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总复习总结
初三语文期末总结与反思5篇

初三语文期末总结与反思5篇初三语文期末总结与反思 (1) 语文的期末考试我考得不好,没有达到考试前制定的目标. 我知道父母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我知道期末考是一面清澈的镜子,在它面前,我羞愧地低下了头.分析这次考试,我发现如下原因(1)、考试后发现莪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必要的审题意识或审题意识不强.表现之一是没有真正理解吃透题目的要求,就急忙下笔作答,结果答非所问.(2)、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答卷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3)、俄的阅读能力差,阅读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思考下去.(4)、考试中俄做题缺乏耐心.觉得差不多,就乱写几句,所以失分较多.经过我的仔细反思,发现我在做作业时,囫囵吞枣,没有仔细审题,认真做题,这让我失去了一次特别好的自我提高的机会.我应该把写作业当成一个新的开始,而不是上一段学习的结束,每一次的作业都要当做一次小的考试.我要增加一些仿写和阅读的练习.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在课堂上要积极回答问题做好笔记,多记一些老师拓展的知识点,每天回家要复习一遍老师讲的内容,每天读书半小时,我会每天认真完成一篇阅读,我有上进心想去学更多的语文知识,今后要自己努力,才有可能超越自己.俄不但要保证新知识的接受,还要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了解到我的不足之处,我明白了单单书面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要多做一些课外习题,扩展知识面.除了课外的辅导,还要细心,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后悔莫及.要想语文成绩变好,应该多看一点课外书,提高写作水平.因为现在语文考试写作占很多分,要想语文成绩变好,首先写作水平必须得提高,这样才能抓到分数.还应该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和古诗,这些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对语文考试也都有一定的帮助.这次考试虽然没有考好,但是我相信,我只要照着我上面写的学习方法做,我的成绩一定会变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下次的目标是--之前.从这次考试之中吸取教训,增加力量,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我一定能成功!初三语文期末总结与反思 (2)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三(11)、(1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能够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地工作。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初三的同学们,当我们即将面对中考,人生中第一次重大选择时,你对语文学科中的以下问题是否有糊涂的熟悉?这里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四方面的留意事项,盼望大家在仔细阅读后能做到成竹在胸,在中考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中考(语文学问)点细梳理一、文言文阅读1.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
中考默写一般4句诗、2句文,特殊留意背诵篇目中的名句。
记住并订正自己以前默写中的错别字。
2.古诗理解鉴赏要重点关注各册教材中以讲读篇目消失的古诗词曲,要注意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特殊是教材中的解释;要对《篇目点击》中的赏析指导和练习相当了解,对诗句的理解、诗词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的思想感情等把握精确。
3.对一些名家名篇,还应了解的姓名、生活时代和篇名。
4.把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别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殊重视,必需理解把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殊是学校教材中消失的义项。
5.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别句式”意识。
如省略句,留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推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需与原句保持全都。
6.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急,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行脱离文章。
假如选文下有解释,肯定要充分利用解释的提示作用。
7.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意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假如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认真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要点整理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要点整理初三语文要开始备考中考了,所以可以找齐以前的所有课本,先从简单的古诗词,背诵入手,然后把重点辞汇,语法开始汇总,配合以前的错题本,将重点知识掌控坚固。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要点整理,期望对您有所帮助!中考语文复习重点一、了解中考试卷模式,做到知己知彼。
在复习中可以针对考核的项目和知识点逐一落实,并梳理出知识网络。
课内语段可以按文体不同划分成块,依照内容、结构、重点词句、课后问题等将知识系统化,复习起来条理清楚。
字词句的复习建议同学们依照学校资料进行复习,由于学校资料的知识难度和知识体系与中考要求较为一致。
二、针对每一部分考核内容制定相应计策。
背诵默写部分应当是我们容易得分的题,这道题主要是考核字的书写,一定要多看、多写,对字形成直观的记忆。
课外浏览仍将是今年考试中的难点,特别是今年课外文言文的考核,不再是与课内文章比较浏览,而是独立考核,而且会更偏重于内容的分析,也会加大同学们答题的难度。
做浏览题必须掌控一个原则,所有答案都在文本中,要重视文本的浏览和分析。
三、克服紧张心理,短时间内加强薄弱环节。
知识薄弱的环节恰好是提高分数的关键,不要焦虑,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分析问题原因,掌控问题的基本解决办法,不必过分加深难度,中考知识点考核有很大的灵活性,要学会变通。
中考语文复习要点一、基础知识积存中考近在眼前,这个时候最是急不得的,要记要背的内容这么多,怎么分配才算公道?第一是古诗词和文言文背诵默写,这类需要背诵的内容,分在晨读解决最有效。
第一把要背的课文按周分配,周一到周五都可以以朗诵为主,保证读音和字形的准确。
周末安排出部分时间来默写本周朗诵的内容,默写之后及时订正,找到自己为何会写错的原因,及时解决。
二、浏览技能说到答题技能,有很多参考书都会总结归纳,但说到底参考书的内容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
面对浏览题,集中处理,单独分出做浏览题的时间,集中地做几套浏览题,然后总结规律效率更高。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

• 7、《天净沙 秋思》---“秋思之祖”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造成一种冷落 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12个字画 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则描 绘了一种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 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 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 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 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 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刻 画了这样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 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 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 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 怀,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道尽天涯 游子之悲”。 • 8、《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钟”字将大自然写的有情。“割”字突出了山高大。 用字“奇险”,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 象。
•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这两句诗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及祝愿。“道尽千载 离人之心”,是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 • 19、《山坡羊 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 关路” • 此三句描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 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 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 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慨与议论。 • 20、《山坡羊 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道出了作者对历史的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 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 21、《饮酒》:“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也僻静了。这句诗妙就妙在它 所包涵的哲理:人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处在众人聚居的地 方,嘈闹是客观上的存在,谁也无可回避。要逃避它惟有从自我 心灵上摆脱它,只要心灵脱俗,主观上便能够超脱现实,闹中取 静。
初三语文中考默写总复习

初三语文中考默写总复习一、默写填空(28首诗词曲)1、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2、,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一览众山小。
3、水光潋滟晴方好,。
欲把西湖比西子,。
4、,脉脉不得语。
5、几处早莺争暖树,。
,。
,。
6、晴川历历汉阳树,。
,。
7、空山新雨后,。
,。
,。
8、青山横北郭,。
此地一为别,。
浮云游子意,。
9、雨前初见花间蕊,。
,。
10、可怜身上衣正单,。
半匹红绡一丈绫,。
11、沉舟侧畔千帆过,。
12、竹径通幽处,。
,。
13、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
14、为报倾城随太守,,。
,西北望,射天狼。
15、,无言谁会凭阑意。
衣带渐宽终不悔,。
16、,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知否知否?。
17、古木阴中系短篷,。
,。
18、去年今日此门中,。
,。
19、胡未灭,,。
此生谁料,,。
20、而今识尽愁滋味,。
21、醉里挑灯看剑,。
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22、昨夜江边春水生,。
,。
23、,轻烟老树寒鸭,。
青山绿水,。
24、,小桥流水人家,。
,。
25、僵卧孤村不自哀,。
,。
26、去年元夜时,。
,。
今年元夜时,。
27、草枯鹰眼疾,。
回看射雕处,。
28、杨柳青青江水平,。
,。
二、解释加点词语(20首诗词曲鉴赏)1、东临.碣石2、山岛竦.峙3、秋风萧瑟..灿烂.. 4、星汉5、歌以咏志..夫如何.. 6、岱宗7、造化钟..入归鸟...神秀 8、决眦9、会当..雨亦奇..凌绝顶 10、山色空蒙11、钱塘湖...春行 12、乱花..渐欲迷人眼13、最爱湖东行不足.14、绿杨阴.里白沙堤15、晴川历历..汉阳树16、芳草萋萋..鹦鹉洲17、随意春芳歇..自可留.... 18、王孙19、挥手自兹去..鸣... 20、萧萧斑马21、卖炭得钱何.所营.22、宫使驱将..惜不得23、手把文书口称敕.2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5、暂凭杯酒长.精神 26、万籁..此俱寂27、老夫聊.发少年狂28、看孙郎.. 29、会.挽雕弓如满月30、射天狼....风细细.. 31、伫倚危楼32、草色烟光..残照里33、拟把..疏狂图一醉34、应是绿肥红瘦.... 35、匹马戍.梁州36、关河梦断....何处 37、身老沧洲38、爱上层楼..愁滋味.. 39、而今识尽40、八百里...分麾.下炙41、五十弦翻.塞外声42、沙场.....君王天下事..秋点兵 43、了却44、赢得..白发生..名 45、可怜..生前身后46、凭阑袖拂杨花雪... 47、溪又斜.48、一点飞鸿..影下49、断肠人...在天涯50、一江烟水照晴岚.. 51、爱杀.江南三、文言文默写(12篇)1、隔篁竹,闻水声,,心乐之。
初三语文复习重点总结

初三语文复习重点总结一、古文部分1.文言文阅读: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能够翻译文言文句子;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2.诗词鉴赏: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背诵一定数量的诗词。
3.古代文化常识:了解古代的称谓、官职、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二、现代文部分1.阅读理解: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分析文章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2.作文: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手法;能够写出一篇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有逻辑性的文章。
三、语言知识1.词语辨析:区分近义词、易错词的差别;正确使用词语。
2.语法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
3.修辞手法: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四、语文常识1.文学常识:了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方面的知识。
2.古代文学名著:掌握《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
3.文学鉴赏: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五、综合性学习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作文比赛、古诗文朗诵比赛等。
2.语文课题研究: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以上是初三语文复习的重点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一、古文部分《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句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作者是谁?解题方法:这是一道文学常识题,需要对古代文学作品和作者有一定的了解。
根据句子的风格和内容,可以判断出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而《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答案:司马迁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解题方法:翻译文言文句子时,要注意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
此句中的“吾”、“省”、“日”、“谋”、“忠”、“交”、“信”等词需要准确翻译。
答案: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人处事时是不是不忠诚?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不诚信?二、现代文部分阅读下面的文章,概括文章的主旨。
初三语文总结及计划和措施

初三语文总结及计划和措施好的,那我们就开始讲讲初三语文学习的总结、计划中的措施部分。
一、初三语文学习措施的总体思路初三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措施就像给语文学习这棵大树施肥浇水,让它茁壮成长。
我们得从基础知识、阅读、写作这几个大的方面来制定措施。
为啥呢?因为语文考试基本就围绕这些板块出题,把这些搞定了,语文成绩肯定差不了。
二、基础知识巩固措施1. 原因基础知识就像是语文大厦的基石,如果基石不稳,整座大厦就摇摇欲坠。
在初三,很多同学在字词、古诗词背诵等方面还存在漏洞,这会严重影响考试成绩。
2. 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 字词积累:准备一个专门的小本子,这个小本子就像是你的“字词百宝箱”。
每天利用课间或者早上背诵单词的时间,记10 - 15个生字词。
怎么记呢?可以先把字词抄下来,然后查字典,标注好拼音、释义。
接着自己再写几遍,边写边在心里默念。
晚上睡觉前再拿出来复习一遍,加深记忆。
- 古诗词背诵:把初中三年的古诗词按照课本顺序整理出来。
每天背诵一首,背诵的时候要理解诗句的意思,不能死记硬背。
可以先通读全诗,了解大概讲了个什么事儿,然后逐句分析字词含义,再把整句诗的意思串起来。
背完之后,默写一遍,看看有没有错别字。
如果有,就重点标记出来,多写几遍。
3. 预期效果经过这样的积累,在字词辨析、古诗词默写等基础题目上基本可以做到不失分,而且在作文里也能准确运用一些高级词汇和诗句,让作文更出彩。
三、阅读提升措施1. 原因阅读在语文考试中占比很大,而且阅读能力的高低也影响着对课文的理解、作文素材的积累等。
很多同学在阅读理解题上失分严重,主要是阅读方法不对,缺乏理解深度。
2. 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 现代文阅读:首先,增加阅读量。
每天抽出30分钟时间阅读一篇课外现代文,可以是散文、小说或者说明文。
阅读的时候要带着问题去读,比如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哪些。
读完之后,自己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然后对照答案,分析自己的思路和答案的差距。
初三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一:初三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九年级语文上册部分知识点归纳总结沁园春雪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3、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敬业与乐业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3、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主一无适便是敬。
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5、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一路有你,乐冲刺【篇二:初三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yjbys 小编整理推出了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要点,马上就是期末了,让我们扎实复习,快乐迎期末!第一单元自然物语第1 课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 n 园春分f n 外妖娆r o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五篇)

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三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五篇)有关初三语文学问点总结归纳(精)一阅读,除学习课文对生活的观看,分析,表达外,第五册重点是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议,学习观赏小说;第六册重点是结合体裁特点,学习观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观赏美丽,精彩的语言,会背诵一些诗文,此外培育良好的阅读方法,把握科学的阅读技能,如:学习快速阅读,比拟阅读等。
写作,主要是学习谈论文和记叙文,两册均安排七次整篇作文实践,有的是命题作文,有的是材料作文,有的是自拟题目自由实践作文。
初三这两个班的学生共有42人。
两个班都有一个共同点是男生比女生差,作文水平差,总体素养差。
35班比之36班更差一些。
但这两个班的学生活泼好动,体育成绩较好,思维比拟灵敏。
针对这些状况,我认为在这一年的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抓好根底,根底就是一所房子的基石。
假如基石打得不坚固,上面的建筑就立不稳。
语文的根底就是语言文字。
有大局部学生写文章错别字较多,语病较多,其缘由就是没有过好语言文字关。
那怎样对学生进展语言文字的训练呢要求学生对每一课的字词仔细把握;多留意词汇的积存;在写作中多克制错别字,并对其准时订正;在生活中多观看,多体验。
通过这些方法来加强根底学问的训练。
其次是重视阅读训练。
阅读是考试的半壁河山,也是社会生活中常运用到的,最接近人们生活的语文学问。
抓好阅读训练,一方面在讲课时仔细分析,多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使学生把握肯定的阅读方法。
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课外自读第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 3部)。
因此,要求学生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
我打算把自己的一局部课外书籍拿来借给学生看;原来没有开放过的学校图书室,恳求治理员开放;也要求学生跟其它老借着看。
有条件的买一些来相互传阅,总之,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看一些课外书。
看了课外文章要求学生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摘抄一些好的词语和名言警句,留意归类收集,如写人的和写物的分开,与四季的分开等等。
初三语文复习知识点整理

初三语文复习知识点整理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
~一、指导思想以《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我市制订的《语文考试标准》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力争在今年的毕业会考中,语文科的综合评价指标能有较大的突破。
三、复习原则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
教师应认真研究《语文考试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
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当前高中扩招的形势下,教师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
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4、点面结合,讲练同步。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储备】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扬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肖像)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三、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四、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六、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七、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例证法)、道理论证(引证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喻证法)【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6、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初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

初中文言文总复习之识记重点词句释义(一)《论语十则》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知识并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领悟出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词:愠:恼恨。
翻译: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词:耻:以……为羞耻。
翻译:(他)聪明而且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翻译: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不应该感到满足;教导学生不应该感到厌倦。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他们不好的地方(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
(二)《扁鹊见蔡桓公》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解词:居:停留;还:同“旋”,掉头;走:跑。
翻译:过了十日,扁鹊远远望见桓侯,转身就跑。
3、立有间.。
解词:间:一会儿。
4、汤.尉之所及.。
解词:汤:同“烫”,用热水焐;及:到达。
5、火齐.之所及。
解词:齐:同“剂”,药剂。
6、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解词:属:管。
翻译:那是司命所管的,(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7、使.人索.扁鹊。
解词:使:派;索:寻找。
1、臣是以..无请.也。
解词:是以:因此;请:办法。
翻译:所以,我不再过问了。
(三)《口技》1、京中有善.口技者。
初三学生必备语文复习资料

初三学生必备语文复习资料中考在即,同学们对重点知识还有点难以整理,还要复习好学过的语文知识。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三学生必备语文复习资料,期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中语文的复习资料1、《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
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风景:茫茫江水,隐隐青山。
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独有的景象,平阔正悬四字准确生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画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美图景。
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风景带来了生命的光辉。
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点,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往事物当中,往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尾联写看到大雁北归,想到新年行将来临,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开阔,抒情自然。
2、《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欢乐的心情。
首联写远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
初平写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云脚低写远望白云,似与湖水相接,描画了一幅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
颔联写莺燕的活动。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的显现给人们带来的早春生气蓬勃的感觉,早新两字用的妙:是诗句的诗眼,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独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见到早春景象时无比欢乐的心情。
颈联写近景,五花八门、随处开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
尾联写诗人沉醉在湖东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绿杨阴里,以至于流连忘返。
全诗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到近、消息结合,情形交融。
3、《过故交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全诗描写了与朋友团圆的生活场景和山村的娟秀风光,表达了朋友间那种浑厚的友谊和诗人对农村风光的爱好之情。
新编初三语文中考知识点总复习大全

新编初三语文中考知识点总复习大全(一)拼音类考点说明:1.考查能否正确拼写。
(1)“Y”“W”的使用方法;(2)声调符号的标写,音调和音位都要正确,泰州地区的音调主要存在阴平和去声的混淆问题;(3)单纯iou、uei、uen的省写;(4)正确使用隔音符号。
2.考查能否正确读音。
常见的误读主要有4种:(1)多音字误读。
多音多义字在汉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类字不止一个读音,不止一个意义,要读出正确的读音必须联系语言环境。
(2)方言误读。
泰州地区的方言误读主要有:“n”和“l”分不清;“z”“c”“s”和“zh”“ch”“sh”分不清;鼻音韵尾“n”“ng”分不清。
(3)声旁误读。
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合在一起构成的,所以,一般说,可以根据声旁来判断这个字的音,如洋、球、绣,但是,因为古今字的演变,有些古代的形声字,现在的声旁的读音和这个字的读音不同,如:涸读hé,不读gù;愎读bì,不读fù;掇读duō,不读zhuì.(4)形近字误读。
汉字中有些字的字形非常接近,因而常常造成误读,如“粟”与“栗”,“帙”与“轶”,“戳”与“戮”等。
强化训练: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嫣红(yān)虬枝(qióu)缄默(jiān)脑髓(suǐ)B、渲染(xuàn)诘责(jié)竣工(jùn)琐屑(xiè)C、狭隘(yì)玷污(diàn)揩油(kāi)歼灭(jiān)D、天堑(qiàn)惩罚(chéng)贿赂(luò)执拗(niù)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收敛(liǎn)蝉蜕(tuì)酝酿(niàng)豁达(hùo)B、校对(jiào)差事(chāi)参差(cēn)充塞(sè)C、迸发(bèng)眷恋(jüàn)自诩(xǔ)黄晕(yùn)D、濒危(pín)广袤(mào)摇曳(yè)分娩(miǎn)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轶事(yì)烙印(luò)干戈(gē)翔实(xiáng)B、剔透(tī)拱手(gǒng)风靡(mǐ)乖巧(guāi)C、蛰伏(zhé)孪生(luán)踹开(chuài)点缀(zhui)D、楠木(nán)谛听(dì)冰雹(báo)沽酒(gū)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裨益(bèi)幼稚(zhì)骤然(zhòu)摩挲(suō)B、占卜(bǔ)天籁(nài)呆滞(zhì)蠕动(rú)C、嗜好(shì)泥淖(nào)汲水(jí)疲惫(bèi)D、迷惘(wǎng)紫薇(wéi)和面(huó)矢志(shǐ)5.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憧憬(chōng)觅食(mì)恍惚(huǎng)陛下(bì)B、铠甲(kǎi)窥见(kuī)酣睡(hān)睥睨(pì)C、和谐(xié)矫健(jiǎo)丛莽(mǎng)寒伧(chen)D、炫目(xuàn)嗤笑(chī)分外(fèn)玷污(zhān)6.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跌宕(dàng)桑椹(shèn)缭乱(liáo)恣情(zī)B、绚丽(xuàn)粗犷(kuǎng)翌日(yì)嗫嚅(rú)C、刹时(chà)被褥(rù)分泌(mì)吝啬(shè)D、恹恹(yān)颧骨(quán)翡翠(fěi)拮据(jié)7.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帷幕(wéi)盔甲(kuī)修葺(qì)保佑(yòu)B、聆听(líng)媒体(mí)器皿(mǐn)耷拉(dā)C、什物(shí)斟酌(zhuó)孤僻(pì)雍容(yōng)D、蠕动(rú)堪称(kān)瀚海(hàn)划拳(huá)8.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诠释(quán)枯瘠(jí)珊瑚(shān)跻身(jī)B、佳肴(xiáo)开拓(tuò)匝道(zā)笨拙(zhuō)C、蹒跚(pán)呜咽(yàn)一簇(cù)敷衍(yǎn)D、秀颀(qí)渲染(xuān)侃侃(kǎn)讴歌(ōu)9.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崛起(jué)犀利(xī)倜傥(dǎng)坎坷(kǎn)B、矍铄(shuò)迥弃(jiǒng)栓塞(sài)凫水(fú)C、呆滞(zhì)谦逊(xùn)纤维(xiān)窗棂(líng)D、葱茏(lǒng)瑟索(sè)一泓(hóng)骈进(pián)10.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摞起来(luò)斑蝥(máo)推重(chóng)行辈(háng)B、找茬儿(chá)逾越(yú)悚然(sǒng)恶心(è)C、凝眸(mó)孵化(fú)深黯(àn)打盹(dǔn)D、一霎间(shà)腼腆(tiǎn)屯门(tún)攒击(cuán)1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A、琢磨(zhuó)B、教诲(huì)C、琥珀(fǔ)D、舐干(shì)1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埠头(bù)B、锃亮(cèng)C、杀戮(luò)D、囿于(yǒu)13.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孜孜不倦(zī)骇人听闻(hài)拈轻怕重(liān)金蝉脱壳(ké)B、惩前毖后(bì)忍俊不禁(jìn)喋喋不休(dié)脍炙人口(kuài)C、偃旗息鼓(yǎn)正宗嫡传(dí)言简意赅(hài)并行不悖(bèi)D、戛然而止(jiá)鲜为人知(xiǎn)素昧平生(mèi)挑拨离间(jiàn)14.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盎.然纷呈.摒.弃履.历要塞.翩跹.溘.然丞.相蓦.地掰.断嶙峋..瞭.望伫.立芳醇.怦.然粜.米辍.学避讳.赝.品默契.15.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丰yú()蹊qiāo()nì()烦pìn()请罗suō()天qiàn()tuí()唐挑xìn()肃mù()gèn()古xùn()职慰jiè()瓜ráng()诅zhòu()yǔn()逝狡xiá()(二)标点符号类用法说明:(一)点号——表示词句的停顿和语气1、句末点号(1)句号[。
初三语文期末总结与反思(优秀9篇)

初三语文期末总结与反思(优秀9篇)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初三语文期末总结与反思篇一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自我提问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
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
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
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
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总复习古诗文测试卷命题人23中韩西利一、默写上句或下句1、彭端淑《为学》: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不学,。
2.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带月荷锄归。
4、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
5、晋朝陶渊明《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
6、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
7、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剪不断,,是离愁。
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
9、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
10、唐朝杜牧《赤壁》:,自将磨洗认前朝11、孟子《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12、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
乱我心者,。
. 抽刀断水水更流,。
13、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14、王维《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
15、杜甫《春望》:,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16、北宋苏轼《浣溪沙》: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
17、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便欣然忘食。
18、郦道元《三峡》:春冬之时,则,。
19、柳宗元《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20、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
21、吴均《与朱元思书》夹岸高山,。
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2、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雪名句):,。
2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
八百里分麾下炙,,。
24、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25.夏完淳的《别云间》:三年羁旅客,。
谁言天地宽。
26、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
27 晏殊《浣溪沙》,。
小园香径独徘徊。
28、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29战国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
30、宋朝欧阳修《醉翁亭记》:,在乎山水之间也。
31、东晋陶渊明《饮酒》:问君何能尔,。
,悠然见南山。
32唐朝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
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 ]洲。
二、积累与运用1、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论语》中的来表示2、由《扁鹊见蔡桓公》引出一个成语是:3.《狼》中议论点题的句子是:4.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其原话是:5.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6..陆游的《游山西村》富有哲理的诗句是这两句也是这首诗的诗眼。
7《陋室铭》一文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8.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9.杜甫的《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10. 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11.出自《资治通鉴》的《孙权劝学》的成语:(原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2、《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原因是:1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14崔颢的《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15.杜牧的《泊秦淮》: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16、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17、《周处》中清河的一句话曾经深深地触动过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以深深的教益。
这句话是:18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写出登飞来峰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19. 清朝赵翼的《论诗》:常用来赞美人才的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诗句是:。
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和,”风骚”原来指《诗经》里的“’和屈原的20.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21《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这两句就是佐证。
22、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陈涉世家》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这句表现了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23.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用《马说》中的原话填空)24作者写《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意图是。
25.《西湖二》中写西湖月景的句子是:26.《与朱元思书》一文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的句子是:27.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本诗中表明韩愈被贬的态度和主张的诗句是:28.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29.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30、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31.欧阳修《醉翁亭记》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32、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的心态。
3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的呼喊。
34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35.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本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36 李白的《行路难》: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37《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38..《墨池记》中作者认为王羲之能在书法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39《蒹葭》: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40.《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41《陌上桑》中侧面衬托罗敷貌美得的诗句是:42《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表明孟子和太史公的文章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一句话是:4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44.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45.请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雨”字):46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花的诗句。
47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写鸟的诗句,请写出有关“鸟”的诗句。
48.、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请你写出含”酒”字的诗三句。
二、课内阅读(一)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2分)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2.翻译文言语句。
(2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填空。
(3分)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③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共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1.注音:贻()髯()膝()矫()2分2.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A.罔不因势象形(罔:) B.神情与苏黄不属(属:) C。
高可二黍许(许:) D.佛印绝类弥勒(类:)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的“为”与下面句子中的哪一个“为”解释相同?() 2分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B.不足为外人道也。
C.中轩敞者为舱。
D.通计一舟,为人五。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B、子墨子九距之C、裁如星点D、则题名其上结合全文,5.指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A.《核舟记》一文选自清代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B.文章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了他的高超技艺。
C.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D.“尝贻余核舟一”,这里指的是王叔远把核舟赠送给了苏轼。
6.选文第2自然段生动细腻地描述了核舟上三个主要人物的姿态和神情,具体说明雕刻艺人“______、”(用原文第1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来回答)的精湛技艺。
2分7、翻译句子:2分(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12分)①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②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
③攀援而登,箕踞而造,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④其高下之势,蚜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⑤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