展
降雨侵蚀力模型研究进展【摘要】降雨侵蚀力模型是研究土壤侵蚀过程中降雨对土壤的侵蚀作用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侵蚀力模型的基本原理,然后概述了降雨侵蚀力模型的发展历程,讨论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并探讨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领域。
文章也指出了降雨侵蚀力模型研究面临的挑战,结合现有成果进行总结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对于土壤侵蚀防治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提高土壤侵蚀防治技术的有效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降雨侵蚀力模型、研究进展、侵蚀力模型、降雨、研究、发展、关键问题、应用领域、挑战、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实际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降雨侵蚀是土壤侵蚀的主要过程之一,是导致土壤流失的重要因素。
降雨侵蚀力模型是研究降雨侵蚀过程的重要工具,通过对降雨侵蚀力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壤侵蚀的机理和规律,为土壤侵蚀控制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土壤侵蚀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加强对降雨侵蚀力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预防和治理土壤侵蚀提供科学支持,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科技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对降雨侵蚀力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不断完善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模拟方法,提高其预测能力和适用性,为土壤侵蚀防治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科学依据。
加强对降雨侵蚀力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侵蚀力模型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机制,指导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工作,从而保护土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农田生产可持续性。
降雨侵蚀力模型研究能够为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通过对降雨侵蚀力模型的研究,可以优化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降雨侵蚀力模型的研究还能为城市防洪治涝、水资源管理等领域提供参考,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门峡市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分析
造形态复杂 , 断裂发育, 主要断裂有东西向, 次级构
造以北东 向、北 西向和南北向之间互相 干扰 叠加 。 成了本区域地质构造的基础。 按构造单元划分 ,本辖 区包含两大 构造单元 : 豫西地台区和秦岭地槽 区。 豫西地 台系华 北地台的 一部分 , 位于华 北地台的西南 隅。包括陕县 、 绳池 、 义马 、 宝和卢 氏北部。基底 由远古代浅变质 的秦 灵 岭群 、 篙山群组 成地 台结晶基 底层构 成 , 上复震旦
经济研究凸
文章编号 :167卜9 123 (20价) 03一 02 1一 0 03
作者简介 :袁维森 ( 19 3一 , 河南三门峡 人, 6 ) 男, 三门峡 职业技术 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 事地方可持续发展 和旅游
三门峡 市位于河南省西 部 , 国黄土高原 的 属我 的6o 3% 6 %;且多呈暴雨形式, 一 5 区内各县(市、 区) 东 延部分, 境内黄土广布, 壤侵蚀严重。 上 据统计, 历年来 日最大降水量都 在 10 mm 以上 ,最大暴雨 0 全 市土壤侵 蚀面 积达 495 km2,占全市总 面积 的 0
摘要 :本丈分析 了降雨、 地质构造、 地形地貌、 土壤及社会人 文环境等 因素对三门峡 市土壤任蚀发展 的影响。结 果表明, 三门峡 市土壤侵性产生和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 因素是土攘俊蚀的基础 , 而人类社 会不合理的活动和利用方式 , 促进和加剧 了土壤侵蚀的发展 关键 词:土坡侵蚀; 环境 ;三门峡市 中图分类号 :515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 日期 :20 0 一 一 7 0 0 5 6
1.1 降雨是形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动 力基础
降雨 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 作用是侵蚀 水力 的 主要动力。一方面, 同 降落的雨滴对地表土粒进行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分析
农业资源与环境NONGYEZIYUANYUHUANJING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分析颜世敏 马 阔(吉林省洮南市国有林总场,吉林洮南 137100)摘 要 土壤侵蚀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受自然和社会两种因素的影响,土壤侵蚀会带来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主要围绕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危害进行分析,为解决土壤侵蚀问题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危害1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
1.1 自然因素 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地质条件及植被等。
1.1.1 地形 地面的坡度、坡长、坡形、坡向、分水岭与谷底、河面的高差以及沟壑密度等,都对水土流失有很大影响。
其中,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
在完全平坦而没有径流的地区,不可能发生土壤侵蚀。
只有在有坡度时,才开始出现侵蚀现象。
一般在黏壤土的坡度为0.5°~1.0°,沙壤土的坡度为1°~2°时,土壤侵蚀将发展至影响经济发展的程度。
坡度越陡,坡面越长,径流的冲力就越大,土壤侵蚀越严重。
在不同的坡度情况下,土壤的侵蚀程度有显著的差别,如凸形的坡地上,斜坡越到下面,坡度越大,侵蚀越严重;在凹形斜坡上,斜坡越到下面,坡度越小,侵蚀反而减轻,甚至完全停止或发生沉积。
上述2种断面的复合体称为阶段形斜坡,土壤侵蚀发生在地形的转折点上。
在直线斜坡上,土壤侵蚀随坡长的增加而加大。
阳坡光照强,土壤干旱,植被稀疏矮小,比阴坡的水土流失严重。
地形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基础。
实际上,改变坡度,缩小坡长,利用坡向改变小地形,以控制地表径流,防止土壤侵蚀,都是常用的控制土壤侵蚀的方法。
但最根本的方法是营造水土保持林。
1.1.2 气候 气候条件对土壤侵蚀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所有的气候因子都从不同的方面影响水土流失。
气候条件引发的土壤侵蚀大体可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的,如降水和风对土壤的破坏作用。
土壤水蚀的环境效应:影响因素、研究热点与评价指标的评述
土壤水蚀的环境效应:影响因素、研究热点与评价指标的评述吕一河;刘国华;冯晓明【摘要】Soil erosion being an important earth surface process,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has aroused wide attention globally world over. From the angle of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generation of its environmental effects,the processes of soil water erosion were analyzed, leading to the assumption that soil water erosion is a "passive" or "secondary" process, which is affected and restrained by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il water erosion process will also act on local and allopatric environmental systems, demonstrating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The researches oriented towards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soil water erosion are focused mainly on effects of soil water erosion on soil quality, plant productivity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risk, carbon cycling and global change. An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soil water erosion can be established and formed of four major aspects, i.e. water, soil, atmosphere and biology. It is, however, very difficult to formulate a standardized index system adoptable to all geographic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scenarios due to variability of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intrinsic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earth surface. In contrast, the modular formulation approach, which integrates basic indices with optional ones, is more operable. Specific indices and approaches to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of their data are all scaledependent.%针对土壤水蚀过程,从其影响因素和环境效应产生的基本原理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土壤水蚀是一个"受动"或"次生"过程,受到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土壤水蚀的发生、发展也会影响本地和异地环境系统,表现出一系列环境效应.针对土壤水蚀环境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蚀过程对土壤质量、植物生产力与植被恢复、非点源污染风险、碳循环及全球变化的影响等方面.土壤水蚀环境效应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从"水"、"土"、"气"、"生"4大方面构建,由于地球表层固有的地域差异性以及研究目标的不同,很难形成能够适用于所有地理环境条件和情境的标准化指标体系.相比之下,基本指标加可选指标的模块化建构方式更具可操作性.具体指标及其数据获取和分析方法具有尺度性.【期刊名称】《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年(卷),期】2011(027)001【总页数】7页(P93-99)【关键词】土壤侵蚀;指标体系;环境影响;尺度【作者】吕一河;刘国华;冯晓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651;X82土壤侵蚀是地球上最为广泛的环境问题之一,作为地球表层固有的一种自然地理过程,受控于地表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同时也引发一系列局地或大尺度的复杂环境效应[1-2],因此,土壤侵蚀过程及其机理和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成为土壤侵蚀科学未来发展中的重点研究领域[3-4]。
湖南省第二次土壤侵蚀调查结果
湖南省第二次土壤侵蚀调查结果一、引言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受到水力、风力、重力等自然作用力,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土壤流失和破坏的现象。
湖南省作为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其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湖南省的土壤侵蚀状况,湖南省政府于2018年启动了第二次土壤侵蚀调查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此次调查的结果及对湖南省未来土壤保护工作的建议。
二、调查结果经过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湖南省第二次土壤侵蚀调查结果显示,全省范围内的土壤侵蚀问题仍然严峻。
其中,水力侵蚀是最主要的侵蚀类型,占所有侵蚀类型的80%以上。
风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分别占15%和5%左右。
在空间分布上,湘西地区和湘南丘陵地带的土壤侵蚀问题较为严重。
调查还发现,湖南省的土壤侵蚀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在部分地区,土壤侵蚀的强度和广度已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建议与对策面对如此严峻的土壤侵蚀问题,湖南省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植被覆盖、工程措施等手段,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在湘西和湘南地区,应加大水土保持力度,防止水土流失的进一步恶化。
2、推广生态农业: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
3、增强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土壤保护的意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土壤保护工作中来。
4、开展科学研究:加大对土壤侵蚀和保护的研究力度,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土壤保护政策提供技术支持。
5、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6、建立和完善监测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土壤侵蚀监测体系,实现对全省土壤侵蚀状况的实时监控,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7、促进多方合作:鼓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公众等多方合作,共同参与土壤保护工作。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实现湖南省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8、借鉴国内外经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土壤保护经验和技术,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加以应用,推动湖南省的土壤保护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3期2011年03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 IN GEOGRAPHYV ol.30,No.3Mar.,2011收稿日期:2010-10;修订日期:2011-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19,50725930)。
作者简介:王红兵(1982-),男,甘肃静宁人,博士生,从事土壤侵蚀研究。
E-mail:hbwang82@通讯作者:许炯心(1948-),男,四川绵阳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河流地貌研究。
E-mail:xujx@268-274页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进展王红兵,许炯心,颜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摘要:本文在总结了人为加速侵蚀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人口增长、政策导向、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变化4个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概述了国内外对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方法。
在以上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后研究需要深入的3个方面:多学科交叉研究、社会经济学模型研究和区域差异化研究。
关键词:土壤侵蚀;社会经济因素;进展土壤侵蚀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土壤侵蚀研究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重视。
根据郑粉莉等对土壤侵蚀研究进展的阶段划分,20世纪80年代后,土壤侵蚀的研究在侵蚀产沙过程及其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
土壤侵蚀主要受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如降雨、植被以及地形等直接影响侵蚀过程,而社会经济因素主要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间接作用于侵蚀过程。
由于社会经济因素作用的复杂性,对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一直是侵蚀产沙研究的薄弱环节。
本文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出发,总结关于人为加速侵蚀量方面的研究,概括对土壤侵蚀产生影响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已有的研究方法,以深化对土壤侵蚀发生机理的认识。
1人为加速侵蚀的界定自然侵蚀过程受到了人为活动影响而加速发展,进而对土地利用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时,就演变成“人为加速侵蚀”,是人为因素作用的范畴[2]。
国内对人为加速侵蚀研究比较多,集中在加速侵蚀量与自然侵蚀量的对比方面。
景可等[3]认为全新世以来黄土高原进入侵蚀的发展期,唐朝以前基本属于自然侵蚀,自然侵蚀加速速率为7.9%,唐朝以后,因人类活动而引起的加速侵蚀的速率逐渐递增,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达到25%。
陆中臣等[4]采用历史反演法对黄土高原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的定量研究表明,黄土高原自然侵蚀量占总侵蚀量70%,而人为加速侵蚀约占30%。
贾绍凤[5]根据水土保持规律和有无人类对植被影响进行对比,认为安塞县自然侵蚀占总侵蚀的9.55%,最不乐观占到16.67%,有利时仅占2.03%,说明加速侵蚀的作用明显占主导地位。
郑粉莉等[6]通过有林与无林小流域的观测发现林地开垦后,流域的加速侵蚀量是自然侵蚀量的几百倍至几千倍,因此判断黄土高原地区,当人为破坏植被后,人为加速侵蚀在现代土壤侵蚀中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对加速侵蚀的研究多选取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从历史上来说植被覆盖的变化较大,现代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影响较为严重。
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地区人为加速侵蚀速率在逐年递增,并在现代土壤侵蚀中占据主导地位。
国外对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侵蚀量也有类似的界定。
Hooke [7]研究表明,在美国每年因建筑房屋移动土石方为8亿t 、开矿为38亿t 、修路为30亿t ,此外在农业活动中使7亿t 的土壤流失到河流中去,以上共计76亿t 。
与此同时,如果不计人类活动的影响,则河流每年输入的物质(泥沙与溶解质)为10亿t 。
由此可见,人类活动移动的物质量是河流的7.6倍。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人为加速侵蚀已经成为现代土壤侵蚀的主力,对人为加速侵蚀量的界定,为探究人类活动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奠定了基础,下面分别从4个方面来综述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研究的进展。
3期王红兵等:影响土壤侵蚀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进展2人口增长与土壤侵蚀人口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数量的增长,前提是农村主要依靠土地为生,因此随着人口的增长引起的贫穷就成为加速土壤侵蚀的一个重要动力。
人口增长加大了农村土地的压力,促使许多农民在易发生侵蚀的坡地耕作,结果致使森林被砍伐转化为耕地。
这种现象在热带表现得更为突出,热带丘陵表层土壤较浅,结构疏松,很容易受到侵蚀,随着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的生产率会下降,直到表层肥沃土壤流失殆尽,人们才会注意到水土流失的严重性[8]。
许炯心[9]分析了农村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嘉陵江产沙量的影响,发现当农业产值占GDP百分比>40%时,农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使得侵蚀产沙量突变式增大。
郑粉莉等[10]通过对比中国人口增长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发现:1820年以前每增加1倍的人口,年侵蚀量增加1倍;1820-1949年,每增加1倍的人口,年侵蚀量增加5.37倍;1949年后,每增加1倍的人口,年侵蚀量增加98%。
而Boserup[11]认为人口的增长不一定会导致土地退化,因为人口的增长会促使更多集约化的农业耕作措施的实施以及技术和制度的创新,这就会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环境质量,所以说许多针对农业集约化的投资和技术投入可以缓解人口增长的带来的土地压力。
集约化有两种方式,即“资本导向”和“劳动力导向”,资本导向的方式主要包括一切非劳力的实际资本的投入,主要为化学肥料的使用,土壤保持设施如修筑梯田和植物隔离带的建设,以及多年生作物如咖啡和香蕉的种植。
Boserup的人口理论指出了资本导向的作用过程:人口快速增长引发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需求增加引发的食品价格和其他相关价格的变化;可用劳动力增加引起的工资下降和土地价格的上涨;有利于改良土地资源的新制度如私有财产权的出现。
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证实了“资本导向”集约化实现的可能性[11]。
Barbier等[12]发现在西非,人口压力导致了土地的集约化使用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并且市场机会的增加在提高土地生产率方面起到了比较积极地作用。
一个选择了东非5个国家和西非5个国家研究发现,非洲农户在保护土地方面做了很大的投资[13]。
在苏丹几内亚气候区,每年降水超过了800mm,土壤肥沃,在谷物和棉花种植区土地集约使用的现象比较明显,肥料和杀虫剂的使用以及价格保护政策促使了土地集约化利用[14]。
劳动力导向的方式与资本导向的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劳动力导向的方式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投入数量的增加。
劳动力导向的方式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持土壤肥力的资本投入是不可持续的。
东非陡坡地在丰富的降水作用下,土壤保护投资显得至关重要[15]。
Lele等[16]区分了在两种方式各自主导区的农业气候和政策设置的差异。
他们认为劳动力导向的方式不能使土地生产率提升,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例如在撒哈拉苏丹气候区,每年降雨量小于800mm,人口密度很高,休耕期短,土地退化严重。
所以资本导向的方式才是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政策导向与土壤侵蚀3.1不恰当的补贴政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Helge等[17]指出由于挪威的农业补贴政策,从1950年开始,经过30多年的时间,挪威东南3个县的谷物的种植面积从占整个农业土地利用面积的30%增长到80%,从而导致草地的面积的减少,这种政策原因引发的土地利用变化加剧的土壤侵蚀量超过了原来估算的侵蚀量的两倍。
尤其是政府的补贴刺激农户平整原来沟谷间的牧草地作为耕地,估计土壤侵蚀的程度会达到原来的两到三倍。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冰岛,冰岛国家侵蚀评估报告发现,冰岛土壤侵蚀比其他欧洲国家更为严重。
Ar-nalds等[18]认为大多数冰岛中部丘陵的公共牧地由于自然条件贫瘠并不适合饲养绵羊,而占冰岛国家预算的很大比例的农业补贴支持了绵羊饲养业的发展。
欧盟政府每年花20亿欧元来补贴橄榄油生产,西班牙占了其中的35%,对西班牙南部干旱区的橄榄油的生产起到关键的作用。
de Graaff等[19]分析了西班牙南部的橄榄树种植系统、补贴系统和土壤侵蚀问题,提出了关于橄榄油生产的补贴系统应该包括一个基本的补贴(针对橄榄树的种植)和两种奖励形式,即奖励橄榄油的生产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这样一来对于规模大的种植园,主要是生产性奖励,规模较小的山区传统农户则可以从他们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获得奖励[19]。
269地理科学进展30卷3.2土地休耕政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1992年欧盟农业公共政策中心(Common Agri-culture Policy,CAP)出台了土地休耕计划导致之后休耕土地面积的增加,但是由于气候、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这一计划对土壤侵蚀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休耕计划对农业种植地区的土壤侵蚀风险具有双重的影响:①易于土壤侵蚀的土地面积将减小;②由于具有高土壤侵蚀速率的农地被优先被休耕,导致总的平均侵蚀风险减小。
Van Rom-paey等[20]为了定量研究这种影响,对比利时中部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利用调查问卷的结果绘制了土地休耕的概率图,土地休耕概率可以用来模拟不同条件下区域侵蚀风险的减少。
模拟的结果显示休耕土地的百分比和区域侵蚀风险有着很强的负相关。
Boellstorff等[21]选择了西班牙中部一个流域的定量研究发现,尽管在欧洲某些区域土地休耕计划减少了易侵蚀土地的面积,但是在西班牙中部高侵蚀范畴的土地面积呈现增加趋势。
3.3中国的水土保持政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政策经历了探索治理、重点治理、全民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预防为主、依法防治5个阶段的演变[23]。
其中主要措施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工程措施和退耕还林,工程措施包括梯田、淤地坝等的修筑,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指山区2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
胡春宏等[23]研究认为,从黄河流域目前研究结果看,水土保持的减沙效果及水沙过程变化的原因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有的认为80年代降雨减少是水沙减少的主要原因,有的认为水土保持是主要原因。
许炯心[24]发现在无定河流域,产沙模数与梯田、坝地、造林和种草面积均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
研究对基准期(1956-1969年)和措施期(1970-1993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以后,产沙模数、径流系数和汛期径流能够被降水所解释的百分比均有明显下降,说明在措施期水土保持措施作用是的降水的贡献率大大减小。
中国的水土保持政策针对性较强,对主要的产沙区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还牧,再配以工程措施,对河流泥沙和土壤侵蚀控制有着明显的效果。
4经济发展与土壤侵蚀经济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体现在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国内外在影响土壤侵蚀的经济因素方面的研究有着较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