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红军长征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第12课红军长征教案

八年级上第12课红军长征教案

第12课红军长征教案背景分析: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教材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

本课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前承“星星之火”,后启“抗日救亡”。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时,学过好多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如:《金色的鱼钩》和《倔强的小红军》等。

所以,这段历史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却不是系统的、完整的,特别是对于长征精神及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的认识更容易忽略,且在广度和深度上达不到。

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对长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谈长征的艰难险阻,让学生体会长征精神和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通过加强师生互动,设置历史情境,采用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使学生逐渐体会历史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 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大人格的力量。

欣赏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等,体会一代伟人文韬武略的风采。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朗诵毛泽东诗歌《七律·长征》。

(可配上音乐,营造气氛)“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有一位美国记者说: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所创造的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那么当年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发进行远征的?长征中红军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长征胜利的意义何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主要问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教案1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教案1川教版

红军长征教学目标记住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召开、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简述遵义会议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能力和方法1.通过遵义会议前后红军面临的险恶形势,遵义会议内容及会后革命形势的发展,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2.通过对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3.通过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2.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3.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人的人格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路线。

2.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将学生的视线导向大屏幕):问:知道这段视频描写的是哪段历史吗?引入:一位美国记者这样说道: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今天就让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去感受革命的艰难曲折,去体验这伟大的长征精神吧!二、教学新课板书:第12课《红军长征》师:“苦不苦,问问红军长征二万五”。

长征是伟大的,也是悲壮的,是被逼的。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这是我们首先要探讨的问题。

板书:(一)、红军长征的原因要问红军为何长征?这还得从红军的发展说起。

到1930年红军发展到10多万人,在全国建立了15个革命根据地,这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极大的恐慌,于是蒋介石调集军队,从1930年到1933年,对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围剿”。

情况怎么样呢?出示:PPT: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从这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看,有何共同特点呢?(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同样是以弱对强,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学案第12课 红军长征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学案第12课 红军长征

第12课红军长征【学习目标】1.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知道遵义会议的史实,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课前导学】1.小组合作:阅读教材,划出重要知识点。

2.小组合作:观察插图,提取历史信息。

3.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填空,理顺基础知识。

向西突围的漫漫征途。

苦,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演练展示】1.知识再现:针对小组合作1,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2.图说历史:针对小组合作2,观察插图,说出提取到的历史信息。

3.夯实基础:针对小组合作3,核对填空答案,小组自纠自查。

【质疑拓展】1.小组讨论:红军反围剿失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小组讨论: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小组讨论:本课学习中,你的疑问是。

【当堂检测】()1.老战士黄镇用画笔记录了他的一段难忘经历。

作品中描绘了汹涌的大渡河、白茫茫的雪山和荒芜的草地等。

他的这段“难忘经历”是指参加了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红军长征()2.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工农红军万里长征C.太平天国运动D.南昌起义部队南下()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讨有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知识时,产生了下列四种看法,你认为下列关于长征的表述错误的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迫使红军实行战略转移B.中共“一大”的正确决策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C.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D.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4.属于“长征精神”的是:①民主与科学的精神②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③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④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二大D.八七会议()6.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是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7.“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发生在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红军长征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8.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①遵义会议②过雪山、草地③四渡赤水④吴起镇会师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9.右图与长征途中哪一史实有关A.强渡乌江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飞夺泸定桥()10.某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重走长征路”的正确路线是A.瑞金——遵义——吴起镇——金沙江B.瑞金——金沙江——遵义——吴起镇C.瑞金——遵义——金沙江——吴起镇D.瑞金——吴起镇——金沙江——遵义【练习巩固】1.读图回答问题:图一:遵义会议图二:过草地图三:爬雪山(1)这组图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 某学生考察团准备参观图一遵义会议这个红色景点,请你简单介绍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第12课红军长征说课稿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第12课红军长征说课稿

红军长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红军长征》一课,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设想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中国历史》川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最后一课,主要介绍了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红军战略转移的情况,主要包含了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胜利三个主要内容,它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和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2、教学目标:1)识记和理解识记: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2)能力和方法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②从长征艰苦的历程中让学生感受红军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面对挫折,百折不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官兵一致、同心同德、团结协作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③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去深深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大人格的力量。

3、教学重点与难点:①教学重点:遵义会议和长征路线②教学难点: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二、说教法针对本课教学内容直观,情感价值较强的特点,我在讲解时主要运用情景创设法如歌曲播放、诗歌朗诵、图片展示,问题设疑法,问题归纳法等教法,以便使学生能得到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提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三、说学法由于初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红军长征》说课稿

《红军长征》说课稿

(2)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总结红军长征的原因。
(2)通过探究遵义会议的背景和意义,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第 1 页 共 6 页
2、本课内容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同学科之间的交错与融合日益紧密,《红军长征》一课,就与地理、思想品德、语文等学科紧密相关,长征路线的学习如果结合学生正在学习的《中国地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长征精神的拓展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感态度
学生或许对长征精神能做出:敢于吃苦、不畏难、勇于牺牲奉献等的概括,亦有可能觉得这些都已经过去,不再有用,总之,很可能会出现认可与疏远两种态度。故教学策略要灵活,事先要有心理准备。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确定三维目标
识记与理解
(1)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以及到达陕北的时间、地点;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地点;
1、知识基础
八年级学生对于长征,其实并不陌生,他们在语文课上学习过相关课文,对于“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也是耳熟能详。本课要挖掘出新意,需要费点心思。
2、学习能力
八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爱说,好奇心强,思维积极性容易激发,但我校学生也存在认知水平和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因而在问题设置上应注意梯度,尽量照顾到各个阶层学生的认知水平。
《红军长征》说课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今天我说的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下面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谈谈这一课。
一、教材分析

川教初中历史八上《第12课红军长征》word教案 (12)

川教初中历史八上《第12课红军长征》word教案 (12)

第12课红军长征》教案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红军长征》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12课,主要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艰苦经过和历史意义。

本节教材无论在本章还是整个中国近现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正如老红军张爱萍所说:“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和前仆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长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几十年来,我们党、军队和人民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才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成功地进行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说重点、难点1、重点一:红军长征红军长征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是教材的中心环节。

红军长征是党在成长中经受的一次重大考验,关系着中国的命运和前途。

它的胜利不但使革命转危为安,还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通过学习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和红军优秀的品质、高尚情操,培养学生树立起“长征精神”。

因此重点讲解。

2、重点二:遵义会议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要让学生明白党是一个具有无限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党,从而坚定学生对党的向往和拥护党的领导。

因此把它定为重点讲解。

3、难点:遵义会议是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说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1)对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等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联系的观点去阅读、观察、判断、比较、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对遵义会议、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教育学生认识到:党是一个具有无限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党,从而坚定学生对党的向往和拥护党的领导。

第12课 红军长征川教版

第12课 红军长征川教版

胜利到达陕北(油画)
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10日从江西中央 苏区出发,至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 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历经11省,行 程25000里。是红军长征部队经过省份最多、 行程最远的部队。
吴 起 镇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会宁全貌
会 师 楼 ( 甘 肃 会 宁 )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
梳理过程
二、长征的经过
1、长征初期——受挫

吴起镇
图说历史

腊子口


西
西

草地 毛尔盖 雪山 四




遵义会议
长 江
泸定桥 安顺场 彝 族 区
渡乌江
赤 水
占遵义
江 突破四道封锁线
1935.1.
遵义 贵
湖 南
金 沙
中央革命根据地
瑞金 建 1934.10.

西

贵阳
州 广 西
江西瑞金武阳渡口(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巩固练习
一、课堂练习 巩固新课
遵义会议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点是什么?(

2、《长征》诗句“大渡桥横铁索寒”所指 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飞夺泸定桥 )
3、《长征》诗句“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 “三军”指的是哪一支部队? (红一方面军 )
谢谢!
翻越夹金山
夹 金 山 和 青 衣 江 红 军 翻 越 雪 山 时 穿 的 鞋
红军翻越雪山(想象画)
中央红军最早翻越大雪山(夹金山)的是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他们于1935年6月12日 翻越夹金山,下午在达维附近同红四方面军第九军第二十五师七十四团胜利会师。

川教版八上《红军长征》word教案1

川教版八上《红军长征》word教案1

川教版八上《红军长征》word教案1【课标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巨曲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缘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红军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时在体会长征困难的历程中感受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并能够在新时代中体会运用“新长征”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多的奉献,同时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人格魅力。

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巨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意识和情感。

【重点难点】一、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二、难点:遵义会议【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刻】1课时。

【教学预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收集长征有关诗歌和制作长征路线示意图;学生收集感爱好的长征有关的诗歌、故事等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长征路线示意图等。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创设情形导入新课)播放学生或老师收集的有关长征的歌曲,或朗诵长征有关的诗歌,从而把学生带回到那充满困难,但也充满斗志的长征岁月。

老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或诗歌想到了什么?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和学习第12课红军长征一、长征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指导学生观看农村革命依照地分布图,启发学生摸索红军长征的缘故?(由于依照地的壮大,引起国民党的恐慌,妄图消灭革命依照地)。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国民党进攻的时刻、次数、结果?并由学生回答。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课 红军长征教案 川教版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课 红军长征教案 川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教案川教版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重点和难点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 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给出预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

(全体学生)二、学生准备全体学生据预习目标预习课文。

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放《红军不怕远征难》歌曲导入。

学习新课:一、检查预习目标。

(找一排学生依次回答)1、红军长征的(原因、开始时间、重要会议、大致路线、胜利的标志、胜利的意义)。

2、遵义会议的(时间、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二、小组合作讨论:1、讨论分析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2、长征精神包括哪些?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到遵义会议召开时14年的时间里,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左”的或右的错误,经受了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挫折;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也是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遵义会议的深远意义。

关于长征精神可引导学生回想学过的有关语文课文。

如:《七根火柴》等。

三、老师据大纲强调重点(指导学生掌握):1、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练习1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练习1川教版

红军长征1、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发动了四次大规模围剿,主要针对的地区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中央革命根据地C.陕甘宁边区D.左右江根据地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蒋介石调集50万人重点围攻B.蒋介石有帝国主义的全力支持C.蒋介石的50万人装备先进D.党中央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和政策3、“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摘自《长征组歌》。

你认为“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A.准备北上抗日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C.红军一种战略战术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4、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D.会宁会师5、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C.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6、在长征途中,红军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是()A.攻占遵义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强渡大渡河7、红军长征途中,渡过下列河流的先后顺序是()①乌江②赤水③金沙江④大渡河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8、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的标志性事件是()A.强渡大渡河B.巧渡金沙江C.陕北吴起镇会师D.甘肃会宁会师9、红军最后结束长征是以三大红军主力的会师为结束,这三大主力包括()①红一方面军②红三方面军③红二方面军④红四方面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红军结束长征,胜利会师的地点是() A.陕北吴起镇B.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C.江西瑞金D.贵州遵义1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A.50周年 B.60周年C.79周年 D.85周年1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该包括()①井冈山②瑞金③遵义④南京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3、阅读下列材料七十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程,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

第12课 红军长征 说课稿

第12课 红军长征 说课稿

第12课红军长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红军长征》,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方面来对本课实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红军长征》是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最后一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本课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艰苦经过和历史意义,着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而长征精神的拓展也有助于学生树立准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情操,所以本课极为鲜明地体现出了历史课程人文教育核心的观点。

此外,它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无论在本学习主题还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长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2. 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2)水平与方法:①通过对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培养学生的比较水平,总结红军长征的原因。

②通过度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水平。

③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水平,并引导学生绘制简单的《红军长征路线图》,列举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提升学生绘制识读历史地图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红军长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乃至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从中体会“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进而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教育学生积极面对今后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在新时代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红军长征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第12课红军长征【学习目标】1、记住长征起止时间和遵义会议内容、意义。

2、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感悟长征精神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导读,7分钟左右)1.填一填。

(1)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年月日的起义。

(2)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

(3)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创建的以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2.初读课文,完成填空。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执行的方针和政策。

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

组内进行检查(二)小组合作学习(18分钟左右)1、1—4次反“围剿”的结果及原因2、第5次反“围剿”的结果及原因3、长征进程:(1)长征开始:出发时间:出发地点:(2)初期的严峻形势:(损兵折将,进退两难)(3)生死转折(遵义会议)时间:内容:①②③意义:①②③(4)胜利前进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找出几个关键地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吴起镇(5)重大意义:①②③4、感悟长征精神:(1)长征精神的内涵(2)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3)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三)课堂学习整合(教师总结,8分钟左右)(四)课堂训练评价(6分钟左右)1.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A.为了北上抗日B.为了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为了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2.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围剿计划的军事行动的是()A.攻占遵义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度大渡河3.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A.攻占遵义B. 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度大渡河4.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是( )A.遵义会使B.大渡河会师C.陕北会师D.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5.下列对遵义会议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标志着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C.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6.2010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4周年,小燕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的夏令营活动,下面是她对这次活动的总结,其中有错的是()A.我们从江西瑞金出发B.在遵义我们参观了八七会议会址C.雪山草地红军都走过去了,今天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D.终于到达会宁,红军三大主力再次会师,大家欢呼雀跃(五)课外拓展练习学生讨论学习完本课后的体会?你从中能领会到什么精神?。

八年级历史上册 红军长征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红军长征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红军长征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3.12 红军长征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学习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1、粗读教材,了解基础知识。

2、细读“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及其伟大意义。

3、精读教材文字表达中具有“最大”、“最早”、“第一”、“领先”、“标志”、“开端”、“序幕”
等字眼的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

〖教材助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战胜了怎样的艰难险
阻?表现了怎样的英雄气概?让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去感受革命的艰难曲折,去体验伟大的长征精神吧!
〖预习自测〗
1、由于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和政策,红军
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2、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____为政治局常委。

遵义会议结束了在
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3、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四渡,南渡乌江,巧渡,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

接着,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强
渡,飞夺,翻越夹金山,进入四川西北部的草地。

4、19____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镇,同陕北红军会师。

年月,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长征 【学习目标】 1、记住长征起止时间和遵义会议内容、意义。

2、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感悟长征精神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导学过程】
(一) 自主学习(预习导读,7分钟左右)
1. 填一填。

(1)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年 月 日的 起义。

(2)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 。

(3)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创建的以 为中心的 革命根据地。

2.初读课文,完成填空。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执行
的方针和政策。

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 根据地,开始长征。

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 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

组内进行检查
(二) 小组合作学习(18分钟左右)
1、1—4次反“围剿”的结果及原因
2、第5次反“围剿”的结果及原因
3、长征进程:
(1)长征开始:出发时间:
出发地点:
(2)初期的严峻形势:
(损兵折将,进退两难)
(3)生死转折(遵义会议)
时间:
内容:①


意义:①


(4)胜利前进
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找出几个关键地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吴起镇
(5)重大意义:①


4、感悟长征精神:
(1)长征精神的内涵
(2)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
(3)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三)课堂学习整合(教师总结,8分钟左右)
(四)课堂训练评价(6分钟左右)
1.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
A.为了北上抗日
B.为了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为了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2.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围剿计划的军事行动的是()
A.攻占遵义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强度大渡河
3.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A.攻占遵义
B. 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强度大渡河
4.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是( )
A.遵义会使
B.大渡河会师
C.陕北会师
D.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
5.下列对遵义会议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标志着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C.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2010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4周年,小燕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的夏令营活动,下面是她对这次活动的总结,其中有错的是()
A.我们从江西瑞金出发
B.在遵义我们参观了八七会议会址
C.雪山草地红军都走过去了,今天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D.终于到达会宁,红军三大主力再次会师,大家欢呼雀跃
(五)课外拓展练习
学生讨论学习完本课后的体会?你从中能领会到什么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