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家校沟通的有效性讲解学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家校沟通的有效性

分类:我们共同学习

2010-05-05 10:06阅读(427)评论(0)如何提高家校沟通的有效性

2010年4月19日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一个沟通的话题。经常听很多教师抱怨说,现在的学生难教育,家长也很不讲理,家长对教育孩子推卸责任,家长不配合教师的工作,家长素质太差,孩子的问题告诉他们反倒适得其反,还不如自己解决等等。

可有的时候听一些家长谈话抱怨老师,师德差,对孩子不能一视同仁,收受贿赂,以权谋私。

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些学校班主任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被家长暴打的消息,甚至有更极端的事情发生。

案例:“学生喊老师绰号挨耳光家长暴打老师逼其下跪”;“女家长冲上讲台动手,37岁教师被打后流产”;“家长写博客控诉老师打孩子,女教师状告家长诽谤”;肇东吴振东老师被打死,学生家长自杀事件等等。

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教师人际关系中一个很关键的部分,也是现在存在问题很多的方面。

如果我们能不仅仅是抱怨,而是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呢?怎样才能使我们和家长的关系得到改善?

我们不能否认,现在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一致,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责任感的缺失,家长和教师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定位等等,导致学校教育起不到作用,有“5+2=0”的说法,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推卸作为教育者的责任,家长不是教育家,你不要指望他们能用教育家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用教育家的方式来对待学生。

《古兰经》里面的一个经典故事:一天,有人找到一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让其当众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就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惟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移山大法”启示人们: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我们先改变自己,

然后再尝试着改变家长和孩子。

所以在这里我们先抛开家长的因素,来分析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当今家校沟通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1、教师心态存在问题

我们有些教师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心态不能摆正,高高在上,权威至上。轻视,甚至蔑视学生家长的大有人在。多数教师有一种不自觉的判断标准:凡是和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凡是不照老师要求去做的,都是素质较低的家长。“我们班级的家长多是没有正式工作的”,“我们家长很多是做买卖的,素质很差”。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们老师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案例:有这样的一位老师,学生家长在家校联系簿上签了一句意见说作业太多,我们的这位老师看到后马上把这位学生叫到办公室,对她说,你以后就不要做作业了,你父母不是说作业太多吗?我们可以想一想这样的话家校沟通还能很好的进行下去吗?在这里,教师无意中扮演了“独裁”代言人的角色。

那么家长和教师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

家长不是教师的教育对象,家长是教师、学校的教育伙伴,家长在其子女的教育过程中与教师具有完全平等的伙伴关系,家校沟通也只能以这种平等的伙伴关系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我们要端正态度,考虑家长的的可接受性,不要把自己和家长的关系看成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更不要把家长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去,家长和教师应该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战斗目标和作战的目的应该是一致的。

有的老师总爱说“孩子又不是我的,你爱管不管。”总是强调,“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家孩子好”,这让家长感觉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旁观者。

我记得有一位教师在给家长的信中写到“孩子是你的,学生是我的。”这就向家长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孩子在我这和在您那同样重要,我们对孩子的关爱是相同的。

学校教育需要在家庭来巩固,家庭教育需要在学校来矫正。

2、教师在家校沟通的目的上存在误区。许多教师认为家校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家长配合学校。这也是传统教育对二者关系的定位。于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沟通不是双向交流,而是单向告知,即家长只要记住学校或老师的要求并照此执行就可以了。教师很少询问家长对教育的看法。

3、家校沟通内容上存在片面性。我们平时的家校沟通在内容上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老师在个别沟通时负面信息占了绝大多数,仿佛优点是不需要沟通的,孩子的进步家长肯定知道,需要反映的只是问题和缺点。长久下来,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即家长接到老师的电话,最经常的联想就是孩子出问题了。二是老师反映问题时往往只是陈述现象,

不分析原因,也很少给出意见和建议。类似这样的语言是常见的“孩子最近学习退步了,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做,在学校又打人了”等等。总之,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老师就喜欢向家长告状,而这样的沟通往往会以家长对孩子的责骂或惩罚告终,不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导致孩子憎恨老师,这样的沟通越多家长越没有信心,甚至会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出大量的我们一些老师所说的“素质太低”的家长。

如何使家校教育保持同步那?正确有效地沟通应该是应该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家长能否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及其与家长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在交往态度上,教师要做到两点:一是以关心孩子的态度同家长保持经常性接触;二是要表现出一种与家长合作的真诚愿望。

二、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基础——对学生的爱

我们的老师要明白的是其实每一位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只不过他的爱和你的方式、内容不同罢了。这就需要沟通。真正对孩子的爱不仅孩子会感受到,家长也会通过一些事情深刻地感受到。

A一三、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前提:

这个了解是双向的,一方面是教师要了解学生家长,做到知己知彼,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性格特征,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孩子教育过程中谁起到关键性作用等等,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可以给家长印发调查问卷,也可以在非正式接触时进行攀谈。另一方面是要让家长了解教师。这个可以在学期初的第一次家长会上,也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对自己的自然情况、对学生教育的构想等等。

2、尊重

前面我们说过了,在学生教育的问题上家长和教师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应该有同理心,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来想问题。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案例:把奖状发给每个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