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计算题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H的计算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高考计算题公式大全距离计算距离计算的原理很简单,纬度1°的经线长度约为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也约为111km。
在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约为111*cosφkm。
为了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我们需要先确定它们的经度或纬度大致相等,然后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我们想知道黄河站(78°55'N,11°56'E)距离北极有多远,可以使用公式:111km/1°×(90°-78°55')≈1221km。
地方时计算地方时的计算需要使用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时,或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
在这个公式中,加号和减号的选用条件取决于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或西边。
经度差的计算也很简单,如果两地在0°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如果两地在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计算地方时的步骤包括确定两地的经度差、地方时差和东西方向,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我们想知道当120°E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可以使用公式:12-180/15=0.区时计算区时的计算需要使用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在这个公式中,加号和减号的选用条件也取决于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或西边。
时区差的计算也很简单,如果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时区数的计算是将一所在地的经度除以15,然后四舍五入取整数。
计算区时的步骤包括确定两地的时区、时区数差和东西方向,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我们想知道当某人乘坐的飞机于当地时间5月8日14点从北京起飞时,纽约(74°W)的区时是多少,可以使用公式:14-(8+5)=1.日期计算日期计算的变化源于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高中地理常用计算公式
高中地理常用计算公式!从此不再怕计算题!1、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等于(n+1*等高距。
其中n 为等高线的条数。
3、地方时:(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
(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3公式计算:(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
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时区:(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7.5,所在时区=商数如果余数>7.5,所在时区=商数+15、区时:(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2公式计算: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
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6、正午太阳高度:(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3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 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7、比例尺:(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注意:a. 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
b. 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
2020高中地理地球光照图计算题规律总结
高中地理地球光照图计算题规律总结1.在全球范围内(H为正午太阳高度):(1)H=90°-纬度差(纬度差是指观察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2)H二分=90°-观察点纬度(3)Hmax-Hmin:①Hmax-Hmin=黄赤交角×2=23°26′×2=46°52ˊ(非回归线之间)②Hmax-Hmin=黄赤交角+观察点纬度(南北回归线之间)(4)H差=纬度差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H差=纬度差(两观察点在直射点同侧)②同一地点不同时间,H差=纬度差(两直射点在观察点同侧)(5)当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时:①H=90°-集热板倾角②集热板倾角=纬度差(纬度差是指观察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2.在极昼范围内的重要公式(H为太阳高度):(1)H12点=90°-(观察点纬度-直射点纬度)(2)H0点=(观察点纬度+直射点纬度)-90°(3)H极点=直射点纬度(极点与直射点在赤道同侧,极点太阳高度在一天内保持不变)(4)H12点差=H0点差=纬度差(大小对调)(5)观察点纬度=[180°-(H12点-H0点)]÷2(6)直射点纬度=(H12点+H0点)÷2(7)极昼圈纬度=极夜圈纬度=90°-直射点纬度(极昼圈与直射点在赤道同侧、极夜圈与直射点在赤道异侧)3.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夹角:(1)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直射点纬度(2)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90°-直射点纬度4.北极星高度:北极星高度=观察点纬度(北纬为正能看到北极星,南纬为负不能看到北极星,赤道为0°看到北极星位于地平线)5.日升日落偏角:日升日落偏角=直射点纬度(在有昼夜交替的地方,日升日落偏向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一致)6.日升日落早晚:(1)经度因素:地方时早晚(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日出也先日落)(2)纬度因素:昼夜长短(同一经线上,昼越长则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昼越短则日出越晚日落越早)7.昼夜长短的最大差值与纬度正相关(1)南北纬20°的昼夜最大差值=2小时26分钟;(2)南北纬40°的昼夜最大差值=5小时42分钟;(3)南北纬60°的昼夜最大差值=12小时58分钟。
地理计算方法有哪些,地理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地理计算方法有哪些,地理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地理计算方法有哪些高中地理计算公式汇总1.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等于(n+1)*等高距。
其中n为等高线的条数。
3.地方时:(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
(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3)公式计算:(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
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时区:(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7.5,所在时区=商数如果余数>7.5,所在时区=商数+15.区时:(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2)公式计算: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
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6.正午太阳高度:(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 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3)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 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7.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注意:a. 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
高考地理二轮地理计算
图表系统——地理计算能力 (邵)一、考情分析复习策略今后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取试题中各类图文资料的地理信息,并对其做出判断和思考,明确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范围;第二,调动运用有关的地理规律、原理,回忆出能达到试题结果的计算公式;第三,调用相关公式,结合试题材料和要求,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各种地理数据。
二、知 识 结构预测高考试题中的地理计算题,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提供信息材料,运用教材中相关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加以计算。
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地图的计算、关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计算等,具体内容如比例尺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温度计算、时间的相关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人口方面的计算及农业和工业方面的计算等等。
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方法)来计算。
其所给材料包括图形材料、表格材料、图表结合材料和文字型材料等。
三、重难点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为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为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缩小后的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2)假如三幅图的比例尺都增大一倍,且图幅大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图表示的范围比以前都小 B .三图表示的范围都比以前大 C .三图表示的范围是原来的4倍D .三图表示的范围没有变化 (1)C (2)A【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乙表示的范围最小,而甲所示的范围最大,所以乙比例尺最大,甲比例尺最小;第(2)题,三幅图的比例尺都增大一倍,即比例尺变大,同样的图上距离代表的实际距离变小,所以在图幅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表示的范围减小。
时间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某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度)×4分钟(东加西减)。
2.已知某地的区时,求另一地的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面,取“+”;位于西面,取“-”)。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在正午时(即太阳高度角达到最高值的时刻)相对于地平线的角度。
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是一种基本的天文学计算方法,对于测量太阳高度角和进行太阳能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推导过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天文学计算方法。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定义正午太阳高度角 (h) 是指太阳在正午时相对于地平线的角度。
在天文学中,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的位置与观测点的地平线之间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需要考虑观测点的纬度以及太阳的赤纬。
正午时,即当太阳经过观测点的子午线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为了推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太阳在赤道平面上的运动。
在天球坐标系中,太阳在赤道平面上的运动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描述:1. 太阳的赤纬角(δ) 是指太阳在天球上的纬度,其与地球的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太阳的赤纬随着时间而变化,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 = 23.45° * sin [360/365 * (d + 10)]其中,d表示一年中的第几天。
2. 观测点的纬度(φ)是指观测点所在地的纬度。
观测点的纬度对于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有很大的影响。
3.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为:h = arcsin [sin(φ) * sin(δ) + cos(φ) * cos(δ)]其中,arcsin表示反正弦函数,φ为观测点的纬度,δ为太阳的赤纬。
三、推导过程下面我们将推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为了简化推导过程,我们假设地球是一个完全圆球且地球的自转轴与轨道平面垂直。
1. 太阳在天球坐标系中的运动根据天文学的知识,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是不断改变的,它以一年的周期在天空中运动,同时因地球自转而在天球上也有自己的运动。
2. 太阳的赤纬和地球的倾角太阳的赤纬随着时间变化,其变化规律可以用公式δ = 23.45° * sin [360/365 * (d + 10)] 来描述。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地理考试中通过光照图上时间计算,是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认识空间差异是这几年高考题常用的手法。
本考题常为套环题,首题是关键,开题红将为后几题创佳绩。
高考地理题中给定的条件,往往隐藏着限制性的时间、季节要求信息,如何准确地提取信息,常常困惑着我们,本文就此作个小结。
基本知识点:1、全球分成24个时区;150/小时,151/分钟;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日期变更。
2、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
3、区时规定全球各地以所在地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共同使用的时间,如:北京东八区以8*150=1200E的地方时刻为准4、昼半球中央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12:00夜半球中央经线=0:00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6:00 (晨线与某纬线相交处为该纬度日出时间)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18:00 (昏线与某纬线相交处为该纬度日落时间)5 、日出时间=12-L/2,日落时间=12+L/2,L(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6 、新旧一天分界线:0:00经线与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新一天的起点)7 、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
8、南北半球天文现象对称,季节相反9、天文四季--中国传统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起点--欧美四季:二分二至为四季起点--气候四季:北半球: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
10、周期:恒星日、恒星年;太阳日、回归年;太阳活动周期;哈雷彗星回归周期。
11、时期:三次社会分工、三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前后、二战前后、改革开放前后、地质年代12、夏令时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本为6点的调为7点),冬令时是在冬天把时间调慢了一些(18点调为17点)。
一、时间(时刻)信息条件的提取(一)、光照图、日界图上时刻信息条件的提取:1光照图(1)、光照图的经纬网格一般有3种。
2021高考地理(浙江卷19~20)——正午太阳高度角,日出、日落方位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指的是正午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计算公式为:α = 90° - | β - γ |其中α为正午太阳高度角,β为观察者所处的纬度,γ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注意:|β-γ|表示的是观察者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当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
图1 正午太阳高度角示意图例题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
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圈。
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
完成下面小题。
19、甲地位于()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珠江三角洲20、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A.重合B.聚拢,对称C.相切D.无法确定答案:A、B精讲精析:(1)分析该地的纬度。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午时旗竿长度=影子长度,即组成了一个等边直角三角形,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②旗竿的影子范围都位于旗竿的一侧,早上和晚上旗子的影子呈正东、正西方向,即该日的日出日落也是正东、正西,即正东日出、正西日落,因此该日为春分或秋分,因此太阳直射赤道(0°);③太阳直射0°,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并且该地位于北半球,则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90°-|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即45°=90°-当地纬度,因此该地纬度为45°N,因此该地位于东北平原,选项A正确。
(2)分析该地的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
①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因此越向北,经线越聚拢(经线间距变小);②该地是从甲地上方,垂直向下看,因此甲地东西两侧的经线,应该是对称的,因此选项B正确。
总结日出、日落方位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该地的正午影子长度,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②根据影子范围,分析此时的季节,进而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③根据太阳高度角和太阳直射点纬度,计算该地的纬度;④根据该地的纬度,分析经线的形态;并根据观察的方位(正上方),分析甲地东西两侧经线的形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2021年最新整理)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每日一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每日一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每日一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的全部内容。
每日一题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某日,济南(36°40′N,117°00′E)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日济南正午太阳高度为55°,还测得该日济南日落时间比昨日早4分钟。
据此完成1—2题。
1.该日,济南市A.日出方位为东北方B.日落时间比北京晚C.正午太阳高度比前一天大D.昼长夜短,但昼长在变长2.该日济南日落时,北京时间最接近A.18:00 B.18:30 C.19:20 D.20:30【参考答案】1.A 2.B2.由上题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接近赤道,济南日落的地方时应接近并晚于18:00;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较济南时间早约12分钟,应接近18:30。
选B正确。
解题必备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计算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示意图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考点,对其规律的把握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3)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高中地理 地球光照图计算题规律总结
高中地理地球光照图计算题规律总结1.在全球范围内(H为正午太阳高度):(1)H=90°-纬度差(纬度差是指观察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2)H二分=90°-观察点纬度(3)Hmax-Hmin:①Hmax-Hmin=黄赤交角×2=23°26′×2=46°52ˊ(非回归线之间)②Hmax-Hmin=黄赤交角+观察点纬度(南北回归线之间)(4)H差=纬度差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H差=纬度差(两观察点在直射点同侧)②同一地点不同时间,H差=纬度差(两直射点在观察点同侧)(5)当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时:①H=90°-集热板倾角②集热板倾角=纬度差(纬度差是指观察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2.在极昼范围内的重要公式(H为太阳高度):(1)H12点=90°-(观察点纬度-直射点纬度)(2)H0点=(观察点纬度+直射点纬度)-90°(3)H极点=直射点纬度(极点与直射点在赤道同侧,极点太阳高度在一天内保持不变)(4)H12点差=H0点差=纬度差(大小对调)(5)观察点纬度=[180°-(H12点-H0点)]÷2(6)直射点纬度=(H12点+H0点)÷2(7)极昼圈纬度=极夜圈纬度=90°-直射点纬度(极昼圈与直射点在赤道同侧、极夜圈与直射点在赤道异侧)3.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夹角:(1)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直射点纬度(2)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90°-直射点纬度4.北极星高度:北极星高度=观察点纬度(北纬为正能看到北极星,南纬为负不能看到北极星,赤道为0°看到北极星位于地平线)5.日升日落偏角:日升日落偏角=直射点纬度(在有昼夜交替的地方,日升日落偏向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一致)6.日升日落早晚:(1)经度因素:地方时早晚(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日出也先日落)(2)纬度因素:昼夜长短(同一经线上,昼越长则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昼越短则日出越晚日落越早)7.昼夜长短的最大差值与纬度正相关(1)南北纬20°的昼夜最大差值=2小时26分钟;(2)南北纬40°的昼夜最大差值=5小时42分钟;(3)南北纬60°的昼夜最大差值=12小时58分钟。
高考地理计算题公式:时区、区时和日期的计算
高考地理计算题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H的计算(1)计算公式:H= 90°—纬度差(纬间距)tanH=杆长/杆影长。
纬度差指该地与直射点间的纬度之差。
同半球时等于两地纬度之差;异半球时等于两地纬度值之和。
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上为0,昼半球h>0°,夜半球h<0°,晨昏上h=0°。
解题方法一定要注意把等太阳高度线图转化为日照图,关键是注意中心点或为太阳直射点,或为夜半球中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时一般采用纬差法,即两地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多少。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①计算楼距。
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
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
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公式:L=HcotθL楼间距;H前一楼高;θ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②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公式:α=90o-Hα太阳能集热板与地平面的夹角;H正午太阳高度角。
2012年地理高考真题:(北京卷文综)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读图1,回答第1题。
1.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日出晚,昼短夜长【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判断和气候特征、中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过程。
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7、8月份(夏季)伦敦比北京的气温低,日较差小,7、8月份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北京降水较多,伦敦降水比北京少;伦敦比北京的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小;夏季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伦敦比北京的纬度高,昼长较北京长。
专题04 “计算类”选择题答题技巧-2024年高考地理(原卷版)
专题04 “计算类”选择题答题技巧关于地理计算类问题,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并没有专门的章节加以介绍和归纳讲解,但在以能力考察为命题原则的高考中,却经常会考察考生运用数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地理事物需要进行数字统计、测量、计算,才能得出结论。
【题型分析】高考中的地理计算一般考查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需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但是因为此类问题的题干常以图表或材料的形式呈现,需要从图表或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然后进行计算,所以难度较大。
【命题方向】(1)地球运动类(包括:时间计算、太阳直射点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昼夜长短计算等)(2)比例尺、经纬网计算类(3)人口问题类计算(包括:人口密度计算、自然增长率计算、城市化水平计算)这类题除需临发挥外,更需要考生在平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狠抓规律和原理的应用。
一.地球运动类计算(一)计算时间和日期范围的模式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以及日期范围的计算使用的都是同一个计算模式。
1.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根据材料提供的已知地点及时间,推算某地是某时(或根据时间推算在某地)。
具体的解题步骤:【解题步骤】① 找出两地经度,将东经度放东边,西经度放西边的模式进行分布。
① 据经度差计算时间差:15°=1h,1°=4min① 东加西减。
超过24,加一天,负数加24,日期减一天。
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1、时区数=经度/15(如果出现小数就四舍五入)2、时区数=经度/15=商……余数(如果余数小于7.5度,则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度,所在时区=商数+1)注意: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如:东经100度在(东七区)100/15约=7 或100/15=6……10(余数大于7.5度)所以东经100度在东七区。
【扩展】根据时间推算在某地的原理相同,根据东早西晚原理,把时间大的放东边,时间小的放西边。
根据时间差推算经度差,即可根据已经地点的经度进行推算。
2020高考地理时间和季节问题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时间和季节问题知识点汇总基本知识点:1、全球分成24个时区;150/小时,151/分钟;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日期变更。
2、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
3、区时规定全球各地以所在地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共同使用的时间,如:北京东八区以8*150=1200E的地方时刻为准4、昼半球中央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12:00夜半球中央经线=0:00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6:00 (晨线与某纬线相交处为该纬度日出时间)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18:00 (昏线与某纬线相交处为该纬度日落时间)5 、日出时间=12-L/2,日落时间=12+L/2,L(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6 、新旧一天分界线:0:00经线与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新一天的起点)7 、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
8、南北半球天文现象对称,季节相反9、天文四季--中国传统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起点--欧美四季:二分二至为四季起点--气候四季:北半球: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
10、周期:恒星日、恒星年;太阳日、回归年;太阳活动周期;哈雷彗星回归周期。
11、时期:三次社会分工、三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前后、二战前后、改革开放前后、地质年代12、夏令时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本为6点的调为7点),冬令时是在冬天把时间调慢了一些(18点调为17点)。
一、时间(时刻)信息条件的提取(一)光照图、日界图上时刻信息条件的提取:1.光照图(1)光照图的经纬网格一般有3种。
①极地俯视图:极点为中心,纬线为同心圆或圆弧;经线为放射线,相交于极点。
应注意通过半球位置的确认来判读经度的值。
一般顺自转方向增大为东经,逆自转方向增大为西经。
②侧视图:纬线为平行线;经线为弧,相交于南北极点,一般向右增大为东经,向左增大为西经。
高考地理小题必练2地球运动
小题必练2:地球运动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20 浙江高考)图一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二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
完成下面小题。
1.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A.持续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持续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2.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A.5点B.6点C.7点D.8点【答案】1.D2.C【解析】1.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
在由甲飞向乙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接近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小;在乙点时达到最小;则飞机由乙地飞向丙地时,飞过的纬度差变大,D正确。
ABC错误。
故选D。
2.由题干可知,此时丙地的地方时为17点,则乙地为12点,则乙地所在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由图2可知,乙地为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而且“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的大圆周飞行,"可判断甲、乙、丙为晨昏线,则甲丙所在的纬线为昼弧,甲丙之间经度相差150°,则可以推出甲、丙的昼长为10小时,根据公式“日出=12-昼长/2”可以计算出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7点,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从罗马到北京的某国际航班经过18小时的飞行,于某星期一的17:10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
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A. B.C.D.2.飞机从罗马(东三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A.星期一的18:10 B.星期一的12:10C.星期日的18:10 D.星期日的5:10【答案】1.D2.C【解析】1.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一、考纲透析1.通过读图能正确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规律;2.牢记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的公式;3.能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确定楼间距、调整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等。
二、体验高考(2011年高考文综)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
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室能源消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07年文综)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向绘成简图(图3)。
回答3~4题。
3.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4.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向不同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三、自建基础1.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角的概念:与之间的夹角。
昼半球的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2)某日太阳高度的全球变化规律由向递减,直至晨昏圈上为°,呈分布。
(3)某日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日出时,太阳高度为;日出以后,太阳高度;(地时点),太阳高度达最大;正午以后,太阳高度;日落时,太阳高度为。
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极夜除外)。
2.正午太阳高度角(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值出现在,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2)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自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例:冬至日从向南北两侧递减。
(3)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及其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半球达年最小值。
冬至日,及其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半球达年最小值。
即什么时间离太阳直射点,什么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就;什么时间太阳直射点向该地接近,什么时间该地太阳高度就;反之,则相反。
高中地理计算公式大全
高考计算题公式大全(1)距离计算⑴原理:纬度1°的经线长度=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111km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111•cosφkm⑵运用: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而后确定大约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3)案例:我国的黄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离北极多远?计算方式是:111km/1°×(90°-78°55ˊ)≈1221km(2) 地方时计算①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时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O°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O°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②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③案例:当120°Ε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Ε位于60°W以东);代人公式计算(12-180/15=0)。
(3) 区时计算①计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时区数一所在地经度/15。
,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计算题公式:太阳直射点纬度的计算
(1)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的计算:
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2)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
(3)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
(上海卷地理(十七))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
(9分)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
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___区到东12区。
(3分〉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
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__。
(6分)
【答案】26. 6:24;6月23日;东2
27. 西略偏南;48;增大;减小;缩小;增大
【解析】综合考查太阳知识点移动、地方时、公转速度快慢、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做此题关键是判断A、B两点分别在夏至、北回归线(最北)和冬至、南回归线(最南)、地图切换时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