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和血液循环_教案

合集下载

1小学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实录+反思

1小学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实录+反思

教学过程:《心脏和血液循环》课堂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第9册第4单元《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过程:一、活动1:导入师:同学们,把手放在胸口,感觉到什么了?说说你们的感觉。

生:我感觉到这儿一动一动的。

师:这就是心脏在跳动,今天我们学习“心脏的跳动”。

(板书课题:心脏的跳动)二、活动2:认识心脏。

师:心脏在身体的什么的部位?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多大?这些问题过去你们思考过吗?生:听说心脏像桃子。

其他的不知道。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心脏模型一起来认识心脏。

(出示心脏模型,)师:心脏的形状近似一颗桃子,这颗桃子的尖端称做心尖,指向左前下,底朝右后上方。

如把手掌放在左侧乳头附近,可以清楚地触到心尖的搏动。

心脏重约300克,约占人体重量的0.5%,其大小相当于本人的拳头。

师: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跳动,你知道什么是心跳吗?生:就是心脏跳一下。

师:看来同学们对心跳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但这还不够。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心跳。

师:(演示并讲解:一只手握住皮球,有节奏地反复挤压与松开皮球,连续做20次,来模拟心脏的跳动。

)请大家像我这样做一做,请你仔细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

学生分组实验、交流。

师:手有节奏地握紧与张开,手臂上的肌肉也随着一起紧张、放松。

心脏也是由肌肉构成的。

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三、活动3:认识心脏不停地跳动的原因。

师:我们的心脏始终处于跳动的状态,这也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可是心脏为什么要不分日夜地跳动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先一起来做个实验。

师:在水中反复挤压塑料瓶,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边示范边讲解)(事先在塑料瓶中滴几滴红墨水,这样现象会更明显。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师:谁知道心脏把血液运输到哪里去了?通过什么来运输的?生:血液被心脏运送到血管里去了师:对,血液能被运输到全身,因为全身分布了很多血管。

师:(出示挂图组织学生认识人体的血管情况。

《血液循环》教案

《血液循环》教案

《血液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

3. 培养学生运用血液循环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2.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血管、血液3.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4. 血液循环的途径5. 血液循环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2. 教学难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血液循环的相关内容。

2. 利用模型、挂图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心脏的结构。

3.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血液循环知识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介绍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3. 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展示心脏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心脏的结构。

4. 讲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展示血液循环图,帮助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5.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血液循环知识解释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血液循环基本概念的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实践活动成果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回答血液循环相关问题,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能绘制血液循环图,能运用血液循环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心脏和血液循环_教案

心脏和血液循环_教案

教学时间:课题: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的位置、大小和功能。

2、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3、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4、意识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要保护好心脏。

重点与难点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7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一,认识心脏1.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保持安静,感课,大家紧张吗?摸摸自己的心跳,快不快?心脏在哪儿呀?它有多大?握紧拳头,看看,你的心脏有多大?2.心脏怎么能够跳动的呢?这其实与心脏的组成有关。

看,心脏是由什么组成的?回忆一下,肌肉是怎么工作的?现在你知道,心脏怎么能跳动了吗?受心跳位置:胸腔偏左心脏由厚厚的肌肉组成肌肉会收缩和舒张。

心脏的跳动是由于心肌的收缩和舒张。

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心跳一次学生模拟。

3.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心跳几次?学生看视频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谁能用它来模拟一次心跳?来,我们伸出手,一起来模拟一次心跳。

也可以用模型。

慢慢地……收缩舒张,一次,不要停,我们继续,收缩舒张两次,三次……你们模拟的真像,让我们亲眼看看心脏在胸腔内是怎么跳动的吧!二,心脏在不断地跳动是在干什么呢?三,血液是怎样流动的(血液循环)1.心脏的跳动会停止吗?它不断跳动是在干什么?让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吧!把心脏模型的这一端放入红色的血液中后,模拟心脏跳动,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指导收缩的时候,血液从心脏流出去。

舒张的时候,血液又流进心脏里来了。

那么,如果心脏在不断地跳动,血液就会怎么样?学生实验水就会不断地流出心脏,又流回心脏。

那血液在人体中到底是怎样流动血管的呢?1.实验让我们继续模拟实验。

你觉组长拿出乳得要做成这个模拟实验,还缺什胶管和金属么?【板书】接口。

血液是在血管里流动的,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乳胶管,把它当做血管,血管a和血管bo还有一个用来连接血管和心脏的金属接口(这两样东西就在桌肚里,组长可以拿出来)应该怎么做这个实验呢?认真看步骤。

小学:心脏和血液教案

小学:心脏和血液教案

小学:心脏和血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脏和血液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3. 心脏和血液的关系4. 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教学重点: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3. 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教学难点: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五、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心脏和血液的结构,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知识点。

2. 视频播放法:播放关于心脏和血液的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心脏和血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脏和血液,提问:“你们知道心脏在哪里吗?心脏有什么作用?血液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心脏和血液。

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1. 展示心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心脏的结构。

2. 讲解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3. 讲解心脏的功能: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三、血液的成分和功能(10分钟)1. 展示血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血液的成分。

2. 讲解血液的成分: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3. 讲解血液的功能:运输营养物质、氧气和代谢废物,免疫防御,止血和凝血。

四、心脏和血液的关系(5分钟)1. 讲解心脏和血液之间的关系: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2. 强调心脏健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五、健康的生活方式(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心脏和血液的健康?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心脏和血液的结构、功能及关系。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提出改进措施。

3. 布置作业:绘制心脏和血液的结构图,编写一篇关于心脏和血液的小作文。

初中生物心脏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心脏血液循环教案

初中生物心脏血液循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3. 理解心脏和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心脏如何对血液进行泵送和循环;2. 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心脏的结构;3. 实验器材:胶管、水桶、手摇泵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心脏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探讨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并引出人体血液循环的主题。

二、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1. 介绍心脏的位置和结构;2. 讲解心脏的功能及心脏如何进行泵血。

三、讲解血液循环的过程(15分钟)1. 介绍血液循环的基本过程,包括肺循环和体循环;2. 讲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四、实验环节(15分钟)1. 利用实验器材展示心脏泵血和血液流动的实验过程;2. 学生可以手动操作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加深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理解。

五、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理解,提出问题和意见,老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过程;2. 强调心脏和血液循环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布置作业:总结心脏和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写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过程,理解心脏和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3课心脏和血液心脏和血液》教案X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3课心脏和血液心脏和血液》教案X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3课心脏和血液心脏和血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血液的基本成分,感受到心脏的运动和血液的流动。

2.掌握人体血液在循环中的作用,了解心脏及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3.掌握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初步认识气血的作用及其调节。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人体血液在循环中的作用。

2.掌握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及心脏及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3.初步认识气血的作用及其调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心脏和血液,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体血液的基本成分是什么,然后了解心脏及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最后学习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并初步认识气血的作用及其调节。

2. 学习课文(20分钟)1.分段教学,依次介绍人体血液的基本成分、心脏及血管的结构与功能、人体血液循环的过程及气血的作用。

重点让学生理解每个环节的作用,引导其思考相关问题,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奥秘,并帮助学生形成宏观概念与微观模型的较好结合。

2.边学边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笔记本上画出相应的图示、模型。

3. 实践操作(25分钟)1.准备一两支心脏和血管的布模型,让学生参照自己记笔记的模型,理解血液在心脏及血管中流动的过程。

2.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自动设计一份基于课文,体现对心脏和血液循环功能深入了解的“组合拳”,并创意性地组织表现出来。

最后在全班分享观摩。

3.教师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趣味化学习中进一步深化对血液循环原理及其重要性的了解,体验心脏和血管的奥秘。

比如,让学生扮演人体的血液、心脏、血管等角色,模拟整个循环过程。

4. 课堂小结(5分钟)1.由学生主导小结本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并自我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提出自己的疑问。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1.检查学生在学习探究中的困惑。

2.学生的课堂表现,对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 测验1.针对学生所学内容,综合测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心脏和血液循环》是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是学生学习人体健康模块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篇章。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片、图表和实验活动,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2.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3.掌握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组成和功能;4.建立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综合认识。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2.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探究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生命、关心健康、学习科学的意识和兴趣;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组成和功能;2.掌握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1.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2.建立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综合认识。

四、教学策略1. 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探究的方式理解和掌握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探究和创新能力。

2. 情景式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情境模拟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合作式教学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课文《心脏和血液循环》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情景体验(15分钟)让学生参加一个情境模拟,如扮演血液和血管,在教室中模拟血液循环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了解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

3. 观察实验(20分钟)教师将一只小动物心脏和血管的模型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实验活动加深对心脏和血管的认识和理解。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教材说明: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中第3课,《心脏和血液循环》。

本单元前两课已经研究了呼吸与心跳之间的关联关系,呼吸和肺之间的关系,本课重点研究血液循环系统,帮助学生理解血液在全身不停的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带给身体各部分所需的氧气和养料,带回二氧化碳和废料,明白血液循环对人体的重要性,知道其循环不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有规则的搏动,进而认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和心脏保健的常识。

因此,本课的教学无论在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对学生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导学案设计一、复述回顾:1、人的呼吸器官有哪些?2、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3、怎样保护呼吸器官?二、设问导读;1、你知道心脏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吗?2、心脏跳动是怎么回事?3、心脏为什么要不停的跳动?4、怎样保护心脏?三、自学检测填空1、心脏是由()构成的,形状像一个(),大小和自己的()接近。

2、心跳就是由心脏的()与()。

3、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进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血管中。

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就是()。

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不停的流动。

4、()和()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5、血液相当于“(),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小肠吸收的()带给身体各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6、()、()是保护心脏最主要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判断1、心脏不断地跳动的目的是推动血液循环,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

()2、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与脉搏次数不一定相同。

()3、每个人的血液时刻都要在身体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4、保持良好的情绪也有利于心脏健康。

()教学目标: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认识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4、知道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最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最新
4.小结:心脏位于人胸部偏左处,形状像个桃子,大小和人自己的拳头接近。
5.提问: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
6.学生手握皮球,反复挤压松开,体会手上的感觉。
7.小结: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二、认识心脏跳动的作用
1.提问:心脏为什么要不停地跳动?
2.谈话:心脏不停地跳动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来研究一下。
心脏和血液循环
第( 四)单元 第_3课
课题
3.心脏和血液循环
作课时间
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4.知道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课时教学
重难点
重点:认识心脏。
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心脏模型、人体半身模型、小皮球、塑料瓶、
3.知道学生利用挤压塑料瓶的实验来模拟心脏的跳动。
4.活动:让学生找一找在身体哪些地方能摸到脉搏。
5.测量:和同伴合作,同时测出脉搏和心跳两个值。同学帮助测脉搏,自己测心跳。
6.讨论:为什么一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是相同的?
7.出示人体血管的分布图,讲解: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进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中。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就是脉搏。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不停地流动。
水槽、人体血管分布挂图、秒表、记录表
板书
设计
3.心脏和血液循环
心脏-构造、不停跳动
血液-循环流动
作业
设计
1.测量自己1分钟的心跳与脉搏次数,看看是否相同?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

初一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初一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初一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心脏,是人和脊椎动物器官之一。

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

人的心脏如本人的拳头,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初一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3.说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二)能力方面尝试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发展自身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1.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认同人类对于科学的认识过程是艰难曲折和不断发展的,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生命的奥秘和欲望。

二、教学重点1.观察和探究新鲜的动物心脏,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三、教学难点1.观察动物的心脏,通过学习心脏的结构推理其功能,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四、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两组带有血管的新鲜猪心。

一组为完整的,一组在实验前解剖好,露出四个腔,便于学生观察和用手触摸心房壁和心室壁。

2.器材:镊子、解剖盘、烧杯、清水、漏斗、一次性手套。

3.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初一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反思本节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多种教具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在关于血管部分的教学,可以采取对比方法,从血管结构、血流方向与血流特点以及血管的分布找到三种血管的差异以及各类血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为了让学生理解动脉、静脉的差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触摸自已体表的大动脉和大静脉,感觉两者之间的差异。

在讲述心脏的结构与生理特点时,可以从演示实验开始,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的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有关问题,如血液在心脏中流动会不会倒流?心脏怎样保证血液不停地流动?为什么说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引导学生认识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心率、心输出量与心动周期等心脏生理是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需要讲清楚概念,同时可以结合实例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构成心脏的心肌活动特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 心脏和血液循环 》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 心脏和血液循环 》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教

2、教师讲解:血液不停地流动,可以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把二氧化碳和废物带回心脏,再由肺部呼出或者排泄出体外。

这就是血液循环的作用。

3、出示血液循环系统的图示,让学生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4、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不坚持体育锻炼,会对心血管健康有什么影响?
5、教师讲解: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和心血管的弹性,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因此,我们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2、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教师解释: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中不断循环流动。

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血液像运输兵一样,通过血液循环将肺吸入的氧气、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带到身体各部分,并将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出,并排出体外。

3、小组讨论: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呢?
4、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呈现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运动后呼吸和心跳同时加快的原因。

五、保护心脏的方法
1、谈话:心脏对我们的身体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呢?。

心脏和血液循环

心脏和血液循环

心脏和血液循环一、教学目标1、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2、认识血液循环器官及其作用。

3、会利用模型来研究心脏的功能。

4、意识到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脏健康。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听诊器、人体器官挂图、相关资料、人体呼吸器官模型、动物的心脏等。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我们的心脏总是在不停地跳动着的。

你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吗?2.安静下来,感受自己的心跳。

3.借助于听诊器听一听自己有力的心跳。

二、寻找身体各个部位的脉搏1.出示人体挂图:“脉”就是我们身体内部的血管。

它遍布我们的全身。

2.找一找:我们可以在哪些部位感受到“脉”的搏动?交流后让学生自己感受颈动脉、股动脉、手腕动脉等处脉的搏动。

3.提问:通过上节课的测量,我们知道脉搏的跳动和心脏的跳动是同步的。

为什么脉和心脏会同时搏动?4.实验:把一个鼓风的风箱和一段胶皮管子相连,在鼓风时让学生摸管子感受搏动。

借助这个模型可以把血管与心脏之间的搏动联系展示出来,化内为外,使教学活动更直观。

5.小结: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心脏是人体的泵,它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遍布全身的血管里循环流动。

三、研究人的血液循环1.谈话: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心脏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2.分组解剖猪的心脏,了解心脏内部的结构。

3.借助电化教育手段展示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

4.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环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5.小结:血管里流动着血液,血液把从肺吸进的氧气和从肠吸收的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去,又把从全身各处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

科学学习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搞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利用电化教育手段可以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四、巩固深化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自我检测:在图中填写出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的名称。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心脏和血液循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人体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和作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描绘心脏的结构,并能够描述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意识,鼓励学生爱护心脏和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

2.难点:理解心脏内部分区的功能和心脏的工作过程。

三、教学方法:1.探究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的过程。

2.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幅人体的胸腔解剖图,引发学生对心脏的认知。

鼓励学生举手说出自己对心脏的认识和所听闻的心脏事实。

2.探究心脏结构(30分钟)a.让学生观察心脏模型,并分析心脏的结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心脏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区域。

b.鼓励学生用画笔和纸,描绘自己对心脏结构的理解,并在图下方做简要标注。

3.合作探究血液循环(30分钟)a.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血液循环的探究。

其中一个小组成员扮演血液,其余小组成员扮演人体器官,模拟血液在体内的循环过程。

b.学生们探究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引导学生描述血液从心脏流出、到达各个器官供应养分和氧气的过程,并了解血液输送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c.指导学生将血液循环的过程描绘在图纸上,并标注心脏和各个器官。

4.心脏的工作过程(30分钟)a.通过陈述和展示动画,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工作过程,包括心脏的舒张收缩和心脏瓣膜的开闭,使学生明白心脏的工作原理。

b.引导学生思考:心脏是如何保证血液在一段时间内流动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血液循环的过程,并分析心房和心室之间的关系。

五、巩固和拓展(20分钟)a.学生利用自己描绘的图纸,与同桌进行对比和分享。

心脏和血液循环 五年级科学教案

心脏和血液循环 五年级科学教案
(3)了解心脏“工作”的方式 。
(4)通过模拟软件感知心脏和血液循环 。
2.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1)学会多种方法测量心跳 。
(2)学会运用人工智能方式进行居家健康检测。
(3)认识到献血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
驱动性问题
1.本质问题
通过模拟软件感知心脏和血液循环,运用人工智能方式进行健康检测。
2.驱动性问题
在常识性了解的教学案例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教师的语言组织还需要优化改善。
所学资源
学科项目式学习设计模板
二、测量心跳
介绍心率的概念,让学生先用传统方式测量一次,介绍人工智能传感器进行指尖心率测量
对比新老两种方法特点,让学生意识到根据不同场景、实际需求选择更合适的测量方法。
三、了解血液循环及其意义
因为心血管埋藏在人体深处,看不见,很难摸到,所以通过APP软件人体探秘初步了解血液循环,说一说其特点
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血液循环对人体的意义
如何有效进行居家监测
成果与评价
个人成果:公开课
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团队成果:省芮清网络名师工作室公开课
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成果公开方式:
网络发布(√)成果展()张贴()
高阶认知:
主要高阶认知策略
问题解决(√)决策(√)创见()
系统分析()实验(√)调研()
实践与评价:
涉及的学习实践:
探究性实践(√)
社会性实践()
教材和相关资料:
心跳是五年级学生非常熟悉的生命现象。学生知道心脏的位置及心脏在不停地跳动,但是他们不了解心脏跳动的意义及血液循环和心脏跳动的关系。
五年级的孩子对人工智能有了解感兴趣,学会利用传感器做好居家健康监测。

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3、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目标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4、知道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教学重点:认识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教学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认识心脏和心跳1、谈话: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跳动,你知道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吗?出示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它的形状和大小。

2、教师提问,它大致在人体的什么位置,请你来找一找。

学生找一找心脏在人体的位置。

3、教师小结:心脏位于人胸部偏左处,形状像个桃子,大小和人自己的拳头接近,请大家自己把自己的拳头握起来,你的心脏大概就有你的拳头这么大。

4、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吗?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握住皮球,有节奏的反复挤压与松开,或反复的把拳头握紧与松开,连续做20 次,模拟心脏的跳动,体会手上的感觉。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连续做20 次模拟心脏跳动的动作。

5、教师小结: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到一次心跳。

二,认识心脏跳动的作用1、我们的心脏时时刻刻都在不停的跳动。

那么心脏不断的跳动,究竟是在干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可以把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

2、教师谈话:心脏不停的跳动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指导学生利用挤压塑料瓶的实验来模拟心脏的跳动。

3、请同学们找一找,在身体的哪个地方能摸到动脉的跳动,然后再测量一分钟的心跳与脉搏次数,看看能发现什么。

(发现心跳次数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4、提出疑问:为什么一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和我们脉搏跳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呢?5、出示人体血管的分布图,讲解:心脏就像一个泵一样,借助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来压出血液,同时又抽回血液,把血液泵到全身各处的血管中,血管也跟着收缩和舒张,这就是脉搏,血液就是这样在全身上下不停的流动。

三、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1、提问:血液为什么要不停的流动呢?2、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教师讲述:可以说,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循环流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案

二,心脏在不断地跳动是在干什么呢?三,血液是怎样流动的(血液循环)1.心脏的跳动会停止吗?它不断跳动是在干什么?让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吧!把心脏模型的这一端放入红色的血液中后,模拟心脏跳动,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指导收缩的时候,血液从心脏流出去。

舒张的时候,血液又流进心脏里来了。

那么,如果心脏在不断地跳动,血液就会怎么样?那血液在人体中到底是怎样流动的呢?1.实验让我们继续模拟实验。

你觉得要做成这个模拟实验,还缺什么?【板书】血液是在血管里流动的,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乳胶管,把它当做血管,血管a和血管b。

还有一个用来连接血管和心脏的金属接口(这两样东西就在桌肚里,组长可以拿出来)应该怎么做这个实验呢?认真看步骤。

看懂了吗?有疑问可以提出来,或者你有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也可以说一说。

1).先将这个金属端口连接上(图1)2).将血管a和金属端连接,血管b与蓝色端连接(图2)3).再拔出金属端,吸入部分血液,再重新安装上。

(图3)4).请注意,为了防止大家用力过猛导致蓝色端飞出去,我们可以稍稍用力,像这样,抵住它。

(图4)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了心脏的跳动,所以,待会儿大家模拟心脏跳动的时候,既要让它收缩,又要让学生实验水就会不断地流出心脏,又流回心脏。

血管组长拿出乳胶管和金属接口。

它舒张,慢慢地用力。

否则蓝色端容易飞出去的。

我们可以捏住这里,抵住。

一边做一边仔细观察,血液在a、b管之间是怎样流动的。

PPT 请你画下来。

PPT 教师指导2.交流快好时,叫一组画得比较好的一组上黑板画箭头: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

心跳时,血液是怎样流动的呢?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交流那一次又一次的心跳来临的时候呢?就这样,血液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这样一个封闭的管道中,沿着同一个,固定的方向,不断地循环流动着。

【板书】心脏血液循环总是通过血管a负责把心脏的血液运送出去,总是通过血管b负责把血液运送回心脏,那么,血管a我们就叫它:动脉血管,:血管b叫静脉血管。

《心脏和血液》教案

《心脏和血液》教案
-利用血液循环图和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流程,理解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血液成分的功能,并了解不同血型间输血的规则。
2.教学难点
-心脏瓣膜的开闭机制及其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和适应机制。
-血型遗传规律的理解,以及血型与输血安全的联系。
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心脏瓣膜功能和血液成分变化这部分内容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因此,我采用了举例和图示的方式进行讲解,希望能让他们更好地消化吸收。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这一部分需要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对讨论主题不太感兴趣或者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讨论主题,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在重点难点讲解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
3.多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互动性。
4.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血液成分:介绍血液的组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
4.血型:简要介绍ABO血型和Rh血型,说明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5.保健常识:教育学生如何保护心脏健康,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过程、血液成分及血型等基础知识,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心脏模型、血液循环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心脏的工作(血液循环简单了解)》教学设计

《心脏的工作(血液循环简单了解)》教学设计

《心脏的工作(血液循环简单了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了解心脏是一个重要的器官,知道它在不停地工作。

初步理解心脏通过跳动推动血液在身体里循环的概念,认识血液循环的简单路径。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心脏的工作和血液循环对身体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画演示、模型展示、故事讲解、互动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神奇,提高对身体内部运作的认知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身体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增强幼儿爱护心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让幼儿明白心脏的工作就是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身体里流动。

2.使幼儿理解血液循环的大致路径,如血液从心脏出发,流经全身再回到心脏。

(二)教学难点1.帮助幼儿在简单易懂的基础上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不涉及过于复杂的生理知识。

2.引导幼儿认识到保护心脏对血液循环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运用心脏模型、血液循环动画、人体血液循环图等,向幼儿展示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过程。

故事教学法: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将心脏的工作和血液循环的知识融入其中,帮助幼儿理解。

游戏体验法:设计与心脏和血液循环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和巩固所学知识。

讨论教学法:组织幼儿讨论心脏和血液循环相关话题,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四、教学准备1.心脏模型、血液循环动画视频、人体血液循环图、简单的管道和液体模拟血液循环教具(可选)。

2.制作代表心脏、血管、血液的头饰或卡片若干。

3.制作“心脏小专家”奖励贴纸。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有节奏的心跳声音频,问幼儿:“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对啦,这是我们的心脏跳动的声音。

我们的心脏每天都在不停地工作,那你们知道心脏是怎么工作的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就不断地从心脏流到血管a,从血管b流回心脏。
学生交流
你补充得很好,
学生回答
阅读
交流
学生交流互说
3、心脏和血液循环
崖城中心学方志生
教学内容:心脏和血液循环




1、知道血液循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知道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3、会测量自己的脉搏,知道心跳和脉搏的关系。
4、知道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心跳时,血液是怎样流动的呢?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交流
那一次又一次的心跳来临的时候呢?
就这样,血液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这样一个封闭的管道中,沿着同一个,固定的方向,不断地循环流动着。
【板书】心脏血液循环
总是通过血管a负责把心脏的血液运送出去,总是通过血管b负责把血液运送回心脏,那么,血管a我们就叫它:动脉血管,:血管b叫静脉血管。
应该怎么做这个实验呢?认真看步骤。看懂了吗?有疑问可以提出来,或者你有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也可以说一说。
1).先将这个金属端口连接上(图1)
2).将血管a和金属端连接,血管b与蓝色端连接(图2)
3).再拔出金属端,吸入部分血液,再重新安装上。(图3)
4).请注意,为了防止大家用力过猛导致蓝色端飞出去,我们可以稍稍用力,像这样,抵住它。(图4)
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心跳一次
学生模拟。
学生看视频
二,心脏在不断地跳动是在干什么呢?
三,血液是怎样流动的(血液循环)
四.保护心脏
1.心脏的跳动会停止吗?它不断跳动是在干什么?
让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吧!
把心脏模型的这一端放入红色的血液中后,模拟心脏跳动,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指导
收缩的时候,血液从心脏流出去。舒张的时候,血液又流进心脏里来了。
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了心脏的跳动,所以,待会儿大家模拟心脏跳动的时候,既要让它收缩,又要让它舒张,慢慢地用力。否则蓝色端容易飞出去的。我们可以捏住这里,抵住。
一边做一边仔细观察,血液在a、b管之间是怎样流动的。PPT请你画下来。PPT
教师指导
2.交流
快好时,叫一组画得比较好的一组上黑板画箭头: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
3、提问:那么是什么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血液要想在血管里不停流动,必须有一个动力源,这个动力源就是心脏。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板书:心脏)
5、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心脏模型,向学生介绍心脏的形状和大小:
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和一个大鸡腿的重量差不多。
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心脏。
难点:认识心脏的功能。
教学准备
心脏模型等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认识心脏和心跳。
1、谈话:今天我们来进行一项比赛, “看谁找得快”,要求大家在老师说完比赛内容后,迅速去找,然后坐端正。(比赛内容是: 在身体上找出一处有血管的地方)
2、教师讲解:
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却很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血管里装满了血液。血液在血管里是静止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谁能用它来模拟一次心跳?
来,我们伸出手,一起来模拟一次心跳。也可以用模型。慢慢地……收缩 舒张 ,一次,不要停,我们继续,收缩 舒张两次,三次……
你们模拟的真像,让我们亲眼看看心脏在胸腔内是怎么跳动的吧!
保持安静,感受心跳
位置:胸腔偏左
心脏由厚厚的肌肉组成
肌肉会收缩和舒张。
心脏的跳动是由于心肌的收缩和舒张。
【板书:动脉血管 静脉血管】
3.当然,人体血管的分布比较复杂的,
出示图,看!为了更好的区分,特地给血管涂上了颜色,红色的代表动脉血管,蓝色的代表静脉血管。仔细看!人体的血管真的是遍布全身啊!你能看着图,说一说,血液在人体内是怎么循环流动的吗?
你可以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
谁能上来说说?
还有谁能说得更好吗?
一,认识心脏
1.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大家紧张吗?摸摸自己的心跳,快不快?
心脏在哪儿呀?
它有多大?
握紧拳头,看看,你的心脏有多大?
2.心脏怎么能够跳动的呢?
这其实与心脏的组成有关。
看,心脏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忆一下,肌肉是怎么工作的?
现在你知道,心脏怎么能跳动了吗?
3.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心跳几次?
那么,如果心脏在不断地跳动,血液就会怎么样?
那血液在人体中到底是怎样流动的呢?
1.实验
让我们继续模拟实验。你觉得要做成这个模拟实验,还缺什么?【板书】
血液是在血管里流动的,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乳胶管,把它当做血管,血管a和血管b。还有一个用来连接血管和心脏的金属接口(这两样东西就在桌肚里,组长可以拿出来)
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关血液循环的视频。
4.血液循环的意义
那血液为什么要不断地循环流动呢?
查阅资料也是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查一下书上的资料看看呢!
书上第54页的第2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
教师适当小结:
肺吸进去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得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各个地方,同时,身体各个部位产生的一些废物比如:二氧化碳,也得通过血液才能运送到肺和其他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课题:心脏和血液循环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心脏的位置、大小和功能。
2、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3、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4、意识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要保护好心脏。
重点与难点
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本单元第一节课,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PPT
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需要和组员讨论一下吗?)
运动的时候,我们需要大量的氧气和能量,如果按照平时的状态呼吸那肯定不够,所以,我们要加快呼吸。又因为,大量的氧气和养料要在第一时间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血液这个运输兵必须要加快流动的速度才能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心脏 就必须要跳得很快了。
看来,心脏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它呢?
我希望大家能把今天了解到的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强健我们的身体,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学生实验
水就会不断地流出心脏,又流回心脏。
血管
组长拿出乳胶管和金属接口。
学生实验
收缩的时候,血液从心脏流到血管a,舒张的时候,从血管b流回心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