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统计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统计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统计学是一门比较灵活的课程,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根据事物的随机性规律来收集、分析、处理数据并利用其进行推断的科学。
本文是统计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统计学是我们班这个学期开设的课程,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学期的课程,但是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对统计学应用领域及其内性和基本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说,这一学期我的收获颇丰。
就统计学这门课程来说,了解到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根据事物的随机性规律来收集、分析、处理数据并利用其进行推断的科学,只要有数据的地方,就会用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其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的作用下,描述其现象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动规律。
其实这门学科有两大难点:统计有许多相似的概念,要求理解内涵,辨别异同和实际应用。
对于公示不能像数学那样,只从抽象的式子到式子的变换,而是理解公示整体和每个符号的统计含义,掌握公式的使用条件,体会应用的灵活性。
通过老师上课授教和课后不断的学习,对这两大难点已经克服。
结合到平时的工作学习,我能比较快的理解并能掌握统计学的一些知识。
我们学习统计学的目的是运用统计思想进行分析,在实践工作中,要善于利用统计的思维方式思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中,要学会发现数字、分析数字、并使用数字说话;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要掌握统计工作中涉及到基本统计概念和基本统计计算方法,能够阅读常规的统计报告,了解统计指标的含义,同时,能够自己处理常见的统计问题,锻炼统计的计算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学习体会,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积极探索,逐步成熟。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要学会自己运用统计学知识处理各种问题,为生活提供便利。
本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统计学原理》课程,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对统计学应用领域及其类型和基本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展示、分析的技术。
提高应用型本科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收 稿 日期 :0 0 0 -1 2 1- 9 3
作 者 简 介 : 妍 平 (9 7 , 包 17 -) 安徽 明 光 人 . 山 学 院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讲 师 。 士 , 究方 向 为 经济 统 计 。 黄 硕 研
强社 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 力的高 素质应用型人 才 。这
就对 各专业课程 的教学提 出了更 高要求 ,课程教 学质
断推 出新 的版本 ,学校 也明确要求 选择教材时要 注重 时效性 、 权威性 , 但是任何 一本教科 书都不可能 囊括 所 有最新 的理论 。所 以 , 在统计 学教学 中 , 在讲解清楚 教
・
14 2・
黄 山学院 学报
解决 问题 的视 野 。
( ) 施 提 问 式 教 学 二 实
2 1 血 01
的有关知识。 让入学成绩相对于研究型本科低 、 基础较
弱 的 应 用 型 本 科 学 生 望而 生 畏 ,尤其 是 应 用型 本 科 学 生 的数 学 基 础 相 对 薄 弱 ,对定 量 分析 不 感 兴趣 甚 至 加
应 用 型 本 科 是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从 精 英 教 育 向大 众 化 教 育 转 变 过 程 中产 生 的教 育 类 型 。 应 用 型 本 科 ” 重 在 “ .
题 , 终导 致学生 学 习兴趣 、 绩均 下降 等 问题 出现 。 最 成 解决这 些问题 的关键 是改变 传统 的教学理念 。 ( 教 学内容 要与时俱进 一)
通过恰 当的提 问可 以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兴趣 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 有了兴趣 , 就有了好奇心 , 就有了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问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 既 可以采用在课堂上提 问、由学生即席回答 的传统形式 , 也可 以采用把 问题布置下去 。 由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分 组讨论后 , 再以书面结果回答的形式 。在运用后一种提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转变成为完成更高层次的数据调查处理主管或经理。我们
将 应用统 计学教 学 目的确定 为 :①初 级 目标 : 培 养企业 所 需 的数据 调查 处 理 方 面 的 “ 实 用 型 ” 初级 人 才 ;② 高 级 目标 :培 养企业 所需 的数 据 处 理 方 面 的 “ 发 展 型 ” 高 级
实际需要组 织教 学 内容 ,合理安 排课后 作 业 ;应 用统 计 学必 须采 取 多样 的无 纸化 考 试 考核 形式 ,注重 学生 学 习过 程 的 考核 。 [ 关键 词 ]应 用统 计 学;教 学 ;思考 [ 中图分类 号 ]C 8— 4 ;G 6 4 2 . 4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 1 0 0 5— 6 4 3 2( 2 0 1 3 )3 7— 0 1 4 4— 0 2
是 实际需 要 ,充 分强调 实际应 用效果 。应用 统计 学教学 内 容存 在 三个重 点 :统计 调查 、统计 整理和统 计分 析 。传 统 的应用 统计 学的教 学是从 理论体 系角度 安排教 学 内容 、教 学 重点 ,统计 分析 是重点 中 的重 点 ,占用 比较 多 的教 学 时
文化与营销
中国市场 2 0 1 3 年第3 7 期 ( 总第7 5 2 期)
应 用 统 计 学 课 程教 学 思 考
丁 兴 烁
( 江苏理工 学院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 1 3 0 0 1 )
[ 摘 要 ]应 用统 计学培 养的应 该是具 有 实际应用 能力 的人 。加 强案例 引导教 学方 法在 应 用统 计 学教 学 中应 用 ,以
础上 ,才能学 习统计 分 析 ,统计 调 查 、统 计整 理 是 基础 ,
个毕 业学 生在取 得一定 的工作 年 限和工作 经验后 ,具有 负 责 更高层 次数据 搜集 、处理 和分析方 案策 划能力 。其角 色 已不再是 一个仅 仅完 成个人 任务 的数据调 查处理 员 ,而 已
2024年应用统计学教学思考

2024年应用统计学教学思考一、教学内容与现实对接应用统计学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必须紧密结合现实需求。
这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基础的统计理论和方法,更要关注现实世界中统计学的应用案例。
通过引入真实的数据分析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统计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关注统计学的最新发展和应用领域的变化,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同步。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统计学的核心在于实践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来实现。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的数据集,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
通过这样的实践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实际应用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统计软件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统计软件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软件运用能力。
这要求教师在课程中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软件,如SPSS、SAS、R 等,并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
通过统计软件的运用,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是应用统计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来实现。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创新性的项目研究,让学生在实际研究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统计学人才。
五、跨学科融合教学应用统计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跨学科融合教学。
这可以通过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可以引入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等学科的数据分析案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统计学的应用。
统计学课程教学设计思路探析

关键 词 : 教 学设计; 统计 学; 方差分析
Ke y wo r d s : t e a c h i n g d e s i n; g S t a t i s t i c s ; An a l y s i s o f Va 成具体教 学方案 的过程 。本文 阐述 了在 南京 中医药大学背景 下, 统计 学教 学设计 的主要 内容 , 以方差分析 这一知识单元为例, 具体展 示了教 学设计方案 的形成过程。
Ab s t r a c t :Te a c h i n g d e s i g n i s a p r o c e s s o f a t e a c h e r t o f o r m s p e c i i f c t e a c h i n g s c h e me .T h e p a p e r e x p o u n d s t h e ma i n c o n t e n t s o f
教学 设计作 为课程设计 的重要 组成部 分是课 程设计 思想 在教学活动环节 的具体体 现 , 是教学实践活动 顺利进行与
达成课程 目标的必要条件。 统计学课程是高等教育 阶段经
济 类、 管理 类等普遍 开设 的一 门专业 必修 的基 础课。 众所 周知 , 统计 学是一 门应 用性、 实践性 很强 的课 程 。具体来
( 南京 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 南京 2 1 0 0 4 6 )
(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i c s a n d Ma n a g e m e n t ,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N a n j i n g 2 1 0 0 4 6 , C h i n a )
统计学课后思考

统计学课后思考1.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 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答案同1.3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 变量的分类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
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7 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 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
关于提高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T ikn nI rvn ecigQulyo p ldSaiis hn igO mpoigTahn ai fA pi ttt t e sc
d sg h o tn o e c ig o mp a i h o s r ci n o e c i t r l 。a t i a o st c i p r a e in t e c n e t rt a h n ,t e h sz t ec n tu t f a h n m e i s n t u iz v r u e hn a p o - f e o t g a a d o le i a g c e . I hs wa ,i i p s il r a ie t c ig a t ii fi e ty a h s nti y t s o sbe t o g n z e h n ci t e c n l n i rv e c i g q ai . o a v e s i d mp o eta hn u l y t
CUILiz i - h
( c o l fE o o c ,AHUT,Ma a s a 4 0 2 S h o c n mis o ’ n h n 2 3 0 ,An u ,C ia h i hn )
A s a t h b c v f p l dSa s c a an r t l r t a po l s ne gne n , o i cn - bt c : e j t eo p e tt t s s ot i l res os v p a i l rbe ier g sc l o o r T 0 ei A i i i it r n e o e cc m i n i ae
对本院统计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对本院统计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作者:步文清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26期摘 ;要:统计课程是经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统计学也是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适用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本文以本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统计课程教学为切入点,结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统计课程教学进行教学设计。
从统计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两个角度来探讨统计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统计课程;教学设计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面向中小微型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职业素养相对较低,特别是技术能力严重欠缺,这也成为毕业生求职及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瓶颈。
因此,本专业在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重视技术能力的培养。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对人才能力构建主要从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两方面进行。
职业技能主要对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构建,学生在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能力与工作技能。
而职业素养需要学生通过对通识课程的学习以及在不断地社会实践活动中构建,最终使学生具备较好的组织协调、有效沟通及应变等能力。
鉴于统计课程是一门在各领域均适用的方法论科学,在社会各领域一般从事统计工作的典型岗位有:在政府、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从事数据整理与分析的统计员,在调查公司、企业企划部门从事数据收集与市场分析的市场调查员,在生产性企业从事基层统计的生产统计等。
因此,统计的工作过程应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表述与解释几个方面。
而这也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课程后应具备基本工作能力和统计技能。
所以,课程教学目标设定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思路来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重点突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针对性、应用性及实操性。
《统计》教学片断与反思范文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它对我们理解各种数据和信息的含义和统计规律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掌握统计学的知识来进行有意义的分析和决策。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非常关键,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课程和授课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能力。
,并将统计概念的复杂性化繁为简,深度浅显地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本篇文章旨在分享一段我所认为的教学片断,以及我作为一名学习者的反思和思考。
在大学一年级的统计学课堂上,我的教师使用了一个有趣的视频片段来解释统计数据的概念和应用。
该片段主要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阐述统计概念和应用,如何理解数据和当今社会中的数据文化。
片段一开始,讲师成为了一个普通的企业家,在创业之初需要经营一家垃圾桶制造工厂,并且希望在创业之初用帮助他的邻居来订货来获取市场技巧和较为准确地判断出售的垃圾桶大小。
在课程中,讲师突出了这种数据在通过客户订单来预测投资范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他通过该视频片段来说明了数据的复杂性和我们如何将其转化为更有意义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工作,在课堂中,讲师对于数据的相关性和数据相关性,如何识别“伪相关性“,将数据的统计概念和应用做到了简单明了的解读。
在该片段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
例如,当我了解到如何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来预测股票价格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震惊。
在以前,我常常认为股票价格是随机的,并由人类无法预测的因素控制。
然而,通过该视频片段中的说明,我意识到数字数据和经验数据的概念是如此的成功,而且它们可以帮助我们透彻地理解股票价格变化的原因。
这就是让我深爱统计学的原因,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强力工具来理解数据内容。
当然,该视频片段并不是完美的,对于弱势群体在统计学中的地位和概念的解读存在不足。
然而,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它比其他的讲述方式更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记住,通过在课堂中交叉对比和纵向教学与讨论,可以更好地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和多元教育。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基于389名学生的调查分析

VO 1 . 3 5NO . 6
临 沂 大 学 学 报
J 0UR NAL 0F LI NY I UNI V ERSI TY
2 0 1 3年 1 2月
De c .2 01 3
应 用统计学课 程教 学 改革 的探讨
— —
基于 3 8 9名 学生的调 查分析
与所 学 专 业 相结 合 .甚 至误 解 它 就是 一 门数 学类 繁 杂又 难 记 忆 .在 没 有真 正 掌握 和理解 统 计 理论
的课 程 . 学 习它 的 目的就 是 为 了通 过 考试 , 拿 到学 的基 础上 就更 难谈 得 上应 用 。 此外, 有5 1 . 6 7 %的学
分 根据 实地 调查 . 首 先 了解 学生 眼 中应用 统 计学 生认 为 应 用 统计 学 的 教学 手段 单 一 .基 本 采 用 的 课 程 教学 的现状 . 然 后分 析其 存在 的问题 。
( 二) 课 堂教 学 内容 和手段 单一
在 调 查 的样 本 中 . 7 0 . 3 5 % 的学 生 反 映 应 用 统
础. 具 有 广泛 的应 用 性 。 因此 。 白2 0世 纪 9 0年代 计 学课 堂 的 教学 内容 比较 单 调 .除 了理论 的 讲授
以来 .应 用 统计 学 成 为 了经 济 管 理类 专 业 学 生 的 外 , 就 是 各 种 类 型 的计 算 , 例如平均指标的计算 、 必 修基 础 课 程 。但 是 。在长 期 的教学 过 程 中却发 标 志变 异 指标 的计算 、 时 间序 列 的计 算 、 指 数 的 编 现 .很 多 经 管类 的学 生并 不 了解 应用 统 计 学 如何 制 、 抽样 推 断和 相关 回归 的计 算 等 , 这 些计 算 公式
大数据背景下对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

大数据背景下对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摘要:针对“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总结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目标单一、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忽略对统计软件的教学等问题,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出“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多层次、多模块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和数据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利用数据做出快速、准确的决策成为全球各国及企业所共同关注的重点。
《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方法论课程,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为我们进行决策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与此同时,经济管理类的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及后续的工作过程中,也将与许多数据打交道,如生产数据、销售数据、财务数据等,如何正确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成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新需求。
统计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在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能熟练运用统计工具与相关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研究素养和综合素质。
因而统计学课程的开设,既能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和了解,又能将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相结合,运用实际的数据来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1 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目前统计学或统计学课程的建设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如吴启富(2012)分析了我国统计学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指出目前课程中存在的重方法操作,轻视统计思想、教育“傻瓜化”、课程内容划分不清等问题[1];孙静(2011)对统计学教材所存在的难易差别不大、区分度不高、统计方法阐述混乱等问题进行了总结[2]。
作为一名统计学的专业课一线教师,结合自身近8年的教学经历,笔者认为统计学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统计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名统计教学工作者,我一直有着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和探索,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和教学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反思和想法。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统计教学中,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将统计教学变为简单的知识点的传递和操作技巧的讲解。
这不仅仅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会给学生留下极为消极的学习体验,甚至会阻碍他们在之后学习过程中的进一步学习和思考。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梳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到统计学的本质,明白其作为一门科学的特点和要素,从而形成学生对统计学的整体把握和深层理解。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需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从而真正掌握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统计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数据来强化和巩固理论知识。
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实例展开讲解,让学生通过学习、分析这些实例的数据,从而形成对统计学物理概念和本质的理解。
在案例研究中,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差异化选择,以保证在实践中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比如PPT课件讲解、图表解说、互动讨论等方法,以缓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单调性和枯燥性。
三、教学评价的反思在许多统计课程中,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
然而,教学评价是教学成果的重要衡量标准,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问题,更能够帮助教师对其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反思和提升。
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教学评价应当相互补充和结合。
在评价方面,需要注意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品质,克服懈怠、浮躁等消极情绪。
四、课程设置的规划统计学是一门非常全面和广泛的科学,它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领域和应用,但很多课程只是单纯的强调传统统计学的概念和技能,没有引导学生深度探索和学习实际应用。
我对应用统计学的认识1500字

我对应用统计学的认识1500字《应用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它既是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了解和掌握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使用等经济流量及存量等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也是进行经济理论问题分析、宏观经济管理、经济运行分析、企业微观经济管理、产品营销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一个重要工具。
因此,《应用统计学》在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统计知识和掌握适宜的统计方法。
为了教这门课程,我们谈点这门课的教学体会,以供探讨。
统计理念是统计理论中蕴含的哲理。
其主要理念包括:数量观念和不确定性观念。
统计是一门对客观事物定量认识的学科。
统计对事物量的看法和认识,将有利于增强人们对量的印象,逐步形成量的观念;重视事物量的研究,善于通事物量的表现和量的关系来挖掘事物的本质;学会用数字来说话,运用量来分析和说明问题,并能使这种分析更客观,更容易让人信服。
由于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事物何时何地变化,以什么方式变化,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如何,事先是无法确定的,即不确定性。
事物变化的不确定性,给人们带来了认识上的困难,但事物并不是不可知的。
概率论告诉人们,不确定性的事物尽管其变化具有随机性,但可以通过测算其变化的概率,来认识和研究事物。
数理统计则进一步提示在一定的概率下,人们可以对事物的量做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判断。
因此,统计对不确定性事物的认识,不是凭主观武断,不是凭想当然,而是建立在对事物进行不断的观察和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上,从而使决策的正确性大大提高。
树立不确定性观念,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实事求是,讲究科学的原则;有利于认识到决策过程的品质往往比决策结果还要重要,要努力做到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避免草率行事带来损失;有利于促进调查研究之风,加深对国情国力的认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传输统计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心得

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心得1)首先,上课的过程当中要通过讲解让同学对统计学应用领域及其类型和基本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展示、分析的技术。
这是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
由于统计学课程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有一部分交叉内容,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两门课程的衔接和过度,一涉及到数学类的学科,学生就有比较大的抵触和畏难情绪,所以要在教学过程中疏导学生的畏难情绪,多讲一些和实际相关的案例,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有能把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通过一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传授出来。
统计学主要是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2)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消除学生对公式的惧怕心理。
统计学课程要求掌握的公式非常多,如果只靠死记硬背学生记起来很困难,而且记忆的时间也很短,所以在讲课过程中,要把有关公式的内容讲透,讲清公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在讲课过程当中没必要把其推导过程作为重点,只要求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掌握其规律,这样就很容易记住,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大地提高,而且也达到了教学要求就可以了,因为,这门课程主要还是应用,而不是理论推导。
统计学是一门比较灵活的课程,所以上课过程中要注意和同学一起互动,不要只是填鸭式教学,不管学生吸收了没有,就是讲授,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很差的,而且容易是学生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所以,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至关重要统计学不好懂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在上课时应列举了很多生动鲜活的例子让我们更容易理解。
老师还会给我们留出提问的时间,解答疑难问题,更难得是在课后的时间里对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
《统计》教学反思

《统计》教学反思
《统计》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整理简单数据,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
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了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然后去探索、去质疑、去寻找答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主动地构建了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用好教材,拓展教材
本课以教材为依据,活化书本知识,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挖掘开发,并且进行深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愉快合作,探索发现的天地。
2、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来源与生活,而又应该为生活服务。
”通过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获得数学问题,并把获得的数学问题,应用在超市中,通过这个超市购物的经历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自主参与,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法。
学生首先自己动手收集和整理数据基础上获得自己的象形统计图,在这个基础上,让学
生小组合作交流,此时,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了想说出自己想法和倾听别人意见的欲望,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探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习效果极佳;再者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初步的合作能力;并且引导学生促进合作交流,探索进取,促使学生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统计学》教学反思

《统计学》教学反思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教学能够传递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作为一名《统计学》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同时也有了一些反思和改进的想法。
首先,我发现学生对于统计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我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显得不够专注,他们缺乏对统计学的实际运用和应用的认识。
因此,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兴趣。
其次,我注意到学生对于数学基础不够扎实。
统计学作为一门数学科目,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作为支撑。
然而,有些学生在数学基础方面存在欠缺,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因此,我决定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理解概念。
另外,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统计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辨和探究能力。
在我之前的教学中,我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下次教学中,我会采用更多的案例分析、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此外,我还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些小问题,例如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够清晰,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困难;另外,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够活跃,缺乏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
对于这些问题,我会在下次教学中加以改进,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对本次教学的反思,我认识到了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将根据这些反思和想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知识传递。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提高,我相信通过反思和改进,我能够成为一名更好的《统计学》教师。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意识到了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巩固数学基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采用更加清晰和有趣的教学方式。
《统计》数学教学反思

《统计》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下面,我将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数学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觉得在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也往往停留在简单的计算和机械记忆阶段。
这就导致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因此,我认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同时,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我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有些学生基础较好,掌握得较快,而有些学生基础较差,进展较慢。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觉得我们应该采取差异化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定期进行学情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
另外,我在课堂教学中也发现自己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知识讲解,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发兴趣。
因此,我觉得我们在课堂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积极引导他们去探索和发现知识。
同时,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也发现自己在课堂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有时候,我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和无助。
因此,我觉得我们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难,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要制定合理的课堂纪律,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安心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我认为教师的角色也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关注教育前沿的研究成果,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统计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其内容广泛并且有些抽象,涉及统计
概念的理论深度也很大。
因此,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也存在一定的
问题。
首先,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缺乏实践。
有些老师只是讲解统计理论,没有让学生参与实践,导致学生对统计理论知识的理解不足,而不能真正学懂并应用于实践环境。
其次,统计课程中意义单一。
统计学有理论分析、估计性、预测性等多维度,但在统计学课程
教学中,老师只教一方面的统计知识,未能将统计学与实际问题
的结合起来,因此学生很难从记忆角度对统计学有深刻的理解。
针对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实践教学。
应让学生参与统计学实践,大量安排统计
实践活动,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有机结合起来,
因而更好地理解、学懂和掌握统计学;
其次,增加统计学的多维度加强统计学课程的多维度教学,将理
论分析、估计性和预测性的统计学结合到统计学课程教学中,使
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学习统计学,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最后,
合理安排及设计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
理论知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进而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起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完善。
总之,应加强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增加统计学的多维度,合理安排及设计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才能让统计学课程教学更
加有效。
独立学院《应用统计学》课程引入PBL教学法探讨

决 定 调 查 的方 法 , 体 现 调 查 的 水 平 , 制 约 调 金 的 过 程 ,影 响 调 查 的质 量 。 ( )调鱼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 ,学生在掌握 了有关应用 2 统计 学知识 的基础 上 ,从课题准 备状态进入 了统计 设计状态 , 其 中包 括 课 题 问卷 的 设 计 和 量 表 的 设 计 。 这 时 ,教 师 要 为 学 生 讲述 问卷 设计和量表 设计的标准和规 范要求 ,让学 生按 照性、 兴 趣 、活 动 特 征 等 标 准 分 为 七 个 小 组 , 以 组 为 单 位 设 计 问卷 , 实现七个 小组个性与共性 的统一 。只有 这样才能使学生 充分 发 挥 他 们 的 主 动 性 和 积 极 性 , 使 他 们 充 分 表 达 自 己的 观 点 , 以 更 好地设计问卷和量表。 ( ) 问 卷 调 查 阶 段 。研 究 者 在 调 查 设 计 阶 段 所 进 行 的 思 3 考、所做 出的决策 、所制 定的方案 ,都将在 实际资料收集过程 中得到检验和 实施其 中,收集 资料包括筛选 、归类 、分析 、找 出规 律 。各 小组可 以根 据 自己的情 况选 择调 查对 象和调性 问卷回收 的资料 还 只 是 原 始 的数 据 ,必 须 经 过 整 理 、归 纳 与 分 析 , 才 能 作 为 研 究 命 题 和 假 设 的 凭 据 。笔 者 通 过 详 细 讲 授 统 计 描 述 分 析 、概 率 分布 、常 用统 计分 布 、等级 相关 、 回归 分析等 资料 分析 的方 法,让各小组按 照教师讲授 的方法进行分析汇 总,这样既提 高 了 学 牛学 习统 计 学 的乐 趣 ,又 提 高 了他 们 团体 合 作 的 意 识 。 ( )撰 写 调 查 报 告 。撰 写 调 查 报 告 需 要 了 解统 计 学 的基 本 4 原理、收集资料 的方式 、统计 分析方法等方面 的知识,调查报 告是反映社会调 查成果的一个方 式,学生在 掌握 了基本的统计 分析 知识 和 技 能之 后 ,才 能 完 成 调 查 报 告 的 写 作 。 3 .讨论与思考 根据笔者近 一学期的独立 学院 《 应用统计 学》课程实践表 明,P L B 教学法提升了大多数学生参与课 堂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 满 意 度 大 大 提 高 。但 也 有 个 别 学 生 反 映 ,这 样 的 教 学 方 式 会 存 在冲 淡理论教学 、增 加学生心理压 力、课堂学 习效率下降等 问 题 , 这 些 问题 需 要 在 未 来 的教 学 实 践 中 加 以注 意 。 同 时 , 应 从 问题 教学法 的各个环 节着手 ,不 断完善教学方法 ,持续改进教 学效果 ,推动P L 学法在工商管理甚至其他学科的广泛应用。 B教
应用统计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研究

2018年22期教海探新高教学刊应用统计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研究*尚长春(桂林理工大学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6)一、概述(一)大数据及互联网融合背景下专业导论课程定位专业导论课程是桂林理工大学应用统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一项重要举措[1],是应用统计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重点囊括四大内容:大学四年学什么、怎么学、统计应用的落脚点在哪里、如何对自身定位[2],课程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和引导性,对培养新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自信和统计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融合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与和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也越来越明显,专业应用不断深化升级,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需求逐渐变革,使得新形势下统计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3],如何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对统计专业的学科概况、发展前景、就业方向、课程体系、统计思想、常用统计方法、统计计算等具有一定的认识,而且深入了解统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培养服务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4]。
(二)专业导论课程开设面临的困难1.课堂教学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我校专业导论课程始于2009年,当时课程设置48课时,教学内容偏难,教学效果反映并不好;2015年培养方案修订后,全校专业导论课统一调整为16课时,课时较短,教学内容由教学负责人灵活安排。
总体而言,我校专业导论课程开设时间较短,办学经验欠缺,属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且导论课多以学生关注重点及新生的专业盲区进行专题教学如就业问题、学科竞赛等,但专业导论涉及内容较为繁杂,承载的内容泛而广、且囿于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有时很难达到教学目标。
2.较难指定教材。
应用统计学专业是集多学科为一体的大交叉学科,专业细分方向较多,且不同高校的师资结构导致培养方案有所差异;专业导论是一门目标明确、体系庞杂的课程,所以导论课的性质、专业方向、师资结构以及培养方案的不一致导致很难有一本关于应用统计学专业导论的专著出现,没有专门的教材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盲目性和困难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作者:丁兴烁来源:《中国市场》2013年第37期[摘要]应用统计学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
加强案例引导教学方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以实际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应用统计学必须采取多样的无纸化考试考核形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教学;思考[中图分类号]C8-4;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7-0144-021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目的应用统计学教学目的,实际上要解决的是“培养具有什么技能的人”的问题。
一是“实用型”。
即要求学生能够立即顶岗,能够立即在企业进行工作,其角色就是一个数据处理员或市场调查员。
二是“发展型”。
即要求一个毕业学生在取得一定的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后,具有负责更高层次数据搜集、处理和分析方案策划能力。
其角色已不再是一个仅仅完成个人任务的数据调查处理员,而已转变成为完成更高层次的数据调查处理主管或经理。
我们将应用统计学教学目的确定为:①初级目标:培养企业所需的数据调查处理方面的“实用型”初级人才;②高级目标:培养企业所需的数据处理方面的“发展型”高级人才。
2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21案例引导教学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是由理论到案例的过程,讲解理论知识,举出案例,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内容,容易导致老师讲课单调、枯燥,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引导教学法是由案例到理论的过程。
先提出案例,再讲解理论,进行案例分析。
首先,老师设计好的应用统计学讲解的理论知识问题并提出,引起学生的思考;其次,老师给出精心准备的与所要讲解的应用统计学理论知识紧密相联的案例,供学生思考,不提醒,不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步;再次,老师详细讲解理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得出准确结论;最后,老师组织对上述案例进行讨论、辨析。
22注重实际应用安排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安排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实际需要,充分强调实际应用效果。
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存在三个重点: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传统的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是从理论体系角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统计分析是重点中的重点,占用比较多的教学时间,结果许多学生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一样也没有学会,实际应用效果不好。
以实际需要安排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学生能够进行统计调查,能够进行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需要增加教学时间,学生不但需要理解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还需要去做,在实践中感受学习。
学生在真正掌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的基础上,才能学习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是基础,统计分析是提高。
学生毕业走向社会首先要做的是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基础工作,没有这个基础工作就不可能做统计分析工作。
23小中大相结合安排应用统计学作业应用统计学课后作业是不可缺少的。
学生通过课后完成布置的作业可以达到巩固和提高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理解,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过程,是传统教学没有真正重视的过程。
小中大相结合安排应用统计学课后作业。
小型作业是指应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学生完成工作量小、没有难度的作业,如每章每节教学完成后安排的作业,实际上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后作业。
小型作业的特点是强调针对性、没有综合性。
中型作业是指某一章教学内容完成后安排的作业,如调查方案设计、调查方法实际应用、整理方案设计、统计分组方案设计、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等。
中型作业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针对性,学生完成作业难度与工作量为中等。
大型作业是指应用统计学完成某一阶段教学后安排的作业,如应用统计学静态分析作业(如利用构建统计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与分析)、动态分析作业(如利用时间序列、指数或相关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问题)。
大型作业涉及几章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学生完成大型作业难度、工作量比较大,当然收获也是最大的。
大型作业一般宜安排一至两个,数量和质量均需要控制,努力达到数量少、质量高的效果。
3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考核31应用统计学课程考核模式——考核学生学习全过程应用统计学传统考核模式为:轻平时(过程)考核、重期末(结果)考核。
学生学习平时成绩一般仅占30%,期末考试占70%之多(无课程实验)。
部分学生平时不重视课程学习,不独立完成作业,靠最后复习阶段突击复习也能考出一个及格的成绩,显然这与应用统计学教学目的是相背离的。
学生应用统计学最终成绩应该是学习过程的综合考核结果,过程与结果并重。
从实际应用统计学教学考核情况看,期末考核比较重视,需要加强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让学生更加重视学习过程,这样才能保证有一个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过程考核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常规考核和效果考核。
常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出勤、小型作业完成等,常规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考核,是能否取得最终成绩的条件,学生没有通过常规考核不能参加课程期末考试。
效果考核主要考核学生中型、大型作业完成质量、期中考试、课堂提问、讨论发言等,效果考核成绩是最终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效果考核、期末考试各占50%为宜。
32应用统计学考核方式——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是考试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大学教育传统考试形式必将被无纸化考试所取代。
无纸化考试是利用计算机来存储试题、组卷、考试和评分的一种新型考试形式,它可以利用网络的无限广阔空间,随时随地的对学生进行考试,加上数据技术的利用,大大简化了传统考试的过程。
无纸化考试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灵活组卷。
题库中的题目依照难易程度分在不同的模块中,随机产生的试卷可以满足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难易程度可以由组卷人设定好参数随时调整,相对人工组卷,计算机可以随机快捷的组合出数套难度相当的试卷。
②客观公正。
无纸化考试能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考生考题选择的随机性,这样即使一个考场的所有考生,试题都会有相对比例的不一致,避免传统笔试考试中相互抄袭的可能性。
高校采用这种考试形式可以大大减少了考试的作弊行为,体现了高等院校教育的公平性。
③提高工作效率。
无纸化考试通过已有的数据库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自动组卷、评分、分析试卷,极大提高阅卷的速度,同时评分和登记成绩、做试题分析也可很快完成,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大大提高考试效率。
另外,试卷保存在性价比高、占地空间小的磁介质上,也节省了学校的财力、物力。
33应用统计学考试形式331知识型考试形式知识型考试形式主要考试内容是应用统计学理论知识。
主要适合两类学生:统计专业学生——高难度型、非统计学专业对应用统计学一般了解学生——低难度型。
低难度知识型考试形式主要是考核非统计专业对应用统计学一般掌握的学生。
考试题型主要是选择题,选择题数量250个左右,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应该是应用统计学最基本的知识,难度需要控制。
低难度知识型考核形式在试卷提交后考试成绩可立即显示。
高难度知识型考核形式主要是考核统计专业的学生对应用统计学理论掌握情况。
在考试题型上应该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高难度知识型考核形式考试结束提交后考试成绩一般不会立即显示,有些考核题型需要教师在机器阅卷后进行进一步复核,如简答题和计算题。
这种形式最大特点是难度大、知识覆盖面广。
332知识+应用型考试形式知识+应用型考试形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理论基础知识考核和数据处理与分析考核。
主要适合非统计专业学生考试。
这是一种应用范围比较大的一种考试形式。
知识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应用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考核题型应该涉及单项选择题、判断题,考试时间为45分钟,考核题目数量、难度需要适当控制。
考试结束提交后成绩可以立即显示,考试题型标准化。
应用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常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数据处理与分析考核主要是提供学生几种类型数据,学生选择一种类型数据利用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和分析,要求以表、图形式表示,并进行一定文字的分析,要求使用Excel计算与制图,考试时间75分钟。
这部分考核结束提交后考试成绩无法立即显示,应用部分考核机器阅卷难度比较大,基本需要教师进行逐个人工批阅。
333应用型考核形式应用型考核形式是数据处理分析一种高级模式考核形式。
主要是针对统计学专业学生设计的方案,也是鼓励非统计专业学生选择的考核形式。
这种考核形式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如何将应用统计学理论知识、方法灵活恰当在实际中应用是目前学生最大的难题。
目前学生做毕业论文做不好,理论应用实际难题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应用统计学培养高级目标是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数据处理分析考核涉及必要的资料搜集、处理以及分析,能灵活运用各种统计软件如SPSS、SAS。
考核需要设计几个主题供学生选择。
考试系统需要提供一个资料库(如某几个地区多年的统计年鉴)供学生资料查找。
考试结果就是有数据、有计算、有图表和分析。
考试时间设计为120分钟。
应用型考核形式进行无纸化考试最大优势是相关统计软件的应用,制图制表比较方便,方便搜集需要的资料。
但这种形式批阅比较困难,同传统考试形式相比较,在批阅上没有工作量的减轻,甚至可能增加。
这种考试形式没有标准答案,学生考试结束提交后成绩不可能立即显示,机器批阅比较困难。
参考文献:[1]黄应绘.改革《统计学》课程考核模式提高学生素质[J].统计教育,2008(5).[2]冯变英,张春枝.案例引导教学法在数理统计课程中的应用[J].运城学院学报,2012(2).[3]时涛,等.关于统计学课程采用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的思考[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6(13).[4]陈欣,张增荣.网上考试系统的评价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4(2).[5]王巧,等.医学统计学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构建思路[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作者简介]丁兴烁(1962—),男,江苏大丰人,副教授。
研究方向: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