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秧歌 梅花——【公共艺术说课比赛一等奖作品】
部编小学音乐三年级《活动 秧歌舞》赵丽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试讲比赛教学设计人教
《秧歌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秧歌舞》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学习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十字步),并随音乐表演。
3、用打击乐器锣、鼓、钹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学歌唱曲《秧歌舞》并学跳秧歌舞步,随音乐表演。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运用锣、鼓、钹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电子琴、八角巾、锣、鼓、钹。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舞蹈视频2、介绍秧歌的历史发展秧歌舞又称扭秧歌,是我国汉族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人们在田间辛苦插秧、耕耘,耘田时,以敲锣打鼓,用来助兴。
其实早在宋代就有农事中唱秧歌的记载,至今已有千年民间历史。
秧歌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
跳舞时脚走“十字步”,双手挥舞红绸,情绪欢快、热烈。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出示歌谱2、听赏秧歌舞,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教师范唱(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生跟唱4、教师弹琴,生学唱。
歌曲处理:歌曲中的衬词“咚锵咚锵、咚咚锵”处要唱的活泼风趣5、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正确演唱演唱歌曲。
三、用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1、拍手练习2、教师教授敲鼓、敲钹3、分组练习,并汇报表演锣2/4OO X OX OX O XOX OX O X鼓2/4 XX O XX X XO XO XXXO XOXX O 拍手2/4 XX X XX XXXXXXXXX四、学跳秧歌舞1、出示八角巾2、教师教跳十字步3、“十字步”采用两进两退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表达:我学会了秧歌舞,还了解了其他民族的舞蹈,这节课就上到这,再见。
《秧歌舞》说课稿府谷四小:高军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民族的脚步》之活动课《秧歌舞》。
一、说教材:1、《秧歌舞》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地区的脍炙人口的秧歌舞曲,歌曲旋律简洁,节奏活泼,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增强了节奏的动感,是东北人民歌唱幸福生活得新民歌。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第四章《东北秧歌》。
详细内容包括东北秧歌的基本步伐、手势、身段及组合练习。
具体章节为:4.1节“东北秧歌的基本步伐”;4.2节“东北秧歌的手势与身段”;4.3节“东北秧歌组合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东北秧歌的基本步伐、手势与身段。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节奏感。
3. 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东北秧歌的手势与身段配合、组合练习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东北秧歌的基本步伐、手势与身段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镜子、把杆。
学具:舞蹈服装、扇子、手绢。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东北秧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舞蹈的基本元素,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步伐学习:讲解并示范东北秧歌的基本步伐,让学生跟随老师练习。
3. 手势与身段学习:讲解并示范东北秧歌的手势与身段,让学生分组练习。
4. 组合练习:将基本步伐、手势与身段融合,进行组合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节奏感。
5.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组合,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所学内容,老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2. 内容:基本步伐:前进步、后退步、踏步、十字步等手势:抓、绕、翻、扔等身段:扭、摆、颤、跳等组合练习:步伐+手势+身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写一段30秒的东北秧歌组合,要求包含所学的基本步伐、手势与身段。
2. 答案示例:步伐:前进步、后退步、踏步手势:抓、绕、翻身段:扭、摆、颤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看更多关于东北秧歌的视频,了解其文化背景,提高舞蹈素养。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加民族民间舞蹈比赛,锻炼舞台经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东北秧歌的手势与身段配合、组合练习的节奏感。
2.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组合,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梅花》全国小学语文说课一等奖
《梅花》全国小学语文说课一等奖梅花全国小学语文说课一等奖
简介
这篇文档介绍了一次关于梅花的全国小学语文说课比赛的获奖情况。
比赛背景
全国小学语文说课比赛是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优秀教学案例的交流和分享而举办的比赛。
本次比赛以梅花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对梅花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获奖内容
本次比赛中,参赛教师以《梅花》为核心教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梅花的产地、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基本知识,并通过梅花文学作品、梅花绘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授课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中来。
教学成果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对梅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总结
本次全国小学语文说课比赛中,参赛教师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梅花认知和欣赏能力。
这一教学案例获得了一等奖,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研究成果。
以上是对《梅花》全国小学语文说课一等奖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4课《梅花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4课《梅花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小学语文五下课文第4课《梅花魂》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正确认读“幽芳、漂泊"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感情。
3.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对课文题目“梅花魂”的理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题“梅花魂”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见过梅花吗?哪些物品上有梅花?(画作、花瓶、扇子……)中国人生活中处处可见梅花的身影。
4.板书课题,课题质疑。
5.指名读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二、任务驱动,交流探讨教学任务一:初读课文,梳理事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1.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2.交流五件事并归纳小标题:读诗词落泪;爱惜墨梅图;难归国痛哭;送“我”墨梅图;含泪送手绢。
教学任务二:抓住词句,体会感情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诗三首》将感情融入一幅幅画面中。
《祖父的园子》将感情蕴含在园中的花朵、虫子等具体事物中。
《月是故乡明》用典型的事例和直抒胸臆的语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从五件事中你体会到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呢?1.聚焦外祖父落泪的三件事: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外祖父落泪的句子,批注感受。
小组交流并展示。
①教读诗词落泪。
通过朗读指导读懂三句诗,体会思乡情。
②不能回国而哭。
抓住人物言行体会外公的伤心。
③送别泪眼朦胧。
抓住外公外貌、神态体会思归不得归的愁苦。
2.自由读课文,默读描写梅花的相关语段,自学批注。
交流展示:抓住外公的动作“轻轻刮去”“慢慢抹净”、语言“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外公对古董和墨梅图的不同态度等三方面来体会外公对墨梅图的珍爱。
教学任务三:品读语段,理解题目过渡:外公为什么如此爱梅花?如此珍爱“墨梅图”?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课文题目“梅花魂”的含义,与同学交流。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梅花》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梅花》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梅花》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课程,以梅花为主题。
教材章节为《四季之美》中的冬季篇,详细内容包括梅花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以及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梅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3. 通过学习梅花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梅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梅花图片、视频、PPT、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梅花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让学生初步感受梅花的美。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利用PPT讲解梅花的基本画法,并进行现场示范。
讲解内容包括梅花的枝干、花朵、叶子等的画法技巧。
3.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画法进行梅花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5. 文化讲解与品德教育(5分钟)教师讲解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坚韧、高洁、爱国等,引导学生学习梅花的精神品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梅花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象征意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画一幅梅花作品,并写一段关于梅花的话。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课程通过梅花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了梅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了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许多美丽的梅花作品。
同时,通过讲解梅花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学习梅花的精神品质,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梅花》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梅花》含反思(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大全、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plan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letter of evidence,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梅花》含反思《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梅花》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活动内容:吹画《梅花》二、活动目标: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梅花的基本特征;体验吹画的乐趣。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简谱) 梅花(市一等奖)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梅花》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梅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深情的背唱歌曲。
能力目标:使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有进一步了解,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的情感,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并用歌声加以表现。
教学重点:深情的背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并用歌声加以表现。
教学难点:十六分音符切分的节奏及演唱时旋律的音准。
教学关键:结合古诗的韵律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听歌曲,感受意境。
1、配乐读诗导入看图: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梅花)你们谁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梅花呢?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所以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无数的诗句,或咏梅言志,或借梅寄情,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2. 聆听歌曲,有感情朗读诗句。
二、歌曲教学1.看曲谱听旋律,学习歌谱。
导言:刚才的背景音乐就是我们要学习歌曲的旋律,我们一起看着曲谱聆听一遍歌曲的旋律。
(默唱一遍旋律——试识乐谱)2.解决难点:导言:同学们,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冬天非常寒冷,一阵风吹过,有两朵梅花随风飘落,我们一起来听老师弹奏的旋律,听一听梅花落到哪个音上了?指导:两个音的音高不一样,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唱一唱)3.唱曲谱:导言:这段旋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带着自己对旋律的感受再来演唱一遍曲谱。
4.加词演唱:导言:这样好听的曲子加上这样有韵律的诗,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我们来唱一唱。
5.演唱歌曲(演唱第一乐段)学生看曲谱演唱,听完后看到问题解决。
①注意咬字清晰,每一个字的归韵如“墙”字的ang“寒”字的an...老师演唱第一、二乐句,学生模仿演唱。
导言:诗已经唱完了,我们听听作曲者是如何表现的?②完整听歌曲,为歌曲划分乐段导言: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为什么?(同学们展开议论)导言:大家认为谁的表述最准确?教师总结。
梅花魂说课稿(一等奖)
《梅花魂》说课稿4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课,陈慧英女士的佳作《梅花魂》.这是一篇回忆录,有过经历就能沉淀情感,她以倒叙的手法勾画出了一位远在异乡的老华侨,也就是她的外祖父与梅花之间的那份深情。
因此,我以“梅花”为主线,以读代讲,大胆想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感情。
进而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梅花品性的人。
由于文中的时代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
因此,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
基于以上思考,我对本课第二课时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三品梅花魂、由浅入深,逐步体会梅花魂的深层含义。
第一步:赏梅入文,初探梅花魂。
在《梅花三弄》的音乐声中,我用课件缓缓出示梅花傲雪绽放的绝美图片,随即开始现场绘画梅花那遒劲的枝干。
(画梅花)这时,学生的脑海中一定涌出大量咏梅的诗句。
于是,通过小组间赛读梅花名句的方式,唤起他们对梅花的美艳、幽芳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板书:赞花)随后,由诗入文,引导学生在文中勾画出描写梅花的词句!反复诵读,读出感情!原来啊,这梅花,竟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她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在这一步的“品”中,我意在让学生爱花,赞花,懂花。
引导他们迅速走入文本,为后面的学习感悟铺路。
此时,我顺势进入第二步:品事入境,再探梅花魂。
由于有初读的基础,对于文中五件事情的品读和感悟,我放手让学生自学:首先,我请孩子们找出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那件事情,多读几遍。
同时划出最打动你的语句,想想为什么它打动了你,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或疑惑,做好批注。
在孩子们完成后,我又鼓励他们在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根据孩子们的反馈,我适时指导,引导孩子们体会外公三次流泪带给我们的感动。
同时把“品落泪”作为本环节的重点,读中悟,悟中谈体会。
在爱国歌曲《我的中国心》的音乐声中,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东南亚的星岛,想象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的爷孙俩,一遍又一遍的读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东北秧歌说课
《东北秧歌》说课材料一、说教材本课选自我校校本教材《东北秧歌》。
选取了东北秧歌的起源、特点、音乐、队形、伴奏乐器等十项内容。
可以说这些都是东北秧歌的最基本内容,也是很重要的内容,同学们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作为校本教材的第一节课,看似内容很多,但我只将东北秧歌的传统曲牌、基本步伐作为重点内容,其他只做简单了解即可,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发展,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东北秧歌有很多很多有意义且有趣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探讨和体验。
二、说教学目标《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将教学目标定为: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东北秧歌的兴趣,鼓励学生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东北民间艺术。
2、能够简单了解东北秧歌的相关知识,并能初步掌握“十字步”的跳法和《句句双》的旋律,学会扇子的基本用法。
3、能与他人合作利用所学内容创编简单的秧歌动作。
三、说教学重难点的确立与突破1、重点:(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东北秧歌的兴趣。
(2)简单了解东北秧歌的相关知识,并能初步掌握“十字步”的跳法和《句句双》的旋律。
确立及突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习的前提,当代的中学生对身边的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虽然很熟悉,但并不是很感兴趣,而东北秧歌的传统曲牌和基本步伐同学们却并不陌生,作为最基本的内容学生也很容易掌握。
掌握了这些就可以在第一节课上体验到扭秧歌的快乐,扭秧歌的质量可以在以后慢慢地提高,而这节课学生却能充分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兴趣基础。
突破方法主要以欣赏教师现场优美的舞姿和精彩的秧歌视频为主。
2、难点:秧歌的创编确立及突破:初步尝试秧歌,创编动作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稍有难度,针对于此,我先播放一段秧歌的视频,让学生边看边模仿,并为他们提供几个创编的主题,同时,教师再示范几个动作作为素材,学生创编起来自然容易多了。
四、说教法: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和体验的原则采用以下教法:1、激趣设疑法:出示手绢,学生试着转一转,并说一说看到手绢后会想到哪种艺术形式。
东北秧歌组合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东北秧歌组合教案一、引言东北秧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舞蹈形式和激昂的节奏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动力。
作为一种集舞蹈、歌曲、音乐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东北秧歌在普及和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介绍东北秧歌组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和表演东北秧歌。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东北秧歌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掌握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4.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1.东北秧歌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2.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讲解;3.东北秧歌的节奏感和舞台表演技巧;4.东北秧歌的音乐鉴赏和歌曲学习。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了解东北秧歌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教师通过讲解和介绍,让学生了解东北秧歌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培养学生对东北秧歌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步:学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教师向学生展示和演示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和技巧,然后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和练习,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动作和技巧。
第三步: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舞蹈练习,培养他们的舞蹈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东北秧歌的音乐作品,通过实践和演练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使他们在表演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才艺。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介绍,向学生传授东北秧歌的相关知识;2.示范法: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动作和技巧;3.练习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的东北秧歌动作和技巧;4.集体合作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舞蹈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性。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动作和技巧是否正确;2.评估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3.考察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七、教学延伸1.邀请专业的东北秧歌演员来学校进行讲座和表演,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2.组织学生参加东北秧歌比赛,提高他们的舞台表演水平和自信心;3.组织学生去东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深入了解东北秧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
人教音乐三上《5活动 秧歌舞》[赵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秧歌舞》是一节音乐活动课,这是一首流传于东北脍炙人口的秧歌舞曲。
歌曲旋律简洁,情绪热烈、欢快,节奏活泼,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增强了节奏的动感。
歌曲为G宫调式,四二拍,一段体曲式结构。
全区为三个乐句,第一、二乐句有四个小节,第三乐句为带扩充的乐句,有六小节。
2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个性差别大,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
但有时情绪会不稳定,自控能力不强,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
本班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都很认真,整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
3重点难点1、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十字步。
2、能用堂鼓、小钹、锣为歌曲伴奏。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秧歌舞一、组织教学1、律动播放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1、师:知道老师刚才跳的是什么舞蹈吗?生:秧歌舞2、师:那你们知道秧歌舞都在什么场合表演呢?生:过节的时候...师总结:通常在节日或者喜庆的场合以及庆祝丰收的时候表演,我觉得今年就是特别值得庆祝的一年,因为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么值得庆祝的年份里,不仅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阅兵仪式,我国很多地方的百姓们也纷纷组织起秧歌队为祖国庆祝,每看到这些场景老师就特别的激动,所以也要扭起秧歌为祖国祝福,你们仔细看老师的舞步有什么特点?三、学跳秧歌舞1、听音乐学习十字步。
⑴教师示范,分解练习(师哼唱歌曲)。
⑵随歌曲带入练习舞蹈。
2、学习身体动律。
⑴师:同学们学的特别认真,其实东北秧歌除了脚下的步伐,还有身上的动律和手上的手巾花。
⑵教师哼唱歌曲并示范,学生学习。
⑶教师哼唱,加入十字步与律动共同表演。
3、创编舞蹈。
⑴师:创编一个小舞蹈非常简单,我们可以任选其中的几个动作组合到一起。
⑵学生为教师选动作图片,师即兴表演。
五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五单元唱歌梅花|人教版
举例:通过讲解歌词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从而在演唱时做到情感的自然流露。
(3)创作活动:在创作活动中,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举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旋律、节奏、和声等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梅花》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表现与欣赏能力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梅花》这首歌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旋律、歌词和节奏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梅花》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首描绘梅花傲骨清香的歌曲,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这首歌曲是学习音乐表现与欣赏能力的重要载体。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梅花》这首歌曲,分析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提高音乐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与歌词的掌握、节奏练习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准控制和情感表达,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梅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美丽的花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大自然美的关注,让我们一同探索《梅花》的奥秘。
东北大秧歌变队形获奖作品
东北大秧歌变队形获奖作品
【实用版】
目录
1.引言:介绍东北大秧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主体:分析获奖作品的变队形特点
3.结论:总结东北大秧歌变队形获奖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正文
【引言】
东北大秧歌是我国东北地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富有生活气息。
它起源于明朝时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东北大秧歌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既有热烈奔放的集体舞,也有灵活多变的队形变化。
近年来,在各级舞蹈比赛中,东北大秧歌的变队形作品屡屡获奖,成为了我国民间舞蹈的瑰宝。
【主体】
东北大秧歌的变队形是其表演艺术的一大特点。
通过不断地变换队形,舞者们不仅能够展现出丰富的舞蹈动作,还能够呈现出独特的视觉美感。
获奖作品在变队形方面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1.灵活多变:获奖作品的队形变化非常丰富,包括直线、圆形、交叉等各种形式。
这些变化不仅增加了舞蹈的观赏性,还能够展示出舞者之间的默契配合。
2.寓意深刻:队形变化的背后往往寓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例如,圆形代表着团圆和谐,交叉代表着互动交流。
这些寓意使得舞蹈作品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3.技术精湛:完成复杂的队形变化需要舞者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获奖作品在技术方面表现突出,舞者们能够熟练地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展现了东北大秧歌的独特魅力。
【结论】
总之,东北大秧歌变队形获奖作品不仅展现了东北地区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还彰显了我国民间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
东北大秧歌变队形获奖作品
东北大秧歌变队形获奖作品
摘要:
1.东北大秧歌变队形简介
2.东北大秧歌的起源和发展
3.东北大秧歌变队形的特点
4.东北大秧歌变队形获奖作品欣赏
5.东北大秧歌变队形对民间舞蹈的影响和启示
正文:
东北大秧歌变队形是我国东北地区一种具有浓厚民间特色的舞蹈表演形式,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变化多端的队形变换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它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是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大秧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祭祀舞蹈。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大秧歌的表演形式多样,有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等。
舞蹈动作丰富,既有传统的古典舞蹈动作,也有表现民间生活场景的创新动作。
东北大秧歌变队形的特点在于队形的不断变换和创新。
表演者们在舞蹈过程中,通过各种队形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舞蹈意境和情感。
这些队形既有传统的对称型、螺旋型等,也有现代的创新型,如错位型、交织型等。
队形变换的过程中,表演者们动作流畅,衔接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近年来,东北大秧歌变队形在各类舞蹈比赛中屡获殊荣。
其中,《欢庆鼓舞》、《丰收的喜悦》等作品以其独特的舞蹈表现和队形变换,赢得了评委和观
众的一致好评。
这些获奖作品不仅展示了东北大秧歌变队形的魅力,也为我国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总的来说,东北大秧歌变队形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舞蹈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力,为人们传递了我国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
《第五单元 唱歌 梅花》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五年级下册
《唱歌梅花》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梅花》这首歌曲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
2. 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二、作业内容:1. 音乐表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梅花有关的歌曲进行表演。
要求能够准确把握歌曲旋律和节奏,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生动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每组表演时间为5-8分钟。
2. 歌曲创作: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尝试创作一首以梅花为主题的歌曲。
要求内容健康向上,富有创意和美感,能够表达出梅花的精神和品质。
完成后提交歌曲创作稿,可以请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3. 知识拓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梅花的生长环境、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
要求能够形成一篇简短的科普文章,分享给其他同学和老师。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应与《梅花》这首歌曲相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
2. 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音乐表演、歌曲创作、知识拓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提交作业的时间和方式应提前告知学生,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和完成作业。
4.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想象力,积极参与作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质量、合作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2. 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评价方式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4.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批改和反馈,认真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和措施。
2. 学生应将改进计划和措施与教师进行沟通,以确保改进计划的落实和实施。
3. 教师应对学生的改进计划和措施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不断提高。
《东北秧歌》说课课件
以舞蹈采风行动
为主线
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一站 吉林关东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师发布指令 学生动作配合 教师播放音乐 学生组合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吉林关东的图片以及音乐将学生一开始就带入到具有东北秧歌热闹 的氛围中,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升动作回顾的效率。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重难点:运用已学的东北秧歌动作进行简单的幼儿舞蹈创编。
第二站 刘老根大舞台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看一看
编一编
想一想
赛一赛
教学过程
看一看
想一想
编一编
赛一赛
教师提问
幼儿舞蹈特点是什么? 成人舞蹈特点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观看Ipad中的视频
东北之旅
——踢步绕花组合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次旅行的内容选自高教社主 编的《舞蹈》教材中第三章第一 节“汉族民间舞”中的东北秧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学前教育 高二年级
有利因素:
• 良好的舞蹈基础 • 模仿、表现能力强
不利因素:
• 舞蹈创编及教学实 践能力较弱
结合音乐,完成幼儿舞蹈创编
教学过程
看一看
想一想
编一编
《梅花》优秀说课稿
《梅花》优秀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梅花》选自长春版小学语文国标教材第一册第十一板块“在冬天里”下面我就从课标、教材与学生、教法与学法、教学资源的挖掘、教学流程六个部分向各位评委、老师说课一、说我对课标的理解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课标在这一学段对古诗教学只提出诵读、想象、体验、感受等总体要求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获得启迪享受乐趣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说教材与学生1教材分析“在冬天里”这一板块选编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九九歌》、《雪孩子》、《梅花》四篇课文采用儿歌、民谚、童话、古诗四种体裁描写冬天展示冬天的生动画面极富生活情趣《梅花》这首五言律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的咏梅诗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倔强坚贞的性格诗里洋溢着作者情思并暗寓象征寄托故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用梅花作为本册教材最后一课韵味深远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2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听说过梅花但真正见到梅花的却未必很多梅花的冰肌玉骨、高洁品质学生更是难以体会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凌寒”、“数枝”“为”、“暗香”、“来”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是本课教学研究的新课题3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立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悟古诗大意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力目标——收集资料、观察画面、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理解、交流、表达等多元智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笔下的梅花欣赏梅花凌寒、洁白、幽香的独特美在这些目标中了解古诗大意朗读与背诵古诗是下限目标人人达到要求感悟诗的意境掌握方法感受作者笔下的梅花欣赏梅花凌寒、洁白、幽香的独特美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重点是朗诵古诗、感悟诗境、读出古诗韵味难点是感受作者笔下的梅花欣赏梅花凌寒、洁白、幽香的独特美为突破重点分散难点我课前设计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分组整理这一环节再通过课上交流反复朗诵感悟诗意达到教学目标三、说教学方法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的学习方法为:1.合作与交流:在课前采用师生、生生合作共同收集资料让每位学生都是参与者主动权放在他们手上;感悟诗意体会诗韵时更要注意合作与交流2.聆听与欣赏:学会聆听学会欣赏从中感受、顿悟提炼自己对课文的独特见解3.图文结合:课文中的图画直观再现文本内容让学生观察画面反复读文在读中思考、领会、提炼4.朗读拓展法:读出古诗韵味从而体会文本中的人文情怀教师围绕学法采用以下方法开展教学:①“导读法”导之以读、导之以思、导之以说、导之以疑②启发点拨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视机而动、相机点拨③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此外运用讲读法、板书法等多法并举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独特体验四、说教学资源的挖掘“梅”与“竹兰菊”并称“国画四君子”她的冰肌玉骨她的高洁品质奠定了她所代表的“梅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以梅为题咏梅、画梅留下不少佳作(1)元代有个爱梅、咏梅、画梅成癖的王冕在九旦山栽种梅树有几千株他有一首《墨梅》诗一幅《墨梅》画古今闻名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人间这些课外的资源作为教材的补充会奠定学生深厚的“梅文化”教师自身也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我的语言是美的加上古香古色的背景优美典雅的音乐精美的展出一幅幅梅花图片红如火、白似雪、粉像霞教室两旁悬挂着梅花图画散发着文化的芬芳配以苍劲有力的诗词书法让人不由得走入那美妙的世界……五、说教学流程(一)直观导入、交流互动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一枝梅花)同学们这你们有谁认识它你对梅花了解有多少(由于课前我们分组收集有关资料师生亲身经历在某方面对梅花会有一定的了解这种交流目的在于消除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梅文化的深厚底蕴我事先备好图片、资料和诗文以备补充使用)(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多媒体展示配以寒风的声音)教师倾情讲述——在冰天雪地风起雪舞的冬季里百花早已凋萎只有梅花冒着风雪顶着严寒抖擞着枝条绽芳吐蕊……)画面伴随音乐滚动你看到了什么喜欢一组图片感受怎样(学生充分交流后画面定格在本课插图上)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古今闻名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他笔下的梅花(三)反复诵读交流所得1教师范读整体感受2反复听读走进文本3诵读想象获得体验课标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首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与理解因为没有个人主动学习的参与就无法实现学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四)品味想像欣赏意境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1.“紧扣词句”让学生读全诗说说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2.“想象漫游法”提示:此时你也站在风雪中来到墙角梅花前你看到了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3.“指导诵读”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梅花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来读(确定基调)(2)读出节奏感(3)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五)扩充阅读、课外延伸音乐响起图片再现教师咏梅韵味无限每一堂课都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学生既要扎实的学习又要“活”起来“动”起来我理解的“活”是思维的活跃、跳跃我理解的“动”是智力的开发、兴趣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把最后部分定为“扩充阅读、感悟梅花”就是力图为学生活跃思维创造条件在这一学习阶段他们可以对不懂的知识点提问思考答案;可以想象诗句的意境再用语言来描述;可以自由诵读最爱的古诗并表演朗读给其他人听;可以天马行空吟诵抒情……课堂成为一扇窗户打开它你可以看到五彩的世界只要你愿意动脑就可以看到最美的花朵(七)板书设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朗读、背诵的有效手段简洁明快、富有美感这篇教案我定的基调是“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们生活在的世界他们与成人一样崇尚美、热爱美、亲近美所以让孩子们在“梅文化”中发现美、感悟美、想象美最终热爱美是我的初衷。
部编小学音乐三年级《活动 秧歌舞》李凤娇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试讲比赛教学设计人教
《秧歌舞》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体验歌曲的速度节拍特点。
初步学习秧歌舞的步伐,能结合手绢表现歌曲。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感受民族传统舞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准确的演唱,并初步掌秧歌舞的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孩子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舞蹈,大家来猜一猜这是什么舞。
孩子们,有人知道这是什么舞吗?秧歌舞,对,非常棒,是秧歌舞。
而且是我们的东北秧歌,那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具有秧歌舞蹈风格的东北民歌—秧歌舞,在学习之前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秧歌舞。
(介绍秧歌舞)二.学习歌曲:(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孩子们,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歌曲,大家用心去感受一下歌曲,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好,歌曲听完了,有孩子知道歌曲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绪吗?对,歌曲体现了一种快乐,节奏感很强动率感也很强,所以我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那么这首歌呢,是一首2/4拍的歌曲,它是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
大家可以跟着老师拍一拍。
拍手点肩(2):跟着音乐感受歌曲节奏,跟着拍手点肩孩子们,那么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拍一拍,动一动吧。
(3):教师演唱歌曲孩子们真棒,现在大家就来听听老师演唱一下这首歌曲吧。
(4):朗读歌词:请大家看者歌词,我们先把歌词读一读。
(教读歌词)(5):用啦唱歌曲旋律孩子们,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歌曲旋律吧。
我们先用啦来唱一唱歌曲。
嘴巴微微张开,笑肌提起来。
(6):加入歌词演唱首先请孩子们跟着音乐小声的轻唱。
提出唱的不好的进行纠正三:学舞步孩子们,我们歌曲学完了,下面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动一动,好不好。
我们来学习东北秧歌十字花舞步,青同学们起立。
(1):脚:双手插腰,挺胸抬头(2):手;学手绢花(3):手脚配合四;巩固探究孩子们,今天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秧歌舞的十字花舞步和学唱了秧歌舞这首歌,秧歌舞除了手绢以外还有红绸和花辊,我国潍坊花棍已经被评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课时 (90分钟) 手巾花运用 手脚的协调
配合
3. 课时 (90分钟) 整体配合
完成组合
1 1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手巾花用法,并与动律和步伐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手巾花元素与儿童步伐相结合进行创编
学情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 有一定舞蹈基础,对民间舞的风格难把握
对民间舞有浓厚兴趣
返回
5 教学反思
学生评价
返回
1.提高合作能力,注重实践与创新结合。 2.因材施教,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说课完毕, 感谢老师们的聆听!
2 教学目标
1
2
掌握东北秧歌的 表演风格及手巾 花的运用。
学习了手巾花的 运用后与儿童步 伐相结合,尝试 创编。
3
培养学生的团结 合作的能力以及 创新能力。
认知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方法
欣赏个法别指导法 练习法 分解示范法
学习方法
以情带动 法
小组合作法 镜子观照法
4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0分钟
分解示范
1. 单臂绕花
2.交替花
3.片花
4.蝴蝶花
5.步伐与手 巾花
返回
4 教学过程
分注意组:练习自下而上连锁反应的协调性
后踢步快而有力
基本步法
情感表现
协调配合
上身动律
手巾花
4 教学过程
创编成意果图展示 引导学生重视创新,提高创编能力、学以致用。 创编要求 自选儿童步伐跟所学手巾花结合进行改编。
教授新课 45分钟
小看戏5分钟
4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0分钟
教授新课 45分钟
小看戏
总结点评 5分钟
编创练习 25分钟
4 教学过程
风 格特 点 稳重浪、浪中艮、艮中俏
基本动律 上下动律、前后动律、划圆动律
基本步伐 前踢步、后踢步、十字步
返回
4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4 教学过程
东北秧歌
1 教材分析 2 教学目标 3 教学方法 4 教学过程 5 教学反思
1 教材分析
第三章、地民位族与民作间用舞 第一节、汉族民间舞
东北秧一歌、:泼东辣北、秧幽歌默(、文小静看、戏稳)重于一体。
花样繁多的“手巾花”是东北秧歌最大特色。
小看戏组合
1. 课时 (90分钟)
风格特点 体态动律 基本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