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制造工艺基础课件
仪器制造技术教案PPT第二章
![仪器制造技术教案PPT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392f4af8f8c75fbfc77db24c.png)
3,在精密机床上进行精加工,为什么加工前机床往往要先开一 段时间后再进行加工?为缩短机床的空转时间,一般可采用哪些方 法?
2、 在线质量控制:(质量追遡系统)(现在装配线上都有不同的要求) 状态视别:反正面、角度、颜色。 精度检测:压入出力、滑动量、位移控制。 性能检测:密封性、变形程度、转速、力矩、噪音。 统计与分类:在制品、合格品、返修品、不合格品、废品的统计。(五品四数)
参考:质量追遡与暗灯管理系统
2.3 表面质量对仪器使用性能的影响 耐磨性、配合精度、疲劳强度、耐腐蚀性
2.3 加工误差分析和加工质量监控(ISO/TS 16949) 1、加工误差的性质: 常值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机床、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都属于系统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刀具的磨损都与时间相关为变值系统误差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在不同的企业会有专业的培训) 正态分布分析法: X—R控制图、精度图法、工序能力分析。质量分析五大工具
仪器制造技术
第二章 加工精度分析与制造质量监控技术 获得规定加工精度的方法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试切法:以技能为主,效率低,常用于小批量中。
2.1 基本概念: (加工误差)
成型刀具:适用于大批量,主要取决于刀具的设计与制造精度。
调整法:(适用于自动机、加工中心等自动机床,适合大批量、首件控制) 控制手段:专用检具,自检、巡检、专检,X—R图,SPC.(统计,分析) 2、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仿形法:仿形数字,实体仿形:(电火花) 成形运动法:数字成型: (线切割) 专用刀具(钳体) 非成型运动法:刮削、研磨。高精度检具、高精度零件 3、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 主要取决于:机床、夹具、刀具的精度。 主要要求为: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 取决于基准的选择。
仪器制造第6章2
![仪器制造第6章2](https://img.taocdn.com/s3/m/0fdc10d080eb6294dd886cd4.png)
第 6 章 仪器仪表元器件的成形(型)工艺及特殊工艺
-8-
仪器制造技术(曲兴华编)
与THT相比,SMT优点是: THT相比,SMT优点是:
1)体积小,集成度高,可以直接装在PCB的两面,频率特性 好,噪声低。 2)低成本,高可靠性,更适合自动化大规模生产。
第 6 章 仪器仪表元器件的成形(型)工艺及特殊工艺
第 6 章 仪器仪表元器件的成形(型)工艺及特殊工艺
-18-
仪器制造技术(曲兴华编)
2、镀锌
锌镀层对钢铁件为阳极镀层,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镀锌层经钝 化后,耐蚀性可提高6~8倍。锌有成本低,工艺简单、耐蚀性好、耐 贮存等优点,同时蕴藏量丰富,被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机械、电子、 轻工等领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镀层之一,约占总电镀量的60%以上。 镀锌层的防护能力随镀层加厚而增强。通常镀层分为三级,一级镀层 厚度25µm以上,主要用于军工行业;二级镀层厚度为15~20µm,用 于机械、轻工;三级镀层厚度为6~8µm,在仪器仪表、电子等行业应 用普遍。镀锌层也可用于的底层,但不宜作摩擦零件的镀层。
以双列直插式封装(DIP)为代表。
表面组( 表面组(贴)装技术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 装技术 ( )
是将表面贴装元器件直接贴焊到印制电路板表面或其他基板表面, SMT使用片式元器件的体积只有传统元器件的1/3~1/10左右。
SMT与THT混装技术 与 混装技术 微组装技术MPT(Microelectronics Packaging Tech,又称 ( 微组装技术 ,又称MAT)
第 6 章 仪器仪表元器件的成形(型)工艺及特殊工艺
-2-
仪器制造技术(曲兴华编)
工艺基础知识PPT课件
![工艺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243ef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01.png)
1.3.2夹具分类
通用夹具:指一般已经标准化,不需特殊调整就可以用来装夹不同 刀具,如:三爪卡盘、四爪卡盘、顶尖、分度头、平口钳、电磁吸 用夹具价格较低,使用范围广泛,但生产效率不如专用夹具。故一 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专用夹具:是指为某一零件的加工而专门设计和制造的夹具,既可 加工精度,又提高生产效率,但夹具需要一定的投资。所以主要用 及大量生产中
3.3装配工艺的制定
配工艺过程 配工作的内容:清洗、刮研、平衡、过盈联接、螺纹联接、
,还有检验、试车、油漆、包装等; 配顺序: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重后轻、先精 按装配单元选一基准件进行装配; 备工作:检验、倒角、去毛刺、清洗等;
准件:安放支承,调平基准件;检验工作:检验、试运转等
3.3装配工艺的制定
4.5气体保护电弧焊
2气体保护电弧焊是使用焊丝来代替焊条,经送丝轮通过送丝 枪,经导电咀导电,在CO2气氛中,与母材之间产生电弧,靠电 焊接。 O2气体在工作时通过焊枪喷嘴,沿焊丝周围喷射 在电弧周围造成局部的气体保护层使溶滴和溶 气机械地隔离开来,从而保护焊接过程稳定持 行,并获得优质的焊缝。
4.6C02气保焊的特点
1.2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是指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一般分为大量生产、成 件生产三种类型。
量生产。指同生一产产纲品领的:数企量业很在大计,划大期多内数应工当作生地产点的经产常品重产量和进度 一零件的同一纲道领工,序计的划加期工为。一年的生产纲领称为年生产纲领。生产
产。成批地制生造产相组同织的和零零件件,加每工相工隔艺一过段程时起间着又重重要复的生作产用,它决定 造的相同零件的数量称为批量。
批量生产。单需个专生业产化某和一自零动件化很的少程重度复,,决甚定至了完所全应不用重的复工艺方法和
《CELL制程简介》课件
![《CELL制程简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6b51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d.png)
未来Cell制程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高效、智能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Cell制程将不断向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Cell制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瓶颈、成本问题、伦理问题等。解决这些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同时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流体力学
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是Cell制程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模拟细胞生长的环境条件,促进细胞的增殖和代谢。
酶促反应
酶促反应在Cell制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酶能够加速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影响细胞生长和产物生成。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在Cell制程中用于对细胞进行遗传改造,以实现高产、高表达或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系建立。
总结词
05
CHAPTER
Cell制程的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环境整洁、安全,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实验准备
实验操作
实验结束
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清理实验现场,确保实验室安全。
03
02
01
穿戴好实验服、护目镜等防护装备,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化学试剂。
注意个人防护
总结词
常见的分离设备包括离心机、过滤器、萃取塔、蒸馏塔等。这些设备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反应产物和副产物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并进行纯化处理,以获得高纯度的产品。分离设备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检测仪器用于检测和监测Cell制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浓度、流速等。
详细描述
检测仪器包括温度计、压力计、流量计、浓度计等。这些仪器通过测量和监测Cell制程中的各项参数,帮助操作人员了解反应过程和产品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制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推荐-仪器制造工艺学6——仪器装配基础 精品
![推荐-仪器制造工艺学6——仪器装配基础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70f546cf650e52ea54189882.png)
用概率法计算得到的各环的平均公差为:
TM
T ( A )2 n 1
因此,比用极值法计算的结果扩大了
n 1 倍,从而更便于加工。
封闭环的上、下偏差为:
Bs(A∑) = BM(A∑) + 1/2 T∑
Bx(A∑) = BM(A∑) - 1/2 T∑
BM:算术平均值
➢ 已知:A1=60(+0.20)mm, A2=57(-0.20mm), A3=3(-0.10)mm, 各组成环均呈正态分布, 即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
产品
概述
1)零件 机器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零件是机器的最
小单元。 2)组件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零件与套件 (可无套件)而构成,它没有独立完整的功能。 为组件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组装。 3)部件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 零件,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完整功能的装配单 元,称为部件。为形成部件而进行的装配工作 称之为部装。
度等); 接触刚度(接触面大小、接触点分布)
概述
3.与零件精度和装配工艺的关系 零件精度直接影响装配精度,是保
证装配精度的基础; 装配工艺可提高和保证装配精度; 装配精度是由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
和合理的装配工艺共同来保证的。
装配尺寸链及其计算
一 装配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1.定义:在仪器的装配关系中,由有关零件的 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尺寸链,称为装 配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形式较多,有线性尺寸链、角度
尺寸链、平面尺寸链、空间尺寸链。
二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
1.建立装配尺寸链的方法 ➢ 先确定反映装配后技术要求的封闭环,然后根
据封闭环的要求查找各组成环; ➢ 采用粘连法,按照“最少环数”原则建立尺寸
制造工艺ppt课件
![制造工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b91d4cdd88d0d232d46a2f.png)
定位面
定位情况
夹具的定位元件
1个支承钉
2个支承钉
3个支承钉
支 承
图示
钉
平面
限制自由度 定位情况
支
承
图示
板
限制自由度
y
1块条形支承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z
2块条形支承板
z xy
1块矩形支承板
xz
z xy z xy
定位面
圆 柱 销
圆
孔
锥
销
心 轴
定位情况 图示
限制自由度 定位情况
图示 限制自由度
定位情况 图示
限制自由度
限制自由度
xz
1个短定位套
yz
固定顶尖
xy z
2块短V形块
1块长V形块
x
z
x
z
2个短定位套
x
y
zy
z
1个长定位套
y zyz
图2-4 机床床身加工的粗基准选择
如图2-5所示,以表面B为粗基准加工表面A之后,若仍以表面B为粗基准来加工表面C,两 次装夹会出现较大误差。
图2-5 粗基准重复使用示例
(2)精基准的选择。 用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便称为精基准。选择精基准时应坚持以下5个原则 。
① 基准重合原则。 ② 基准统一原则。 ③ 自为基准原则。 ④ 互为基准原则。 ⑤ 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省力的原则。
⑤ 粗基准要选择平整、面积大的表面。
如图2-3所示,内孔和端面需要加工,外圆表面不需要加工。铸造时内孔B与外圆A之 间有偏心。为保证加工后零件的壁厚均匀,即内、外圆同心度好,应以不加工表 面A作为粗基准来加工内孔B(采用三爪卡盘夹持外圆)。
仪器制造工艺学2——精密机械加工(2)
![仪器制造工艺学2——精密机械加工(2)](https://img.taocdn.com/s3/m/329347ec9b89680203d82510.png)
金刚石车床 加工4.5mm陶瓷球
图 金刚石车床及其加工照片
金刚石车床主要性能指标
表1 金刚石车床主要性能指标
最大车削直径和长度 /mm 最高转速 r/min 最大进给速度mm /min 数控系统分辩率 /μm 重复精度(±2σ) / μ m 主轴径向圆跳动 / μ m 主轴轴向圆跳动 / μ m 滑台运动的直线度 / μ m 横滑台对主轴的垂直度 / μ m 主轴前静压轴承(φ100mm)的刚 径向 度 /(N/μm) 轴向 主轴后静压轴承(φ80mm)的刚度 /(N/μm) 纵横滑台的静压支承刚度 /(N/μm)
超精密切削加工发展:20世纪60年代发展 起来的新技术,在国防和尖端技术领域具有重 要地位。 服从金属切削的普遍规律,但由于切削层 极薄,所以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发展方向: 1、基本理论和工艺; 2、设备的精度、动态性及热稳定性; 3、精度检测和误差补偿; 4、环境控制技术; 5、加工材料。
精密磨削加工
刀具磨损、破损及耐用度
金刚石刀具可分为:机械磨损、破损和碳化磨损。(前 两种比较常见) 金刚石刀具破损的原因有:裂纹(结构缺陷)、破碎 (金刚石较脆)、解理(破坏晶面结构)。 刀具磨损分为: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急剧 磨损阶段。 天然单晶金刚石是目前已知最硬的材料,是精密切削 中最重要的刀具。其磨损或破损到不能使用的标志是 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超过规定值。耐用度以其切削路程 的长度表示。
切削热的来源:
1、弹塑性变形消耗功——热; 2、摩擦消耗功——热。 切削热通过改变切削温度影响切削过程。 切削温度是指:切屑、工件和刀具接触表面上的平均 温度。
刀具刀尖的温度最高,对切削过程的影的比例随刀具材料、切削用量及刀具几何 角度、加工情况等的变化有所不同。其中切削传 出的热量最多。采用微量切削方法进行精密切削 时,需要采用耐热性高、耐磨性强,有较好的高 温硬度和高温强度的刀具材料。
仪器制造技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与组成概述
![仪器制造技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与组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b5c055749649b6649d74765.png)
定位基准又分定位粗基准和定位精基准。 (3)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部件相对 位置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图1-12 3.测量基准:检验零件已加工表面位置时采用 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图1-13
路漫漫其悠远
1.3.2 定位基准选择
返回
1.粗基准的选择
(1)便于装夹原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选择加工余量小的、较精确光滑的、面积
生产类型的划分基于产品的生产纲领及产 品本身的大小、结构复杂性及精密性等。
直接根据产品的年产量来划分生产类型不行 ?
路漫漫其悠远
1.2.3 加工工艺规程 1.工艺规程的(种类及)内容
(1)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 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用表格的形式表达,也称工艺卡片。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内容主要有:产品或零部 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另外还有工件 的数量、设备条件和工人的技术情况等。
路漫漫其悠远
例1:阶梯轴零件加工工序的划分
工序1:在钻床上钻中心孔 工序2:在车床上粗车A、B、C、D、E各面 工序3:在车床上精车以上各面 工序4:铣H槽及L、G平面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2.安装:在一道工序中,工件在一次定位夹紧 下所完成的加工。
如例1中的工序2可分为两次安装: 安装1:顶尖顶住中心孔车B、C、E三个面。 安装2:顶尖顶住调头后工件的中心孔车A、D 二个面。 3.工位:工件在一次装夹安装中,在一个位置 上所完成的加工。
若零件上有多个表面不需要加工,则应选 择其中与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最高的 表面作为粗基准。这样可首先保证它们之间的
制造技术7章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讲稿课件
![制造技术7章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讲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90e6bd011ca300a7c3907d.png)
类型 特点 项目
加工对象
单件小批生产 经常变化
中批生产 周期性变化
大批大量生产 固定不变
毛坯的制造方 法及加工余量
木模手工造型; 部分铸件用金属 广泛采用金属模机
自由锻;毛坯 模;部分锻件用 器造型、压铸、精
精度低,加工余 模锻;毛坯精度 铸、模锻;毛坯精
量大
中等,加工余量 度高,加工余量小
中等
项目
在用一般的通用机床加工时,多为手 工操作,未涉及信息技术,而现代的数控
机床、加工中心和生产线,则和信息技术 关系密切,因此,有了信息分系统。
能量分系统是指动力供应。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可以是单台机床, 如自动机床、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等,也 可以是多台机床组成的生产线。
7.1.2 生产类型与工艺特点 (1) 生产纲领
1)市场的需求及趋势分析。保证市场 的供销量,还应保证装配和销售有必要的 库存。
2)便于生产的组织与安排。保证多品 种的均衡生产。
3)产品的制造工作量。对于大型产 品,其制造工作量较大,批量可能应少
些,而中、小型产品的批量可大些。 4)生产资金的投入。批量小些,次数
多些,投入的资金少,有利于资金的周 转。
强调:三定(定人、定工作地点(设备)、 定零件)一连续(连续完成的),这是我们用来 理解和记忆工序的一句话。如果任一项:(人、 工作地点(设备)、零件、连续性)有变化,即 构成另一工序。
例:如下图所示阶梯轴的加工。若该零件的精 度和表面粗糙度要 求不高,则加工该 零件的工艺过程将 包括下列内容:
1 车一端面;
5)走刀(工作行程、行程) 有些工步,由于余量较大或其它原 因,需要用同一刀具,对同一表面进行多 次切削,这样,刀具对工件每切削一次就 称为一次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 切削一次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n、f 不变,是工步的一部分。)此外,螺纹表 面的车削和磨削加工,也属多次走刀。
仪器制造技术-装配1
![仪器制造技术-装配1](https://img.taocdn.com/s3/m/fd343f4ea8956bec0975e3df.png)
划分装配工序
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4
装配工艺流程图
装配工艺系统图 为了便于装配,通常将机器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单元。 图装配单元通常可划分为五个等级,即零件、套件、组 件、部件和机器(图6-2)
零 件 基准零件 零 件 零 件 零 件 零 件 零 件 机器
部 件
部 件
组 件
套 件
图6-2 装配工艺流程图
10
按照零件在仪器中的作用可分为:
• 基础件:完成一定的运动/动力/光学/电气 或其它作用的零件,齿轮/摆/指针
• 补充件:作用与基本件类似,但缺少时仪 器仍然可以完成基本功能,但影响使用质 量。表壳/表盘 • 辅助件:其余的专用件和标准件 表带 • 紧固件:
11
标准公差表
12
优先数系
13
14
5
套件与组件示例
a)套件
b)组件
胡批:套件:2-3个零件,装到一起当一个使用,比如这个图制造成 一个零件比较困难,轴承 组件和部件一般指相对比较独立,有一定的功能,先装好,备用
6
8.1.2 仪器装配基本内容
1.清洗:
2.连接: 可拆连接:螺钉/键/销 不可拆连接:焊/过盈配合/铆接/胶合等 3.装配加工:刮削/配作/调整(辅以量具或仪器检查)
4.平衡(高速的场合,扰性平衡)
5.检验/试验(有的还有验收)
7
装配组织形式的选择与比较
生产规模 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自动化程度 手工 单件生产 手工(使用简单工具)装配 ,无专用和固定工作台位 特 点 生产率低,装配质量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配工 人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
装配工作台位固定,备有装 有一定生产率,能满足 配夹具、模具和各种工具, 手工为主, 装配质量要求,需用设 成批生产 可分部件装配和总装配,也 部分使用工 备不多; 工作台位之间 可组成装配对象固定而装配 具和夹具 一般不用机械化输送 工人流动的流水线 生产率较高,对工人技 每个工人只完成一部分工作 成批生产 ,装配对象用人工依次移动 人工流水线 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 装备费用不高;装配工 轻型产品 (可带随行夹具),装备按 艺相似的多品种流水线 装配顺序布置 可采用自由节拍移动 一种或几种相似装配对象专 生产率高,节奏性强, 成批或大 用流水线,有周期性间歇移 机械化传输 待装零、部件不能脱节 批生产 动和连续移动两种方式 ,装备费用较高 半自动或全自动装配线,半 半自动、全 生产率高,质量稳定, 大批大量 自动装配线部分上下料和装 产品变动灵活性差,装 自动装配 生产 配工作采用人工方法 备费用昂贵
仪器装配基础制造工艺学培训讲座
![仪器装配基础制造工艺学培训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e86b84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1.png)
仪器装配基础制造工艺学培训讲座仪器装配基础制造工艺学讲座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仪器装配基础制造工艺学的讲座。
在这个讲座中,我们将讨论仪器装配的基本流程和一些关键注意事项。
希望通过这场讲座,能够增加大家对仪器装配制造工艺学的了解和掌握。
仪器装配是将各个部件和模块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仪器的过程。
它在各行各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仪器装配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到仪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仪器装配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制造工艺和技术要求。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仪器装配的基本流程。
仪器装配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零件准备:在开始装配之前,需要对所有的零部件进行检查和准备工作。
这包括清洁、校验和测量零部件的尺寸和特性。
2. 零件组装:根据装配图纸和要求,将各个零部件按照正确的顺序和位置组装在一起。
在组装的过程中,要注意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和间隙。
3. 调试和测试:在完成组装后,需要对仪器进行调试和测试。
这包括各项功能的测试以及性能的验证。
若发现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修复。
4. 完成验收:当仪器经过调试和测试后,需要进行整体的验收和评估。
只有通过验收,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在仪器装配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制造工艺和技术要求。
首先是精确度要求。
不同的仪器对精确度的要求是不同的,但无论如何,都需要保证装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这包括对零部件的尺寸、配合精度和装配工艺的要求。
其次是气密性要求。
某些仪器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气密性,以确保其内部环境的稳定。
因此,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密封件的选择和安装,以及气密性的测试。
另外,还有材料和处理要求。
在仪器装配中,使用的材料需要满足特定的要求,如强度、耐腐蚀性等。
同时,还需要对一些部件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镀膜等,以提高其功能和耐久性。
最后,我想再强调一下安全和质量。
在仪器装配过程中,安全性和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必须始终注意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确保装配过程中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工艺过程基本概念与组成
![工艺过程基本概念与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633c29b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1.png)
⑶ 产品制造:
• 仪器生产过程,是形成最终仪器的主要工 作,目的是获取具有一定几何特性和物理、 化学性能的产品。
•
原材料、工具的供应、筛选、运输、保 管
和检验;
•
毛坯制造
• 制造活动包括: 零件制造:即机械加工与热处理★
•
仪器的装配过程:部件和成品的装配
2 Z b m a D b x m aD x S m i2 nZ b jT b 2 Z b m iD n b m iD nS m a2 x Z b jT S 2 T Z b 2 Z b m a 2 Z x b m iT n b T S
• 式中:Zb max 、Zbmin ——本工序最大、最小单面 余量
对于回转表面指直径公差。
② 误差复映计算法
• 根据误差复映规律,当上工序的工序尺寸 是最大时,本工序亦将是最大尺寸,反之 亦然。如图所示。
• 由于工序的偏差按“入体原则”标注,故 误差复映法计算的最大余量就是基本余量, 故最大加工余量、最小加工余量、余量公 差可分别表示如下:
• 对于外表面(平面)加工:
2 Z b m a d S x m ad x b m i2 nZ b jT b 2 Z b m id n S m id n b m a2 x Z b jT S 2 T Z b 2 Z b m a 2 Z x b m iT n b T S
对于内圆面加工:
2 Z b D jb j D S j D b m D i S m n 2 i Z b n m T b a 2 Z x b m T S in
⑸ 进给:
• 有些工件,由于余量大,需要用同一刀具, 在同一转速下及进给量下对同一表面进行 多次切削,这每一次切削就称为一次进给。
仪器制造工艺综合技术介绍
![仪器制造工艺综合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6df15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4.png)
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是推动 仪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有 助于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 力。
02
仪器制造工艺的核心技术
精密加工技术
01
02
03
精密磨削技术
利用高精度磨床和砂轮, 对工件进行微量切削,达 到高精度尺寸和表面粗糙 度要求。
精密研磨技术
采用游离磨料或固定磨料 研磨工具,对工件表面进 行微量去除,提高表面质 量和精度。
精密机械加工
利用高精度机床和加工技术,实现机械零件的精密加工,确保仪器 的机械性能。
机械系统装配
将加工好的机械零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保证仪器的整体机械 性能。
机械零件表面处理
采用热处理、表面涂层等技术,提高机械零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性能。
电子仪器的制造工艺
电路板制造
采用印刷电路板技术, 实现电路板的制造和组 装,确保仪器的电气性 能。
利用电化学原理对工件进 行去除或增加材料,实现 复杂形状和高精度加工。
电子束加工技术
采用高能电子束对工件进 行照射,实现高精度、高 效率和高质量加工。
离子束加工技术
利用离子束对工件进行轰 击或注入,实现高精度、 高纯净度和高质量加工。
03
仪器制造工艺的流程与规范
工艺流程设计
总体设计
根据仪器功能需求,进行整体结构设计和工艺流程规划。
成本控制与生产效率提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是仪器制造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与自动化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仪器制造工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微型化与集成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仪器将越来越微型化、集成化,对制造工艺提出更高 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件的加工表面及其形成方法
• 1. 机械零件常用的表面形状
路漫漫其悠远
零件的 常用表面
平面 圆柱面 圆锥面 成型表面 特殊表面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 2. 工件表面的形成
• 工件表面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沿着另一条线移动或旋转而 形成的。并且我们把这两条线叫着母线和导线,统称发
生线。
导线
母线 导线
➢ CAD建模 ➢ 分层 ➢ 层面信息处理
需零件的计算机三维 曲面或实体模型
将三维模型沿一定方向 (通常为Z向)离散成 一系列有序的二维层片 (习惯称为分层)
根据每层轮廓信息
➢ 层面加工与粘接
,进行工艺规划, 选择加工参数,自
➢ 层层堆积
动生成数控代码
➢ 后处理
成形机制造一系列 层片并自动将它们
清理零件表面 ,去除辅助支
路漫漫其悠远
• 以工序为单位,对工艺过程作简要说明的工艺文件 主要用于生产管理和调度使用。
• 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 以工步为单位,对每工序进行详细说明的工艺文件
。包括:工件的定位基准及安装方法;加工的工序 尺寸及公差,切削用量,工时定额,使用的夹具,刀具 和量具。主要用于指导工人进行操作。
路漫漫其悠远
合件1 组件1
合件2
部件1
路漫漫其悠远
零件
组件2
合件3 组件3
部件2
部件3
仪器
机械零件的表面:
箱体 孔(圆柱面)平面
轴
圆柱面 平面
齿轮 平面 圆柱面 渐开线表面
路漫漫其悠远
机. 械零件的表面:
机械零件的表面 :
非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 (重要的工作表面)
有一定的精度要求和粗糙度要求
通过机械加工保证
路漫漫其悠远
仪器制造工艺基础课件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15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
仪器设计、制造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 本技能,为从事专业设计、制造和调试打下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
了解仪器制造过程的总体内容、主要制造方 法、典 型零件的工艺;掌握六点定位原则并能设计一般夹具 ;了解仪器制造过程中的特种加工方法及新工艺、新 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结构分析和处 理工艺问题的能力。
路漫漫其悠远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
❖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采用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状、
尺寸、表面质量,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工艺文件。 ❖ 工艺规程的作用
连接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桥梁,是企业组织生产活 动和进行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
母线
路漫漫其悠远
母线 导线 母线
导线
母线
导线 导线
导线
导线 母线
母线
3.发生线的形成
• 1) 成型法——利用成形刀具来形成发生线 ,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路漫漫其悠远
2) 轨迹法——靠刀尖的运动轨迹来形成 所需要表面形状的方法。
3) 相切法——由圆周刀具上的多个切削点来共同 形成所需工件表面形状的方法。
主要内容:
路漫漫其悠远
仪器制造过程设计 夹具设计原理 加工精度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 特种加工 仪器仪表通用元件与专用技术 装配与调整 仪器的结构工艺性
路漫漫其悠远
曲轴“巨无霸”长15.7米,重198吨
路漫 艺
扑翼微型 飞机。翅 膀用碳纤 维材料加 工,用柔 性5杆机构 驱动,靠 共振原理 扇翅。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形式(工艺过程卡、工序卡、工艺卡)
路漫漫其悠远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路漫漫其悠远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路漫漫其悠远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则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则
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 要求为前提。 2)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 3)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作到平衡生产 。 4)尽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 文明劳动条件。 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并 应符合环保要求。
联接起来,得到三 维物理实体
撑结构
路漫漫其悠远
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一) 生产过程 指由原材料制成成品的全过程。 1.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运输与保管; 2.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包括:工艺设计,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
制造,材料与工时定额的制订,生产资料的准备,生产组 织的调整等; 3.毛坯的制造 如:铸,锻,冲压,焊接等; 4.零件加工,机械加工,热处理等; 5.产品的装配; 包括:装配、调整、检验、试验、油漆、包装、出厂。
金属箔式应变计、光刻腐蚀工艺制成的
薄金属箔栅,金属箔的厚度—般为 (0.003~0.010)mm,它的基片和盖片 多为胶质膜,基片厚度一般为(0.03~
0.05)mm。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汽轮机低压转子(含动叶栅 )
8
动叶通道
动叶
路漫漫其悠远
汽轮机动叶
叶顶 叶型 叶根
4) 展成法——利用工件和刀具作展成切削运动来 形成工件表面的方法。
路漫漫其悠远
4. 表面成型运动
车削外圆柱面的成形运动
路漫漫其悠远
• 常见典型表面成``形运动
路漫漫其悠远
• 5、几何量(形状)测量方案的形成
路漫漫其悠远
新产品快速开发制造系 统
路漫漫其悠远
快速成形制造的基本过程
由CAD软件设计出所
路漫漫其悠远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 (一)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念 • 用表格的形式,把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内容书写出
来,并成为指导性的技术文件。 • (二)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 1. 是指导车间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 2. 是生产组织及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 • 3. 是新建扩建改建厂房的主要依据。 • (三) 工艺文件 • 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路漫漫其悠远
各种不同零件按一定规则联接在一起实现某 一特定功能即构成机器-----汽车
汽车
发动机部件 变速箱部件
驱动桥部件
曲轴组件 连杆活塞组件 凸轮轴组件
连杆合件 连杆盖 活塞环
连杆体 铜套
转向器部件 车架 车厢 驾驶室
发动机缸体 发动机缸盖 飞轮 机油泵组件
活塞销 活塞
路漫漫其悠远
仪器的组成
动叶通道
动叶
路漫漫其悠远
汽轮机末级叶片(外面为进汽侧)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主要讨论:产品的制造工艺 指导思想:优质、高产、经济性。 主要内容: 1、研究如何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加工质量:加工精度、表面质量 3、装配工艺 4、夹具设计 5、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