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分布部位
奇经八脉图
奇经八脉图(1)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脉循身之前,前为阴,说明任脉对全身阴经脉气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
同时,六条阴经也与任脉交会于气海穴,任脉对阴经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任一身阴经”之说。
(2)调节气血运行,为“气血之海”:任脉经过胞中,与冲脉相交,共同调节气血运行。
(3)调节五脏六腑功能:任脉与五脏六腑的经脉相交,具有调节其功能的作用。
(4)调节生殖功能:任脉与生殖器官的经脉相交,具有调节生殖功能的作用。
(5)调节心理情绪:任脉与心理情绪密切相关,调节情绪状态,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冲脉穴歌冲脉起于气街,下膻中,出会阴,别阴器,上关元,至脐中,上腹部,至胸中,上喉咙,上颊,至目内眦,上额,至头顶,下项,入脊髓,挟脊髓而上,至风府,上项后枕,至百会,下项,下膻中,别阴器,上气街,至冲头。
冲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1.循行部位:冲脉起于气街穴,下出于会阴,上行贯穿腹股沟,进入小腹,沿着脐部向上贯穿胸腔,终止于喉部。
与任脉交会于气海穴,与督脉交会于会阴穴。
2.分支:冲脉无分支。
3.生理功能:(1)调节气血运行:冲脉为任脉与督脉的交汇处,具有调节气血运行的作用。
(2)调节生殖功能:冲脉与生殖器官的经脉相交,具有调节生殖功能的作用。
(3)调节心理情绪:冲脉与心理情绪密切相关,调节情绪状态,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带脉穴歌带脉起于气海,下腹股,环阴器,别两腿,上腹股,环腰,过膈,上颈项,环肩胛,上颊,至目内眦,上额,至头顶,下项,别两肩,下膻中,环阴器,至气海。
带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1.循行部位:带脉起于气海穴,下行贯穿腹股沟,环绕阴器,分别向两腿延伸,上行贯穿腹股沟,环绕腰部,穿过膈膜,上行贯穿颈项部,环绕肩胛骨,分别向两颊延伸,上行贯穿头顶部,分别向两肩延伸,下行贯穿会阴,环绕阴器,回到气海穴。
2.分支:带脉无分支。
3.生理功能:(1)调节气血运行:带脉与任脉、督脉、冲脉交会,具有调节气血运行的作用。
奇经八脉及其相关腧穴
主治概要
• 下焦病:少腹胀满、疼痛,二便不通,遗精,月经不调, 痛经。
• 中焦病:腹胀,腹痛,肠鸣,腹泻,胃脘痛,呕吐,纳 呆,水肿。
• 上焦病:胸闷,气喘,咳嗽,胸痛,呃逆。 • 面颈部疾病:失语,口眼歪斜,齿痛。
编辑ppt
常用腧穴
本经共有24个腧穴: 会阴、曲骨、中极、关 元、石门、气海、阴交、 神阙、水分、下脘、建 里、中脘、上脘、巨阙、 鸠尾、中庭、膻中、玉 堂、紫宫、华盖、璇玑、 天突、廉泉、承浆。
编辑ppt
任脉经穴歌
任脉二十四中行,会阴潜伏二阴间, 曲骨上边有中极,关元石门气海边, 阴交神阙水分处,下脘建里中脘前, 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玉堂连, 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端。
编辑ppt
编辑ppt
承 浆(足阳明,任脉交会穴)
定位: 当颏唇沟的正中 凹陷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治: 口歪,齿龈肿痛, 流涎,暴喑。
操作: 斜刺0.3~0.5寸。 编辑ppt
任脉小结
1.经脉走向 起于胞中,出会阴,向前循腹胸颈部正中上行至唇
下,环唇分成两支入目眶。 2.取穴要点 • 脐下4寸、3寸、1寸半取中极、关元、气海; • 脐上4寸取中脘; • 乳头连线中点取膻中; • 胸骨上窝取天突; • 舌骨上取廉泉; • 颏唇沟正中取承浆。
督脉经穴歌 督脉腰背之中行,二十八穴起长强, 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 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开, 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 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对,
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
编辑ppt
编辑ppt
任脉
编辑ppt
经脉循行
• 《素问 骨空 论》:任脉者, 起于中极之下。 以上毛际,循 腹里,上关元, 至关元,至咽 喉,上颐,循 面入目。
奇经八脉介绍
奇经八脉介绍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蹻(qiao1)脉、阳蹻脉的总称。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主要部分奇经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八脉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
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
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
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
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分布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
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蹻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蹻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
八穴歌八脉里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
古人流传下来一首“八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必须知道的奇经八脉循行、生理功能及八个代表性穴位
必须知道的奇经八脉循行、生理功能及八个代表性穴位奇经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八脉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
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
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
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
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督脉的循行及生理功能1、循行部位: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2、分支: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
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
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组图)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组图)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的循行(一)手太阴肺经1.循行部位:手太阴肺经起于中脘部,下行至脐(水分穴)附近络于大肠,复返向上沿着胃的上口,穿过横膈膜,直属于肺,上至气管、喉咙,沿锁骨横行至腋下(中府、云门二穴),沿着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至肘中,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进入寸口,经大鱼际部,至拇指桡侧尖端(少商穴)。
2.分支:从腕后(列缺穴)分出,前行至食指桡侧尖端(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二)手阳明大肠经1.循行部位: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挠侧尖端(商阳穴),沿食指挠侧上行,经过合谷(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至肩前,经肩盂穴(肩端都),过肩后,至项后督脉的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前行内人足阳明经的缺盆穴(锁骨上窝),络于肺,下行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2.分支:从缺盆上行,经颈旁(天鼎、扶突)至面颊,入下齿龈中,复返出来夹口角,通过足阳明胃经地仓穴,绕至上唇鼻中央督脉的水沟穴(人中),左脉右行,右脉左行,分别至鼻孔两旁(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三)足阳明胃经1.循行部位: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迎香穴),上行至鼻根部,旁行人跟内角会足太阳膀胱经(睛明穴),向下沿鼻的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龈内,复出绕过口角左右相交于颏唇沟(承浆穴),再向后沿着下颌出大迎穴,沿下领角(颊车穴),上行耳前,经颧弓上行,沿着前发际,到达前额(会神庭穴)。
2.分支面部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旁进入缺盆,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胃(会任脉的上脘、中脘),络于脾。
缺盆部直行脉:从缺盆下行,沿乳中线下行,夹脐两旁(沿中线旁开二寸),至鼠蹊部的气冲(又名气街)穴。
胃下口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附近分出,沿腹腔深层,下行至气街穴,与来自缺盆的直行脉会合于气冲(气街穴)。
再由此斜向下行到大腿前侧(髀关穴);沿下肢外侧前缘,经过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行至足背,进入第二足趾外侧(厉兑穴)。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并GIF图
一、LU(Lung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左右各11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胃上口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前,沿上臂前侧下行至肘横纹,沿小臂前侧的桡侧缘入寸口、过大鱼际,沿大鱼际边缘出手大拇指桡侧之少商穴。
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会于手阳明大肠经商阳穴相接。
二、HT(Heart)手少阴心经左右各9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起自心中,出来后归属于心系(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
其直行主干从心系上肺,向下斜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后边,至肘中,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手掌后豆骨突起处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桡侧到达其末端,经气于少冲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
其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道连于目系,即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
三、PC(Pericardium)手厥阴心包经首穴天池,末穴中冲。
左右各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起于胸中,出来归属于心包,贯穿横膈,联络上、中、下三焦。
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到达两肋部,在腋下三寸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
沿上臂内侧中线,进入肘中,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过腕部,进入掌中,沿中指到达其末端中冲穴;另一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端行,经气会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四、LI(Large Intestine)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各20穴(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督脉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奇经八脉
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
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
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
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
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化蛇:水兽。
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
招大水。
(存在象《3×3只眼》中的MM也有可能)英招:人面马身(人头马?),有虎纹,生鸟翼(人头飞马?),声音如榴。
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
民鸟(此为一字)嘴为赤色,身为翠色。
可御火。
《山海经(西山经)》有载。
钦原鸟,形状象蜂,和鸳鸯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种巨蜂)。
蛰兽兽死,蛰树树枯。
(玄蜂升级版?)《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腓腓有点象狸,白色的尾巴。
养之可以解忧愁。
(高级宠物?)《山海经(中山经)》有载。
诸犍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长尾,能发巨声。
行走时衔着尾巴,休息时盘着尾巴。
《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并封类猪,黑色,前后皆有头。
Ps:述荡则是左右有头。
《山海经(海外西经)(大荒西经)》、《周书(王会)》有载。
夫诸象白鹿,但有四角。
招大水。
《山海经(中次三经)》有载。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开放分类:科学、医学、中医、经络学、经脉目录∙•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 作用∙• 特点∙• 奇经八脉的基本内容∙• 医学应用• 奇经八脉与养生武侠小说中常出现奇经八脉之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呢?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 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
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 至咽喉与任脉会合。
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会合。
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踵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
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蹻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蹻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
作用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
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 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奇经八脉图文
足太阳膀胱经
起走路线(穴位—):
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 ——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 ——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 ——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 ——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 ——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 ——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 ——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 ——足通谷——至阴(共67穴,左右合134穴)
手少阳三焦经
起走路线(穴位—): 关冲——液门——中渚——阳池
——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 ——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 ——臑会——肩髎——天髎——天牖 ——翳风——瘈脉——颅息——角孙 ——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本经一侧23穴(左右两侧共46穴)
手太阳小肠经
起走路线(穴位—): 少泽——前谷——后溪——腕骨
阳跷脉
起走路线(穴位—): 申脉——仆参——居髎——臑俞
——胕阳——肩髃——巨骨——地仓 ——巨髎——承泣——风池——攒竹 ——眉冲——曲差——五处——承光 ——通天——络却——玉枕——天柱 ——承山——飞扬——昆仑
采聚气:
方位地址:选清净之室,开窗阖户,空气新鲜,避免风向,宽衣解带; 姿势:静坐/盘坐床上,平直其身,脊骨不曲,端正不歪;(三折式)即臀部略向后,腹部稍鼓起,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S.T. NEWPHON
一、总括:
二、奇经八脉——任脉
奇经八脉的名词解释
奇经八脉的名词解释奇经八脉,作为中医学中重要的概念,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它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体内经络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与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奇经八脉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解析它的概念、特点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奇经八脉,指的是八条细长的脉络,分别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和阳跷脉。
这八脉结合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与常见的十二经脉不同,奇经八脉分布在人体的浅表组织中,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互联系,起到调节和平衡人体阴阳、协调脏腑功能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解析任脉。
任脉是奇经八脉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脉络,也是人体内最主要的纵行脉络之一。
它起源于子丑之间的足厥阴肾经,向上贯穿整个腹部,直达咽部。
任脉与人体的生殖、泌尿、消化等系统密切相关,对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任脉的调和功能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比如可以通过刺激任脉来治疗一些与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
接着,我们了解一下督脉。
督脉起始于重阴之会,起点与任脉的起点相连,贯穿整个脊柱,最后以会阴为止。
督脉是脊柱的主要调节脉络,与脑、脊髓、神经等中枢系统密切相关。
督脉的调节功能可以影响人体的神经传导和感觉功能,比如对一些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如头痛、失眠等,通过刺激督脉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再来看一下冲脉。
冲脉起于足厥阴肝经的行脉,经过腹部直达会阴部。
冲脉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水液代谢途径之一,与人体的血液循环、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密切相关。
通过刺激冲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水液代谢,对一些与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水肿等,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带脉是奇经八脉中一条比较特殊的脉络。
它是由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分支组成,呈环状,象征着人体的代谢和运化能力。
带脉主要分布于腰腹部,对神经肌肉的活动和功能调节有重要作用。
通过刺激带脉,能够促进代谢和运化功能,对一些与消化、排泄系统相关的疾病,如腹胀、便秘等,具有较好的疗效。
奇经八脉的名词解释
奇经八脉的名词解释奇经八脉是古代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描述人体经络系统的概念。
它包括了奇经八脉的名词解释、特征、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奇经八脉是中医学经络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指的是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并称为中医学经脉体系的八条特殊经络。
具体包括以下八条奇经: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1. 任脉(Ren Mai):起于海底,上行至絶骨而合少海,再走至中注,最终上行至上颌根部。
其特点是循脊柱正中线,从会阴出发,上行经过腹股沟,胸腹腔至咽喉。
任脉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协调和调整人体的阴阳两极、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活动。
2. 督脉(Du Mai):起于会阴,上行至肛门走向后正中线,再经过脊柱上行至头顶。
其特点是贯通全身的阳经,与任脉以背脊前后相对,正好环绕脊柱上行。
3. 冲脉(Chong Mai):起于足少阳胆经,上行至胸中央至咽喉处。
其特点是起于脚足厥阴经太渊穴,尤其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联系。
4. 带脉(Dai Mai):起于肩井穴,沿着腰部、髋部、腹部水平行走,再经督脉下行至阴期注脐中,最后止于关元穴。
其特点是环绕腰骶部,故又称之为“腰带脉”。
5. 阴维脉(Yin Wei Mai):起于足阴维穴,上行于股内侧,经气血会阴脱肤分为两股,一股上行腹部至心脏,另一股上行至面部。
6. 阳维脉(Yang Wei Mai):起于足阳维穴,上行于股外侧,经肩臂达手,分别插入小指的本节和次节。
7. 阴跷脉(Yin Qiao Mai):起于合阴穴,上行于腳内侧于巨阳穴,至髌骨颌下端。
其特点是和胞脉一同行经腿部。
8. 阳跷脉(Yang Qiao Mai):起于合阳穴,出项黑藏穴,贯及颌的下缘,与阴跷脉正好相对于腿部。
其特点是与阳维脉同行。
奇经八脉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调节奇经八脉的活动,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保持人体康健的目的。
在临床上,中医医师通过刺激奇经八脉可以改善人体的卫气,提高治疗效果。
奇经八脉示意图
奇经八脉示意图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共8条。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
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蹻脉行于下肢外侧与肩、头部;阴蹻脉行于下肢内侧与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
七经八脉奇经八脉的作用: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蹻脉•阴蹻脉督脉示意图,奇经八脉图人体奇经八脉之一。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
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见图)。
本经脉腧穴有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共28穴。
本经穴,1名1穴,计28穴,分布于头、面、项、背、腰、骶部之后正中线上。
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病症,以与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1) 长强DU1 Cháng qiáng[定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肛尾膈中;有肛门动、静脉分支,棘间静脉丛之延续部;布有尾神经与肛门神经。
3.2.1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又称为“奇经八脉交会穴”、“交经八 穴”、“流注八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 相交通的八个腧穴,均分布于腕踝关节上下。 八脉交会穴包括:公孙、内关、外关、足临泣、照海、 列缺、申脉、后溪。
2、八脉交会穴的源流
《金·窦汉卿》
八脉交会穴记载首见于宋 子华的《流经八穴》。
之病
《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医宗金鉴》
(第一对)
公
孙
足太阴脾经络穴,通 冲脉。 在跖区,第1跖骨底的 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内 关
手厥阴心包经络穴,通 阴维脉。 在臂前区,腕掌侧远端 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 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后被金·窦汉卿收于《针 经指南》一书中,因窦氏 擅用此八穴而名声渐起, 故后世又称此八穴为“窦 氏八穴”。
3、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1)、治疗各自所对应的经脉疾病 (2)、治疗相应的奇经八脉的疾病的首选腧穴,如: 后溪主治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的督脉病变 公孙主治胸腹气逆而拘急、气上冲心的冲脉病变等 (3)、八穴配对治疗相关部位的疾病 阴经两对按五行相生关系相配,偏治五脏在里之疾 阳经两对按同名经同气相应相配,偏治头面四肢在表
申 脉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通 阳蹻脉。 在踝区,外踝尖直下, 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 陷中。
(第四对)
列
缺
手太阴肺经络穴,通任 脉。
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 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 和拇长展肌腱之间,拇 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照 海
足少阴肾腧穴,通阴蹻 脉。
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简述
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简述一、十二经脉1、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归属于肺脏,从“肺系”(指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于侧胸上部,浅出体表的中府穴,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及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天府、侠白),向下直达肘窝中的尺泽穴,沿着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经渠、太渊),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的少商穴。
①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穴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的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径相连接。
2、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末端的商阳穴,沿着食指的桡侧缘,向上经过第一、二掌骨之间合谷穴,进入伸拇长肌腱和伸拇短肌腱之间的凹陷处的阳溪穴,沿前臂外侧前缘(偏历、温留),至肘部外侧的曲池穴,再沿臂外侧前缘(手五里、肩臑nao),上肩部的肩髃yu穴,沿肩峰前沿,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手足三阳经聚会处”),复折向前下方进入锁骨上窝的缺盆穴,联络肺脏,向下通过横膈,归属于大肠。
①缺盆部支脉:上行颈部(天鼎),贯穿面颊,进入下齿中,回绕至上唇(会地仓),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行至鼻翼两旁之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承泣穴相接。
3、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的迎香穴,夹鼻上行到鼻根部,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脉交会于睛明穴,向下沿着鼻柱的外侧承泣等穴,进入上齿龈内巨髎liao穴,回出环绕上唇(会人中穴),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任脉经的承浆穴,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穴,上行到耳前下关穴,经过上关穴(足少阳经),沿发际,到达前额头维后与神庭(督脉)相接。
①面部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过人迎穴,沿喉咙,进入缺盆穴,向下通过横膈,归属于胃(会上脘、中脘),联络脾脏。
②缺盆部直行的支脉,由缺盆穴浅出旁开4寸向下,经过气户、乳中等穴,到挟脐旁开2寸的不容、天枢等,进入腹股沟中央处的气冲穴。
③胃腹内支脉:起于胃的下口幽门部位,向下沿腹腔内,浅出腹股沟中央的气冲穴与主干相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髋关节前髀关穴,直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等穴,通过膝部的犊鼻穴,沿胫骨外侧前缘足三里等,下经足跗(背)的解溪、冲阳等穴,到达足第二趾外侧端的厉兑穴。
《中医清晰大图奇经八脉循行路线图解》(收集于网络)
《中医清晰大图奇经八脉循行路线图解》(收集于网络)国家标准穴位挂图图片任脉穴位图片: 任脉: 经脉循行: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循行方向:下 → 上 起止穴:会阴 → 承浆 脉循行路线示意:起胞中 → 会阴 → 腹里 → 胸腹正中 → 咽喉 →上唇↓ 目 ← 面 联系脏腑器官:女子胞(精室)、咽喉、唇、目。
督脉图解: 督脉: 经脉循行: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
循行方向:下 → 上 起止穴:长强 → 龈交 督脉循行路线示意:起胞中 → 会阴 → 脊中 → 颈 → 脑 → 巅 → 额 → 鼻柱 上齿龈 ← 上唇 联系脏腑器官:女子胞(精室)、脑、鼻、唇。
冲脉图解: 冲脉: 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 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
循行方向:下 → 上 冲脉循行路线示意:起小腹内(胞中) → 会阴 → 脊柱内→ 腹部两侧 → 咽喉 → 环唇 联系脏腑器官:女子胞(精室)、咽喉、唇。
交会腧穴:会阴、阴交(任脉)、气冲(足阳明经)、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 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足少阴经)。
带脉:经脉循行: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
横行绕身一周。
[如图] 循行方向:环腰一周。
带脉循行路线示意:起于胁下 → 下腹 → 环身一周 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均属足少阳经) 阴维:阴维 经脉循行: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循行方向:小腿——项。
交会腧穴:筑宾(足少阴肾经)、府舍、大横、腹哀(足厥阴经)、天突、廉泉(任脉)。
阳维:阳维: 经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金门、阳交),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胁肋 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会合于督脉(风府、哑门)。
奇经八脉最详讲解
奇经八脉最详讲解什么是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奇者,异也。
指的是十二经脉(正经)之外的八条经脉,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所以被称为“奇经”。
它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主要是有这三个:① 奇经八脉与脏腑无直接络属关系;② 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配合关系;③ 奇经八脉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分布遍及全身,人体的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其走向也与十二经脉不同,除带脉外,余者皆由下而上地循行。
共同生理功能奇经八脉的有哪些共同生理功能呢?1. 进一步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如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经;任脉联系总任一身之阴经;带脉约束纵行诸脉。
二跷脉主宰一身左右的阴阳;二维脉维络一身表里的阴阳。
即奇经八脉进一步加强了机体各部分的联系。
2. 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气有余时,则蓄藏于奇经八脉;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由奇经“溢出”及时给予补充。
3. 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奇经八脉的循行任脉1、循行部位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上行,经咽喉部(天突穴),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
2、分支由胞中贯脊,向上循行于背部。
3、生理功能(1)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
另外,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手三阴经借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因此任脉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
(2)调节月经,妊养胎儿任脉起于胞中,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1、循行部位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