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工程热力学-01 基本概念及定义

工程热力学-01 基本概念及定义

平衡状态1
p1 v1
p
p2
2
压容图 p-v图
平衡状态2
p1
1
p2 v2
O
v2
v1
v
12
1-4 状态方程式
在平衡状态下,由气态物质组成的系统,只要知道两个独立的 状态参数,系统的状态就完全确定,即所有的状态参数的数值随之 确定。这说明状态参数间存在某种确定的函数关系,状态参数之间 存在着确定的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就称为热力学函数。
(2)当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时,只要没有外界的影响, 系统的状态就不会发生变化。
(3)整个系统可用一组具有确定数值的温度、压力及其他参
? 数来描述其状态。
10
经验表明,确定热力学系统所处平衡状态所需的独立状 态参数的数目,就等于系统和外界间进行能量传递方式的数 目。对于工程上常见的气态物质组成的系统,系统和外界间传递 的能量只限于热量和系统容积变化所作的功两种形式,因此只需 要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即可描述一个平衡状态。
3、平衡状态、稳定状态、均匀状态
(1)关于稳定状态与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时,状态参数虽不随时间改 变,但它是依靠外界影响来维持的。而平 衡状态是不受外界影响时,参数不随时间 变化的状态。
85℃ 20℃
90℃
15℃
铜棒
平衡必稳定,稳定未必平衡。
(2)关于均匀状态与平衡 水
质统称为外界。 通常选取工质作为热力学系统,把高温热源、低温热源
等其他物体取作外界。
3、边界 ——热力学系统和外界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边界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 边界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假想的。
3
二、热力学系统的分类 依据——有无物质或能量的交换

第一篇工程热力学

第一篇工程热力学
u=f(T), du cV dT cV dt
二、 外部储存能
(运动系统)宏观动能+重力位能
动能: Ek
1 2
mc2
位能:E p mgz
三 、 总能(总储存能)
E
U
Ek
Ep
U
1 2
mc2
mgz
对1 kg工质:
e
u
ek
ep
u
1 2
c2
gz
2-3、功量与热量
功量与热量是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的2种方式(宏 观和微观),只有在过程进行时才有能量迁移,所以
=系统总储存能的增量
2-2、系统的储存能 储存能包括内部储存能和外部储存能 。 内部储存能是工质内部微观粒子所具有的各种能量, 取决于系统内部的状态,与系统内工质的分子结构 及微观运动形式等有关,简称内能; 外部储存能是系统作为宏观整体所具有的宏观能量, 包括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又称转移能。 在简单可压缩系中,不涉及化学反应和核反应(无化 学内能和核内能),所以可认为工质的内能就是热力 学能,仅包括分子的内动能和内位能(物理内能)。
1-2、工质的热力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 一、工质的热力状态 工质是实现热、功转换的工作物质,简称工质。 热能与机械功的相互转换是通过工质一系列的状
态变化来实现的。工程热力学中所研究的系统大多 为简单可压缩系,与外界交换功的模式只有容积变 化功,由于气态物质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膨胀性, 体积最容易发生变化,因此,热力学中的工质基本 是气体以及有相变的液体。如空气、燃气、水蒸气、 水、制冷剂等。
3、通过比热容计算热量
q cdT
q
2
1
cdT
可逆过程
式中 c ——比热容,J /(单位物理量 ·K)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3)好处:用系统的参数来计算;可以作 好处:用系统的参数来计算; 为实际过程中能量转换效果比较的标准和极 限;可把实际过程当作可逆过程进行分析计 然后再用经验系数加以修正。 算,然后再用经验系数加以修正。 (4)热量和功量 热量和功量都是过程量, 热量和功量都是过程量,它们的大小不仅与 过程的初终状态有关, 过程的初终状态有关,而且与过程的性质有 关。 可逆过程的功量: 可逆过程的功量: w = ∫ pdv 可逆过程的热量: 可逆过程的热量: q = ∫ Tds
C B A
课后题1 课后题1-5;1-6;1-9
(c)系统内部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d)系统内部状态不发生改变 2.均质等截面杆的两端的温度由分别维持 2.均质等截面杆的两端的温度由分别维持 t1 t2的两热源保持 t1 t2 不变,取此杆为系统, 不变,取此杆为系统, 则系统处于( 则系统处于(B)。 平衡状态, (a)平衡状态,因其各截面温度不随时间改 变 非平衡状态, (b)非平衡状态,因其各截面温度不等 平衡状态, (c)平衡状态,因其各截面温度不随时间改 变,且流入系统的热量等于流出系统的热量 非平衡状态, (d)非平衡状态,因其处于重力场
4.基本状态参数:温度、压力、 4.基本状态参数:温度、压力、比体积 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 (1)温度:是热平衡的惟一判据
t = T − 273.15
(2)压力Βιβλιοθήκη p = B + pg
p = B−H
(3)比体积 二、平衡状态、状态公理及状态方程 平衡状态、 1.定义 是指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 定义: 1.定义:是指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 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2.实现平衡的条件: 2.实现平衡的条件: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 实现平衡的条件 之间各种不平衡势差消失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垂直作用力(即压强)
单位 : Pa (帕),1 Pa =1 N/ m2 ,
常用压力单位: 1 MPa = 103 kPa =106 Pa 1 atm(标准大气压) = 1.013105 Pa 1 mmHg (毫米汞柱) = 133.3 Pa 1 at (工程大气压) = 0.981105 Pa 1 mmH2O(毫米水柱) = 9.81 Pa
摄氏温标:
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 Celsius )于 1742 年 建立。用摄氏温标确定的温度称为摄氏温度,用 符号t 表示,单位为℃。 在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温度为 0 ℃ ,纯 水的沸点温度为100 ℃,纯水的三相点(固、液、汽 三相平衡共存的状态点)温度为0.01℃ 。 选择水银的体积作为温度测量的物性,认为其 随温度线性变化,并将0 ℃ 和100 ℃温度下的体积 差均分100份,每份对应1 ℃。
A C
B
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温度测量的理论依据 。
温度:可以确定一个系统是否与其他系统处于 热平衡的物理量。是一个强度量。
50
(c)温标:
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建立温标的三个要素:
a . 选择温度的固定点,规定其数值; b. 确定温度标尺的分度方法和单位;
c. 选择某随温度变化的物性作为温度测量的依据。
51
四个主要装置: 锅炉 汽轮机 凝汽器 给水泵
燃气轮机
燃气轮机结构图
活塞
热动力装置的本质
利用某一种媒介物从某个能源获取热能,具 备作功能力并对机器作功,最后把余下的 热能排向环境介质(大气或冷却水) 本质特性:吸热 → 膨胀做功→ 排热
1.热力系统、状态 及状态参数

1.1 热力系统与 工质
1、定义: 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重力场除外),如果系统的状 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工程热力学 课件 第一章 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 课件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1 热能在热机中转变成机械能的过程
➢ 热能动力装置
▪ 从燃料燃烧中得到热能,以及利用热能得到动力的 整套设备(包括辅助设备)统称为热能动力装置
▪ 燃气动力装置—内燃机,由气缸和活塞组成 ▪ 蒸气动力装置,由锅炉、汽轮机、冷凝器、泵等组
成 ▪ 共性:用某种媒介物质(工质)从某个能源(高温
2.取全部气体为热力系,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m p1,minV1 p2 V1 VB
RgT1
RgT2
3.气球排斥大气作功,界面上反力为恒值,可用如下公式
计算
W p0V2 V1
➢ 过程热量
▪ 热力学中把热量定义为热力系和外界之间仅仅由 于温度不同而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
▪ 热量的单位是J(焦尔),工程上常用kJ(千焦)
➢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 当完成了某一过程之后,如果有可能使工质沿相 同的路径逆行而回复到原来状态,并使相互作用 中所涉及到的外界亦回复到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 何改变,这一过程就叫做可逆过程
▪ 不满足上述条件的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 可逆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准平衡过程,满足热的 和力的平衡条件,同时过程中没有任何耗散效应
m
2
w12 1 pdv
▪ 工程热力学中约定:气体膨胀所作的功为正值, 外力压缩气体所消耗的功为负值
▪ 功不是状态参数而是过程量,功的数值不仅决定 于工质的初态和终态,还和过程的中间途径有关
▪ 闭口系工质在膨胀过程中所作的功一部分因摩擦 而耗散,一部分反抗大气压力作功,余下部分才 是可被利用的功
w=W/m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称为功率,单位为W(瓦)
1W=1J/s
1kW=1kJ/s
➢ 可逆过程的功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基本概念

称为广义位移
比参数: v V
m
uU m
h H m
比体积 比内能 比焓
s S m
比熵
简称:比体积、内能、焓、熵,无可加性
思考:下列物理量是强度性参数还是广延性参数?
质量、体积、比体积、密度、压力、温度、内能、 动能、位能
[例1-1]容器被分隔成A、B两室,如图所示,已知
当地大气压pb=0.1013MPa,气压表1的读数为 pg1=0.294MPa,气压表2的读数为pg2=0.04MPa,求气 压表3的读数为多少MPa。
2
1
b
状态参数的循环积分为零 dx 0
二、基本状态参数
可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的状态参数。 如:温度、压力、比体积或密度
1)温度:宏观上,是描述平衡热力系统冷热状况的 物理量。
微观上,是大量分子热运动强烈程度的量 度。
热力学温度(T):水的三相点温度(0.01℃ )为273.16K 单位:开(K)
闭口系统
开口系统
热力系统分类(2)
按系统与外界有无热量交换划分:
绝热系统: 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的系统 非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有热量传递的系统
绝对的绝热系统不存在,绝热系统是一种简化模式。 系统内外交换的热量可忽略不计时,可认为是绝热的。
热力系统分类(3)
按系统与外界有无物质及能量交换划分:
A
B
[解]pA=pb+pg1=0.1013+0.294=0.3953MPa pA=pB+pg2 pB=pA-pg2=0.3953-0.04=0.3553MPa pg3=pB-pb=0.3553-0.1013=0.254MPa
§1-3 平衡状态、状态公理及状态方程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基本概念
1-2 热力系统
热力系统: 被人为分割出来的作为热力学分析对象的有限
物质系统(工质或空间),简称系统、体系。 与系统发生物质、能量交换的物体称为外界
(或环境)。 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边界的性质: 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假想; 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移动。
(1)闭口系统:
与外界无物质交换、 仅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系 统的质量始终保持恒定, 也称为控制质量系统。
飞轮动能推动活塞压缩,消耗功,功的大小与飞 轮动能大小相同; 压缩工质消耗的能量与膨胀过程对外做的功相等; 工质向热源放出的热量与膨胀吸收的热量相等。 总体效果:热源、工质和机器均回到原来状态。
如果系统完成了某一过程之后,可以沿原路逆 行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不给外界留下任何变 化,这样的过程为可逆过程。
图过程线1-2。过程中所作的膨胀功为:
W Fext dx Fdx pAdx pdV
2
W12 1 pdV
膨胀功在p-v图上可
用过程线下方的面积来表
示,因此p-v图也叫示功

F
Fext
如果工质为1kg,所作的功为:
w 1 pdV pdv
m
2
w12 1 pdv
工程热力学约定: 膨胀:dv > 0 , w > 0
温熵图也称示热图
示热图与示功图一样,是对热力过程进行分析 的重要工具
ds q
T
根据熵的变化判断一个可逆过程中系统与外界 之间热量交换的方向:
ds 0 , q 0 , 系统吸热; ds 0 , q 0 , 系统放热。 ds 0 , q 0 , 系统绝热,定熵过程。
熵的说明
1、熵是状态参数
热量如何表达?
热量是否可以用类似于功的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 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 基本概念

p0
p
1.
.
.
p,T
2 v
准静态过程的工程条件
破坏平衡所需时间 (外部作用时间)
>>
恢复平衡所需时间 (驰豫时间)
有足够时间恢复新平衡 准静态过程
p
示功图
1. W mkg工质:
.
W =pdV
V
2
W pdV
1
2
1kg工质: p外
p
1 2
w =pdv
w pdv
1
2
可逆过程的定义 Reversible process
热量是否可以用类似于功的式子 表示?

引入“熵”
热量与容积变化功
能量传递方式
性质
容积变化功
过程量
传热量
过程量
推动力
标志 公式
压力 p
d V , dv
温度 T
dS , ds
w pdv
q Tds w pdv q Tds
准静态或可逆 可逆
条件
熵( Entropy)的定义
熵的简单引入
压力p测量
一般是工质(working media)绝对压力 (absolute pressure)与环境压力(atmospheric pressure) 的相对值 ——相对压力 Relative pressure 注意:只有绝对压力 p 才是状态参数
绝对压力与相对压力 Absolute P & Relative P
系统经历某一过程后,如果能使系 统与外界同时恢复到初始状态,而不留 下任何痕迹,则此过程为可逆过程。
注意:可逆过程只是指可能性,并不 是指必须要回到初态的过程。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基本概念

9
1.3.1、基本术语-状态、状态参数
1、状态:工质在热力变化过程中某一瞬间所呈现的宏观 物理状况称状态
2、状态参数:表示状态特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
状态与状态参数是一一对应的
3、状态参数特点
数学特征为点函数: 微元变化的微增量具全微分性质
4、热力学基本状态参数为三个:比容、压力、 温度
10
1.3.2、基本状态参数--比容及密度
C 1 2 B B A
16
1-4
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
1.4.1 平衡状态与非平衡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 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 内、外同时建立了热平衡、力平衡(及 化学平衡),此时系统所处状态为平衡态 非平衡态: 系统与外界,系统内部各部分间 存在能量传递及相对位移,状态将随时间 变化,称系统处于非平衡态

受逐渐变化的压力作用下的活塞的移动过程 发生系统状态变化 (力作用)(NEXT)
受变化的恒温热源缓慢加热的活塞系统发生 系统状态变化(热的作用) (NEXT)

26
P3 P2
P1
工质 工 质
工质
受逐渐变化压力作用下的活塞移动过程发生系 统状态变化(P、V、T变化) (力作用)
27
工质
工质
工质
热源T
31
1-6
过程功与热量
1.6.1 功的定义: 1、功的力学定义: 将物体间通过力的作用而传递的能量称为功并 定义:功等于力F与物体在力作用方向上的位移X 的乘积(点积) dW = F ·dX 2、功的热力学定义: 热力学系统和外界通过边界而传递的能量, 其效果可表现为举起重物
区别:功与系统动能、重力位能等“储存能”变化传递 的机械能的本质区别

工程热力学 基 本 概 念

工程热力学 基 本 概 念

第一章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RT pV mRT
实际工质的状态方程???
热能工程教研室



简单可压缩系 N=2,可用平面坐标图表示
p
说明: 1)系统任何平衡态可表示 在坐标图上
2)过程线中任意一点为平 衡态
v
常见p-v图和T-s图
热能工程教研室
3)不平衡态无法在图上用 实线表示
§1-5
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
温差 — 热不平衡势 压差 — 力不平衡势 化学反应 — 化学不平衡势
平衡的本质:不存在不平衡势
热能工程教研室
为什么引入平衡概念? 如果系统平衡,可用一组确切的参 数(压力、温度)描述 但平衡状态是“死态”,没有能量交换
能量交换 状态变化
如何描述
热能工程教研室
破坏平衡
状态方程的具体形式
状态方程的具体形式取决于工质的性质
热能工程教研室


在火电厂中,由于工质连续不断地流过热力设备 而膨胀作功,因此,要求工质应有良好的膨胀性 和流动性,此外,还要求工质热力性能稳定、无 毒、无腐蚀性、价廉、易得等。鉴于此,目前火 电厂中采用水蒸气作为工质。水在锅炉中吸热生 成蒸汽,然后在汽轮机中膨胀推动叶片旋转对外 作功,作功后的乏汽在凝汽器中向冷却水放热又 凝结成水。
A p
f p外
dl
1kg工质
w =pdv
热能工程教研室
准静态过程的容积变化功
mkg工质: W =pdV
1kg工质: w =pdv
W pdV
1
2
w pdv
1
2
p
p外 1 2
注意:上式仅适
用于准静态过程

工程热力学第一,二章概念理解

工程热力学第一,二章概念理解

Chapter 1 基本概念热能动力装置1,定义:实现热能和机械能连续装换的装置(要存在体积的变化)2,分类:1,内燃机:机械能的获得是通过工质的燃烧获得的(发动机)2,外燃机:工质的能量是从外界获得的(回路外部获得的)(汽轮机)3,基本要素:1,工质:热能向机械能转化的媒介物质2,体积变化功:膨胀对外做功,压缩向内做功3,热源(高温):热源4,热源(低温):热阱5,循环:连续热力系统(系统)1,定义:被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分析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2,外界:与系统发生质能交换的物体3,分类:1,是否有质量的交换:开口系(有)&闭口系(无)(系统质量不变不代表是闭口系,进入和出去都一样,但是是开口系)2,是否有热量的交换:绝热系(无)&非绝热系(有)3,是否有功量的交换:绝功系(无)&非绝功系(有)4,孤立系=闭口系+绝热系+绝功系(对于系统的划分的边界可以是固定的,可以是活动的,可以是真实的,可以是虚拟的,具有主观性)我们讨论的都是简单可压缩系:由可压缩流体构成,与外界可逆功交换只有体积变化功一种形式的系统。

(只交换热量和一种准平衡的体积变化功)5状态5.1定义:工质在热力变化过程中的某一瞬间所呈现的宏观物理量状态称为工质的热力学状态5.2状态参数:用来描述工质所处平衡状态的宏观物理量,温度,压力等,这些物理量反映了大量分子运动的宏观平均效果。

状态参数是热力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它的值取决于给定的状态而与如何达到这一状态的途径无关。

状态参数这一特性表现在数学上是点函数,其微元差是全微分,而全微分沿闭合曲线积分等于零。

5.2.1状态参数的分类:(前三个为基本状态参数)1,温度(T):物体冷热的标志(微观上表示物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经验温标:由选定的任一种测量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采用任意一种温度标定规则所得到的温标称为经验温标。

(缺点就是用不同的温度计,不同的物理量,温度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2,压力(P):绝对压力(状态参数用的是绝对压力),表压,真空度(这个不说了)3,比容(比体积)v4,密度5,焓(H)6,熵(S)这两个定义到热一,热二定律时再说了5.3平衡状态:一个热力系统如果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重力除外),如果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基本概念

受重力影响,大部分热力系统内部存在压力变化,但该变化相对很小,通常忽略不计。 The variation of pressure as a result of gravity in most thermodynamic system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usually disregarded
热力学温标(Kelvin scale):纯水三相点温度为273.16K,每1K为水三相点温度的1/273.16。
朗肯温标(Rankine scale):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华氏温标
温标之间的换算
基本状态参数——压力(Pressure)
微观概念:大量分子碰撞器壁的结果。
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分子浓度
平均平动动能
在没有外来影响的情况下,两物体相互作用最终达到相同的冷热状况。
热力学第零定律 1931年 T
热力学第一定律 18401850年 E
热力学第二定律 18541855年 S
热力学第三定律 1906年 S基准
闭口系统的质量保持恒定
开口系统(Open system):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又称为控制体积或控制体(Control volume)。
开口系统的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开口系统和闭口系统都可能与外界发生能量(功和热)传递。
闭口系统与开口系统
绝热系统(Adiabatic system):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的系统。
化学平衡( Chemical equilibrium ) 系统中化学成分不随时间变化 if its chemical position does not change with time. That is, no chemical reactions occur. 化学反应——化学不平衡势

最新工程热力学

最新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如温度(T)、压力(P)、比容(u)或密度(p)、内能(小、焓("、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岀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

状态参数的分类
★ 基本状态参数:可以直接测量的状态参数。 如压力p、温度T、比体积v。 ★ 导出状态参数:由基本状态参数间接求得的 参数。 如内能U、焓H、熵S等。
1. 压力
● 压力的定义
◆ 沿垂直方向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
力(即物理中压强)。
◆ 对于容器内的气态工质来说,压力是大量 气 体分子作不规则运动时对器壁单位面积撞 击 作用力的宏观统计结果。
压力的单位
压力的单位是N/m2 ,符号是帕(Pa)
常用压力单位的换算见附表1(222页)
1 atm = 760 mmHg = 1.013105 Pa
1 at = 1 kgf/ cm2 = 9.8067 104 Pa
1 MPa = 106Pa= 103kPa= 10bar
压力的表示方法
◆ 绝对压力(p)、表压力(pg)、
如果系统的宏观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
统处于平衡状态。
● 不能把平衡态简单地说成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 也不能说成外界条件不变的状态。
平衡态是指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 平衡与均匀:均匀系统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反之则不然。
● 实现平衡的条件
◆ 热平衡 ◆ 力平衡 ◆ 相平衡 ◆ 化学平衡 温度相等 压力相等 各相间化学位相等 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 位相等
2. 温度
◆ 传统: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标志。
◆ 微观:温度是衡量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
T 0.5 m c2 T=0 0.5 m c2=0 分子一切运动停止,零动能。
● 热力学第零定律
◆ 热平衡:不同物体的冷热程度相同,则它们处于热平衡。 ◆ 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结果): 若两个热力系分别与第三个热力系处于热平衡,那么这 两个热力系也处于热平衡。

工程热力学课件_第一章 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课件_第一章 基本概念
无限薄一层。
过程每一步的不平衡势差都很小。
系统内部随时接近于平衡态——准平衡。
p
1
.
.
.
2
v
空天工程系
30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准静态过程有实际意义:
解决了平衡和变化的矛盾;
既可实现热功转换,又可以用状态参数的变化来描述。
准静态过程的条件:
破坏平衡所需时间
7.热力系统、外界、边界定义?(董天力回答)
8.闭口系统、开口系统、绝热系统、孤立系统?
(李致远回答前两个,陈若雨回答后两个)
9.简单可压缩系统
10.热力状态、状态参数定义?(张希回答)
11.基本状态参数、导得状态参数定义、举例?(任羿霏回答)
空天工程系
19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换算关系: t
= T − 273.15
摄氏温标的每1℃和开尔文温标的每1K是相等的。
空天工程系
14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压力
宏观上:工质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压力。
微观上:大量分子撞击固体壁面的平均效果。
常用单位:
1 bar = 105 Pa
1 MPa = 106 Pa
闭口系统
闭口系统
开口系统
孤立系统
空天工程系
9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三、其它分类方式
相态
单相系—工质是单一相态(如气相或液相)的物质,水蒸气
多相系—工质是多种相态(如气-液两相或气-液
-固三相等)物质的混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刚性绝热气缸-活塞系统,B侧设有电热丝
红线内 ——闭口绝热系
黄线内不包含电热丝 ——闭口系
黄线内包含电热丝 ——闭口绝热系
蓝线内
——孤立系
11
1-2 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和基本状态参数
一、热力学状态和状态参数
热力学状态(state of thermodynamic system) —系统宏观物理状况的综合
4.功是物系间通过宏观运动发生相互作用传递的能量; 热是物系间通过紊乱的微粒运动发生相互作用而传递的
能量。

热是无条件的;

功是有条件、限度的。
34
第五节 热力循环
分析循环的目的
在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基础上分析循环能量 转化的经济性,寻求提高经济性的方向及途径。
分析循环的一般步骤
1.实际循环(复杂不可逆)—抽—象—、—简—化—>可逆理论循环 —分—析—可逆—循—环—>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和可能改进途径
9
3. 按能量交换 绝热系统(adiabatic system)— 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孤立系统(isolated system)— 与外界无任何形式的质能交换。
一切热力系统连同与之相互作用的外界可抽 象为孤立系统。
注意: 1)闭口系统与系统内质量不变的区别; 2)孤立系统与绝热系统的关系。
10
四、热力系示例
一简单可压缩系用两个独立参数可确定其平衡状 态,所以可用平面坐标上一点确定其状态,反之任一 状态可在平面坐标上找到对应点,如:
p
p1 1
O
v1
T
T2
2
p
p3
3
vO
s2
sO
T3
T
23
1-4 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一、准静态过程
定义:偏离平衡态无穷小,随时 恢复平衡的状态变化过程。
进行条件: 破坏平衡的势—
指导改善
————>实际循环 2.分析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偏离程度,找出实际损失 的部位、大小、原因及改进方法。
35
三、动力循环(正循环)(power cycle; direct cycle )
输出净功;
在p-v图及T-s图上顺时针进行;
膨胀线在压缩线上方;吸热线在放热线上方。
36
动力循环:工质连续不断地将高温热源取得的热量 一部分转换成对外的净工。
附:
华氏温标和朗肯温标
{T} °R={t} ℉ +459.67
华氏温标和摄氏温标
{t} ℃=5/9[{t} ℉-32] {t} ℉ =9/5{t} ℃ +32
17
五、压力(pressure)
压力的定义 绝对压力 p(根据p=F/ƒ或
p
2 nBT )
表压力 pe(pg)
3
真空度 pv
当地大气压pb
纯氮等。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
待。
注:空气在不发生相变时,其化学组成不变,常可当作纯物质看
2.按相数 单相系:由单一物相组成的系统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如固、液、气组成 称三相系统
8
2. 按系统与外界质量交换 闭口系(closed system)
(控制质量CM) —没有质量越过边界 开口系(open system) (控制体积CV) —通过边界与外界有质量交换
21
三、纯物质的状态方程
状态方程 f p, v,T 0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RgT
pV mRgT
pV nRT
Rg —气体常数 (gas constant) J/(kg K)
R—通用气体常数
R 8.3145J/(mol K)
摩尔质量
R MRg
22
四、 状态参数坐标图(parametric coordinates)
供暖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for the heat-pump cycle)
t

wnet q1
1
q2 or 1
wnet ' q1 1
wnet
下一章
44
1.功的力学定义 2.功的热力学定义: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其全部
效果可表现为举起重物。 3.可逆过程功的计算
2
W 1 δW
2
2
1 pAdx 1 pdV
▲功是过程量
▲功可以用p-v图上过程线
与v轴包围的面积表示
30
4.功的符号约定: 系统对外作功为“+” 外界对系统作功为“-”
5.功和功率的单位:
p, T 无穷小
过程进行无限缓慢 工质有恢复平衡的能力
准静态过程可在状态参数图上用连续实线表示
24
二、可逆过程( reversible process)
定义:系统可经原途径返回原来状 态而在外界不留下任何变化 的过程。
可逆过程与准静态过程两者区别:
可逆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J 或 kJ J/s W kJ/s kW
附: 1kWh 3600kJ
31
6.讨论 有用功(useful work)概念
Wu W Wl Wp
pb
f
其中:
W—膨胀功 Wl—摩擦耗功; Wp_排斥大气功。
例A7001331
32
三、热量(heat)
1.定义:仅仅由于温差而 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
四、逆循环
以获得制冷量为目的——制冷循环
以获得供热量为目的——热泵循环
42
制冷循环——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q2
热泵循环——工质将从冷源吸收的热量q2,连同 循环中消耗的净工w0,一并向较高温度的供热系 统供给热量q1,其中q1=q2+w0
逆循环的经济指标: 工作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2.符号约定:系统吸热“+”; 放热“-”
3.单位: J kJ
4.计算式及状态参数图
(T-s图上)表示
2
Q 1 TdS
δQ TdS
(可逆过程)
热量是过程量
33
四、热量与功的异同:
1.均为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
2.均为过程量; 3.功传递由压力差推动,比体积变化是作功标志; 热量传递由温差推动,比熵变化是传热的标志;
状态参数(state properties) —描述物系所处状态的宏观物理量
二、状态参数的特性和分类
1.状态参数是宏观量,是大量粒子的统计平均效 应,只有平 衡态才有状态参数,系统有多个状态参数,如
p,V ,T,U, H, S
12
2.状态的单值函数。 物理上—与过程无关; 数学上—其微量是全微分。
Ñ dx 0
dx dx
1b2
1a2
3.状态参数分类 广延量(extensive property) 强度量(intensive property )
又:广延量的比性质具有强度量特性,如比体积

v

V
m
工程热力学约定用小写字母表示单位质量参数(比参数)。
13
平衡状态
1、平衡状态是指组成热力系统各个部分之间 a:无热量传递(温度均匀一致)——热平衡 b:无相对位移(压力均匀一致)——力平衡 c:若存在化学反应,应包括化学平衡 2、热力系统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各参数都有确定的值。 3、热力平衡状态系统只要不变外界影响,它的状态就不 会随时间变化,平衡也不会自动被破坏。 4、处于不平衡状态的系统,在没有外界影响下总会自发 趋于平衡。
例A4001441
1kPa 1103 Pa
19
六、比体积和密度
比体积(specific volume)
vV m
密度(density)
m
V
单位质量工质的体积 m3/kg 单位体积工质的质量 kg/m3
两者关系:
v

1

20
1-3 平衡状态
一、平衡状态(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state)
▪ 对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基本参数间总有一定的关系F(P、V、T)=0, 这个关系式即为气体的状态方程式。
15
四、温度和温标(temperature and temperature scale)
温度的定义 测温的基础—热力学零定律 热力学温标和国际摄氏温标
toC
T K
273.15
16
制冷系数 供热系数
1

q2 w0

q2 q1 q2
1

q1 w0

பைடு நூலகம்
q1 q1 q2
五、循环经济性指标:
收益 代价
动力循环: 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逆向循环: 制冷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for the refrigeration cycle)
1.定义:无外界影响系统保持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
•热平衡(thermal equilibrium) : 在无外界作用的条件下,系统内部、系统与外界 处处温
度相等。
•力平衡(mechanical equilibrium): 在无外界作用的条件下,系统内部、系统与外 界处处压力相等。
•热力平衡的必要条件 —系统热平衡和力平衡。
3
▪ 研究方法 ▪ 主要内容:热一热二、工质的热力性质、
热工设备的工作过程分析。 ▪ 发展简史 ▪ 瓦特 ▪ 卡诺 ▪ 克劳修斯及汤姆逊
4
1-1 热力系统(热力系、系统、体系) 外界和边界
一、定义
• 系统(thermodynamic system, syst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