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流派的对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流派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7889b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6.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流派的对比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进步和解放的哲学思想体系,具有其独特的基本原理。
在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了解其他思想流派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在历史进程中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与其他流派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学说。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决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关键。
辩证唯物主义则强调事物的矛盾和发展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立面的斗争实现的。
阶级斗争学说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二、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思想的对比1. 角色定位: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而在资本主义思想中,个人利益和市场的自由竞争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
2. 财产观念:在马克思主义中,财产是通过一系列社会关系来定义的,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
而在资本主义思想中,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统一的,且个人的私有财产得到了重视。
3. 社会公平: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实现社会公平和阶级解放,强调消除阶级差别和剥削。
资本主义思想中,虽然也提倡个人机会和自由,但社会公平的实现相对较弱。
三、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想的对比1.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和集体利益,认为个人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条件。
自由主义思想则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为社会应尽量减少干预,更多地保护和尊重个人权利。
2. 经济观念: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以实现经济的公平和社会利益最大化。
而自由主义思想则强调市场经济的自由和效率,主张较少干预市场,以促进经济增长。
3. 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手段,强调集中统一的国家权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体系的对比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体系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9b55b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3.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体系的对比分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具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观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体系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
一、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1.社会制度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强调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市场经济的运行。
而马克思主义则主张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将生产资料纳入社会所有,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剥削与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剥削关系,少数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而获取利润。
而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是阶级划分的结果,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
3.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经济增长,竞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而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认为私有制限制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革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1.人的本质:自由主义强调个体自由和权利的保障,认为个人利益至上。
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和阶级地位的制约,主张通过消除阶级差异来实现个体的真正自由。
2.国家作用:自由主义将国家的作用限制在保护合同自由和个人权利的范围内,强调小政府和市场的自主调节。
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和资源分配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经济理论:自由主义倡导自由市场和私有财产的制度安排,提倡市场需求和供给的自由调节。
而马克思主义主张生产力的社会化和资源的公有化,认为市场机制存在内在的不平等和不稳定。
三、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信仰1.价值观念的根源:宗教信仰以信仰上帝或超自然力量为根基,注重灵魂和精神的救赎。
而马克思主义将价值观念归结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地位的决定。
2.社会公平与正义:宗教信仰强调个体的道德行为和善待他人,主张个体的灵魂得到拯救。
而马克思主义以阶级斗争为核心,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主张经济基础的变革来实现人类解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主义与主义的理论探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主义与主义的理论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93564e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3.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主义与主义的理论探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理论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重要的理论探讨内容。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定义、历史发展、矛盾与对立、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社会主义的定义与特征社会主义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劳动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经济形态。
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按劳分配原则的实施、计划经济的运行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等。
二、资本主义的定义与特征资本主义是指在私有制基础上,以资本家为统治阶级的社会经济形态。
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私有制的存在、市场经济的运行、利润追求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的主导地位等。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社会经济形态,其历史发展经历了不同的过程。
社会主义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而资本主义则在16世纪工业革命之后逐渐兴起。
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以不同的路径实现,如苏联的革命暴力模式和中国的和平过渡模式。
资本主义则在欧洲等地得到广泛发展,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系。
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对立作为两种对立的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与对立。
社会主义强调公有制和公平分配,而资本主义则追求私有制和市场竞争。
社会主义致力于消除贫富差距,而资本主义则存在着剥削与阶级差异。
这些矛盾与对立使得两种制度在实践中不断较量,也促进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
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优缺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各自具有一定的优缺点。
社会主义的优点在于强调公有制、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保障社会公平等。
而资本主义则强调市场竞争、激发个人创造力、实现经济效益等。
然而,社会主义需要更多的计划和调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行政腐败等问题;资本主义则存在着贫富差距扩大、环境破坏等问题。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得到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什么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c734df2f61fb7360b4c65be.pn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什么区别收藏转载到空间转播到腾讯微博/z/q198253347.htm[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琓迣芣塨2010-06-15 21:27理论上说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社会里面才有,可是我们国家比起资本主义国家来来根本有过之而不及:世界银行做过一个报告,中国将近41.4%的财富集中在1.4%的人手中,而美国也不过是5%的人掌握了60%的财富,集中程度远超资本主义头号国家贫富差距已成世界之最有人会说中国的公有制经济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可是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公有制经济也是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区别不大而且官员压迫平民富人压迫穷人的社会现象普遍存在比资本主义国家要严重得多有人会说中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可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比我们国家要强的太多了感觉不出人民那里生活的好有什么地位而且拜金主义这个资本主义的标志在我们国家流行的很那么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区别望解释答:其实,这个问题不单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有过是走资本主义还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大讨论。
还是邓小平老人家有魄力,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资本主义的基本体现是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基本体现也是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这两个方面。
从政治追求上看,共产主义是要解放全人类(解放全人类的自由,发展全人类的生产力)的,而资本主义主要是维护私有制度,从最高宗旨上看,共产主义的政治追求要高于资本主义。
尽管现在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还很不完善,甚至存在好多问题,但这并能影响对追求目标的评价。
从经济制度上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建设已经搞了几百年了,它们也经历了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并不是一开始搞资本主义就已经达到了现在的完善程度),它们也有许多惨痛的教训,也有非常艰苦的反腐败斗争,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的自觉是建立在非常严格的违法制裁基础上的自觉。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做参照,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政治追求)的时候,更多的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指导下的开拓和创新(我们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主义,它本身就是一套不断吸收人类新的思想成果不断改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分析
![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09f4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3.png)
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分析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作为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
本文将通过对两者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对比分析,以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以下是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分析。
一、经济制度对比在经济制度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社会主义经济强调国家所有制和计划经济的优势,旨在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化。
而资本主义经济则以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核心,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社会主义经济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经济能够更好地调节资源配置,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其次,社会主义经济注重公平分配和社会保障,能够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另外,社会主义经济能够充分发挥国家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经济发展朝着符合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向前进。
而资本主义经济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优势。
首先,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得市场能够更加灵活运转,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资本主义经济激发了个体创业精神,推动了创新和技术进步。
另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也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繁荣。
综上所述,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在某些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社会主义经济的公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使其在长期内具备更为广泛的优势。
二、政治制度对比在政治制度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为特点,追求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则着重于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党合作制度使多个政治力量能够和平共处,共同参与国家决策和社会管理,实现政治的多元化。
其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注重人民的民主权利,通过各种参与机制,使人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决策。
另外,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追求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旨在实现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民主化。
重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重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f3774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0.png)
重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理论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石。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本文将重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差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是公有制,即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
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国家计划经济来组织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实现公有制的维护和发展。
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则以私有制为基础,生产资料归少数人所有,市场经济成为主导,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调节来实现资源配置。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对主要的经济决策进行安排和调控,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个人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
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财富分配方式差异社会主义追求“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根据个人的劳动贡献来确定收入的分配。
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而资本主义的财富分配则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通常呈现出贫富悬殊的现象。
富人通过资本积累获得更多的财富,而弱势群体的收入相对较低。
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贫富差距大、社会阶层分化明显的问题。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差异社会主义强调人民民主,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全民参与的政治体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各级人民代表机关的选举和决策实现人民的意志。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则侧重于个体权利和利益的保护,一般采用多党制和议会制度,通过选举产生政府和决策机构。
资本主义国家的决策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有时易出现利益集团的问题。
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差异社会主义价值观强调社会公平、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核心内容,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推动人的自由、平等和幸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体系的对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体系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b4986d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7.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体系的对比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革命的思想体系,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其他各类思想体系相比,马克思主义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下面将对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体系进行对比,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
一、与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对比1. 对私有制的认识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基于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生产力的发展动力。
而马克思主义则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提倡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以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2. 对剩余价值的理解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强调自由市场和竞争,将剩余价值视为资本家的合法收入。
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无偿劳动的产物,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结果,提出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消除剥削,实现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获得公平回报。
3. 对阶级斗争的看法资本主义思想体系认为阶级斗争不可避免,但认为这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可以通过法律和政治手段进行调和。
马克思主义则把阶级斗争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坚信无产阶级革命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二、与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对比1. 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理解自由主义思想体系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认为个人追求利己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而马克思主义则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认为个人利益需服从于全体人民的利益。
2. 对财富分配的观点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主张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财富的自由流动,认为贫富差距是正常现象,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改变。
马克思主义则认为财富分配不公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主张实现资源的公有化和公平分配。
3. 对市场经济的态度自由主义思想体系认为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主张市场的自由竞争。
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导致垄断和危机,主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方式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平分配。
三、与宗教思想体系的对比1. 对人类命运和信仰的理解宗教思想体系强调个人的信仰和灵魂的救赎,认为人类的命运被超自然力量所决定。
马克思主 义与资本主 义的理论比较
![马克思主 义与资本主 义的理论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cd5db4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4.png)
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理论比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理论体系和社会经济制度。
它们在对社会结构、经济运行、阶级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和主张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根本矛盾。
这一矛盾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得社会资源浪费,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困苦。
资本主义强调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的作用。
它主张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竞争来获取财富和成功,认为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资本主义往往导致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少数资本家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和资源,而广大工人阶级则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
从阶级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资产阶级通过剥削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来实现资本的积累和增殖。
无产阶级则在经济上受到压迫,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这种阶级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资本主义理论往往淡化阶级矛盾,宣扬所谓的“机会平等”和“社会流动”。
但实际上,由于出身、教育、财富等因素的限制,真正能够实现阶级跨越的人只是极少数。
在经济运行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内在的不稳定性。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生产过剩。
而当市场无法消化这些过剩产品时,经济危机就会爆发。
资本主义则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通过价格机制、供求关系等可以实现经济的平衡和增长。
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市场调节存在着滞后性和盲目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
在分配制度上,马克思主义主张按劳分配,最终实现按需分配。
这是基于对劳动价值的尊重,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劳动贡献获得相应的回报。
资本主义则通常遵循按资分配的原则,资本所有者在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劳动所得与劳动付出不成正比,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b6a55e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f.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它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是资本主义的替代品。
本文将从生产关系、经济分配、劳动制度、私有制等方面探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异。
1. 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最为显著的差异之一。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劳动者以雇佣关系为基础,通过市场交换获取劳动所得。
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通过集体组织进行生产和劳动。
社会主义鼓励合作与共享,而资本主义则强调竞争与私有。
2. 经济分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分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收入差距较大。
富人通过私人财产的增长获取更多利润,而穷人常常陷入贫困。
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分配更加公平。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工资由劳动者的工作量和质量决定,同时带有一定的福利保障,可以减少贫富差距。
3. 劳动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存在雇佣劳动关系,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利润,而资本家则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者常常处于被剥削的地位,缺乏主动权。
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他们参与生产计划的制定和决策,具有更大的主动权。
4. 私有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有制是一种基本特征。
私有制度保护了个人与企业的私有财产权益,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和不平等现象。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私有制得到了削弱,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贯彻了社会主义原则,实现了财富的公平分配。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生产关系、经济分配、劳动制度和私有制等方面。
社会主义注重公平与合作,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福利,追求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则注重竞争与私有权益保护,追求个体的利益最大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些差异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重要指导。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黑格尔西方自由主义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黑格尔西方自由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f4c275117cd184254b3535f1.png)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黑格尔西方自由主义【中文摘要】国家观是关于国家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其主要包括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形态、消亡等一般性内容,以及人与国家的关系、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不同国家观之间的比较等扩展性内容。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特色鲜明的、系统且完善的国家观学说。
本人所称的马克思主义是在狭义上而言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指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在有关国家思想上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正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历史演进。
以历史为依据,从纵的线索上,以马克思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发展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载体,理清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从萌芽、形成、发展到最后完善时期的整个演进脉络。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横向结构。
从横的方向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分析,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形态、消亡以及国家与人的发展等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黑格尔的国家观。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黑格尔的国家观存在着思想渊源关系,但通过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显现了与黑格尔国家观本质的不同。
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观。
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自由主义在国家(政府)上的看法存有差异。
所处时代虽前后相延,但因其服务的阶级对象不同,在国家观的诸方面也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存在诸多不同。
【英文摘要】The view of a country concerns the basic views and ideas of one country, mainly including the general contents such as its origin, nature, function, form, extincti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country, society and country, as well as the contrast between different views of a country. Marx’s view of a coun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ism. Based on criticiz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the classic writers of Marxism established their own special, systematic and sound view of a country. The Marxism referred in this paper is the Marxism in the narrow sense. Therefore, the Marxist Concepts on the State refer to the basic assessment and the fundamental view of both Marx and Engels on their state.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part deals with the vertical development of Marx’s view of a country. Based on the history 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rx’s thoughts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this part will try to clear the whole developing process including its beginning, forming, developing and completing stages of Marx’s view of a country through studying Marx’s classics.The second part reveals the horizontal structure of Marx’s view of a country. Horizontally, this part will discuss the basic contents including the origin,nature, function, form, extin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man and country by analyzing classics of Marxism.The third part unlocks Marx’s and Hegel’s view of a country. They are interrelated in terms of the thoughts, but by criticizing Hegel’s view of a country, Marx’s view of a country is different.The final part concerns Marx’s and the western liberalism’s view of a country. Classical liberalism, neoliberalism and new classical liberalism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country or the government. Though they existed in order of the history, as they serve different classes, they were different from Marx’s view of a country.【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黑格尔西方自由主义【英文关键词】Marxism the view of a country Hegel the western liberalism ancient China 【目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内容摘要4-5Abstract5引言7-9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历史演进9-18(一)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萌芽时期9-12(二)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形成时期12-15(三)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发展时期15-16(四)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的完善时期16-18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横向结构18-31(一) 国家起源观18-20(二) 国家本质观20-22(三) 国家职能观22-24(四) 国家形态观24-26(五) 国家消亡观26-28(六) 国家与人的发展28-31三、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黑格尔国家观的比较研究31-35(一) 黑格尔国家观的内容31-32(二)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黑格尔国家观的比较32-35四、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观35-41(一) 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观的内容35-38(二)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西方自由主义国家观的比较38-41 1. 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依据不同:唯物史观和社会契约38-39 2. 对国家本质的定位不同:阶级性与中立性39-40 3.对国家前途的看法不同:消亡与完善40-41结束语41-43参考文献43-44【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主义与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主义与主义的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4539db1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4.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主义与主义的区别与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与联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的两个阶段。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经济制度的区别与联系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属于全体社会成员,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进行管理和调控。
而资本主义经济则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生产资料归个人或私人企业所有,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一种重要的原则。
工人根据自己的劳动贡献来获得相应的收入,同时还实行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个人通过市场交换货币来获得收入,财富分配存在较大的不平等。
尽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存在明显的区别,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某些联系和交叉。
例如,一些国家采取了市场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既保留了一定的公有制,又引入了市场机制来进行资源配置。
二、政治制度的区别与联系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以人民民主为基础的,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通过普选和选举等方式形成,并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
而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多样,普遍采用代议制和多党制。
政府的职责是保护人民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同时也兼顾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联系在于,在现实中,很多国家都采取了混合制度或过渡性政治制度,即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机制和原则相结合,以适应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
三、社会制度的区别与联系社会主义社会强调社会公平和公正,消除阶级差别,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和价值观的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的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得到充分保障,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资本主义社会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理论的对比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理论的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1b62a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7.png)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理论的对比研究马克思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理论是两种相互冲突的思想体系,代表了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制度。
本文将对这两种理论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特点、优缺点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提出的一种社会学和经济学思想体系。
它强调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斗争和剥削问题,致力于实现无阶级社会的理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阶级分析: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着阶级斗争,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是社会中矛盾最为尖锐的两个阶级。
通过剥削工人阶级获取利润,资本家阶级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2.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问题在于剥削。
资本家通过剥夺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实现了资本的积累和扩大。
这导致生产关系的失衡,剧烈的阶级分化和社会不稳定。
3. 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够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二、西方资本主义理论西方资本主义理论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思想,强调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和市场竞争。
西方资本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自由市场:西方资本主义理论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能够调节资源分配,提高效率。
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自主经营是市场经济的核心。
2. 利润追求:西方资本主义理论认为,个人的利润追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
通过市场竞争,个体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推动经济的繁荣。
3. 私有财产权:西方资本主义理论认为,私有财产权是保障市场交易秩序和个人利益的重要基础。
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能够激励个人创新和投资,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对比与评价1. 社会公平与不平等: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公平和阶级斗争问题,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导致社会的不平等。
而西方资本主义理论认为通过市场机制的自由竞争能够调节资源分配,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双重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f6f0c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5.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分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当代世界上两种最主要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所有制形式、利润原则、经济发展规律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并分析两种制度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一、生产关系比较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劳动者通过劳动取得收入,并且享有社会福利。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保证了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和大规模生产的实现。
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劳动者为资本家出卖劳动力,获取工资作为个人收入。
这种生产关系强调个人私有财产权和市场机制的自由调节。
二、分配关系比较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按需分配。
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个人劳动的贡献程度,按需分配则保证了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
社会主义社会追求公平、平等和稳定的分配原则。
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强调按生产要素的投入获取回报。
资本主义社会分配不平等问题突出,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财富差距日益扩大。
三、所有制形式比较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多样化,既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也有个体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相辅相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式以私有制为主体,资本家掌握生产资料并获取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人企业和跨国公司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市场竞争机制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利润原则比较社会主义经济追求合理利润,以保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润追求不能脱离社会效益的制约,不能追求过度利润。
资本主义经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核心,企业追求利润的动机是推动市场竞争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b6456e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6.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它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进行对比,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及其特点。
一、经济制度对比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是公有制,即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来调节资源配置,实现社会主义的市场自由度。
国家对主要生产要素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经济发展的公平与可持续性。
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私有制为核心,即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源的配置由市场的供需关系来决定,市场竞争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政治制度对比1.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民主,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负责统筹全局,代表人民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自由民主,即以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政治权力由多数人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来行使,市民可以享有言论、信仰、组织、集会等自由权利。
三、文化制度对比1. 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以人民为中心,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德的培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文化教育事业广泛发展,文化产品为人民群众所共享,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资本主义文化制度资本主义文化制度注重个人的追求和利益最大化,市场经济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文化商品化比较严重,市场导向的价值观较为突出。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注重人民的全面发展,通过公有制、人民民主和人民文化来实现;而资本主义则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利益最大化,通过私有制、自由民主和市场文化来推动。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4d219e4c8d376eeafaa3104.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定义中仿佛是天生对立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两者的关系似乎出现了一些模糊的区域。
特别是在私有制与公有制上,人们已经非常清楚私有制与公有制仅仅只是生产的组织工具,市场调控与计划调控仅仅只是国民经济的调控方式,因此它们都不是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既然如此,就应该重新定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否则将会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定义中仿佛是天生对立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两者的关系似乎出现了一些模糊的区域。
特别是在私有制与公有制上,人们已经非常清楚私有制与公有制仅仅只是生产的组织工具,市场调控与计划调控仅仅只是国民经济的调控方式,因此它们都不是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既然如此,就应该重新定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否则将会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实际上,应该从社会分配环节来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所谓资本主义,是指关于社会分配应该优先保障私有资本利益的举张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财团政党政治;所谓社会主义,是指关于社会分配应该坚持全民平等、公平的举张与制度,其根本标志与根本保障是实行全民政党政治。
社会并不是不举张社会大众利益,资本主义社会也要谋求社会大众利益,但是,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要优先保障私有资本利益;而社会主义社会总是平等、公平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公平对待劳资双方。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保障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而不断满足资本利益。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保障资本利益而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
由上可知,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并不完全对立,其表现是: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扼杀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扼杀资本利益。
但是二者之间是有显著区别的,其表现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们的物质文化等需要的保障程度不及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对于资本利益的保障程度不及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对比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ddb62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9.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对比分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对比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体系,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科学认识和指导实践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对比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有计划、按劳分配为特征的经济制度。
它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占主导地位,通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活动。
1. 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公有制使生产资料社会化,消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带来的剥削和不公平现象。
2. 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调节手段。
国家通过计划安排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实现对资源配置的统一安排和调控,这有助于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 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强调按劳分配原则,即根据个人对社会生产的贡献程度来确定个人的收入和福利水平。
这种分配方式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和激励个人积极性,保证社会资源公平分配。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制度。
它强调市场的自由竞争和个人的私有财产权,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1. 私有制为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是私有制,即个人和私人企业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私有制保护了个人财产权利,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财富和资源。
2. 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市场经济为调节手段。
市场经济通过自由竞争、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分配,市场自由度高,经济活跃度强。
3. 利润驱动和利益最大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注重利润驱动和利益最大化。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利润最大化,个人追求收入和财富的最大化,这种利益驱动激发了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析和比较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析和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c51834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9.png)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析和比较马克思主义是现代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道奇光,它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科学的观点,揭示出了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开创出了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通过对两种社会制度的理论分析和比较,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和优缺点。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基础、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以无产阶级专政为政治保障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拥有生产资料,并通过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获得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化。
同时,通过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实现了对反动阶级的专政,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和权利。
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来看,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在经济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强调公有制,即生产资料的集体和国有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由公有制和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组成,社会主义国家通过计划经济调控生产和分配,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与此相对,资本主义制度强调私有制,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自由竞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则由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组成,供求关系通过市场博弈形成,资本家及生产企业在寻求利润的过程中会对劳动者大加剥削,而忽视了劳动者的权益。
其次,在政治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强调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集中和国家计划。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全民民主,实现政治权力的公有化,防止群众被统治和剥削。
此外,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国家计划管理,使社会资源得到更为公正的分配和合理的利用。
与此相对,资本主义制度强调个人自由、多党制和市场自由。
资本主义国家通常由资产阶级和其代表组成的政府控制,那些有雄厚资本和能力的人可以无限制地获取经济和政治权力,无法避免政府的腐败和削弱市场竞争的垄断行为。
最后,在文化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强调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培养。
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
![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4b33bc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e.png)
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报告摘要:本篇研究报告旨在比较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之处。
通过对两种哲学体系的核心理念、价值观以及社会组织形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思想。
本文将依次探讨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社会组织形式、经济模式以及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一、资本主义的哲学基础资本主义的哲学基础强调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认为,个体的自由选择和竞争能够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资本主义哲学的核心理念是功利主义,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二、资本主义的社会组织形式资本主义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基于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和企业拥有私有财产,并通过市场交换来满足自身需求。
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增长。
三、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核心原则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资源配置。
在市场经济中,个人和企业通过自由竞争来追求经济利益。
资本主义经济鼓励个人创业和创新,通过市场竞争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
四、资本主义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资本主义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机制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的竞争环境也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然而,资本主义也存在着贫富差距扩大、资源不均衡以及环境问题等挑战,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五、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强调社会公平、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分化和剥削,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可以实现社会公平和解放。
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基于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国家通过计划来调控资源分配和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追求阶级消亡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
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国家理论开始萌芽的时期。
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发展是随着思想历程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的国家理论逐渐形成清晰轮廓,并不断成熟进步到形成完整体系。
马克思曾鲜明地提出国家不是社会,也不是某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政治实体,一种和衷共济的共同体,一种宪法组织。
那么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基本观点具体是什么,他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又有何区别呢,这里谈谈个人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
(一)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工具论。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
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
(二)在特殊历史阶段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中立论。
在分析现代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根据阶级冲突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说明了现代国家的相对独立性和中立的仲裁作用,揭示了国家权力是阶级斗争和大众民主斗争复杂矛盾的结果,而国家机器、国家机关和国家制度体系是国家权
力斗争的中介和政治条件。
在马克思看来,只要阶级统治还没有形成,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国家就保持着它的独立性。
目前的国家的独立性只有在这样的国家里才存在,在那里等级还没有完全发展成为阶级,比较先进的国家中已经被消灭了的等级还构成一种不定型的混合体而继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而在那里任何一部分居民也不可能对其他部分的居民进行统治。
(三)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基础上提出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学说。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必然性。
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
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四)在共产主义人类解放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无产阶级民主专政国家理论和国家消亡论。
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
—2—
书的摘要和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初步说明了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国家的必要性、职能,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存在和消亡以及彻底的社会革命的社会经济条件,探讨了国家职能在国家消亡之后的变化和新的性质。
总的说来,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以批判黑格尔主义的国家崇拜和现代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政治制度为开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历史上存在过的不同类型国家,既阐明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又透彻分析了过渡时期的官僚寄生国家的中立性质,进而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矛盾的历史考察,揭示了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推动历史发展和人类解放运动的必要性。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不仅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上,重要的是,他的国家理论一直以人类解放的理想为基础,他的国家消亡思想,不仅是现实政治革命的内容,还包含着未来社会的理想。
二、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发展历史及现实意义
在马克思国家理论的指导之下,列宁于1917年领导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国家,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同实践真正结合。
列宁建立的苏维埃共和国彻底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使广大的人民获得了解放,建立了属于无产阶级的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这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接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的国
家理论同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是做的最好的。
毛泽东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多年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此,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获得了充分的民主和自由,体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的理论。
后来,毛泽东进一步运用马克思国家理论,建立了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国家体制和政治体制,如“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政治协商制”等。
此后提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项基本原则、对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和谐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
三、与资本主义国家观点的本质区别
第一,经济体制不同。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根本矛盾。
而资本主义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一方面,私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根本对立的,并与社会发展趋势相悖的,是严重阻碍生产力解放与发展的一种经济制度;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
—4—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只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自然也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第二,政治制度不同。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坚持的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往往只讲政体而否认国体,把资产阶级民主说成是超阶级、超金钱、超意识形态的和普适的,掩饰甚至否认其资产阶级专政的阶级本质。
事实上,民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抽象的超阶级的民主,也没有什么绝对的民主。
民主的发展总是同一定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
尽管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度表面上看似乎是很民主的,但由于私人占有制度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那么,不论哪一个党派执政、不论三权如何分立,维护资本家少数人根本利益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
因此,在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中,劳动人民永远不可能真正当家作主,不可能真正享有和行使国家的一切权力。
第三,思想文化不同。
思想文化是社会精神形态的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关于文化的论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代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而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则是反映资产阶级的本质和属性的文化,是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联系在一
起的。
资本主义虽然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但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必然是以私有观念为特征,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内容的。
这种世界观和价值观主导下的思想文化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