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部小结节的近期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部小结节的近期

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部小结节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共计102例诊断为肺部小结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解剖性肺段切除术32例和肺叶切除术组70例。评价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理数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以及总住院时间。结果肺段切除术组与肺叶切除术组手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理数量分别为(75.9±16.3ml、8.3±1.4个)、(163.2±35.8ml、7.8±0.8个),两组手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理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术组与肺叶切除术组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以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为(3.6±0.8d、476.3±126.4ml、7.58±0.36d)、(4.3±1.2d、758.9±203.5ml、8.97±1.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肺叶切除术比较,肺段切除术不仅手术出血量小,而且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小结节

目前随着CT技术的提高,32排、64排螺旋CT的普及,使得既往不能在CT下发现的孤立肺部小结节检出率大幅提高。因为细小结节肺部穿刺的活检阳性率非常低,因此只有通过手术来判断肺部细小结节的良恶性。目前有研究指出肺部细小结节的恶性率大约在10%~20%左右。胸腔镜技术安全、微创,术后患者恢复快,使得胸腔镜切除肺部结节技术越来越成熟[1]。目前临床上使用比较多的术式为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但是因为缺乏大规模对照研究,哪种手术方式的有效率更好尚未有统计。因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102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病例,试图比较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部小结节的近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胸外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共计102例诊断为肺部小结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肺段切除术32例和肺叶切除术组70例。肺段切除术组平均年龄(43.9±13.2)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肺叶切除术组平均年龄(44.1±1.9)岁,其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两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对象均签定知情同意书,保密知情书,研究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的批准、核实。

1.2入选标准①就诊时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完整;②患者入院后均通过我院多层螺旋CT诊断为肺部小结节,小结节病灶小于3cm;③每个研究对象能配合护理人员,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④入院后通过完善各项检查,如头颅MRI、肝脏CT、ECT排除肿瘤转移者。

1.3排除指标①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②入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或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内毒素、体液培养以及腹部 B 超、CT 等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感染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哺乳期妇女、妊娠期妇女、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

1.4定位方法对于肺部结节较小,术前采用CT进行定位,穿刺后注入美蓝,用定位钩标记。

1.5手术方法对患者全身麻醉,侧卧位,腋中线第7~8肋间,腋前线3~4肋间,腋后线7肋做手术孔。若患者术前通过CT发现有肺大疱、肺囊肿病变广,或病灶较深者,直接行肺段或肺叶切除术。术前疑为恶性病变,行肺楔形切除术,快速病理示恶性结节后,行淋巴结清扫,病理示淋巴结阴性,行肺段切除术,否则改行肺叶切除术。

1.6评价方法评价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理数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以及总住院时间。

1.7统计分析方法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所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两组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肺段切除术组与肺叶切除术组手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理数量比较肺段切除术组与肺叶切除术组手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理数量分别为(75.9±16.3ml、8.3±1.4个)、(16

3.2±35.8ml、7.8±0.8个),两组手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理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肺段切除术组与肺叶切除术组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以及总住院时间肺段切除术组与肺叶切除术组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以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为(

3.6±0.8d、476.3±126.4ml、7.58±0.36d)、(

4.3±1.2d、758.9±203.5ml、8.97±1.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肺段切除术组与肺叶切除术组手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主要原因为其在切除病灶时最大程度上保存了患者正常的肺组织,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2]。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行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在术后进行肺功能FEV1比较,并未提示肺段患者有明显肺功能的下降,仅有轻微的二氧化碳弥散功能降低[3]。而且此类患者术后气胸、肺膨胀不全的几率更小。我们研究中还发现两组术中淋巴结清理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考虑对于肺部微小结节的病灶,因肿瘤早期转移率低,因此术中病理切片阳性率不高,因此两种手术切除方式对术中

淋巴结切除的个数相似,肺段切除术能保证足够的切缘及淋巴结清扫数量。

我们还发现肺段切除术组与肺叶切除术组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以及总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肺段切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天数及平均引流量明显少于肺叶切除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不仅体现微创的优势,还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少、等优点,实现真正的微创[4,5]。

参考文献:

[1]Roviaro GC,Rebuffat C,Varoli F,et al. Videoendoscopic thoracic surgery[J].Int Surg,2013 ,78(3):4-9.

[2]Detterbeck FC. Sublobar Resection Are the Answers Different or Is It the Questions[J].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2010,5(1):1500-1501 .

[3]Nakamura K,Saji H,Nakajima R,et al. A Phase ⅢRandomized Trial of Lobectomy Versus Limited Resection for Small-sized Peripheral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OG0802 /WJOG4607L)[J].Jpn J Clin Oncol,2010,40(11):271 -274.

[4]Henschke CI,I-ELCAP Investigators. CT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update 2005[J].Surg Oncol Clin N Am,2005,14(8):761 -776.

[5]Landreneau RJ,Hazelrigg SR,Mack MJ,et al. Post-operative pain-related morbidity: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ersus thoracotomy[J].Ann Thorac Surg,2012,56(9):1285-12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