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发热太多了
不明原因发热的经典定义
不明原因发热的经典定义不明原因发热(FUO)是指体温持续超过38.3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3周,且经过全面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后,仍然无法确定病因的发热现象。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临床难题,因为它可能涉及多种病因,包括感染、肿瘤、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FUO的定义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当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了“经典三联症”,即发热、超过3周时间、未能找到病因。
此后,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FUO的深入研究,这一定义也在不断演化和完善。
1987年,NIH又进一步细化了FUO的分类,将其分为以下4类: 1. 经典FUO:指体温持续超过38.3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3周,经过全面检查仍然无法确定病因的发热。
2. 医源性FUO:指由于医疗操作、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引起的发热。
3. 感染后FUO:指在感染得到治疗后,发热仍然持续超过3周的情况。
4. 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引起的FUO:指由于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发热。
除了以上分类,还有一些其他的FUO分类方式,比如按照病原体分为细菌性FUO、病毒性FUO、真菌性FUO等;按照病理机制分为免疫性FUO、代谢性FUO等等。
FUO的病因复杂,需要全面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才能确定。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其中,微生物学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血培养、尿培养、痰培养、脑脊液培养等方式,寻找可能的感染病原体。
此外,影像学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于发现肿瘤、结核、淋巴瘤等导致FUO的疾病。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PET-CT等。
对于FUO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对于感染性FUO,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肿瘤性FUO,则需要进行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治疗手段;对于风湿性疾病引起的FUO,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发热待查)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3
二、发热的机理
安静时:骨骼肌、肝脏 产热器官
运动或有疾病伴发热时:骨骼肌为主
甲亢、剧烈运动、惊厥、癫痫持续状态等
直接导致 发 热
但伤寒早期血沉一般不加快,有助于和败血症鉴别
•血沉检查特异性不强 •骨髓穿刺
•对于感染性疾病价值大(涂片发现疟原虫、真菌孢子;培养阳 性率高于血培养)
•碱性磷酸酶积分有助于鉴别感染与血液性肿瘤
•应多部位、多次复查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1
血培养标本采集要求
① 应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于畏寒、寒 战期多次采血;
病人顽固呃逆,且随体位变动而加剧
膈肌刺激
2020/5/12
复查B超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右膈下脓肿
16
情况1
当 41
日 40
最 39
高 38
体 3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 治疗时间(天)
(
提示:治疗得当,病情恢复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7
情况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 (发热待查)
一、发热的定义
●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平均体温37.0 ℃,波动范围36.2~37.5℃ 早晨6点最低,午后4~6点最高。
● 发热的定义
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 超过1.2 ℃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不明原因发热的起因
不明原因发热的起因不明原因发热的起因首先是感染性低热,这种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约占40%左右,而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
结核菌感染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间或睡醒后出汗等。
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艾滋病、亚急性心内膜炎及病毒等引起的长期低热也较常见。
其次是非感染性发热,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
再次是功能性发热,多见于青年女性和3岁以内的儿童,上午以发热为主,也可能伴随有出汗、手颤、失眠、乏力和不想吃饭等。
不明原因发热(POU)是普通内科疾病中的疑难病,主要牵涉病因的确定,要逐一排查可能的原因,包括:各种慢性感染或传染病、风湿免疫疾病、血液病、肿瘤、内分泌疾病等。
因此一般需要先在普内科或感染科住院随诊观察诊治。
发热不退肯定必有原因,只不过由于病情发展阶段及检查手段、技术条件影响,未能及时发现而已。
耐心随诊,与医生密切配合,仔细追查原因,经常需要反复追查,是有效控制本症的重要问题。
请及时正规就医或请上级医院会诊,以保证不影响诊治。
不明原因发热怎么办1/ 2物理降温:湿毛巾敷额部、腋部和腹股沟部,或者酒精擦浴也行。
到了医院甚至用盐水灌肠的办法降温。
这对于各种类型的发热均有作用,特别是高热和小孩尤为重要,保护脑组织和心肺功能,也为药物治疗争取了时间。
一般措施降温:①多喝水,多喝水本身可以物理降温,多生成的尿液和汗液也可以带走大量的热,还可以补充高热损失的水分②通风,带走体表的热量,降低空气的细菌密度,避免二重感染。
解热镇痛抗炎药:如果上述措施发热无法控制,你就得用解热镇痛抗炎药了,可以调节体温中枢,达到降温的目的。
抗生素、抗病毒:如果有流脓鼻涕等细菌感染症状就得用抗生素了,如果淋巴细胞细胞增高,就应该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了,或者发热无法控制也应该考虑常规使用,记得这些都是处方药,必须去医院,去药店不行的哦。
小孩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小孩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导语:因为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差,所以孩子出现生病的情况也就非常的常见了。
有时候孩子就会因为病菌的感染,出现身体发烧的症状,这时候积极的治
因为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差,所以孩子出现生病的情况也就非常的常见了。
有时候孩子就会因为病菌的感染,出现身体发烧的症状,这时候积极的治疗,有的孩子很快就会退烧的,但是有的孩子往往会反复的出现发烧,非常的棘手。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反复发烧的情况呢?
一、不明原因的发热:不明原因的发热指的就是由于各种尚不明确的原因引起的发热。
这种不明原因的发热的主要特点就是持续发热在3周以上,同时体温在38度5以上。
如果是这种原因引起的发热通常医生都会详细的询问患者的病史,做各种常规的实验检查的。
二、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指的就是这种发烧不是由于各种传染病或者一些致病物质或者各种炎症引起的发烧。
通常这种发烧是由于人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者其它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快,散热过差。
三、中枢性发热:中枢性发热是引起孩子发烧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如果治疗这种发烧的话除了要注意高节中枢神经异常引起的发热,同时还要注意是否由其它的感染源引起的发热,最好是做好全身的感染原因的检查才能对症下药。
四、持续性发热:这种发热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反反复复,发烧的温度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烧,家长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孩子如果出现了高烧,而且迟迟不能退烧的话,可能就会烧坏脑子,留下终生的残疾。
不过也不要滥用退烧药,如果孩子的体温没有超过三十
生活常识分享。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
“不明原因发热”的鉴别诊断与处理主讲人:单连旭时间:2018-01-26地点:内三医生办公室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诊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近10%的FUO病例始终不能明确病因。
发热本身可由多类疾病,如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无法明确归类。
过去这类患者通常由内科医师诊治,在大多数分科较细的医院则主要由呼吸内科医师接诊。
目前很多医院开设了感染科,并把FUO归于感染科诊治,这种专科化管理是一种进步,可以提高诊治水平。
一、“不明原因发热”的准确定义1.发热持续2——3周以上;体温数次超过38.5℃;3.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1周内)。
①发热史:包括发热起始时间、热程、热型和热度;②发热规律:是否伴有寒战,是否有节律性,是否总与其他特定症状(如皮疹、关节痛)相伴随,是否有季节性;③疾病史:如结核病和与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疾病的病史;④特殊地区(疫区、牧区)定居或旅游史;⑤其他病史:如手术史、用药史和冶游史等。
这些病史对确诊大部分FUO病因非常有益,但某些医师经常会忽略病史的重要性,常泛泛地询问病史,或对患者提供的某些病史充耳不闻。
如果能对某些病史线索追根溯源,往往能够很快发现病因。
(二)认真、过细、彻底的体格检查:1.不放过任何可疑体征;2.不放过任何部位;3.需要引起重视一些重要的体征:皮疹、出血点,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大、畸形、功能障碍,局部隆起、肿块,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肺部罗音,局部叩痛等等4.容易被忽视的体征:口、咽、甲状腺,等2. 认真、详细、彻底的体格检查体检时需注意:①不能放过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一些易被忽视的部位,如口腔、咽喉、甲状腺和指(趾)端等;②不能放过任何可疑体征;③对一些特殊体征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如皮疹、出血点,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大、畸形、功能障碍,局部隆起、肿块,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肺部罗音,局部叩痛等,上述体征很可能为FUO的病因诊断提供线索。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
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引起的发热,常伴随有头痛、失眠、焦 虑等症状。
06 不明原因发热的预防与注 意事项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
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增强心肺功能,提 高身体抵抗力。
进行力量训练
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抵抗病毒 和细菌感染。
保持良好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 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肿瘤性疾病
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常伴随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
药物热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磺胺类等可引起发热,常伴随有皮疹、关节 痛等症状。Biblioteka 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中暑
由于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的发热, 常伴随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引起的发热,常伴随 有心悸、多汗、消瘦等症状。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感染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清洁,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
合理饮食
均衡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在流行病高发期,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及早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
观察病情
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伴 随症状,如持续高热、 寒战、头痛等,及时就 医。
个学科领域。
通过对不明原因发热的深入研究, 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患者治疗,改
善患者预后。
定义和分类
定义
不明原因发热是指发热持续时间长、热型不规则、伴随症状不明显或缺乏特异 性,且经过常规检查和初步治疗后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发热。
分类
根据发热的持续时间和病因,不明原因发热可分为急性发热、亚急性发热和慢 性发热。其中,急性发热病程在2周以内,亚急性发热病程在2周至3个月之间, 慢性发热病程超过3个月。
无缘无故发烧是什么原因
无缘无故发烧是什么原因发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身体不适症状。
很多时候,发烧并非由明显的原因引起,让人感到困惑和担忧。
那么,无缘无故发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感染是导致无缘无故发烧的常见原因之一。
病毒感染,比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鼻病毒等,可能在我们不经意间入侵身体,引发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导致发烧。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可能潜伏在身体内,在免疫力下降时兴风作浪,引起发热。
除了常见的病毒和细菌,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同样可能导致感染性发烧。
免疫系统的异常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发烧。
此外,免疫缺陷疾病,使得身体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也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
恶性肿瘤也可能是无缘无故发烧的“罪魁祸首”。
某些肿瘤细胞会产生一些物质,引起身体的发热反应。
例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以及肝癌、肺癌等实体肿瘤,都可能伴有发热症状。
药物反应也不容忽视。
有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发烧,这被称为药物热。
常见的可能导致药物热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癫痫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导致不明原因的发烧。
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的代谢率增加,产热增多,可能引起发烧。
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中暑时,身体的散热机制出现问题,体温调节失衡,会导致发烧。
严重的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也可能出现发热。
要弄清楚无缘无故发烧的原因,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问诊时,会询问发烧的特点,如体温的高低、发热的规律、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等。
体格检查会重点检查身体的各个系统,寻找可能的感染灶或异常体征。
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以帮助明确诊断。
总之,无缘无故发烧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有些原因可能比较容易发现和诊断,而有些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分析才能明确。
不明原因发热的经典定义
不明原因发热的经典定义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knownOrigin,FUO)是指体温超过38.3℃,持续超过3周,经过详细的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后,仍无法确定病因的发热疾病。
不明原因发热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病因、诊断和治疗。
一、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最早出现在1961年的文献中,其标准为:体温超过38.3℃,持续超过3周,经过详细的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后,仍无法确定病因的发热疾病。
1987年,美国医师协会提出了新的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将其分为三类:经典型、医源性和艾滋病相关性不明原因发热。
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是指体温超过38.3℃,持续超过3周,经过详细的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后,无法确定病因的发热疾病。
医源性不明原因发热是指病人在接受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明原因发热。
艾滋病相关性不明原因发热是指HIV感染者出现的不明原因发热。
以上三类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都强调了病人的体温持续超过3周,且经过详细的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后,仍无法确定病因。
二、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不明原因发热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包括感染、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其中,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
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如结核病、腺鼠疫、淋巴肉芽肿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风湿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肝癌、肺癌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肝炎、肾炎、甲状腺炎等。
代谢性疾病包括肝硬化、糖尿病等。
三、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需要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病史询问应重点询问发热的起始时间、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的症状和体征等。
体格检查应包括全身各系统的检查,特别是淋巴结、肝、脾、肺和心脏等。
实验室检查应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不明原因发热应考虑哪些因素
:不明原因发热应考虑哪些因素文/张伟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三大主要原因感染如腹腔脓肿、骨髓炎、亚急性细菌性心膜炎、胆管系统感染、尿路感染、肺结核、钩端螺旋体病、立克次体感染等由细菌、病毒、真菌导致的感染。
肿瘤淋巴瘤、白血病、肾上腺样瘤(血沉加快)、肝癌(肺转移性肝癌)、心房黏液瘤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till病(成人发作不明原因发热或发热待查(FUO)需要满足以下三点: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超过38.39;住院3天未诊断的患者或3次门诊未诊断的患者。
持续3周以上的发热一般可以排除自限性病毒感染性疾病。
病毒感染虽不易诊断,但发热一般不超过3周。
如果体温超过38汇,还要注意排除那些体温调定点偏高、体温昼夜波动大的患者。
鉴于此,目前大多数FUO患者是作为门诊患者接受诊断1和治疗的。
因此,第三条标准已经修°改,包括'了门诊和住院患者。
在开出一系列复杂而昂贵的实验室检查前,医生必须找到患者符合FUO诊断标准的证据,其中最重要的是真正发热的证据。
首先,应该在每天早晨6点和下午6点为患者测体温,以排除体温昼夜波动的干扰。
其次,应该使用电子温度计,以排除伪热。
热型一般对确定病因没有帮助。
的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血管炎、风湿性多肌痛,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亚急性甲状腺炎。
六个次要原因不明原因的肉芽肿性疾病该病常表现为发热、乏力和肝脏受累。
肝功能检查显示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肝活检显示肉芽肿。
局限性肠炎该病表现为持续发热,但患者一般没有胃肠道的主诉。
因此,一般建议消化道造影检查排除该病。
家族性地中海热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经常性的腹腔浆膜炎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疾病,此外它也能导致胸膜炎和心包炎。
家族史对诊断该病十分重要。
药物热是最常见的FUO的偶然因素,易引起药物热的药物有抗组胺药、巴比妥、苯丁酸氮芥、苯妥英钠、腓屈嗪、布洛芬、碘化物、甲基多巴、异烟脐、咲喃妥因、青霉素、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水杨酸等。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可能是隐球菌感染造成的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可能是隐球菌感染造成的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可能是隐球菌感染造成的。
隐球菌为真菌的一种,在土壤、污水、腐烂的植物果实和蔬菜、鸽粪、牛奶、鸡粪等鸟类粪便中广为存在。
隐球菌可以感染人体的任何组织和脏器,最常见的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为肺部和皮肤。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隐球菌的感染率约为1/10万左右,十分少见,但在免疫功能差的患者中,发病率约为5%-10%。
脑隐球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精神和神经症状(精神错乱、易激动、行为改变、嗜睡等)。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听觉、视觉异常,甚至出现运动、感觉异常,抽搐和痴呆等表现。
肺隐球菌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或血痰,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咯血、无力、多汗等。
也常见慢性起病比较隐蔽没有症状的患者,仅在体检时胸部X线检查发现,大多数误诊为肺结核。
皮肤隐球菌感染对皮肤损害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溃疡、结节、脓疱、红斑,坏死以及蜂窝组织炎等多种损害。
此病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找到中枢系统、肺部或皮肤损害部位的隐球菌。
治疗的主要药物为两性霉素B,治疗时间长达6-12个月。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路及策略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路及策略一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和流行病学1. 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不明原因发热定义为反复发热超过38.3℃,持续3周以上,其中至少1周住院系统检查仍病因不明。
针对FUO深入细致的检查,至少包括以下方面:①病史:详细询问病史、反复体格检查;②常规化验:血尿常规(包含显微镜检)、肝肾功能、电解质、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③特殊化验: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RF)、铁蛋白、3次血培养(用抗生素前)和尿培养、病毒(CMV、HIV)、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结核菌素试验;④影像学:胸片,腹部超声。
经过上述检查如果仍未明确诊断,才考虑FUO。
2. 不明原因发热的传统病因文献报道FUO的病因至少有200余种。
常见原因包括(:①感染:细菌感染,如布氏杆菌病、伤寒、结核等;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真菌感染,如曲霉、耶氏肺孢子菌。
②结缔组织病(非感染炎性):类风湿关节炎(RA)、脊柱关节病(Sp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大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病、显微镜下多动脉炎、颞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PMR)、炎性肌病、成人Still 病;③肿瘤:淋巴瘤、血液病;④内分泌疾病: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⑤其他:功能性低热、药物热、伪装热等。
导致FUO的感染性疾病病因之所以难以确定,主要在于三方面:①感染部位比较隐匿,例如心内膜感染;②致病微生物为非典型病原体,如巴尔通氏体、利什曼原虫等;③结核: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
此外,在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中结缔组织病导致的FUO占主导地位。
在肿瘤性疾病中,目前认为导致FUO最常见的病因是淋巴瘤,临床表现隐匿。
其他疾病,如急性甲状腺炎、药物热等,临床中也要进行充分鉴别。
文献显示,1964—2007年期间,在诊断的发热患者中,感染比例逐年下降,FUO的病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
在我国历年诊断的发热患者中,感染患者仍然占大部分,然而FUO 患者也在逐年增多。
95例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95例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是指患者体温持续≥38℃,持续时间达3周以上,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未能找到确切病因的情况。
FUO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难度,因其病因复杂、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多样化,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统计,不明原因发热约占所有发热患者的5%至10%。
在FUO的病因诊断中,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原因。
1.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不明原因发热最常见的病因。
其中以结核病、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等最为常见。
结核病是FUO的主要病因之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结核病依然是FUO的重要病因。
感染性疾病的具体病原体需要通过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来确定,通过血常规、血培养、病原体抗体及核酸检测等方法来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因。
2. 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FUO的一个常见病因。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干皮病、川崎病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常常有发热、关节痛、皮疹、贫血等症状,这类疾病的诊断需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白细胞介素等指标的检测。
3. 肿瘤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也是FUO的一个重要病因。
多种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胃肠道肿瘤等都可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
部分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不明原因发热可能是其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对此类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及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如白血病标志物(CD5、CD19、CD20)等。
4. 药物性发热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特别是抗生素、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消炎药等,可能会引起不明原因发热。
对此类患者,需要详细询问用药史,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及时更换或调整用药方案。
5.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也是FUO的一个重要病因。
例如:胆囊炎、胰腺炎、肠道感染等消化系统疾病都可能引起不明原因发热。
对这类患者,需要进行胃肠道内镜检查及相关消化系统功能的检查,以明确病因。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121例的病因分析
气腹15~20m in时变化最明显,循环影响最严重,改变最大[3]。
本研究结果显示,ST段值、HR,S BP,DBP及R f 在气腹30m in内变化结果与上述观点相一致。
ST段为心室除极完全后,心室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是从QRS波群终了波到T波起点之间的线段,一般在电平线上,但也受心房复极波的影响,向上或向下稍有偏移,向下偏移不超过015mm。
如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心内膜心肌损伤、电解质紊乱等都可致ST段向下偏移。
本资料显示,注射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合剂2m in、气腹后2m in、rT体位后2m in的ST段值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但下降未超过015mm,同时HR于上述时间较麻醉前加快。
ST段下降可能与HR加快及二氧化碳气腹时外周血管阻力增高,使左室后负荷增加致使心肌耗氧量增高,加之高碳酸血症对心肌的抑制,心脏可能存在有潜在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充血性心衰[4]。
HR加快是小剂量氯胺酮兴奋循环系统及咪达唑仑表现轻度的心率增快共同作用的结果。
气腹后R f加快是由于有自主呼吸患者在气腹状态下可代偿地增加分钟通气量及R f以维持适当的通气量,因此,本组观察到所有患者S pO2都能维持在100%。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注射氯胺酮与咪达唑合剂及气腹后,心电图显示HR加快伴有ST段压低,虽未显示心肌缺血征象及出现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但有潜在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危险,尤其对老年和(或)合并心肺疾患的患者。
所以,气腹前后30m in内重点加强呼吸循环变化的监测,调整患者心率,密切注意心电图ST段的变化,避免使用增加心率的静脉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1 高玉英,杭燕南,王珊娟,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1995,15:5482 唐时荣,邹清远,余 雷,等.二氧化碳气腹不同压力对呼吸、循环、血气参数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1996,16:2723 奉光举,史纪涛,邱庆明,等.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前后Q-T离散度的分析.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324 盛卓人,主编.实用临床麻醉学.第3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57~558(收稿日期:2005-03-16 编辑:庄晓文)不明原因长期发热121例的病因分析郑如添 张志军 付晓梅 李韶光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感染科(516001) 【摘要】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提高FUO的早期诊断的水平。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
提示:( ① 用药剂量不足或出现耐药菌株;② 可能出 现真菌等二重感染,尤其是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时
2023/12/3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
23
情况3
当 41
日 40
最 39
高 38
体 3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 治疗时间(天)
(
提示:① 细菌感染的诊断是否正确;② 感染菌可 能对所用抗菌药物耐药;③ 是否出现药物热
无论是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往往具有其常见的受累部位, 即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定位”表现
2023/12/3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
16
许多病人常常在病程中曾经使用过不止一种抗菌素, 此时详细了解用药时间与体温曲线变化情况可能会发现重 要的诊断线索。
2023/12/3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
17
Ⅰ. 有的放矢的原则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
一、发热的定义
●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平均体温37.0 ℃,波动范围36.2~37.5℃ 早晨6点最低,午后4~6点最高。
● 发热的定义
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超过 1.2 ℃ (腋下温度一般不超过37 ℃)
2023/12/3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
2
FUO的定义
但伤寒早期血沉一般不加快,有助于和败血症鉴别 •血沉检查特异性不强
2023/12/30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
26
•骨髓穿刺
•对于感染性疾病价值大(涂片发现疟原虫、真菌孢 子,利什曼原虫;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
•碱性磷酸酶积分有助于鉴别感染与血液性肿瘤 •应多部位、多次复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明原因发热太多了,该类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原因太多、复杂,所以,不明原因发热的咨询每天都有一大篮子没有医生回答,我总觉着咨询者很无助、很无奈、所以,今天我给大家从专业角度简单介绍以下,仅供参考了解。
一、概述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是指发热持续两周以上,体温在38C以上的中、高热者,且于患者入院一周内经病情观察、多次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的发热(fever of known origin , FUO。
热型以弛张热及不规则热等为多见,其他包括稽留热、间歇热、波状热等,因疾病不同而异。
二、发生机制正常人体温受大脑皮层及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
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当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时,产热和散热点水平提高,但其外周温度调节机制,包括皮肤血管收缩或扩张、催汗、肌肉紧张度等,仍保持正常而出现的发热称为内源性发热。
当外源性致热原,包括细菌及其内毒素、病毒、真菌等微生物,肿瘤,坏死物质,免疫反应等活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IL-1、TNF等致热原作用于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神经细胞,释放出花生四烯酸,促使前列腺素合成,导致外源性发热。
三、常见病因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性疾病的临床分类方法有多种,依病因类别大致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急、慢性全身和局灶性感染均可出现发热,而细菌、真菌感染是长期发热中最多见的原因之一,而结核菌感染肺内外脏器是感染性长期发热的常见病因。
其他如螺旋体、蠕虫、原虫等感染,感染部位及程度不一,发热特点各异。
2.非感染性发热包括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无菌性组织坏死、内分泌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物理因素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均可引起长期发热。
四、伴随症状1.长期发热伴寒战:见于败血症、感染性胆管炎、溶血性疾病、疟疾等。
2.长期发热伴关节痛: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风湿热、血管炎等结缔组织疾病。
3.长期发热伴皮疹:可见于伤寒、莱姆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风湿热、成人Still 病、血清病等。
4.长期发热伴头痛、昏迷或惊厥: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狼疮脑、脑白塞病等。
5.长期发热伴咳嗽、胸痛或气急:多见于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肺部感染性疾病,但也要考虑狼疮肺,系统性血管炎等风湿性疾病。
6.长期发热伴肝脾、淋巴结肿大:可见于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传染病(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布氏杆菌病等)、恶性肿瘤及风湿性疾病(SLE、成人Still病等)。
7.长期发热伴出血现象:见于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急性白血病等。
8.长期发热伴肌痛或肌无力:考虑多发性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风湿性多肌痛、甲亢性肌病等。
五、鉴别要点(一)感染相关性发热感染中主要为结核病、风湿热、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其特点为发热可伴有寒战、畏寒,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病原及血清学检查可获阳性结果,抗生素治疗有效。
1.伤寒发病缓,发热呈梯形上升,4-6天后高热稽留,伴有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腹胀、腹泻等症状。
部分患者在第7-10天于胸腹部及背部皮肤可见玫瑰疹,肝脾可轻度肿大。
血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及骨髓等培养阳性,第三周可采集粪、尿培养。
血清肥达氏反应“ O 1: 80以上、“ H 1: 160以上有诊断意义,病程中滴度递增者可确诊。
2.结核病起病隐袭,缓慢进展,多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咳嗽、咯血、胸痛、体重下降及月经失调等,主要症状之一可为长期发热,热型为驰张热型或不规则型,体温可高达成39°C以上,但也可为微热。
而在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患者多有高热、寒战等症状。
X线对早期诊断,确定病灶部位、性质、范围和决定治疗方案等有重要意义。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是结核感染的表现,但诊断意义是相对的。
痰中查到结核菌是诊断肺结核最可靠的方法,常用直接涂片抗酸染色法,24小时浓缩痰集菌、荧光显微镜检查和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灌洗可提高检出率,病变处活检对支气管内膜结核有确诊价值。
PCR-TB-DNA佥测是诊断新途径。
3.败血症败血症是由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液并繁殖引起的全身症状,严重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及迁徙性病灶,甚至多脏器功能受累或衰竭,病死率较高。
临床表现可有寒战、高热,多呈驰张热,关节酸痛,皮疹,肝脾肿大等。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及核左移。
血培养及骨髓培养为确诊依据。
(二)肿瘤相关性发热肿瘤患者发热多见于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等,其发热特点为通常不伴寒战,常伴进行性消瘦、贫血,抗菌治疗无效。
1.恶性淋巴瘤以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也常肿大,晚期有恶液质、发热及贫血。
30%-50%A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或周期性发热为主要起病症状,发热后有体重减轻、盗汗、贫血及皮肤瘙痒等。
随病情进展可有肝、脾、骨髓等淋巴结以外组织受累并产生相应症状。
实验室检查可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及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及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增高。
骨髓穿刺可发现典型Reed-Sternberg细胞或单个核的类似细胞。
淋巴结活检可确诊本病。
2.急性白血病发病急,疲倦、乏力、发热、贫血、出血及骨痛等。
症状亦可能较轻,但进行性加重。
常有胸骨压痛,淋巴结、肝、脾肿大。
可有皮肤、睾丸或其它部位白血病细胞浸润体征。
发热为最常见症状之一,可能为感染引起,初起可仅有低热,如感染不能控制,可出现高热,也可表现为长期发热。
根据外周血片和骨髓检查可区分不同类型白血病。
3.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多数起病急骤,高热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热型可为不规则热、弛张热、稽留热及间歇热等。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衰竭、消瘦、贫血、肝脾肿大与出血倾向,少数出现黄疸、淋巴结肿大甚至意识障碍。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大多呈全血细胞减少,偶可见到异常组织细胞。
骨髓像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可出现数量不等的异常组织细胞,由于骨髓受累非弥漫性,必要时可多部位穿刺检查。
(三)结缔组织病相关性发热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多发性肌炎、韦格纳肉芽肿、成人斯蒂尔病等多见,其发热特点为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多系统受累,血清中常有自身抗体,抗均治疗无效,而非甾体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有效。
1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症状,在病程中约有80%勺患者出现发热,多数为高热,体温可持续在 39'C,也可为间歇性发热,少数患者出现低热。
发热常为自限性,糖皮质激素可迅速退热,但SLE患者容易合并感染,出现发热时应常规检查有无感染。
常伴有光过敏、蝶形红斑、脱发、雷诺现象、真皮血管炎、口腔溃疡、多关节痛、浅表淋巴结肿大;重要脏器损害有肾炎、心包炎、间质性肺炎、中枢神经受累、血液系统异常、消化道症状等。
实验室检查的突出特点是血清多种自身抗体阳性,抗核抗体约95%阳性,抗ds-DNA抗体效价与病情活动有关,抗 Sm抗体则为SLE标记性抗体;另外,还常有球蛋白增高、低蛋白血症、血沉增快、血清补体降低。
2.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原因未明主要累及小和中肌性动脉的炎性疾病。
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急性或隐慝起病。
常伴发热,发热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体温可高达39C以上,也可表现为低热。
关节痛、肌炎及肌肉压痛可较突出,表现为弥漫性肌痛或下肢肌触痛,伴有网状青斑,单神经或多神经病变。
半数病例有高血压,肾脏受累在80%以上。
腹痛及恶心呕吐常见,心脏受累表现为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律紊乱,冠状动脉炎可导致心肌梗塞。
3.成人斯蒂尔病突出临床表现为发热,几乎见于所有的患者(98% —100%)。
发病初期,多为不明热(占不明热的5%)。
通常是突然高热,一天一个高峰,偶尔两个高峰。
以高热为主,体温多高于39C, —般在午后或傍晚时达到高峰,体温持续3-4小时后无需处理自行出汗,在早晨体温降至正常。
也有患者开始为中低热,2-4周后出现高热,部分患者体温不规则,在全天任何时候都可出现高热。
热型以弛张热多见,也可为不规则热和稽留热等。
每次发作历时1周至数周,少数持续数月。
发热时常伴有多型性充血皮疹、关节痛、咽痛、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胸膜炎或心包炎等,皮疹随体温的升降而出现或隐退。
化验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血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升高,急时相反应物(CRP ESR、血清铁蛋白显著。
淋巴结活检呈反应性增生,骨髓细胞学示感染性骨髓象。
4.风湿热一般在发病前2-3周可有咽炎、扁桃体炎等短期发热的病史,2-5周后出现典型临床症状。
发热一般都不太高且热型不规则,少数病人可见短期高热,但大多数为长期持续性低热,大约持续3一 4周。
风湿热起病多急骤,可出现多汗、贫血、体重减轻,游走性多关节炎,且常发生在大关节,伴红肿热痛。
心脏炎为另一重要临床表现,可有心悸、气促,重者发生心力衰竭。
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多发生于儿童,临床较少见,舞蹈症仅见于儿童。
实验室检查可有 ESR CRP增高、ASO增高,咽拭子培养阳性。
5 •韦格纳肉芽肿全身症状可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关节痛等,发热常见,有时是由鼻窦的细菌感染引起。
典型的三联征指上呼吸道、肺及肾病变。
呼吸道症状有鼻窦炎、鼻中隔穿孔、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
肾脏病变出现蛋白尿、血尿,严重时伴高血压和肾病综合征,最终导致尿毒症。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增快,中性粒细胞增多,RF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血清中出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为特异性抗体。
病理活检示肉芽肿炎性改变。
6.风湿性多肌痛是中老年性病变,50岁以后多见,起病常甚突然,骨盆和肩带疼痛、僵硬并伴有发热、乏力、纳差和体重减轻,发热一般为低热,偶可达40'C,部分患者可以有盗汗。
肌痛多为对称性分布,以上肢近端肌更为明显,常伴有局部压痛。
患者几乎都有贫血和血沉加快,一般血沉大于 50mm/h CRP增快,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偶有ANA RF阳性,补体正常。
7.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炎症引起血管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少数病人出现动脉扩张或动脉瘤。
可急性发作,有发热、肌痛、关节肿痛、体重减轻等,部分病人起病隐匿,直至血管狭窄、闭塞才出现症状。
急性炎症期有轻度贫血、白细胞增高,血沉、CRP 增快,丙种球蛋白升高。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病人可有晨僵、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发热(中低度热,甚至高热)、关节疼痛、雷诺氏现象、肺弥漫性纤维化,伴发恶性肿瘤或其它结缔组织病。
肌肉症状通常以四肢近端肢带肌、颈前屈肌最先受累。
表现为对称性肌肉肿胀、疼痛、触痛,进行性肌无力。
食道、咽、喉及胸肌受累时可产生声嘶,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
上眼睑淡紫色的水肿性红斑(Heliotrope 征),为本病特征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